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闽南传统建筑了解多少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9cc0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d.png)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闽南建筑文化。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
闽南建筑的一大特点是红砖红瓦。
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鲜艳的红砖红瓦。
红色,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繁荣和热烈。
这种红砖的运用,不仅赋予了建筑鲜明的色彩,还展现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红瓦则与红砖相得益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燕尾屋脊也是闽南建筑的显著标志之一。
那高高翘起的燕尾,如同展翅欲飞的鸟儿,充满了灵动之美。
燕尾屋脊的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
它象征着家族的兴旺和人才辈出,寄托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且,燕尾屋脊的造型独特,其工艺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充分体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在闽南建筑中,石雕、木雕和砖雕等装饰艺术更是精彩纷呈。
石雕通常用于建筑的门柱、石鼓和栏杆等部位,其雕刻精美,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木雕则多见于门窗、梁枋和斗拱等处,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砖雕则常出现在墙面和屋脊上,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工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美化了建筑,还传达了闽南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闽南建筑的布局也颇有讲究。
常见的有“四房看厅”“五间张”等格局。
房屋多为四合院式,以厅堂为中心,左右对称。
这种布局体现了闽南人重视家族团结和秩序的观念。
而且,闽南建筑注重通风和采光,房屋之间通常留有天井,既能让阳光照入室内,又能保证空气的流通,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闽南建筑还常常运用蚝壳墙。
这种独特的墙体材料,是将蚝壳与灰土混合堆砌而成。
蚝壳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潮性能。
在泉州的一些古老建筑中,蚝壳墙依然保存完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闽南建筑中的防火墙也是一大特色。
防火墙高耸厚实,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
闽南 建筑 特色做法
![闽南 建筑 特色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48d7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c.png)
闽南建筑特色做法
闽南地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其中一些特色做法包括:
1. 福建园林建筑:闽南建筑以福建园林建筑为主要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通常采用青砖、木材等传统材料,结合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展现出优雅的气质。
2. 四合院式布局:闽南建筑常采用四合院式布局,围合成庭院式结构,突显家族文化和人际关系。
庭院中常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生活氛围。
3. 飞檐翘角:闽南传统建筑常见的飞檐翘角设计,是其独特的标志之一。
飞檐可以挡雨遮阳,翘角则体现了建筑物的线条美感。
4. 厚重实用的结构:闽南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坚固稳固,常采用厚重的墙体和柱子,以应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5. 木雕石刻装饰:闽南建筑常使用木雕、石刻等装饰,丰富建筑表面的艺术感。
这些装饰从细节处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
6. 高脚厝:高脚厝是闽南建筑中的一种特色建筑形式,常见于农村地区。
建筑底部留有一定高度,可避免涝水侵袭,同时也方便通风和储藏物品。
总的来说,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展现出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和喜爱。
福建闽南建筑工程
![福建闽南建筑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f654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d.png)
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福建闽南地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闽南建筑工程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技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建筑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的特点和魅力,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用。
一、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的特点1. 独特的建筑风格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的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建筑形式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和空间的利用率。
常见的建筑类型包括园居、庙宇、祠堂等,以及防风雨、通风卫生、采光等要素。
尤其是其传统的园林建筑,常常以水池、假山、花径等元素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福建建筑风貌。
2. 精湛的工艺技术闽南建筑工程在技术上有着显著的突破和创新。
其建筑构件多采用木材,拼接方式独特,施工技术高超。
例如,闽南传统建筑中常采用的飞檐、斗拱等构件,经过精湛的工艺技术加工而成,既美观又实用。
3. 丰富多样的装饰艺术福建闽南建筑工程在装饰艺术方面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传统建筑常采用彩绘、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手法,使建筑更加华丽和富有艺术感。
同时,闽南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运用自然材料和植物元素进行装饰,增强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的影响与应用福建闽南建筑工程不仅在当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对现代建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应用。
