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处治措施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公路路基翻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公路要是好好的,那车子跑起来多顺畅啊,可要是碰上路基翻浆,那可就麻烦啦!就好像人走路突然踩到了泥潭,深一脚浅一脚的,多闹心啊!咱先得搞清楚啥是路基翻浆。
简单来说,就是那路基里的土变得软乎乎的,跟浆糊似的,车子一压上去,就凹下去一块,这不就影响通行了嘛!那为啥会这样呢?原因有好多呢,比如土太湿啦,地下水位太高啦,或者是冬天的雪水渗进去啦等等。
那咋办呢?别急,咱有办法!首先呢,得加强排水。
就好比家里积水了,咱得赶紧把水排出去不是?在公路上也是一样,把那些多余的水弄走,让土能干爽一点。
可以挖些排水沟啊,或者装些排水管道啥的。
然后呢,可以换填一些好的土。
把那些容易翻浆的土挖掉,换上硬实点的土,这就好比给公路换双结实的鞋子,走起来就稳当多啦。
还有啊,咱可以在路基里加些加固的材料。
就像给房子加钢筋一样,让路基更结实,不容易变软。
比如说加些石灰啦、水泥啦,让土变得更坚固。
再就是要注意养护啦!别以为修好就完事大吉了,得经常去看看,有啥问题及时处理。
就跟咱人一样,得定期体检,有小毛病赶紧治,别等成了大病才着急。
另外,在设计公路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全啊。
不能随便就建了,得根据当地的情况,选好材料,做好规划。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打个好地基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你想想,如果不处理好路基翻浆,那得多危险啊!车子开着开着突然陷进去了,多吓人!而且还影响交通,大家都得堵在路上,多耽误事儿啊!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问题,得认真对待,把公路修得稳稳当当的,让大家都能安心出行。
总之呢,公路路基翻浆可不是小事儿,咱得重视起来,该排水排水,该换土换土,该加固加固,该养护养护。
只有这样,咱们的公路才能像健康的人一样,充满活力,为大家的出行服好务!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朋友们!。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道路翻浆是指道路表面浮现凹凸不平、波浪状或者鼓包的现象。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交通安全,还会给行车带来不便。
因此,了解道路翻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道路维护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一、道路翻浆的原因1. 材料质量问题:道路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差,如沥青质量不达标、混凝土配比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道路表面易受损,容易浮现翻浆现象。
2. 施工不当: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如沥青铺设不均匀、混凝土振捣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道路表面浮现不平整,容易发生翻浆。
3. 水分渗入:道路表面存在裂缝或者破损,雨水或者地下水渗入其中,使得道路基层松软,容易浮现翻浆。
4. 车辆过载:超重车辆的频繁通行会加剧道路表面的磨损,导致道路翻浆。
5.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能导致道路翻浆。
例如,极端高温天气会使沥青软化,从而引起翻浆。
二、道路翻浆的处理措施1. 及时维修:一旦发现道路浮现翻浆现象,应即将进行维修。
维修时,可以采取补缀或者重新铺设的方式,将翻浆部份修复或者更换,确保道路表面平整。
2. 质量控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确保沥青的质量符合标准,混凝土的配比合理,施工过程按照规范进行,以减少道路翻浆的发生。
3. 加强监测:建立道路翻浆的监测系统,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和评估。
一旦发现道路翻浆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防止进一步损坏。
4. 加强执法:加强对超重车辆的执法力度,严格限制超重车辆的通行。
减少超重车辆的通行量,可以降低道路翻浆的发生率。
5. 防水处理:对道路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可以有效阻挠水分渗入道路基层,减少道路翻浆的发生。
可以采用涂层、防水剂等方法进行防水处理。
6. 加强维护:定期对道路进行维护,及时修复道路表面的裂缝和破损,防止水分渗入,减少道路翻浆的发生。
7. 提高道路设计水平: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流量,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以提高道路的抗翻浆能力。
公路路基翻浆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公路路基翻浆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本文分析了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级,同时对公路路基翻浆的防治措施进行归类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翻浆;病害成因;防治措施0.引言季节性冰冻地区,每年春融期间,受地下水位过高、含水率偏大,且受到路面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导致公路路基发生弹簧、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它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处理路基翻浆,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1.路基翻浆的成因1.1土质采用粉性土做路基,便构成了冻胀与翻浆的内因,粉性土毛细上升速度快,作用强,为水分向上积聚创造了条件。
1.2水文地面排水困难,路基填土高度不足,边沟积水或利用边沟作农田灌溉,路基靠近坑塘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为水分积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1.3气候多雨的秋天、暖和的冬天、骤热的晚春、春融期降雨等都是加剧湿度积聚和翻浆现象的不利气候。
1.4行车及养护过大的交通量或过重的汽车会加剧翻浆发生;此外不及时排除积水,弥补裂缝,也会促成或加剧翻浆的出现。
2.翻浆的分类与分级2.1翻浆的分类根据路基中水分来源不同,可以把翻浆分为以下5类:(1)地下水类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水、裂隙水、泉水、管道漏水等。
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基经常潮湿,导致翻浆。
(2)地面水类主要指季节性积水,也包括路基、路面排水不良而造成路旁积水和路面积水。
受地表水影响,使土基潮湿,导致翻浆。
(3)土体水类因施工遇雨或用过湿的土填筑路堤,造成土基原始含水率过大,在负温度作用下使上部含水量显著增加,导致翻浆。
(4)气态水类在冬季强烈的温差作用下,土中水主要以气态形式向上运动聚积于土基顶部和路面结构层内,导致翻浆。
(5)混合水类受地下水、地表水、土体水或气态水等两种以上水类综合作用产生的翻浆。
2.2 翻浆的分级根据翻浆高峰时期路基、路面变形破坏程度,可将翻浆分为以下3个等级:(1)轻型:路面龟裂、湿润、车辆行驶时有轻微弹簧。
路基翻浆病害处理
路基翻浆病害处理一、引言路基翻浆是指路基土层在湿润条件下发生液态化,导致路面下陷、凹陷的一种病害。
它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合理有效地处理路基翻浆病害对于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病害形成原因路基翻浆病害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路基土层质量差:土质松散、含水量高、含有易溶解物质等,容易发生液态化;2.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高于路基土层,增加了路基土层的饱和度,导致液态化;3.降雨量大:大雨过后,路基土层吸水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排除积水,加剧了液态化的发生;4.环境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引起土体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使路基土层易发生液态化。
