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设计(优秀11篇)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设计(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478f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png)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设计(优秀11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11篇《陋室铭》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陋室铭教案。
,全文中心小结:篇一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陋室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3.联系现实对《学生铭》谈看法并仿写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简介刘禹锡、陋室铭的来历和“铭”这种文体。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
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疏通句意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2.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
3.提供一些画面让学生们匹配相应的课文语句三.精读细品,把握主旨先小组合作解决两个问题,1.你知道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吗?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全班交流提问: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学生发表见解并评价四.联系现实,发表见解出示仿写篇《学生铭》,提要求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e5b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f.png)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7篇《陋室铭》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陋室铭教案五篇
![陋室铭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336fc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9.png)
陋室铭教案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陋室铭教案五篇陋室铭教案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通用1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ee5c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c.png)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通用15篇)《陋室铭》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是刘禹锡。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古琴曲《陋室铭》。
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让我们步入时光隧道,跟随唐朝诗人、文学家刘禹锡的脚步,踏上拜访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板书题目、作者) 简介文体:看课题《陋室铭》,大家已经预习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铭文,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句式工整,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墓志铭(称述功德)、座右铭(警戒自己)……二、朗读感知,初识陋室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意蕴。
(1)、听读:首先请大家听现代朗诵名家张家生的课文朗诵。
请同学们听准字音、节奏停顿、注意语调,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播放视频) (屏显:听读课文的要求)1、听准字音2、把握节奏3、注意语调、语速(2)检查听读效果:明确字音出示朗读节奏(3)、自由读:听完了示范朗诵,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大家在读之前,请注意老师给大家的朗读提示。
(课件展示朗读提示)(指名读字音后,自由放声读后,自我展示)(4)配乐个别读:哪个同学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评价一下的朗读:读的好不好?好在哪?(字音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准确自然,重音把握准确、语速把握好——对,文言文的诵读,语速要慢,才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语调呢?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一种更肯定的语气,是不是这点处理得不太好啊。
精选《陋室铭》教案4篇
![精选《陋室铭》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7b93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a.png)
《陋室铭》教案精选《陋室铭》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导语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宅邪,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
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解题1.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
碑锅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符的房子人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腼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三)整体感知——感受结构美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1)读准字音,如“馨”、“牍”。
(2)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2.结合课文,组织学生依次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
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
![《陋室铭》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ffa70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5.png)
《陋室铭》一等奖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本文2、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背诵并默写课文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3分钟)PPT展示图片金箍棒和羽毛扇,问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两样东西,是否也想拥有它们。
大家之所以喜欢金箍棒可能是因为孙悟空,也可能是因为它本身能够变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为何能够妇孺皆知,流传千古?原来是因为它的主人诸葛亮。
这样说来,某样东西的价值似乎与使用它的主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要去看看一间简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一起学习《陋室铭》。
导入课题,并图解“铭”这一文体。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1、听示范朗读。
要求一边听一边给拿不准的字注音,并且划分节奏2、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齐读。
要求声音洪亮,整齐划一。
(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过渡:读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诉我,这“陋室”真的“陋”吗?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可能对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为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疏通文意。
具体操作:本文共计九句话,全班12个小组,前9组,每小组翻译一句话,其余三组做评委。
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发言人分享成果。
要求:先解释重点字词,再翻译整句话。
(四)抽丝剥茧,感悟情思经过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现在能回答老师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吗?(ppt展示问题)作者笔下的这间“陋室”真的“陋”吗?请说说理由。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板书)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认屋子简陋,又不觉得简陋,因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5e25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9.png)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陋室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④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⑤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不能。
