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病害有几种

合集下载

如何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如何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如何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摘要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在中国也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然而,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和影响是棉花种植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和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病害种类及危害棉红蜘蛛棉红蜘蛛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旱季常常为害南方的棉田。

该害虫的寄主范围广泛,不仅仅侵害棉花,还会侵害其他农作物,例如:红薯、花生等。

棉红蜘蛛常常在旱季侵染棉花,主要是因为棉花在旱季的生长势弱,抵挡力下降,更容易被侵染。

棉花黑臭根病棉花黑臭根病是一种地下真菌病。

该病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棉花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尚未出现特异性抗性品种。

该病的发生危害较大,常导致棉花苗期死亡,或是正常生长的苗期受到极大影响。

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是由土传真菌类引起的病害。

可能是导致棉花死亡的一种病原体。

该病呈现为叶片气孔堵塞、水分不能正常运输,导致植株死亡。

一旦发现棉花枯萎病的症状,就要立即采取方法治疗,防止其传播给棉花全部种植作物。

软腐病棉花软腐病是若干种细菌性病害的综合,也称为“土病”。

该病害经常危害棉花,到了花期时特别严重。

病害的影响主要是叶片腐烂,发出臭气,整个棉花病变。

严重时,会使棉花植物逐渐衰弱,导致产量下降,最终造成经济损失。

预防和治疗以下是如何预防和治疗棉花苗期病害的一些有用的方法:预防1. 保护土壤保护土壤是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关键。

在种植时,可以定期对土壤进行松耕、施肥、中耕等措施,防止土壤板结,保证棉花早期生长良好。

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生长环境,避免棉花在太过潮湿、酷热或过度污染的环境下生长。

2. 选用高质量种子在种植时,应选择具有良好质量、高纯度的种子,以保证棉花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在选购种子时,还要注意选择抗病品种,这有助于预防病害发生。

3. 种植间隔和密度在种植棉花时,应注意间隔和密度,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使植物能够得到恰当的生长空间。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然而,棉花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着棉花产量和品质。

因此,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在棉花生长期间,病虫害种类繁多。

根据其特征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病害:主要包括棉红蜘蛛病、棉花黄萎病、棉花立枯病等。

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病原菌和真菌等传播媒介引起,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2. 虫害:主要包括棉铃虫、棉蚜、棉花象、棉铃花象等。

这些虫害以吮吸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棉花受损、减产甚至死亡。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棉花的病虫害,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棉花生长初期,要加强对苗期病虫害的预防。

可以选择健康的种子,培育健康苗期,加强苗期管理,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还可以采用轮作和间作的方式,增加棉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用药,科学喷洒:病虫害防治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选择对目标病虫害具有高效杀灭作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喷洒。

同时,还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时间,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3. 机械防治,体力干预:机械防治主要是指利用人工手段进行病虫害的清除和截击。

例如,可以使用虫灯、黄贴等工具来吸引和捕捉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进行人工摘果、人工拔除受害植株等操作,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如寄生蜂、蚜虫天敌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害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有益土壤微生物进行施肥和土壤调理,提高棉花植物的综合抗病虫害能力。

5. 环境调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病虫害的滋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调控棉花周围的环境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棉花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一、试验目的为减小检疫性害虫斑潜蝇对农作物危害的加重,减少农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同时,筛选出防治斑潜蝇的新型、高效、低毒的药剂及适宜的用量,为大面积的推广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二、斑潜蝇的危害状况斑潜蝇以幼虫潜食叶片,形成弯曲不规则的蛇形隧道,破坏叶绿素,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被害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近年来,蚕(豌)豆斑潜蝇危害严重,危害株一般减产25%~30%,重者达80%以上,甚至绝收,针对蚕(豌)豆斑潜蝇的猖厥危害,2007年3~4月份做了本次试验。

三、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5%红太阳大将军乳油(南京第一农药厂生产、市售);1.8%虫螨克乳油(桂林集琦生产、市售);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第一农药厂生产、市售)。

(二)供试作物:蚕豆、豌豆。

(三)试验处理:试验设5%红太阳大将军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和清水对照区,共设6个处理区,不设重复,每小区15平方米,试验区间设备留有0.5米保护行。

(四)试验设计:试验设在沈丘县北郊乡宋安蓝的蚕豆、豌豆田内,试验田地肥力中上等,植株长势旺盛均匀。

3月12日前,病株率已到100%,病虫叶率为63%,平均百病叶虫数为2.3头,3月13日施药,用工农一l6型手动喷雾器自上而下均匀喷雾。

(五)调查方法:每小区施药前定三点,每点5株挂牌标记,查清虫口基数,施药后l 、4、7、10天调查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注:当对照虫口密度施药前比施药后减少时公式中用“-”,反之用“+”。

四、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如下表。

(二)试验结果表明:5%红太阳大将军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的防效明显高于1.8%虫螨克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以施药后7~10天防效最好,均在80%以上,施药14天后防效又早春棉花播种时,气温多变,易发生多种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角斑病、黑斑病等。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及预防措施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及预防措施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及预防措施崔新豫(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库尔勒841000)棉花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茎枯病、红腐病、枯萎病等,尤其以导致烂种、烂根、死苗的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危害较大,轻则造成僵老苗,生长期延缓,重则造成死苗,田间缺苗断垄,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造成减产。

