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完整版)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朗读与解析,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以及文化背景的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朗读技巧,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会分析作者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身处陋室,却坚守道德操守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重点:朗读与解析文章,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培养道德情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注意停顿、语气等。

3. 研读课文:详细解析文章,对重点词汇、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难点、重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陋室铭》2. 主要内容:a. 朗读与解析b. 文言文词汇、句式c. 作者情感态度d. 文化背景拓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注意字迹工整、规范。

b.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身处陋室,却坚守道德操守的原因。

c. 选择题: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陶渊明集》,了解古代文人的道德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把握。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6篇】《陋室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④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⑤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不能。

因为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陋室铭赛课一等奖教案

陋室铭赛课一等奖教案

陋室铭赛课一等奖教案【篇一:公开课教案《陋室铭》】《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反复阅读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正感到春风得意的他,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

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又被贬到连州。

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

这不怕惹祸老先生,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郎指的是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老先生的文章《陋室铭》。

2、出示学习目标。

3、请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

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

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多媒体显示)写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曾参加王叔文组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策县令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就故意刁难。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德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

《陋室铭》教案六篇

《陋室铭》教案六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六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教学本文要贯穿“以读会意”的方法。

在读的方法上要灵活,可由教师范读、学生推荐朗读、比赛读等。

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由老师帮助解决。

疏通文意,然后背诵课文。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

)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及文体。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明确:(陋:不华美、狭小。

馨:香气散布很远。

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优秀教案《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陋室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2、学习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3、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流程:一、导入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样的?2、刘禹锡被贬谪时,受到排挤欺压,居住于一间陋室,他的心态可能是怎样的呢?二、朗读指导、落实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2、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落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整体把握1、陋室“陋”还是”不陋”?评判的依据是什么?物质——陋精神——不陋作者的态度——不陋作者评价的依据——主人品格的高下2、朗读课文,作者是分几个层次表现陋室因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为课文划分层次四、逐层理清1、作者是怎样开篇的(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为了说山道水吗?重点在于“仙”“龙”(2)“仙”“龙”有暗指什么?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暗指作者自己,对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精神志向不因为现实而受局限(3)用怎样的情绪朗读这一句?(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2、作者是怎样承接主题展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1)展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暗示什么?交往风雅:(1)“鸿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2)“谈笑有鸿儒”与“苔痕上阶绿”是否矛盾?(3)想象作者写这两句话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经”?(2)“素琴”“金经”意在说明什么?(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矛盾?(4)“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作者追求怎样的生活状态?3、作者宕开一笔的突转效果(1)、写自己的陋室、表现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却为何宕开一笔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话题扯远了,偏题了?(2)写诸葛亮、扬雄的两句话删去对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有没有影响?总结全文呼应开头(1)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仅仅是再次强调陋室不陋吗?(2)“孔子云”只是一个巧合吗?《陋室铭》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陋室铭》的文意,掌握生字词。

分析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了解刘禹锡的生平背景,理解他创作《陋室铭》的动机。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陋室铭》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分析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介刘禹锡的生平背景。

提问:同学们对“陋室铭”有什么理解?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遇到的问题。

3.3 课堂讲解: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

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3.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章的深层含义,分享讨论成果。

3.5 课堂练习: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课后自主学习。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4.2 作业要求:课后心得需在下一节课前提交。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习效果。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心得,分析他们的学习体会。

5.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教学工具与资源6.1 教学工具:PPT课件笔记本和笔网络资源(如:刘禹锡生平介绍、相关学术论文等)6.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陋室铭》参考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评价:课堂表现: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课后作业:翻译准确性、心得体会质量等7.2 教学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作者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程度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内容:介绍其他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探讨古代文人的品质和生活态度8.2 拓展方式: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第九章:教学计划调整9.1 情况分析:学生学习进度学生反馈9.2 调整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总结内容:教学成果:学生对《陋室铭》的理解程度、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等教学亮点: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等教学不足:需改进的地方10.2 反馈与改进:向学生征求教学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针对教学不足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第十一章:教学案例分析11.1 案例选取:选取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案例,如积极发言、深入思考等选取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优秀作品,如翻译准确、心得体会有深度等11.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引导学生向优秀案例学习,提高自身学习效果第十二章:教学策略研究12.1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12.2 研究成果:制定一套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总结一套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第十三章:教学创新实践13.1 创新实践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设计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13.2 实践效果评估:评估创新实践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第十四章:教学继续教育14.1 继续教育内容:参加相关教育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14.2 继续教育成果: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与同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第十五章:教学长期规划15.1 长期规划目标: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15.2 长期规划实施: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5.3 长期规划评估:定期评估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实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的重点是理解《陋室铭》的文意,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古琴曲《陋室铭》。