因为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e11b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7.png)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品千古铭文。
2、悟万世雅人。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1、《陋室铭》篇幅短小,韵律十足,节奏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
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诵读课文并理解文章大意是目标设计之一。
2、《陋室铭》借陋室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借助文章论文知人,并借助拓展材料论世知人也是本文达成目标之一。
【故事导入】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倔强的诗人,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无怨言,随手写下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他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见知县如此欺人太甚,此人愤然提笔写下千古铭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此人何许人也?——刘禹锡刘禹锡何许人也?——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千古铭文是什么?——《陋室铭》【设计理念】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背景材料早知,引导学生更深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借背景了解作者、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陋室铭》教案模板8篇
![《陋室铭》教案模板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2c1b0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9.png)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模板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篇1一、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6302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7.png)
《陋室铭》优秀教案《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陋室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2、学习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3、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流程:一、导入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样的?2、刘禹锡被贬谪时,受到排挤欺压,居住于一间陋室,他的心态可能是怎样的呢?二、朗读指导、落实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2、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落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整体把握1、陋室“陋”还是”不陋”?评判的依据是什么?物质——陋精神——不陋作者的态度——不陋作者评价的依据——主人品格的高下2、朗读课文,作者是分几个层次表现陋室因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为课文划分层次四、逐层理清1、作者是怎样开篇的(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为了说山道水吗?重点在于“仙”“龙”(2)“仙”“龙”有暗指什么?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暗指作者自己,对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精神志向不因为现实而受局限(3)用怎样的情绪朗读这一句?(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2、作者是怎样承接主题展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1)展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暗示什么?交往风雅:(1)“鸿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2)“谈笑有鸿儒”与“苔痕上阶绿”是否矛盾?(3)想象作者写这两句话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经”?(2)“素琴”“金经”意在说明什么?(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矛盾?(4)“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作者追求怎样的生活状态?3、作者宕开一笔的突转效果(1)、写自己的陋室、表现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却为何宕开一笔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话题扯远了,偏题了?(2)写诸葛亮、扬雄的两句话删去对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有没有影响?总结全文呼应开头(1)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仅仅是再次强调陋室不陋吗?(2)“孔子云”只是一个巧合吗?《陋室铭》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023最新-《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7de5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e.png)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陋室铭教案篇一课件简介: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xīn鸿儒hóngrú苔痕tái案牍dú解释下列字词名:有名望。
惟吾德馨:惟,只;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
鸿,大。
白丁:无官职的平民。
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
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陋室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熟读成颂。
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
一间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3c7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0.png)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陋室铭教案篇一[课标要求]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5、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学法点悟]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这篇文章的“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自己的心志和情趣。
[整体感知]“陋室”,简陋的房子。
“铭”,本是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
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解惑: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陋室铭》教案(优秀4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eb39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0.png)
《陋室铭》教案(优秀4篇)《陋室铭》教案篇一《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以学生翻译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分解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难词。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点拨法。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这里有两种房子,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看屏幕,回答。
但刘禹锡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二、新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陋室铭》及作者刘禹锡。
学生浏览,识记重点。
(一)、简介作家及作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陋室铭》及刘禹锡。
(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简介)(二)、解题文章题目为《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比较好理解吧,即(简陋的房子)那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铭”呢?补充一点,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多媒体显示“铭”文的特点)划出“铭”的注释,回答。
(三)品读课文1、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是理解文意的基础。
(1)、学生自由读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正确、流利。
自由读,注意字音、停顿。