近年来,新疆各棉区棉田连作年限长,忽视轮作倒茬,苗期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

一、发病原因造成目前棉花苗期病害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因是近年春季气温多变,棉苗出土后常遇阴雨天气或强降温天气,在低温高湿土壤环境中,加重了土传病菌对棉苗幼根侵染,导致棉花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棉苗死亡。

其次,近年来,由于棉花市场需求大,棉价居高不下,新疆各棉区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棉花连茬现象普遍存在,连茬10年以上的地块较多。

由于大多数苗期病害致病菌多在土壤、腐烂叶根中寄生传播,使得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增多,当遇到合适的环境时,造成棉苗发病,加重了防治难度,给棉农造成经济损失。

二、防治措施控制棉花苗期病害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多种措施并举,综合防治方法较为有效。

1.栽培措施①对连作多年的棉田建议轮作倒茬或休耕,并深翻土壤,通过有效的秋翻冬灌和冻融交替,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基数,减轻发病。

②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③加强田间管理,如苗期喷施叶面肥,培育壮苗;出苗后中耕松土,可提高土壤温度,降低湿度,土壤疏松通气,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棉苗抗病力。

2.选种不同的棉花品种在苗期会表现出不同的抗病能力,抗病性强的品种对低温耐受性好,相同条件下幼根发病轻,田间健苗率高。

成熟饱满的种子发芽势强,出苗率高,棉苗健壮,抗病性强。

建议棉农在选择品种时多咨询品种的抗病性。

3.种子处理高质量的种子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除去破子、黄(瘪)子等,提高种子质量,有利于快出苗且苗齐、苗壮,减轻病害。

①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曝晒2天,可以杀死种子表皮上附带的病菌,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包衣种子不需晾晒)。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措施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措施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措施引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

特别是在苗期,由于棉花幼苗抗病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害侵袭。

因此,采取科学的病害防治措施对确保棉花苗期健康生长、减少病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苗期常见的棉花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纹枯病防治措施纹枯病是棉花苗期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黄化、枯萎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死亡。

针对纹枯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消毒种子:在播种前将种子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泡12小时,最后晾干晒种。

2. 种子补充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活性炭水悬浮液中12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浸泡在生物菌剂溶液中6小时,最后晾干晒种。

3.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控施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

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害扩散。

二、早疫病防治措施早疫病是棉花苗期另一常见的病害,它会导致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期逐渐扩展,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脱落。

以下是防治早疫病的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早疫病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药剂喷洒:在发病初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50%双唑酮悬浮剂,每亩用水500-600毫升。

3. 病害防控轮作: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控制病害扩散。

三、黑根病防治措施黑根病是棉花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引起,会导致植株根部出现黑色腐烂,严重时会导致苗死亡。

以下是黑根病的防治措施: 1. 土壤消毒:在播种前,可将土壤进行热水处理,将土壤用热水烫3-5分钟,然后晒干后再种植。

2.高温蒸汽消毒:应用高温蒸汽消毒设备对土壤进行消毒,可有效减少病菌数量。

3. 病害防控轮作: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控制病害扩散。

四、灰霉病防治措施灰霉病是棉花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灰霉菌引起,会导致植株叶片、茎部出现灰白色的霉斑,严重时会导致苗死亡。

以下是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 病株清除: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清除,并对病株进行消毒处理。

棉花苗期病害有几种

棉花苗期病害有几种

棉花苗期病害有几种? 危害棉苗根部病害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3种;危害棉苗叶部的病害有轮纹斑病、角斑病、茎枯病等,一样以根部病害危害最重。

(1)立枯病:棉苗出土前被害,造成烂种、烂芽。

幼苗出土后,近地面幼茎基部显现黄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的病斑,慢慢扩大,包围整个茎基部,终致苗萎枯死。

拔起病苗,可见病部与周围土壤常有菌丝沾附。

子叶受害,多在中部显现不规那么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脱掉队穿孔。

(2)炭疽病:棉籽发芽后,幼根、幼芽变黄褐色腐臭,不能出土而死亡。

幼苗出土后,多在茎基部形成褐色梭形斑,纵裂凹陷,周围缢缩,幼苗枯死。

子叶发病时,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深红褐色,最后病斑干枯脱落。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可产生桔红色粘稠物质(病菌)。

(3)红腐病:棉苗出土前受害,幼芽变黄褐色腐臭。

出土棉苗根部受害,根尖先变成淡黄色,后变褐色腐臭,并慢慢蔓延全根。

幼茎基受害,先变黄褐色,后变黑褐色腐臭,病斑不凹陷。

而主根和地面的嫩茎,变粗大和产生褐色短条斑,此为该病的要紧特点。

子叶受害,多在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那么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常破裂,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病菌)。

日,记者从头疆农科院植保所了解到,该所研究人员针对棉花苗期地老虎、棉蓟马和立枯病,自行研发出了15%多·福种衣剂、1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

2 新疆棉区发生苗期病害的要紧缘故2.1 棉种质量种子整齐、成熟度好,出苗快,苗势强,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受到病害侵袭。

