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1.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1.1 室内设计
1.1.1 候诊区
1.1.2 医生办公室
1.2 医疗设备选型
1.2.1 手术室设备
1.2.2 检查室设备
1.3 环境设施
1.3.1 空气净化系统
1.3.2 消毒设备
在医院方案设计中,室内设计至关重要。

候诊区应该舒适整洁,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心。

在设计
医生办公室时,需要考虑医生工作的效率和舒适度,确保他们能够专
心致志地提供医疗服务。

另外,医疗设备的选型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手术室设备
应当先进可靠,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而检查室设备也需要根据
医院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此之外,医院方案设计还应考虑环境设施的配置。

空气净化系
统可以改善医院空气质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选择消毒设备时,应该注重设备的效果和操作便捷性,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些方面的设计和选择将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患者体验。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医院建筑设计详细说明一、设计目标该医院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高品质、人性化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使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愉悦的工作场所。

二、总体布局设计1.医院的总体规划应根据治疗科室的功能及日常运作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相关科室进行相对集中布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医院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合理安排建筑群的布局,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3.医院建筑的总体布局应以流线化设计为主,以便于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之间的交通流畅。

4.建筑的外观应简洁、大方、专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三、建筑设计方案1.医院的主要入口应宽敞明亮,方便患者和访客进出,同时也方便救护车辆的停靠和患者转运。

2.医院的大厅应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温馨舒适,提供舒适的候诊区域和绿化环境,以便于患者等候就诊。

3.医院内的走廊和楼梯应宽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通行,并配备无障碍设施,以适应残疾人士的需要。

4.治疗科室的布局应根据各个科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并配备充足的设备和工作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5.病房的布局应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舒适需求,每个病房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6.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域应设计为安静、温馨和私密的空间,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家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7.医院应设立合理的药房和化验室,以便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药物和实验室服务。

8.医院还应设立合理的食堂和休息区域,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就餐和休息需求。

四、建筑材料和绿化景观设计1.医院建筑外墙的材料应耐久、易清洁,并能抵抗恶劣天气条件和病菌传播。

2.室内装修材料应环保、防菌,并符合医疗环境的卫生要求。

3.医院门前的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增加患者和访客的舒适感,并提供自然的治愈效果。

4.医院的绿化景观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的植物,以便于维护。

五、安全设施设计1.医院应设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紧急疏散设备等,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建筑设计专篇含各专业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专篇含各专业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项目1.1.2.项目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1.1.3.建设单位:无锡堰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1.4.建设地点:无锡市堰桥街道堰裕路北侧、堰新苑西侧1.1.5.建设规模:用地面积27729.06m2;总建筑面积32097.44㎡(含地下4690.17㎡)1.1.6.功能配置:医疗建筑。

1.2.设计依据1.2.1.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及会议纪要1.2.2.用地定点图1.2.3.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国家及江苏省现行规范标准1.3.总体分析将医院发展规划纳入城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框架中,医院的建设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脉络,建筑风格体现城市特色。

伴随着城区的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城区的建设得到推进。

医院的迁建、发展,完善了区域内的卫生体系,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1.3.1.工程概况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堰裕路。

基地南侧为城市干道堰裕路,对面为新建农贸市场,东侧为堰新苑居住小区,西侧、北侧现状为河道,地块方整,交通便利。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

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目录第一部分建筑专业设计说明第二部分结构专业设计说明第三部分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第四部分电气专业设计说明第五部分绿色建筑专篇第六部分环境保护专篇第七部分节能设计专篇第八部分防火设计专篇第九部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分析及运营成本分析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第一部分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位于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大院内,总用地面积为2668.6平方米,本工程项目拟于场地内建设四层业务用房一栋。

拟建业务用房占地面积为497.1平方米,拟建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066.3平方米。

其中底层建筑面积为514.7平方米,二~四每层建筑面积为497.1平方米,屋面层建筑面积为60.3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手册;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3、《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8、《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45/003-201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三、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1、项目名称: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单位: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地点: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大院内2、业务用房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本工程项目建筑总占地面积为497.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66.3平方米。

四、设计指导思想1、以现有医院发展条件为契机,规划优美的医疗就医环境,形成医院新的景观与经济增长点。

2、业务用房应成为那梭中心卫生院的标志性建筑。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对其设计与规划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1.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病房、急救中心等部分的布局与规划。

-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和节能要求,需要合理设置楼梯、电梯、走廊、庭院等公共空间。

-考虑到医院的安全性,包括消防系统、防护墙、防护门等安全设施。

2.土建工程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包括结构设计、地基处理、防水处理等。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地下室、地上楼层等区域的分布和布局。

