纤维素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纤维素综述

纤维素综述

纤维素综述简述:微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外观呈白色或类白色,是一种晶形粉末产品,不溶于水,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化学反应。

作为填充剂,适量用于处方中,可以使制得的颗粒较松散,均匀细小,结合性能好,同时,由于它吸水后能使片子迅速膨胀而崩解,因此,它又是一种良好的崩解剂。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辅料,微晶纤维素在片剂生产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近些年的新产品开发研制,原有产品处方的改进及不合格中间产品的再处理等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这一新型辅料,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用于新处方设计中由于微晶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与崩解性,因此在开发研制新产品时,它是一种优先选用的辅料,微晶纤维的作用要强于其它类似辅料如淀粉、糊精等。

这在处方设计时,我们优先选用了微晶纤维素,经过数次处方调整与试验,当微晶纤维素在片中的含量达到0.025g/片时,生产出的片子结合很好,具有足够的硬度。

制法:微晶纤维素可用稀无机酸溶液将α-纤维素控制水解制得,α-纤维素可从含纤维素植物的纤维浆制得。

水解后的纤维素经过滤、提纯、水浆喷雾干燥形成干的。

粒径分布广泛的多孔颗粒。

应用:解决因工艺带来的问题有些产品的工艺是在迁就产品达到某些指标情况下制定的,一旦工艺变化就会带来诸多问题。

例如新速效感冒片,在原处方基础上,为了保证其溶出度符合药典规定,在工艺上不得已将颗粒制得比正常的软一些,打片时打片机的压力也要尽量小一些,使得打出的片子硬度低。

在进行薄膜包装时,常常会造成很多碎片,使得成片率降低,为了提高成片率就必须提高片子的硬度。

要提高硬度,又不影响溶出度,就要改变原处方,这时微晶纤维素又是一个良好的优选辅料。

生产中,压力提高后,我们用一定量的微晶纤素取代了原处方中相应量的某些其它辅料,当其用量达到。

片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片子的硬度由原来的提高至,同时其溶出度也很好,完全符合质量要求。

用于不合格中间体的再处理有时制出的片子鼓盖掉盖,裂片或崩解超限。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高效利用茶叶废弃资源中的应用综述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高效利用茶叶废弃资源中的应用综述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高效利用茶叶废弃资源中的应用综述目录1. 内容概括 (3)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1.2 茶叶废弃资源的特点和经济价值 (4)1.3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和应用 (5)1.4 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2. 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 (8)2.1 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基因调控 (9)2.2 β-1, 3-葡聚糖合成途径 (10)2.3 分支杆菌纤维素合成途径 (11)2.4 其他微生物纤维素合成途径 (12)2.5 细菌纤维素合成的酶学机理 (14)3. 茶叶废弃资源的特点和组成 (15)3.1 茶叶修剪和栽培过程中的废弃物 (16)3.2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 (17)3.3 茶叶废弃资源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 (19)4. 细菌纤维素在茶叶废弃资源中的应用 (19)4.1 废水处理 (21)4.1.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2)4.1.2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实例 (23)4.2 土壤改良 (24)4.2.1 土壤健康的概念和需求 (25)4.2.2 细菌纤维素对土壤的影响 (26)4.3 生物降解塑料和材料 (27)4.3.1 塑料污染的全球问题 (28)4.3.2 细菌纤维素材料的应用价值 (29)4.4 农药和肥料替代品 (30)4.4.1 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32)4.4.2 细菌纤维素作为农业生产添加剂的可能性 (34)5. 实施与技术开发 (35)5.1 微生物菌株的选择和优化 (36)5.2 发酵条件的控制和管理 (38)5.3 产品分离、纯化和后处理 (39)5.4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40)6. 经济效益分析 (41)6.1 成本效益评估 (42)6.2 潜在市场和需求预测 (43)6.3 政策支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44)7. 环境影响评估 (45)7.1 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46)7.2 环境友好性评价 (47)7.3 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8)8. 示范项目和案例研究 (49)8.1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51)8.2 可推广的经验和教训 (52)8.3 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53)9. 结论与展望 (54)9.1 研究成果总结 (55)9.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7)9.3 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58)1. 内容概括本综述聚焦于康普茶(Kombucha),一种发酵茶饮,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是一种由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 spp.)等微生物合成的三维多糖,即细菌纤维素。

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饲养效果的影响研究

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饲养效果的影响研究

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饲养效果的影响研究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在猪饲养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饲养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研究进行综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纤维素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纤维素饲料添加剂是一种能提供纤维素补充的饲料配方。