反之,种子发芽势弱,出苗慢,幼苗发育迟缓,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2.2 环境条件早春气温偏低,寡照多雨,阻碍种子萌生,易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的幼苗生长发育缓慢,抗病能力下降,专门是碰到倒春寒天气,极可能致使苗期病害大发生。

2.3 治理方法连作地块土壤内病原菌残余量大,土壤带菌大大增加了苗期染病的机遇。

播种太早,地温低,底墒不足,播种过深都会阻碍出苗和幼苗发育,成为发生苗期病害的诱因。

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doc

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doc

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棉花在生长中,由于苗期弱小,抗病性弱,常常会遭到各种病菌的侵害,导致棉花苗期出现各种病害,影响了棉花苗期的正常生长。

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呢?文章下文将会一一来介绍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方法,与大家一同分享: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棉苗病害种类很多,可分为棉苗根病和叶病两大类。

根病类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红腐病;叶病类主要包括褐斑病、轮纹斑病、角斑病、疫病、茎枯病、枯萎病。

北方棉区苗期根病以立枯病为主,多雨年份,猝倒病也十分突出,其次是炭疽病和红腐病,叶病主要是褐斑病和枯萎病。

南方棉区苗期根病以炭疽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是猝倒病和红腐。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俗称棉花黑根病、烂根、腰折病。

主要为害棉苗。

侵染幼茎茎基部初现纵褐条纹,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绕茎一周,缢缩变细,出现茎基腐或根腐。

棉苗失水较快,一般不倒伏。

死苗易从土中拔除,基部或根系上可见稀疏的丝状物及粘附在其上的小土粒。

侵染种子引起烂种或烂芽,病种子多呈褐色软腐状,挤压时流出黄褐色粘液。

侵染子叶及幼嫩真叶形成不规则褐色坏死斑,后干枯穿孔。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稀疏白色菌丝体,并有褐色的小菌核粘附其上。

棉苗炭疽病苗期、成株期均可以染病。

苗期染病: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纵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粘状物(病菌分生孢子)。

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

棉苗红腐病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受害重,辽河流域也有发生。

苗期、铃期均可染病。

苗期染病在幼芽出土前受害,芽变为红褐色腐烂。

出土后受害棉苗根部的根尖、侧根变黄,后变黑褐色腐烂。

幼茎染病导管变为暗褐色,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色条斑,后变褐腐烂,幼根、幼茎肿胀,子叶,真叶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斑,湿度大时其上面产生粉红色霉层。

棉花黑根腐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染病根系表皮、皮层受侵染后变褐,常延至下胚轴,根茎部肿胀,茎秆弯曲,植株矮小,茎部的病斑扩展后致表皮开裂,现长条形或梭形浅绿色病斑,后变成暗紫色至黑色,病株很易拔出,但维管束不变色。

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

70%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0.5kg与100kg棉 籽拌种 1kg10%的灵福合剂 与50kg棉籽包衣,均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促进 棉苗早发,提高抗病力。 • (4)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防 止棉苗生长过旺,并注意防止 铃早衰。
•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 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800倍液 • 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 •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600倍液、
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较多,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较多,主要的一类是 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常见的有立 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 枯病、红腐病害主要危 害苗叶和茎,如炭疽病、茎枯病等。 害苗叶和茎,如炭疽病、茎枯病等。北方病区 以立枯病、红腐病危害严重。 以立枯病、红腐病危害严重。
2.棉苗炭疽病
症状特点: 症状特点:
• 叶片呈半圆对称病斑,有轮状排列小黑点;
幼苗出上后,在茎基 部产生紫红色或紫褐 色条纹,逐渐扩展成 梭形病斑,中间凹陷, 严重时失水纵裂,可 使幼苗枯化。
茎部呈红褐色病 斑,中部凹陷, 潮湿时病处产生 红色粘状物。
• 棉铃被害时,多在 铃尖附近产生境红 色小点,以后逐渐 扩大成褐色的圆形 病斑,中间凹陷, 严重时可造成烂铃 或成僵瓣。
病原菌形态特征
• 菌丝无色无隔。孢子囊初无色,成熟后浅 黄,球形至宽卵圆形,长宽比为1:1.2。顶 端突起明显。游动孢子肾形,侧生两根鞭 毛。藏卵器初无色,老熟后呈黄褐色,球 形。藏精器围生,有时侧生。厚垣孢子球 形;无色至褐色。
1.菌丝2.孢子囊3.雄器、 藏卵器及卵孢子
发生规律
• 疫病菌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以不同孢子形 态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侵染的来源。 环境条件适合时,可产生各类孢子,以孢 子囊为多。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棉 苗,造成疫病。夏季高温,病菌产生卵孢 子在土壤中越夏,至秋季又产生孢子囊, 释放游动孢子,侵染棉铃,造成棉铃疫病; 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30~100%条件 下都可发病,但多雨高湿是重要发病条件。 因此在多雨的南方棉区,发病重于北方棉 区。

