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春节习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汉” 意“让你快长大” 、“食甜甜 乎你生后生” 意“让你生儿子”
等吉利话。另外 贺客如果带有小孩 必须赠送红包 作为新年的见面礼。厦门旧时有一个风俗 就是儿媳妇在正月里须用冰糖煮鸡蛋 穿戴整齐后 端给
公公婆婆 以示孝敬。而新过门的媳妇更是要在早晨端“甜茶”等孝敬公婆及长
辈 并趁机认识那些未曾见面的长辈。此外 重要客人来时 厦门人也要煮汤圆、
衣物 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 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 新年第一次出门 通常会到庙里祈福 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
注意出门时的方位 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 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 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
隆重 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 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
称为“结彩带”。
中午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后 再叙叙旧 约在下午三时以后就可以离开娘家了。如
果是首次回娘家 娘家要准备二枝“挂尾蔗”及二只活的“带路鸡”给女儿和女
婿带回家种植与饲养。所谓“挂尾蔗”就是红甘蔗 前有蔗叶 后有蔗头茎 并
用红带子绑住两枝甘蔗 以祝女儿女婿同甘共苦、永浴爱河 直到白头偕老。至
于那两只带头鸡 则希望其女儿和女婿像鸡一样多子多孙。新式拜年
趣味性和可玩性强等特点 给广大游戏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娱乐和感情联络
方式。
吉祥用语
正月初一日 也叫“新正” 亲友之间互相拜年 称为“拜正”、“贺正”。主
人请客人吃甜料、喝甜茶 然后说吉祥话
对太太言 食甜给你生后生 生儿子 。
对老人言 食甜给你老康健 食百二 活到120岁 。
对商人言 食甜给你大赚钱。
闽南闹正
春联、年画、饺子、年糕 这些都是咱们中国人过大年的年景、年俗、年味 而
比起北方城市的春节习俗 闽南一带的过年习俗显得颇为独特。闽南地区所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闽南人过春节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说法
——“年兜正月” “年兜”就是除夕 讲究的是吃 而“正月”指大年初一到
正月十五 讲究的是玩 是“闹热” 也就是这么一个非常闽南味的词——“闹
红枣等甜汤招待客人。
请喝春酒
一般 自大年初一到十五 家家户户都利用年节时准备现成的饭菜 宴请亲朋好
友 以联络彼此的感情。如商人多会利用这时候 款待顾客 以便扩展生意。
据老厦门介绍 请喝春酒的习惯在厦门农村尤为盛行。由于农村亲戚朋友居住的
距离相对比较远 因此一般都会留下客人请喝春酒。
闽南民谣
初一早 早早起来之意
信息传递出去。另外 短信拜年1毛钱一条 成本也比较便宜。
MSN、Email、电子贺卡、视频拜年 只要双方都在线 通过类似MSN之类的即
时通信软件给拜年增添了强有力的“武器”。Email和电子贺卡则可以把场景
拍下来 制成电子邮件发送给亲朋好友。
休闲网络游戏拜年 这种方式适合所有喜欢游戏的人。操作简单、占用时间短、
街 持续一周的灯会一般都在中山公园举行 赏灯的人络绎不绝 热闹非凡。那
时 厦门的元宵节还盛行“灯猜” 在如今的文化宫以及一些文化馆 元宵节常
举行“灯猜” 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来猜灯谜。
“闹正”逐步“现代化”
洪老说 如今时代不同了 厦门人的“闹正”也“现代化”了 大年初一拜年不
用串门了 一通电话、一封电子邮件就能搞定 放鞭炮、甩陀螺、看社戏等娱乐被电视节目取代了 鞭炮被电子鞭炮取代了??不过 现在春节的文体活动却是
活动的鞭炮声就如春雷般炸响天际 不绝于耳 相当热闹。
不过“闹正”的最高潮还是元宵节。洪老说 正月十四到十六 厦门常有游街活
动 游街就像流动的描绘 舞龙、舞狮、踩高跷、车鼓弄??真是热闹非凡。大
型的游灯、灯会等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三就开始了 游灯就是人们提着各式彩灯上
街游行 爱看热闹的人和活泼好动的孩子常常跟着游灯的队伍走了一条又一条
唤佟?