纤维素是猪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它可以提供粪便中菌群所需的营养,促进消化道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猪的饲料摄入量,并提高体重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纤维素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猪的消化道环境,增加菌群的数量和多样性,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此外,纤维素饲料添加剂还可以降低猪的能量代谢率,使其更有效地将饲料转化为肌肉。

另外,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的肠道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一项针对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这些有益菌可以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对于猪的消化道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纤维素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改善猪的免疫功能。

一项研究发现,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这是因为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猪饲料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如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

此外,纤维素饲料添加剂还对猪的肉质品质有一定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添加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猪的肉质特性,增加肉的水分保持能力和嫩度。

这是因为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猪的饲料消化和营养吸收,提高肌肉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肉质特性。

总结起来,纤维素饲料添加剂对猪饲养效果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

它可以提高猪的饲料摄入量和体重增长速度,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改善肉质品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纤维素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饲养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纤维素饲料添加剂的机制和对猪的具体影响,以及优化使用方法和配方,以进一步提高猪饲养效果。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综述)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细菌纤维素研究现状的综述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0707班姓名: 秦 伟学号: 20070236指导教师: 彭碧辉 老师细菌纤维素研究现状[摘要]: 本文从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入手,列举了细菌纤维素合成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点,其中包括了对合成过程的研究、发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以及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研究等,最后对未来细菌纤维素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发酵工艺;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The Bacterial cellulose researchsituation[abstrcat]: From the synthesi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lists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research points,including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improvement and bacterial cellulose composites for fu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of bacterial cellulose is forecasted.[key words]: bacteria cellulose; Fermentation; bacteria cellulose composites细菌纤维素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对其物理特性了解不够充分,以致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十几年,随着对其生物合成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发酵条件的改善,加速了细菌纤维素的工业应用。

细菌纤维素[1](bacterial cellulose, BC),是由β-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聚合体,细菌纤维素的化学纯度非常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它具有精致的天然超微纤维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是由一种天然形成的纳米纤维构成,其直径仅为 1. 5 nm。

纳米纤维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纳米纤维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纳米纤维素研究及应用进展纳米纤维素是一种由植物细胞壁提取或微生物发酵得到的生物质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级尺寸和出色的物理、化学性能。

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在能量储存、药物传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

本文将概述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详细介绍其制备方法、应用进展、研究现状与挑战以及未来应用前景。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高压静电纺丝、超临界流体纺丝等;化学法主要包括酸解、氧化还原等;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壁提取。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纤维素在形貌、尺寸和性能上略有差异。

纳米纤维素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纤维素因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

在能源领域,纳米纤维素可作为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

纳米纤维素在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前,纳米纤维素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

制备方法的优化和绿色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化学法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开发环保、高效的制备方法。

纳米纤维素的尺度、形貌和性能调控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纳米纤维素的量产化、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纤维素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纤维素作为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在能源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纳米纤维素作为储能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明朗。

纳米纤维素在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对纳米纤维素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在生物医学、能源、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未来,纳米纤维素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可持续性和规模化应用,为推动纳米科技和生物质材料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共3篇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共3篇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共3篇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1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纤维素是天然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聚糖,其在工业、农业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和应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纳米级的纤维素纤维是指纤维素在尺寸上达到了纳米级别,其直径一般在5-100纳米之间。

这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材料科学、医学、环境生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想要制备具备纤维素纳米级特征的纤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传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等。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化学法,但由于该方法的副产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

因此,制备具备纳米级纤维素特征的纤维的研究局限于应用领域和研究水平不够高的地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方法-电纺法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电纺技术被认为是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的最佳方法之一。

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电纺法的实现需要特殊的纺丝设备。

该设备将纤维素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再将该溶液通过电极的高压作用下产生电纺。

由于电极间的电场,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纳米级直径的纤维素纤维。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控制电纺设备的缺陷和拉伸条件来控制纤维素纤维的直径和质量。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目前,它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电子工业、纸浆生产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纤维素纤维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药物给药系统等,它的表面积大,更容易与细胞结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而在环境科学领域,纳米纤维素纤维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油污染物吸附材料,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此外,在纸浆生产领域,纳米纤维素纤维可以替代传统的成纸材料,制成环保型的纸张。

总之,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是纳米技术所涉及的一个热门领域。

电纺法被认为是制备高质量的纳米级纤维素纤维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由天然纤维素或废弃物转化而来的纤维素纤维,具有生物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建筑等领域。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倡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迅速。

本文将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其次,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和发展。

常见的制备工艺包括溶液纺丝法、湿法纺丝法和熔融纺丝法等。

溶液纺丝是最常用的制备工艺之一,其通过将纤维素溶解于溶剂中,再通过纺丝成纤维的方法制备纤维。

目前,研究者们在改进溶剂的选择、调控溶胶浓度、加工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再次,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