1. 艺术与文化交流福建闽南建筑工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许多人都愿意来到福建闽南地区,亲身感受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魅力,从而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 融合与创新福建闽南建筑工程的特色和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建筑师从福建闽南建筑工程中汲取灵感,将其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色的建筑作品。
这些建筑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展示了创新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福建闽南建筑工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高度的保护与传承。
闽南建筑特色心得体会
![闽南建筑特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3c925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7.png)
闽南建筑特色心得体会闽南建筑,是指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风格。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而闻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闽南建筑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近期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闽南建筑的魅力,下面是我对闽南建筑特色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闽南建筑注重和谐与平衡。
闽南建筑讲究布局合理、结构稳定,追求气势恢宏的效果。
建筑师通常根据地形、地势、景观等因素来设计建筑,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布局上,闽南建筑多以中轴线为主,前后相一、左右对称,给人以稳定平衡之感。
其次,闽南建筑注重建筑材料的选用和装饰的精细。
闽南地区以石材丰富,闽南建筑大多采用花岗岩、青石等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这些石材质地坚硬、富有质感,经过精心的加工和装饰后,使得闽南建筑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另外,闽南建筑的装饰非常讲究细节,采用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对门窗、屋檐、墙壁等进行精致的装饰,使得整体建筑更加美观精致。
再次,闽南建筑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结合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闽南建筑常常采用院落式的布局,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闽南人以家庭为单位,尊重家庭和睦相处的价值观念,因此闽南建筑常常注重家庭生活的方便和舒适。
在建筑内部,常常设有庭院、客厅、饭厅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中进行不同的活动,同时也可以与自然环境充分接触,体验到自然的美好。
最后,闽南建筑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
闽南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历史文化的痕迹,如装饰、门神、匾额等,这些都展示了闽南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身份。
闽南建筑不仅是建筑形式的体现,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闽南建筑了解闽南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综上所述,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验和了解闽南建筑,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建筑的独特魅力。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赏析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f8b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0.png)
第7页/共34页
第8页/共34页
砖雕和石雕
第9页/共34页
3、飞檐
• 房屋的正脊中间低两头高,两端的翘尾处有美丽的燕尾。这是闽南人保持了祖先从 中原南迁时带来的中古时期的建筑风格。
美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在话 • 这种屋面呈现轻盈的轮廓给人以腾跃、飞翔的感觉。
• 林路厝是一排四座红砖大厝,气势恢宏。它的特色在于增加了楼层,左右护厝均为二层八角形。二层和八 角建筑是林路从西洋移植过来的,当时也是先例。
第16页/共34页
林 路 厝
第17页/共34页
黄家花园
• 黄家花园是印尼华侨黄奕住建造的,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别墅”。他由三栋独立的别墅和一个广阔的 花园构成,整个外形整洁华贵,气度非凡。别墅前绿草如茵的运动场据说是中国最早的足球场。 ——《中国国家地理》
下!
第10页/共34页
(三)、典型的建筑
• 南安蔡氏古民居——群体民居典型代表
第11页/共34页
• 泉州杨阿苗故居——单体民居典型代表 第12页/共34页
二、闽南民居的演变
闽南华侨建筑
——说不尽的旧时遗事满画楼
--
《中国国家地理--福建特辑》
闽南,华侨聚集的地方,这里的华侨建筑,无论是鼓 浪屿的洋楼,还是侨乡的番仔楼,都不可避免带有强 烈的“中西混搭”的风格。
第18页/共34页
——黄家花园
第19页/共34页
骑楼
• 骑楼是源自南洋商住一体建筑,通常建二层或三层楼房,连成一体;底楼共同退缩而空出一条公共人行道, 正好遮阳避雨;临街正立面全成了店面,里间和楼上则做仓库和住所,使用率极高。
闽南风情游览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
![闽南风情游览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9af3fe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f.png)
闽南风情游览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泉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古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拥有许多独特而美丽的建筑。
本文将带你领略闽南风情,探索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
一、鼓楼:古代守望城市的建筑典范泉州鼓楼位于古城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建筑。
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是泉州城的象征之一。
鼓楼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葺,如今的鼓楼已成为泉州的地标之一。
鼓楼的建筑风格糅合了中西方的元素,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
楼体以青砖为主,搭配着雕刻精美的石柱和窗花。
攀登至楼顶,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繁华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二、开元寺:闽南佛教文化的瑰宝泉州古城还有一处不容错过的建筑是开元寺。
开元寺建于唐朝,是一座具有浓厚佛教氛围的古刹。
寺庙内,高耸的佛塔、精美的壁画以及古老的佛像构成了宗教建筑的独特风格。
开元寺内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游客可以借此机会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
