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一、引言机械系统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动力学行为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深入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预测系统的性能,并优化设计。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仿真分析技术。

二、动力学建模1. 基本原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是基于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的。

通过分析受力、受力矩以及质量、惯性等因素,可以建立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

在建立方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自由度、刚体或者弹性体的运动特性以及约束条件等因素。

2. 运动学建模运动学建模是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前提。

通过研究机械系统的几何结构和运动规律,可以得到系统的等效长度、转动角度等信息。

基于运动学建模,可以计算系统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等。

3. 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建模是机械系统分析的核心部分。

基于受力和受力矩的平衡条件,可以建立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

通常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刚体的平动和旋转方程。

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也可以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或者哈密顿原理进行建模。

三、仿真分析1. 数值解算方法为了求解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需要采用适当的数值解算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欧拉法、龙格-库塔法、变步长积分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微分方程离散化,然后通过迭代计算求解系统的状态变量。

2. 动力学仿真动力学仿真是建立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将模型转化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以及力学性能等。

3. 优化设计动力学仿真还可以应用于优化设计。

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构型和控制策略等,可以研究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差异,并选择最佳方案。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避免实际试验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四、案例分析以汽车悬挂系统为例,进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汽车悬挂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械系统,包含减震器、弹簧、悬挂臂等部件。

首先进行运动学建模,分析车轮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基于一般力学的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一般力学的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一般力学的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一、引言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它对于工程、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力学研究中,力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

二、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在力学中,力学系统指的是被研究的物体或系统。

力学系统的建模是将实际物体或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以方程或图形的形式表示其特性和运动规律。

力学系统的仿真是通过数值计算等方法,模拟力学系统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

三、力学系统的建模方法1. 分析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建模方法,它通过数学方程和解析解来描述力学系统的行为。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质点的运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

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数据来对力学系统进行建模。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实验观测和测量,获得力学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并据此建立数学模型。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建模方法。

借助计算机软件,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力学系统。

通过输入系统的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计算机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运动轨迹和力学特性。

四、力学系统的仿真技术1. 数值方法数值方法是力学系统仿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连续的运动问题离散化为离散的时间步进问题,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方法等。

2. 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结构力学与流体力学等领域的仿真技术。

它将力学系统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小元素,建立节点和元素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获得系统的运动状态。

3. 多体动力学模拟多体动力学模拟是力学系统仿真的一种高级技术。

它可以模拟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用于研究复杂力学系统的行为。

常见的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有ADAMS、SIMPACK等。

五、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领域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车辆工程:对汽车、飞机等载具的运动进行仿真,优化设计和提高性能。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个 整体的思维方法,即“积零为整”的思维过程。
综合不是系统要素、结构的简单累加,而要在分析的基础上 区分主次、去粗取精,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本质特征
和 运行规律,以便正确地认识系统。
分析与综合是揭示系统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是综合的
基础,但是分析着眼于系统局部,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关于

2021/3/11
9
2.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离散事件仿真程序中的子程序:
1.变量、实体属性和系统状态:用来记录系统在不同时刻所 处的工作状况。
2.初始化子程序:在仿真模型开始运行前完成模型的初始化 工作,产生必要的初试参数。
3.仿真时钟:用于记录仿真模型的运行时间,可作为评价系 统性能的依据,也可作为仿真调度和仿真程序 是否结束的依据。
2021/3/11
1
2.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
系统分类 连续系统(continuous system)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
确定性系统( deterministic system ) 随机系统(stochastic system)
静态系统(static system) 动态系统(dynamic system)
组成,它描述了相关事件及活动之间的 逻辑和时序关系
2021/3/11
5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
7.仿真时钟(simulation clock):用于显示仿真时间的变 化,是仿真模型运行时序的控制机构
!!!仿真时钟是指所模拟的实际系统运行所需的时间, 而不是指计算机执行仿真程序所需的时间。
2021/3/11
2
2.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
白箱(white box ) 灰箱(grey box ) 黑箱(black box )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和使用仿真工具,我们可以评估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并预测其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机械系统建模机械系统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的几何、结构、运动等特征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仿真。

机械系统建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建模,例如基于物理原理的方程建模、基于统计学的概率模型等。

