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6课段太尉逸事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行文脉络
四、相关知识 逸事状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其主要特 点有三: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 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 同(史传求全面)。其写作目的有三:一是供史官录用,希望 修史时为死者作传;二是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三 是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逸事状有固定格式,一般在 文末写上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
介词,凭借……身份 代理 寄寓,这里指驻军
古今异义词。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今义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大都 钱财和货物 连词,便
名词作状语,每天 通“慊”,满足,快意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任意妄为 索取 通“槌”,打 忧愁
介词,用
禀告
介词,把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生民”,老百姓。
今义指陌生人 治理
D.这一部分表现了段太尉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 清正廉洁。
解析:B项,朱泚送来三百匹大绫,推托不掉而收下的 是太尉婿韦晤。 答案:B
动词,指职务变迁 立身处世
往来
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介词,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侍从左右的人,这里指韩愈。古人 不直接称呼对方,而称供使令的人,表示恭敬
[环节二 分析文理]
,依然勒索田租,伤天害理。
B.段太尉委婉陈词,反而惹怒了焦令谌,以致佃农
被杖击垂死。
C.段太尉亲自为农民敷药哺食,并卖掉坐骑为农民 交纳田租,从而感化了焦令谌。
D.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 烘托了段太尉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解析:A项,段太尉任营田官是在“勇服郭晞”之前。 答案:A
(4)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译文:临时驻扎在泾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 荣,是个刚强正直的人(判断句)
(5)汝将何以视天地 译文: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宾语前置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7.下列句子属于直接表现段太尉仁义爱民的一组是
() ①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②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③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 哺农者
倘若
送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财物。今义指充当一
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形容词,执意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下的地位
没办法
竟
住宅
介词,把
送往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留,安放
10.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以如司农治事堂 译文:把(大绫)送往司农寺的办公厅(省略句)
(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译文:太尉手下的官员将(大绫事)告诉了朱泚, 朱泚取下一看,原来封存的标记还在(省略句)
13.下列对第四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交代写作该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
源。
B.作者具体说明了此“逸事状”材料历经多方搜寻
——遍访边防旧地,查询老校退卒,咨询会州刺史
。
C.作者认为段太尉素有“所立”,“遇不可,必达其 志”,“言信行直”,并不是为“取名天下”才“ 奋不虑死”击贼殉国的武夫。
柳宗元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一生
作 留下六百多篇诗文作品,如在永州写下的《封建 品 论》、《捕蛇者说》、《永州八记》、《三戒》
等名著,传世有《柳河东集》。
二、人物颂歌 你谦逊好学,21岁即考中进士,在坎坷的仕途路上, 你视贬谪为动力,视坎坷为财富,不管是湖南的永州,还 是广西的柳州,都是你大显神才的地方,你把被遗忘的角 落催醒激活。正如你把广西灌县清秀明澈的冉溪定为“愚 溪”一样,你把自己当为“愚人”,心甘情愿地超越常人 置身贫境之中,这对你是解脱,也是安慰和幸福。你如一 只忙蜂,在短暂的时间内,写出了光辉耀世的散文和书法 艺术之作,超负荷地做出了前无古人、后世无双的业绩。
⑤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⑥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⑦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解析:③⑤从侧面表现段太尉之勇。
答案:C
4.下列对第一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郭晞拥有重兵,权大位尊,却放纵士兵不法肆暴。
节度使白孝德懦弱无能,忧戚无法。
[背名句·烂熟于胸]
1.凡为人傲天灾、 犯大人 、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 使主人出无马, 汝将何以视天地 ?
2.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 ,一时奋不虑 死, 以取名天下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3.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 ,未尝
以色待物。 4.人视之, 儒者也 。遇不可,必达其志 ,决非偶然者。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乞丐。有一次,我在山中迷 了路,眼看天色已晚,不知何处得以容身。黑夜中,我在 崎岖的山路上徘徊,遇到一位乞丐。我向他请教,我到什 么地方可以借宿一夜。乞丐对我说,‘这里是荒郊野外, 方圆几里都没有人家。如果你愿意和一个乞丐住在一起的 话,你就跟我走’。于是,我就跟了他去,一待就是一个 月。每天早上,我随他一起上路乞讨。乞丐的生活漂泊不 定,常常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可他总是非常快乐,从未 有过失望。每天晚上睡觉前,他总是对我说,‘感谢上天 的眷顾,相信明天会更好’。
将近
索取
副词,立即,马上 通“逊”,谦恭
名词用作动词,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副词,立即,马上
名词用作状语,亲手 名词用作状语,早晚
名词用作动词,买 副词,几近,将要
介词,依靠 羞悔,遗憾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农以告谌 译文:农民把旱情告诉焦令谌(省略句) (2)舆来庭中 译文: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省略句) (3)段公,仁信大人也 译文:段公是仁慈而有信义道德的人(判断句)
D.作者担心段太尉的事迹散失不传,未能收集到史官 那里,所以将这些逸事写成行状私下交给韩愈。
解析:C项,“言信行直”文中形容“永州刺史崔公”。 答案:C
每天成群结队地在市场上勒索(状语后置句) 您见到老百姓被暴徒伤害(被动句)
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状语后置句) 要归罪于谁(宾语前置句) 有幸承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状语后置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列句子属于直接表现段太尉之勇的一组是 ( )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②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晞一营大噪,尽甲 ④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B.段太尉自请担任节度使,并把郭军中横行不法的十