寺内修道院的建筑风格独特,紧密结合了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让人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清真寺:传统与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泉州不仅有着丰富的汉族文化,还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古城中的清真寺是闽南回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泉州的清真寺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族建筑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寺内的拱形门洞、华丽的装饰以及尖顶的建筑,都展现出清真寺建筑特有的风采。
四、海外交通:古代对外通商的见证作为海洋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古城的建筑也承载了对外交往的重要历史。
比如泉州天后宫,它是全球最大的妈祖庙,也是祭祀妈祖的重要场所。
天后宫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体现了中国南方民间建筑的特色。
宫殿的宏伟、雕刻的精美以及寺内的神像,都展示了泉州作为海上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五、黄巢墓:英勇抵抗的象征泉州古城中还有一座与传说和历史有关的建筑——黄巢墓。
根据史书记载,黄巢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他与其他起义军一同在泉州与唐军进行激烈战斗。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ec4669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c.png)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闽南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艺术的结晶,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闽南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红砖红瓦是其标志性的元素之一。
红砖经过精心烧制,呈现出鲜艳而持久的红色,给建筑增添了热烈而浓郁的色彩氛围。
这种红砖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潮性能,适应了泉州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同时,闽南建筑还大量使用花岗岩石材。
石头被巧妙地运用在建筑的基础、门框、窗框和台阶等处,坚固耐用,又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稳重和古朴的气息。
在建筑布局方面,闽南建筑注重对称和中轴线的设计。
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通过前后进落和左右护厝的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的建筑群。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和秩序,同时也满足了家族聚居的生活需求。
院落之间相互连通,通风采光良好,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闽南建筑的屋顶造型多样,富有变化。
常见的有燕尾屋脊和马背屋脊。
燕尾屋脊线条优美,高高翘起的两端形如燕尾,展现出灵动和飘逸之美,通常用于庙宇和官邸等重要建筑,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马背屋脊则形似马背,圆润流畅,常见于普通民居,给人一种朴实和亲切的感觉。
屋脊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剪瓷雕和交趾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在建筑装饰方面,闽南建筑更是极尽精致之能事。
木雕、石雕、砖雕和泥塑等工艺被广泛应用。
门窗、梁柱、斗拱等部位常常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纹样等,寓意着美好和幸福。
石雕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和栏杆,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砖雕则常常出现在墙面和屋脊上,以细腻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泥塑则常用于装饰屋顶和墙面,造型生动,色彩鲜艳。
闽南建筑的外墙也是一大特色。
墙壁常常采用“出砖入石”的砌法,即将红砖和石头交错堆叠,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
这种砌法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雨的侵蚀。
社会实践闽南建筑文化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闽南建筑文化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89b6d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9.png)
社会实践闽南建筑文化心得体会闽南建筑文化是福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福建建筑的一种特色风格,凭借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社会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闽南建筑文化,对其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此我将分享我对闽南建筑文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闽南建筑文化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闽南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比如说土楼,它是福建闽南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
土楼造型独特,结构稳固,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又能抵御外界的自然灾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我参观土楼时,深深感受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闽南建筑文化体现了民族的传统和文化观念。
闽南建筑文化融合了汉、闽、客三大民族的传统和文化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比如说闽南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建筑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外,闽南建筑还注重社会的公共性,建筑内外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交流的需要。
参观闽南建筑时,我感受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
再次,闽南建筑文化体现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福建悠久历史的见证。
闽南人民在建筑中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尊重。