-考虑到医院的环境要求,进行景观设计,包括绿化、庭院、健身路径等。

3.机电设计:-需要考虑医院内各个部门的供电、供水、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规划与设计。

-要满足医疗设备的需求,包括手术室的洁净度、ICU的内部环境控制等。

-合理规划病房、门诊等区域的照明、消防系统等。

4.装修设计:-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对各个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装修设计。

-门诊区域需要设计合理的候诊区、诊室、检验室等,以提供病人舒适的就诊环境。

-病房区域需要考虑到病人的恢复和隐私需求,进行舒适、温馨的装修设计。

5.特殊环境设计:-考虑到病人的特殊需求,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士等,进行无障碍设计。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特殊空气处理,如负压病房、隔离病房等的设计。

-合理规划医院内的公共空间,如休息区、多功能厅等。

以上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兼顾医疗功能和人性化设计,以满足患者、医生、护士等人员的需求。

从建筑设计方案到机电设计,再到装修设计和特殊环境设计,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医院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作。

医院手术室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手术室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手术室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医院手术室建筑方案设计的详细说明。

手术室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需要满足多项技术和功能要求,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设计原则手术室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发生。

安全性: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发生。

2. 功能性:手术室应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工作流程,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功能性:手术室应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工作流程,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3. 舒适性:手术室环境应舒适,提供适宜的温度、照明和空气质量,以确保医疗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

舒适性:手术室环境应舒适,提供适宜的温度、照明和空气质量,以确保医疗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

4. 可维护性:手术室的设备和装置应易于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卫生。

可维护性:手术室的设备和装置应易于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卫生。

设计要求根据手术室的功能需求,以下是对手术室建筑方案设计的具体要求:1. 空间布局:手术室应具备充足的空间来容纳手术活动所需的设备、人员和材料。

同时,相关区域如缓冲区、洗手间和更衣室等应合理设置。

空间布局:手术室应具备充足的空间来容纳手术活动所需的设备、人员和材料。

同时,相关区域如缓冲区、洗手间和更衣室等应合理设置。

2. 工作流程: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应有序、高效。

各个功能区域如准备区、手术区和清洁区应紧密相连,以减少不必要的行走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工作流程: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应有序、高效。

各个功能区域如准备区、手术区和清洁区应紧密相连,以减少不必要的行走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通风和空气质量: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新鲜、洁净的空气供应,并将污染物排出室外。

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过滤系统也应配备。

通风和空气质量: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新鲜、洁净的空气供应,并将污染物排出室外。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医院建筑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病人的舒适性、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以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因素。

下面是一份包含主要设计要点的医院建筑专业设计清单及说明。

1.功能区划医院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将医疗功能分区,并确保不同功能区之间的流线顺畅。

典型的功能区划可以包括病房、手术室、急诊室、门诊部、实验室、影像学室等。

每个功能区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来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

2.病房设计病房是医院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病房的设计应该注重病人的舒适性和隐私保护。

每个病房应该有充足的空间,以容纳病人的床位、家属区、卫生间和一些基本的设施。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通讯和监控设备。

3.手术室设计手术室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要求严谨的区域。

手术室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灯光、设备、通风以及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手术室还需要精确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手术环境的高度卫生。

4.医疗设备安装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需要合理布局和安装。

设备的位置应该便于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和维护。

此外,需要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道和空间足够宽敞,以便于设备的检修和更换。

5.无障碍设计医院建筑应该考虑到病人和工作人员的无障碍需求。

无障碍设计包括轮椅通道、卫生间和电梯等设施的合理设置。

此外,还需要确保医院的各个功能区之间的无障碍通行。

6.安全设计医院建筑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设计,包括灭火系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防窃、防火和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设计一座医院建筑需要充分了解医院的功能需求、病人和工作人员的需求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

医院的建筑专业设计清单和说明应该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并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只有在严谨的设计基础上,医院才能提供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医院建筑设计那可不得了。

这就像是打造一个超级健康堡垒,要容纳各种医疗魔法(也就是医疗服务啦),还得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感觉舒适安心,不管是病恹恹的患者,还是忙得像小陀螺一样的医护人员。

