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类别
编号
毕业调查
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
—以北京暴雨微博事件为例
学院电视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班级 2015级
姓名丁玉卓
指导教师涂凌波
中国传媒大学
年月日
摘要
在这个数据化时代,各行业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作为现在人们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微博,能够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真实感受。自2009年起,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微博客开始盛行于网络,并以其信息的即时性、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个性化和言论的自由度,成为网民对社会事件发表观点的一大渠道,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微博舆论,对多起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互动效应。对于传统媒体及相关政府机构,如何对微博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对微博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已是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本文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微博公共事件以及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并且由此进一步寻求合理的公共事件应对模式以及手段,分析其中的社会情绪共振内容,从而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微博本身进行社会引导的基础之上,提升以及实现整体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微博;公共事件;情绪共振
ABSTRACT
In this digital era, the industry has more or less contact.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ocial media today, micro-blog, can produce massive amounts of data, the biggest feature of these data is timely and accurate reflection of the user's true feelings. Since 2009, the micro blog to Sina micro-blog led became popular in the network, and its information real-time, convenient operation, in the form of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of speech, has become a major channel for user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social issu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ro-blog media, has produced a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interactive effect to the many social and public events. F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how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micro-blog, how to effectively guide micro-blog public opinion, is an imminent new challenge and new issues.
This paper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micro-blog public event and study its 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thus to seek a reasonable public emergency response mode and means of social emotional resonanc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above, in order to guide the use of existing micro-blog itself social foundation, and realiz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and stable.
Keywords: micro-blog; public events; emotional resonance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外文摘要 (Ⅱ)
绪论 (1)
一、5W微博传播模式 (1)
(一)传播主体 (1)
(二)传播内容 (2)
(三)传播方式 (2)
(四)传播受众 (2)
(五)传播效果 (2)
二、微博公共事件 (3)
(一)微博概念 (3)
(二)微博与公共事件的关系 (3)
(三)微博参与和影响的重大公共事件 (3)
三、情绪共振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4)
(一)社会认同 (4)
(二)情感表达 (5)
(三)当下社会的情感心理 (5)
四、公共事件情绪共振机制—以北京暴雨事件为例 (6)
(一)情绪共振过程 (6)
(二)公共事件情绪表达方式 (6)
(三)微博情绪共振的表现形式 (6)
(四)微博情绪表达策略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后记 (10)
绪论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的“买卖合同”,强行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进程。日本的这一举动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网络上的骚动,人们对于日方的这一行为产生了巨大的质疑以及抗议。而相对于传统的抗议而言,现有的抗议本身无疑借助于全新的网络传播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抗议措施,让每一个民众的声音都能够借助于现有的传播渠道进行对外传播,从而大大提升了命中自身的声音的对外传播。同时,从现有的微博公共事件的发酵而言,每一个公众自身的声音以及他们的需求都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展现,而我们也能够非常有效的去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情绪,并且由此不断影响正整个事态的发展,在各个微博平台以及账户间引起共鸣。
本文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微博公共事件以及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并且由此进一步寻求合理的公共事件应对模式以及手段,基于北京暴雨事件,分析其中的社会情绪共振内容,从而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微博本身进行社会引导的基础之上,提升以及实现整体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和谐与稳定。
一、5W微博传播模式
微博其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现有的特征,决定了微博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模式与传统的新闻媒体以及传统的纸质媒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这也就决定了现有的微博其传播模式必然是一种特殊性的方式。美国美国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就微博这一特殊方式进行了提炼,并且后人对其进一步归纳之后,将其归为5W模式,即Who, What,Which,Whom,With [1]。
(一)传播主体
微博传播主体呈现个体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微博中,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传播主体,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应的话语权,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内容。每一个微博账号都是一个声音的发声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需求去传播相应的内容,从而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现有的微博其传播主体是多元化的,并非是传统媒介下的官方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