比如说土楼的建筑装饰,它充分展现了闽南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闽南建筑还融入了绘画、雕刻等艺术元素,使建筑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我实践中的观察和体会中,闽南建筑体现了闽南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闽南建筑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闽南建筑是福建乃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闽南建筑在旅游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闽南欣赏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简述闽南建筑的特点
![简述闽南建筑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b308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a.png)
简述闽南建筑的特点闽南建筑是指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所建造的传统建筑,它是福建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
闽南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将对闽南建筑的特点进行简述。
1. 建筑形式丰富多样:闽南建筑以庙宇、祠堂、民居等为主要建筑形式,其中以庙宇最为典型。
闽南庙宇建筑多采用多层檐式和硬山顶式,外观宏伟壮观,富有雕琢和装饰,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而民居则以四合院和厦式建筑为主,四合院布局合理,厦式建筑则以宽敞明亮的厦厅为核心,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
2. 巧妙运用木结构:闽南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通过梁柱搭建起建筑的基本框架。
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考验。
闽南建筑的木构件雕刻精细,装饰繁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3. 精美的雕刻装饰:闽南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和雕刻的精美。
庙宇和祠堂的门楼、檐口、斗拱等部位常常雕刻有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图案,寓意吉祥和富贵。
民居建筑的窗棂、门楣等部位也常常装饰有各种吉祥图案,如莲花、龙凤等,使建筑更加美观。
4. 独特的建筑布局:闽南建筑注重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和空间的利用效率。
庙宇和祠堂的布局常常采用“后殿前廊”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厅堂和门廊连接起来,形成宽敞的空间。
民居建筑则以四合院为主,中间是一个天井,四周是厅堂和房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既保护了隐私,又方便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5.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闽南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尤其是庙宇建筑更是注重与周围山水的和谐。
庙宇常常修建在山水之间,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景观的营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民居建筑也常常种植花草树木,形成庭院景观,增加居住的舒适感。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闽南建筑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依然被人们所喜爱和传承。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eece3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8.png)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闽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区之一,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极具独特性,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生动表达。
通过传统的建筑装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闽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一、灰瓦黛瓦的屋顶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以灰瓦、黛瓦为主要屋顶材料,这种屋顶独具特色,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灰瓦黛瓦的颜色与房屋墙体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搭配。
黛瓦上还常常雕刻着各种生动的图案,如龙、凤、麒麟等,这些图案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传递着吉祥、富贵之意。
二、雕刻精美的方盖板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方盖板雕刻精美,方盖板是位于建筑屋脊的一种装饰性设施,其造型多样,图案繁复,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方盖板通常雕刻着龙、凤、狮子、花卉、鱼等吉祥图案,这些图案既具有装饰意义,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盖板的雕刻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三、木雕的匠心独具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中,木雕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无论是门楣、梁枋还是窗花、栏杆,都能看到别致的木雕装饰。
这些木雕以其细腻、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闽南地区民居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木雕的图案多以动植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吉祥富贵的追求。
四、门窗的独特设计传统民居建筑的门窗设计也非常独特。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以庭院式的大门和五马门为主,这些门的设计栩栩如生,既有实用价值,又体现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心血结晶。
门窗上通常会绘制各种图案,如龙凤、百花、瑞兽等,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安康、幸福之意。
同时,传统民居门窗上的雕刻和装饰工艺也非常讲究,细致入微,表现了当地木雕工匠们的匠心独具。
综上所述,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生动表达。
通过屋顶的灰瓦黛瓦、方盖板的雕刻、木雕的精美以及门窗的独特设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并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6198d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b.png)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闽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以其优美、精致的风格和独特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性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闽南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背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着重介绍厦门闽南建筑风格的鉴赏。