棉花枯萎病PPT课件

棉花枯萎病PPT课件
大丽轮枝菌在10~30℃均可生长,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0~25℃,33℃绝大多数菌株不生长,但有些菌株耐高温的能 力较强,在33℃下仍能缓慢生长。
微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耐80℃高温和-30℃ 低温。微菌核萌发适温为25~30℃,在察氏培养基上培养18h 后,微菌核的萌发率接近90%。土壤含水量为20%,有利微 菌核形成;40%以上则不利其形成。
我国于1935年在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传入,截止20世纪80 年代末,棉花黄萎病已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 县(市)。
90年代以后,黄萎病扩展速度更快,尤其1993、1995和 1996年连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大发生,损失相当严重。据 估计,我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面积每年大约为266.7万hm2, 占全国植棉面积的一半,重病田133.3万hm2,每年损失皮棉约 为200万担。
棉花枯黄萎病症状的不同点
比较指标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植株高度
病株出现矮化多
不表现矮化
发病期
苗期开始发病,现 蕾期到达发病高峰
现蕾期开始发病,
维管束变色
维管束变色深
维管束变色前ຫໍສະໝຸດ 病株的发展方向 有无病征由下向上或由上向 下发展,形成顶枯
病茎表面常有粉红 色霉层
由下向上发展,不 形成顶枯。
个别情况下看到白 色霉层
棉花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立枯病、疫病和炭疽病。 成株期病害:黄萎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棉铃病害:疫病、红粉病、红腐病和炭疽病。
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
症状: 黄色网纹型:叶片呈黄色网纹状 黄化型: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 紫红型:叶片变紫红色或呈紫红色斑块。 凋萎型:叶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叶片全部或先从一边自

棉花苗期病害(副本)

棉花苗期病害(副本)

3.药剂防治 在出苗80%时进行叶面喷雾,以后视病 情决定是否继续施药。可选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棉花苗期病害
我国已知有20余种棉花苗期病害,其中危 害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 棉苗受害后,轻者严重影响生长,重者造 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枯死。
立枯病
种子萌发前被侵染引起烂种;萌发后未出土前 被侵染引起烂芽;出土后受害,病苗茎基部环状 缢缩,后萎蔫倒伏,严重时成片死亡,拔起病苗, 茎基部以下皮层留在土壤中。潮湿时,在病部及 其周围土壤表面可见白色稀疏菌丝体 。 立枯病 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真菌; 无性态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

发病特点
立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炭疽病菌 和红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于粘附在棉籽短绒上或以菌丝 体潜伏在棉籽内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带菌棉籽通过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土壤中病菌主要 通过农事操作、流水和地下害虫在田间扩散蔓延。病部 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病健苗接触也 可传播。播种过早、过深或覆土过厚;低温多雨,地势 低洼的棉田,土壤通气性差,有利于病菌繁殖,而棉籽 发芽率降低,出苗慢,棉苗抗病力降低,易被病菌侵染, 造成种子发芽、出苗慢,大量烂种、烂芽。
炭疽病
种子萌芽时受侵染,嫩芽变褐腐烂。幼苗出土后,在茎 基部产生红褐色梭形病斑,略凹陷并有纵向裂痕,严重 时病斑环绕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病苗萎蔫死亡。幼苗 根部受害后呈黑褐色腐烂,拔病苗时,茎基部以下皮层 不易脱落。子叶多在边缘产生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 后期病斑干枯脱落,造成子叶边缘残缺不全。潮湿时, 病部表面散生黑色小点和橘红色粘质团。 炭疽病 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Penz.& Sacc,属半知菌亚门, 炭疽菌属真菌。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真菌, 自然情况下不常见。

浅谈棉花病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浅谈棉花病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河南农业2018年第3期(上)断枯死。

3.棉花褐斑病:子叶受害时,最初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病斑,黄褐色,边缘紫红色略起,上面散生小黑点。

受害严重时,子叶早落,棉花枯死。

成株期叶片受害,起初为针尖大小的紫红色斑点,后扩大为边缘紫红色、当中黄褐色的圆形病斑。

4.棉花轮纹斑病:该病以苗期受害最重。

叶片受害初为红色或淡褐色小圆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褐色病斑,有同心轮圆斑纹。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有褐色霉层。

叶片逐渐枯萎脱落,严重时棉苗变黑枯死。

1.农业防治:一是适期播种。

一般以5 cm 土温稳定在16 ℃以上时开始播种。

播种时避免过深过浅。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

棉苗出土后,应及时中耕,以提高土温、降低土湿,促进根系发育。

加强苗期肥水管理,有利于棉苗健壮生长。

三是选种、晒种,提高发芽率,消灭种子表面病菌。

四是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2.药剂防治:一是每100 kg 棉籽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g 拌种。

二是每100 kg 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g 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g,对水节间缩短,期停止。

3.棉花茎枯病:该病为害棉花叶片、叶柄或幼茎。

苞叶、铃壳和棉绒上也可发生。

茎部受害,全株枯死。

在一般情况下病斑呈梭形,在湿润情况下发生溃疡。

严重时茎端枯死变黑。

后期外皮脱落,内皮纤维外露。

(二)成株期病害的发生特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寄生系统性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是病田带菌土壤、病残体和混有病残体病菌的堆肥以及带菌的棉籽。

此病菌的微菌核或分生孢子即萌发从棉苗的根尖、胚轴或伤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河南农业2018年第3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零星病区,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

