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答案

合集下载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A. 自然界B. 社会C. 思维D. 艺术答案:D3. 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是指:A. 研究物质的学问B. 研究精神的学问C. 研究超越经验的学问D. 研究逻辑的学问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科学性答案:C5.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B. 对立统一、因果律、否定之否定C. 因果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D. 对立统一、因果律、矛盾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哲学研究的方法包括:A. 逻辑分析B. 历史分析C. 比较研究D. 实证研究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学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观点?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存在即被感知C.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AD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 是否承认矛盾B. 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C. 是否承认世界的多样性D.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答案:A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它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它第一次实现了哲学与科学的统一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是孤立和静止的。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

A.“自诚明” B.“自明诚”C.“为道” D.“为学”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C.洛克 D.休谟5.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

A.观念论 B.经验论C.唯理论 D.批判论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弗雷格 B.奎因C.萨特 D.康德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

A.真谛、世谛、俗谛B.真谛、义谛、胜谛C.空、假、中D.空、假、真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1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词与物》的发表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新唯识论》的发表参考答案:1.AB 2.BCD 3.D 4.ACD 5.D6.BCD 7.AB 8.C 9.AB 10.A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

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

每题15分,共30分)1.“理解”与“认识”2.“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3.“表现”与“表达”参考答案:1.答题思路:理解和认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外进行思想,而认识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内进行判断和推理;理解无需定义具有抽象同一性的概念,而认识则必须使概念保持抽象同一性;理解可以通过不断地循环往返加深理解,而在认识中,概念的循环定义和循环推理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可以通过内心体验和现象直观来领会事情本身,而认识只能通过外在经验和逻辑推理去掌握是者之是(本质之是)。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每题1分。

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 C )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B、虽无获奖势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2、推动和制约哲学发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D )。

A、哲学和艺术的关系B、哲学和道德的关系C、哲学的宗教的关系D、哲学和科学的关系3、哲学的问题是以( C )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A、常识性B、科学性C、思想性D、信念性4、我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 C )。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B、强调经世至用C、诸子百家争鸣D、今文古文经之争5、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是( B )。

A、培根B、笛卡儿D、康德6、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 A )。

A、理学B、经学C、心学D、气学7、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8、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C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9、首次创建伦理学体系的哲学家是( D )。

A、柏拉图B、休谟C、边沁D、亚里多德10、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 D )。

A、定义与真理的关系B、逻辑和语言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思想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1、一般认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奠基人是( C )。

A、奥古斯丁B、托马斯D、毕达哥拉斯12、中国哲学中最著名的“三表法”属( A )。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13、西方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最全面的体系是( A )。

A、托马斯主义B、柏拉图主义C、人文主义D、新柏拉图主义14、中国古代哲学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宇宙论哲学是(A )。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宇宙的起源B. 人类的本质C. 艺术的美感D. 化学反应的机理答案:D3.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A. 物质是第一性的B. 精神是第一性的C. 物质和精神都是第一性的D. 物质和精神都不是第一性的答案:A4.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A. 事物是孤立的B. 事物是静止的C. 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D. 事物是绝对不变的答案:C5. 下列哪个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萨特B. 海德格尔C. 尼采D. 柏拉图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的存在是理念世界,而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不完美复制。

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物质世界则是变化无常的。

2. 阐述康德的“先验主义”。

答案:康德的“先验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并非完全来源于经验,而是有一套先于经验存在的认识结构,即先验范畴。

这些先验范畴是理解经验的前提条件,它们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答案: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指宇宙的终极原理和目的,它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不断地从潜在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其辩证法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政治、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哲学引论 终结性考试答案

