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中频系统

合集下载

黑白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黑白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黑白电视机原理与检修黑白电视机原理与检修黑白电视机是一种最早的电视机型号,是在彩色电视机发展之前普遍应用的一种电视设备。

它的原理相对简单,但也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黑白电视机的原理和检修方法。

一、原理黑白电视机的原理主要涉及图像信号的接收和显示。

具体来说,它包括信号接收、解调、放大、水平、垂直、亮度调节等多个步骤。

信号接收:黑白电视机通过天线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经过RF部分进行高频放大和选择,将其转化为中频信号。

解调:中频信号经过解调部分,通过检波和滤波的过程,将其转化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放大:视频信号经过放大电路的处理,增大其强度,以便能够驱动显示器显示图像。

水平和垂直:黑白电视机通过水平和垂直改变电子束的位置来控制图像的扫描。

水平部分主要控制信号的水平同步,垂直部分则主控垂直同步。

亮度调节:为了调整黑白电视机显示的亮度,电视机内置了亮度调节电路,它能够控制电子束的亮度,以改变图像的明暗度。

二、检修在长时间使用黑白电视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1. 无显示图像如果黑白电视机开机无显示图像,首先应检查电视机的电源是否稳定工作。

排除电源故障后,可以检查信号输入端口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尝试重新接插信号线。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电视机的解调电路出现问题,可能需要修复或更换解调电路板。

2. 色彩问题如果黑白电视机显示的图像出现色彩问题,可以通过调节亮度、对比度和色调等参数来尝试解决。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电视机的色彩处理电路出现问题,可能需要修复或更换电路板。

3. 图像不稳定如果黑白电视机显示的图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水平或垂直同步信号的问题。

可以通过调整同步电路的参数来尝试解决。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电视机的水平或垂直电路出现问题,可能需要修复或更换电路板。

4. 噪声问题如果黑白电视机显示的图像出现噪声,可能是由于信号干扰或电视机的调谐电路出现问题。

电视原理中频系统课件

电视原理中频系统课件

信号解调技术
信号解调技术是将经过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 程。
同步检波适用于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而相干解调 适用于抑制载波的调频或调相信号的解调。
在电视中频系统中,信号解调技术通常采用同步检波或 相干解调技术。
信号解调技术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解调增益、失真度和 抗干扰能力等。
信号解码技术
信号解码技术是将经过压缩编 码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图像
中频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
中频系统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 段,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水平。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频 系统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 更加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计,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跨界融合
中频系统将与其它领域进行跨界 融合,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频系统逐渐演变为集成电路形式,将中频放大器、混频器和解 调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提高了信号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目前的中频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处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对信号 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信号处理的精度和稳定性。
02 中频接收原理
中频信号的产生与传
中频信号的产生
特点
中频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固定的中频频率,通常为38MHz或 44MHz,且中频信号的带宽较窄,一般为6MHz或8MHz。 这种设计可以减小信号处理的难度,提高信号处理的稳定性 。
中频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电视接收机中的中频系统较为简单,主要由中频放大器和混频器组成,解调器 通常在后续的图像和声音处理电路中进行。
中频信号是在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调制到特定频率的 载波上所产生的信号。中频信号的产生是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接收并播放电视信号,向我们提供图像和声音的享受。

那么,电视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图像原理电视机的图像原理主要是基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显示。

电视信号是通过电视台发射塔传输的,然后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进入电视机。

信号首先经过调谐器,调谐器能够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转化为电视机能够处理的频率。

然后,信号通过解调器解码,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的显示是通过电视机上的图像管或液晶屏来完成的。

在早期的电视机中,采用的是阴极射线管(CRT)技术。

CRT技术利用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光线来形成图像。

而现在广泛使用的液晶显示屏,则是通过液晶技术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屏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的液晶点的状态变化,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图像。

二、声音原理除了图像,电视机还提供声音的播放。

声音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声音信号的接收和放大。

声音信号通过电视台传输并进入电视机,然后经过解码器解码还原为原始的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会进入电视机上的扬声器,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扬声器是由磁铁和震动膜等零部件组成的,通过振动产生声音波动,从而实现声音的播放。