这个医院的选址也很有讲究,它位于交通还算便利的地方,方便那些心急火燎的患者和家属能够尽快到达。

周围的环境呢,虽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但也相对安静,这样有助于患者的休养。

二、功能布局。

1. 门诊区。

走进门诊大厅,就像走进一个大型医疗超市(这里卖的是健康不是商品哈)。

这里宽敞明亮,挂号、缴费、问询处一目了然,就像超市的导购台一样。

大厅里有舒适的休息区,一排排椅子就像在说:“累了就来坐会儿呗。

”各个门诊科室分布在大厅的四周,按照人体的构造来安排科室的顺序,就像从头部相关的科室(眼科、耳鼻喉科),慢慢到身体内部的科室(内科之类的),这样患者顺着走就能找到自己该去的地方,不用像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2. 急诊区。

急诊区可是医院的“快速救援通道”。

这里离大门特别近,就像机场的快速通道一样,方便救护车直接把危急的患者送到跟前。

急诊室里面各种急救设备一应俱全,像一群随时待命的小卫士。

旁边还有专门的抢救室,那里面的气氛虽然紧张,但布局合理,医生护士能够迅速开展各种抢救操作,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动作。

3. 住院区。

住院区就像是患者临时的家。

病房的设计很人性化,病床旁边有各种贴心的小设施,像放东西的小柜子、可以调节的床头灯,方便患者随时使用。

每个病房都有窗户,阳光能洒进来,患者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不至于感觉太压抑。

护士站位于住院区的中心位置,就像一个小管家的办公室,护士们可以方便地照顾到各个病房的患者。

4. 医技区。

医技区是医院的高科技基地。

像放射科这种地方,墙壁都做了特殊的防护,就像给射线穿上了厚厚的铠甲,防止它们乱跑伤害到别人。

检验科里各种精密的仪器就像一群科学家在默默工作,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大型医院工程建设方案

大型医院工程建设方案

大型医院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发病率的提高,社会对医疗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大型医院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项目拟建设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二、项目地点本项目拟选址于市中心区域,便于市民前往就医,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有利于医院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三、项目规模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将提供1000张床位,设备齐全,医疗资源充足。

其中,包括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行政办公楼等。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工程标准1.门诊楼门诊楼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本项目门诊楼将包括内外科门诊、急诊科、综合门诊等。

门诊楼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设施齐全,包括诊室、检查室、护士站、药房等。

2.病房楼病房楼是医院的医疗住宿场所,本项目病房楼将提供1000张床位,设施齐全。

每个病房将设有单人间、双人间、特需病房等。

3.医技楼医技楼是医院的医疗技术支持设施,本项目医技楼将包括影像科、检验科、手术室、器械处等。

并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

4.行政办公楼行政办公楼是医院的管理与支持机构,本项目行政办公楼将包括行政办公区、会议培训区、后勤保障区等。

并配置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

五、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进行项目立项、选址、规划编制、环评审批等,预计耗时6个月。

2.设计阶段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选型等,预计耗时12个月。

3.施工阶段进行场地平整、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预计耗时24个月。

4.装修验收阶段进行装修工程、设备调试、验收等,预计耗时6个月。

5.后期运营阶段进行医院人员招聘、设施运营、医疗服务开展等,预计耗时12个月。

六、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拟投资总额约为20亿人民币,投资主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方面。

七、项目效益分析本项目规划设施齐全,医疗技术先进,将能够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水平,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与说明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与说明

关于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与说明医院建筑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医疗设施的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

以下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与说明。

1.总体规划与布局:-初步规划:确定医院的总体规模、用地布局和建筑风格等,并根据医院的服务范围和人流量进行初步分区和功能划分。

-详细规划:根据初步规划确定的布局和分区,进行详细的功能划分和建筑布局设计,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检验室、行政办公区等。

2.建筑外观设计:-建筑风格:根据医院的定位和形象要求,设计出符合医疗设施特点的建筑外观风格,如现代风格、传统风格或混合风格等。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设计风格和医院需求的建筑材料,包括外墙材料、玻璃窗材料、屋顶材料等。

3.功能区域设计:-门诊部设计:根据医院的门诊服务特点,设计合理的候诊区、诊室、药房和医疗设备摆放等,确保患者就诊的效率和舒适度。

-住院部设计:根据医院的床位数量和科室设置,设计合理的住院区域、护理站和病房等,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住院服务。

-手术室与特殊科室设计:确保手术室和特殊科室设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设备摆放、通风系统和无菌环境等。

-公共区域设计:包括走廊、电梯、楼梯、洗手间和候诊区等,考虑到人流量和使用便利性,设计出宽敞舒适、便于管理和清洁的公共区域。

4.装修设计:-室内空间设计:设计医院内部的公共区域和特殊科室的室内空间,考虑到灯光、音响、空调、地面材料和墙饰等方面。

-室内家具与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医院使用的家具和设备,包括座椅、桌子、床铺、仪器设备等。