哲学引论  终结性考试答案

1. 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单选题(2.5分) 0分○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B.虽无获奖实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2. 以下哲学著作的作者属于福柯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O A.《后现代状况》O B.《纯粹理性批判》◎C.《癫狂与文明》○D.《悲剧的诞生》3. 我国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不包括单选题(2.5分)2.5分◎A.董仲舒○B.黄宗羲○C.顾炎武O D.王夫之4. 以下哪位西方哲学家曾翻译过《道德经》单选题(2.5分)2.5分○A.苏格拉底◎B.海德格尔C.亚里士多德○D.康德5. 以下不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A.詹姆士◎B.康德O C.皮尔士○D.刘易斯6. 以下不属于儒家哲学观点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O A.下学而上达O B.恻隐之心人皆有之◎C.无用即大用○D.君子远庖厨7. 哲学的二级学科不包括单选题(2.5分)2.5分◎A.心理学B.逻辑学○C.美学○D.宗教学8.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〇A.苏格拉底O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9. 以下不属于柏拉图的著作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OA.《理想国》○B.《会饮篇》◎C.《形而上学》○D.《大希庇阿斯篇》10.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是单选题(2.5分)2.5分◎A.鲍姆嘉通○B.胡塞尔○C.谢林○D.黑格尔11.被誉为“现象学之父”的现象学创始人是单选题(2.5分)2.5分〇A.海德格尔◎B.胡塞尔○C.梅洛庞蒂○D.萨特12.以下不属于墨家的主张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〇A.非攻◎B.以刑止刑○C.兼相爱交相利○D.明鬼13.“非乐”属于以下哪一学派的主张单选题(2.5分)2.5分O A.儒家○B.法家◎C.墨家D.名家14.“三年之丧”是哪一学派的主张单选题(2.5分)2.5分O A.名家B.思索◎C.儒家O D.农案15.以下不属于名家代表人物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A.公孙龙子B.惠施O C.邓析◎D.庄子16.以下不属于“十三经”的作品有单选题(2.5分)2.5分○A.《孝经》B.《诗经》◎C.《说文解字》O D.《孟子》17.以下不属于弗雷格的作品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OA.《涵义与指称》○B.《算术基础》○C.《概念演算———种按算术语言构成的思维符号语言》◎D.《声音与现象》18.以下不属于伯特兰·罗素的作品的是单选题(2.5分)2.5分OA.《西方哲学史》B.《哲学问题》C.《心的分析》◎D.《鉴堂的标准》19.慧能的著作有单选题(2.5分)2.5分OA.《华严经》◎B.《坛经》○C.《金刚经》○D.《楞伽经》20.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派或宗教不包括单选题(2.5分)2.5分◎A.基督教○B.儒家○C.佛教○D.道教21.孔子在《论语》中详细描述“君子远庖厨”的观点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22.孟子在《孟子》中描述了“支离疏”的寓言故事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23.《存在与虚无》的作者是海德格尔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24.《尔雅》属于《十三经》之一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误25.哲学起源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慧,早期的哲学和科学很难彻底区分开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误26.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经世致用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OB.错误27.中世纪时期,哲学变成神学的附庸,成为神学的“婢女”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O B.错误28.黄宗羲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著名论断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29.首先提出信仰第一,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奠定基础的是托马斯-阿奎那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0.托马斯主义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最高成果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1. 形而上学解释了关于宇宙的最高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宇宙做出思考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误32.是休谟首次创建了伦理学体系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3.中国哲学中的“三表法”由道家提出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4.商鞅是中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5.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和精神领袖是莱布尼茨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6.胡塞尔是英美分析哲学的领军人物判断题(2.5分)2.5分O A.正确◎B.错误37.严复在近代中国直接翻译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误38.“道论”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谋39.休谟是《论鉴赏的标准》的作者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OB.错误40.维特根斯坦在艺术定义上提出“家庭相似论”判断题(2.5分)2.5分◎A.正确B.错误答题版本。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答案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答案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定义最恰当的是()。

A. 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B. 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和理解C. 一种宗教信仰D. 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答案:B2. 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A. 庄子B. 康德C. 尼采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伦理学中的“道德相对主义”主张()。

A. 道德标准是绝对的B. 道德标准因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异C. 没有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D. 道德标准由政府制定答案:B4. 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理念世界”是指()。

A. 物质世界B. 精神世界C. 理想的、完美的世界D. 人类的感知世界答案:C5. 东方哲学中,强调“无为而治”的是()。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佛家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A. 形而上学B. 伦理学C. 政治学D. 美学答案:ABCD2. 康德的“三大批判”包括()。

