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多维度写作动机与写作质量的研究.doc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写作能力一直是学生们所要重点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之一。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英语写作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以应对学术、职场和社交等多种场合的需要。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和语言维度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写作课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语法、词汇和句型运用能力,以及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的过程,写作课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写作任务。
3.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写作的领域很广泛,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文,也包括学术论文和商务信函等。
写作课的目标之一是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让他们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写作任务,提高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写作能力。
二、语言维度1. 语法和词汇语法和词汇是写作的基础,一定的语法基础和丰富的词汇量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
写作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词汇积累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句子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2. 句型和表达写作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写作课将重点训练学生的句型运用能力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丰富写作语言,提高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3. 逻辑和连贯逻辑和连贯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和商务写作的重要特点。
写作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章的连贯性,帮助他们写出条理清晰、思路清晰的文章。
4. 写作技巧和方法写作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写作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结构、如何展开论述等,帮助他们写出富有个人特色和思想深度的文章。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拓展他们的写作领域。
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动机研究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科研园地General Serial No.1142021No.51姜雨娟(1997-),女,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二语写作通讯作者:罗娜(1972-),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学术英语写作,二语写作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动机研究姜雨娟1罗娜*(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动机在包括写作学习在内的第二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二语写作动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106名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动机。
结果显示:(1)学生整体写作动机较高;(2)影响学生写作动机的因素可以从学生自身、教师及环境三个方面来划分,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课堂的质量影响最大;(3)总的来说,写作成绩与写作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英语专业;写作动机;影响因素;写作成绩1.引言动机是二语学习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语学习的动机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社会心理学到最近的社会动态阶段,动机的研究逐渐与社会语境结合起来(Dornyei &Ushioda,2011),而动机也可以与特定的语言技能相结合,如写作动机(Zhang &Guo,2012)。
作为二语学习中最具挑战性的技能,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行为和过程。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二语写作动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这一话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某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动机,以期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2.文献回顾2.1理论框架动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单一的理论视角难以解释复杂的外语学习动机(秦晓晴,2002),写作动机亦是如此。
基于已有动机理论,如期望--价值、自我效能、目标理论等,不同的研究者对写作动机的维度划分不尽相同。
Daly (1985)把作者的动机感知信念分为两类:内在的气质感知信念和外在的情境感知信念。
浅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一)

浅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一)中文摘要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紧密相关。
学习动机对学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外语学习动机可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也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有综合型、个人前途型、履行义务型和模糊不清型。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是属于积极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不正确的竞争心理等是属于消极的影响因素。
激发和保持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需要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适当的评语,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确立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排除影响英语学习的不利因素、专心学习,并且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保持Abstract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iscloselyrelatedwiththelearner’sstudyperformance,anditpromotesthela nguagelearningeffectively.The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tivationcanbedividedintointegrativemot ivationandinstrumentalmotivation.Itcanalsobedividedintoextrinsicmotivationandintrinsicmotivati on.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ofChinesecollegestudentsincludesfourtypes,whicharesynthetictype, personalperspectivetype,obligation-performingtypeandindistincttype.Thegoodatmosphereinthecl assroomandthesenseofachievementarefavorablefactors,whereastheanxietiesinthelearningproces s,incorrectcompetitionmentalityetc.areunfavorablefactors.Inordertoinitiateandsustainthecolleges 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teachersandstudentsneedtoworktogether.Teachersneedtofost erthestudents’interestconsciously,givingthemappropriatecomments,adoptingdiversifiedmethodst oevaluatethestudents’performances.Studentsneedtobeself-consciousandconfident,establishinglo ng-termgoalsandshort-termgoals,eliminatingunfavorablefactorsintheEnglishlearningprocess,stud yingconscientiouslyandadoptingscientificstudyingmethods.Keywords:colleges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initiation;sustaining一、引言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的心理动因。
(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5篇范例]
![(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bf127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d.png)
(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5篇范例]第一篇:(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2016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The Inconsis 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8 9 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论冠名广告的营销策略11 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福克纳小说中贵族的没落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 ioner’s Song 13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14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5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17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18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19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1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2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24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 25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27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28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29 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 3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1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34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35 从关联理论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英式幽默的翻译 36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37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38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41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43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45 