2.药剂防治:一是发现萎蔫症状的轻度病株,及时在根际刨开表土灌浇1%淡肥水或70%敌克松1000倍液,每株灌浇500~700 g,药水渗完后及时盖土。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大类。

1.根病类苗期根病发生在子叶期至2片真叶期,由于根茎过于幼嫩抗病能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而腐烂,通常称作烂根。

最常见的根病有3种:⑴立枯病嫩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病斑在基部围绕嫩茎发展,颜色逐渐发深,形成黑褐色病斑而腐烂,致使幼苗直立枯死而不倒。

⑵炭疽病病苗在根茎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严重时病部变褐,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幼苗干枯不长,或死苗。

⑶红腐病又叫烂根病,芽苗出土前就开始发病,棉籽虽已发芽,但幼芽变为黄褐色,腐烂死亡。

子叶期发病,根尖从黄变褐,而后根全部变为黄褐色,嫩茎和根变肥、肿大,有分段的黄褐色病斑,逐渐变黑褐色、干腐而死。

2.叶病类苗期叶病发生在幼苗的子叶上或真叶上。

主要有以下4种:⑴黑斑病。

由几种病原菌混合为害引起,主要发生在子叶上。

病苗子叶上出现很多黑色病斑,病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病斑近圆形或不不规则形,引起子叶枯焦。

叶柄上出现黄褐色病斑,围绕叶柄发展,形成环状斑,致使叶片脱落。

⑵茎枯病。

从棉苗后期到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叶片和嫩梢。

叶片上病斑呈淡褐色,近圆形,边缘紫红色,斑内可见一些小黑点(病斑的孢子器)。

嫩梢上及叶柄上为褐色梭形,可引起嫩稍枯死,叶柄及叶片脱落。

⑶角斑病。

是细菌性病害,发生在子叶、真叶及嫩茎上,病斑最初呈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在真叶上,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呈长条弯曲状。

子叶上病斑沿叶柄发展可侵染到子叶节。

嫩茎上的病斑呈黑绿色,发展成黑褐色条。

⑷苗期枯萎病。

从子叶期即可发生,定苗前后达到高峰。

病苗叶片上出现褪色斑,斑内的微细叶脉变黄,呈黄色网状纹,也有子叶变紫红色,出现紫色网状纹。

病苗根茎外表无症状,但茎内的木质部呈褐色条纹,最后病苗萎蔫枯死。

棉花苗期病害是多种病原菌的复合侵染性病害,有时从症状上很难区别,只有分离其病菌才能确诊。

棉花苗期病害要以防为主,培育壮苗早发、消灭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控制病害发生。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棉花的主要病虫害1. 病害棉花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灰霉病、炭疽病等。

黄萎病是由黄萎病菌引起的,主要在幼苗期发生,病变部位由绿变黄,最终枯死。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主要在开花期发生,叶片和花朵上出现灰色霉状物,严重时整棵植株都会枯萎。

炭疽病是由炭疽霉引起的,主要在果实上发生,出现黑色的圆形斑点。

2. 害虫棉花的害虫主要有棉铃虫、棉红蜘蛛、棉铃虫、棉 bollworm 等。

棉铃虫的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生殖器官,造成棉铃和棉籽的减产,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植株凋零。

棉红蜘蛛主要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大量繁殖,造成叶片被吸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棉蚜虫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造成叶片变黄、卷曲、枯死等现象。

棉铃虫则会在棉铃内产卵,幼虫在里面进食,造成棉铃减产。

1.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棉花病虫害防治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发现病虫害初期,可以选择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等;常用的杀菌剂有万灵磷、百菌清等。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要选择适量,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害。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释放天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

释放天敌是指将天敌昆虫放入田间,让其捕食害虫,起到控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常用的天敌包括瓢虫、蚜虫敌、蜉蝣等。

有益微生物是指一些对有害微生物有杀灭或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制剂喷施或根部浇施等方式使用,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3. 栽培管理良好的栽培管理是预防棉花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其次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密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采取轮作休耕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炭疽病菌侵染循环图
四、发病 条件(epidemic factor)
棉田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棉种质量及耕作栽培措施 密切相关。 1.气候条件:湿度;温度 2.棉种质量:纯度高,籽粒饱满,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迅速, 整齐茁壮,抗性强,发病轻。 3.耕作栽培措施:避免多年轮作;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 块,排水不良,通气性差,土温偏低,棉苗不易出土,易感病。 播种过早,过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麦棉套种,棉苗光照不足, 湿度大,发病多。氮肥过多,缺P、K,治蚜、间苗、松土不及 时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棉红腐病: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侵染所 致,属于无性孢子类的镰刀菌属 。
图 棉花红腐病菌大、小型分生孢子
棉花猝倒病:病原菌为Ph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属于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 。
棉苗猝倒病病菌 1.孢子囊 2.孢囊中的游动孢子 3.游动孢子
温汤浸种:55-60℃温汤中浸泡半小时→冷水冷却(搅动,水: 棉籽=2.5:1) →催芽,凉干→拌药播种。
药剂拌种: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五氯硝基苯等 药剂浸种: 80%的402抗菌剂2000X保持55-60℃半小时;3%的多菌灵胶悬 剂浸14小时,具有彻底的消毒作用。
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适期播种: 早,易遭受寒流袭击,导致发病严重。
一、症状(Symptom)
1.立枯Cotton soreshin:出土前 烂种、烂芽。
出土后,近地面茎基部黄褐色病斑,扩展后包围
整个茎基部,有明显缢缩,拔起幼苗,尖细的鼠尾状
木质部。子叶受害,黄褐色病斑,易穿孔。
此病的发生会导致棉苗成片死亡,同时在病苗和
死苗的茎基部以及周围的土壤中会出现白色稀疏的菌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棉花苗期几种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引言棉花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种植最多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在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棉花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病害,这些病害会严重威胁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保证棉花健康生长,需要及时发现和防治棉花病害。