A. 《纯粹理性批判》B. 《实践理性批判》C. 《判断力批判》D. 《存在与时间》答案:ABC三、判断题1.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答案:正确2. 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平等,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异。

()答案:错误3.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真理是静态的和不变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答: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主张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被名利所累,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通过超越常人的视角,洞察事物的真相,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2. 描述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答: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并非完全来源于经验,而是有一套先验的、理性的框架来组织和解释经验。

他区分了现象界和物自身,认为我们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而非它们的本质。

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道德律的概念,即“实践理性”。

五、论述题1. 论述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理念C. 物质D. 精神答案:C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A. 根源B. 动力C. 条件D. 结果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B. 社会利益的最大化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唯心性答案:ABC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依赖于物质C.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D.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动力。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它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简述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的实质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

电大哲学引论答案(DOC)

电大哲学引论答案(DOC)

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1.(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源地。

2.(道德)是构成伦理学的重要基石和主要内容。

3.人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4.(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哲学方法论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创新手段)。

6.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为对思想文化的前提性问题的批判性讨论,即(哲学的反思性)。

7.老子认为,(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8.孔子在提出学与思并重的同时,又提出(学与习的关系)。

9(王充)在反对天人感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建立了唯物主义认识论。

10.魏晋玄学讨论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11.理学是在(北宋中期)产生形成,在明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儒学的新的历史形态。

12.宋明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13.英国是以唯物主义为主流的,着重认识论的研究,以(唯物主义经验)为主要特点。

14.宇宙论有两种形态,属于哲学的和(属于科学)的。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

16.(科学)就是建立在关于世界万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信念之上的。

17.(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问题的理论。

18.(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或者来源。

19.(斯宾诺莎)建立自己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

20.现代功利主义分为许多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行动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

二、多选题1.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ACD)。

A.道学B.心学C.佛学D.气学2.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CD)。

A.培根B.笛卡尔C.洛克D.休谟3.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CD)。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4.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CD)。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5.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区别是:(AD)。

A.心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B.心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C.心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D.心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6.经验的主要形式有:(ABC)。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柏拉图强调艺术品所表现的是事物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

()2.现代美学的主要趋势是: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美高于善而仍受真的制约。

()3.传统的“原本”言行的特征包括()4.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有()5.人能够自觉到自己的境界。

()6.()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及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7.西方传统哲学重“为道”,重“知”哲学与“行”哲学的统一。

()8.精神科学重在研究个人的独特性如何为他人所理解。

()9.真正系统地从哲学上、从本体论上讲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从而为历史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视野的,无疑当首推()的哲学诠释学。

10.审美意识的崇高境界更能促进道德意识的提高。

()11.境界是浓缩和结合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而成的一种思维导向。

()12.“人-世界”结构追问的是外在的客体是什么。

()13.“万物一体”是不同境界之间得以沟通的本体论根据。

()14.传统形成的过程是远离“原本”的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和更新“原本”内涵的过程。

()15.诗凭知解力表述真理。

()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根据布伯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历史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新与旧的活生生的不断交替。

()3.真理的本质在于()4.下列关于境界的说法正确的是()5.黑格尔把无限分为()6.()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深远的意境。

7.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转向人与人的关系,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8.“五四”运动使中国近代哲学史达到了西方哲学史上文艺复兴的水平。

()9.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10.()是摆脱了直观的图像的抽象活动。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44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44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二章哲学引论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电大《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

电大《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

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P33-42)答: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二是阐明科学的基本形式,三是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也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57-58)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P30-32)答: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宗教活动、艺术活动、道德活动都是抽象。

哲学与哲学抽象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维性探索活动。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

哲学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四.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74-77)答: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康德哲学关于“科学与价值”二元分析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主要思潮或理论倾向: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

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

因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应当相应地发生根本变化。

哲学引论全部题目及答案

哲学引论全部题目及答案

01任务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0•多项选择题•简答题一、多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得分:301. 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认识论B. 形而上学C. 伦理学D. 美学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A. 孔子B. 朱熹C. 孟子D. 慧能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泰勒斯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4. 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 培根B. 笛卡儿C. 洛克D. 休谟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5. 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6. 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