《小妇人》中四姐妹价值观的发展 46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47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48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Rhetoric Perspective 50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从妇女主义视角看《紫色》中西丽的成长 52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53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54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55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56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60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 62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 63 浅析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64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成长小说的分析 6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6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美资跨国企业文化中体现的文化冲突及其跨文化管理 69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71 浅析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汤姆的转变7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74 从小说《爱玛》主人公婚姻观看女性命运 75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7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77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78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通过《推销员之死》探究现代人生存困境问题 8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 82 浅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84 中英酒俗对比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86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8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89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90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92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 94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情结(开题报告+论文)95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 96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 erms 98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薛宝钗与韩美兰对比研究 99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国内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与技巧101 身势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103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04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106 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107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108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10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 112 肯尼迪的政策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113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114 浅析爱伦坡《乌鸦》的语音象征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116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18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120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 121 浅谈唐诗中颜色词的英译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从康妮的视角分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的性爱观124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126 《背影》的两种英译文对比研究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29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31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32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 134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135 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 136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137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139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中四姐妹的人物分析142 英语称赞语的语用研究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144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145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146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Movie Lines Imit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148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49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151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152 论嘻哈文化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153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154155 On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156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157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158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159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160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 161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 162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163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164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65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166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oliteExpressions from Politeness Principle167 《红字》中珠儿与《雷雨》中周萍之比较 168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169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7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7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172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73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 174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75 目的论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17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177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78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79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80 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 181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182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183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184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广告创意对营销的影响——以聚美优品为例185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 18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187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188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189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90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191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192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193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194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195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196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197 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98 《美国丽人》中的伦理主题研究 