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doc
新课标教学实践思考语文(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其教学实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教学实践进行思考。
一、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2. 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速度和深度。
3. 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 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5. 文化传承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1. 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网络、社会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强化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强调阅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广泛阅读等。
(2)教授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跳读等。
(3)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等。
4. 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强调写作训练。
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实施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带来的变革,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二、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的优势1.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的不足1.教师观念转变缓慢虽然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但部分教师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这使得新课标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
2.教学资源不足新课标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但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仍然不足。
这导致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3.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四、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大投入,优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示范文本)
历史标准教材历史: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示范文本)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education,edification of sentiments, etc.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历史: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示范文本)数学课程标准》首先要求的是理念的更新。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情景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艺术的反思: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所想宝贵得多。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3、教学教益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反思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新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
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
1、学生参与度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
新课标教学反思优秀13篇
新课标教学反思优秀13篇新课标教学反思1不可否认,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
但是,纵观我们的每一次的通识培训,林林总总的名师示范观摩,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
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
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正本清源这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标之伪:舍本逐末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指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
”联想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形式热闹了,活动丰富了,手段多样了,但数学的味儿却清淡了、失调了。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不清,对数学的目标理解偏失,以至没有把握住数学最根本的东西。
现象之一:知识目标失位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由于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淡化过程性的目标,其它目标很少涉及。
而在时下,一些教师为创新课堂,过分强调了其它的三个目标,把最有数学本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却弱化、削减。
导致数学课堂的不伦不类、顾此失彼。
其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对课程目标要有明确定位。
现象之二:情景创设泛滥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数学知识,这一共识也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
新课标的教学反思与提升计划
新课标的教学反思与提升计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的一次授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需要进行改进。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制定了以下反思和提升计划:一、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这次授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 缺乏互动性:我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兴趣。
2. 缺乏实践性: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缺乏创新性:我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出改进方案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我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1. 加强互动性:我将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加强实践性: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加强创新性:我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总结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义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我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我也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在新教育时代,教师们越来越注重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教学设计案例,具体阐述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并对其进行教学反思。
一、新课标理念概述新课标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这一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案例介绍本案例为一门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为学科基本概念,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学习等方式。
1.导入环节: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独立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4.教师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6.总结反思环节: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3.合作学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分享、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5.总结反思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关于实施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教师关于实施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意识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我发现作为实施者,我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课程设计阶段,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我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合理安排和控制教学时间,导致教学进度的滞后和拖延。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我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我在实施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另外,我还需要反思自己在评价和反馈上的不足。
在新课程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在评价方面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和量化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际能力,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进步。
总体而言,实施新课程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通过反思总结,我意识到自己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反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自我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三、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学过程1.课堂管理与组织2.学生参与度与反馈3.教学策略与应用2.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2.不足之处3.改进措施四、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将新课标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理念,探讨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目标新课标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等方面都能体现这一理念。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应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学内容新课标理念倡导教育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兴趣,突出学科素养的培养。
3.教学方法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教学评价新课标理念倡导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课堂管理与组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与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策略与应用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教学的做法和反思
新课标下教学的做法和反思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分析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1.学生为本:新课标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新课标强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探究式教学: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审视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适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反思教学方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反思课堂管理:教师应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反思评价方式: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反馈作用。
四、总结与建议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新课标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学反思新课标实施以来,一步步走进新课程,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标凝练了教育理念的精髓,揭示了教育理念的真谛,确实让我们领略了教育理念的魅力。
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们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对今后教学抱有极大的希望。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是反思性教学,是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一.要激发和培养兴趣,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的。