三、病害处理方法针对路基翻浆病害,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加固路基土层:通过加固路基土层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液态化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夯实、加固、加土等。
2.改善排水状况:对于地下水位过高的情况,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如增加排水设施、修建护岸等,以保持路基土层的干燥状态。
3.加强路基排水:在路基中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利用重力或泵浦将积水排除,减少液态化的风险。
4.改善土体性质: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如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水量等,提高土体的抗液态化能力。
5.增加抗滑措施:在路面上增加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或结构,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减少翻浆的发生。
6.定期检测和维护: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路基翻浆病害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避免病害扩大和加剧。
四、病害处理实例以某市某路段为例,该路段在雨季频繁出现路基翻浆病害,严重影响了交通的通行。
针对该问题,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1.加固路基土层:对路段进行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增加土体的抗液态化能力。
2.改善排水状况:在路段设置了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将积水及时排除,保持路基土层的干燥状态。
路基翻浆的成因及处置措施
路基翻浆的成因及处置措施摘要:翻浆是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
主要受有水分、土质、温度、行车荷载和人为等因素影响。
它不仅破坏路面,妨碍交通,严重时会造成交通中断,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本文对翻浆成因进行描述,据此对处置措施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翻浆;成因;措施1 翻浆的概念翻浆指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鼓包、弹簧、裂缝或破裂、冒浆、车辙等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良或水位发生变化引起的。
2 翻浆的成因分析翻浆的成因主要包括水破坏、土质、温度及湿度、人为因素、以及交通量的影响等。
据此逐项分析:(1)水破坏:水破(损)坏是翻浆产生的根本原因。
导致翻浆的水体按照来源主要是地下水、地表水两种:地下水指在比较潮湿的土基上铺筑路面,路基长期受到地下水影响,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使土基含水量偏高引起翻浆;地表水指路基受到路面结构及其透水性的影响,通过路面渗入路基内部,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严重的翻浆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翻浆多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期。
秋季是路基水分聚积时期,秋季雨水增多地表水下渗,使路基含水量增多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这是发生翻浆现象的先决条件。
另外,在我国南方地区也会出现翻浆,主要是路面的密水性较差,公路在经过湿地(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或公路边沟或坡脚等存有积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水分逐渐浸入路基造成的结果。
翻浆往往沉降和隆起同时并存,路面结构混淆。
盐渍地和沼泽地是翻浆病害的重灾区。
(2)土质:土质分类中细粒土的粉性土是最易产生翻浆的土质。
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高且快,在负温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土体强度降低快易失稳;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有水源充足情况下才能形成翻浆;砂性土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翻浆。
(3)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冬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在同样的冷结深度和冷量的条件下,冬季负气温作用的特点和化冻结速度的快、慢对形成翻浆的影响也很大。
浅谈道路翻浆的形成原因及防治
浅谈道路翻浆的形成原因与防治翻浆是寒冷地区道路上特有冻害现象。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春融解冻期间,道路表面常会出现不均匀起伏、鼓包、龟裂和潮湿现象,经车辆反复辗压作用,发生弹簧现象,甚至路面破裂,挤出泥浆,使路基失去承载力,路面沉陷破坏,形成翻浆。
翻浆的发生,对路面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车辆安全通行。
一、翻浆发生的时间及过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
在负温区内,土中的毛细水,自由水首先结冻,薄膜水逐渐移向晶体而结冻,于是该处土粒周围的水膜减薄而剩余了许多表面能,增加了从水膜较厚的土粒处吸湿的能力。
土中温度高处的水分便向上移动,补充低温处土粒薄膜水的转移。
在正温区内,下层水分向零度等温线附近移动,气态水由于冷处比暖处气压小而移向冰晶体,凝成液态水而结冰;毛细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移向冰晶体,部分冻结,部分转变为薄膜水以补给负温区的水分转移。
从而造成大量水分积聚在土基上层,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
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裂或冻胀隆起。
翻浆发生在春融解冻期间。
大连地区通常在3月中旬就有翻浆初期症状。
春季气温回升到零上,土基开始解冻,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融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除,土基上层便呈现过湿状态。
当融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
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发生"弹簧"、开裂、鼓包,严重时泥浆外冒,路面大量破坏,稀软的泥浆便会沿着开裂的路面缝隙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即形成翻浆。
二、翻浆形成的因素影响公路翻浆的主要因素有:土质、温度、水、气候、行车荷载、人为因素等,其中土质、温度、水三者的共同作用是形成翻浆的三个自然因素。
1、土质。
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在负温度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而且土中的水分增多时强度降低幅度大而快,容易丧失稳定。
路基翻浆原因及防治措施
()换填土法:采用水稳性 、冻融性好 、 比试验工作, 1 每层 自检、报验工作。
则 ,冻胀时路面不致产生 有害变形 ,冻融时路 石渣,压实度不得低于9%; 5 禁止使用劣质开山
床承载力不致下 降,换填 厚度应 控制在最大冻 料或覆盖土 回填或找平 ;超挖部分不规 则或不
一
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三,翻浆的防治措施 基本途径是 :防止地面水 、地下水或其他 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 中进入路基 上部 ,
4 .夏季养护 养护的主要工作是修复翻浆破坏的路基、
.