199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200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第二篇:(全英文论文)澄清教师对动机理论的误解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方法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英语委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语用功能分析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六人行中的运用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困境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古诗春怨英译对比赏析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三位女性代表从母语负迁移角度分析中式英语成因及对策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师生间的问题互动简爱的女性主义解读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看其文化内涵论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性格跨文化交际障碍及解决方法“简爱”中的女主角性格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剖析简述动物农场的反乌托邦特征英语广告翻译语言的艺术英汉被动句的对比与翻译礼貌原则在商贸信函中的应用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小妇人中乔的性格变喜福会中女儿们的生存状况分析从教长的黑面纱看霍桑的象征主义论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商务谈判中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推断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英语网络阅读对大学生阅读理解的积极影响新闻报道引语的语用效果王尔德对童话人物的塑造—以忠实的朋友为例跨文化交际中英汉问候语的对比研究英汉数字文化差异连词的用法及翻译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英语广告中的修辞与幽默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意译探讨从汉英宠物词汇的内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写长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浅析爱玛中的反讽艺术汉语兼语句英译研究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目的论视角下汽车商标的翻译浅析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现状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神话原型解读探讨汉英动物习语的翻译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及其技巧汉英新闻语篇组织模式对比研究沉默的反叛者--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功能对等视角下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语言经济原则视角看报刊标题中的歧义现象英语新闻语篇中时态的语篇功能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的矛盾意识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论愤怒的葡萄中的“三农”问题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伊莱扎人物形象分析从死亡委婉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性英语歌曲在培养初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美式俚语在社会文化中的使用及其影响涉外合同翻译原则文化因素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影响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之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国内近十年来关于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的研究综述元认知策略和歧义容忍度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影响研究从美国电影中透视个人主义-当幸福来敲门为例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紫颜色浅析热爱生命中的永不放弃精神从就餐观念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XX中学高一学生在阅读考试中阅读速度的提高论小说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喧哗与骚动中的圣经意象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在热爱生命中的运用合作原则在外交委婉语中的应用谈老友记中英语语调的特点及交际功能影响英语听力的语音因素及应对措施中日英语教育教学观比较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为例浅谈英文商务合同中长句的汉译英译师说中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高低分者学习策略对比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从等值理论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差异产生的原因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研究培养小学英语兴趣方法的研究突显原则与中国古诗意境“愁思”的英译分析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策略分析迷惘的一代在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体现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第三篇:英语专业论文答辩--自我陈述(全英文)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I amXXX,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essorXXX.With his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Now, it is the show time.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t is an outline of my paper.In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 divide it into six parts.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has presented the countr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Never before have so many different nations made into peaceful contact with China, and people in tho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sh to have a correct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a.At the same time, it is more imperative than ever for our country to catch every possible chance to introduce itself to the outside world, so as to win friendship andsupport from peopl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ich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for a bette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olitical writings in China, as the mouthpie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side world.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litical writings will actually dec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mmunication.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demonstrates that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ke to probe into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certain trans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worked out in response to those problems.Therefore, previous researches from practical perspective of practitione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are empirical but unsystematic.This thesis takes Je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 as its macro-guidance, which can shed new light on researches into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author will focus on how translators make a series of linguistic choices rather than making a static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kills or methods.Meanwhile, author can attain a deeper and more ext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the nature of translating political writing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daptation Theory& It’s Practic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nd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This study aims at formulating an overal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based on Adaptation Theory.Chapter on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me thods and the author’s ideas of this study.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adaptation theory indetails.Such as: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four angles of pragmatic investig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Style of political writings, func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features of political writing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re studied in Chapter three.Chapter four and five are very important.Under the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anslation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choice-making process where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d extra-linguistic adaptation of the target readers is the pivotal factor for good translation.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 including target readers’ aesthetic taste and thinking pattern ensures that the target text could be accepted and appreciated by foreign readers so as to fulfill vocative func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 including cultural stereotype, socio-political setting as well as historical deixis of time and of place makes the target text informative and intelligible for foreign readers.Meanwhile, linguistic adaptation consists of lexical adaptation and syntactic adaptation, generating a logical and readable text in the eyes of foreign readers.OK!That is all.Thank you!Please ask questions.第四篇:选修论文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一)含义: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大学生英语动机调查报告英语作文

