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鬼形象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微草堂笔记》鬼形象研究
作为一本清代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全书主要记载了狐鬼神怪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但是在这些随笔之中,出现了大量的鬼神形象,这些鬼神的形象,生动具体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思想风貌和当时人们对于狐鬼神怪的敬畏之情,而在这些形象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鬼的形象了。这些鬼的形象,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中故事里的鬼,也更是纪晓岚人格的生动形象的化身。
那么“鬼”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纪晓岚一般认为鬼是“人之余气”。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作者纪昀。纪昀,字晓岚。清代第一才子,乾隆盛世的文学方面的缔造者。纪昀喜欢读书,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更难得才思敏锐,出口成章。他在奉乾隆旨意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抢救、搜集了大量有可能成为禁书的古籍善本,将其中的精华汇编成册,称为《阅微笔记》,僧神鬼道,传闻逸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与当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清代3大小说体著作。而在《滦阳消夏录(二)》中,纪晓岚提到:“余谓鬼,人之余气也。气渐而消,故《左传》称新鬼大,故鬼小。”他认为鬼可能就是人活着时候剩下的一些经期。气是会挥发的,所以左传又新鬼大,旧鬼小之说。可见鬼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而鬼与人的联系,不仅仅存在在“气”之中,在性格等诸多方面,鬼与人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例如鬼也有喜欢捉弄人之鬼,鬼也擅长教育人,也经常惩罚那些贪图便宜或是作恶多端的人,鬼的一大突出特点是鬼是善恶分明的,对于善恶之人,鬼自有深刻的判断。对于积德行善之人,鬼往往对其较为尊敬,或是奖励善人所作之善事,而对于那些在背后做坏事之人,鬼往往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以和他们做的孽相抵消,这也在一方面体现出了因果报应,善恶轮回的思想。
不同的篇幅之中,鬼的形象和性格也有所不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鬼嘲学究一文中,纪晓岚塑造了一个对于学问浅薄却骄傲自满的学究嗤之以鼻并对其进行讽刺的鬼的形象。同时也对刻苦读书之人有着特殊的称赞。“上烛霄汉,与日月争辉……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牗。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由此可见,纪晓岚对于刻苦努力治学的读书人是赞赏有加的,而对于那种学问浅薄,却沾沾自喜,“满瓶不倒,半瓶摇晃”的人,是十分唾弃的,而《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的鬼,也正是他的这一种思想的写照。
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善事的人,不管命运怎样折磨他,最后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而那些作恶多
端的人,即使一再逃避,页难逃轮回的惩罚。在“二鬼核账”一文中县吏王某“善巧取人财”,可以被当做做了坏事的例子,而对他的惩罚则是“然每有所积,必有一意外事耗去”,最后县吏王某又因小继翠云而染病,最终也落得了一个“发狂疾暴卒”的下场。而在这其中,“二鬼”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这“二鬼”,对于县吏王某的额=的行为进行核账的时候发现异常,并且想出翠云一计对其进行了惩罚,贯彻了善恶有报的宗旨,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上天的密切注视之下,一但越界,便会受到惩罚,在这个过程中,鬼作为执行者,体现了当时和会环境之下的大多数人们的价值观,相信善恶轮回,倡导及时行善。在这种意义之下,鬼这一形象的社会教化意义是无可比拟的,它使得人们追求善良乐观的处世态度,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拥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同时,鬼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也讽刺了当时某些社会现象。在“鬼藏药方”一文中,鬼将不正确的药方藏起来,而让人使用正确的药方治病救人,被人们称为:此鬼可谓谙悉世情矣,这不仅体现着鬼对于人类社会心理的了解,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着当时的一些社会现实,医生同行之间为了竞争,相互妒忌,后医务必修改前医的药方,身为医生却忽视了治病救人的初衷,视病人病情于不顾,而纪晓岚也在文中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暗讽,可见他本人对于社会民众的关切。