路基翻浆的成因
可将聚冰 层中的水分及 时排 除或暂时蓄积在透 路面,采取根治翻浆的措施。 五.路基翻浆的处治 水性 好 的路面 结构 层 中 ;改善土 基 及路面 结 构;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 l 、路基翻浆的预防 路基翻浆处治 , 一般采用 。 挖换材料法 ”,
如何正确预防和处治这一病 害, 就成为公路养护 等,厚度可根据计算确定。 () : 3 土质 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 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几年 来工作的实 四.翻浆路段的养护 () :一定的冻结深度和一定的冷量( 4 温度 冬 践 , 路 基 翱 浆产 生 的 原 因及 防治措 施 、 养护 方 就 1 .秋季养护 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 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式 等进 行 了简要 论 述 。 秋季养护的主要工作是排水 ,尽量防止水 誊 国} 路 翻 影 防 措 l 9 基 浆 响 治施 () 5人为因素 :①设计不 当 ②施工质量有
春融期 间, 昼夜温差较大 , 土壤的解冻在 由
地表 向下逐渐发展的过程 中, 路基的冻融现象交 替 出现 , 在路基含水量较大的路段内在一定深度
道路翻浆原因及防治措施
道路翻浆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道路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翻浆,本文针对道路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以期对公路施工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健词道路翻浆;公路施工;防治措施0 引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各种病害,而在各类路基病害中最常见的就是翻浆,主要在北方春季和沼泽、盐渍土等区域发生频率较高,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含水过多、排水不畅,在行车作用下就会对路面造成鼓包、冒泥浆、裂缝、车辙等情况。
道路翻浆问题一直备受业内技术人员关注,并开展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但因翻浆成因及防治措施比较复杂,具体问题既多样又可变,所以本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道路翻浆成因及影响因素1.1 道路翻浆的成因路基水在秋季易于发生聚积,因受到农业灌溉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地表水的下渗会使地下水位升高而导致路基水分增大。
冬天就把路基上部的土冻结,对于路基下部的土起到一定保温作用。
水分一般就会向土体内温度较低位置进行移动,因而逐渐增加路基上部的水分,由于路基上部温度较低就会发生结冰现象,由于冻胀造成路面发生隆起或冻裂。
转年春季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大,使土基的冻层完全融化形成的水分发生下渗,土随着不断干燥后,还会逐渐恢复土基原有强度,这就是道路翻浆的整个形成过程。
1.2 影响道路翻浆的因素道路翻浆是由于多种因素发生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水、温度、土质、路基及行车荷载这五个因素,而形成翻浆的基本条件是水、土质和温度。
1.2.1 水翻浆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对道路翻浆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道路所处地段的路基浸水情况、地下水、地表水及路面排水等,路基中水的移动贯穿翻浆形成的整个过程。
对道路翻浆的形成水能起到控制作用,没有水道路就不可能发生翻浆灾害。
水的体积随气温变化而变化,0℃以下时路基中的水就会凝结成冰,这时其体积就会发生一些膨胀,液态水的渗透流动性较好,主要是因为水分子比土体孔隙要小,但土体孔隙管壁通常会发生粘滞效应,就会使地下水的渗透速度降低。
浅析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翻浆是寒冷地区道路上所特有的冻害现象,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普遍的病害,它严重地破坏了路面,影响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国防不利,也大大增加了道路养护的工程量。
因此,只有加强对翻浆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才能进一步进行防治,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下面就路基翻浆的原因,造成的因素及防治措施做一浅析:一、路基翻浆的原因:在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翻浆路段的路基在秋天往往并无问题,土壤中含水量并不多,土壤中水分的增加,主要是外界水的侵入,毛细水上升和温差聚流现象造成的。
路基深部比较温暖,土壤中水分在温差作用下产生聚流,土壤中的水分向路基上层已冻结的土层方向聚集,路基土壤中水分才大大增加,由于水分的不断供给,逐渐在路基上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层、二层或多层聚冰层,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路基填土是粉质土,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裂或冻胀隆起,春融化冻时,气温回升,土基开始解冻,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融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除,土基上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融解到聚水冰层时,土层的温度有时会超过液限,土基承载力极低,道路表面常会出现不均匀起伏,鼓包龟裂和潮湿斑点、弹簧现象,一经车辆通过,路面沉陷破坏出现翻浆。
二、造成路基翻浆的因素(一)水分水是影响道路翻浆的基本因素,因此防治道路翻浆按水分的存在形式不同来源进行分类。
1、地下水类道路翻浆地热低洼地区,如路基填土高度很小,地下水位又高,冬季冻结时,地下水就会不断向上层聚流,使土壤含水量大大增加,引起翻浆。
在丘陵地区或山区的路堑地段由于开挖,使路基顶面接近地下含水层,在半填半挖地段,路堑边坡切断含水量水层,这种情形都容易产生翻浆。
城市道路由于地下管道漏水,冬天使路面发生鼓胀,春天发生翻浆。
2、地表水类道路翻浆当地势低洼平坦,路旁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或路基通过盐滩时,水分大量积聚在路基两旁,渗进路基土壤,在聚流作用下,发生翻浆。
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处治策略
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处治策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是路基翻浆的问题也日益加剧。