在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约束条件等因素。

结构包括机械元件的连接方式、布局等信息;参数指的是机械元件的物理特性,如质量、弹性系数等;约束条件是指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限制,如刚体运动时的约束、连杆机构的几何条件等。

通过准确地描述这些因素,可以建立起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机械系统仿真机械系统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对机械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仿真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阶段预测系统的性能,从而在实际制造之前做出优化和调整。

常用的机械系统仿真软件有ANSYS、Pro/E等,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和可视化界面,方便工程师对机械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机械系统仿真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评估,如结构强度、运动轨迹、动力学特性等。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设计汽车发动机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评估其燃烧效率、振动特性等,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1.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通过建立汽车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评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舒适性,优化悬挂系统的参数和结构,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机械机构设计:机械机构是指由多个运动副相互连接而成的系统,通过建立机械机构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等,为机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

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

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是现代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成本和资源投入。

本文将对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其在船舶建造领域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和方法在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1 船舶系统建模船舶系统建模是指将船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抽象化,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船体结构、动力系统、工艺装备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对船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1.2 仿真技术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实验,模拟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并通过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减少试验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在船舶建造领域中的应用案例:2.1 船体结构设计利用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船体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

通过建立船体结构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材料力学和结构强度分析,可以评估船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进行结构优化,从而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航行性能。

2.2 船舶动力系统设计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部分,对船舶的推进性能和能效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船舶动力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建模和仿真,从而评估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工况下的能效,为船舶动力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3 装备安装和布置优化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装备安装和布置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

通过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装备的安装位置、布局和连接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选择最佳的装备方案,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船舶的整体性能。

三、技术挑战和展望船舶工程技术系统设计建模和仿真技术在船舶建造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在现代工程领域中,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动规律、分析系统的响应性能,并进行系统性能的优化。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可以用力学原理来描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惯性力共同决定。

因此,建立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需要考虑物体所受的外力、惯性力和各种约束力。

在建模过程中,可以采用拉格朗日力学或哈密顿力学的方法。

拉格朗日力学是一种描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数学工具,通过定义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并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哈密顿力学是拉格朗日力学的一种变换方法,通过定义系统的哈密顿函数,并应用哈密顿方程,同样可以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2. 动力学建模的步骤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系统几何建模系统几何建模是指对系统的结构和组成进行描述,包括各个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可以使用CAD工具进行系统几何建模,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约束条件和运动自由度。

2.2 力学模型建立在系统几何建模的基础上,需要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

根据系统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选择适当的力学模型,可以是刚体模型或柔性模型。

2.3 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根据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坐标的选择,确定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的选择应考虑使得系统的运动方程简化,并便于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2.4 确定系统的运动方程根据系统的物理性质和所受的外力,利用拉格朗日力学或哈密顿力学的方法,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可以是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具体形式根据系统的性质和仿真的需求来确定。

3. 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动力学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

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的参数,模拟不同的工况和运动条件。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有哪些详解仿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有哪些详解仿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有哪些详解仿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系统模拟或重现实际物理对象、系统或过程的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在计算机中构建仿真模型,来模拟和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情况和场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基本原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建模、数值计算、可视化和实验验证。

1. 建模建模是仿真技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建模是指将仿真对象抽象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

模型可以是几何模型、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控制模型等,根据仿真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建模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仿真的可靠性和精度。

2.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仿真技术的核心内容,通过数值计算可以模拟仿真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变化规律。

数值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等,根据仿真对象和仿真需求的不同而灵活选择。

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是评价仿真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

3. 可视化可视化是将仿真结果以图形、动画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给用户,提供直观、直观的观察和分析工具。

可视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够为用户提供真实、逼真的感觉和交互体验。

4.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通过对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通常采用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而评估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的优劣。

二、应用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领域。

1. 工程领域在工程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预测物理系统的行为,帮助工程师设计、测试和优化产品或工艺。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可以使用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的碰撞、行驶和燃油消耗等情况,为汽车设计提供指导和优化。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分析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方法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方法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方法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和重现现实系统或过程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现实系统或过程,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和分析。

其基本步骤包括:系统建模、模型验证、仿真实验和结果评估。

1. 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第一步。

它涉及到对待模拟系统的深入了解,包括系统的结构、特性和行为规律等。

建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数学建模、物理建模或逻辑建模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模拟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