所以教师最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促使他们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增强学习情绪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是把握好启发性、挑战性、新颖性这些特点,就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时,学生对于“象”的知识贫乏,我就在教学开始让学生欣赏一些大象的图片和有关大象的传奇故事,并讲一讲曼谷的风土人情,这样学生从直观上对大象有了一些了解,从感觉上好像和大象亲切了些,这样学生在学习前有了感性的认识,就不会对课文有生疏感,这样接受和学习起来就较自然。
二、要突显教材之精美,让学生在美文与参与中享受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针织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老师这时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新课标被提出并逐渐在各个学校推行。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一、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材施教。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这样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不同方面都能有所成长。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实物模型等,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并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在地理课堂上,可以使用地图和地球仪等教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信息;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和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评价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对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浅析。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将重点放在应试和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直接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标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利用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和实物实验设备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评价方式,注重平时表现和学科能力的全面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学生。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1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尤其是它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取而代之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算得上真正的新课改呢?笔者听过不少课,总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很多教师课上得似乎井井有条,学生学得似乎是津津有味,而且给人的感觉是双边活动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个定量,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掌握了文本的的重点和难点。
然而总有一种牵强造作的感觉,让人心里别扭。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乡土情结》时,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想念自己家中的小狗小猫,这叫做什么?”学生答道:“乡思。
”“可能是我问得不太好,也可能是你理解上有些偏差,好,我再换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
”学生很干脆地回答道。
“不能这样回答。
”教师有些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回答得有些不自信了,甚至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笑声。
“我只要求你用四个字回答,实际上就是一种思念家乡的感情啊。
”教师继续启发道。
“思念故乡。
”学生嗫嚅道。
好在此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知教师要讲什么内容,接口“乡土情结”,教师才如释重负。
然后该教师依照教案一步步地提出问题并请学生一一回答,直至课堂结束。
这样的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
第一,教师有必要这样刨根问底吗?一定要答出“乡土情结”这四个字吗?只是由老师发问,学生回答,地位明显不平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为什么一定要一步步按照程序操作?问题是教师设置的,答案也是预设的、唯一的和定型的。
第三,提问的对象只是少部分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
第四,所谓的评价体系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评价,怎么评价,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该如何将这种问答式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改进呢?倪文锦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由“授受”转向“对话”。
教学反思报告(共12篇)
教学反思报告(共12篇)篇1:教学反思报告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 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地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对于本节设计,有优点也有不足。
其优点是:一、巧妙导入。
本节课的开端由教师的引导进入正题,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注意力引到了课堂上来。
二、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地教,也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的完美结合。
三、注重合作学习。
整堂课的设计都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的机会,可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
不足之处是:一、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做听力练习时,我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一味的让学生认真听,把有关信息记录下来,其实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我在听之前稍微降低一点难度,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
二、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处于青少年初期的初中生对这要求体现的尤其强烈。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课堂中我忽略了这一点,以后应该多考虑这些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种因素。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如何备好课、,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也深刻体会到了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真正含义。
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教师。
篇2:教学反思报告除了备课和讲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外,重难点也要注意关顾,同时要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时刻体现出关心学生。
2023年《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
2023年《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2023年《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1今天教学了我国著名诗人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
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我也深有体会,教学时主要从以下方面突破重难点的: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道的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
而对__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
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__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一、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优生的发展,忽略了学困生的训练。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新教材的教法,对新课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三维目标;模块式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新课标下生物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各项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从生活走向生物,再从生物走向社会。
学生不仅要学习到生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接受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并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学生由原来的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借此提高技能培养情感。
现阶段的高中生物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它们是《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还有三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是学习生物的其他模块的基础。
而学习这一模块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难点: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如何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如何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后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如何开展好本模块的教学工作,我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实施标准,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是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等的依据。
进行模块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认真研读《标准》,熟悉模块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的教育价值及其它们凸显于哪些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有哪些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模块的主要科学方法,它们应该通过哪些内容和探究活动来培养?模块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应在哪些教学内容中重点体现?通读教科书,熟悉模块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首先要求的是理念的更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情景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艺术的反思: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所想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3、教学教益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新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 1、学生参与度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来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2、学生交往的反思: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一堂好课,需要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遵守的原则。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数学课程标准》首先要求的是理念的更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情景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艺术的反思: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所想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3、教学教益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新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 1、学生参与度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来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2、学生交往的反思: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3、学生生成度的反思: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一堂好课,需要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遵守的原则。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