-照明设计:根据医院各个区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时间,设计合适的照明系统,提供舒适的照明效果和节能的方案。

-防火与安全设计:确保医院建筑符合防火和安全标准,包括逃生通道、疏散楼梯、防火门和灭火设备等。

5.景观设计:-周边环境设计:考虑医院的周边环境特点和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园艺景观、绿化带和停车场等。

-庭院与休闲区域设计:为患者和员工提供舒适的休闲区域和庭院设计,包括休息区、花园和户外休闲区等。

医疗建筑--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项目方案设计总说明

医疗建筑--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项目方案设计总说明

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项目方案设计总说明第一部分建筑说明一、项目概况经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整合泉州市中医院、泉州正骨医院、泉州中医外科医院三家中医专科医院资源,成立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建后将成为泉州市中医药的教学、临床、科研基地,海峡西岸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学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院设计为1500床位(其中一期建设1000床位),日门急(诊)超过5000人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型中医医院。

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项目用地位于鲤城区江南新区笋江路与池峰路路口东北侧,用地面积约115333平方米。

基地西侧为设计宽度50米的池峰路;南侧为设计宽度40米的笋江路;基地东侧和北部规划道路宽度为18米。

二、设计依据《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2011年3月;泉州市规划局下达的用地红线图或者是蓝线图;泉州市规划局下达的规划设计指导意见;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的复函;泉州市人民政府专题议【2010】319号;《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法规及规范。

三、总平面设计1.响应环境条件的总体规划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位于鲤城区江南新区笋江路与池峰路路口东北侧,用地面积约115333平方米。

基地西侧为设计宽度50米的池峰路;南侧为设计宽度40米的笋江路;基地东侧和北部规划道路宽度为18米,基地北侧为大型中小学校园区。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医院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提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感。

以下是本次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一、医院类型与规模本次设计是为了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总占地面积约为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

医院将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急诊等。

二、功能与布局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各项功能需求,使得各个部门能够顺利协作,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各功能区的布局计划:1. 门诊区:设计一个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配备充足的候诊座位和服务区域,以提高患者的等候体验。

门诊区还应设立多个医生诊室,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2. 住院区:将住院区分为全科病房、特需病房和VIP病房。

全科病房应设置相对较大的单人病房,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

特需病房和VIP病房应提供更加高级的设施和服务,以满足高端患者的需求。

3. 手术室区:手术室应设置在医院核心区域,方便各科室之间的协作。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并符合安全、洁净的标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急诊区:急诊区应设在医院的入口处,方便患者及时就诊。

急诊区应配备完善的检查设备和紧急救护设施,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急救服务。

5. 辅助设施:医院还应配备配药室、实验室、影像诊断室、餐厅、咖啡馆、休息区等辅助设施,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三、空间设计在医院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与景观:在医院的门诊大厅、住院区和其他公共空间设置绿化景观,以提供宜人的就诊环境和提升患者和员工的舒适感。

2. 光照与通风: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以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各个功能区应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通道,以确保足够的光照和自然通风。

3. 地面和墙面材料:地面和墙面材料应选择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质,以确保医院的卫生和洁净。

4. 行走和导航标识:在医院内应设置明确的行走和导航标识,以确保患者和员工能够迅速找到各个功能区和服务设施,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医院初步设计说明

医院初步设计说明

1 总阐明1.1设计根据1.1.1国家有关规范、原则《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原则》建设部、计委建标(1996)547号告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 0333-20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23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J-621-2023(地方原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23《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23其他有关国家、地措施规规范。

1.1.2国家□□管理局国□□计[□□] □号有关某医院可行性研究汇报旳批复。

1.1.3□□市都市规划管理局(□□)规管字□号某医院规划条件告知单。

1.1.4□□市规划管理局对某医院总体规划旳批复。

1.1.5医院筹建处□□□□年□月编制旳“医院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

1.1.6□□市都市勘测处□年□月编绘旳“院区地形图”(1:2023)。

1.1.7□□市都市规划管理局□年□月核发旳“钉桩坐标成果告知单”。

1.1.8□□市路口规划管理处意见单。

1.1.9□□部勘察设计总院编制“某医院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

1.1.10某医院与我院□□□□年□月签订旳设计协议□设第□□□号。

1.2院区工程概况1.2.1院区位置某医院为一新建医院。

院区位于□□市某区一号小区旳西南。

院区东侧与某中心南院相邻,西侧为某研究所,南侧是都市规划路,北侧为小区道路。

1.2.2院区范围与现实状况院区用地南北长140m,东西长165m,呈长方形院区内东北角原有一座煤气调压站,以于保留。

整个院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自然地形最低标高61.48m,最高标高62.72m。