A. 康德B. 黑格尔C. 弗雷格D. 罗素正确答案:A满分:2 分7. 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A. “本体论转向B. “认识论转向”C. “语言的转向”D. “伦理的转向”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8. 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A. 真谛、世谛、俗谛B. 真谛、义谛、胜谛C. 空、假、中D. 空、假、真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9. 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 个人主义B. 功利主义C. 圣谕论D. 义务论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10. 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A. 《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 《词与物》的发表C. 《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 《新唯识论》的发表正确答案:A满分:2 分1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docx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docx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第一一二章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木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徳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口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璽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看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冇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冇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彖,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徳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自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 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人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貝,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來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具“异化”问题。

三、分析题1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

按照亚里士多徳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彖,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哲学引论》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1、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D )A、认识论B、形而上学C、论理学D、美学2、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3、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4、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C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5、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C D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6、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 ACD )A、道学B、心学C、佛学D、气学7、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 AC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萨特8、在近代中国直接译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的人是:( D )A、利马窦B、钱钟书C、林纾D、严复9、《哲学引论》教材认为,本体论的三种主要形态是:( ABD )A、是论B、在论C、人论D、道论10、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是:( D )A、人论B、在论C、是论D、道论1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

“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ABCD )A、儒家C、法家D、墨家12、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D )A、笛卡尔B、斯宾诺莎C、休谟D、莱布尼茨13、逻辑推理的类型有:( AB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数学推理D、物理推理14、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B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15、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 BCD )A、《形而上学》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16、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区别是:( AD )A、心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B、心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C、心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D、心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被称为“近代经验论之父”的哲学家是:( D )B、斯宾诺莎C、休谟D、洛克18、经验实在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包括:( BCD )A、理性实有论B、常识实在论C、新实在论D、批判实在论19、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法来看,伦理学又被区分为:( BC )A、一般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B、目的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C、结果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D、元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20、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客观论认为:( ABD )A、事物的美是由客体自身的属性决定的B、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C、美不是源于事物的属性而是源于人的心灵D、美是客体的一种可以感觉到的特质21、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22、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BC )A、观念论B、经验论C、唯理论D、批判论23、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24、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 ABD )A、根B、境C、空D、识25、牟宗三提出的儒学“三统说”指的是:( ACD )A、道统B、学统C、人统D、政统26、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 )A、利奥塔B、福柯C、德里达D、海德格尔27、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AB )A、“自诚明”B、“自明诚”C、“为道”D、“为学”28、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D )A、杜威B、皮尔士C、詹姆士D、刘易斯29、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B )A、柏拉图B、利玛窦C、莱布尼茨D、伏尔泰30、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D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1、“哲学”与“科学”2、“观念论”与“实在论”3、“表现”与“表达”4、“决定论”与“宿命论”5、“有”与“无”6、“理解”与“认识”7、“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8、“为道”与“为学”9、“自诚明”与“自明诚”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哲学是人类的一门思想探索性活动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或区别是什么3、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什么4、为什么说“‘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5、“是论”的意义是什么6、“道论”的意义是什么7、试述儒家认识论的内容。

电大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电大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电大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 世界是精神的B. 世界是物质的C. 世界是神创造的D. 世界是意识的答案:B3. 辩证法的核心是()。

A. 矛盾B. 联系C. 发展D. 变化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哲学的终结B. 哲学的开始C. 哲学的革命D. 哲学的转变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可知性D. 多样性答案:A7. 意识的本质是()。

A. 物质的属性B. 物质的反映C. 物质的形态D. 物质的创造答案:B8.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

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BCD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社会意识的形式?()A. 政治B. 法律C. 道德D. 宗教答案: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行动的关系问题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知识与信仰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神B. 精神C. 物质D. 理念答案:C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

A. 直线上升的B. 循环往复的C. 螺旋上升的D. 停滞不前的答案:C4.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他区分了现象界和()。

A. 物质界B. 精神界C. 自然界D. 物自身答案:D5.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概念,体现了()的思想。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6.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 矛盾B. 斗争C. 同一性D. 否定之否定答案:D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

A. 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 经验主义观点答案:B8.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是对()的批判。