在纺织领域,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应用可以替代传统的合成纤维,减少对化石燃料和化学原料的依赖,降低纺织品的环境影响。

同时,再生纤维素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能,能够提高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在医疗领域,再生纤维素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生物材料等产品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

此外,再生纤维素纤维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探索。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改进制备工艺和扩展应用领域等手段,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前景逐渐明确。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成本的降低和规模化生产等。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以推动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和应用。

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特征与应用综述

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特征与应用综述

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特征与应用综述摘要纤维素是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因其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性被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尺寸效应,纳米纤维素具有多种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本文旨在对纳米纤维素的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静电纺丝;酸水解;纳米复合材料目前,由于使用常规的石油基聚合物产品已经产生了生态威胁,如全球气候变暖和塑料污染等,因此,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材料正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纤维素主要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是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并已经被用于为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纳米纤维素是指有一维尺寸小于或等于100 nm的不同类型的纤维素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强度、轻质、价格低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超精细结构等优点。

纳米纤维素的种类有很多,按照晶型可以分成四种:纤维素Ⅰ,Ⅱ,Ⅲ和Ⅳ型[1]。

纤维素Ⅰ又叫原生纤维素,它在自然界中形成具有Ⅰα和Ⅰβ两个同质异晶体。

纤维素Ⅱ又称再生纤维素,它是再塑晶体或者经过氢氧化钠碱化后出现的晶体,具有最稳定的晶体结构。

按照提取方法可将纳米纤维素分为微纤化纤维素(MFC)和纳米纤维素晶体(CNC),微纤化纤维素是以机械方式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而纳米纤维素晶体是通过酸水解或酶解的方法得到的。

纳米纤维素超分子以其形貌划分,主要包括纳米纤维素晶体和纳米纤维素复合物。

强酸水解细菌、植物、动物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可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晶须),这种晶体长度为10 nm – 1 μm,而横截面尺寸有 5 nm - 20 nm,长度与横截面尺寸的比为1-100,比表面积约为150 m2/g;将纤维素与复合的另一材料混合,加入适宜的纤维素化学溶剂,通过溶剂浇铸后真空或者常压下挥发掉溶剂、冷冻干燥、热压法或者挤压法可获得在一维尺寸上为1-100 nm 的纤维素的复合物。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法、酶催化法和静电纺丝法[2]。

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最为典型的纳米纤维素有纤维素纳米纤维(CNF S)、纤维素纳米晶体(CNC S)和细菌纤维素(BNC)。

植物中的纤维素综述

植物中的纤维素综述

反复水洗残渣,用丙酮 洗涤滤器,抽干丙酮 滤渣干燥,冷的作用

生理作用 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 用是吸附大量水分, 增加粪便量,促进肠 蠕动,加快粪便的排 泄,使致癌物质在肠 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 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 少,从而可以预防肠 癌发生。
纤维素的作用
利吸 谷 主 膳 于收 类 要 人 食 粪, 中 含 类 纤 便但 , 于 膳 维 排有 虽 蔬 食 出促 然 菜 中 等进 不 和 的 功肠 能 粗 纤 能道 被 加 维 。蠕 消 工 素 动化的 ,
粗纤维的测定——酸性洗涤剂发
原理
季铵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0.50mol/L H2SO4溶液样中能有效地使动物饲料、植 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组分水 解、湿润、乳化、分散,而纤维素和木质 素则很少变化。
回 流 装 置
主要仪器
回流装置、250mL玻璃 三角瓶上附橡皮塞及冷 凝玻璃管、1号玻璃虑 (40~50mL)、 或古氏坩埚、真空泵抽滤 装置
纤维素的性质

1.溶解性 常温下,纤维素既不溶 于水,又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因此, 在常温下,它是比较稳定的,这是因为纤 维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2.纤维素水解 在一定条件下,纤维 素与水发生反应。

纤维素的性质
3.纤维素氧化 纤 维素与氧化剂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一系列 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 同的物质,这样的反 应过程,成为纤维素 氧化。 4.柔顺性 纤维 素柔顺性很差,是刚 性的

纤维素的制法
纤维素的实验室制法是先用水、有机溶 剂处理植物原料,再用氯、亚氯酸盐、二 氧化氯、过乙酸去除其中所含的木素,得 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然后采用各种方法 除去半纤维素 ,制得纯纤维素。 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 植物原料,除去木素,然后经过漂白进一 步除去残留木素,所得漂白浆可用于造纸。

综述-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邓磊

综述-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邓磊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邓磊1佛山市顺德区博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摘要: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最终需要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才能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体内,对纤维素具有特异性的降解作用。