二、相关习俗
旧俗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 现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称为「新春」或「新正」 是民间重要的节庆。所以每天有
不同的习俗 现在说明如下
一 初一
1.拜年 亲友互相往返拜年 互道恭喜 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 新衣代表万象更新 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 有一套自己喜欢的
新衣、戴新帽 新鞋 准备出门。路遇朋友 都要彼此道贺新喜。进亲戚朋友家
时 一般大家都会讲一些诸如“新年好”之类的互祝之词。
拜年时则依照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顺序 先拜长辈 后拜亲戚、朋友。从长辈
手中 孩子们照例能拿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 红包 。
据65岁的“老厦门”郭坤聪介绍 旧时厦门后辈给长辈拜年时要行跪拜礼 因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烛十七倒灯棚 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
拜年禁忌
在闽南人传统中 对于拜年有许多禁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禁忌已基本不
存在。
一、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 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
早 初二早 初三困甲饱 或无歹志 ” 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 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 明朝嘉靖年间 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
此许多家庭客厅里都备有四方形跪垫 以备跪拜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改
为双手合拢拜年 先是三下 后改为一下。再到后来 就改为说话拜年。可以说
拜年的礼俗越来越简单。
朋友间相互拜年 过去一般是双手合拢拜年。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演变为握手
或说话拜年 现在更多是打电话或发短信 。
女婿拜年
由于闽南习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 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必须跟有“半子”
3.闽南的初三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在祭拜去世亲人的日子 所以如果初一、二没
去拜过年的家里一般是不去的。如果冒然去给人家拜年 会让对方觉得带来晦气。
所以这天大都是户外活动 而不去串门拜年。相传 明朝嘉靖年间 倭寇占领
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 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 大股倭寇乘机攻城
军民奋起抵抗敌人 激战二日三夜 倭寇才败退 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
闽南春节习俗
一、传说故事
有关春节的传说是延续除夕的故事而来 总共有两种说法
一 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可怕的年兽吃掉 所以大年初一的早上逢人便说「恭
喜 恭喜 」
二 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坏心的灯猴陷害 差一点遭到玉皇大帝下令要四海龙
王淹死人们 后来还多亏观世音菩萨去玉皇大帝说明 才免除人类的一场浩劫
缘却竽瓿跻皇保嗣羌娑家サ馈腹玻棺 刈约汉颓着蠛糜涯芄惶庸
壅肥 初七七完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地公生 十一请子婿 十二
倒来拜 十三吃糜字配芥菜 十四相公生 十五上元瞑 十六看大烛 十七倒灯
棚。”洪老说 所谓“闹正” 初一、初九、元宵最是“闹热”。
最高潮在元宵
“初一早”就是这天要起大早 穿戴一新 给亲朋好友拜年 之所以这天是孩子
们最开心的一天 就是因为这一天孩子们给长辈拜年 都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
不知何时开始改为初二 或许因工商业社会新年假期短 只有五天 所比选择
这一天比较适当。旧时女儿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询女儿在婆家的情形 是否孝
顺公婆 勤俭持家和勉励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三 初三
1.睡到饱 因为从除夕到初二都劳累 所以今天可以好好调息一番 晚起一下。
2.早上床 因为初三老鼠娶亲 机于爱护动物 成全老鼠的好事早早上床睡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化的贺岁方式悄然冒头 给我们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
乐趣。作为现代化都市的厦门自然也不例外。
电话拜年 电话让人们不需要再到处走动去拜年 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留在ຫໍສະໝຸດ Baidu里。
这种方式最适合给远方的朋友、长辈、老师、亲友拜年。