本文将从棉花苗期出发,阐述几种常见的棉花病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

一、棉花早期病害1. 疫霉病疫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危及棉花苗期的生长发育。

受疫霉病害的棉花,叶片上会出现黑色的斑点,有些斑点还会出现白色的菌丝。

发生严重时,病斑会融合成大片,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手工除草,提高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增强棉花免疫力;•使用肥料和叶面喷雾剂进行防治。

2.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壤病害,对棉花生长发育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受根腐病害的棉花,根部会腐烂变黑,甚至连根都会被腐烂。

棉花受根腐病害后,萎蔫、生长迟缓、叶面不绿等情况会逐渐出现。

防治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保证土壤通风透气;•合理施肥,增强棉花免疫力;•使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料、生防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3. 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棉花害虫,常常在棉花苗期出现。

受红蜘蛛害后的棉花,叶片上会出现白点,随着害虫的繁殖,叶片变黄、变褐,最终导致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保持棉田卫生清洁,减少害虫栖息的环境;•采用药剂喷雾、拔草、埋膜等方法进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使用三七粉、茶叶等进行防治。

二、棉花中期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受叶斑病害的棉花,叶面会出现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的淡黄、灰白或浅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分明,常被一圈黑色边缘包围,中央部分变成透明。

防治方法•控制虫口密度,减少病毒传播;•加强种子消毒和育苗管理;•使用氯硫酸、硫酸亚铁、硫油浸种等方法进行防治。

2.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常在湿度大、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发作。

棉花苗期病害要早防

棉花苗期病害要早防

棉花苗期病害要早防棉花从发芽出苗至现蕾期间发生的病害统称苗期病害。

眼下棉花已陆续出苗,及早发现,早期防治,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

一、病害主要种类在河北省各棉区普遍发生的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

1.立枯病。

又称烂根病、黑根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

病菌在种子萌发前可造成烂种,萌发后至出土前侵染引起烂芽,棉苗出土后受害,初期在近土面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基部呈明显缢缩,病苗萎蔫倒伏枯死。

拔起病苗时,茎基部以下的皮层均遗留在土壤中,仅存坚韧的鼠尾状木质部,病苗、死苗茎基部和周围土面可见到白色稀疏菌丝体。

子叶受害,多在子叶中部产生黄褐色不规则病斑,脱落穿孔。

发病田常出现缺苗断垄或成片死亡。

土壤中和病残体上的菌丝体、菌核和带菌种子是该病的初侵染源。

播种后出苗缓慢,生长势弱,易受病菌侵染,造成烂种、烂芽,棉花子叶期最易感立枯病。

播种后1个月内,如果土壤温度持续在15℃左右,遇寒流降温或阴湿多雨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和多年连作棉田以及播种过早、过深或覆土过厚棉田发病严重。

2.猝倒病。

病原菌为瓜果腐霉菌。

病菌从幼嫩的细根侵入,幼茎基部呈现黄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病部变软腐烂,颜色加深呈黄褐色,幼苗迅速萎蔫倒伏,子叶也随之褪色,呈水渍状软化。

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

与立枯病的主要区别是猝倒病病苗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土壤中的病原菌卵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高温高湿条件下,病组织表面长出的病菌成为再侵染源。

病菌借水流传播。

土壤温度低于15℃时,棉籽出苗慢,易发病。

棉苗出土后,若遇低温多雨天气,特别是含水量高的低洼地及多雨地区,地温低于20℃,发病严重。

棉苗出土后1个月内为易感病时期。

3.炭疽病。

病原菌主要是普通炭疽菌。

棉籽发芽后受侵染可在土中腐烂。

子叶上病斑呈黄褐色,边缘红褐色,表面附着橘红色黏性物。

幼茎基部发病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色,略凹陷,病斑上有橘红色黏状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苗期病害有几种? 危害棉苗根部病害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3种;危害棉苗叶部的病害有轮纹斑病、角斑病、茎枯病等,一般以根部病害危害最重。

(1)立枯病:棉苗出土前被害,造成烂种、烂芽。

幼苗出土后,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的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茎基部,终致苗萎枯死。

拔起病苗,可见病部与周围土壤常有菌丝沾附。

子叶受害,多在中部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脱落后穿孔。

(2)炭疽病:棉籽发芽后,幼根、幼芽变黄褐色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

幼苗出土后,多在茎基部形成褐色梭形斑,纵裂凹陷,四周缢缩,幼苗枯死。

子叶发病时,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深红褐色,最后病斑干枯脱落。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可产生桔红色粘稠物质(病菌)。