纤维素酶广泛来源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不仅仅能够生产新能源酒精,而且还能够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1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ellulaseDeng Lei1Boda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Abstract: Cellulose is the most abundant renewable resources in the world, and eventually need under the action of cellulose enzyme, broken down into glucose to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s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Cellulose enzyme widely exists in microbial animals and plants, effect on the 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is characteristic. Cellulose enzyme widely is derived from the nature of microbes, cellulose enzyme de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not only can produce new energy,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digestibility of animals.Keywords: cellulose enzyme, cellulose, bacillus subtilis1 纤维素的概述1.1 纤维素的来源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生物高分子,其不断通过光合作用得以补充[1]。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主要分布于植物如树木、棉花等中,它是形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许多真菌、藻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随着人们对纤维素类产品需求的增加,人们获取纤维素的方法正不断地改进和更新。

近年,发现一些细菌也能产生纤维素,其结构、理化特性和生化特性等皆与植物纤维素有较大的差异,与植物纤维相比,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超微纤维组成的超微纤维网。

不仅是地球上除植物纤维素之外的另一类由细菌合成的天然惰性材料,而且是自1989 年Yamanaka 等[1]发现BC具有独特的功能后,以微生物作为载体,在分子水平上有高纯度、高结晶度、绿色环保的BC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性能优异的新型生物学材料。

本文就BC的结构、性质、研究历史以及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1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特性1.1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BC是由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多孔性结构及一定纳米级孔径分布的高分子材料[2]。

早在1940 年,人们就用电镜观察到BC由独特的束状纤维组成,这种束状纤维的宽度大约为100 nm,厚度为3~8 nm,每一束由许多微纤维组成,而微纤维又与其晶状结构相关。

术醋杆菌(A.xylinum)是合成BC最强的细菌之一[3],BC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聚合、分泌、组装、结晶四大过程,这四大过程是高度耦合的,并和细胞膜上的特定位点密切相关。

1.2 細菌纤维素有许多独特的性质:①强的持水性和透气性:BC是一种水不溶性的惰性支持物,有很多“孔道”,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

依据合成条件的不同,它能吸收60~700倍于其干重的水份[2],未经干燥的BC的强持水性能(waterretentionvalues,wRv)值高达1000%以上,冷冻干燥后的持水能力仍超过600%。

经100℃干燥后的BC在水中的再溶胀能力与棉短绒相当,即有非凡的持水性,并具有高湿强度[4];②高化学纯度和高结晶度:BC是一种“纯纤维素”,以100%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不含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其他细胞壁成分,结构单一,提纯过程简单;③较高的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Helenius等[5]开展了BC植入小鼠皮下组织的生物适应性研究及Klenm等[6]用BC微管材料取代老鼠颈动脉的研究都表明BC与老鼠身体没有任何排斥反应。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天然木质纤维素材料的结构与性质非常复杂,半纤维素通过氢键与纤维素相连,其侧链通过阿魏酸或醛酸与木素相连,半纤维素与木素将纤维素包裹起来,形成了难以被微生物所降解的聚合体。并且,纤维素本身高度结晶,难以被纤维素酶水解。因此,对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预处理是增加纤维素转化率的必要条件[3]。预处理是用木质纤维素材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被认为是酶法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预处理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纤维素的水解效率,从而影响到乙醇的产率[4]。下面将对影响预处理效果的因素及传统和新型木质素的预处理方式进行综述。
综上所述,利用二氧化钛和光催化处理技术,可减少木质素在氧化过程中的碳损耗,较好地保留了木质素中的苯环结构,是一种有效降解木质素的新方法。
5.3电晕放电法
芬兰的E.Koivula等人[11]为了有效地回收天然木质素,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比较了木材水解产物中的杂质对后续过滤材料的影响。实验发现,利用脉冲电晕放电的氧化方法处理后,可提升过滤膜的过滤效率,对于过滤膜来讲,其流速提高了6倍。其他的前处理方法,也会影响过滤体系对木质素的过滤效果,比如添加活性炭吸附剂以及调节体系pH值也可提高过滤效率。该研究表明,针对木材水解产物中的各种化学结构,综合利用如电晕放电等前处理手段,可获得较高的木质素回收率。
木质纤维素材料经过预处理后,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差异取决于预处理方式的选择、所处理物料的特性、纤维素酶用量及酶系的组成。
预处理强度对纤维素的水解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获得较好的纤维素水解效率,需要适当提高处理强度,但是强度的提高会增加能量的消耗,同时也会降低糖的回收率,因此需要在纤维素的水解效率与能量消耗及糖回收率之间找到平衡点[6]。
5.2光催化法
处理木质素的手段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诸如热水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等方法。将光化学技术应用于木质素,是绿色化学在化学工艺进步方面的体现。因为光化学所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可用绿色能源来替代,因此该技术结合木质素这种传统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可进一步对环境保护产生深V手段预处理水稻秸秆,并用酶把秸秆中的纤维素转化成乙醇,再用测定酶降解后所获得的葡萄糖数量表征木质素降解的程度。该方法可以避免传统降解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高温高压以及其他强烈腐蚀条件,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秸秆预处理方式,为绿色化学下的木质素处理,探索了一条值得研究的路线。