三、控制原理电视机的控制原理是指电视机通过遥控器或面板上的按键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

电视机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信号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电视机的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遥控器或按键的信号,然后通过相应的电路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控制原理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操作电视机,享受到更好的视听体验。

四、供电原理电视机的供电原理是指电视机的电源供给。

电视机通常通过插座接入电源,然后通过电源适配器将电源转换为适合电视机使用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适配器将电流传送到电视机的不同电路中,为电视机的各个部件提供所需的电能。

同时,电源适配器还能够实现对电视机的开关机控制。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一、黑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黑白电视机的电路由高频调谐、图像通道、伴音通道、视频放大、同步扫描、显像管及其电路和电源组成。

电视信号经天线接收后,首先进入高频调谐器内〔俗称高频头〕,经过高频放大和变频后,形成统一频率的中频信号,送入图像中频放大电路。

由于电视机采用超外差式内载波的形式〔如同我们常见的超外差式收音机一样〕,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转化成标准的中频信号,这就为电视机的稳定工作和调整方便,提供了必要条件。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伴音、同步信号〕经过图像通道的三级中频放大后,再经视频检波器进展检波,取出图像、伴音信号,分别送往视频放大电器和伴音通道。

把送入视频放大电路的图像信号放大后,输入显像管中实现重放图像的功能;送入伴音通道的伴音信号经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实现重放声音的功能。

电视图像的发送和接收是依靠电子扫描对图像的分解与合成来实现的,如果要保证电视机和电视台发射的电子扫描顺序平安一致,就要在电视机内设置同步扫描电路。

同步扫描电路取出全电视信号中的同步信号加以处理,用行、帧扫描电路控制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在显像管上重现稳定的画面。

显像管是一种阴极射线管,为使显像管能发出亮度、重显图像,需要其阳极上加1万余伏的直流高压。

所以要在进展扫描电路局部的行输出变压器次级产生一个很高的脉冲电压,经整流后送至显像管阳极。

电源局部提供电视机各局部电路的工作电压。

二、彩色电视机的一般原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创造彩色电视机时,黑白电视机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为了仍能够利用原有的设备系统,只能使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接收方式兼容。

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扫描标准、带宽特性和调制形式完全一样。

黑白电视机只接收亮度信号;而彩色电视机除接收亮度信号外,还要接收二个色差信号,在电路中除设有彩色解码器以及所需的特殊功能电路外,其他电路形式与黑白电视机大致一样。

另外,重放图像要使用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彩色电视机的色解码电路是复原彩色图像的重要局部,它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和解码矩阵电路组成。

电视技术概论_01b图像中频通道.ppt

电视技术概论_01b图像中频通道.ppt
4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1.1 像素及其传送
图 1-2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5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 1.1.1 像素的概念

像素的传送具有以下两个特
点:

第一是要求传送速度快。

第二是传送要准确。
6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1.2 光电转换原理
1. 图像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取图 1-37完 成 第 一 场 扫 描 留 下 的 半 行 a′—11′ 行 的
扫描,接着完成2—2′,4—4′,…等偶数行的
扫描。
21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我国电视规定:帧频为25 Hz,一帧图像分625行传送,所 以行扫描频率为fH=25×625=15 625 Hz。 隔行扫描电子帧频较 低, 电子束扫描图像时所占的频带宽度较窄(约6 MHz),对 电视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它是目前电视技术中广泛采用的方 法。
隔行扫描的关键是要保证偶数场正好嵌套在奇数场中间, 否则会降低图像清晰度,甚至出现并行现象。
22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2.3 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如下:
行周期TH=64 μs; 行频fH=15 625 Hz; 行正程TSH=52 μs; 行逆程TRH=12 μs; 场周期TV=20 ms; 场频fV=50 Hz; 场正程TSV=287TH+20(μs)=18.388 ms≈18.4 ms; 场逆程TRV=25TH+12(μs)=1.612 ms≈1.6 ms; 帧周期TZ=40 ms;每帧行数Z=625行(其中:正程575行,逆程 50行); 帧 频fZ=25 Hz;每场行数312.5行(其中: 正程287.5行)。23