(3)红腐病:棉苗出土前受害,幼芽变黄褐色腐烂。

出土棉苗根部受害,根尖先变为淡黄色,后变褐色腐烂,并逐渐蔓延全根。

幼茎基受害,先变黄褐色,后变黑褐色腐烂,病斑不凹陷。

而主根和地面的嫩茎,变粗大和产生褐色短条斑,此为该病的主要特征。

子叶受害,多在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常破裂,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病菌)。

日,记者从新疆农科院植保所了解到,该所研究人员针对棉花苗期地老虎、棉蓟马和立枯病,自行研发出了15%多·福种衣剂、1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

2 新疆棉区发生苗期病害的主要原因2.1 棉种质量种子整齐、成熟度好,出苗快,苗势强,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受到病害侵袭。

反之,种子发芽势弱,出苗慢,幼苗发育迟缓,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2.2 环境条件早春气温偏低,寡照多雨,影响种子萌发,易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的幼苗生长发育缓慢,抗病能力下降,特别是遇到倒春寒天气,极可能导致苗期病害大发生。

2.3 管理措施连作地块土壤内病原菌残存量大,土壤带菌大大增加了苗期染病的机会。

播种太早,地温低,底墒不足,播种过深都会影响出苗和幼苗发育,成为发生苗期病害的诱因。

3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加剧的原因(1)长年连作,种子带菌,留种后传播扩散;(2)秸杆还田,病株扩散使病情加重扩大;(3)平地和改建病区地块,使病区病情扩大加重;(4)机车在病区作业后,携带病菌传播到无病区,加速病区扩大。

4 防治方法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枯萎病和黄萎病。

4.1 种子处理4.1.1 精选棉种播前人工或机械精选种子,将破籽、病籽、杂籽、嫩籽去掉,选用成熟度好、籽粒饱满的棉种。

4.1.2 晒种播前15~30d晒种1~2d,以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降低含水率,打破休眠期,亦可提高种子生活力,加快出苗,达到苗齐、苗壮,增强抗病能力。

4.1.3 温水浸种温水浸种可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井有催芽作用。

用种子量2~3倍的热水,在水温70℃时放入棉种,均匀搅拌,调节水温使其保持在55~60℃,浸种30min。

4.1.4 药剂拌种将温水浸过的种子捞出,晾至绒毛发白,用种子重量0.5%的20%稻脚青,或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霜,或用种子重量0.8%~1.0%的35%苗病净等药剂,加适量的水均匀喷拌棉种。

4.2 改变作物布局及耕作制度4.2.1 水旱轮作在苗期病害比较严重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稻棉轮作,轮作2~3年的棉田,苗期病害可得到有效控制,一般能减轻50%以上。

据农一师二团技术人员调查稻棉轮作后的棉田,第1年棉田内枯黄萎病发病率由80%下降至5.1%;第2年棉田内枯黄萎病发病率为11.3%,第3年棉田内枯黄萎病发病率27.9%。

同时,稻棉轮作对重病田产量的提升效果相当明显,增产幅度在14.2%~54.1%。

4.2.2 清洁田园棉田中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收获后把带病棉轩(不还田)运出田外集中烧毁,减少棉花枯萎病在土壤耕层中的积累和蔓延,以降低发病程度。

4.2.3 秋耕深翻对重病棉田实施秋耕深翻,把表层病菌翻到深层,使病残体深埋地下,减轻发病。

4.3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指结合田间管理,提高耕作栽培水平,增强寄主抗性,充分发挥抗病品种防病增产潜力,控制和减轻病害危害。

其主要措施有重施基肥,促壮苗早发;重施P、K肥,增加棉籽抗病性;晚打顶,保持棉株生长势。

4.4 化学防治棉苗发病后用1:1:200的波尔多液在子叶平整后喷治,也可用25%的多菌灵胶悬剂200~300倍液进行防治,一般每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苗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喷雾防治。

重病田可适当加大用药剂量,7~10d喷1次,连喷2~3次,对病情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用80%特效杀菌王1支(15mL)+医用青霉素1支(80万~160万单位)+尿素50g+磷酸二氢钾100g+一滴灵(50mL),加水30L混合喷雾,对重病田能起很好的防效。

棉花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2011-04-18 新疆兴农网棉花由于播种过早、低温多雨、农田作业差等原因,容易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造成缺苗断垄、生长缓慢、推迟生育进程,影响产量。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茎枯病、早期枯萎病等,宜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奏效。

一、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通过增施农家肥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力,可以有效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

二.选用抗病品种并用优良种衣剂包衣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止病害的根本措施,品种选择不要只听宣传,要选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抗病品种。

多年试验表明,先正达的适乐时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害有可靠防治效果。

三、适期晚播今年气候反常,气温偏低,播种期应比常年推迟5~10天。

适期晚播不仅可防治苗期病害,同时可预防棉花早衰和烂铃。

四、交替用药严格控制除草剂用量。

连续使用氟乐灵除草的棉田应更换其它除草剂,以防止发生药害,加重苗病的发生。

棉田除草剂的有效成分用量应控制在:氟乐灵每亩60~72毫升,地膜棉每亩50毫升,播前使用并混土;乙草胺每亩控制在45~55毫升,播后苗前使用,地膜棉易发生药害,不提倡使用;二甲戊灵每亩66~100毫升,对棉苗比较安全,播前或播后苗前使用,因其对双子叶杂草杀伤力较差,宜与其它除草剂混用;杜尔每亩72毫升,播后苗前使用,土壤干旱时需浅混土。