三醋酸纤维素研究进展

三醋酸纤维素研究进展

三醋酸纤维素研究进展三醋酸纤维素是一种由水杨酸和天然纤维素合成的醋酸化产物。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在纤维素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综述三醋酸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三醋酸纤维素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和生物酶法。

化学合成法是将纤维素与醋酸酐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得到三醋酸纤维素。

生物酶法是将纤维素降解酶与醋酸酐共同作用于纤维素,生成三醋酸纤维素。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化学法合成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但产物质量不稳定;生物法选择性较高,合成产物纯度较高。

三醋酸纤维素的性质研究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热性能以及生物活性研究等方面。

物理性质方面,三醋酸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纸张、薄膜等材料。

化学性质方面,三醋酸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可与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各种功能化纤维素材料。

热性能方面,三醋酸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较好的耐热性,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阻燃材料。

生物活性方面,三醋酸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

三醋酸纤维素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材料科学领域,三醋酸纤维素可用于制备驻色涂料、阻隔膜材料、高强度纤维素复合材料等。

生物医学领域,三醋酸纤维素可用于制备药物载体、人工骨骼、皮肤修复材料等。

环境保护领域,三醋酸纤维素可用于制备吸附剂、脱硝材料、污水处理剂等。

三醋酸纤维素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

总之,三醋酸纤维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纤维素衍生物。

随着合成方法和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三醋酸纤维素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希望本文对三醋酸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有所帮助。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纤维素具有高分子量、不溶于水、抗降解等特点,因此自然界的纤维素循环极其缓慢。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菌群将纤维素分解为可利用的有机物质,从而实现对纤维素的生物利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探讨相关机理、途径、酶系和技术,并综述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成果。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机理主要涉及细胞壁的裂解、纤维素的酶解和产物转化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多种酶系参与了纤维素的降解,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

这些酶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最后转化为单糖或其他可利用的有机物。

近年来,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进展。

在工业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微生物菌群,以实现纤维素的快速降解和工业化应用。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降解纤维素技术被用于处理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垃圾等问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医药领域,微生物降解纤维素技术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先前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培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光谱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为研究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机理和过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完全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真实情况。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方法,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揭示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规律。

众多研究发现,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具有差异较大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例如,某些真菌和细菌能够有效降解纤维素,而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则不能。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也会对微生物降解纤维素产生影响。

同时,不同底物种类和浓度对纤维素降解过程也有所不同。

本文总结了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背景、意义、机理、途径、酶系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成果。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

纤维素溶解现状研究

纤维素溶解现状研究

纤维素溶解现状研究摘要纤维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的溶解与再生技术以及纤维素生物质利用技术的新发展。

其中,纤维素的溶解与再生包括传统的NaOH/CS2体系、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解体系、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水溶液溶解体系、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 LiCl/DMAc)溶解体系以及新型的离子液体溶剂法,综述了各体系溶解与再生纤维素的技术要点与优缺点。

关键词:纤维素、溶解、离子液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已有长期的应用历史和应用技术,其加工产物在纤维、造纸、膜、涂料、聚合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在各种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日益关注和重视,充分利用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发展纤维素工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纤维素由多分散的线状葡萄糖高分子链所构成,链间有氢键构成的超分子结构,具有在大多数溶剂中不溶解的特点,因此,开发有效的直接溶解纤维素的溶剂体系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直接溶解纤维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纤维素的特性[1,2]。

研究人员一直努力寻找和开发适合的能使其溶解的溶剂体系。

本文对部分纤维素溶解体系及溶解机理作一简单介绍。

1 纤维素溶剂体系的研究现状21世纪,科学与技术已趋向可再生的原料以及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过程[3]。

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20年,来自植物可再生资源的基本化学结构材料要10%以上占领市场,而到2050年要达到50%[4]。

而且,Rogers 教授获得2005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主要由于他用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并用它制备出纤维素丝、膜和填料珠等,从而推动了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发展。

由此表明,纤维素这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可用于纺丝、制膜、生产无纺布或制得纤维素衍生物。