《电视机原理》复习题答案

《电视机原理》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图象信号的调制方式为(A )。

A.负极性调幅B.平衡调幅C.调频D .调相1、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为(C )。

A.正极性调幅B.负极性调幅C.调频D .既调幅又调相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C )。

A.4.2 MHz B.6 MHz C.8 MHz D .12 MHz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视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 B )。

A.4.2 MHz B.6MHz C.8 MHz D .12 MHz3.我国电视机中,图象中频规定为( D )MHz。

A.5 B.31.5 C.33.57 D .383、我国电视标准规定的帧频和每帧的扫描行数分别为( A )。

A.25 Hz、625行B.60 Hz、525行C.50 Hz、625行D.30Hz、525行4、彩色电视机浮现无光栅、无图象、无伴音故障现象的可能部位是(C )。

A.场扫描电路B.伴音电路C.开关电源D.A 与C4、某电视机浮现有光栅、无图象、无伴音,故障原因是(B )。

A.电源B.高频头C.行扫描电路D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5、电视机中,行扫描电路住手工作时,将会浮现(C )的故障现象。

A.水平一条亮线B.有光栅无图象C.垂直一条亮线D .无光栅5、电视机中,场扫描电路住手工作时,将会浮现(A )的故障现象。

A、水平一条亮线B.有光栅无图象C、垂直一条亮线D .无光栅6、人眼具有最大视敏度的彩色光的波长是(B )A.λ= 380 nm B.λ= 555 nm C.λ= 680 nm D.λ= 780nm7、色调是由彩色光的(C )决定。

A.辐射功率B.颜色的深浅C.波长D.掺入白光的多少7、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 )。

A .亮度B .种类C .深浅D .以上都不对8、当三基色信号的强度相等R = G = B 时,屏幕呈现的颜色为( D )。

A .红色B .绿色C .蓝色D .白色9、实现频谱交织时,NTSC 制采用了( A )。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图1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概论:电视技术是利用广播、通信领域的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技术,将现场的或记录的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连同它们的声音信号一起,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即时再现。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机经历了黑白电视,正由彩色电视向数字电视发展。

黑白电视系统只能按景物的明暗程度来重现图像,使多彩的自然景色看起来不那么自然,为了逼真的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满足顾客的需要,彩色电视机逐渐代替了黑白电视机。

而将来能更清晰地显示图像内容的数字电视系统必将代替模拟的彩色电视系统。

下面主要叙述彩色电视系统接收机原理:彩色电视机一般由高频调谐器、图像与伴音中频处理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色度信号解码及基色矩阵电路、高压形成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

彩色电视机方框图如下(图1):220V高频调协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放大、混频等任务。

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式,从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预选后,首先进入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为具有双调谐回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它的增益受高放AGC 电压控制。

高频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带外干扰信号,提高图像、伴音信噪比。

被放大的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高频振荡电压一起,送到混频器的输入端。

混频器是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它的混频原理是将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振信号同时送给晶体管的基射极之间,由于PN结的非线性特性,使集电极回路产生了新的频率,其中有两者的差频、和频、倍频等等,它们又经三极管放大,由于集电极调协电路谐振于差频,因此准确地选出差频,滤除其它频率。

这样利用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由混频器输出送到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从高频调谐器混频级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首先经过前置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声表面波滤波器。

声表波滤波器通过压电转换作用,形成图像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及幅度-频率特性,选择电视信号并保证电视接收机对临近频道电视信号的抑制能力。

电视机的物理参数和原理

电视机的物理参数和原理

电视机的物理参数和原理解析一、 电路作用1.梳状滤波器:A、从F中分离出Fu,Fv。

2.ACK:彩电按接收弱信号时,关闭色度通道,避免色班干扰。

3.消磁电路:消除显像管上的铁件所带磁性,避免磁对显像管的影响。

4、末级视放电路:(1) 从Y与三个色差信号中解调出三个基色信号和高频Y信号。

(2) 放大基色信号和高频Y信号。

5、 伴音中放:对的第二伴音中频进行放大并限幅,提高伴音中频信号的幅度并消除干扰。

六、亮度通道:放大并延时亮度信号。

7、场振荡器:产生频率略低于场频的场扫描信号。

8. 高频调谐器:选择电台;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9、 高频调谐器高放级:放大接收的高频信号,提高接收灵敏度。