大学生英语动机调查报告英语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A Survey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IntroductionAs a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ing in English, I have always been curious about what drives my peers to learn this global language. English proficienc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but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choose to dedicate their time and effort to mastering it can vary greatly. To gain insight into this topic, I conducted a survey among my fellow university students, aiming to uncover the diverse motivations behind their pursuit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MethodologyTh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online to a random sample of 200 university students across various majors and year level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rate the importance of several potential motivating factors on a scale of 1 to 5, with 1 being"not important at all" and 5 being "extremely important." Additionally, they were invited to provide open-ended responses, allowing them to elaborate on their personal motivations and experiences.FindingsCareer Prospects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motivations that emerged from the survey was the desire to enhance career prospects. A staggering 84% of respondents rated this factor as "important" or "extremely important." Many students expressed their belief that proficiency in English would open doors to a wider range of job opportuniti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one participant put it,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and being fluent in it could give me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job market."Personal Growth and Cultural ExchangeIn addition to career consideration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students (71%) cited personal growth and cultural exchange as important motivators. Learning a language is not merely about acquiring linguistic skills; it also provides a gateway to understanding diverse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 Several respondents expressed their fascination with the rich literature,music, and films produce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d their desire to engage with these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ir original language.Travel and AdventureThe appeal of travel and adventure also emerged as a motivating factor for many students (63%).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in numerou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proficiency in the language can greatly enhance one's ability to navigate and fully immerse themselves in various travel experiences. As one student eloquently stated, "Learning English is like holding a key that unlocks the doors to countless adventures and connections across the globe."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PursuitsFor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respondents (58%),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stemmed from 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pursuits. Many academic resources, research papers, and scholarly publication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making language proficiency essential for those seeking to further their knowledge and engage in intellectual discourse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Family Influence and Social PressureInterestingly, a smaller but notabl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37%) cited family influence and social pressure as motivating factors. Some participants mentioned that their parents or relatives encouraged them to learn English, believing it would provide them with better opportunities in life. Others felt societal pressure to acquir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s it is often perceived as a marker of education and sophistication.ConclusionThis survey has shed light on the diverse motivations that driv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While career prospects emerg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factor, personal growth, cultural exchange, travel opportunities, academic pursuits, and social influences also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t is clear that the reasons for learning a language are multifaceted and deeply personal, reflecting the unique aspirations, interests, and circumstances of each individual.As an English major, this survey has reinforced my appreciation for the rich tapestry of motivations that bring students together in their pursuit of language learning. It has also highlighted the profound impact that English proficiency can have o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from professional advancement to personal fulfillment and global connectivity.Moving forward, it will be essential for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to recognize and cater to these diverse motivations, cre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curricula that not only impart linguistic skills but also foste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 genuine appreci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language learning.篇2A Survey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IntroductionAs a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ing in English, I have always been curious about what motivates my peers to learn English. Is it purely for academic purposes, or do they have other goals in mind? With this question in mind, I decided to conduct a survey among my fellow student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ir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MethodologyTh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200 students across various departments at our university. The participants ranged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with a balanced re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majors.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15 questions, includingmultiple-choice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students'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language, and their future aspirations related to English proficiency.Results and Discussion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The surve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learning English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to improve their job prospects. A staggering 78% of respondents cited this as their main motivation.