可是又是为何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鬼的形象是如此世俗化平民化呢?《阅微草堂笔记》可谓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著作,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清代三大小说体著作,可见它代表着当时社会中的主流思想,而参考当时的社会环境,必定是收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始于春秋,至孔子定其礼,终成儒道。儒家到程朱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私下以为发展的过去苛刻。虽然为当时统治者所易于接受,但却使儒家文化彻底的庸俗化了。相比纪晓岚也是受其影响至深的,孔子不信神佛,但亦守礼,不驳神佛。所以有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怪力乱神,子所不语等警句流传。纪晓岚是儒,而且是大儒。自该遵循孔圣人的教诲,为何还要在笔记中记录这些冤猪转世,狐妖惑人的文章呢?更奇怪的是,当时,及后世的大文学家们,如刘镛,郑板桥等,皆以其文为是,却未见有人批驳纪晓岚近鬼神,言怪力乱神之语的行为。及至读完全篇,掩卷思考,才发现,我只重视了孔子的远,却未看到孔子的敬。纪晓岚出于对古籍善本的重视,为了让数千年文字的流传下去,才会想到要记录笔记,建立评语。这样即使原本遗失损毁,也能利用他的笔记得窥古代文学的精华。这恐怕才是真正儒家的包容之心吧。
同时,我认为,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纪晓岚构建了和世俗人间所对立的狐界鬼域,其中狐界鬼域是审美的,世俗人间是显示的。这两个对立世界的构筑一方面表现出作者
纪昀对显示世界所存在的社会弊端的忧慨与抨击,另一方面又寄寓了它试图恢复以“礼”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及社会规则的憧憬与遐想。
首先,在小说中《滦阳消夏录》中记述的判官白昼假寐梦见御史的怨诉,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官僚们虽同居庙堂之高而彼此相互倾轧的现实;除了相互碾压之外,官吏们唯求自全、碌碌无为的行为也是令人发指的,其中《滦阳消夏录》中记一官吏昂然入冥府,标榜自己廉洁奉公,所谓:“所至但饮一杯水”,无愧鬼神。但阎王却当即指出:“设官以治民,下至驿臣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可见在纪晓岚看来,好官的标准并不在于不要钱,更重要的是要有所作为,“无功即有罪矣”。而当时的一些官吏之所以无所作为,主要是唯求自全,生怕掉乌纱帽,而纪晓岚则利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鬼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借鬼之手描述和揭露了世俗人间官场的种种黑幕,同时他描述处鬼域冥司的公平正直,公正廉明,与人间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体现着作者纪晓岚个人价值观念的一种缩影。
《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的鬼,也包含着客观辩证的认识论与审时度势、圆融顺便的处世哲学。对于鬼神的态度,纪晓岚并不认为他们存在,却也不否定他们的存在。在《滦阳消夏录》的一则笔记当中,他说道:“然回煞形迹,余实际屡目睹之,鬼神茫昧,究不知其何如也。”认为“其中必有理焉,但人不能知耳”,这难道不能被称作他审时度势,圆融顺便的处世态度的一种体现吗,鬼神如此,魇魅之术亦如此,“至国之兴亡,系乎天命,兵之胜败,在乎人谋。一切术数,皆无所用。从古至今,有以壬遁星禽成事者耶?”可见它对于鬼神一类的态度是模糊不清的,世间到底有没有鬼?纪晓岚也说不清楚,可是他却利用鬼神等故事来教化民众,劝诫世人,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鬼无处不在,可见即使不相信鬼的存在,纪晓岚也仍然借助鬼的故事来宣扬教化,因此鬼也是他文学创作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鬼的形象是多样化,复杂的,在不同的故事之中,鬼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每个不同的形象来说,他们之间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例如,尽管是鬼,他们却都体现着和散发着人的气息,都有“人化”的特征,说话,做事,都与人十分相像。因此鬼也是亦人亦鬼的。另外,无论哪一种鬼,他们的宗旨都是惩恶扬善,对恶人实施惩罚,而对于善人或是鼓励或是在背后默默帮助,再一次弘扬了因果报应的主题,总体来说,鬼的形象多样却统一,是纪昀独特的创作思想和理念的产物,是《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重要角色。
赵翔宇1501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