10高频调谐器本机振荡:产生比接收图像载频高38MHz的等幅正弦波信号。

1一、高频调谐器混频级:将高放后的高频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产生中频信号。

1二、伴音鉴频器:从信号中解调出音频信号。

13、亮度延时电路:将Y信号延时μs,使之与色度信号同时抵达显像管。

14、副教波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副载波信号。

1五、场推动器:放大场振荡信号或进行振荡与输出级间的阻抗变换。

1六、伴音电静噪电路:无信号时或自动选台时关闭伴音通道,避免产生噪音。

17、ABL:限制显像管的亮度,避免显像管太亮。

1八、行AFC电路:比较行同步信号与行振荡信号的相位,将相位差转换成误差电压。

1九、预加重电路:调频前将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的幅度提高,以提高信噪比。

20、勾边电路:提升图像黑白交接处的信号幅度不同,提高图像的清楚度。

2一、PAL开关电:使送往V同步检波器的副载波逐行倒相。

2二、PAL识别电路:识别电视发送的V信号的相位,使再生副载波Fv与电台同步。

23、行扫描电路:(1)产生行扫描电流。

(2)产生行消隐信号。

(3)提供显像管和视放级电源。

24、箝位电路:将消隐电平箝位于同一电平上,避免亮度失真。

2五、枕形校正电路:校正由于显像管四角距屏幕中心远而产生的枕形失。

《电视机原理》课难点剖析

《电视机原理》课难点剖析

33O U TI ON职业教学研究TEACHI N G RES EARCH在《电视机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个问题是学生难以掌握和接受的。

一方面是这些问题的确难理解,另外一方面是所用教材(高教版,李伟辉主编)没有对这些难点作详细的介绍。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在全电视信号中为什么要加槽脉冲和均衡脉冲,这些脉冲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课本讲得比较少,课本上所画的全电视信号的波形图也不容易看明白。

有些老师讲到这里就是“糊涂官打糊涂百姓”,糊里糊涂混过去,或者干脆不讲这两个概念,学生更是一头雾水。

我认真地重新画了一下全电视信号的波形图,比较了不加槽脉冲和均衡脉冲时的波形《电视机原理》课难点剖析李旭波(中山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中山528403)摘要关键词最高频率的估算方法中频信号频谱图波形对比本文对槽脉冲、均衡脉冲、视频信号的最高频率及中放特性曲线这几个难点进行了较透彻的分析。

图1图,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如果全电视信号中不加这两种脉冲,那么在场同步脉冲作用的2.5行时间内,是没有行同步信号的,在此期间行扫描电路就失去控制而可能造成不同步,一直要等到场同步脉冲过后,行同步出现时,才会逐渐恢复同步。

这将会使场同步过后的若干行不同步,造成还原的图像上方产生扭曲。

为此必须对场同步脉冲开槽。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按行同步周期开槽,如图所示,奇数场的同步图2信号离前一个行同步的时间是1H 时间,而偶数场的同步信号离前一个行同步信号的时间是H /2,如果直接将这样的信号输入到场积分电路,前沿到达时,积分电容上得到的起始电压不同。

而且奇数场槽脉冲相对场同步信号的前沿是1H ,而偶数场槽脉冲相对场同步信号的前沿是H/2,所以相邻两场同步,信号经场积分电路后输出的波形中形成的小凹也相差半行。

如图2所示,设场振荡的触发电平为V ,由于采用的是隔行扫描,那么相邻两场的触发时间就会相差△t ,这样就不能保证正确的还原图像。

黑白电视机的组成框图1

黑白电视机的组成框图1


伴音信号经过两次电路简单
• 第二伴音中频频率非常稳定
• 容易产生图像与伴音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行、 场锯齿波电流,控制显像管的电子束作有规律的扫描, 并形成良好的光栅。 二、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由高频调谐器、公共通道、伴音通 道和视放输出电路组成。
高频调谐器(高频头)
RF
高放
混频 本振
IF
高频头的作用 • 选频 • 放大 • 频率变换
RF AGC