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often a prerequisite for many desirable career opportuniti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Additionally, 62% of students expressed a desire to learn English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cultural enrichment. They recognized the value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nabling them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diverse cultures.Attitudes Toward English LearningInterestingly, the survey uncovered a range of attitudes toward English learning. While 43% of students found the process enjoyable and engaging, 37% viewed it as a necessarybut challenging endeavor. A smaller percentage (20%) admitted to feeling indifferent or dis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These varying attitudes can be attributed to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previous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the perceived relevance of English to their future goals.Future Aspirations and GoalsWhen asked about their future aspirations related to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responses were diverse. A significant portion (45%) of students expressed a desire to pursue higher education or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abroad, where strong English skills are essential.Additionally, 32% of respondents hoped to work f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or in industries that require frequent communic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clients or partners. These student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business language.Furthermore, 18% of students aspired to travel extensively or work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where English proficiency would be a valuable asset for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ConclusionThis survey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otivations and attitu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 learning English.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English proficiency for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personal growth,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While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many students is to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a significant number also recogniz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English as a means of connecting with diverse cultures and expanding their horizons.Moving forward, these findings can infor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anguage programs in tailoring their curricula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to better align with students' motivations and goals. By fostering a suppor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ors can nurtur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English and empower them to achieve their aspiration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篇3A Survey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IntroductionAs a university student, I have always been curious about what motivates my fellow classmates to learn English. Is it purely for academic purposes, or do they have other aspirations tied to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With this question in mind, I decided to conduct a survey among students at my university to uncover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i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MethodologyTo gather data for my research, I creat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hat was distributed to students across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year levels. The survey consisted ofmultiple-choice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that aimed to explore the participants' motivations, goals, and attitudes towards learning English. A total of 250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Primary Motivations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students'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could be broadly categorized into three main groups:a. Academic Purposes (45%):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respondents cited academic reasons as their primary motivationfor studying English. This included fulfilling course requirements, understanding lecture materials, and achieving higher grades.b. Career Prospects (35%): Many students expressed a desire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to enhance their future career opportunities. They believed that strong English skills would give them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job market,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c. Personal Interest and Development (20%): Some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they learned English out of personal interest or for self-development. They found the language fascinating and appreciate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Specific GoalsWhen asked about their specific goals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 responses varied widely. Some common themes included:Improv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for better communicationAchieving a high score on standardized tests (e.g., TOEFL, IELTS) for study abroad or immigration purposesUnderstanding English media (movies, TV shows, books) for entertainment and cultural exposureDeveloping academic writing skills for research and publishingEnhancing job prospects i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titudes and ChallengesThe survey also explored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d. Most participants expressed a positive attitude,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However, they also cited various challenges, such as:Lack of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and immersionDifficulties with pronunciation and accentLimited vocabulary and grammar knowledgeInsufficient exposure to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Lack of motivation or self-discipline for consistent practiceConclusionThis survey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otivations and goal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regard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While academic and career-related reasonswere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s, personal interests andself-development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It is evident that students have diverse objectives and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journey. By understanding these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s can better cater to the needs of their students.Ultimately,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and supports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exposure to authentic materials, and addressing individual learning needs, universities can empower students to achieve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goals and unlock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deavors.。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引言:大学生英语写作课是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各种类型的英语作文,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加强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与语言维度,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明白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大学生英语写作课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4.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另一个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准确、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修养,让他们懂得写作的规范、文化和情感因素,并且懂得尊重他人的文化和思想。