A. 宗教信仰B. 道德观念C. 科学理论D. 政治制度答案:A9.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强调()。

A. 个体自由B. 社会规范C. 集体利益D. 传统价值答案:A10. 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齐一,这体现了()的观点。

A. 相对主义B. 绝对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模仿和影子。

理念是完美无缺的,是一切事物的原型和原因。

2. 描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答案: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包括感官经验和数学知识,最终得出结论,即使怀疑本身也证明了思考者的存在,因此“我思故我在”成为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3. 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电大《哲学引论》阶段性测验任务(含答案)

电大《哲学引论》阶段性测验任务(含答案)

电大《哲学引论》阶段性测验任务(含答案)001-00011.真理在于从个别存在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参考答案:正确2.克罗齐认为认识始于经济活动,然后是道德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3.相通的关键在于不同者所反映的全宇宙的唯一性。

()参考答案:正确4.主客关系式的外在认识的方法是以把握万物一体、古今相通为目标。

()参考答案:错误5.主客的统一植根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合一。

()参考答案:正确6.人的精神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审美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7.“真无限〃的绝对完满性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参考答案:正确8.主客二分把哲学引向脱离现实、脱离人生的苍白乏味的境地。

()参考答案:正确9.天人相通的哲学观念起于孔子。

(参考答案:错误参考答案:主客二分10.想象以把握不同事物间即在场的显现的事物与不在场的隐蔽的事物间的相同性为目标。

()参考答案:错误11.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真理定义为事物之真理与事物之实两者间的相符。

()参考答案:正确12. 一个人的最早或较早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对于以后的精神境界的形成往往起着基础的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13.康德的“真无限〃是主客的对立统一,是“纯思维〃。

()参考答案:错误14."不相同而相通〃是指彼此不同的东西而又能相互沟通。

()参考答案:正确15.()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以别物为自己内在的构成要素,从某物过渡到别物不是过渡到自己以外的东西,而是和它自身再一起,是在别物中回到某物自身。

参考答案:真无限16.()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及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17.我国哲学界传统的观点是()参考答案:重思维轻想象1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反映了境界的()参考答案:稳定性19.()是指没有世界万物就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是没有意义的。

参考答案:"自我-世界〃结构20.()说,“世界上本来没有相同的东西〃。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一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一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1、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2、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古希腊后期及⾄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

(√)4、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类理解论”。

(√)5、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

(√)6、哲学对⾃由意识的促进作⽤,是通过对思想⽂化深层结构的有⼒揭⽰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表现出来的。

(√)7、语词是⼈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任何语词都不具有知识意义的内涵。

(×,正确:都是具有知识意义的约定符号)8、在⽇常⽣活中,定义不能明确地表达存在的时候,往往是定义的范围过宽或过窄。

(√)9、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相对变化和难以固定的(×,正确: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10、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的形式出现,它本质上反映的是⼈的思想的⼀种⽭盾性运⾏⽅式。

(√)11、哲学关注知识和思想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语词之间的紧密关系。

(√)12、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是⼀种为知识⽽知识,为学问⽽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

13、形⽽上学就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学问,形⽽上学被称为本体论(√)。

14、对中国影响最⼤的⾮正统思想是道家学说。

(√)15、对⾃然科学感兴趣,⾃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先秦哲学是墨家。

(√)16、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经世致⽤,他被清⼈尊为“开国儒宗”(√)。

17、中国哲学的总结者黄宗羲提出了“天地之化⽇新”的著名论断。

(×,正确:王夫之)18、儒家经典在后世被称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叫做“经学”。

(√)19、⾸先提出了信仰第⼀,为中世纪经院奠定基础的是奥古斯丁。

(√)20、托马斯主义是经院哲学的最⾼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最全⾯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丰润电大第一—二章哲学引论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三、分析题1、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学思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现象,追歼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对于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都做出说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任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

但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哲学所关注的对象并非人类自身的存在或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而是人以外的世界和自然界,因而理所当然地,哲学与科学具有大致相同的对象和内容。

而当后来哲学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外在的自然界转向人有关的存在,探讨关于人是什么以及人和社会的美好生活问题,或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实践要求哲学家们对关于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具体化和专门化的解释的时候,哲学和科学的区分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2、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生活”或“未经检验过的生活”?请概括,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我不同意他的说法。