高放:选择所接收频道的高频电视信号并加以放大
本振:自激产生频率比所接收的电视频道图像载波 频率高一个固定中频的等幅正弦波(本振信号)

混频:完成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振信号的混频作用, 取出差频信号,获得图像中频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 信号送中放。
(二)电视机功能电路故障现象
故障部位
图像形成电路 伴音形成电路
故 障 现 象
无图像、图像失真(拖尾、镶边、模糊) 灵敏度差、图像不稳定 无伴音、伴音失真、声小或失控
光栅形成电路
无光栅、亮度失控 水平一条亮线、场幅不足、场线性不良 垂直一条亮线、行幅不足、行线性不良
行、场均不同步、行不同步、场不同步、 图像扭曲、无图像 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伴音) 图像扭曲
信号处理系统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 号进行处理,解调出视频全电视信号和伴音信号,并 把相应的信号还原成图像和声音。
1、高频调谐器中信号的变化情况 例:当接收5频道的电视信号时,本机振荡的频 率为123.25MHZ,它与5频道的图像载频85.25MHZ 混频,产生差频为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而本机振 荡信号与5频道的伴音载频混频,产生差频为 31.5MHZ的伴音中频信号。 见P25的(图3-2)。 高频调谐器对信号有10~30倍的电压放大。 2、中频通道中信号的变化情况 电视机的中频通道对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进行 60~68dB的电压放大;而对31.5MHZ的伴音中频信号 进行34dB左右的电压放大。同时,要抑制邻近频道串 入的30MHZ和39.5MHZ的干扰信号。见(图3-3)

电视工作原理分析

电视工作原理分析

电视工作原理分析一、引言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媒体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电视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介绍其内部结构与功能,以及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二、电视的内部结构与功能1. 显示屏:电视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将电子信号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常见的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

2. 控制电路:负责整个电视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电路包括主板、电源管理模块、图像处理器等,确保电视正常工作并实现各项功能。

3. 声音系统:使电视能够播放声音。

声音系统由扬声器、音频放大器等组成,能够实现声音的放大和音效的调节。

4. 信号输入模块:负责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视机内部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

常见的信号输入接口有HDMI接口、VGA接口和USB接口等。

5. 通信模块:如今的电视设备多具备网络功能,通过通信模块可以实现与外界的互联互通,支持在线视频播放和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传输。

三、电视信号的传输与处理1. 电视信号的源头:电视信号的来源可以是天线、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

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调制处理后成为电视信号的源头。

2. 信号传输过程:电视信号经过源头后,通过电缆或无线传输到电视机。

电缆传输是指利用电缆将信号从信号源传输到电视机;无线传输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将信号以无线方式传输。

3. 电视信号的处理:电视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解调、解码和滤波操作,将信号转化为可显示的图像和声音。

四、电视工作原理的简单示意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示意图来表示电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说明]五、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电视的工作原理包括内部结构与功能、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媒体设备,其运作离不开这些关键步骤的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视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视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第三章电视机高、中频电路

