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与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浙江与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1.1 研究意义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能够更娴熟地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各类工具、产品为生活更多便利。与此同时,全球化的脚步也不停歇地越走越快,全球性贸易正逐步深化、广化,而高新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与普及正是两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是出口依赖性极高的贸易大国,出口所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20.8%到目前已超过30%并逐步接近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研究开发能力,往往贸易强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较高,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我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末我国实施以科技促进贸易战略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仅占外贸出口的11%,到二十世纪初期也只停留在15%,但随着国内科技水平、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及相关政策的扶持至2009该项比例已超过30%,虽然与发达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几年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仍会呈上升趋势。

从区域发展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有广州、上海、江苏、浙江等,其中广东省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而近年来,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增长迅猛,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个新的“亮点”,其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与广东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广东省与浙江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也存在各自的出口优劣势,而恰恰是这些优劣导致两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差异,

因此本文将从两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历年出口情况出发,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比较研究两者的国际竞争力,并分析导致国际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2 预期目标

通过比较研究可得出两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的差距,同时通过比较各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优劣势得出两省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从而归纳总结出两省可以借鉴的亮点,以提高本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大多数学者都是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11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角度

与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最早理论是来自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1871)进一步改进了绝对优势论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之后,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优势的源泉,不断扩张、充实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1919,1933)以要素禀赋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但它忽略了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而里昂惕夫(1947)通过对美国的研究,对要素禀赋论提出了质疑。

从规模经济角度研究的有哈伯勒(1937)和托儿(1947)等。前者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后者对其假定进行了改进,从生产不同产品所耗费的要素不同质的角度分析了成本的递增和递减的情形。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最先引入了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

还有不少学者从其他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例如舒尔茨(1961)强调的是人力资本在国际竞争优势中的作用;而波斯纳(1961)则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是科学技术;维农(1966)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来源及变化过程。

以上这些理论虽没有明确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内涵,却揭示了是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体系下国际贸易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从不同角度阐述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

2.12 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角度

迈克尔·波特(1990)是最早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所提出的“国家钻石模型”在我国学术界受到广泛的认同。但他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不能解释小国及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英国学者邓宁(1993)在“国家钻石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构建了新的“国际化钻石模型”,即“波特-邓宁模型”。

其他学者也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如乔东逊(1994)提出适合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九要素模型。

鲁格曼等(1991,1993)提出北美钻石模型。鲁格曼等(1998)还提出一般双钻石模型,认为小国国家竞争优势部分依赖国内钻石体系,部分依赖与产业相关的全球钻石体系。Alain Nurbel(2007)着重分析了国家竞争优势。

以上的理论大部分是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从各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研究完善,考虑不同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此解释国际竞争

力。

2.13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角度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1965)提出RCA指数来评价国际竞争力。但它忽视了进口等因素的作用。之后(1989)又提出了NRCA指数,但若考虑贸易壁垒的影响,这种比较优势与真实的比较优势可能出现一定的差距。

沃尔拉斯等(1988)提出了CA指数。CA指数只考虑了一个产业出口所占的相对比例,并没有考虑该产业进口的影响。

IMD与WEF(1992—2001)采用的指标共分为8类24项指标。IMD (2001)提出了新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4个新的要素取代原有的8个要素。

2.2 国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2.21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内涵的角度

有许多学者从产业角度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金碚等(1997)从产业角度定义了国际竞争力,他(2003)构建了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任若恩等(1995)探索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他(1996,1998)在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相对价格水平成本三方面分析中美制造业的差距,他(2005)又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和国际价格等方面研究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裴长洪博士(1995)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框架,裴长洪博士(2002)认为不同种类竞争力由于分类目的不同,对竞争力分析方式也不同;厉无畏(2001)提出,产业的竞争力是由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的,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严伟良(2002)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市场竞争力,并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定义。陈卫平(2002)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率,同时也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定义;陈卫平(2002)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一国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更高的产业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其他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狄昂照等(1992)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地区)所具有的某种能力,认为国际竞争力强弱是由国际市场占有率决定。他(1995)认为国际竞争力大小是基于世界市场和国内经济、资源、劳动力等因素。

闫小培(2007)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调整和完善地区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合作的层次;同时,通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方式的改革,构筑高效的分工合作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赵华,耿弘(2008)认为政府干预效率低、行政壁垒高、政策法规不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