路基翻浆在公路病害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了翻浆会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运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加强对路基翻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标签:路基翻浆;原因;措施公路的安全运行首先要保证路基的稳定,路基翻浆对公路的安全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路基的翻浆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管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都对翻浆产生着影响。
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路基翻浆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公路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公路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1、土质因素造成翻浆的产生我们的道路土基中通常使用3种土,分别是粉性土、粘性土和砂性土。
粉性土的毛细水使得地下水容易形成高速而大量的向上凝集,在负温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也容易形成冰冻,且造成土体强度的降低从而使土体的稳定性失散,所以说粉性土是容易造成路基翻浆的途中;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所以在干旱的季节中光靠地下水很难造成路基翻浆的现象,但如果到了雨季,粘性土的水资源过滤能力差的问题就将集中体现,容易造成较大的翻浆现象,所以粘性土不宜在雨水较多的区位内适用;而砂性土过滤水的能力比较强,其自身也更容易形成稳定性,手里强度也好于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发生路基翻浆现象。
所以,我们在道路的建设中应尽量使用砂性土,从而规避因土质因素而引起的路基翻浆现象。
2、温度因素造成翻浆的产生冻结深度和冷量是形成翻浆的一个充分条件。
在相同的冻结深度和冬季寒冷的条件下,负温度特性,冻结速度快,对缓慢形成翻浆的影响很大。
初冻温度通常还没有那么冷,且容易出现温差大冷热不均的现象同时温度的停留期较长,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从而使大量的水分聚流到路面很近的地方,在加上车辆对路面持续不断的压力,两者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翻浆现象。
而如果在持续的低温条件下,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离路面较深的地方,土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现象。
谈谈路基翻浆的防治措施及养护
谈谈路基翻浆的防治措施及养护公路路基翻浆表象是中国常见的公路病害。
翻浆的发作,不只会损坏路面,阻碍行车,严峻的还会中止交通,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战备都具有必定的损害,并添加公路维护作业。
下面个人就防治中的疑问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翻浆的防治办法防治翻浆的底子方法是:避免地上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住前或冻住进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在化冻期,可将聚冰层中的水分及时扫除或暂时蓄积在透水性好的路面布局层中;改进土基及路面布局;选用归纳办法防治。
1.做好路基排水,进步路基杰出的路基排水能够避免地上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
使路基土体坚持枯燥,然后减轻冻住时水分聚流的来历,这是避免和处置地上水类和地下水类翻浆的首要办法。
2.铺设隔离层隔离层设在路基顶面下0.5m~0.8m处,其意图在于阻断毛细水上升通道,坚持上部土基枯燥,避免翻浆发作。
地下水位或地上积水位较高,又不宜进步路基时,可铺设隔离层。
3.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1)路肩盲沟为及时扫除春融时间路基中的自在水,到达疏干路基上部土体的意图,可在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
适合于路基土透水性较好的地下水类翻浆路段。
(2)排水渗沟为了下降路基的地下水位,可在边沟下设置盲沟或有管渗沟。
为了阻拦并扫除流向路基的层间水,可选用截水渗沟。
4.换土对因土质不良形成翻浆的路段,可在路基上部换填水稳性好、冰冻安稳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以进步土的强度和安稳性。
5.改进路面布局层(1)铺设砂(砾)垫层砂(砾)垫层是用砂砾、粗砂或中砂作成的垫层。
它具有较大的空地,能间隔毛细水的上升;化冻时能蓄水、排水;冻融进程中体积改变小,可减小路面的冻胀和沉陷。
它还具有必定的强度,能将荷载进一步分散,然后可减小路基的应力和应变。
(2)铺设水泥安稳类、石灰安稳类或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垫)层这类基(垫)层具有较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冻稳性,能够进步路面的全体强度,起到减平缓避免路基冻胀和翻浆的效果。
但在重冰冻区域湿润路段,石灰土不宜直接选用,须与其它办法合作运用,如在石灰土下铺设砂垫层等。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道路翻浆是指道路表面出现凹坑、鼓包、裂缝等现象,给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翻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道路翻浆的原因1. 材料质量问题:道路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如沥青质量不合格、石料不均匀等,会导致道路翻浆。
2. 施工工艺不当: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当也是道路翻浆的原因之一。
例如,沥青铺设不均匀、压实不够、沥青温度不控制等。
3.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对道路翻浆有一定影响。
例如,高温天气会使沥青软化,易于变形;而低温天气则会导致沥青变脆,易于开裂。
4. 车辆过载:车辆超载会对道路产生过大的压力,超过道路承载能力,从而导致道路翻浆。
5. 车辆频繁行驶:道路上车辆的频繁行驶也会加剧道路的磨损,从而导致道路翻浆。
二、道路翻浆的处理措施1. 检测和评估:对道路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道路翻浆问题。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损检测仪器、红外线热像仪等,对道路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2. 补充材料:对于道路翻浆的小面积问题,可以采取补充材料的方式进行修复。