二、语言维度在实现以上目标的过程中,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应该涉及以下语言维度:1. 词汇词汇是写作的基础,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应该着重扩展学生的词汇量,让他们学会使用更加丰富和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语法语法是写作的基本要素,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应该针对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法水平,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
3. 句子结构学生在写作中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句子结构,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多样化。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要对学生进行句子结构的训练。
4. 表达方式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包括了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方面。
5. 文化因素写作与文化密切相关,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应该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文化元素。
大学英语多元化写作教学方法7篇

大学英语多元化写作教学方法7篇第1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大学英语多元化写作教学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多元化写作教学的内涵、目标和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多元化写作教学的内涵是什么?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是以写作技巧和写作结构为主要内容,侧重点则是语法和拼写等细节。
多元化写作教学方法则将写作视作一种思维的活动,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模式。
多元化写作教学的内涵在于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种方法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去思考问题,并将这种思维过程融入到写作中去。
多元化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多元化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下写出符合规范和要求的优秀作文。
这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跨文化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
多元化写作教学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多元化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写作中能够游刃有余。
多元化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多元化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任务型写作教学方法。
任务型写作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次是对话写作教学方法。
对话写作教学方法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再次是写作批评教学方法。
写作批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定期评阅和批改,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是跨学科写作教学方法。
跨学科写作教学方法是指将写作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入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启示与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建议:
1、教师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 入研究和分析。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使 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论文。
2、学校应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不仅要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规范性 要求,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例如,可以开设一些 针对性强的专题研讨课和学术写作课,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们的写作动机主要来源于自身兴趣、课 程要求和学术追求等方面。其中,自身兴趣是最主要的动机,学生们对所选主题 感兴趣,并希望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课程要求是次要动 机,学生们为了满足毕业要求,完成课程任务而进行写作;学术追求是第三个动 机,学生们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2、研究现状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规范、写作 技巧、写作实践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 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3、研究内容和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部分将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毕业论文 写作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通过对这些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3、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所在,并在写作 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和研究能力,例如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研究方法、积累研究经验等。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每个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其学术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重要指标。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具备扎实 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研究能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因此,对本科毕 业论文写作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其学术能力和综 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传统的写作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评价导向上都存在种种问题。
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对策正确引导学生,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成因对策一、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1.畏惧写作长期以来写作一直令学生感到头疼。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抱怨:面对话题却无话可说;开了个头却不知如何继续……许多学生把写作认为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他们讨厌上写作课,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对写作所持的恐惧心理加重了写作的焦虑,使学生从怕写作文到越写越少,从越写越少到越来越怕写。
这种过度焦虑的情绪不仅使学生进入了写作的怪圈,而且使他们丢弃了发展自身写作能力的机会。
2.内容贫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要么空话废话敷衍成篇,不会用细节来充实主题;要么想象力匮乏,就事论事。
更有的学生写出的观点主观而偏激,缺乏有说服力的旁证来证明。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作品的可读性。
3.语言表现力不足有限的语言水平一直是制约学生英语作文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与非专业学生相比,专业学生在语法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的较好,他们大多能写出基本语法正确的句子。
但句型单一,罗嗦重复,汉式英语等现象仍是制约学生英语作文质量的瓶颈。
二、成因分析1.教学方法受行为主义刺激与反应理论的影响,传统的写作教学主要采用成果教学法,以教师讲解范文(刺激)为序幕,以学生交回成稿(反应)给教师批改为终曲。
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在整个的写作过程中都是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下进行,毫无自由创作的空间。
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上,面对无关痛痒的作文题目,呆板的三段式作文模式,学生难以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教学重点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上,教师对句子的结构,语言的语法,词汇的拼写以及标点的使用给予了诸多强调,但对内容教学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科妓%&%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10 2017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任风雷摘要:基于对理工科大学大一新生第一学期期初、期末英语写作动机的调查,探究了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发现期初和期末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有一定的差异,而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教育理念是导致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变化的重要因素。
提高教师教学自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动机十分必要。
关键词:英语写作;学习动机;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7)10-0121-04作者简介:任风雷(1971—),男,硕士,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收稿日期:2017-05-27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交互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SK2016A024)阶段性成果。
动机是影响外语/二语学习效果的学习者因素。
把 握动机变化规律,调整并维持良好的外语学习动机是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大量的外语写作教学研究表明,教学干预可以调整学习者学习动机,提高 写作教学效果。
在认同写作动机对写作教学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需要深人探讨学习者写作动机变化的原因、受到干预影响而变化的动机维度、没有变化 的动机构成等。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变化特征,剖析影响写作动机变化的因素,提 出了解决办法。
一、写作动机的结构动机 是 学 ,作内在的动力或感情作用,是促使人们动的欲望[1]95。
动机也被定义 认 情感的 ,有意的动,时内持续的脑力 力的出,的是要达到一个或 的[2]。
因,动机 的意 、度、认、策 ,是 了特而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目标维度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将来在学术和职业领域中能够用英语进行高效的写作沟通。
1. 建立正确的写作思维在写作过程中,思维的质量是写作作品的核心所在。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在于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思维,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受众对象,掌握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开展批判性的思维活动,避免在写作中出现歧义和逻辑错误。