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让我们步入时光隧道,跟随唐朝诗人、文学家刘禹锡的脚步,踏上拜访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板书题目、作者)简介文体:看课题《陋室铭》,大家已经预习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铭文,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句式工整,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墓志铭(称述功德)、座右铭(警戒自己)……二、朗读感知,初识陋室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意蕴。

(1)、听读:首先请大家听现代朗诵名家张家生的课文朗诵。

请同学们听准字音、节奏停顿、注意语调,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播放视频)(屏显:听读课文的要求)1、听准字音2、把握节奏3、注意语调、语速(2)检查听读效果:明确字音出示朗读节奏(3)、自由读:听完了示范朗诵,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大家在读之前,请注意老师给大家的朗读提示。

(课件展示朗读提示)(指名读字音后,自由放声读后,自我展示)(4)配乐个别读:哪个同学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评价一下xx的朗读:读的好不好?好在哪?(字音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准确自然,重音把握准确、语速把握好——对,文言文的诵读,语速要慢,才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语调呢?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一种更肯定的语气,是不是这点处理得不太好啊。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陋室铭教案篇一[课标要求]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5、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学法点悟]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这篇文章的“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自己的心志和情趣。

[整体感知]“陋室”,简陋的房子。

“铭”,本是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

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解惑: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陋室铭》全文;2.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3. 能够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历史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诗人高洁傲岸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担当。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 《陋室铭》的诗意和诗境;2. 诗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3. 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历史背景。

2.2 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 诗中深层次的含义和哲理的把握;3. 诗人情感的细微变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简介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陋室”的理解;3. 板书课题《陋室铭》。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文大意;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 教师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合作探讨1. 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主题;2. 小组内讨论,形成共识,准备展示;3. 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小组点评、补充。

3.4 品鉴欣赏1.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2. 教师示范解读,学生跟学;3. 学生自主赏析,分享感悟。

3.5 情感升华1. 讨论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历史背景;2.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诗中“陋室不陋”的理解;3. 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章:课堂小结4.2 强调诗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4.3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陋室铭》,写一篇读后感。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背诵《陋室铭》,熟练掌握诗文内容;5.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5.3 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

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

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

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

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

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陋室铭》,主要围绕教材第二十二章“古文观止”中的《陋室铭》展开。

文章通过对简陋房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刘禹锡身处逆境,却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陋室铭》的文学常识,熟读成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安贫乐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悟作者的品质,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今房屋图片,引发学生对居住环境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注生僻字词。

3. 课堂讲解:对文章的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进行详细讲解。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举例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佳句,并进行仿写。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作者品质的认识,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六、板书设计1. 《陋室铭》2. 作者:刘禹锡3. 文学常识:古文观止4. 写作手法:对比、排比5. 作者品质:安贫乐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并背诵《陋室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品质的认识。

答案:示例:作者刘禹锡身处陋室,却能安贫乐道,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努力进取。

2. 作业题目:运用对比、排比等写作手法,以“我的房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刘禹锡的其他作品,了解其人生经历,进一步感悟作者的品质。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范文多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疏通文意。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刘禹锡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

理解刘禹锡在困境中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和写作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你们的居住环境比较简陋,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简陋的环境中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在简陋的居室中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心境,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如“陋室”“铭”“德馨”“鸿儒”等。

(三)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翻译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下面是收集的《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以供借鉴。

《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作品的韵味情调2、品析作品的思想内容3、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语我国是礼仪之邦,是诗的国度,诗歌在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部分诗人也拥有人们的高度赞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诗豪刘禹锡,我国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运动失败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