可以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补充,确保修复后的道路表面平整。
3. 翻新处理:对于道路翻浆严重的区域,需要进行翻新处理。
翻新处理包括剥离旧沥青、重新铺设新沥青、压实等步骤,确保道路表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4. 加固处理:对于承载能力不足的道路,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可以在道路表面铺设加固层,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防止道路翻浆。
5. 加强维护:道路翻浆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加强道路的维护工作。
定期进行路面清洁、修补,及时处理道路上的缺陷,防止道路翻浆问题的发生。
6. 加强管理:加强对道路建设和维护的管理,确保施工工艺规范、材料质量达标,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抗翻浆能力。
7. 提高意识:加强对驾驶员和行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道路翻浆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减少超载、超速等不良行为,保护道路的完好性。
总结:道路翻浆是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常见的问题,对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造成严重影响。
浅谈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翻浆是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路基的主要病害之一。
翻浆的出现,将会造成公路路面出现鼓包、开裂、弹簧、甚至冒泥现象,轻者导致道路路面毁容和路况下降、路基松软、强度降低、影响行车速度,严重者会发生车毁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故翻浆成为公路运输正常运转的“路障”。
本文分析道路翻浆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道路翻浆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路翻浆;成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一、公路翻浆成因:夏秋季节是路基水分聚积时间,大量的降雨使地表水的渗透作用变的剧烈,同时地表水位也会相应升高,使路基含水量增大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如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将会变的潮湿,冬季气温下降,路基上层土体开始冻结,路基下部土体温度依然较高,下层未冻区的毛细水和薄膜水会源源不断地向上层土体冻结处聚集,并随即冻结形成一个含有大量冰晶体的聚冰层。
随着冻结线的逐渐向下推移和停留,在更深处可能形成新的聚冰层,路基上层的土体首先融化,下层土体尚未解冻,水分渗透不下去,使土基强度很快降低,以至失去承载能力,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会出现淤泥,鼓包、弹簧、裂缝、车辙等现象即翻浆现象。
另外,如果初冻季节冻融交替时间很长,会发生路基上层大量聚冰,随后又融化的现象,产生初冻期的翻浆,在多年冻土地区开挖路堑或铺筑导温性高的沥青路面,土体原有的热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多年冻土的含冰层或饱冰冻土局部融化,也会发生翻浆现象。
二、影响公路翻浆的主要因素从公路翻浆的形成机现中可以看出,冬季是公路翻浆的形成过程,春季是公路翻浆的体现过程,影响道路翻浆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分、温度、土质、路面行车荷载,对于公路翻浆而言,水是前提条件,温度是外部条件,土质是内部条件,而汽车荷载则是翻浆形成的促使条件,公路翻浆过程也是这四个影响因素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公路翻浆。
1、水分。
翻浆过程就是在土基中转移、变化的过程。
公路路基翻浆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1、路基翻浆的原因分析我区属于我国季节性冰冻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悬殊,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公路路基受气候影响大。
个别公路地处虽然地面干旱,但是路基内部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含一些水分,一到冬季天气寒冷,路基土质部的内部水分受到低温影响,便结成冰块,他以硬帮帮的冻土层形式埋存在路基内部,而且吸引周围的水分使自己的体积不断的增大。
到了春季随着气温逐渐生高,在地热和由路面太阳反射产生的高温作用下,冻土层里的冰开始融化,而这种融化只会在路基顶面发生,路基深处的冻土层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即是受到也不会使冻土融化,仍以冻土形式存在于路面路基内部。
这样路基顶部已融化的水无法向下面渗透,也无法以其它方式排除路基以外,只好从路基顶面冒出,因为在行车作用下路基土的毛细管不断受到破坏,水分又不能顺利冒出,结果产生路基土的湿软,导致翻浆,并且这种翻浆直接反射到路面结果层,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
从以上分析可知,产生路基翻浆的主要因素,一个是从路基表面渗入路基内部的水和地下原有的地下水分,另一个是气候变化。
行车作用只是后要因素。
也就是说路基内部没有水分存在,即是天气再寒冷,温度再低也就不会产生翻浆。
另外一方面,路基内部虽然有水分而形成冻土层,如果没有高温能使路基内部的冻土融化,也可能不引起翻浆。
没有融化的冻土,永远会存在于路基内部,它对路基承载能力不会有什么影响,除非它冻胀而顶出路面。
个别路段地下水虽然多,路基又较矮,但不出现翻浆,这是其中一例。
所以,可以说路基翻浆的出现实际上是埋藏在路基内部的水成分和气候变化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行车作用是次要因素,它只会使路基毛细管破坏引起翻浆加重。
2、路基易发生翻浆的路段路基翻浆虽然危害极大,但并不是所有公路路基都会出现。
为什么个别路段长年使用也不会发生翻浆,而个别路段经常出现翻浆?这就表明翻浆的出现与一定的条件有关,没有翻浆出现的余地, 就不会出现翻浆。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路基翻浆是指路面下的路基层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路面出现凸起或塌陷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还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那么,路基翻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呢?
