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宜居城市建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加强宜居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从住宅、社区到城市各个层面的生活环境一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他们不再仅满足于有房住,更重视社区环境的生态化、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邻里关系的和谐性,以及城市宏观环境的宜人性等等。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处在从粗放型城市向集约型城市过渡的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城市发展定位不当。发展模式粗放,空间布局不合理,单纯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唯一评价尺度,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空气污染、环境恶化、交通阻塞、人口密度过大、房价居高、两级分化、区域发展失调等问题,致使城市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城市的可居度大大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宜居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葫芦岛作为辽宁五点一线的重要城市,地处山海关外,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辽东湾,与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秦皇岛、唐山、天津等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扼关内外之咽喉,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为山海关外第一市,随着城市的发展,葫芦岛提出了建设最适合人居环境的发展理念。下面,结合葫芦岛实际,谈一谈如何加强“宜居城市”建设问题。

1 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现实意义

1.1 宜居城市的概念。1976年,联合国召开了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服务”,并成立了联合国人居委员会。1989 年开始创立全球最高规格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1996年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发展主题,对宜居城市概念进一步丰富内容。目前,无论是国内、国外,对宜居城市概念有一个共识:“宜居城市”是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是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和谐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完整的统一体,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2 宜居城市的内涵

2007年,建设部制定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等六个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一般来讲,宜居城市必须满足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一是安全。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完备的防灾预警系统、安全的日常生活环境和交通系统。

二是健康。宜居城市应该是远离各种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的可能伤害,应具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安静的生活环境、干净的街区。

三是生活方便。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完善的、公平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就是人人能够享受到购物、就医、就学等方便的公共设施的服務。

四是出行便利。宜居城市应该以公交系统优先发展为核心,能够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五是和谐。宜居城市应该具有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文化,并能够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城市。

1.3 建设宜居城市的现实意义

当前,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施政理念上看,坚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日益成为施政重点,而这些内容也正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联系我市实际,建设管理机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建设宜居城市的方式来解决,所以说,在我市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是提升我市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和谐葫芦岛建设的关键之举。只有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全市经济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凸显城市特色个性,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切实提高我市在环渤海地区的竞争力。

三是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能更好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倡导社会文明风尚,切实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 葫芦岛建设宜居城市的差距及制约因素

目前,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条件和空间比较好,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但从总体上说,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些差距和制约因素还不得不正视。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城市功能不完备。我们的现状是公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老城区太“老”,新城区不“新”,发展水平落后于同等规模城市,特别是在“生活便宜度”上差距明显。而且,随着具有牵动力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城市在为项目建设提供金融、商贸、信息、医疗、文体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承载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目前,我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9.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明显滞后,对工业聚集、服务业成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动力较弱,城镇化工作还任重道远。

第二,水资源匮乏。资源承载度考核评价体系共4项指标,其中水资源占有2项,作为宜居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得分标准为6分,占资源承载度考核评价体系总分的60%。我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28立方米,低于全省82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110个最缺水城市之一。

第三,环境污染造成的社会压力较大。我市是闻名东北的重化工业城市,重化工业占全市GDP的80%、税收收入的70%,依靠资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定势。比如,2007年单位GDP能耗,我市近2.7吨标准煤,是深圳、珠海和苏州等城市的近1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倍。

3 建设依宜居葫芦岛的几点设想

第一,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一是要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要按照“立足环渤海、融入东北亚、承接大辐射、建设隆起带”的总体思路,加快建成GDP10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人口100万人、城市规模1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我们要转身面向大海,聘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专家、学者,用精品、杰作建设亲海近水的海滨城市。

二是要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城区和县城在规划和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自然生态、资源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其中,进行科学统筹规划,为发展留“余地”,为宜居留“空间”。

第二,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葫芦岛市围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现代城市品位,着力实施了系列“民生工程”,收到了良好成效。比如,去年实施了龙湾大街北延路改造工程、五里河桥拓宽改造和景观塑造工程、五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工程形象良好,得到了

社会广泛认可。

第三,加快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业对于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而且这个拉动“立竿见影”。近几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公建地产“三箭齐发”,加大了政策和扶持力度,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40.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87.2万平方米、销售额79.5亿元;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0亿元。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幅和建筑业产值增幅均全省排名第一。住房保障工作卓有成效。2009年新增租赁补贴2497户,筹集实物配租房源3557户,两项指标增幅全省排名第二位;新建经济适用房2.7万平方米,增幅全省排名第一位。做了一个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房地产和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6%;城镇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9.2%;房地产和建筑业上缴税金9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比例28%,上缴财政收入7.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例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