2. 模型验证模型验证是保证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模型的数学基础、逻辑关系和参数设定进行检验和验证。

验证方法包括对比实测数据、与已有模型对比和理论推导等。

3. 仿真实验仿真实验是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核心环节。

在仿真实验阶段,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仿真结果。

实验中会根据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以观察不同条件下系统的行为变化。

4. 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评估结果可以与实际系统进行对比,评估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评估结果还可以为实际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

二、常见的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方法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方法有多种,具体的选择取决于模拟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计算机仿真与建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实际问题离散化为一系列数学方程,然后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这些方程,得到仿真结果。

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差分法、有限差分法等,适用于各种工程、物理和科学领域的仿真建模。

2. 离散事件模拟方法离散事件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

它将系统建模为一系列离散的事件,并模拟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处理过程,得到仿真结果。

(完整)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

(完整)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

第一章习题1-1什么是仿真?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

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1-2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仿真法与解析法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点?答:解析法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控制系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计算。

它是一种纯物理意义上的实验分析方法,在对系统的认识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受到理论的不完善性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全面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往往有很大局限性.仿真法基于相似原理,是在模型上所进行的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的实验方法.1-3数字仿真包括那几个要素?其关系如何?答: 通常情况下,数字仿真实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与计算机。

由图可见,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称之为一次模型化,它还涉及到系统辨识技术问题,统称为建模问题;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称之为二次模型化,这涉及到仿真技术问题,统称为仿真实验.1—4为什么说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其优点如何?.答:由于受到电路元件精度的制约和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但模拟仿真具有如下优点:(1)描述连续的物理系统的动态过程比较自然和逼真。

(2)仿真速度极快,失真小,结果可信度高。

(3)能快速求解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运行时各运算器是并行工作的,模拟机的解题速度与原系统的复杂程度无关.(4)可以灵活设置仿真试验的时间标尺,既可以进行实时仿真,也可以进行非实时仿真.(5)易于和实物相连。

1-5什么是CAD技术?控制系统CAD可解决那些问题?答: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将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与设计者的综合分析,逻辑判断以及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用以加快设计进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的技术.控制系统CAD可以解决以频域法为主要内容的经典控制理论和以时域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控制理论。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概述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理论介绍、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探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理论基础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是研究多体系统运动规律的基础工作。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欧拉-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等。

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础。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多体系统中,通过对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2. 欧拉-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欧拉-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是一种更为普适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该理论通过定义系统的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以及系统的势能和拉格朗日函数,通过求解拉格朗日方程,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相比于牛顿运动定律,欧拉-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简洁的表达形式。

二、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实际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以机械系统和生物系统为例,简要介绍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实际应用。

1. 机械系统在机械工程中,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是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的关键步骤。

以汽车悬挂系统为例,通过建立汽车车体、轮胎、悬挂弹簧和减震器等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悬挂性能,进而指导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2. 生物系统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对于理解和模拟生物系统的运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建立人体关节和肌肉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人体的运动机制,评估关节健康状况,提供康复治疗方案等。

三、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多体系统的运动过程,从而得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常用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数值积分方法、刚体碰撞检测与处理、非线性约束求解等。

【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关键字】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Modeling and Simulation)课程编码:学分:2.5总学时:4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统计学、工程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编程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

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或提高系统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系统化管理生产打下根底。

二、教学基本要求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达到:1.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框架内容以及理论和方法;2.掌握仿真的概率统计根底知识。

3.掌握供理论模型建模方法。

4.掌握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熟练应用建模理论,对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制造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仿真技术的重要领域,在规划论证、方案评估、计划调度、加工制造、产品试验、生产培训、训练模拟、管理决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程深入地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突出对理论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实现技术的讲解,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4学时本章分析了系统和制造系统定义、组成与特点,介绍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步骤,并给出应用案例。

本章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术语及常用的仿真软件,了解仿真技术的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理解系统与制造系统的定义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及系统、模型与仿真之间的关系。

掌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步骤。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工程是一门广泛涉及设计、制造、分析和维护机械系统的工程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机械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机械系统建模机械系统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工程师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机械系统建模的核心是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即描述系统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程。