第三章电视机高、中频电路

三、传统全频道电子调谐器工作原理
1、变容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
电子调谐器是采用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的两端电压来改 变调谐频率选择频道,通过改变开关二极管两端电压来 实现频段转换。因此变容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是电子调 谐器的两个关键性器件。下面 分别简述它们的特点。
(1)变容二极管 它是一个电压控制器件,是一种PN 结电容大小随反向偏置电压变化而明显变化的二极管, 对该管加以连续变化的反向偏置电压时,可等效为可变 电容器。如图下幻灯片所示3-6是变容二极管反向偏压与 结电容的关系曲线和符号图。
2、电子调谐器的性能要求
(1)与天线、馈线及中放级阻抗匹配良好
(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3)要有平坦的幅频特性和足够的带宽(如下幻灯片图3-4)
(4)VHF/UHF频段分离特性好
(5)功率增益高、噪声系数小
1)功率增益 指的是从天线输入,到调谐器中频输出端的功 率放大倍数。提高功率增益有利于提高电视机的灵敏度。 2)噪声系数 调谐器的噪声系数指调谐器输入信噪比于输出 信噪比之比。调谐器的噪声系数越小越好,即信号噪声比要大, 否则电视画面将出现噪波点。 (6)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AGC)各个电视频道信号幅 度差异很大,要求调谐器能随输入信号强弱自动控制高放的增 益,为此高频头内高放级的放大倍数被设计成可以用外电压控 制的,
全频道调谐器有电子调谐式和机械调谐两种。
二、电子调谐器
1、电子调谐器的电路组成 其组成框图如图3-2所示
从图中看出高频头内部由VHF高频调谐器和UHF高频调谐器 两大部分组成。 高频调谐器的作用 (1)输入回路 具有选频(调谐)、阻抗匹配功能。
(2)高频放大器 是放大由输入回路送来的微弱信号高频 电视信号,并对信号进一步选频,以抑制抗干扰。放大后的 高频信号送至混频器实现变频,能受AGC电路控制。 (3)本机振荡器 本机振荡其实一个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其 作用是产生频率准确和稳定的正弦波信号,其振荡频率f0高 于输入回路接收的电视信号图像载频fp和伴音载频fs供给混频 器。 (4)UHF混频放大器

电视原理中频系统

电视原理中频系统

通信领域
01
中频系统在通信领域中用于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实现信息的传
输和处理。
测量领域
02
中频系统在测量领域中用于信号的频率测量和校准,保证测量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电子对抗领域
03
中频系统在电子对抗领域中用于信号的干扰和侦察,提高电子
战的能力。
中频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1 2
数字化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中频系统将逐渐实 现数字化,提高信号的处理能力和传输效率。
智能化升级
未来中频系统将进一步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智能化信号处理和自适应调制解调。
3
多功能融合
中频系统将与其他通信系统融合,实现多种功能 的集成,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本次研究深入探讨了电视原理中频系统的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验证了
中频系统在电视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目的和意义
01
了解电视原理中频系统的目的在 于更好地理解电视信号的处理过 程,提高电视接收质量,优化电 视信号的传输效果。
02
研究中频系统的意义在于推动电 视技术的发展,促进电视产业的 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02 中频系统概述
中频系统的定义
• 中频系统的定义:中频系统是电视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它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 以便后续的图像和声音信号分离。
调制解调方式
电视接收机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方式有调频(FM)和调相(PM),其中 调频方式在电视广播中应用广泛。
04 中频系统的性能指标
灵敏度
总结词
灵敏度是指中频系统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11级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本⽂档由黄纲、张鉴、黄鑫、李跃虎整理制作其中,有⼀些错误或不合理的地⽅,请⼤家批评指正。

第⼀章电视基础知识1、什么是像素?答:将⼀幅图分解为许多细⼩的局部单元,将这种⼩单元称为像素。

2、像素有多⼤?答:⼀幅图像的像素为有限⼤,有限多。

3、像素⼤的图像清楚,还是像素⼩的图像清楚?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4、什么是⼀帧图像?答:⼀幅平⾯图像上所有像素的集合。

5、图像的清晰度与像素有什么关系?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6、对图像进⾏扫描的作⽤是什么?答:传送图像。

7、⽤什么⽅法传送⼀幅图像?答:扫描、抽样。

8、什么是⼈眼的视觉惰性?答:⼈眼对亮度感觉的出现和消失有⼀个滞后时间(暂留时间),约0.05s ~ 0.2s,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这个时间,⼈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9、图像为什么会活动?答:只要按扫描的顺序还原每个像素,只要抽样速度⾜够快,⼈眼就能感觉到正常的活动图像。

10、怎样⽤静⽌图像产⽣出活动的图像?答: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0.05s ~ 0.2s,⼈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11、怎样传送活动图像?答:采⽤扫描抽样的⽅式获得图像信息,可以只⽤⼀个信号通道。

12、怎样将图像光信号变成图像电信号?答:摄像管: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13、怎样从图像电信号还原出可见的图像?答: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信号的器件,显像管因电⼦束打击荧光粉⽽发光。