七个士兵斩首示众。
C.段太尉抓住“副元帅一世功名将毁于乱军”的要害,
正气凛然,慷慨陈词,晓之以理,明之以利害,震
慑了披甲暴怒的士兵,说服了郭晞。
D.这一部分充分显示出段太尉的智谋和胆识,赞扬 他舍生忘死、为民请命的高尚品德。
解析:B项,“段太尉自请担任节度使”与原文不符 ,原文是“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 答案:B
仍
安适的样子
副词,将要
连词,因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混乱
介词,用 暂时代理
介词,用 附着
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坏 树立
名词用作动词,穿上铠甲 动词,致辞
动词,辞掉
连词,表并列,译为“又” 副词,难道
为什么
介词,用
纵任
形容词用作名词,凶暴之事 连词,表递进,而且
副词,将要
连词,那么
助词,无义
其实,人无常师,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学习的 机会——世间万物皆为吾师。学习乃人生之常道,然师 常师者未若师自然也。天上的云朵,地上的树木,自然 万物皆可为我师。
如果说一个老师是一座游泳池,那你可以在此学会 游泳。而一旦你学会了游泳,整个海洋就都是你的。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人物档案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 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因逝世于柳州刺史 任Leabharlann Baidu,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 简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被列为 历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 才名,早有大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考 取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后升任监察御 史里行,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任礼部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都在坚持冥思苦修。 我的生活就像那位乞丐一样,时常陷入困顿之中。于 是,我开始感到绝望,失去信心,甚至要放弃自己的 功课。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乞丐,想 起他每天晚上对我说的那句话,‘感谢上天的眷顾, 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一条狗。有一天,我因为口 渴来到河边,碰巧,有一条狗也来到河边喝水。狗朝 水中望去,突然发现水里也有一条狗——它自己的倒 影。那条狗感到非常恐慌,它狂吠着落荒而逃。可口 渴难耐,那条狗又不得不回到河边。尽管非常害怕, 它还是一跃,跳进了水里,立刻,水中的那条狗不见 了。由此我感悟到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启示:尽管你 会感到害怕,可你一定要跳到水里去。”
⑤取骑马卖,市谷代偿
⑥段公,仁信大人也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解析:①是说农民去段太尉那里告状;⑥是尹少荣的
话,侧面表现太尉仁义。
答案:B
8.下列对第二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
一项是
()
A.“勇服郭晞”之后,段太尉任营田官,他的顶头
上司泾州节度使焦令谌掠夺百姓田地,不顾天灾
二、主旨领悟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 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 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画了段太尉作为封建时代一位正直的官 吏,不畏强暴、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的形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 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1.下列对第三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
一项是
()
A.段太尉早在经凤翔上京赴任司农卿时,就已提防
朱泚的赠贿。
B.朱泚送来三百匹大绫,段太尉推托不掉,只好将
大绫封存在司农治事堂的房梁上。
C.“拒纳朱泚大绫”这则逸事作为段太尉拿笏击朱泚 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 而且见于小处。
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 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 (815)春回京师,又出任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任职四 简 年政绩卓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逝于柳州,年仅47岁 历。
柳宗元主张改革文体文风,提倡诗文内容充实、形 式生动,反对追求形式、华丽靡空的文风。其文峭拔 矫健,说理透彻,独具风格。
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多少的意思。
今义指几何学的简称
古今异义词。这里是两个词,“假”是借 用的意思(一说暂且),“设”是安排的意思。今义: a.姑且认定;b.虚构。
粗糙的食品
明天 古今异义词。这里是无能的意思;今义指不允许 汾阳王凭借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省略句)
驻军在邠州(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惯偷、贪婪、凶残、邪恶的邠地人(定语后置句)
第四单元第16课段太尉 逸事状
2020/8/14
[读美文·滋养心灵]
鲁的三位老师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 子向他求教:“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古鲁微闭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在我的 一生中,曾有过无数个老师。即使给我几个月甚至几 年的时间,我也难以将他们一一说出来。不过,真正 让我受益终生的,是这样三位老师。
“我的第三位老师是一个小孩。一天傍晚,我在一个小 镇上遇到一个小男孩,他的手里捧着一根点燃的蜡烛,他要 到寺里去敬献他的蜡烛。我对小男孩说,‘这蜡烛是你自己 点的吗’?小孩回答,‘是的,先生’。我又问他,‘点燃 的时候,蜡烛就会发出光,而在未燃之前,蜡烛却不会发光 。你能告诉我,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男孩咯咯地笑着 ,并不急着回答,而是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然后问我, ‘你看,我现在把蜡烛吹灭了。你能告诉我,那蜡烛的光跑 到哪里去了吗’?让我自视渊博的学问顿时化为乌有。那一 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浅薄、愚蠢迟钝。”
一、背景链接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 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 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 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秀实在朝中, 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击朱泚面额,被害,追赠 太尉。
本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是作者 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是纠正当时一些人对段秀实的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