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脂肪糖类水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教学教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5《食物中的营养》(ppt)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清中的蛋白质
(1) 取2ml蛋清稀释液和2ml双 缩脲试剂A。 (2) 将双缩脲试剂A和蛋清稀 释液分别倒入同一试管中, 振荡均匀。 (3) 再往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 脲试剂B,振荡均匀。
反应后,如果出现紫色,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研讨1:小亮一天的食物给他提供了哪些营养?
糖类 脂肪
蛋白质:人体肌肉、内脏和血液等的 主要成分
4.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蔬菜、水果…… 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5.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蔬菜、水果、 食盐、海带、 木耳……
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需求量小,但是很重要。
6.含有丰富水的食物
蔬菜、水果、 饮用水……
水约占人体组 成的70%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食物 营养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怎样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 做实验 2. 查阅资料
小组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脂肪或淀粉
用实验检验以下 食物中的是否含有脂 肪或淀粉(含该种
成分的记“√”,不含的 记“×”),并记录。
食物 含脂肪 含淀粉 巧克力
菠菜 土豆 面条 胡萝卜 山核桃 ...... ······
食 物
糖类 脂肪
主食、土豆、芋头、较甜水果……
油类、巧克力、鸡蛋、鸭蛋、 花生、核桃、果仁、芝麻……
中 蛋白质 豆类、肉类、水产类、蛋类、内脏
的 维生素 蔬菜、水果…… 营 矿物质 蔬菜、水果、食盐、海带、木耳…… 养水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所有营养成分 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 身体健康
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
牛奶
早 餐
菜包
健康教育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教案_0
健康教育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教案一教学目的⑴营养素概述⑵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与食物来源⑶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教学重难点:1、营养主要有七大类2、各种营养的作用与食物来源3、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身体都需要哪些营养?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与食物来源1、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维持渗透压、传递遗传信息,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
婴幼儿生长迅速,蛋白质需要量高于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克以上。
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
同时应注意①搭配的原则如动、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种食物的搭配。
②不过量提供的原则。
婴幼儿期蛋白质热量占总热量12%~14%为宜,过多会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氮平衡。
③不过少提供的原则。
蛋白质提供过少明显影响生长发育的速度,生化反应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营养不良。
结果不仅仅造成生长落后,还会因影响脑细胞发育,造成智力落后。
2、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热能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倍。
机体细胞膜、神经组织、激素的构成均离不开它。
脂肪还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婴儿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4克脂肪,动物和植物来源的脂肪均为人体之必需,应搭配提供。
每日脂肪供热应占总热卡的20%~25%.3、碳水化合物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营养素,它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各种杂粮中,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食物。
这类食物每日提供的热卡应占总热卡的60%~65%.任何碳水化合物到体内经生化反应最终均分解为糖,因此亦称之为糖类。
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4.2人体的营养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作用?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的营养。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功能,让学生了解每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2.讲解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代谢过程,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规律。
(2)新知学习:讲解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功能,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代谢过程。
(3)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学知识。
(4)巩固提升:通过习题、讨论、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身边人群的饮食习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代谢过程,以及科学膳食的搭配原则。
2.难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规律,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2023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2-5食物中的营养(表格式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消化部分的第二课,有承上启下作用,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
本课主要包括两个简单的探究活动:1.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二、教学反思上课的前一天,给学生布置小任务,让学生自己准备食材,但由于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孩子是住校生,每个班10个左右的跑校生(晚上回家,不住校的学生)。
于是,我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布置:1.住校生,带自己想检测的零食;2.跑校生,带肥肉、土豆、西红柿和自己还想检验的食物(叮嘱好大小,5立方厘米左右橡皮那么大);3.教师,从餐厅准备馒头、土豆等典型食物,以防孩子们带的食物不够或忘记带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就把材料收集起来,统一分配上图为住校生准备的食物,因为疫情原因,孩子们已经接近两周没有回家了,准备食物的那天晚上,宿舍里,孩子们还是纷纷拿出数量不多的零食问我,“老师我准备面包行吗?我能不能掰一小块测?”“老师我没有刀子,我能咬一口苹果明天带去测吗?”“老师我带来的零食吃完了,我能不能用奶测?”“老师我发现我海苔卷上有营养成分表,这个碳水化合物是什么?老师海苔卷能检测吗?”感受到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我对孩子们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并答应他们在课堂上对自己好奇的食物进行检验,同时叮嘱孩子们: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哪种营养成分多,明天上课时,把疑问提出来,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
让人惊喜的是跑校生们,有的同学在家长帮助下,把肉、土豆、红薯、西红柿都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装到盒子里或袋子里,太有心了,这样在分配实验材料时就方便多了。
满满一小车(实验室小推车)食物,既惊喜又感动!上课前2分钟,孩子们都到教室后,关上门、关上窗户,点了一绺头发,让学生能够闻到那种刺鼻的烧焦的气味,然后开窗通风,提出问题“刚才老师烧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了吗?”用烧烤法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导入课程,学生好奇心顿时被激发起来,很自然就引出对蛋白质这种营养物质的讲解。
《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3篇