这些方程可以是基于物理原理的,也可以是基于经验的。

在机械系统建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法和牛顿-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通过定义系统的广义坐标和广义力,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拉格朗日方程。

牛顿-欧拉法则基于牛顿定律和欧拉定理,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表示为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特点选择使用。

二、机械系统仿真机械系统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行为。

通过仿真,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机械系统的运行过程,观察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指标。

机械系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并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在机械系统仿真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系统仿真。

离散事件仿真适用于描述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发生和相互作用,如机械系统中的传感器触发、开关切换等。

连续系统仿真适用于描述系统中连续的物理过程,如机械系统中的运动、振动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仿真的目的和需求选择使用。

三、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机械系统设计阶段的概念验证和优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工程师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此外,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还可以用于系统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通过仿真模拟系统的故障行为,工程师可以快速定位和修复故障。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还可以用于机械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型和进行仿真,工程师可以设计和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一、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刚—柔耦合系统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类系统通常由刚体部分和柔性体部分组成,其动力学行为既包含刚体的运动特性,也包含柔性体的变形特性。

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刚—柔耦合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对于理解和预测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行为,以及优化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将对刚—柔耦合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进行介绍,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后,将综述当前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领域的主要方法和进展,包括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建模方法、有限元方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刚—柔耦合建模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关键技术,如刚柔耦合界面的建模、参数识别、以及模型验证等。

本文还将探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相关技术。

仿真技术的选择和实现对于准确预测系统动态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不同的仿真策略,如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有限元仿真以及多尺度仿真,并探讨这些策略在刚—柔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同时,将讨论仿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计算效率、精度控制和结果分析等。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所提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刚—柔耦合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刚—柔耦合系统的定义与特性刚—柔耦合系统是指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系统,其核心特点在于系统内同时包含了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

这种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受到刚性部件的直接影响,还受到柔性部件的显著作用。

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这类系统的动态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刚—柔耦合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由至少一个刚性部件和一个柔性部件组成的动力学系统。

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建模与仿真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理电力系统建模的基本原理是建立电力系统的宏观模型,分析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动态响应,并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各个参数的变化。

这一过程分为系统分析和系统建模两个部分。

系统分析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将系统分为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各项特性分析。

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系统可以分为发电机组、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等多个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各个子系统的特性、质量等,并将所得结果以数学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

系统建模是基于系统分析,将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电力系统的过程。

建模是基于系统分析和动态响应特性,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与预测系统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

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电力系统建模,可以实现各种系统情景、方案以及控制策略的仿真。

二、建模方法电力系统建模方法有多种,包括机械方法、电气等效法、物理模型法、数学模型法等。

其中,数学模型法因其高效、精确等特点,成为电力系统建模的主要手段。

数学模型法基于电气逻辑、控制关系及电力系统传输线路特性,将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建立数学关系,实现电力系统的动态仿真。

常用的数学模型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频域法、时间域法等多种方法。

状态空间法主要是建立电力系统中特定系统的模型,并通过建立的模型来计算其特征参数。

频域法主要是利用热节点法、复数方法等理论来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用于控制系统稳定性、扰动分析等方面的计算。

时间域法主要是利用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数学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

三、应用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电力系统在各种扰动情况下的稳定性,以评估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运行风险。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1.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将实际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行为进行描述,将复杂的系统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关系。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有结构建模和行为建模。

结构建模主要利用图论、数据流图等方法表达系统内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行为建模则主要利用差分方程、状态方程等方法描述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动态特性。

系统建模的目标是简化和抽象,将系统的本质特征提取出来,为进一步仿真和分析提供基础。

2.仿真实验设计仿真实验设计是制定仿真实验方案的过程。

在具体仿真问题中,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和实验设计策略。

仿真实验设计包括仿真实验的目标确定、输入输出变量的定义、仿真参数的设置等。

对于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分层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来降低仿真实验的复杂度和耗时。

仿真实验设计是进行仿真的基础,其设计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仿真运行与分析仿真运行与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执行仿真模型,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仿真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设计设置的输入条件,对模型进行参数初始化,并模拟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变化。

仿真运行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模型的数学关系和逻辑关系,计算系统的状态和输出结果。

仿真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与模型的构建和算法选择密切相关。

4.模型验证与参数优化模型验证与参数优化是根据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际需求,对系统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的过程。