按照惯例,他到和州应该在县衙拥有九间房子,由于县令的刁难,却被安排在城南面江水立的三间房自里,面对滔滔的江水,他诗兴大发,写下“面对大江观百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豪迈诗篇,也因此激怒县令,被迫搬迁到城北仅一间半的小屋。

这里环境宜人,他为此写出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超俗诗章,又再度激怒了县令,不得不住进仅容一床、一桌、一椅是斗屋陋室。

半年三迁居,且越迁越小的窘迫境遇没使他怨天尤人,而是奋笔写下了传世佳作《陋室铭》。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陋室,看看它有什么特别。

二、整体感知诵读文本,品析音律美。

1、分组诵读,互动正音————吾、馨、儒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并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名、灵、馨、青、经、形————押韵:每句末尾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3、全班齐读,速读成背三、研读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一翻诵读相信同学们对诗豪的“陋室”已有了总体认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又不陋呢?(原文)————惟吾德馨————山因仙而出名,水因龙而灵气,为此可得出“室因德而馨(芳香、有名),我们也可说“室不在华,有德则馨”(类推出中心)。

3、刚才我们知道了陋室是因为“德”(主人品德高尚)而“馨”(不陋),在文章中“德”“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

2、掌握本课实词重点语句。

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

4、能用原文回答问题。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目标2、3、4。

教具:网络教室。

课时:1教法:小组讨论,自学教学过程: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作者。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

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

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陋室铭》教案精选【五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五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重点与难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生:我选择后者,因为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

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扫除生字词,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集体讨论,适当点拨,疏通全文。

2.师生共同活动,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

(指导学生美文美读美背美诵,继而引导学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气韵)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环境。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诵读》教材第二单元《陋室铭》。

内容包括对《陋室铭》的全文解读,详细分析文章的背景、作者刘禹锡的生平、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词句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背诵《陋室铭》,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掌握重要词汇和句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身处逆境而心向光明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特别是对“铭”这一文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文章的修辞手法、词汇的准确运用以及作者情感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现代版“陋室”,引发学生对“陋室”概念的思考。

揭示课题:导入《陋室铭》,介绍作者刘禹锡。

2. 新课内容解读学生自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逐句解析,分析词汇和句式。

讨论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难点句子,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进行详细解析。

分析“铭”的文体特点及其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4. 随堂练习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对文章的不同段落进行解读和分享。

个人练习:学生个人完成对文章的填空、翻译等练习。

5. 课堂小结强调《陋室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左侧列出文章的要点和结构。

2. 中间部分展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和词汇。

3. 右侧用图形或表格形式突出“铭”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陋室铭》。

以“我心中的陋室”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 答案要点:短文需包含对“陋室”的理解,以及与作者情感态度的共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反思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的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朗读、内容理解、主题探讨、写作手法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古文观止》中的《陋室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高洁傲岸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朗读节奏、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今“豪宅”图片,引发学生对“陋室”的好奇,进而导入新课。

(1)学生分享对“陋室”的初步认识。

(2)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节奏。

3. 精讲课文,深入理解(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

(3)分析文章主题,探讨作者写作手法。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小组合作,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陋室铭》2. 内容:1)作者:刘禹锡2)背景:唐朝,贬官至安徽当涂3)主题:安贫乐道,志存高远4)写作手法:对比、托物言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安贫乐道”的理解。

2.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见教材。

(2)“安贫乐道”是指身处贫困,但心态平和,乐于追求道德修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朗读节奏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公开课教案范文:《陋室铭》

公开课教案范文:《陋室铭》

公开课教案范文:《陋室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能够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理解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借陋室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陋室不陋”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房屋。

有的豪华气派,有的简陋狭小。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间特别的屋子,它被称为“陋室”。

那么,这间陋室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刘禹锡(772 年—842 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背景介绍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教案设计
高崇丽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
2、诵读教学法
3、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

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

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

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

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

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三、诵读课文并翻译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翻译全文:
1、学生合作翻译。

2、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
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
(1)陋室的环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拟人。

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
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
什么。

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
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陋室的环境——清幽(板书)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

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

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

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

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
情趣。

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
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
(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
意是什么?
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

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

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

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

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人生抱负、志向远大(板书)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
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

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
之”“惟吾德馨”。

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

正因为主
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五、探究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