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第一讲 考点三 鉴赏小说形象教学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三鉴赏小说形象
基础点: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
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在考查中,主要的题型常常涉及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等方面。
1.人物描写的作用
(1)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肖像描写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的描写。
语言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
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5)细节描写——对生活中那些细致又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做的特写型描写。
它是叙事类文章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
细节描写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可随意取代。
小说中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细腻地展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6)场面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及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人物活动的“动态”描写上,同时也表现在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特定环境的渲染上,通过环境及人物活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气氛,以刻画人物性格。
2.小说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赏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某种启示,也就是从作者塑造主要人物所反映的主题和意图考虑。
(2)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
小说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
象征意义;④对内容的丰富作用。
3.人物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2)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其他人物或媒介物如人所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如正衬、反衬等,如“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等。
重难点: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发展过程,激烈的矛盾冲突往往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得更充分、更深刻,所以要把握人物性格必须先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考法综述] 在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一要扣住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进行客观分析,既不要架空,也不要以偏概全,要具体、全面。
二要注意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把握和体味,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
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正面的,一般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反面的,一般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那就从两方面作客观评价。
命题法1 概括分析小说形象
典例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上,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
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
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
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
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
’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要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
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
“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毫升,共需300毫升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
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
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
”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 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着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一般分析人物性格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2)抓住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3)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4)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所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定要结合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解题法1 ----------------------
1.此类试题的设问方式
(1)概括小说中×××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赏析文中×××的形象。
2.概括分析小说形象需注意的五个关键点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典例1] 中,从“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要柔肠寸断了!”可看出彭先生幽默风趣,从“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可看出彭先生有担当,明大义。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典例1] 中彭先生的爱情经历及输血救岳父的情节,就表现出彭先生有担当、隐忍、乐观的鲜明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命题法2 分析小说形象的作用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未婚妻
[法]奥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
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之后,决定走进车厢。
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
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把它们从这里拿开。
”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不是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
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
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
”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
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表达自己的快乐。
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很高兴。
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个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火车开动了。
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
”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么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
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嗳!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非常使我喜欢。
假如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对农民夫妇说:“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
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辞谢了她的好意。
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爱着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
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
我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心。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我那样。
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处走去。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我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
他热情地吻着他父亲,又吻着他母亲。
他们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
外面,天几乎全黑了。
我撑起大衣的领子。
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
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她已随人群走了。
”
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雇到一辆车子回来了。
他看起来长得身强力壮,性情温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们的车子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沿着每一条街道慢吞吞地走去。
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已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选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选》,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有删改)
“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解析] 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一般可从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等方面去考虑。
具体作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个次要人物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与其他人物,特别是与主要人物是何关系。
解题法2 ----------------------
1.形象作用类试题的设问方式
(1)“主要人物的作用”设问方式
①小说中塑造某某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
②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③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2)“次要人物的作用”设问方式
①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为什么?
③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3)“物象的作用”设问方式
①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多次写到“××(物象)”,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④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2.从三个方面考虑主要人物的作用
(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3.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
用。
[典例2] 中看报纸的旅客是次要人物,但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幽默风趣,多次强调“我”是农民夫妇的儿媳,这种戏谑的方式既让看似无关的我与农民夫妇有了联系,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4.从三方面准确把握物象作用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
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
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和主旨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或点明社会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进而深化文章主旨。
命题法3 分析小说形象塑造的手法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抻面[注]
阿城
铁良是满族人。
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要干活儿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
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一个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
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
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
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
后来运动多
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
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
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
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
铁良用鼻子闻闻,碱多了,就再放放,醒碱。
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
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
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
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
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
海碗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
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
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
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
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铁良几下就抻好了,亲自放面下锅,瞬时捞起,入在汤里,双手捧了碗放在老头儿面前。
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
”就招呼上路了。
铁良后来跟人说:“这就是当初借钱给我学手艺的恩人,他就是要我抻头发丝儿面,我也得抻出来。
”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注] 抻(chēn)面:用手把面团抻成面条。
抻,拉长。
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②“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
”③“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
”运用比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手法,写出客人不同阶段的反应,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
④“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
’”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出“老头儿”对铁良抻面手艺的肯定,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艺术技巧的分析。
解答此题,要先对间接描写有充分的理解,清楚其与直接描写的关系。
既然是间接描写,就应该从文中找出对与铁良抻面相关的他人的表现的描写。
仔细从文中筛选,可以找到一些具体的情节,如客人们看铁良抻面时的情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