路基翻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土壤含水量过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排水不畅,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过多,导致路基翻浆。
2. 路基设计不合理。
如果路基设计不合理,比如路基厚度不够或者没有考虑到地下水位等因素,也会导致路基翻浆。
3. 施工质量不过关。
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比如土壤压实不够或者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也会导致路基翻浆。
治理路基翻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排水。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排水工作,确保土壤中的水分不会过多。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排水处理,将水分排出。
2. 加强路基设计。
在路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路基设计合理。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重新设计路基,确保路基厚度和其他参数符合规范。
3. 加强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土壤压实到位,施工符合规范。
如果已经出现路基翻浆的现象,要重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过关。
路基翻浆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问题,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理。
只有加强排水、加强路基设计和加强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避免路基翻浆的发生,确保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路基翻浆防治措施
路基翻浆防治措施简介路基翻浆(也称为路堑泥浆化)指的是路基中的土壤与地下水混合形成浆液状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路基处于高地下水位、土壤可液化的区域或陡坡等特殊条件下。
路基翻浆不仅会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还会导致路面松软、不平整,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因此,采取适当的路基翻浆防治措施对于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基翻浆防治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路基翻浆防治措施1. 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是导致路基翻浆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土壤与地下水的接触,从而降低路基翻浆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井排泵水法:通过井抽水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与土壤的接触。
这需要在路基附近挖掘井,并使用泵将地下水抽离到地面,并合理排放。
需要注意的是,抽水量和速度要适度,以免引起周围土壤的沉降。
•地下渗水:开挖渗水沟或渗水井,将地下水引至较远处,以避免对路基的影响。
2. 路基防渗排水路基防渗排水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到路基中,进一步减少路基翻浆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路基防渗排水方法:•排水沟和雨水口:通过开挖排水沟和设置雨水口,有效地排除降水和路面积水,避免水分积聚在路基中。
•防渗墙:在路基中设置防渗墙,以阻挡地下水分渗透,并引导地下水通过规定的渗水管道排出。
•加筑防渗层:在路基表层进行加筑防渗层,以避免水分渗入下方土壤。
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种有效的路基翻浆防治措施。
通过改良路基土壤的物理性质,可以增加土壤的抗翻浆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加固土壤:使用机械方法,例如振动加固或深层加固等,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加入外加剂:通过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例如水泥、石灰或聚合物等,改良土壤的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翻浆能力。
4. 路基加固路基加固是一种直接增加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可以提高路基抵抗翻浆的能力。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简述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一、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翻浆是中国季节性冰冻地区常见的公路冻害现象。
它不仅会破坏路面,妨碍行车,严重的还会中断交通,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影响路基翻浆的5个主要因素为:土质、温度、水、路面与行车荷载。
其中土质、温度和水是形成翻浆的3个自然因素,缺一都不能产生翻浆。
1、土质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其毛细管水上升较高、较快,在0℃以下水分聚流严重,当土中水分增多时强度降低很快,容易失稳。
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上升速度较慢,因此只有在水源供给充足,且土基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较严重的翻浆。
砂土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翻浆,它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现象很轻。
2、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冬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例如,初冬时气温较高或冷暖交替,温度在0℃→-3℃→-5℃之间时间较长,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大量水分就会聚流到距路面很近的地方,将产生严重翻浆。
反之,初冬很冷,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路面较深处,则路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
