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末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汉末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学生:方丽丽

指导教师:吴世银

【摘要】汉末诗歌中流露出了浓重的生命意识,以《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为代表,汉末文人在对时空的感悟中深刻地领悟到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永恒存在的人生真谛,他们找到了实现自我的最好方式,在自我情感的释放过程中,获得了审美的超越和生命的升华。【关键词】汉末诗歌;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

引言

汉末是社会大动乱的时代,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走向自觉的转折点。对生命的深沉咏叹是《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等汉末诗的魅力所在。这种对于生命的咏叹融于诗歌之中,表现为鲜明的生命意识。本文拟以《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为中心,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构,以达到深入挖掘汉末诗歌中浓重的生命意识的目的。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汉末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汉代社会经历了由安定到大动乱的过程,其间,经学由盛而衰,文人渐渐走出经学的藩篱,他们将目光由茫茫宇宙转向自身,从浪漫走向现实,反映在文学上就是由最初的肯定帝国伟业、心怀宇宙万物到对自身生存处境和生命状态的哀叹。

一、汉末诗歌的时代背景

汉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加之疆域的扩展以及社会的安定,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兴盛,经学思维方式就成了汉人认知的基本出发点。“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经书因此而神圣化,成为最高的思想典范和行为准则,乃至朝廷议政无不引经据典,上至公卿士大夫,下至普通士吏,无不通一经以上。这对世风向崇经的扭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由安定走向动乱,一度兴起谶纬之学,“于是五经为外学,七纬为内学,遂成一代风气。”(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9页。)五经之义以谶决,用图谶来附会人事。汉代经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神化,是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虚妄之学。此时汉代文学和经学思维机制的相通之处,就是

都以想象沟通天和人,架起现实生活通往彼岸仙神世界的桥梁。谶纬被用作统治者夺取政权和巩固统治的工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儒士也实现了向方士的转变。

时至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一方面宦官专政,他们卖官鬻爵,欺压百姓;另一方面外戚与阉宦相争,身处其间的忠正之士遭到排挤和杀戮,加之叛逆之事不断,社会陷入混乱。而历来通过宦游求取功名的士人再也无法凭借自己的才学求得一官半职,功名难求的失落,加上离乡背井的孤独,士人们陷入孤独无助的感伤情绪之中。尤其是经历了两次党锢之祸后,士人清流与党锢领袖李膺、陈藩、郭泰等士人楷模皆纷纷惨死宦官之手,让士人们感到彻底的绝望,精神支柱限于崩塌,人生前途更加茫然难以预测。随后爆发的黄巾起义彻底打破了“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体系,粉碎了“君权神授”的神话,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根基,更是颠覆了自立汉以来经学所占据的神圣地位,士人从经学的束缚之下彻底解脱出来,开始将目光从天下功名转向个体生存困境,寻求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途径。

真正开始自觉张扬起生命意识的风帆,在人生的湍流击水中唱出慷慨激昂的生命之歌的,是建安诗人。这与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建安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220年)这是东汉王朝的政权已经在曹操的手中而名存实亡了,整个中国大地上随着东汉王朝统治力量的消亡,产生了军阀割据的大混战,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巨大的社会动荡促使旧的封建秩序遭到破坏,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有封建统治者极力倡导和维护的规范道德行为的儒术,以及以其精神为原则的用人制度,都在这非常的社会动乱中失去了对人民的支配力量,士人们的思想从儒家的统治中获得解放。当然,不可否认,连年战乱而导致的颠沛流离和时刻威胁生命的死亡阴影为建安士人的生活蒙上了无法摆脱的悲凉色彩,这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哀叹和功业难成的无奈与苦闷。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另一种思想的盛行,那就是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建安时代是一个产生英雄和崇尚英雄的时代,才能和学识成为统治者唯一的用人标准,这就为有才而无处施的士人们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他们重新焕发起昂扬的精神,积极投身建功立业的潮流。英雄主义的盛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士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

重大转变,宇宙无穷,生命不永,功业无期,盛时难再,建安诗人的生命意识在雄阔、激昂之上又蒙上了一层苍凉的感情色彩。

《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代表了汉末诗歌的最高成就,贯穿其中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了汉末诗歌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的独特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是分不开的。在对个体生命观照的过程之中,汉末文人们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可贵,面对死亡,他们有过恐惧;身处异地他乡,他们感到孤独与苦痛;遭遇功业未成,他们也倍感失落,时代给了他们消沉的借口,回应它的却是坚决的否定。社会大动乱,儒学精神支柱的崩溃,没有将汉末士人击倒,反而让他们获得了思想上前所未有的解放,文人开始将目光从功名天下转向个体生命本身,于时空的观照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寻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二、及时行乐的初始思考

东汉末年,长期动乱使得两汉大一统的社会基础解体,思想统治也渐趋崩溃。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士人夹于其中,自命“清流”,他们试图重肃朝纲,以血和生命的代价捍卫正义,实现人生理想抱负,但是他们却屡遭失败,终于,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文人们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死的恐惧和生的忧虑折磨着他们,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应该何去何从?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最终,士人们从效忠天子、建功于朝廷的迷梦中醒转过来,开始思索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此时,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自己生命的生存状态,人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自由,生命开始了自觉的回归。及至建安,诸强分割天下,一时间,人才成为各方势力竞相争夺和拉拢的对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重新在文人心中燃起,此时,建功立业与追求完美人格是联系在一起的,建安士人在追求建功立业成就与独立人格的过程中,谱写了一曲曲生命意识觉醒的篇章。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诗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命意识走向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人用自己的行动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

社会的动荡,时势的变迁,生命的凋零,使汉末文人感到了人生的空虚与短暂,他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不虚度此生。面对死亡的恐惧与生存的焦虑,《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并没有在幻想中逃避世界,他们更看重现时性的人生享受,放肆自己的情志及时行乐。“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