(2)、听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对照录音,看你的字音,停顿是否正确。
学生认真听,揣摩体会字音、停顿。
(3)、抽生读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能给予正确评价,生评后,教师给予恰当评价,并适时点拨、指导。
认真听他人读,听后进行评价。
(4)齐读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根据读的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过渡。
学生齐读,体会感受。
2、二读课文,疏通课文(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自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93a5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3.png)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
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
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
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
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
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87609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9.png)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疏通文意。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刘禹锡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
理解刘禹锡在困境中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和写作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你们的居住环境比较简陋,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简陋的环境中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在简陋的居室中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心境,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如“陋室”“铭”“德馨”“鸿儒”等。
(三)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翻译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e3b0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5.png)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下面是收集的《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以供借鉴。
《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作品的韵味情调2、品析作品的思想内容3、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语我国是礼仪之邦,是诗的国度,诗歌在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部分诗人也拥有人们的高度赞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诗豪刘禹锡,我国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运动失败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
按照惯例,他到和州应该在县衙拥有九间房子,由于县令的刁难,却被安排在城南面江水立的三间房自里,面对滔滔的江水,他诗兴大发,写下“面对大江观百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豪迈诗篇,也因此激怒县令,被迫搬迁到城北仅一间半的小屋。
这里环境宜人,他为此写出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超俗诗章,又再度激怒了县令,不得不住进仅容一床、一桌、一椅是斗屋陋室。
半年三迁居,且越迁越小的窘迫境遇没使他怨天尤人,而是奋笔写下了传世佳作《陋室铭》。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陋室,看看它有什么特别。
二、整体感知诵读文本,品析音律美。
1、分组诵读,互动正音————吾、馨、儒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并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名、灵、馨、青、经、形————押韵:每句末尾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3、全班齐读,速读成背三、研读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一翻诵读相信同学们对诗豪的“陋室”已有了总体认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又不陋呢?(原文)————惟吾德馨————山因仙而出名,水因龙而灵气,为此可得出“室因德而馨(芳香、有名),我们也可说“室不在华,有德则馨”(类推出中心)。
3、刚才我们知道了陋室是因为“德”(主人品德高尚)而“馨”(不陋),在文章中“德”“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7dff6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
2、掌握本课实词重点语句。
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
4、能用原文回答问题。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目标2、3、4。
教具:网络教室。
课时:1教法:小组讨论,自学教学过程: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作者。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
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
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7f09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png)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共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出示课题(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作者刘禹锡,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板题并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陋室铭》教案六篇
![《陋室铭》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76ae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6.png)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六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教学本文要贯穿“以读会意”的方法。
在读的方法上要灵活,可由教师范读、学生推荐朗读、比赛读等。
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由老师帮助解决。
疏通文意,然后背诵课文。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
)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及文体。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明确:(陋:不华美、狭小。
馨:香气散布很远。
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2.按节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寓的理想追求。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课前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
现在你的眼前有两栋房子:一个是富丽堂皇的大房子,一间是茅草屋。
你想要住哪里?(生:大房子)如果住进豪华别墅的代价是讨好你厌恶的人,甚至违背良心做坏事;而住在茅草屋,你满眼是杨柳青青的美景,与三五知己好友交谈甚欢呢?你又会如何选择?恭喜很多同学的选择,正是刘禹锡的做法。
(引导看图)瞧!他正在陋室里自得其乐呢!(师板书课题:陋室铭)2.介绍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世称“诗豪”。
(三)初读课文1.出示生词(指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其余书上铅笔标注)2.按节奏,朗读课文3.小组讨论:字句理解、翻译[提示]名:出名;斯:这;是:表判断;唯:只有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成语:目不识丁)劳: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四)理解主要内容1.解题:课题“陋室铭”是什么意思?(生:简陋的屋子)介绍文体“铭”: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
(称颂功德的文字一般可在钟鼎或石碑上,如:逝者墓前会有?墓志铭我们熟悉的,写在书桌右侧的激励文字是?座右铭)2.“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
(自由读文章4-7句,批注:陋室有何特点?)同桌讨论,并汇报,师板书:环境清幽陋室:交友儒雅生活高雅[过渡]“陋室不简陋”的原因何在?(文中找出主旨句)3.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刘禹锡也能自得其乐,他究竟有怎样的生活态度?(1)介绍写作背景: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当权。
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看他是从朝廷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他。