此外,春季气温特点和化冻速度对翻浆亦有很大影响,如春季化冻时,天气骤暖,路基急速融化,则将加重翻浆程度。
3、水翻浆过程就是水在路基土中转移、变化的过程。
路基附近的地面积水及较高的地下水位,提供的充足水源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4、路面路面结构对翻浆也有一定影响,在较潮湿的路段铺筑黑色路面后,路基中的水分不能畅通地从地表蒸发,也易导致翻浆。
5、行车荷载道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作用,最后形成和暴露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辆愈重,则翻浆就会愈多、愈严重。
二、翻浆的防治1、加强路面路基排水、提高路基标高提高路基是一种效果显著、简便易行、比较经济的常用措施,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积水间的距离,使路基上部土层保持干燥,在冻结过程中不致因过分聚冰而失稳。
提高路基一般只适用于取土方便的地段。
公路路基翻浆病害的成因及施工工艺
公路路基翻浆病害的成因及施工工艺摘要路基翻浆是公路极易出现的病害。
它不仅给公路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也对正常的公路运输构成威胁。
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和处治这一病害,就成为公路养护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几年来工作的实践,就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养护方式等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公路路基;翻浆成因;施工工艺路基翻浆是指路基出现弹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辙痕。
从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路基翻浆主要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
路基土质不良,公路经过湿地,路基坡脚存有积水的路段容易出现翻浆病害。
春融期间,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基发生的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浆。
1公路发生翻浆的成因1.1路基含水量大1)温差作用下的聚流现象。
翻浆路段的路基在秋天往往是很好的,土壤中的水分并不多,只是经过一个冻结的过程。
当冬季到来时,温度下降,土壤中的温度也随着降低。
发生冻结时,附近温度较高,而还没冻结的土壤中的水分,就会向温度较低的冻结区游动聚集,这种现象叫做聚流现象。
就是这聚流现象,才促使路基深部比较温暖的土壤中的水分,向路基上层已冻结的土层聚集,路基土壤中的水分也就大大的增加。
2)毛细管的提水作用。
土壤组成在天然状态下,主要是由土的颗粒、水分和空气所组成。
路基一般都是由土壤组成,虽然经过辗压;但土壤颗粒之间仍有细小的缝隙,这些细小的缝隙连贯起来,就形成弯曲的毛细管。
由于水分和土壤颗粒之间的互相吸力、水本身表面的扩张力,使路基下层水分沿着毛细管,一层一层的缓缓地被提升到路基的上层,使路基上层的含水量增加。
3)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侵入路基,造成路基含水量增加。
4)由于路基排水系统不良,地面水排不出去,集积在路基两侧,直接侵入路基,造成路基含水量增加。
5)在养护中,路面的坑槽和龟裂没有及时的处理,使雨水侵入路基,特别是在冻结前,雨水浸入路基,使路基土壤的含水量大大增加。
1.2行车作用路基土壤含水量大或含水量饱和,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也不会出现翻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翻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翻浆是路基的一种典型病害,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含水过多,加上行车的作用,路面会发生冒泥浆、鼓包、弹簧、裂缝、车辙等现象。
分析了翻浆发生的原因,分析了公路翻浆的影响因素及形成翻浆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公路翻浆的处治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翻浆;防治措施
Abstract: a kind of subgrade is abundant is typical disease, for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s high, the poor drainage and roadbed water cut too much, and the role of driving, the road will happen take mud, beat, spring, crack, rutting wait for a phenomenon.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is abundant,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bundant highway and form the basic conditions is abundant, and puts forwar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abundant highway.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Abund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线路的主体,由土石材料修筑而成,它的稳定与强度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严重时会导致路面完全破坏,阻碍行车。
因此将路基翻浆病害的防治工作列为路基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经常有计划的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治,对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路基翻浆成因的分析
目前,安徽省的许多国省道公路都是在原有旧路基础上通过整修和养护改扩建而来,因而技术标准质量相对较低,基础薄弱。
同一路段,在不同年份,翻浆会有轻有重,只有分析清楚其成因特点,才能
彻底进行根治。
水对道路翻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主要是由两个途径进人路基土壤中的,一种是雨水、雪水、地表面积水不断渗入路基;另一种是地下水,在土壤不良,颗粒之间孔隙很小的情况下,促使毛细水上升,在温度差的作用下聚流,使路基土壤的含水量增加。
在行车荷载影响区内的路基,受路基土体自重、路面重和行车荷载三者的影响产生固结变形:行车荷载影响区以下的路基受上述前两者的影响,将产生固结变形,在不受水浸润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路基的体积变小,同时土体结构也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固结变形的大小与路基的初始压实度成反比。