然而,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纤维素的新溶剂体系,制备性能优良、无污染的再生纤维。

纤维素改性研究进展

纤维素改性研究进展

纤维素改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纤维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环保特性,因此在众多领域如造纸、纺织、食品、医药以及生物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纤维素本身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限制了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应用,因此,对纤维素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范围,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纤维素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改性方法、改性纤维素的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然后详细阐述了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生物改性等主要改性方法,接着讨论了改性纤维素在造纸、纺织、食品、医药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纤维素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纤维素改性研究进展的参考。

二、纤维素改性方法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等。

然而,其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亲水性、结晶性和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因此,通过改性方法提高纤维素的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热点课题。

物理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变纤维素性能的方法。

通过热处理、机械处理或高能辐射等手段,可以改变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形貌和分子链排列,从而改善其物理性能。

例如,热处理可以使纤维素分子链发生重排,提高其结晶度和热稳定性;而高能辐射则可以引发纤维素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形成新的功能基团。

化学改性是另一种广泛应用的纤维素改性方法。

通过引入化学试剂,如酸、碱、氧化剂或还原剂等,可以改变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例如,酸处理可以使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低分子量的纤维素衍生物;而碱处理则可以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增加其反应活性。

通过与有机化合物反应,还可以在纤维素分子链上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从而赋予其新的性能。

纤维素的综述

纤维素的综述

纤维素的综述纤维素091060049 杨俊昇摘要:纤维素是棉花、木材、亚麻、草类等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在纺织工业,造纸工业,木材工业等领域有着多种重要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植物原料是年复一年地不断生长和更新着,可以这样认为,纤维素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最丰富的可再生的有机资源。

关键词:纤维素、应用、造纸、资源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

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最纯纤维素来源。

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20~30%的木质素。

34(OH)2溶液和铜乙二胺[NH2CH2CH2NH2]Cu(OH)2溶液等。

水可使纤维素发生有限溶胀,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渗入纤维结晶区,产生无限溶胀,使纤维素溶解。

纤维素加热到约150℃时不发生显著变化,超过这温度会由于脱水而逐渐焦化。

纤维素与较浓的无机酸起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等,与较浓的苛性碱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与强氧化剂作用生成氧化纤维素。

纤维素柔顺性很差,是刚性的,因为它分子有极性,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力很强;纤维素中的六元吡喃环结构致使内旋转困难;其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特别是分子内氢键致使糖苷键不能旋转从而使其刚性大大增加。

纤维素的实验室制法是先用水、有机溶剂处理植物原料,再用氯、亚氯酸盐、二氧化氯、过乙酸去除其中所含的木素,得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然后采用各种方法除去半纤维素,制得纯纤维素。

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植物原料,除去木素,然后经过漂白进一步除去残留木素,所得漂白浆可用于造纸。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最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

纤维素化学与工业始于160多年前,是高分子化学诞生及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果为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学科的创立、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纤维素溶剂体系的研究综述

纤维素溶剂体系的研究综述
第 1 7期
苑亚楠 , 等: 纤维素溶剂体系 的研究综述
・6 7・
纤 维 素 溶 剂 体 系的研 究 综 述
苑亚楠 , 李洪亮
( 青岛大学 化学科学与 工程学 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0 0 )
摘 要: 将纤维素溶剂体系分为衍生化溶剂 和非衍 生化溶 剂 。 对研究 较多的几种纤维 素溶剂体 系进行 了简要 介绍 , 例如 氨基 甲酸酯
6 8・
山 东 化 工 S H A N D O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n Y
2 0 1 5年第 4 4卷
体 系、 碱/ 尿素或硫腑l /水体系 、 离子液体等 , 预测 未来 主要 的研究趋势将是开发绿色无污染 的纤维 素溶剂体系 。 关键词 : 纤维索 ; 溶剂 ; 溶 解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5 2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2 1 X( 2 0 1 5) 1 7— 0 0 6 7—0 4
A Re v i e w o f Ce l l ul o s e S o l v e n t S y s t e m
Y u a n Ya n a n, L i Ho n gl i a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m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s i n e e r i n g , 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 Q i n g d a t )2 6 6 0 0 0 , C h i n a )
意指 细胞破裂后所得 到的物质。纤维 素是地球 上最古老 、 最 丰富的天然 高分 子 之一 , 几 乎 所 有 的植 物 物质 都 含有 纤维 素, 年产量约为 1 . 5×1 0 t , 被 认为是用之不竭 的原料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素水解研究综述1.1生物质的转化与利用生物质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

包括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排泄与代谢物等。

从能源的角度,生物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是太阳能的一种储存形式;从资源的角度,生物质是地球上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物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而且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包括:织物、建材、纸张、酒精、木炭等材料和燃料。