一、建筑特点(一)建筑构造闽南建筑的基本构造特点是“线木结构”,即以木为主材,采用条石基础、石墩柱、木梁架、瓦屋面等建筑构造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精巧、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地形险峻、气候湿润、地基不牢固等复杂的自然环境。
同时,闽南建筑的构造还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的原则和规律,具有高度的造型美感和艺术价值。
(二)建筑风格闽南建筑的风格特点是“精致、柔美、华丽、富有情趣”,以修长、精致、华丽的线条,流畅自然的曲线,独具特色的雕刻花纹和彩画装饰等为主要表现手法。
其造型多寓意吉祥、富贵、长寿、和谐等文化意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三)建筑功能闽南建筑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居住和公共活动场所方面。
其中,居住建筑主要包括宅院、住宅、楼房等;公共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庙宇、祠堂、学堂、会馆等。
这些建筑通过特殊的形制、装饰和布局,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居住、信仰、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二、建筑形制(一)厦门土石宅厦门土石宅是厦门地区特有的一种居住建筑形式,其特点是以石为墙基,以土为墙身,既环保又具有很强的稳固性。
它的屋顶通常采用硬山瓦、脊兽、屋脊装饰等。
整个建筑形似“凹”字形,庭院通常布置在建筑的中央,四周为厅、厢房和附属房。
这种建筑型制既体现了古建筑的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居住环保的要求。
(二)闽南民居闽南民居又称“土楼”、“土楼屋”,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居住建筑形式之一,以土木结构、宜居、宜建为主要特点。
它包括“四合院”、“堂屋”、“楼房”等多种建筑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楼”。
土楼是一种由土与石构筑而成的高大多层建筑,通常为圆形或方形,底层周围设置石墙,上层多是木建筑。
闽南有什么名胜古迹吗
![闽南有什么名胜古迹吗](https://img.taocdn.com/s3/m/891875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e.png)
闽南有什么名胜古迹吗
闽南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一些包括: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龙岩、漳州和厦门等地。
土楼是由客家人建造的一种传统建筑,外观呈圆形或方形,内部通常分为多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厨房、仓库等。
土楼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的象征。
南靖土楼群:南靖土楼群是中国最古老的土楼群之一,也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之一。
南靖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共有数十座土楼,其中最著名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和裕昌楼。
这些土楼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崇武古城:崇武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之一。
城墙全部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
城内有许多古老的民居、寺庙和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西街区的新华书店旧址,是崇武古城的文化遗产之一。
开元寺: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建于唐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殿宇辉煌,气势雄伟,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莆田广化寺等同为中国南方名刹之一。
清净寺:清净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
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元佑年间,后经多次修葺,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
除了以上这些名胜古迹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和文化遗产,如闽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古桥、古塔等。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闽南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闽派建筑特点
![闽派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0d04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4.png)
闽派建筑特点闽派建筑是指福建地区传统的建筑风格,以其独特而美丽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闽派建筑的特点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传统文化表达等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一、建筑结构的特点闽派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划分和功能的明确。
其平面常呈现斗拱式的结构,即主体建筑由前后两个天井相连接组成。
门楼作为进入建筑的重要标志,常常象征着主人的地位和身份,门楼上方往往还会配以精美的砖雕或木雕装饰。
闽派建筑还以宽敞、明亮为特点,常常设置多个天井和采光窗,使得建筑内部充满自然光线。
同时,闽派建筑还广泛运用硬山顶、斗拱和散斗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以独特的美感。
二、建筑材料的特点闽派建筑多使用砖、木等天然材料进行建造。
其中,建筑的墙体常常使用红砖或者灰砖,砖墙的颜色绚丽,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而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木材,则被用于檐口、门窗以及建筑内部的地板、楼梯等部位。
闽派建筑对木材的运用极为讲究,尤其是在建筑的檐口部位。
檐口的木雕是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其造型精美、雕刻细腻,常常展现出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三、传统文化表达的特点闽派建筑的特点还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表达。
建筑的装饰往往以吉祥的图案为主题,如龙凤、牡丹花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美观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吉祥、祥瑞的祝福之意。
此外,在闽派建筑中可以发现许多传统的文化符号,如佛像、仙人、神兽等雕塑装饰。
这些装饰体现了福建地区丰富的宗教信仰和尊崇传统的文化价值。