模型验证是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比较,评价模型对真实系统行为的描述能力。

模型验证的方法包括定性验证和定量验证。

参数优化是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模型与实际系统更加一致。

参数优化常用的方法有优化算法、参数拟合和灵敏度分析等。

模型验证和参数优化是迭代和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

总之,系统建模与仿真是系统工程中用于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仿真模拟系统行为和性能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系统的本质特征,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并评估不同决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

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

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系统建模和仿真是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系统建模是指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运行规律和行为特性。

而仿真则是在计算机上利用建立好的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动态模拟和实验,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系统建模的基础知识1.1 系统建模的定义与目的系统建模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和性能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系统的特点、理解系统的运行规律,并为系统的控制、优化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2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系统建模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 物理模型法:根据系统在物理层面的原理和规律,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描述。

- 控制论模型法:利用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 统计模型法:根据系统的统计特性,建立统计模型进行描述。

二、Matlab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2.1 Matlab的基本功能和特点Matlab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科学编程平台。

它集成了丰富的数学和工程计算工具包,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高效的计算能力。

在系统建模和仿真中,Matlab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可视化建模:Matlab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绘图函数,使得系统建模和仿真的过程更加直观和方便。

- 强大的计算能力:Matlab拥有高效的数值计算库和优化算法,能够处理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问题。

- 工具箱支持:Matlab提供了各种工程和科学计算工具箱,包括信号处理、控制系统、优化等,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建模需求。

2.2 Matlab的系统建模工具Matlab提供了多种系统建模工具和函数,主要包括:- 建模语言:Matlab支持多种建模语言,包括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的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等。

- 信号处理工具箱:Matlab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对于系统建模和仿真非常有帮助,可以进行滤波、频谱分析等操作。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现实世界的方法,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科学、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概念和原理1. 概念:计算机仿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实际系统的模拟,来研究和分析该系统的行为和性能的方法。

计算机建模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过程,以获得对实际系统的深入理解。

2. 原理: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原理是将实际系统的各种属性和行为用数学公式和算法进行描述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程序。

通过程序的运行和调试,可以模拟出实际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二、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基本步骤计算机仿真与建模过程包括问题定义、建立数学模型、选择仿真方法、编写程序、运行仿真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1. 问题定义:在进行计算机仿真与建模之前,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目标。

例如,需要模拟的系统是什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等。

2. 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关键步骤。

数学模型通常包括系统的结构、行为和性能等方面的描述。

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如离散事件模型、连续模型等。

3. 选择仿真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

常用的仿真方法包括排队论、离散事件仿真、连续仿真等。

4. 编写程序:根据选定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

程序中需要考虑模型的准确性、计算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等因素。

5. 运行仿真:将编写好的程序运行起来,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对实际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认识。

6.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形化显示等手段,对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的分析。

三、计算机仿真与建模的应用领域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将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多体系统是指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多体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体系统的行为和性质,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方法。

一、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动力学建模是将真实世界中的多体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系统中各个物体的初始条件、相互作用力和运动学方程等参数。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多体系统的运动规律和时空特性。

在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牛顿力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综合所有受力,编写并求解物体的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多体系统的运动。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建模方法,如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

这些方法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更加适用,能够更好地描述多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同时,还有一些高级建模方法,例如基于粒子系统的建模和分子动力学仿真等,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二、动力学仿真的意义和应用动力学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多体系统的运动过程,以得到系统的详细运行信息。

相比于传统的试验方法,仿真技术能够对多体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进行预测和分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资源成本。

动力学仿真在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设计领域,通过仿真可以评估机械系统在运行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和优化飞行器的操纵和运动性能。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仿真可以模拟车辆和行人的行为,评估交通拥堵和道路安全等问题。

此外,动力学仿真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学中,仿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分子运动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天文学中,仿真可以模拟星系和行星的运动轨迹,加深对宇宙演化的理解。

在生物学中,仿真可以研究生物体的运动机制和行为特征,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三、多体系统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一、引言1. 液压系统建模的基本原理在进行液压系统建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由液压液、液压泵、执行元件、阀门等组成,液压液在系统中传递压力和动能,实现各种动作和动作控制。

建模液压系统的关键在于将系统分解为各个子系统,并建立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能量传递关系。