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即生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常识性问题以意见的形式出现,意见表达是情绪、习惯或信念之类的东西,对于意见人们一般不需要加以证明或求证,对之表达的至多只是接受或拒绝的态度而已;科学性问题以知识难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难题要求的是逻辑、数学或其他技术性方面的求解,知识性难题的求解就是科学性问题的解决;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出现。

思想性问题表达的是人类面对自身存在问题时的思想性境界,思想性问题无所谓答案或技术上的求解,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动方式,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第三——四章哲学引论作业2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怎样的地位、作用?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理性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二、论述题1、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是、在、无构成了是本体论研究存在问题的三种形式。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人们是靠着“是”来逻辑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逻辑联结词,通过“是”人们才在思想中建立起“抽象的同一性”,并由此开始进行思想的分类、命名,使得思想和语言有逻辑界限,能够清楚明白。

“在”指出了事物的自身同一性,是一种非逻辑理解的对象,当我们说一个事物“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这个事物,哪怕是仅仅给它命名,也已经包含着对这个事物的一定认识了,而这样一来,这个事物就不再是单纯的“在者”,而变成“是者”了,实际上人们只能认识“是”,所谓“在”并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

它超出了语言的逻辑界限,但还没有超出语言的语言界限,人们依靠领会等内心体验和现象来思想,具体理解“在者”的存在。

“无”即非存在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三种不同内容:事物中的虚空部分;个体事物未有之前和既终之后的情况;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最高本原。

它指向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

2、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

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就是逻辑分析。

要彻底消除哲学由于模糊而造成的混乱,就必须建立以现代逻辑为基础的理想的人工语言,而要建立这样的理想语言,就必须确定这种语言的哲学意义或认识意义。

他们普遍认可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日常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所以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他们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强调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

由此提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

三、分析题1、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象形文字。

试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下“是论”“在论”“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论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逻辑必然性就成了是论所演绎的哲学原理体系的真理性的依据,以求实为终极目标的概念论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在西方概念论哲学中,科学真理就是由逻辑组织起来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它靠的是概念及其体系。

以是论为根基的西方概念论哲学固然因其和科学的密切关系而被人称许,但进入21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出现了科技异化所造成的战争威胁、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全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概念论哲学也有它的弊端。

在论同样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在的角度来理解being,也就是返回事物本身,也就是不再以是者还是非是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标准,而认为在者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在者之在的更大意义在于其精神性的或价值性的作用。

正是有此在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我们才能超越是者所构筑的逻辑经验世界,而突入到非逻辑非经验的世界,也就是回归到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

它的作用:一是重新理清存在的地基,一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事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道论超越了有无对立的无就是道,对一切既不执着与无也不执着于有,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宇宙论和本题论的角度看,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

二是从宇宙万物的本性来说,道是世界万物终极本质或者自然规律。

它的意义:拒绝绝对存在而只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态哲学是有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二、它主张有生于无,即存在本身具有某种缝隙或者分存在的特性,因而养成了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达观性格和逍遥山水的心态;三、它主张一切皆变,贯穿了辩证法思想。

2、《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

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诚是指由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所谓明是指由穷理之学所得到的知识,自诚明是说,首先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致死后;自明诚是说,首先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

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二者殊途同归。

儒家的理想是“穷理”与“尽性”的统一,但是,求仁与求知是不统一的,这样,儒家历史上就出现了明显对立的两个派别:一派主张自诚明,即把求仁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主观的内省体验为依据来扩充道德,然后再达到求知;一派主张“自明诚”,即把求知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即物而穷理,然后再通向道德。

这两派都曾以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再加上后来受到争夺道统正传的意识形态干扰,从而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第五章哲学引论作业3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之间的关系?“是”与“应当”关系复杂,这种关系最早是由休谟提出来的,休谟认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

如果把道德看作依据于理智,就会引起一些非常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儿是就是“理智”,应当则相当于“情感”。

2.义务论和圣谕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表现在哪里?在伦理学的行为理论领域,非结果论是与结果论对立的另一种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