闽派建筑在传统文化的表达上还具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建筑的布局和造型尊重自然规律,尽力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同时,建筑内的庭院和花园常有精心的选择和布置,以追求空间美和景观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精湛的工艺和传统文化表达而成为福建地区的一张名片。
闽派建筑的特点不仅体现了福建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闽南建筑文化特色总结
![闽南建筑文化特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c6e6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4.png)
闽南建筑文化特色总结闽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闽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文化的特色进行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红砖白石红砖白石是闽南建筑的典型特色之一。
红砖和白石的搭配使用,形成了闽南建筑独特的色彩对比和视觉效果。
红砖和白石的组合也体现了闽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燕尾脊燕尾脊是闽南建筑独有的屋顶造型,其形状如同展翅飞翔的燕子,寓意着希望和吉祥。
这种独特的屋顶造型,使得闽南建筑在众多建筑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3. 精细装饰闽南建筑以其精细的装饰工艺而著称。
无论是门窗、梁柱、还是墙壁,都充满了精美的雕刻和绘画。
这些装饰不仅使闽南建筑更加美观,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4. 骑楼骑楼是闽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沿街而建的楼房,底层沿街面后退并留出公共人行空间。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具有遮阳避雨的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骑楼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反映了闽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文精神。
5. 厝垵厝垵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居住形式,它通常是由一个家族或一个社区共同居住在一个传统的四合院中。
厝垵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观念和乡村文明的特点。
6. 深井深井是闽南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通常是由一个垂直的井筒和一个水平的通道组成。
深井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闽南人民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7. 园林闽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而闻名于世。
闽南园林注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通过借景、堆石、引水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闽南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特色,以亚热带植物为主,营造出浓郁的南方园林氛围。
8. 文化融合闽南建筑文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还融合了多元的文化元素。
闽南建筑概述总结
![闽南建筑概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e8f5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9.png)
闽南建筑概述总结引言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区域,以其特色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文化价值。
历史背景闽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闽南建筑在唐宋时期开始兴盛,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而著称。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木结构闽南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结构稳定、灵活,并能够抵御地震。
在建造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木材,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久。
宫殿式屋顶闽南建筑的屋顶采用宫殿式的设计,屋顶高耸,呈现出威严的形象。
这种屋顶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水,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高脚屋闽南建筑中,常见的住宅类型是高脚屋。
高脚屋指的是房屋底部采用高高的石台为基础,使建筑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种设计可以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
石雕和木雕闽南建筑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于世。
石雕和木雕是闽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用于装饰门楼、天花板、柱子等部分。
这些雕刻作品既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瑰丽,又显示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文化价值闽南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闽南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闽南地区的地域特色,深深地体现了闽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闽南建筑反映了福建文化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如家庭观念、亲情、孝道等。
它们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着闽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闽南建筑还反映了闽南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闽南建筑通常采用绿色建材,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结闽南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广泛赞誉。
它不仅体现了闽南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49aa8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f.png)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厦门是一个充满闽南风情的城市,其建筑风格也是浓缩了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厦门,可以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独特的闽南风格,还承载着厦门历史文化的厚重。