1.2.3院区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当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4.6℃,最热月平均温度25.8℃;整年主导风向北西北,夏季平均风速1.9m/s,冬季平均风速2.8m/s;日最大降雨量244.2mm,平均年总降雨量627.6mm;最大积雪深度24mm,最大冻土深度850mm。

综合医院改扩建建筑设计说明

综合医院改扩建建筑设计说明

-一医院住院部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市(地)级医院、职业病鉴定防治中心)设计说明书DESCRIPTION OF PRELLMINARY DESIGN设计号:-----(PROJECT NO.)-—--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设计甲级证书编号:-主要设计人员法定代表人:设计总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建筑设计人:结构专业负责人:给排水专业负责人:电气专业负责人:暖通专业负责人:设计文件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建筑设计与总平面规划第三章结构设计第四章给排水设计第五章电气设计第六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七章消防设计第八章建筑节能、环保、卫生第九章无障碍设计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筑面积:--- m2儿童医疗建筑面积:-一m2市(地)级医院建设建筑面积:一一m2职业病鉴定防治中心建筑面积:—m2其他自筹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一一m2第一章工程概况-------- 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21年,是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500 家大型医院、国际“爱婴医院”、——省“十佳城市医院”、省级“文明单位”, 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 ------------------ 地区大型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市640万和-------- 等毗邻地区1000多万人民的防病治病任务全院占地面积10。

3万平方米(其中门诊部占地1。

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医用建筑面积7。

8万平方米)。

医院总资产4O 15亿元。

编制床位1000张。

职工1723人(其中在职职工1349人,离退休人员374人*拥有德国核磁共振仪、螺旋CT机、C臂X光机、PRK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美国彩色多普勒、日本各种内窥镜、电子胃肠镜、瑞典人工肾、钻60治疗机、后装机、体外振波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机、美国椎间盘镜、关节镜等1亿多元的先进诊断治疗设备,其中万元以上设备达620多台(件)b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病治病的需要,医院深感现有条件远不能适应当前医疗形势的快速发展,在原来医院的旁边改扩建了新的综合大楼,功能融合了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市(地)级医院、职业病鉴定防治中心及医院其他自筹建设项目。

综合医院设计说明样本

综合医院设计说明样本

绍兴市立医院规划建筑设计目录一、效果体现篇1.总平面图2.效果图二、分析构思篇1、区位分析2、项目概况3、基地现状分析4、设计目的和理念5.方案构思三、规划设计篇1、功能布局2、交通组织3、消防组织4、功能流线5、停车设施规划6、绿地景观规划7、景观设计意向8、无障碍系统设计9、可持续发展10、日照通风分析四、建筑设计篇1、各功能建筑平面2、建筑内部流线分析3、立面、剖面(造型设计)4、人性化设计五、环保节能篇六、文字阐明篇(各专业阐明, 技术指标, 投资估算)方案设计阐明一、区位分析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 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 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故里。

素有“东方威尼斯”美誉。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美誉, 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旅游都市, 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都市。

是全国十强市, 十强县双十强都市。

也是全国知名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二、绍兴东连宁波市, 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 西接杭州市, 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

东西长130.03公里, 南北宽116.86公里, 海岸线长40公里, 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

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0′、东经120°35′, 总面积362平方公里, 其中建成区面积为82.08平方公里。

三、项目概况拟建绍兴市立医院是一所核定床位数位1000张(涉及感染病区), 开放床位1200张, 日门诊量为3000-4000人次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四、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 建设控制规模110000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0平方米, 筹划投资约4.7亿, 新院建设成一家功能齐全, 建筑新颖当代化综合医院。

五、项目位于绍兴城南中兴南路与玉屏路交叉口东南侧, 东为河道, 西至中兴南路, 南为河道, 北至规划玉屏路。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参考)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参考)

某医院总体规划及手术大楼单体设计说明B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体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始建于X年,是某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

X年X月X日由A医院改制并更名为B医院。

现为某医学院教学医院,该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10余家商业保险定点医院,10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友好协作医院。

医院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开设床位500余张,员工近800人,32个临床医技科室。

拥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螺旋CT、全自动生化仪、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彩超、腹腔镜、宫腔镜、体外电磁波碎石机等200余台高精尖医疗设备。