以上农药对水量应掌握在每亩50公斤左右。

五、增温保墒加强以中耕松土为重点的棉花出苗前后的田间管理,如雨后锄划、地膜棉及时放苗压土、堵漏洞防风掀膜。

病害严重地块采用早间苗(一叶一心)、晚定苗(三叶后),以确保苗全苗壮。

六、药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死苗有两个高峰期。

一是出苗后半月左右,棉苗长出1片真叶时;二是棉苗三叶期,主要病害为早期枯萎病,一般发生在出苗后25~30天,我省以5月下旬为严重发病期。

因此,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应在发病前进行迎头防治。

其有效防治药剂有:85%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苗期对水喷洒,亩用量35克;金阿普隆、适乐时种衣剂10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500~8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新克黄枯、黄腐酸盐类,在早期枯萎病发病初期喷洒。

棉花苗期发生的病害种类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种类型,根病常导致出苗前的烂子、烂芽和出苗后的根腐与茎基腐是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叶病为害棉苗的子叶、真叶和茎,严重时茎顶端和叶片凋枯脱落,常见的有黑斑病、褐斑病、棉苗疫病、茎枯病等。

本片重点概述介绍几种苗期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病害的发病规律,识别诊断及农业、药剂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广大会员棉农在生产实践中视情选择参考与应用。

病害种类与症状立枯病:立枯病又叫烂根病、黑根病,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在黄河流域棉区发生危害严重,棉苗未出土前,常侵染幼根、幼芽,造成烂种、烂芽,棉苗出土后,在接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呈现出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产生凹陷内缩,最后围绕嫩茎形成蜂腰状凹陷腐烂,严重时可致枯死或萎倒,成株期受害后,叶片上产生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现蕾开花期的棉株也能发病,多雨年份茎部受害后,在茎基部形成黑褐色病斑,表皮破烂后,露出条条木质纤维,严重时茎折断而死,有时可在茎的发病部位形成瘤状肿起。

炭疽病:炭疽病在我国各主要棉区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发生比较普遍,是南方棉区苗病中的主要病害,苗期和铃期受害较重,棉苗受害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成片死苗,棉铃受害引起烂铃。

炭疽病菌在棉籽开始萌动时即行侵害,常使棉籽在土中发芽后呈水渍状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幼苗出土后子叶上病斑呈黄褐色,边缘红褐色,上面有橘红色粘性物质,即病菌分生孢子。

幼茎基部发病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色,中间略凹陷,病斑上有橘红色粘性物,可使幼苗枯死,真叶被害时,初生小黑色斑点,扩大后变成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呈紫红色,如气候干燥往往开裂,叶片破烂不堪,叶柄和茎杆上也能产生红褐色长条形病斑,略凹陷,病部容易折断,潮湿情况下病斑表面产生红褐色或橘红色粘质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团。

铃上病斑初为暗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并凹陷,中部变为灰褐色,上面也有橘红色粘性物质,病铃腐烂可形成僵瓣。

红腐病:红腐病也叫烂根病,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苗期红腐病出现率最高,发病率一般在 20% — 50% ,最高可达 80% 以上。

北方棉区苗期发病重,严重时可造成大片死苗,南方棉区铃期发病重。

红腐病菌在棉苗出土前即可为害,使没出土的幼芽变成红褐色烂在土中,出土的幼苗根部生病后,根尖及侧根先黄色变褐色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还可发展到幼茎地面部分,重病苗枯死,病斑不凹陷,土面以上受害的嫩茎和幼根变粗是红腐病的重要特征,随后病部可变为黑褐色腐烂。

红腐病除侵害根茎外,还可侵害子叶、真叶及棉铃,子叶或真叶发病后,多在边缘生有灰红色不规则或近圆形病斑,病斑扩大后常破裂,潮湿时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孢子,棉铃上病斑形状不规则,外有红粉,再后常粘在一起成为粉红色块状物,重病铃不开裂成为僵瓣。

猝倒病:猝倒病在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特别在潮湿多雨地区发生严重,是一种常见的棉苗根病,常造成棉花小苗成片青枯倒伏死亡,对棉花出苗生长影响很大,猝倒病一般先从幼嫩细根侵染,危害幼苗,也能侵害种子及刚露白的芽造成烂种、烂芽,使种苗出土和发育不良。

侵害幼苗时,最初在幼茎基部贴进地面的部分出现水渍症状,严重时呈水肿状,并扩展变黄腐烂,呈水烫状而软化,迅速腐烂倒伏。

地下部细根受害则变黄褐色,吸水不良,导致整株幼苗死亡,子叶也随着退色,呈水渍状软化,在高湿情况下,有时病部出现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

猝倒病与立枯病不同的是猝倒病棉苗茎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黑斑病:黑斑病也叫轮纹斑病,在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南方棉区,可危害棉花的根、茎、叶和幼铃,棉苗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死苗,近几年随着我国转基因抗虫病面积的增加,黑斑病逐年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