短信拜年 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 可以在第一时间把
清除屋内的秽物。而现工商业社会的年假也到初五开始上班。
2.开工 一班公司行号大都选这天开工 除非初五在黄历上实在不宜开工 才另
择日期 但都只是举行祭拜仪式 召告一下 让多日为动机器运转的一下 检查
一切正常 然后老板发个「开工红包」 让所有员工讨个吉利后即回家 明天正
式上班。其实这个仪式就是「收心操」不是吗
初二早
初三无歹志 无事情
初四神落地 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隔开 告一段落?鸦
初六舀肥 掏粪便 农事开始
初七七元 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 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 土地公生日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 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 糜即稀饭 连日吃腻了酒肉 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为媳妇理当体谅 如果只顾回家 未免说不过去。
女婿上门 须随手携带礼物称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长拜年 再分送红包
给他们 有些长辈也会分赠红包给带来的外孙。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
姐妹的子女 也都要相互赠送红包贺年。若是女儿第一次带子女回家拜见外公、
外婆 有的外公、外婆还会送鸡腿 并且用红绒线系铜钱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
二 初二1.做牙 一般从商者拜土地公 而没从商也会拜 大多都用牲礼祭拜 现代也
逐渐改为以鲜花水果祭拜 因为家里还有许多肉类没吃完呢 而二月初二是土地
公生日 就多用牲礼祭拜。
2.公妈 祖先 开荤 早上要拜祖先 而且是准备牲礼和菜碗 丰盛的一餐请祖
先品尝。
3.回娘家 原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是十一 请子婿 或十二 女儿回娘家 但
百姓各自收埋亲友 吊丧亡灵 哭声震天 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
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 久而久之 成为惯例。
四 初四--接财神
自从十二月廿四日送走注在人家的诸神以后 今天诸神返回人间述职 当然要早
一点接神 表示勤劳好兆头 如果太晚接神 财神都被接走 新的一年如何有财
气呢
五 初五
1.隔开 意即春节假期到今天结束 一切恢复正常 撤去供神的的春饭和年粿
个吉利。
5.禁忌多 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 都被列为禁忌之列 如 不能口出
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 这是以前农业社会 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 是祖先们
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 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前一晚的年
菜太油腻 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越来越丰富了 我市各区在春节期间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游园、民俗展演、
广场文艺演出等不一而足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以前的一些“闹正”
活动也正在复苏。洪老说 “这两年元宵节中山公园又有灯会了 这真是好啊
要是‘灯猜’也能恢复 那就更好了。”
闽南春节习俗
大年初一、初二 多到长辈或朋友家拜年 称为“贺正”。吃完早饭后 大家穿
对小孩言 食甜给你快大汉 胖胖大 快长大之意 。
对小姐言 食甜给你嫁好夫。
一般相互间言 新年大赚钱 新年走好运。
茶点准备
当朋友或亲戚来家贺年时 主人就拿出甜料 以前多为红枣、土豆、冬瓜、瓜子
等 现在多以精致的糖果代替 、甜茶 招呼客人食用 称为“食甜” 表示圆
满亲密的意思。
客人吃后 要说些如“食红枣 年年好”、“恭喜大赚钱”、“食甜甜 乎你快
的孩子们开心地聚在一起放鞭炮、甩陀螺、玩游戏、看社戏 别提多开心了 而
大人们虽然没有红包可拿 但是却可聚在一起饮酒畅叙 也是平时难得的欢畅。
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闽南在正月里最热闹的祭祀活动。从初八开始 家家户户
就要准备祭祀的五牲、五果、金纸蜡烛 由于祭祀活动要从午夜12时开始 因
此初八到初九对闽南的家家户户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从午夜12时开始 祭祀
正”。
鞭炮声里迎正月
许多读者也许会问 “‘闹正’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说‘闹新春’呢 ”记者
为此请教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闽南语研究专家林宝卿。林宝卿介绍说 “闹
正”的“正”是“正月”的意思 在闽南语中念作“znia”n代表鼻化音 读
第一声 在闽南语中 “znia”这个字代表的意义是正月或是新春 比如除夕
之称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有句俗谚 “有父有母初二三 无父无母斗担担”