14、扫描电⼦束的偏转是怎样被控制的?答:电⼦束偏转控制器:偏转线圈。

15、什么是扫描光栅?答:当⾏、场偏转线圈分别加有扫描电波时,电⼦束便在⽔平和垂直偏转⼒的共同作⽤下进⾏有规律的扫描,屏幕上变出现⼀条条有规律的亮线,这些亮线常被称为光栅。

电视原理PPT5.ppt

电视原理PPT5.ppt

1 2
KU1U2
m 2
KU1U2
cost
1 2
KU1U2 (1
m
cost) cos20t
式中:第一项为直流分量,第二项为检波得到的低频信 号,第三项为中频载波的二次谐波。经过低通滤波器以后, 把中频载波的二次谐波滤去,便得到低频信号的输出。
从上述分析过程可知,检波过程完全是直线性的,与 输入信号的电平无关。因此,即使检波器的输入电平低到 5mV,检波的直线性仍然良好。
t2 t3 t
u
(a)
u
(b)
u
o
t
o
o
t
t
(c)
(d )
(e)
图 5-9 二极管包络检波原理图
第5章 图像中频通道
2) 在集成化的图像中频通道中,普遍采用了具有低 电平线性检波、差拍干扰小、增益高等优点的同步检 波器。同步检波器又称为双平衡模拟乘法检波器,其 方框图如图5-10所示。
第5章 图像中频通道
R1 输入
R2
+UCC
V 1 输出
R e
(b)
+U
T4
CC
R1
C4
V1
L4
第 二 伴音 中 频 信号 输 出
R2
(c)
图 5-12 (b) 等效的射极输出器(对视频信号); (c) 等效的共射极中放(对第二伴音中频)
第5章 图像中频通道
预视放电路对视频信号和6.5MHz第二伴音中频信 号的输出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电路特性。
G / dB
0 -6 - 10
- 20 - 30
- 40
- 50
G / dB
0 -6 - 10
- 20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dB
20μV
高1Vp-p
20dB
>40dB
25dB
彩色电视原理
2.幅频特性
中放电路幅频特性 1(0dB) 50%(-6dB) 5%(-26dB) 1%(-40dB) 30 31.5 33.57 38 f(MHz)
39.5
彩色电视原理
7.4.4 、中频系统的工作原理
1、声表面波滤波器 2、视频检波器 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4、自动频率微调电路
中频 放大 电路
检波 及输 出级
6.5MHz 带通
mV 第二 伴音 中频
第二伴音中 频限幅放大
功率 放大
伴音通道
ATT
彩色电视原理
1、伴音通道组成:
• 伴音中放、鉴频器、音量控制电路(ATT)、 伴音低放和功放电路。
伴音通道的作用是对伴音信号进行解调 和放大,最后转换成声音输出。
彩色电视原理
2、伴音通道的技术要求
彩色电视原理
四、伴音通道
• 1、伴音通道组成: • 2、伴音通道的技术要求 • 3、伴音通道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原理
四、伴音通道
1、伴音通道组成:
6.5MHz 陷波 38MHz 图像中频 31.5MHz 伴音中频 0~6MHz 图像信号
u0
Δfm Δfm f
6.5MHz 鉴频曲线
几十mV 1V 音频 音频电 鉴频 压放大
D7611
双差分 鉴相器
VA (t)
7
120P
c4
L T102
VB (t)
8
c2
2P
c1
2P
PIF信号
限幅 放大
9
c5
L T103
38MHz选频
彩色电视原理
φ与中频频偏 ∆f 相关,调整φ 值即可调整本振 频率,使得输出中频信号为38MHz。
5、实用中频通道电路分析
彩色电视原理
作业:
复习:鉴频器
ui
差分峰值鉴频电路 uo =uo1-uo2
彩色电视原理
中放
中放Ⅰ 中放Ⅱ 中放Ⅲ 视频 检波 视预放
高频头放大器
AGC 延时
AGC放大
AGC检波
ANC
彩色电视原理
38MHz选 频网络
AFT电路
伴音电路
图像中放
限幅放大
VA (t)
双差分模 拟乘法器
LF
UD (t)
中频调幅信号VB (t)
同步检波器组成框图
彩色电视原理
4、自动频率微调电路(AFT电路)
(1)电压增益足够大,应大于60dB,且工作稳定不自 激。 (2)具有较宽的通频带和良好的选择性,电视伴音调 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5kHz,最大频偏为50kHz, 则频带宽度为250~300kHz。 (3)限幅性能好,能有效抑制调幅干扰和各种脉冲干 扰。 (4)鉴频灵敏度高,鉴频输出的音频信号不小于50mV。 (5)非线性失真小。要求鉴频输出的音频信号与调频 信号的频偏成线性关系。 (6)输出功率足够大。