2. AMESim建模工具AMESim软件具有直观的界面和强大的建模工具,能够快速实现复杂系统的建模。

通过AMESim的图形化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液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用图形化符号表示出来,然后通过参数设置和连接进行建模,建模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和直观。

在基于AMESim进行液压系统建模时,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分析:首先需要对待建模的液压系统进行整体分析,明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建立模型: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利用AMESim的建模工具逐步建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模型,并通过参数设置和组件连接等方式将各个子系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模型。

(3)参数设置:根据实际系统参数和运行条件,对系统模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设置,以确保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验证模型:建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模型进行验证,确保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符合实际情况。

AMESim软件不仅可以用于建立液压系统的模型,还可以用于进行系统的仿真。

通过AMESim的仿真工具,用户可以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包括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特性和瞬态响应等。

2. 液压系统仿真的内容(1)性能预测:通过仿真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包括负载变化、工作速度变化等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和能耗变化情况。

(2)系统优化:利用仿真结果,可以对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减小系统的能耗和噪音等。

(3)系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对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特性、瞬态响应和系统的可靠性等。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物流系统进 行模拟运行,以便评估和优化系统的 性能。
学习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包括离散事件仿真、连续仿真、混合仿真等。
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模型、模型验证与修正、模型应用与优化。
掌握仿真实验的流程和操作
流程
包括问题定义、模型建立、模型验证、仿真运行、结果分析等步骤。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实验目的
理解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建模
通过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对物流系 统进行抽象描述,以便分析和预测系 统的性能和行为。
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场景
物流网络规划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为 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物流系统优化
通过仿真实验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调度策 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物流风险管理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服务质量水平,优化服务 流程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建议一
针对物流系统效率问题,建议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优化物流路径,同时提高运输工具 的装载率,减少空驶现象。
建议二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此外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建议三
提高物流系统可靠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定期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其正常运行。其次,加强仓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货物安全。最后,优化物流信息 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4-19 3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基本元素包括: 1.实体(entity):系统内的对象,构成系统模型的基本要素 临时实体 (temporary entity )
永久实体 (permanent entity )
2.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状态和特性
2015-4-19 18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概括(generalization)是把抽象出来的若干事物的共同属 性归结出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概括以抽象为基础,它是抽象的发展。抽象度越高,则概括 性越强。
高度的概括使得对事物的理解更具有一般性,所获得的理论 或方法也就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2015-4-19 13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综合(synthesis )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 面、要素、层次和功能模块的认识联结起来,以便构成一个 整体的思维方法,即“积零为整”的思维过程。 综合不是系统要素、结构的简单累加,而要在分析的基础上 区分主次、去粗取精,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本质特征和 运行规律,以便正确地认识系统。 分析与综合是揭示系统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是综合的 基础,但是分析着眼于系统局部,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关于系 统各部分的信息,而不是关于系统整体的认识。若只分析而 忽视综合,就会导致片面性。
– 必要条件
• 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 权。 • 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 只有选用优良品种,小麦才能丰收;小麦丰收了,所以,这块麦田选 用了优良品种。
1
2015-4-19
2.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
系统分类
连续系统(continuous system)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
确定性系统( deterministic system )
随机系统(stochastic system) 静态系统(static system) 动态系统(dynamic system)
① 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真实; ② 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 当推理形式和推理逻辑正确时,在真实的前提下由演绎方法 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
2015-4-19 27
• 按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三段论 • 假言推理
– 充分条件
•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 1. 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小张骄傲自满,所以,小张必定 要落后。 • 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 2. 如果谁得了肺炎,他就一定要发烧;小李没发烧,所以,小李没患肺 炎。
2015-4-19 2
2.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
白箱(white box )
灰箱(grey box )