意思是说 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 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
娘家没有父母的媳妇 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 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担子。
因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 会导致娘家变穷 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
换个角度想 大年初一开正后 婆家忙着各项过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访客。作
夜12时放鞭炮 闽南人叫做“开znia” 也就是说 放鞭炮迎来新春。可见
“闹正”的词意与“闹新春”相同 是闽南语版的“闹新春”。
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告诉记者 闽南春节“闹正”的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厦门漳州金门一带的闽南新春歌谣记录着当时闽南人
是如何过年的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无甚巧 初四神落天 初五过开 初六
等吉利话。另外 贺客如果带有小孩 必须赠送红包 作为新年的见面礼。厦门旧时有一个风俗 就是儿媳妇在正月里须用冰糖煮鸡蛋 穿戴整齐后 端给
公公婆婆 以示孝敬。而新过门的媳妇更是要在早晨端“甜茶”等孝敬公婆及长
辈 并趁机认识那些未曾见面的长辈。此外 重要客人来时 厦门人也要煮汤圆、
衣物 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 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 新年第一次出门 通常会到庙里祈福 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
注意出门时的方位 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 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 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
隆重 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 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
称为“结彩带”。
中午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后 再叙叙旧 约在下午三时以后就可以离开娘家了。如
果是首次回娘家 娘家要准备二枝“挂尾蔗”及二只活的“带路鸡”给女儿和女
婿带回家种植与饲养。所谓“挂尾蔗”就是红甘蔗 前有蔗叶 后有蔗头茎 并
用红带子绑住两枝甘蔗 以祝女儿女婿同甘共苦、永浴爱河 直到白头偕老。至
于那两只带头鸡 则希望其女儿和女婿像鸡一样多子多孙。新式拜年
趣味性和可玩性强等特点 给广大游戏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娱乐和感情联络
方式。
吉祥用语
正月初一日 也叫“新正” 亲友之间互相拜年 称为“拜正”、“贺正”。主
人请客人吃甜料、喝甜茶 然后说吉祥话
对太太言 食甜给你生后生 生儿子 。
对老人言 食甜给你老康健 食百二 活到120岁 。
对商人言 食甜给你大赚钱。
闽南闹正
春联、年画、饺子、年糕 这些都是咱们中国人过大年的年景、年俗、年味 而
比起北方城市的春节习俗 闽南一带的过年习俗显得颇为独特。闽南地区所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闽南人过春节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说法
——“年兜正月” “年兜”就是除夕 讲究的是吃 而“正月”指大年初一到
正月十五 讲究的是玩 是“闹热” 也就是这么一个非常闽南味的词——“闹
红枣等甜汤招待客人。
请喝春酒
一般 自大年初一到十五 家家户户都利用年节时准备现成的饭菜 宴请亲朋好
友 以联络彼此的感情。如商人多会利用这时候 款待顾客 以便扩展生意。
据老厦门介绍 请喝春酒的习惯在厦门农村尤为盛行。由于农村亲戚朋友居住的
距离相对比较远 因此一般都会留下客人请喝春酒。
闽南民谣
初一早 早早起来之意
信息传递出去。另外 短信拜年1毛钱一条 成本也比较便宜。
MSN、Email、电子贺卡、视频拜年 只要双方都在线 通过类似MSN之类的即
时通信软件给拜年增添了强有力的“武器”。Email和电子贺卡则可以把场景
拍下来 制成电子邮件发送给亲朋好友。
休闲网络游戏拜年 这种方式适合所有喜欢游戏的人。操作简单、占用时间短、
街 持续一周的灯会一般都在中山公园举行 赏灯的人络绎不绝 热闹非凡。那
时 厦门的元宵节还盛行“灯猜” 在如今的文化宫以及一些文化馆 元宵节常
举行“灯猜” 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来猜灯谜。
“闹正”逐步“现代化”
洪老说 如今时代不同了 厦门人的“闹正”也“现代化”了 大年初一拜年不
用串门了 一通电话、一封电子邮件就能搞定 放鞭炮、甩陀螺、看社戏等娱乐被电视节目取代了 鞭炮被电子鞭炮取代了??不过 现在春节的文体活动却是
活动的鞭炮声就如春雷般炸响天际 不绝于耳 相当热闹。
不过“闹正”的最高潮还是元宵节。洪老说 正月十四到十六 厦门常有游街活
动 游街就像流动的描绘 舞龙、舞狮、踩高跷、车鼓弄??真是热闹非凡。大
型的游灯、灯会等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三就开始了 游灯就是人们提着各式彩灯上
街游行 爱看热闹的人和活泼好动的孩子常常跟着游灯的队伍走了一条又一条
唤佟?