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年出院1.5万人次。

2.1用地规模B医院位于黄石市市中心。

总用地面积32215.28平方米。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2.2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 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X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建筑面积:X平方米连廊建筑面积:X平方米新建手术大楼建筑面积:X平方米地面:X平方米地下:X平方米容积率: X绿地率: X机动车停车位:X辆(地面)●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标准和规范。

●B医院现状地形图。

创造弹性、效率、人性化的医院建筑规划设计观念:(弹性)·永续经营:具弹性及未来发展的空间设计规划(效率)·良好的水平部门关系:缩短服务动线,节省人力及时间·合理的垂直部门配置:以垂直输送系统联系各部门,取代大量人力及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资源共享:部门不重复设置,节省初期投资成本及日后维护费用(人性化)-考虑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院内动线简单明确、便利病患家属找寻及有效率之医护动线·人性化医疗空间:没有休闲、餐饮及商店等空间;5.1空间布局1.相对集中式的总体布局,缩短病人及医护人员动线,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2.合理的用地计划及分期规划建设,在不影响现有医院营运下做分期建设,考虑以后在入口花园地下将门诊楼,外科大楼及医技楼联系在一起,以适应医院周转问题和弹性。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承载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

医院建筑的设计既要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患者、医护人员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因此,医院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外观、内部布局、材料选择、交通组织等因素,以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设计:以患者为中心,考虑他们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为患者提供无障碍的通道和空间,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地找到正确的医疗部门和诊室。

2.功能性设计:合理规划医院内部空间,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顺畅流动和协作。

例如,手术室、急诊室、住院部、门诊部等应有清晰的布局和连接,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3.绿色环保:考虑医院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选择低能耗和可再生的材料。

同时,提供足够的自然光和通风,以改善室内环境和患者的舒适感。

4.安全性设计:设立适当的安全出口和紧急通道,确保灾难时的安全转移。

此外,医院的数据和设备应有合适的安全保护措施,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隐私和资产。

5.可拓展性设计:充分考虑医院的未来发展潜力,保留适当的扩建空间,以应对未来医疗需求的增加。

三、建筑外观设计1.简洁、大气的外观,展示医院的专业形象。

2.选用耐候性好、易于保养的外墙材料。

3.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可以采用不同的外观设计,以便患者和访客能够轻松区分和导航。

四、内部布局设计1.主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指引标识,为患者提供导航。

2.住院部与门诊部应分开布局,各自设立独立的出入口。

3.医疗科室应依据功能和流程合理布局,减少患者流动路径。

4.手术室、急诊室应尽量靠近主入口,以便快速抵达。

5.中央供应室、洗消室等配套设施应便于各个科室使用。

五、材料选择1.选用抗菌、易清洗的材料,以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地板材料应该防滑,并且能够有效隔音减震。

3.墙壁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吸音性能,减少空间的噪声。

4.天花板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吸声性能,提供宁静的医疗环境。

六、交通组织1.主入口与停车场之间应布置便捷的人行通道,方便患者和访客的进出。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医院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是人们生病时去就诊的地方。

医院建筑是一个体现城市文化和综合实力的窗口。

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建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因此,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0000平方米。

医院总规划床位1000张,具备综合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抢救和康复功能的大型医院。

三、规划设计1. 院区布局区域规划设计分为临床区、综合管理区、医疗保障区和运动康复区。

临床区包括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急诊楼和医技楼;综合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楼、综合楼和后勤服务楼;医疗保障区包括供配电房、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中心;运动康复区包括康复中心和运动场。

2. 功能划分门诊楼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急诊科等诊室。

住院楼按病种分别设立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隔离病房。

手术楼包括手术室、麻醉室、消毒供应室、无菌处理室和手术准备室。

3. 建筑设计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和急诊楼均采用结构抗震、隔声、隔热等措施,外墙采用一塔成标瓦材,内墙采用防潮防火隔墙,地面采用无尘防滑地面,屋面采用防水隔热屋面。

医疗保障区设置在院区东南角,供配电房、锅炉房采用专业设备设计,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四、设备设施1. 医疗设备医院设备包括综合诊断设备、手术设备、医疗床位、急救设备、一次性材料等,所有设备均采用国家标准的产品。

2. 配套设施医院的配套设施包括供水、排水、通风、空调、消防、强电、弱电等相关设施,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医院的使用需求。

3. 信息化设备医院的信息化设备包括电脑、网络、医疗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等,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五、环境保护在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

其次,医院内采取节能、环保型设备,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周边路网发达,紧邻西钓鱼台公交车站和规划地铁十二号线二期西钓鱼台站。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院区西北角,北临阜成路,南靠现门诊用房,西接裕龙国际酒店。