半年中,强迫他搬了三次家,一次面积比一次小,最后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
(2)师生分角色扮演和州令、刘禹锡出示: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刘:“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
”这是多么清幽雅致,真么能说陋呢?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刘:问:你既没有丝竹,有没有案牍,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刘:(1.生自读思考;2.师问生齐声答)(3)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小组讨论,汇报:情趣高雅、安贫乐道、不慕名利(五)探究写法[过渡]了解到刘禹锡的“陋室”给寄寓的志趣,我们再来探究一下:文章是怎么写的?1.抓住具体语句,小组讨论:(1)刘禹锡借“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志趣,这种写法是什么?(2)写与陋室无关的内容,有何作用?教师引导:刘禹锡借“陋室不陋”,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是什么写法?按开头两句的格式,修改第三句,介绍“比兴”手法,找出比喻的本体、喻体(六)布置作业1.借某种植物、动物或者昆虫的特征,给自己你一则情趣高雅的座右铭。
(如:梅兰竹菊、蚂蚁、萤火虫......)范例:每个人都是昆虫,而我是一只萤火虫。
疾风知劲草,让风来得更猛烈些吧!附:板书陋室铭(刘禹锡)陋室德馨环境清幽交友儒雅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生活高雅【篇二: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1、兴趣导入法2、诵读法3、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试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请一位学生用滑稽的语调读一读这篇《考试铭》。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后,提问:大家知不知道它是根据哪一篇文章改写的吗? (《陋室铭》 )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如《座右铭》,《墓志铭》。
二、一读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关注用韵。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掌握下列词的用法(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2)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长上,爬上(3)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劳累(4)孔子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加强反问语气三、小知识对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近,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对偶。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二读:背诵这首《陋室铭》,回味它的隽永意境与深长韵味吧!理解课文,用文中原句填空:1、以虚衬实,表明陋室也具“名”“灵”性质的句(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主旨句:惟吾德馨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
3、画龙点睛的句子:何陋之有?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写居室环境恬静雅致(景色之雅、室外景)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交往人物、交往之雅、室中人)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8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反面虚写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五、归纳中心和写法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物-------志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六、三读:品味语言,体悟意蕴哪些字眼的表达突显功力,哪些句子的节奏韵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读完后说说你的体会。
改一改,读一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
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整散结合,长短错落,读来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教师赠言: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给自己在心底留一块净土。
“惟吾德馨”七、拓展延伸1.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如: 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梦阁”,因为我喜欢做梦,它神秘,飘渺,浪漫,富有诗意??2.仿写课文,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托物言志”奥运铭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
斯是奥运,众星如云。
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
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
一心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西方苍鹰鸣。
国人云:“看我北京!”公仆铭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
斯是公仆,服务于民。
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
可以明实况,查真情。
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
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
众人曰:“公仆精神!”八、布置作业你能仿写吗看了刚才这些“铭”,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交友铭”“旅游铭”等;同,最好能大致押韵;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考试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讨论:此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来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呢?仿写作品之一:学生铭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
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仿写作品之二:检查铭(讽刺某些学生)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有玩就行。
背手扬脸,架子哄哄。
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
遇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
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
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
汇报皆未入耳,看啥全没记清。
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城。
众人云:“官僚典型”。
结束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唐)板书设计陋室铭托物言志物-------志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篇三: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2.按节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寓的理想追求。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课前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
现在你的眼前有两栋房子:一个是富丽堂皇的大房子,一间是茅草屋。
你想要住哪里?(生:大房子)如果住进豪华别墅的代价是讨好你厌恶的人,甚至违背良心做坏事;而住在茅草屋,你满眼是杨柳青青的美景,与三五知己好友交谈甚欢呢?你又会如何选择?恭喜很多同学的选择,正是刘禹锡的做法。
(引导看图)瞧!他正在陋室里自得其乐呢!(师板书课题:陋室铭)2.介绍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世称“诗豪”。
(三)初读课文1.出示生词(指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其余书上铅笔标注)2.按节奏,朗读课文3.小组讨论:字句理解、翻译[提示]名:出名;斯:这;是:表判断;唯:只有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成语:目不识丁)劳: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四)理解主要内容1.解题:课题“陋室铭”是什么意思?(生:简陋的屋子)介绍文体“铭”: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
(称颂功德的文字一般可在钟鼎或石碑上,如:逝者墓前会有?墓志铭我们熟悉的,写在书桌右侧的激励文字是?座右铭)2.“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
(自由读文章4-7句,批注:陋室有何特点?)同桌讨论,并汇报,师板书:环境清幽陋室:交友儒雅生活高雅[过渡]“陋室不简陋”的原因何在?(文中找出主旨句)3.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刘禹锡也能自得其乐,他究竟有怎样的生活态度?(1)介绍写作背景: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