二、相关习俗
旧俗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 现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称为「新春」或「新正」 是民间重要的节庆。所以每天有
不同的习俗 现在说明如下
一 初一
1.拜年 亲友互相往返拜年 互道恭喜 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 新衣代表万象更新 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 有一套自己喜欢的
新衣、戴新帽 新鞋 准备出门。路遇朋友 都要彼此道贺新喜。进亲戚朋友家
时 一般大家都会讲一些诸如“新年好”之类的互祝之词。
拜年时则依照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顺序 先拜长辈 后拜亲戚、朋友。从长辈
手中 孩子们照例能拿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 红包 。
据65岁的“老厦门”郭坤聪介绍 旧时厦门后辈给长辈拜年时要行跪拜礼 因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烛十七倒灯棚 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
拜年禁忌
在闽南人传统中 对于拜年有许多禁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禁忌已基本不
存在。
一、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 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
早 初二早 初三困甲饱 或无歹志 ” 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 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 明朝嘉靖年间 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
此许多家庭客厅里都备有四方形跪垫 以备跪拜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改
为双手合拢拜年 先是三下 后改为一下。再到后来 就改为说话拜年。可以说
拜年的礼俗越来越简单。
朋友间相互拜年 过去一般是双手合拢拜年。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演变为握手
或说话拜年 现在更多是打电话或发短信 。
女婿拜年
由于闽南习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 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必须跟有“半子”
3.闽南的初三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在祭拜去世亲人的日子 所以如果初一、二没
去拜过年的家里一般是不去的。如果冒然去给人家拜年 会让对方觉得带来晦气。
所以这天大都是户外活动 而不去串门拜年。相传 明朝嘉靖年间 倭寇占领
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 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 大股倭寇乘机攻城
军民奋起抵抗敌人 激战二日三夜 倭寇才败退 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
闽南春节习俗
一、传说故事
有关春节的传说是延续除夕的故事而来 总共有两种说法
一 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可怕的年兽吃掉 所以大年初一的早上逢人便说「恭
喜 恭喜 」
二 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坏心的灯猴陷害 差一点遭到玉皇大帝下令要四海龙
王淹死人们 后来还多亏观世音菩萨去玉皇大帝说明 才免除人类的一场浩劫
缘却竽瓿跻皇保嗣羌娑家サ馈腹玻棺 刈约汉颓着蠛糜涯芄惶庸
壅肥 初七七完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地公生 十一请子婿 十二
倒来拜 十三吃糜字配芥菜 十四相公生 十五上元瞑 十六看大烛 十七倒灯
棚。”洪老说 所谓“闹正” 初一、初九、元宵最是“闹热”。
最高潮在元宵
“初一早”就是这天要起大早 穿戴一新 给亲朋好友拜年 之所以这天是孩子
们最开心的一天 就是因为这一天孩子们给长辈拜年 都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
不知何时开始改为初二 或许因工商业社会新年假期短 只有五天 所比选择
这一天比较适当。旧时女儿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询女儿在婆家的情形 是否孝
顺公婆 勤俭持家和勉励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三 初三
1.睡到饱 因为从除夕到初二都劳累 所以今天可以好好调息一番 晚起一下。
2.早上床 因为初三老鼠娶亲 机于爱护动物 成全老鼠的好事早早上床睡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化的贺岁方式悄然冒头 给我们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
乐趣。作为现代化都市的厦门自然也不例外。
电话拜年 电话让人们不需要再到处走动去拜年 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留在ຫໍສະໝຸດ Baidu里。
这种方式最适合给远方的朋友、长辈、老师、亲友拜年。
短信拜年 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 可以在第一时间把
清除屋内的秽物。而现工商业社会的年假也到初五开始上班。
2.开工 一班公司行号大都选这天开工 除非初五在黄历上实在不宜开工 才另
择日期 但都只是举行祭拜仪式 召告一下 让多日为动机器运转的一下 检查
一切正常 然后老板发个「开工红包」 让所有员工讨个吉利后即回家 明天正
式上班。其实这个仪式就是「收心操」不是吗
初二早
初三无歹志 无事情
初四神落地 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隔开 告一段落?鸦
初六舀肥 掏粪便 农事开始