《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3篇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欢迎阅读。
《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1、课程分析本课是《食物》单元的第二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
本课的活动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最终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后面的均衡膳食概念的构建做好准备。
2、活动分析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活动二: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活动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课的教学,为了更好地体现活动音的梯度也结构,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过程;也为了让教学更条例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
把研究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安排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之后,这样活动的过渡更加合理,也更容易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下节课的均衡膳食做好铺垫。
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未知欲强,通过一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食物有关较多的体验,经过上一节课的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有了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是相当有限的,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又恰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和教材及我校的学情,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糖分、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高中生物七大营养素教案
高中生物七大营养素教案目标:了解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和重要性一、引言- 介绍营养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入七大营养素的概念二、七大营养素的介绍1. 碳水化合物- 定义和作用: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 来源:主要来自谷类、薯类和糖类食物- 不良影响:过量摄入会导致肥胖等问题2. 蛋白质- 定义和作用:维持组织生长和修复、提供能量- 来源:主要来自肉类、豆类和乳制品- 不良影响:缺乏会导致发育不良和免疫力下降3. 脂肪- 定义和作用:维持细胞结构、提供能量和保护器官- 来源:主要来自油脂和坚果- 不良影响:过量摄入会导致心脏病等健康问题4. 维生素- 定义和作用:帮助身体吸收其他营养素、维持生理功能- 分类和来源: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缺乏症状和补充方式5. 矿物质- 定义和作用:维持生理功能、构成骨骼和牙齿- 常见矿物质及来源:铁、钙、锌、镁等- 缺乏症状和补充方式6. 水- 作用:维持体内水平衡、帮助消化和排泄废物- 缺乏症状和补充方式7. 纤维素- 定义和作用:促进肠道蠕动、维持健康肠道- 来源: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三、总结与应用- 总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膳食均衡- 提醒学生定期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四、作业- 设计一份合理的三餐菜单,包含七大营养素的不同来源- 记录一周内的膳食结构,分析自己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七大营养素五、扩展阅读-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七大营养素的知识六、评价与反馈-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反应-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正和调整七、教学反思- 总结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设置的有效性- 设计下一堂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继续深入探讨生物七大营养素的知识。
2023年《食物营养》说课稿
2023年《食物营养》说课稿《食物养分》说课稿1一、说教材:《食物的养分》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是让学生懂得养分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绽开教学的。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要让学生相识人体所须要的养分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等。
能通过试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常见的食物中分别含有哪些养分成分。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对食物有了充分的相识,都知道饿了就要吃食物,其实就是从食物中获得养分的过程,这是我们能顺当进行并完成本课学问的基础。
2、由于三年级是本期初步接触此门学科,通过试验了解食物中含有养分还有障碍,同时也说明白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主要养分成分2、了解养分成分对人体的重要性3、学会用简洁的试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养分成分过程和方法:1、能通过试验了解各种食物中的养分成分2、能依据食物的不同养分进行分类3、加强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相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处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结果的实力。
4、通过对食物中的养分成分的了解。
让学生意识到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养分成分教学难点:用试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养分,并会按不同的养分分类。
二、说教法1、试验探究法:让学生在试验探究的过程中多层次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
着力培育学生的创建性与“交互”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
2、开放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收集资料,创设情境,供应材料等教学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和创建性的学习。
3、发觉法:通过分组试验,探讨,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相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发觉问题、处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结果的实力。
三、说学法本节课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相识规律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驾驭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沟通探究的方法:本节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便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育学生参加合作的精神,如小组合作、试验检验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方法。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2.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2.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二、探究过程: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3)汇报交流A.蛋白质组: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第1课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第1课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矿物质、水和食用纤维素的功用及食物来源。
教学重点:七大营养素的来源。
教学难点:七大营养素的功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身体得以健康成长是需要营养的,那么这些营养是从哪里来的呢?生:从食物中。
师: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我们需要的营养素是不是单一的呢?生:不是。
师:大家都很棒。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