直到今天,生物质仍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能源和材料来源,而一些发达国家也将生物质作为重要的能源补充,例如:在瑞典和芬兰生物质占到其总能源消费的17.5%和20.4%。

进入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利用技术的成熟,化石资源逐渐取代生物质,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原料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9世纪中期,美国90%的燃料供给来自于生物质,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局面彻底改变了,化石资源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化石资源的肆意开采和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化石资源的短缺,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人类在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工业文明的“后遗症”。

进入二十一世纪,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迫使人类重新回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并且将目光重新投向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物质资源。

然而原始的粗放式的生物质利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类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以现有的生物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借鉴化石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提出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可行性路线,发展新型高效的生物质利用技术,从而实现生物质替代化石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1.1.1生物燃料简介生物燃料顾名思义就是指由生物质转化得到的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生物质热解油、生物质颗粒、木炭、沼气、H2、合成气(CO+H2)以及由合成气制备的甲醇、高级脂肪醇、二甲醚和烷烃等。

按照生物燃料生产原料的来源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和第二代生物燃料。

第一代生物燃料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燃料,最典型代表为玉米乙醇;而第二代生物燃料则是以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料,如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

很明显,第二代生物燃料较其前辈在化学组成和燃料使用方面并没有区别,但是原料的选择却决定了第二代生物燃料不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困境,是未来生物燃料发展的正确方向。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第二代生物燃料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和示范工厂阶段,并没有真正的进入燃料市场,要实现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许多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

目前,面向车用燃料生产发展的生物燃料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乙醇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

以粮食为原料生产乙醇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工艺上已相当成熟,但其生产受到粮食安全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达132万吨/年,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国内的乙醇生产基本上都是利用淀粉和糖蜜等为原料。

利用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各类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原料替代粮食资源的燃料乙醇技术,被认为是未来解决燃料乙醇原料来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虽然使用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来自于农业废弃物,原料成本低于粮食乙醇,且来源广泛,但是其生产受到纤维素糖化过程的制约,总的生产成本高于粮食乙醇。

纤维乙醇生产的原理虽然简单,即纤维基质经酸水解或酶水解糖化后产生还原糖,然后利用酵母或细菌发酵生产乙醇,但要实现产业化仍存在几个方面的制约瓶颈:1.开发廉价高效的木质纤维预处理技术。

纤维素不仅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包裹,且其本身也存在着复杂的结晶结构,不利于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进而影响总糖产率,增加了经济成本。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破坏木质纤维素的内部结构,除去木质素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暴露出来,从而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接触。

预处理方法有:蒸汽爆破法、热磨法、挤压膨化法、高能辐射(γ射线、电子辐射)法、冷冻处理法、石灰预处理法、氨纤维爆破法等。

2.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生产成本过高。

纤维素酶由内切葡萄糖酶、外切葡萄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组成。

内切酶的作用是随机切断β-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长链断裂,断开的分子链仍有一个还原端和一个非还原端,外切酶的作用就是分别从纤维素长链的还原端切下葡萄糖和纤维二糖,β-葡萄糖苷酶把纤维二糖和断裂的低聚糖分解成葡萄糖。

目前生产1加仑(约3.8升)纤维素乙醇,纤维素酶的成本约为0.5美元,占纤维素乙醇总成本的约20~25%。

有效降低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成本是纤维乙醇生产链中一项关键的技术,要实现纤维素乙醇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纤维素酶的费用需要降低到5美分/加仑,实现该目标尚需时日。

3.戊糖的高效率发酵转化是实现纤维质产业化的又一瓶颈。

纤维质经过糖化作用后,产生的还原糖主要为己糖和戊糖,(己糖:戊糖约为2:1)。

通常戊糖不能被酵母发醉成乙醇,目前许多研究机构都借助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能发酵木糖为乙醇的酵母菌,诸如管囊酵母、树干比赤酵母等。

但糖醇转化率普遍较低,因此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能同时高效利用己糖和戊糖的菌种。

生物柴油与传统的石化柴油不同,它是通过动植物油脂即甘油三羧酸脂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的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具有润滑性能好、储运安全、抗爆性好、能量密度高、含硫量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代替石化柴油使用也可以以一定比例添加到石化柴油中使用。

由于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在内燃机中使用,其排放一般优于石化柴油。

目前,德国是世界上生物柴油生产和使用的第一大国,生物柴油的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且供不应求,德国境内拥有1500多个加油站提供生物柴油,为生物柴油的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期,我国海南省正在试点B5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含量2~5%)项目,项目规划年产生物柴油6万吨,并出台了生物柴油地方标准《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DB46/189-2010)。