一、闽南建筑的特点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的代表性。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红砖石榴窗:红砖石榴窗是闽南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它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颜色。
石榴窗通常以仿木构架加上彩绘的玻璃砖组成,造型多变,图案丰富,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2. 飞檐翘角:闽南建筑的屋脊通常以铁瓦为覆盖材料,其飞檐翘角非常具有表现力,给人一种宏伟而挺拔的感觉。
3. 园林庭院:闽南建筑一般都带有庭院和园林,庭院通常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以花木绿草为装饰,体现出闽南人的生活情趣和愉悦情调。
二、厦门闽南建筑的代表性建筑1. 鹭江宾馆:鹭江宾馆是厦门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充分展现了传统闽南建筑的特点。
宾馆内的庭院和园林布局巧妙,使得建筑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富有趣味性。
2. 中山路:作为厦门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中山路上的建筑也都是典型的闽南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商业场所,还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 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闽南风格,庄严肃穆而又富有灵动之感。
闽南建筑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美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方式。
1. 传统文化的传承:闽南建筑代表了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传统民俗和价值观念,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2. 生活方式的表达: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布局方式,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情趣。
在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有石狮,每一片红砖石砌成的墙都包含了那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3. 艺术价值的体现: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融艺术与实用于一体。
其精美的建筑图案和装饰,展现了闽南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b351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2.png)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闽南古厝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与闽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对闽南古厝的详细介绍。
一、建筑特点:1. 建筑结构:闽南古厝通常采用木结构,建筑材料多使用柚木、杉木等木材,结构严密牢固。
古厝以“四合院”为主要布局,由前厅、正厅、客厅、后厅等部分组成,各个厅堂错落有致,形成小巧精致的庭院。
2. 建筑装饰:闽南古厝装饰丰富多样,以雕刻和彩画为主要形式。
建筑外观常以精美的木雕装饰为特色,如窗棂、门楣、梁柱等处的木雕花纹精美繁复,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室内的彩绘壁画和彩绘雕梁,以及窗户上的花窗亦是古厝装饰的重要元素。
3. 特色构件:闽南古厝的特色构件包括“阳角”、“飞檐”、“斗拱”、“斗栱”等,这些构件形式独特,造型奇特,被誉为“木雕艺术精品”。
二、区域特色:1. 异地风情:闽南古厝虽属于建筑学中的“四合院”建筑,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古厝的设计和装饰会因地域而有所差异。
例如,漳州的古厝通常建在山坡上,利用地形起伏形成多层楼阁;泉州的古厝则注重红砖与木构的结合,给予建筑更为庄重的气息。
2. 跨越时空:闽南古厝不仅是历史建筑的代表,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不同古厝代代相传,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闽南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见证。
古厝内部常设有祠堂,供奉祖先和家族的神明,体现着家族的血脉传承与家风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功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闽南古厝不仅具有建筑上的美学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1. 历史价值:闽南古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这些古厝见证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城市和乡村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载体。
2. 文化内涵:闽南古厝不仅是建筑形式和技艺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在古厝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元素,如对祖先的崇拜、家族的重视、尊师重道、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独特的闽南建筑(一)——古厝
![独特的闽南建筑(一)——古厝](https://img.taocdn.com/s3/m/e88628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3.png)
独特的闽南建筑(一)——古厝前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居,例如陕北的窑洞、牧民的蒙古包。
这些民居是其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这次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闽南的民居。
正文我们闽南的民居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的古厝,一种是番仔楼,最后一种是石条房。
古厝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
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
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古厝古厝是闽南存在历史最长的一种民居,代表了从宋元到清朝的闽南传统民居。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闽南古厝的结构。
闽南传统的古厝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三开间和五开间。
在此处穿插一下开间的概念,间一般是指四根柱子中所围的面积,是构成建筑平面的基本单位。
间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建筑体量。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三开间便指的是迎面有三个间的就叫三开间,五个间就叫五开间。
(开间也有叫间张的说法,其实都一样)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三开间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五开间古厝的正门一般都设在三开间或者五开间的正中,进出一般都是正门。
