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栏目剧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电视栏目剧的现状与发展

当下电视行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节目形态更新迅速,异彩纷呈。其中电视栏目剧就以其特有的“参与性、时效性、戏剧性、方言化”〖1〗等特征独树一帜,在栏目与剧的结合中,充分挖掘出双方优势,大大拓展了节目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各类电视节目的百花齐放,电视栏目剧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电视栏目剧的缘起

早在90 年代,国内就出现了以逗乐为目的带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电视栏目剧,其在节目中大胆讲述真实情感故事,收视颇丰。其中“1994年重庆卫视播出《雾都夜话》,其鲜明本土特色的节目形态,吸引了当地众多电视观众,栏目剧以一种新鲜的姿态席卷了全国荧屏,到2005年全国各地电视屏幕上广泛涌现出栏目剧,甚至2006年被评为'栏目剧年’”。〖2〗自栏目剧鼻祖《雾都夜话》掀起了电视栏目剧的热播潮流以来,已在国内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二、电视栏目剧的概念说

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交融成长下的电视节目,以“栏目”和“剧”构成,把电视栏目和影视剧结合,在栏目中演戏,在戏中呈现栏目,同时兼有了电视和电影的双重特性,在其学术定义的道路上受到过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讨论,列举如下: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副主编李彩英提出“电视栏目剧是根据现实生活题

材创造的,组织群众表演的,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故事剧”。〖3〗

2.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涌认为,电视栏目剧有三大关键点,

以栏目的方式生产制作播出;具备电视栏目的基本特征,比如说主持人,板块化;是用演员扮演的讲故事的节目。〖4〗

3.中央戏剧学院路海波教授则从电视栏目剧的功能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栏目剧解决了老百姓对于资讯或自身话语权的一种需求,真正把老百姓

放到主角的位置,抒发情感,它兼具了新闻的快反应力,适应力,也兼具了电视剧的叙事能力和感染力。”〖5〗

总之,“电视栏目剧真正从概念上加以界定并尝试从理论上予以澄清是在2004年的国际情景剧研讨会上,《雾都夜话》的制片人马及人正式提出了电视栏目剧的概念。从内容上看“它不是情景剧,不是喜剧,它是正剧”;从形式上看,具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长度,以栏目形式加以发布的电视短剧”。〖6〗

笔者认为,尽管电视栏目剧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这也体现了它不断发展更新的特征。可以看出,有关其定义的说法众说纷纭,如果非要有一个定义,在变于不变中趋于一个统一,我认为电视栏目剧糅合了栏目和电视剧的元素,并且有其特有的自由性,“是一类以正常栏目时长为故事演绎框架,受众区域相对明确的低成本电视节目类型,这种电视栏目剧不是真正意义的‘电视剧’和‘情景剧’更不是当前意义的‘栏目’,它利用群众和非职业演员,投入低产出高,表演生活化,追求内容、形式和语言三贴近,让老百姓以一种追求真实,看自己身边故事的心态来欣赏节目,有别于情节虚假,明星出演的电视剧。”〖7〗三、电视栏目剧的特征分析

电视栏目剧自发展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作特征。著名电视栏目剧人马及人曾把电视栏目剧的特征和内涵概括为“形态生活化,内容平民化,演员群众化,语言地方化,情景真实化,观众参与性”〖8〗,形象的说明了电视栏目剧的特点。但从电视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分析上,笔者把电视栏目剧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

1.内容源于生活,真实性强,有故事性。通过诉说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更容

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取得收视。比如《雾都夜话》在开篇便说,“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演自己的故事”,同样在山东电视台的《绝对故事》中规定,“每集至少要5个左右的兴奋点,包括悬疑点,幽默点,动情点等。”〖9〗可以看出这些收视颇高的电视栏目剧,

其素材来源和情节设置都在围绕着真实性与故事性来展开,首先在在根本上取材于民。

笔者认为,电视栏目剧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节目形态泛滥,内容虚假、浮躁常见的情况下,电视栏目剧人应担负起自身职责与社会意识,继续结合老百姓的口味,发现更有价值的生活素材,真实反映具有市井生活气息的百姓故事,彻底避免依靠编造内容,低俗猎奇来维持收视的现象,更好的把握住电视栏目剧的这一核心内涵,取材于民才能收视于民。

2.表演贴近观众,演员群众化,有生活感。通过群众演员出演和家长里短的故事演绎,让观众在生活化的镜头里看“自己”的生活。假如要演保姆没必要舍近求远让一个在城市长大的电影学院女孩来出演,剧本素材也没必要非大家之作不做,比如上海SMG的《大城小事》,山东临沂的《沂蒙庄户戏》都全部采用群众演员扮演角色,这些非职业演员把自己的生活带到栏目剧中,不仅表演自然,而且感染性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深受观众的喜欢。

笔者认为,演员的群众化作为栏目剧自身低成本的优势,应当引起更高的重视,不断挖掘其接近观众的特点,在低成本的投入中,产出高质量的节目,从百姓角度出发,还原原汁原味的百姓故事,这样更容易让观众找到心理的沟通点,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3.语言多方言化,地域性强,有固定收视。利用方言这一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成强有力的地方特色。比如“看湖南经视《故事会》,你就会记住主持人严爹那句著名的湖南话,‘市井寻常事,街坊道短长,严爹讲故事,都是新鲜事’;在四川台的《麻辣烫》中,你也会在眼哥和凤姐川味十足的点评中记住,‘你我生活啥样子,请你品尝麻辣烫’;在河南台公共频道的《中州夜谈》中,听到河南话的‘生活大舞台,演员是大家’,这些呼号即时栏目的风格定位,也是方言魅力的充分展示。”〖10〗

笔者认为方言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剧情效果,补充生活气息。在展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如果运用得当,还可以依靠不同地方自身的优势,形成特定的收视

群体,带动更广泛的收视人群。所以电视栏目剧的方言化发展趋势在日益浮躁的高节奏生活中,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亲切,所以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值得电视栏目剧人的进一步思考。

4.节目形态自然,时代性强,有参与性。简单自然的栏目形态,通常伴有新鲜的热点话题,注入了时代元素。比如广东南方电视台以抗雪救灾为题材的栏目剧《京珠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大的亮点就是能紧跟时代脉搏,反映国计民生,讲述平凡故事,传播和谐文明”一举获得了第三届全国电视栏目剧年会“特别奖”。再如湖南经视的电视栏目剧《故事会》在马加爵落网后的第三天就播出了《亡命天涯马加爵》,取得了收视的大幅上涨,以栏目剧的形式分析了热点时事。

笔者认为,栏目剧制作者应当有良好的生活感受力,敏锐的时代感召力,及时准确的把握时代主流,用镜头说话,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将社会主流回避的婚外恋、家庭暴力等现实问题真实还原,体现对人物的尊重和同情,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把时代的热点融入到电视栏目剧的实际制作中,形成必要的素材搜索,在其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有益元素,将会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5.制作成本较低,利于宣传,有持续性。电视栏目剧的迅速走红和制作栏目剧的成本低有直接联系。据了解“国内大部分电视栏目剧的直接成本在

4000~10000元之间。”这样的投入是主流电视剧的几十分之一。在电视剧,电影的高投入商业化生产运作中,电视栏目剧低成本的制作优势明显,比如东方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借枪》曾炒到200万一集,激烈的竞争下,电视栏目剧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保障。

笔者认为,电视栏目剧人应当熟悉市场运作,打好制作成本低的优势牌,进一步挖掘更好的制作模式。同时随着电视栏目剧数量的上升以及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应保持高度的自省,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以适应观众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