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数学图形):圆圆的、方方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数学图形):圆圆的、方

方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班科学活动(数学图形):圆圆的、方方的

一、教材的分析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内容应生活化,内容来于生活,选择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科学活动的要点也指出:“科学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幼儿的实际,选择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我所教学的《圆圆的、方方的》这一活动,正是于幼儿的生活,是建立在孩子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符合以上理论。在平日生活中,圆圆的西瓜、圆圆的苹果、钟、灯、棒棒糖等圆形的物品,电视机、箱子面、桌面、椅子面等方形物品,是孩子们常见的,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的感知觉所接受。

但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数学活动,一般在我们的、孩子的眼里都显得比较枯燥,说教相对比例较重。然而,在《规程》中又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动静交替。”数学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也不例外。所以,在今天小班数学活动《圆圆的、方方的》中,我在其中穿插游戏

化方法进行教学,这同时也符合《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一理论导向。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不丰富,好动、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是教有实效的。

在小班数学《圆圆的、方方的》活动中,我觉得它蕴含着各领域的教育价值。例如:语言领域中,学说“圆圆的、方方的”,大胆地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艺术领域,用色彩鲜艳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美;社会领域中,通过环节三帮助小动物,互相交流,从而符合《纲要》中所说:“乐意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体现了人文教育和关怀,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作为数学教学,更是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物体的形状,运用匹配等知识。由此可见,它也是一门综合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需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

2.学说“圆圆的”“方方的”,并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对生活中圆圆的、方方的物品感兴趣。

重点是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而难点是“找到相匹配的图形”。

重点解决的方法:

1、支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构物不可缺少的支架。正是在这一支架的支持下,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和独立活动。而在这里老师提供的支架从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图形,然后到用于观察、比较的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方形的实物图片,再到幼儿自由操作时的材料提供、语言层层深入的引导等,到最后支架的撤销带着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去找生活中的物品,这是一个连贯的提供支架、逐渐撤销支架的过程。也是突破重点的过程。

2、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小班孩子具有具体形象思维,好模仿,语言运用能力正是高速发展的时刻等特点。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我融入了语言因素学说“圆圆的、方方的”。而为达到此目标,我则请孩子们在找到相应图形的生活用品后,用语言表达什么是圆圆的、什么是方方的。

3、一个活动的目的,不仅使幼儿能使教育目标内

化为幼儿的需求,更是激起幼儿的兴趣,一种探究的兴趣,认知、情感、技能均要体现和学习积累。

难点的突破:

难点主要是“找到相匹配的图形”,在“铺路”环节中,我提供的图形配对既蕴含大小又蕴含圆圆的、方方的图形。我在难点突破方面主要运用的方法是难点前置,在活动前让孩子们认识了“大小”,为解决难点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形(圆形、正方形),各种生活用品的图片,小路(图片匹配),音乐。

2、经验准备:平日生活中的零乱的关于图形的知识。

四、活动流程:

小朋友去郊游,引入活动场地——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启发原有经验——幼儿操作、质疑验证——图形与图形匹配(填坑环节)——结束

具体的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带领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感知圆圆的、方方的

1.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开着小汽车出去玩玩吧。(音乐)跟着坐到软垫上。

2.(事先在kT板上粘有圆形、正方形两个图形。)这里有两个好漂亮的图形宝宝呀,他们要跟我们做游戏呀。

3.这是怎么样的呀?

2.边说“圆圆的”,边用身体动作表示。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呀?

3.这是怎么样的呀?

4.学说“方方的”,什么东西是方方的呀?

5.跟说“方方的”。

(课后分析:此环节主要是初步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圆圆的”和“方方的”。活动开展的地点是在幼儿园多功能厅,这个房间有两个门,一个是在东面,一个是在南面,在试教时我是从东边一个门带孩子们进去的,而在正式活动时,由于之前没有与听课老师协商,造成东门堵住了,所以我带孩子们从南门绕了一圈进入场地。按理说没什么,可是座位后面一系列的材料,让孩子们一览无疑。孩子们没有按老师的指令坐上座位,而是有的跑、有的奔,有的“做好事”把老师放在地上的材料给拾起来给老师,小班孩子好模仿,一个捡材料,其他孩子跟着学,甚至把老师故意粘在地上的白色图形,都给挖了起来,变得像一只只小老鼠啃过一样的,有的还留有三分之一,有的参差

不齐,场面别提有多么尴尬。

另外,我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形成一种温馨的氛围,采用让孩子们坐在软垫上的形式,也是造成孩子兴奋的原因之一,因为孩子们平时已经形成了“坐在椅子上学习的规则”,突然地改变使孩子变得一下子无法适应。)

(二).区分圆形、方形

1.我们认识了“圆圆的”“方方的”的图形,这么能干。图形宝宝请我们到后面地上,认真仔细的瞧一瞧,什么是圆圆的物品(苹果、西瓜、葡萄、球、眼睛)粘到这一块板上,什么是方方的物品(电视机、书、)粘到另一块板上。每个小朋友找一块。

2.请小朋友们检查

3.说一说什么是圆形的呀?什么是方形的?学说“西瓜是圆圆的”等。

(课后分析:在老师的一费周折下,孩子们终于坐到了位置上,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来进行分类,“什么是圆圆的、什么是方方的”。孩子们又一次站起来,去取图形,有的孩子们把老师要的图形给取了回来,有的孩子甚至把环节三中“图形匹配”的圆形、方形也给拿了过来,对着老师说“这是圆圆的”,这个场面让老师又变得被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