大楼将建成与日门诊量12000人次相匹配的门诊医技大楼和为航空航天提供可靠卫勤保障的空勤大楼。

30000平米地下室的建成,将解决停车场严重不足,营院安全管理压力大的问题。

二、设计依据1、《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2、《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大楼建筑群设计单位入围及方案竞标通知》。

3、《关于新门诊楼设计布局的建议》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4征求意见稿)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9、《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2008年版)11、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三、规划原则:1、规划设计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特色化,现代化,开放化,生态化,景观化理念;2、强调建筑模块式划分与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日后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3、提高规划院区的土地利用率,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4、明确院区的功能划分,探寻医务作业流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人性化设计;5、合理利用建筑朝向、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废物的利用及当地地理气候和基地小气候的分析,以达到最佳的生态节能设计;6、提高院区的绿化率;7、有效组织道路交通,按综合医院的流程要求合理划分人、车及洁、污流线;8、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满足当前需要,服务长远的原则,做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卫生安全、经济高效、具有前瞻性,以及建筑设计构思新颖等,从人流、物流、空间布局、色彩分区、无障碍技术措施、信息诱导标识系统及生态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9、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科学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并注意避免周边市政道路噪声、环境对院内诊疗环境的影响。

10、创造合理的分期建设规划;四、规划目标立足现实,尊重流程,保证营运,低碳发展。

1、协调完善城市设计针对建设地段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景观环境,对场地内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整合,注重城市设计。

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在规划布局、建筑造型及景观环境设计中采取多样的手段予以呼应。

2、先进的医疗建筑设施在特定的基础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院的设计标准,在保持功能分区合理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医院设计手法,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运转的医疗服务模式。

3、创造简洁、清晰的交通体系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导向性清晰。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医务空间、病患空间。

为本次设计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块化式规划为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医院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更加完善,本设计采用区域性的模块化式建筑布局,使未来建成的医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导向性。

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模式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充分的余地。

5、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细部处理上,本设计在各种空间处理上充分体现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病人为中心,同时也兼顾医护人员的设计原则。

在每个候诊空间均设计了采光的候诊廊,并配以一定的病人休息空间,内部空间尺度宜人,为病人带来家的温馨的感受:同时每个医疗单元也单独设计了医护人员区域,体现了建筑设计对病人、医护人员的同等关怀。

五、规划布局空军总医院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宝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以拆除与新建结合的方式,地面地下统筹利用,在提升环境品质前提下,提高场地利用率。

目前院区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入口蜗居于一狭窄胡同中,而院区内唯一广场成为停车场,为了改善环境品质,特别是大流量门诊需要的开阔广场空间进行人员集散,设计中将临阜成路军需仓库及礼堂拆除,设计为院区主广场。

广场、地面停车及景观统筹安排,形成气势磅礴的院区主入口。

现有院区大门东移,与新广场、综合病房楼、西楼、飞行员康复训练室、新制剂楼共同形成贯穿整个院区主轴。

院区主广场同时成为住院广场及门诊广场,满足院区人员集散要求。

新门诊医技、空勤大楼建成后,拆除原门诊楼建筑群,规划成院区花园,与综合病房楼东侧花园形成院区景观轴线。

院区东南角老制剂楼、发热门诊、传染科、战备物资库、营养科均为上世纪70、80年代建设,占地面积大,楼层较矮,土地利用率偏低。

本规划拆除这群建筑,新建六层后勤大楼。

在阜城路设置院区主要车行出入口,沿西北侧胡同开设急救出入口,西南侧胡同设置住院探视入口,解决住院探视人流及物流。

用地南侧设置污物出口。

院区环路系统解决车行交通问题,并且将各种内部、外部不同性质的人车流分开,使得院内交通更加顺畅,也减轻了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六、总体交通、环境设计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院内复杂的流线,使其互不干扰。

本着医患分流、人车分流、洁污分流、患患分流的原则,将各种性质的人群有效分流,使病患及医护人员能够便捷快速到达各功能组团。

机动车流、步行流线两种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门诊流线:由门诊大厅进入,设置一条医疗街,各个科室的候诊空间面向医疗街展开。

通过明晰的标识系统,使得就诊流线简单明了。

急诊,急救流线: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独立出入口,病人通道和医护通道分离。

住院探视流线:设置探视出入口,方便人流进入住院楼,经门、急诊检查过的患者也可以医疗街方便到达住院楼。

探视流线:西南侧胡同设置探视出入口。

污物流线:洁污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消防流线:环形消防流线,车道通畅高效。

消防登高面: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七、建筑设计理念基于对本基地城市设计条件和地块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设计策略:首层及二层建筑直接落地,四角微向外倾斜,用最为坚固的斜向支撑形体形成坚如磐石的基础,结合多个入口的进退关系,形成丰富立面效果,对城市空间表现出一种包容接纳的积极态度,延续历史又自信展示未来。