2. 掌握英语写作基本原理和技巧对于大学生而言,英语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段落结构、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词汇的选择和句型的多样化等。
3.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扩充词汇量和语法掌握水平,加强写作中的实践应用,提高写作技能并增强对英语表达的自信心。
4. 熟悉文化背景和学术规范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文化背景和学术规范的表达。
因此,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还包括帮助学生熟悉文化背景和学术规范,掌握学术内涵,并提高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我表达和文化意识。
语言维度英语写作是一项严谨的语言运用活动,因此,语言维度在大学生英语写作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语法知识语法是英语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大学生英语写作课重视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以确保其文章的清晰和流畅。
2. 词汇量词汇量是英语写作的基础。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扩展和改善其词汇量,以增强其写作表达的语言能力。
3. 句型多样化句型多样化也是英语写作应保持的原则。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以更好地表达其意思。
4. 学术用语学术用语是学术英语写作的特点之一。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引言如今,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与语言维度也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目标与语言维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内容。
目标第一,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英语写作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语法、词汇、句型等。
写作能力还体现在学生对于写作结构与思维逻辑的掌握,以及对于不同写作类型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应当包括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在写作课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语感和表达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写作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运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写作课中,学生应当学会分析问题、进行辩证思维,并且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独立处理跨文化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语言维度第一,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语言维度包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词汇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在写作课中,学生应当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学生将不断地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词汇。
第二,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语言维度包括语法结构的训练。
语法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应当在写作课中进行大量的语法结构训练,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语法结构,学生才能够写出准确的句子和段落,表达清晰的思想。
结语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的目标与语言维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涉及到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写作课的目标与语言维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写作课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A Study on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English Learning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 points out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motivational questionnaire of 60 students in Yinxing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College,this article draws from the related scholars' and historical reviews,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tudents' internal,soci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These four strategies can help students enhance the ability to learn English that:1)to communicate with the English teachers actively,in order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2) to evaluate and attribute reasonably th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3) to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4) to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elf—worth。
多维度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探索

多维度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探索摘要: 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单词乱拼、语言贫瘠、逻辑混乱等现象,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有效朗读、背诵,在实练中检验背诵效果,巧摘笔记等多维度探索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多纬度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一.面临现状2017年浙江英语新高考大纲对考生的书面表达是这样要求的:1. 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 能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这对写作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很多,给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在高考写作中拿得高分,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服务新高考的高要求。
为此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症结所在对于高中生,用英文写作是一项很难掌握的语言技能。
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 学生由于基础问题出现的低级错误:时态,单复数,简单的句子结构,单词拼写。
2.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混乱。
3. 复合句与简单句的混用。
4. 文章的要点不全。
5. 审题有偏。
6. 乱摘笔记。
主要有以下几点:(1)字迹不工整漂亮。
有些学生的笔记非常潦草,根本无法辨认里面的内容。
久而久之,误以为笔记无用,也就对摘笔记也没多大兴趣了。
(2)无分类。
很多学生以为摘笔记是很简单的,每次看到好的就随意地摘下来。
例如下面例子中第一个是in contrast,与下面几个词组之间意思联系不大,而混杂在一起,这样不利于有效记忆。
(3)空间不够。
一般学生在第一次摘笔记时会按照笔记本的行数一行一行地抄下来。
但等下次碰到相似或相反的单词词组及句子时就会发现空间不够了(例子同上),很遗憾只好粘在上面或另外写一本。
(4)笔记繁琐,不能做到言简意赅。
如上面的例子中学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虽然用不同颜色的笔把中英文和重点词区分开来,但经常看到这么多的笔记学生难免心中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应对策略:多纬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写作问题,文章分别从4个纬度来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

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目标与语言维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商务合作的主要语言。
因此,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也是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语言维度出发,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程的目标与实现方式。
一、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需要从词汇积累、语法结构和句式应用等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通顺、合理的文章。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文章不仅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条理清晰、思路清晰的逻辑结构。
因此,在教授写作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事物、论证观点等方面的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二、语言维度1. 词汇积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适当的词汇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词类的词汇,在写作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它们。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让学生慢慢提高他们的词汇水平。
2. 语法结构在写作中,准确的语法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则,并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逐渐熟练地应用这些基本结构。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表格、练习和测试等方式来教授语法结构知识。
3. 句式应用良好的句式应用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各种句式的应用方法,以及它们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写作素材,并引导他们在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的句式结构。
4. 语言实践最后,语言实践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和写作,以便他们学会运用英语知识展开有效的交流。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学作品,来帮助他们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
总之,大学生英语写作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而语言维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体的多维度多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体的多维度多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加深,英语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然而,英语书写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表达上存在很多逻辑混乱、语法错误等问题,影响其英文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语体进行研究,探索其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二、研究问题和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多特征的方法,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体在逻辑性、语法准确性和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求其语言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素质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一定数量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书写时存在的逻辑和语法问题,收集调查数据。
