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你的手 我们一起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起你的手我们一起走

荀子曾说:“人之初也,不能无群。”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有与人交往的要求。同样,人

际交往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同伴交往又是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一位老师,在班级里肯定会遇到一两个“不合群”的孩子。那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又该怎

么培养他们的同伴关系呢?在我新接的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民。课间的时候,他总是

独来独往的。我就很好奇地问其他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和小民玩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特别讨厌,经常打人,还骂过幼儿园老师呢。”听了同学们的话以后,我开始留意小民。

行为上:他比较散漫。上课时,不管老师是正在讲课,还是同学们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他可能去找同学说话,可能钻到桌子底下去玩,可能跑到身后的书架去拿书看,可能哼起了歌,还拿空水罐敲起了鼓点;上课间操时,他总是一上操,就去厕所,上完操,再回来;大

扫除时,别人都在干活,他就会去一边玩。总之是,他想干什么就立即去干,好像生活在自

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一样。

学习上:自由散漫的行为直接导致其注意力的不集中,虽然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但成

绩始终不高。家庭作业写得是龙飞凤舞,还经常不是忘带这个就是忘带那个。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小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正在我苦苦思索如何去改善他与

同学的关系时,正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下了课间操,班里有一个女生正在和两个男孩子闹。小民看见了,立刻走过去推

了一个男生一下,这个男生回头一看是小民,就也推了他一下,结果两个人就真的打起架来了。事情发生后,我开始了解情况:

男生说:“我一看是小民,他平时太讨厌了,我就以为他要打我,所以我就还手了。”

老师问:“如果你回头看到的是别的同学,你还会打他吗?”

男生说:“当然不会了,如果是思宇,我还会保护他呢。”

教师又问小民:“你为什么要推他?”

小民说:“打女生的男生,不要脸。”

教师接着问:“你为什么说俩男生再打女生?”

小民说:“我以为他们在打架。”

教师说:“现在,你们知道你们错在哪了吗?”

小民说:“我们错在不应该打架。”

男生说:“我们错在不该‘我以为怎么怎么样’应该问一句‘有事吗?’”

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想以这件事来作为打开同学们和小民不友好关系的

突破口。我对同学们说:“在这件事中,小民同学虽然有错误,但现在我还想表扬一下小民。”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小民也抬起了原本低着的头看着我。

我说:“小民为什么要去推那个男生呢?是因为他知道男生不应该打女生。这不正说明

小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吗?”说到这,我的目光扫向了全班同学。几秒后,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上次我跳绳碰了小民一下,脸都抽红了,可他什么都没说。”紧接着又有几个

同学举手说:“老师,上次我没带生字本,小民还借给我了呢?”“小民还拿桔子给我吃

呢!”“我摔倒了,小民还扶我起来了。”……听到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我看向了小民,小

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我看到了他眼中的笑。

听完同学们的话,我接着说:“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原谅你,同样的,别人犯错的时候,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谅。大家都不希望自己

孤孤单单的,没有一个朋友。可能小民的身上缺点多了一些,但我们要看到他进步的地方,

比如:这学期一开学,他开始跑操了。站队的时候也能和大家一起入场了。上课的时候,不

接话茬了,等等。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老师只希望你们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天天都在

进步。”

惊喜的是,下课后,我看到了有几名同学来到了小民的桌前邀他一起出去玩。看到小民

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我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次的教育还不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长期习惯。事后,我也找了小民和他谈心,小民也

非常希望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想和同学们一起开心的交往。于是,我俩一起把同学们可能讨

厌他的事情一一地列了出来。制定了一个自我督促表来监督自己每天的行为,天天写一张纸条,如:我今天学会了×××。我今天×××有进步了。用这种正能量的话去激励和强化正确的思想,从而抑制不正确的行为。

现在,小民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鼓励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同学们也乐于和他玩耍了,甚至还有一两个成了他的好哥们呢。同伴使小民再也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融洽的同伴

关系使我们这个班集体更加的团结、和谐、向上了。

最后,以陶行知先生这句话与大家共勉——“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

来的,才能打到内心深处。才能拥有心对心的交流与尊重。”让我们用爱心、耐心、平常心去

呵护每位孩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