此两层立面截取北京古城墙元素,并且选用了与院区主体建筑色彩类似的石材,表达庄重、大方、开放、和谐内涵。

在坚如磐石的基础之上是与院区综合病房楼、东楼折线型形体类似的塔楼。

表达空军雄鹰展翅之意。

为使塔楼轻盈,跳出桎梏,在立面上采用了简洁语汇,富有韵律的横向遮阳体系,勾画出伸向蓝天的两双翅膀,自然光线通过漫反射,射入建筑,令建筑内洒满阳光。

因用地局限,除了南北方向稍稍开阔外,东西方向较为局促,我们摒弃了将门诊主入口设置于基地北侧的常规做法,将门诊主入口设置在用地东侧,面对未来院区主广场,解决门诊人流集散。

同时在场地北侧退让出院区急诊广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足够空间。

用地南侧适度留有空勤大楼入口广场,形成丰富、宜人的步行空间。

在建筑中嵌入多层次的、尺度宜人的中庭与院区主广场连接,形成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将人流自然引入大楼内部;三层平面稍稍后退,在二层裙房顶设置为半开放屋顶花园,适度向公共人群开放,为诊疗空间带来活力。

塔楼结合功能要求,划分成相应的功能模块。

各模块连接处为丰富的空中花园体系,在提升诊疗品质的同时,将绿化空间分享给院区和城市,自然塑造出独特的、有吸引力的门诊医技大楼形象。

用具有生态效应的外遮阳表皮将塔楼和裙房包裹,在大大降低运行能耗的同时,形成现代、时尚的建筑形象;裙房与塔楼、石材与铝板,两种体量、两种材料的对比、叠加,空间的穿插,产生独特的艺术张力,形成让人过目不忘的人文景观。

我们将对项目功能的图解直接反应在建筑的形态上,嵌入由多层次、尺度宜人的中庭、绿化平台、纵街组成的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

并且尽量减少首层的建筑覆盖率,通过架空、绿化、悬挑等手法取得建筑面积扩容和景观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在顺应规划导则和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时尚又新颖的空军总医院形象。

八、单体交通设计本项目采用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合理安排车行流线、地下车库出入口和落客区。

车行交通设计基地仅有北侧阜成路、西侧胡同两条城市道路,基地车行流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入口统一考虑。

安排两进两出的地库出入口格局,大大加强了本地块的可达性;从阜城路过来车辆可沿中心道路分别进入本地块南北两侧地库入口,来自胡同的车辆从西南侧院区次入口直接进入基地南侧地库入口。

而地库出口分别安排在基地南北,车辆可以在不干扰院区交通情况下快速离开。

人行交通设计门诊人流的设计上,重视患者动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广场,在大楼东侧布置门诊主入口及儿科、体检入口;通过合理高效的门诊动线设计,将人流导向门诊中庭空间。

在场地北侧结合城市步行人流来向设置急诊入口,结合急救车行来向在大楼西北侧设计急救入口,使急诊急救人流能最迅速快捷到达功能单元。

空勤大楼人流从南侧专用大厅进入,抵达空勤各个楼层。

各个塔楼均设置了医护专用电梯,与患者电梯分组分厅。

空勤大楼及门诊楼各设污物电梯,地下室设置垃圾收集站,通过分时管理,避免对院区和城市的干扰。

九、无障碍设计本方案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在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分严格按规范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十、消防设计1、总图沿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门诊楼及空勤楼作为消防登高面,满足规范大于1/4周长的消防要求。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高层建筑的一层,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

地下车库有四个7米的双车道,满足地下车库的疏散要求。

2、裙房区裙房区建筑为三层,根据消防规范规定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组织安全疏散系统,并通过防火卷帘解决门诊大厅与使用房间的分隔问题。

3、主楼区主楼标准层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

4、地下室地下室按功能分区和规范规定合理布置,其设备用房、人防等用房按1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汽车库按4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其人员疏散组织和车辆进出等均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十一、生态节能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从建筑布局、建筑空间、遮阳立面表皮的处理、屋顶绿化的处理、中水系统的收集和再利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节能设计,用务实的态度,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来降低运营能耗,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部分结构专业设计说明一、项目简介该项目地处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钓鱼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