初七七元 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 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 土地公生日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 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 糜即稀饭 连日吃腻了酒肉 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为媳妇理当体谅 如果只顾回家 未免说不过去。
女婿上门 须随手携带礼物称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长拜年 再分送红包
给他们 有些长辈也会分赠红包给带来的外孙。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
姐妹的子女 也都要相互赠送红包贺年。若是女儿第一次带子女回家拜见外公、
外婆 有的外公、外婆还会送鸡腿 并且用红绒线系铜钱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
二 初二1.做牙 一般从商者拜土地公 而没从商也会拜 大多都用牲礼祭拜 现代也
逐渐改为以鲜花水果祭拜 因为家里还有许多肉类没吃完呢 而二月初二是土地
公生日 就多用牲礼祭拜。
2.公妈 祖先 开荤 早上要拜祖先 而且是准备牲礼和菜碗 丰盛的一餐请祖
先品尝。
3.回娘家 原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是十一 请子婿 或十二 女儿回娘家 但
百姓各自收埋亲友 吊丧亡灵 哭声震天 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
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 久而久之 成为惯例。
四 初四--接财神
自从十二月廿四日送走注在人家的诸神以后 今天诸神返回人间述职 当然要早
一点接神 表示勤劳好兆头 如果太晚接神 财神都被接走 新的一年如何有财
气呢
五 初五
1.隔开 意即春节假期到今天结束 一切恢复正常 撤去供神的的春饭和年粿
个吉利。
5.禁忌多 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 都被列为禁忌之列 如 不能口出
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 这是以前农业社会 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 是祖先们
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 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前一晚的年
菜太油腻 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越来越丰富了 我市各区在春节期间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游园、民俗展演、
广场文艺演出等不一而足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以前的一些“闹正”
活动也正在复苏。洪老说 “这两年元宵节中山公园又有灯会了 这真是好啊
要是‘灯猜’也能恢复 那就更好了。”
闽南春节习俗
大年初一、初二 多到长辈或朋友家拜年 称为“贺正”。吃完早饭后 大家穿
对小孩言 食甜给你快大汉 胖胖大 快长大之意 。
对小姐言 食甜给你嫁好夫。
一般相互间言 新年大赚钱 新年走好运。
茶点准备
当朋友或亲戚来家贺年时 主人就拿出甜料 以前多为红枣、土豆、冬瓜、瓜子
等 现在多以精致的糖果代替 、甜茶 招呼客人食用 称为“食甜” 表示圆
满亲密的意思。
客人吃后 要说些如“食红枣 年年好”、“恭喜大赚钱”、“食甜甜 乎你快
的孩子们开心地聚在一起放鞭炮、甩陀螺、玩游戏、看社戏 别提多开心了 而
大人们虽然没有红包可拿 但是却可聚在一起饮酒畅叙 也是平时难得的欢畅。
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闽南在正月里最热闹的祭祀活动。从初八开始 家家户户
就要准备祭祀的五牲、五果、金纸蜡烛 由于祭祀活动要从午夜12时开始 因
此初八到初九对闽南的家家户户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从午夜12时开始 祭祀
正”。
鞭炮声里迎正月
许多读者也许会问 “‘闹正’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说‘闹新春’呢 ”记者
为此请教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闽南语研究专家林宝卿。林宝卿介绍说 “闹
正”的“正”是“正月”的意思 在闽南语中念作“znia”n代表鼻化音 读
第一声 在闽南语中 “znia”这个字代表的意义是正月或是新春 比如除夕
之称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有句俗谚 “有父有母初二三 无父无母斗担担”
意思是说 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 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
娘家没有父母的媳妇 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 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担子。
因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 会导致娘家变穷 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
换个角度想 大年初一开正后 婆家忙着各项过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访客。作
夜12时放鞭炮 闽南人叫做“开znia” 也就是说 放鞭炮迎来新春。可见
“闹正”的词意与“闹新春”相同 是闽南语版的“闹新春”。
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告诉记者 闽南春节“闹正”的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厦门漳州金门一带的闽南新春歌谣记录着当时闽南人
是如何过年的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无甚巧 初四神落天 初五过开 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