板书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二、讲授新课: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充足的营养能保证他们体力、智力等方面的充分生长和发育,并为成年以后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学习效率。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共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
放映PPT 图片,一起来研究各类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最后做出归纳与总结。
1、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制造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材料。
足够的蛋白质能帮助增强记忆力,促进生长发育。
并提高免疫力。
(1)提问学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哪些?(2)解答: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瘦肉、鱼、虾、鸡、鸭、蛋、豆类、奶类。
2、脂肪: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重要成份,主要功能是给人体提供热能,维持体温,保护内脏,溶解维生素,滋润肌肤。
(1)提问学生: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有哪些?(2)解答: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有花生油、菜油、豆油、猪油、奶油、此外,豆类和鸡蛋也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
3、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淀粉和糖的总称。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量最经济、最直接的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1)提问:含糖类较多的食物有哪些?(让学生回答)(2)解答:有大米、面粉、玉米、豆类和薯类食物含糖较多。
此外,水果与蔬菜含糖量也不少。
(3)问学生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
说明它们的用途及作用(举例说明)4、维生素的作用:解答:维生素是维持我们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疾病,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幼儿园大班《营养》教案(通用2024)
幼儿园大班《营养》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营养》一章。
具体内容包括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食物模型、食物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营养师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讲解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4. 食物模型展示:展示各种食物模型,让学生认识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 食物卡片游戏:发放食物卡片,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复习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板书内容:蛋白质:动物肌肉、奶制品、豆制品糖类:米饭、面条、水果脂肪:肉类、奶制品、坚果维生素: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矿物质:肉类、蔬菜、水果水:各种饮料、水果、蔬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出你今天学到的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例如,通过讲解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米饭中富含糖类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
2. 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营养师进行实地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学会如何搭配食物,使其营养均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持营养均衡。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
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
化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除此之外还有纤维素,核糖、
脱氧核糖。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
源。这一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多符合
Cn(H2O)m的通式(但不全是),因此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D
4.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解析: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 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3反应。
水浴加热
实验现象: 在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论: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生成光亮的银镜。
①银氨溶液的配制,说明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注意事项】
②水浴加热 ③不能振荡试管 这两个反应可用来检验葡萄糖
③葡萄糖的生理氧化: ④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葡萄糖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为酸性KMnO4溶液 的氧化性比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强,为强氧化剂。
特点: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分子。
糖类
二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 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特点: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
淀粉(C6H10O5)n
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子中
多糖 纤维素(C6H10O5)n 的结构单元数目不同,即n值不同,故分子
营养配餐课程
1、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比例 蛋白质:10%-20% 脂 肪:20%-25% 碳水化合物:55-65%
2、三大营养素的关系 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少,机体就会动用储存的蛋白质,脂
肪和糖原,长期供给不足,则需要蛋白质氧化供应,长时间蛋白质缺乏, 出现消瘦、贫血、免疫力下降。
第二节 人体需要的能量
第三节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体内蛋白质功能
1.组织 构成成分
瘦体组织*
2.构成各种 重要生理物质
酶 抗体 激素等
3.供能
约16.7 kJ (4.0 kcal)/g
第三节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1、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 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2】半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是是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 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3】不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 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5、果品类:新鲜果品、干制果品
第一节 营养概论
六、哪些食物可以提供营养素
6、调味品:盐,酱油,生抽,老抽,糖,鸡粉,味精等
第二节 人体需要的能量
一、能量的转化概论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亡,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 另一种形式。
二、能量的计量单位
焦耳(J)、千焦(KJ)、卡(cal)、千卡(kcal)
四、矿物质-常量元素 1、矿物质的作用
1】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3】维持体液渗透压 4】许多酶系的催化剂 5】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功 2、钙的作用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 2】辅助血液凝固 3】维持肌肉的伸缺钙的危害
1】儿童缺钙:影响发育,严重的导致儿童佝偻病,“X”和 “O”型腿。
初中化学七种营养素教案
初中化学七种营养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的七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
2. 掌握每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摄入量。