黑箱(black box )
微观模型(microscopic model)
宏观模型(macroscopic model)
集中参数模型( lumped parameters model)
分布参数模型(distribution parameters model)
2015-4-19 8
2.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2015-4-19
9
2.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离散事件仿真程序中的子程序: 1.变量、实体属性和系统状态:用来记录系统在不同时刻所 处的工作状况。 2.初始化子程序:在仿真模型开始运行前完成模型的初始化 工作,产生必要的初试参数。 3.仿真时钟:用于记录仿真模型的运行时间,可作为评价系 统性能的依据,也可作为仿真调度和仿真程序 是否结束的依据。 4.事件列表:按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的数据列表,是 仿真模型运行和仿真时钟推进的依据。
2015-4-19 12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2.4.1 分析与综合(analysis and synthesis)
分析( analysis ) 是指将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不同 部分 、 方面、要素、层次和功能模块,并且分别加以考察研究的思维 方法,即“化整为零”的思维过程。
分析是研究系统的基础,也是认识事物的必经阶段。 分析的任务包括: ① 分析构成系统的要素、结构及其属性; ② 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分析,确定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提炼,概括思维则侧重于归纳、综合。
2015-4-19 19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抽象与概括案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2015-4-19
20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抽象与概括案例——系统可靠性框图(RBD)
2015-4-19
21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2.4.3 归纳与总结(induction and summingup) 归纳是指从个别的事物、现象出发,通过感官观察、经验推 理或数学推导等,得出关于此类事物或现象的具有普遍性结 论的过程。
2015-4-19
11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建立系统模型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建模者具备扎实的 专业知识,了解研究对象的结构、参数、运行和性能特征, 还要求建模者掌握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熟练应用相关的数 学工具和方法。 系统建模要求建模者具备以下能力: ① 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② 抽象和概括能力; ③ 洞察和想象能力; ④ 运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⑤ 设计试验验证数学模型的能力。
2015-4-19 7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
8. 规则(rule) :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系统运行 策略的逻辑语句和约定 常用的规则: ① 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 ② 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 ③ 加工或服务时间最短(shortest time) ④ 按优先级(highest priority) ⑤ 随机(random)选择
仿真时钟可以按固定的长度向前推进,也可以按变化的节拍 向前推进,将仿真时钟变化的机制称为 仿真时钟的推进机制(time advance mechanism ) 常用的仿真时钟的推进机制:
①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 (fixed-increment time advance mechanism)
② 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 (next event time advance mechanism) ③ 混合时间推进机制 (mixed time advance mechanism)
2015-4-19
16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2015-4-19
17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2.4.2 抽象与概括(abstraction and generalization)
抽象(abstraction)是指从某种角度抽取要研究系统的本 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中,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出数量关系或 空间形式而舍弃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考察的方法。 • 数学中的概念、关系、定理、方法、符号等都是数学抽象的 结果。 • 采用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系统时,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 模型。因此,抽象思维是数学建模的基础之一。
他写信给数学家欧拉,提出上述猜想。 欧拉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补充提出: 4以后每个偶数都可以 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命题合称为哥德巴 赫猜想。
2015-4-19
23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归纳与总结案例——开普勒定律 自1601年起,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采用数学方法研究行星运动,于1609年归纳出开 普勒第一定律和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可表述为“ 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 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可表述为“ 对同一颗行星而言,太阳和 行星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2法
归纳与总结案例——开普勒定律 1619年,开普勒在《宇宙的和谐》一书中介绍了第三定律。 他在书中写道:“认识到这一真理,超出了我最美好的期望”。 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摧毁了 托勒密复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 体系,对后人确认太阳系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牛顿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3.状态(state):任一时刻,系统中所有实体的属性的集合
2015-4-19 4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
4.事件(event):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和起因,是系统 状态变化的驱动力
5.活动(activity):指两个事件之间的持续过程,它标志 系统状态的转移
6.进程(process):与某类实体相关的若干有序事件及活动 组成,它描述了相关事件及活动之间的 逻辑和时序关系
2015-4-19
24
2.4 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归纳与总结案例——开普勒定律 为进一步寻求行星运动周期与椭圆轨道尺寸之间的关系, 开普勒又经过九年的反复计算和假设,于1618年发现了隐藏在 大量观测数据后面的规律,归纳出“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 T ) 的平方与它们到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椭圆轨道长轴半径 a ) 的立方成正比”的结论,此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2015-4-19 10
2.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5.定时子程序:根据事件表确定下一个将发生的事件,并将 仿真时钟推进到下次事件发生的时刻。 6.事件子程序:根据实际系统抽象出的事件程序。
7.仿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程序:用于计算、显示、分析和打 印仿真结果,并为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 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