当路基含水量增大时,由于路基土体自重的增加和土体内部摩阻力的减小,将会增加路基沉陷的可能性。
而路基密实度越小,路表水就越易渗入,地下水的毛细作用也就越强。
由此可看出,路基的压实度与地表、地下水之间互为影响。
加强路基压实,可以减小路基本身的沉降变形,也可减少水分的侵入。
而防止水分由路表渗人路基,下面还应隔断地下水毛细上升侵入路基,使路基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尤其应使冰冻浓度范围内的路基保持干燥状态,也可有效地保护路基,使之避免因压实度的变化而引起路基、路面出现病害。
因此,气候的冷热、冷热时间的长短、降水量的时期、蒸发量的大小以及施工时路基压实度的控制都是影响道路翻浆的闲素。
另外,行车因素以及人为的因素也对道路翻浆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在翻浆路段交通量愈大,交通愈重,刹车次数愈多的地方,翻浆也愈严重,人为的因素主要有设计时对翻浆的因素考虑不周及养护不当等。
2 翻浆的防治施工工艺
防治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在化冻期,可将聚冰层中的水分及时排除或暂时蓄积在透水性好的路面结构中;改善土基及路面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翻浆防治的主要措施根据翻浆类型、适用地区和条件可分为以下几种:
2.1 做好路基排水,抬高路基
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类、地面水类、混合水类及轻型翻浆、中型翻浆和重型翻浆,适用于平原、丘陵山区的一切新旧路。
良好的路基排水可以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
提高路基是一种简便易行、比较经济的常用措施。
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位问的距离,使路基上部土层保持干燥,在冻结过程中不致过分聚冰。
提高路基的措施适用于取土方便的路段,并宜采用适水性良好的土填路堤,路线通过农田地区,为了少占耕地,应与路面设计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
在重冰冻地区及粉性土地段,在提高路基时还要与其他措施如砂垫层、石灰土等配合使用。
2. 2铺设隔离层
隔离层设在路基顶面下0.5m~0.8m处,其目的在于阻断水上开通道,保持上部土基干燥,防止翻浆发生。
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位较高,又不宜提高路基时。
可铺设隔离层。
隔离层按使用材料可分为两类:一是透水性隔离层。
适用于地下水类和混合水类。
中、重型翻浆,以及新路铺设。
透水性隔离层采用碎石、砾石、粗砂或炉渣等做成,其厚度一般为1 0cm~20cm。
为了防止淤塞,应在隔离层上面和下面铺设1 cm~2 cm的泥炭、草皮或炉渣、石屑、针刺无纺布等适水性材料的防淤层。
隔离层应高出地面层20cm以上,并向路基两侧做成3%~4%的横坡和边坡,接头的地方,要用大块碎砾石铺进50cm。
二是不透水隔离层。
不透水隔离层分不封闭式和封闭式两种。
前者适用于一般路段,用以隔断毛细水。
后者适用于地面排水有困难或地下水位高的路段,用以隔断毛细水和横向渗水。
不透水隔离层所用的材料可有:沥青含量为8%~10%的沥青土或6%~8%的沥青砂,厚度一般为2.5cm~3cm;直接喷洒厚度为2cm~5cm的沥青;2~3层油毡或塑料薄膜。
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者即可。
2.3隔离层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1)隔离层对新旧路线翻浆均可适用。
特别适用于新线。
(2)不透水隔离层适用于不透水路基中。
在水路面下只能设置透水隔离层。
2.4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
(1)路肩盲沟。
为了及时排除春融期路基中的自由水,达到疏干路基上部土件的目的,可在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适合于路基土透水性较好的地下水翻浆类。
盲沟布蚤应与路中心线垂直,如路段纵坡大于1%时,宜与路中心线成60~75的交角(顺下坡方向)两边交错排列。
一般5m~6m设置一道,深度为20cm~40cm。
宽度为40cm
左右。
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4%~5%的坡度。
盲沟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30cm,出口按一般盲沟处理。
(2)排水渗沟。
为了降低路基的地下水,可在边沟下设置盲沟或有管渗沟。
为了拦截并排除漉向路面的横向水,可采用截水沟。
2.5换土
对因地质不良造成的翻浆路段,可在路基上部换填水稳定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以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可根据地区情况、公路等级、行车要求、换填材料等因素确定换土厚度。
一些地区的经验认为,在路基上层填40cm~60crn厚的砂性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
换土厚度也可以根据强度要求,按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确定。
用换土法治理翻浆路段,应突出抓一个“早字,一经发现苗头,即行开挖,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换土适合路基标高受到限制,不能加高路基,且附近有砂性土的路段。
2.6改善路面结构层
(1)铺设砂(砾)垫层是用砂砾、粗砂或中砂做成的垫层。
它具有较大的孔隙,能隔断毛细水的上升,化冻时能蓄水、排水,冻融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可减少路面的冻胀和沉陷。
它还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将荷载进一步扩散,从而减少路基的应力和应变。
砂(砾)垫层的厚度可按蓄水原则或排水原则设置。
蓄水原则是指春融期间,路基化冻后过量水分全部集中于砂垫层中。
根据蓄水的需要并考虑砂(砾)垫层被污染后降低蓄水能力的情况。
经调查研究得出:中湿段砂(砾)垫层的经验厚度为0.15m~0.20m,潮湿路段为0.2m~0.3m。
排水原则是将春融期汇集于砂垫层中的水分通过路肩盲沟排走,其厚度应由路面强度及砂(砾)垫层构造和施工要求决定,一般为0.1m~0.2m。
(2)铺设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或石灰工艺废渣类型基“垫层”。
这类基“垫层”有较好的整体性、水稳性和冻稳性,可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
起到缓减和防止路基冻胀和翻浆作用,但在重冰冻地区潮湿路段,石灰土不宜直接采用,须与其他措施配合应用,如在石灰土下铺设砂垫层等。
(3)设置防冻层。
对于高级和次高级路面结构层的总厚度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防冻层厚度要求,以避免路基内出现较厚的聚冰带,从而防止产生导致路面开裂的不均匀冻胀。
结束语
总之,针对道路的翻浆现象不是一个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为保证道路的舒适与畅通不断努力。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