3. 了解营养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1. 七种营养素的名称、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2. 营养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营养平衡的判断和调整。
教学准备:1. 课件:七种营养素的图片、食物来源、生理功能等。
2. 食物样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的代表食物。
3. 小组活动准备:每个小组一份食物样本,用于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2. 教师总结:人体需要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这七种营养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课本自主学习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食物样本。
2. 学生观察食物样本,分析其中所含的营养素。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课件,讲解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摄入量。
2. 引导学生了解营养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五、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健康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和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摄入量。
同时,通过练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营养知识。
人体七大营养素基础知识
七大营养素基础知识课程内容1七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2七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1、了解7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2、掌握7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3、掌握7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合称“七大营养素”。
一、蛋白质二、脂类三、碳水化合物四、矿物质五、维生素六、水七、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基础知识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7个方面,简称构、补、催、调、运、免、能。
(1)构,即蛋白质是构造机体的重要物质(2)补,即蛋白质能够修补人体组织(3)催,即蛋白质能够催化人体的生理反应(4)调,即蛋白质参与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5)运,即蛋白质在体内具有运输各类物质的功能(6)免,即蛋白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7)能,即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热能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来源(1)消化吸收率的高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高,例如大豆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
乳类蛋白质的吸收率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利用的程度被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蛋白质营养价值也越高。
常见食物蛋白质的人体利用率分别为: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果76%,小麦67%。
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来源(3)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肉、蛋、奶、鱼、豆是提供蛋白质的主要食物。
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比植物性食物含量高。
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合理食用蛋白质食物。
(1)能够供给人体所必需的热量并储存热量(2)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3)有利于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4)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5)可以保护肌体组织(6)能够增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2、脂肪的营养价值(1)消化率高低(2)必需脂肪酸含量(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3、脂肪的食物来源禽肉一般在10%以下,鱼类一般在5%左右,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蛋类中蛋黄脂肪含量较高,约为30%,全蛋仅为10%,多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脂肪量较低。
《2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2营养
《2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理解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注重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芦柑。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
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缺乏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
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淀粉为什么属于糖类呢?(唾液能够把淀粉变成糖。
)它是人体的能源材料。
马铃薯可做粮食和蔬菜,甘薯可做粮食和制备淀粉。
(3)脂肪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哪些?出示几种富含脂肪食物的图片。
【精品】PPT课件 蛋白质、脂肪、糖类、水、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共17页PPT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矿物质、 纤维素
糖类
[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一、糖类具有怎样的特征?
绿色植物光合反应的产物 由C、H、O元素组成 常用通式Cn(H2O)m来表示
二、糖类如何分类?
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葡萄糖、果糖 低聚糖(1mol水解产生2mol单糖-) 麦芽糖、蔗糖 多糖(1mol水解产生多摩单糖) -淀粉、纤维素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构的 物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可发生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知识小结
• 一、分类 • 二、葡萄糖的性质 • 三、淀粉、纤维素的水解
作业:新新学案:基础达标
记得回顾学 习呀
(一)葡萄糖
1、结构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2、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羟基的性质:
(2)醛基的性质:
与成H2加 与新制Cu(OH)2反应
用于检测糖尿病糖尿病
⑶人体内氧化反应-人体能量主要来源:
3、淀粉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不溶于 冷水,能部分溶于热水。
4.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
②遇碘变蓝色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 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 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 + n H2O 催化剂 n C6H12O6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4、用途
制药、制糖果
(二)淀粉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
如:大米约80%; 小有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单 元。即:几百到几千个(C6H10O5)
②每个结构单元式量:162 ③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④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
葡萄糖
(三) 纤维素
1、存在:纤维素存在于一切植物中。 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2、纤维素的结构
①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分子中含 有约几千个单糖单元; 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几十万至百万; ③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④纤维素结构与淀粉不同,所以性质有 差异。
3、纤维素的性质
(1)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