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历史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第十八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重庆。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谈判的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谈判的目的:国民党方面:①为了赢得准备内战时间②缓解国内外反内战呼声压力③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共产党方面:①尽可能争取和平民主②揭露蒋介石的阴谋。谈判的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谈判未解决的内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全面内战的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

第十九课走向战略进攻

1、陕甘宁解放区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3月中共方针:诱敌深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华东野战军粉碎重点进攻:时间:1947年3月;地点:山东孟良崮;共产党指挥者:陈毅、粟裕;作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国民党指挥者:顾祝同;作战部队:(“七十四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师长-张灵甫)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②土地改革的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③土地改革的结果:这些规定,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1.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2.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十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国统区的危机:①国统区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权把大量的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财政赤字惊人。

②国统区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经济上:国民党政权一面征收苛捐杂税,一面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农民破产。政治上:国民党政权坚持独裁统治,制造了一系列血案(五二零血案)。

③国统区危机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 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2.国统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为什么说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①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转变②国统区出现严重的危机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三路强渡长江。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着延续了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间:1927年4月——1949年4月)

第六单元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

第二十一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

(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

第二阶段是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是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①“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提倡“实业救国”,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后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一战后,由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扩张加上投资过多过快。1925年大生集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趋于衰落。

②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氏兄弟:1902年,创办保兴面粉厂;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成为“面粉大王”;一战期间在上海创建申新纺织厂,20世纪30年代成为“棉纱大王”。

③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1915年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我国的第一批精盐,打破了英国和日本对中国精盐市场的垄断。

20世纪20年代创办永利制碱公司——打破了外国公司垄断。

20世纪30年代创办永利化工公司——开始生产合成氨。

抗战期间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有力

地支援了抗战。

第二十二课社会习俗的演变

变化前变化后变化原因

剃发留辫剪辫

政府政策、有识之士地推动缠足放足

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西方文明的影响、领袖人物的

作用

宽袍大袖称身合体

“大人”“老爷”等级称呼“职称”“先生”

“君”平等称呼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烦琐的旧式婚礼简单隆重的新式

婚礼

第二十三课文化教育的进步

1、新闻业的发展:

①申报:创办时间:1872年4月;创办地点:上海;地位:是近代

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办报特色:《申报》创办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停刊时间:1949年5月。

②《大公报》于1902年创刊于天津租界,是一份时政性日报。

③《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在上海创刊,1948年12月停刊,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综合性杂志。

2、出版业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时间:1897年;地点:上海;宗旨:“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业务:书馆最初专营印刷,后来成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为主;作用:有利于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兴办:

①京师大学堂:时间: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办学方针:中西并用;宗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内容:开始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外语等科目;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先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

②《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推行新式教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的学制。主要内容: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影响:各地逐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