彩色电视原理
1、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 无调整型器件,声表面波滤波器作用是一次形 成中放通道所需要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压电 材料的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实现电—超声波 波—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
彩色电视原理
声表面滤波器
压电基片 吸声材料
输入
AGC 延时
AGC 电路
视频信号
ANC
彩色电视原理
7.4.2 、中频系统的作用
放大中频信号、解调图像信号,差拍出 6.5MHz 的第二伴音信号,提供自动控制 信号等等
彩色电视原理
7.4.3 、中频系统的主要性能
1.电压增益要求 2.幅频特性
彩色电视原理
1.电压增益要求
图像中放的增益>40dB,同步检波器的增益>25dB,中 频系统总增益为65dB以上。且中频放大还具有自动增 益控制功能。
知识回顾:高频调谐器 高频调谐器组成 高频调谐器作用
电信学院
彩色电视原理
7.4 中频系统
7.4.1中频系统组成 7.4.2中频系统作用 7.4.3中频系统性能 7.4.4中频系统工作原理
7.4.1 、中频系统组成
高频头本振 IF 预中放 SAWF 中放 AFT电路 视频 检波 伴音通道 视预放
高频头放大器
彩色电视原理
3、伴音通道的工作原理
(1) 伴音制式转换电路 • 由于世界各地区电视广播的制式差别, 使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的频率有4.5、5.5、 6.0、6.5MHz等多种。对多制式电视机的 电路,在伴音通道前端增加了伴音制式 转换电路。
彩色电视原理
(2) 伴音中放及限幅电路 • 伴音中放与限幅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放大 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向鉴频器提供幅度 足够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中放与 限幅电路已集成化,由三级直耦差分放 大器组成。
Automatic Fine Tuning
原理图
高放 fP 限幅 38MHz ±Δf 38M 混频 放大 fL =fL0±Δf UAFC 本振 电路 Δf<0→UAFC↑→Cj↓→fL↑ 移相网络
90°
u1 鉴相器
UAFC
高频调 谐 器
±
fL-fP
u2
φ
Δf
uAFC
5 6
直流放大器
10
c3
18P 移相φ
输出
叉指换能器A
叉指换能器B
挿入损耗-25dB
由预中放 补偿
SAWF符号
彩色电视原理
2、视频检波器
集成电路电路中,视频检波器采用双差 分同步检波器。同步检波器由模拟相乘 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38MHz选 频网络
AFT电路
伴音电路
图像中放
限幅放大
VA (t)
双差分模 拟乘法器
LF
UD (t)
中频调幅信号VB (t)
同步检波器组成框图
彩色电视原理
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电路)
Automatic Gain Control 根据AGC电压的取得方式电路分成三种: 平均值型、键控型、峰值型。
彩色电视原理
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电路)
• 平均值型是将检波器输出信号的平均值作为AGC电压 ; • 键控型是利用行扫描逆程脉冲作为键控脉冲,从全电 视信号中取出同步脉冲进行峰值检波,取得UAGC ,对 同步要求比较高。 • 峰值型是采用峰值检波器,检波输出的UAGC仅反映输 入信号的峰值(同步头),而与图像内容无关,而且反 应速度快,线路简单。
彩色电视原理
• 限幅的原因: 1、干扰信号为幅度改变,调频信号为等幅 → 消除杂波; 2、检波器差频时,用图像中频做本振,图 像信号为调幅波,则第二伴音信号为调 幅调频波→消除寄生调幅; 3、不同频率放大倍数不同→幅度改变
彩色电视原理
(3)鉴频电路 • 鉴频器的作用是从载频为6.5MHz的伴音 调频信号中解调出音频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