所以在客人来访时古厝的规格可以间接反应屋主人财力的大小。
三间张的结构五间张的结构上面两幅图分别详尽地展示了古厝的基本结构,笔者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来介绍一下其他的细节。
古厝一般为一层,有的将榉头或上(下)落的边房(角间)做成二层的楼房,称“角脚楼”,或者后落建成两层的“后楼”(也有称梳妆楼)。
一个古厝其实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古厝精美与否,其实体现在正立面。
正立面又分为镜面壁和塌寿,它们由一个个专有构建名称组成,应用了从砖雕、石雕、木雕到灰塑等技艺,集书法、彩绘、典故、吉祥于一身。
古厝中的木雕在大门入口处内凹一个或是两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凹寿”、“塌寿”,还有写作'塌秀'的(方言的发音多也容易引起困扰)。
塌寿有两种做法:一是“孤塌”,入口处内凹一次。
一是“双塌”,传统做法是在孤塌的基础上,在大门处再内凹一次,形成凸字形空间。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7089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c.png)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独特的福建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受到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进行调研,介绍闽南建筑的特点、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闽南建筑的特点1. 民居建筑: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建筑,底层通常用作商铺,上层为居住空间。
房屋通常以木结构为主,使用精细雕刻和彩画装饰。
屋顶多采用硬山顶或弯脊顶,具有很高的抗风能力。
2. 祠庙建筑:闽南地区的祠庙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筑岭屋顶、彩画装饰和石雕等元素常见于闽南的祠堂建筑中。
其中屋顶的设计常以类似山的形态,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善等思想。
3. 园林建筑:闽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显示出精致和雅致的一面。
园林中的建筑物多为山水、廊桥和亭台等,结合了山水和建筑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闽南建筑的历史闽南地区的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以前的时期,闽南建筑主要是以土坯和木材为主要建材,建筑风格朴素简约。
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建筑逐渐采用了更多的砖石材料,并加入了更多的彩画和雕刻装饰。
明代是闽南建筑发展的辉煌时期,许多寺庙、官宦、乡绅大宅等建筑在此时兴建。
到了清代,闽南建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三、闽南建筑的发展现状目前,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建筑的冲击。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闽南建筑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同时,一些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建筑物逐渐老化和损坏。
然而,仍然有一些寺庙、园林和老街区得以保留,成为闽南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闽南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应加强对闽南建筑文化的认识和鉴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另外,可以通过推广闽南建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珍惜这一建筑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传统大厝的格局为什么喜欢用内庭院或天 井来组织格局?为什么传统的闽南大厝都以红 色为主?为什么中山街要设定骑楼?鲤城是怎 么来的?小泉带你揭开泉州传统建筑的面纱。
按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泉州市属Ⅳ类建筑 气候区。在这种夏季炎热、冬季暖和的气候条 件下,泉州的建筑主要按夏季气候条件设计。 住宅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 导风入室的要求。 为了组织通风,泉州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室内 外空间的相互连通。传统民居中不管是“大厝 ”还是“手巾寮”,均采用内庭院或天井来组 织整体的建筑布局,庭院在传统建筑布局的所 占比例较小。同时建筑的门窗洞口均开得较大 ,大多数厅堂的屏风隔扇多做成可拆卸的。
这里只有夏天 和夏天的回忆
深巷里 很多故居和故事 金鱼巷 可以想象八抬大轿的达官贵人 穿 行街市 也可以幻觉单车上的少年 阳光灿烂的日 子(想起姜文的电影)
泉州是多雨的城市。传统建筑为了组织排水, 房屋做成坡顶,坡度比北方传统建筑较陡,约 30度左右。房屋出檐较深。同时因为夏秋季多 台风的关系,泉州坡屋顶的坡度较江浙一带缓, 且在屋面瓦片上用砖头压牢或用筒瓦压顶。
为了克服夏天因湿度大而 带来的闷热, 泉州地区的 建筑一般要求避免太阳直 晒,房屋进深大,出檐深, 并广设外廊,使阳光不能 直射室内,取得阴凉的室 内效果。此外,采用加强 通风的办法,在房间的前 后设小天井、左右设“冷 巷”,加速空气对流,使 房间阴凉。而从建筑群体 布局上看,由于古城区街 巷狭窄,建筑密度大,太 阳不能直射,在一定程度 上,也取得了遮阳防晒的 效果。
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对泉州传统建筑文化的影 响颇为深刻,泉州地处中国南部,按道教阴阳 五行学说属火,属红色。泉州土壤也是红色, 称为“红壤土”,民间俗语“土红如血”。泉 州人非常喜好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兴 旺,可以驱凶避邪,按道教阴阳五行学说“赤 为熊熊火燃之色,位居南,象征幸福。”可见 红色在泉州民俗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除 当地获取建筑材料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原因外, 红色在泉州传统建筑色彩上占很大的比重。泉 州传统建筑基本上均采用形状各异、形式各样、 经专门加工处理过的红砖彻筑建筑物外墙,屋 顶采用红色筒瓦,室内均用红砖铺地。众多红 色的个体相组合,使整个古城呈现出热烈的红 色调,与城中的绿树相配,产生了极具震撼力 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体现在泉州传统建筑中的 “红砖文化”。
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像一个钟摆 随时引你遁入时空隧道
商业街道设骑楼,雨天遮雨,夏天遮阳。特别 是夏天雷阵雨天气,骑楼的形式既方便了行人 出行,又方便店铺做生意。
城市格局的特色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特征,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理应表达出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这也是我国不少城市的格局代表着儒家学说思想,其 构图方正,主、次轴线明确,等级、秩序分明的原因 之一。但也有很多城市,其规划受到墨子、管子学说 的影响。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 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不规则布局的城市, 多为地形复杂,受山水地形的限制或受旧城现状影响 较大的城市。泉州就是一典型例子,泉州城垣先后经 过两次扩建后,因其状似鲤鱼,故俗称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