生物柴油生产主要通过酸、碱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实现酯交换反应,一般工业上最常用的是碱催化剂,如甲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其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缺点是游离脂肪酸和水分的含量对催化剂有明显抑制,副产物皂化物难以分离。

使用脂肪酶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醇用量小、甘油易回收且无废物产生,但缺点是酶成本较高,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生物柴油生产除了在催化剂和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外,其原料获取和副产物甘油的利用也是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在原料方面,国外主要依靠种植油料作物获取油脂,例如,德国为生产生物柴油种植油菜籽的规模为100万公顷以上。

而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大规模种植油料作物显然不符合国情。

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既切断了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渠道,又弥补了生物柴油原料的不足。

除去地沟油收集处理的技术问题,地沟油在规模上远远满足不了未来生物柴油的发展,在未来藻类微生物比较有希望成为生物柴油原料,而相关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直接液化技术是指在隔绝空气的高温条件下将生物质由固体形态直接转化为液体,具体可分为快速热解液化和高压液化。

快速热解是将生物质在隔绝空气、超高加热速率、极短停留时间(低于1 s)和适中热解温度(500℃)的条件下热化学降解生物质大分子,通过快速冷凝热解蒸汽,避免二次热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液体产物—生物油,根据国外报道,在负压条件下生物油产率最高可达70%。

目前国内利用流化床技术建成的生物质快速热解装置可每小时处理秸秆3吨,产生物油1.5吨,产油率50%。

生物油组分分布广泛,化学成分复杂,已检测出的各种化合物就有三百多种,且粘度大、化学稳定性差、腐蚀性强、氧含量高(45~50 wt%),不能直接用于内燃机使用。

通过加氢处理可以将生物油中氧含量大幅度降低,燃料性能明显提升,但是催化剂寿命较短,加氢处理条件苛刻,代价较高。

通过在热解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实现选择性快速热解是未来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生物质在超临界或亚临界水中也能够实现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的断裂,得到液体产物。

与快速热解液化不同,高压液化由于有高温溶剂介质的参与,不仅可以破坏生物质大分子结构,还提供了中间产物重整的条件,从而使得到的生物油含氧量更低(16%),热值更高(高位热值34 MJ/kg),性质与汽柴油接近,可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使用。

高压液化技术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对于反应器的要求较高,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间接液化技术与直接液化技术不同,需要将生物质先进行气化,得到的气相产物经过净化与组分调整得到合成气(CO:H2≈1:2)后,再经不同的催化过程得到甲醇、二甲醚、烷烃等合成燃料。

利用煤作为原料的间接液化技术已经有先例,南非Sasol公司已经建成了750万吨/年的煤制油工厂。

C1化学的发展也使得由合成气制备甲醇、二甲醚、脂肪醇和烷烃日益成熟,并且已经实现工业化。

目前,生物质间接液化的关键在于生物质气化技术与后续合成气的转化技术的连接,而连接点就是生物质基合成气。

生物质热解气化过程一般需要更高的温度(约800℃),得到的气体组分主要为H2、CO、CO2和CH4,与煤气化不同的是生物质气化的产物中CO2较高,这不利于气体的后续利用。

驱动热解气化的高温条件可以从反应器外部获得,也可以从反应器内部利用空气部分氧化生物质得到。

在高温条件下,生物质气化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焦油,其结构复杂,主要成份为稠环芳烃。

焦油的产生和沉积会堵塞管道还会影响合成气的后续转化,是生物质气化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

目前,解决焦油的主要手段是在热解过程中加入催化剂促进焦油的分解,使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稀土氧化物和无机碱(盐)等。

生物质气化的产品不能直接作为合成气使用,在燃料合成之前必须要经过组分调整(Gas Conditioning),调整的目的包括:除去焦油等杂质、重整甲烷和调整H2/CO/CO2三者的比例。

在这方面也有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质本身的氧含量高、能量密度低,对于外部能量需求的高低决定了间接液化路线的经济性。

除了上述四条技术路线外,为了拓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来源,克服现有技术和产品的不足,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地寻找新的液体燃料生产技术,包括:生物丁醇技术、基于呋喃化合物的生物燃料、基于多元醇的生物燃料以及基于乙酰丙酸的生物燃料合成。

1.1.2生物基化学品简介生物质不仅可以转化为燃料,也可以转化为我们需要的化学品,并且在生物质“精炼”的过程中,燃料和化学品往往共同生产。

相对于燃料,化学品的附加值更高,这将吸引更多的公司对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进行投资,成为撬动生物精炼的经济杠杆。

通过整合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产和生物燃料的生产,可以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并实现更低的能耗、更低的污染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