2. 建立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体语料库,分析书面语体在逻辑性、语法准确性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常见特征。
3. 进行实证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书面语体评估,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这项研究,预计会得出以下结论:1.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书写时存在的逻辑和语法问题较为普遍。
2.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语体具有明显的语言特征,表现在逻辑性、语法准确性和篇章结构等方面。
3. 学生的母语背景、英语能力和学习经历等因素对其书面语体的质量和特征有一定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有助于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改进书写能力提供参考,并为英语教学和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Chen, Z., & Zhang, H. (2016).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 EFL learners' writing qu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6(5), 1091-1097.Liu, Y. (2013). Problems i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nd proposals. Asian Social Science, 9(6), 123-127.Xu, K. (2017). A study of Chinese students'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writ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5), 301-305.。
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水平七维度对比分析——一项基于两所不同层次高校学生习作的实证研究

(二)受试
平之间是否 存 在 相 关 关 系。 路 文 军 (
2006)在 对 英 语 专 业 三
年级 128 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 发 现,高 分 组 学 生 低 分 组 学
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的差 别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高 彩 凤、
强调的一个核心技 能。2000 年 出 版 发 行 的 高 等 学 校 英 语 专
通本科院校从名牌大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受益。
业英语教学大纲对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的 写 作 要 求 作 了 明 确 的 规
一、研究方法
定,要求学生“能 写 出 各 类 体 裁 的 文 章,做 到 内 容 充 实、语 言
30 名 来
自浙江省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以下称为 B 校),此 校 是 中 国
“
211 工程”、“
985 工程”、“珠峰 计 划”重 点 建 设 的 名 牌 大 学 之
一。
本研究的受试 是 随 机 抽 取 的,其 中,
A 校 的 28 名 受 试 来
自一个随机选取 的 完 整 的 自 然 班,
B 校 的 30 名 受 试 来 自 随
文 7 个分析性评分变量得分的高低顺序基本一致;
B 校学生作文的 7 个 分 析 性 评 分 变 量 得 分 和 整 体 得 分 都 高 于 A
校学生;
7 个自变量中,句式对作文整体质量的预测力最强。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整体评分; 分析性评分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610(
机选取的英语视听课某班的选课学生。
(三)研究工具
写作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努力的影响:动机的多维结构视角

2019年2月第34卷第2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Feb. 2019Vol.34 No.2【课程与教学研究】写作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努力的影响:动机的多维结构视角任风雷(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601)摘要:通过调查分析483名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和写作努力水平,探究英语写作动机对写作努力产 生影响的复杂性。
通过探索性分析发现英语写作动机对写作努力的影响;利用AMOS分析软件建立写作 动机影响写作努力的概念模型,并探究写作动机各维度对努力程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写作动机对于 写作努力影响不同:写作效能感正影响主动性,但是负影响持续性;写作体验既影响主动性也影响持续性;写作价值对写作努力有长期影响;写作目的和写作兴趣对写作努力产生短期影响,但是,有利于改善学习 者对于外语写作的态度。
关键词:英语写作;写作动机;写作努力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 (2019) 02-0068-06收稿日期:2018-05-12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交互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SK2016A0246)作者简介:任风雷(1971—),男,安徽淮北人,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研究。
学习动机通过努力程度间接影响学习者的外 语学习成绩[1],同样写作动机也能激发外语学习 者的外语写作学习动力并为他们的外语写作行为 提供持续动力[M],同时通过他们的努力间接影响 外语写作水平。
写作动机也同样具有动态性。
由于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外语写作动机也会 呈现衰退(dem otivation)现象;反之,通过动机调节 策略,学习者写作动机得以恢复(resilience)和提 高,能促进学习者的写作努力程度。
[4_5]因此,探究 写作动机和学习者写作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 重要意义。
英语论文写作的动机及启发

英语论文写作的动机及启发研究思路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 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
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 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 rnyei2005a,2005b)。
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
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
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
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
(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
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
(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
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
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 rnyei2005a,2005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英语多维度写作动机与写作质量
的研究-
“ 关键词:英语写作多维度写作质量
摘要:本研究分两阶段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维度结构类型。
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英语写作动机维度的多样性。
第二阶段先验证第一阶段各维度,再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
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写作动机有11种不同的维度结构类型。
总体看来,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具有多维性,学生动机维度结构类型不同其写作质量也不同。
一、引言
据历年对全国大学英语三、四、六级统考成绩的分析报告显示,写作一直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失分最多的一个部分,某些英语过级考试还提出写作不及格同样不能过关的要求,因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迫在眉睫。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并从各个角度对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然而,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写作动机的多维度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动机是一个由多个方面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
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生对某一任务的价值判断、学生对成功的期待、学生对自我成功能力的肯定、学生对任务完成所需能力的认知等。
(O’Malley, J. M. Chamot, A. U. 2001)动机为第二语言学习提供了初始动力,同时它也是促使学生在持久烦闷的学中持续下去的动力源。
(Clement, R., Dornyei, Z. Noels, K. A. 1994)
二、英语写作动机的多维度结构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二)研究对象(三)编制量表及写作试卷
“大学英语写作动机量表”是根据陕西师范大学谭晓春的“大学英文写作动机量表”编写。
受调查学生英语作文成绩测试试卷的写作任务为一篇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样题要求一致的命题作文。
作文的写作主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并给出了每一部分的汉语主题句,学生必须在30分钟的限定时间内独立闭卷完成。
(四)施测过程
笔者利用上课时间,首先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并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及时回收、清点写作测试试卷。
再将“大学英语写作动机量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写出真实想法,并指出此次调查对他们英语成绩及本人无任何影响,让学生在限定的15分钟内完成对问卷的回答,之后主试即刻回收问卷。
”
(五)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问卷回收135份,有效问卷135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
作文请两们任教多年的教师分别打分后取其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最后写作成绩,并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优、中、差3组。
四、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大部分学生写作是为了过级拿文凭(75%)、为找个好工作或工作需要(89%)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73%);对英语感兴趣(62%)、自我效能感(52%)和竞争的需要(51%)这三项选择人数过半;而因为出国、考研和其它这三项的选择人数最少。
同时,在为了过四、六级考试、找个好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竞争这四项的选择上,优组和差组的人数差不多;对英语感兴趣、为了了解各国
文化、回避这三项上优组与差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这说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英语感兴趣,他们具有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把学习英语仅仅当作应付考试和工作、生存的一种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负担,他们学英语是因为迫不得已而为之。
对英语感兴趣、为了了解各国文化、回避这三项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健。
五、讨论总之,如何根据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动机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