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V2.0微课制作实训(实验指导书)讲课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V2.0微课制作实训(实验指导书)讲课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V2.0微课制作实训(实验指导书)讲课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V2.0微课制作实训(实验指

导书)

微课制作实训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微视频制作的过程,并可以独立完成微视频的制作;

2.可以自己完成微视频的录制与剪辑;

3.可以导入音频,并进行调整达到声画同步;

4.可以为微视频添加效果,美化微视频

5.可以根据需求生成微视频。

二、教学内容

1.录制PPT

2.导入音频

3.剪辑视频与音频,达到声画同步

4.编辑微视频,添加效果

5.生成微视频

三、过程设计

1.课前自学

事先把实验视频、课件、指导书上传至QQ群共享或者是发群邮件,让学生学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操作,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课上统一作答。

2.录制PPT

首先利用准备好的微视频进行导入,请学生观看微视频并思考微视频中的效果是怎样达到的。之后操作软件示范录制PPT的过程。

3.添加素材点击录制视频

(1)导入媒体

可通过“导入媒体”功能添加所需要的图片、音频、视频和Camtasia项目文件。

(2)标题编辑(即编辑片头片尾)

添加标题内容,改变文字格式和背景颜色

(3)语音旁白(录制声音)

(4)录制摄像头(录制教师头像)

4.剪辑

(1)去除无用的视频片段(2)去除无用的音频片段(3)调整视频与音频位置

5.编辑

(1)音频增强

(2)缩放

通过调整绿色方框的大小和位置或者比例以及高级中的选项来控制缩放的大小和位置,并且可以调整倾斜画面倾斜度。持续时间可以设定缩放效果存在的时间。

(3)批注

(4)过渡效果

在两个视频中间添加过渡效果,直接将需要的效果拖入处即可

(5)标题(添加字幕)

可将微视频所用到的字幕全部粘贴到文本框处,一行文字显示一个画面的字幕。之后点击“开始”按钮,当画面与字幕相配时,用鼠标点击相应行字幕即可。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花卉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实验实训指导书 花 卉 学 授课人: 要卫 班级: 06 级园林 学期: 07~08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实训须知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有关花卉识别、繁殖、栽培的结构以及花卉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容,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及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验实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结合课堂讲授的有关部分,认真预习指定的实验容,并将实验容步骤事先记入笔记本,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2.实验时除用心听取指导教师讲解外,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多动脑筋,并实事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 3.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不得随地吐痰或乱扔废物。实验结束后必须将所有仪器用品,洗净并安放整齐,以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值日生应负责扫地,抹桌、倒污物等清洁工作; 4.爱护公物,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按定量取用,公用器材不得任意移动,如有损环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失单; 5.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不得任意走动或高声谈笑; 6.要求每位同学在实习中能严格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开展相关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发挥工作主动性和良好团队精神。 7.实验结果须写成报告,实验报告务必实事求事,根据自己实验的得结果,简单、扼要、明确、整洁的书写。 实验一花卉的分类与识别

一、实训目的 1.进一步掌握花卉分类的基本知识; 2.掌握花卉识别的方法,能够准确对常见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进行识别和分类。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 花卉图片(多媒体形式)、实地种植花卉 三、课时安排 4学时 四、实训步骤及要求 1、花卉图片识别 通过观看各类花卉的图片,对其基本形态特征、园林用途等有初步的印象,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科。 2、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的识别 到附近广场游园、公园、花卉市场等实地识别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在条件许可时,可将比较陌生的花卉种类剪取枝叶花等拿到室再作判断和进一步的识别,以加深印象。 常见各类花卉种类如下: (1)一年生花卉:鸡冠花、一串红、万寿菊、凤仙花、百日草、半支莲;彩叶草、黑心菊、孔雀草、红花酢浆草等。 (2)二年生花卉:三色堇、金盏菊、羽衣甘蓝、虞美人、瓜叶菊等。 (3)宿根花卉:菊花、芍药、鸢尾、石竹属、蜀葵;非洲菊、四季秋海棠、香石竹、葱兰、等。 (4)球根花卉:大丽花、美人蕉、水仙、郁金、香百合、君子兰;仙客来、朱顶红、等。 (5)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如金琥、量天尺、昙花、生石花、芦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 1. 2.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和N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值? 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 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 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 1. 2.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 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 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1. 2.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1.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讲讲稿

校本培训讲课稿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步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成为了我们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无庸质疑,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平台和教学手段,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会让我们的教与学如虎添翼,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多媒体技术日益频繁地使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和老师打开了一扇心灵通向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一起聆听鸟语花香;一起欣赏春花秋月;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一起体味秋风的柔情。我们的课堂也所以而变得更加鲜活、真实而生动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搭建在教与学之间一种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无论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实行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和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精神。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表面的繁盛和热闹,却难以掩盖其教学本质的空洞与脆弱。诚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彼此视野,陶冶了师生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参与并融入到教学之中,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充分感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让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七彩的课堂,走进学生多元的学习,走进我们沸腾的生活。让每一个心灵都感受熏陶的喜悦,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拥有执著与高尚,我们真诚地期盼着,从课堂里走出去的孩子不在单薄与贫乏,不在浮躁与空虚,永远守望着一生的纯真、美好与善良。 以近期教研目标为阶梯,结合本校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研模式,持续推动日常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建设等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各项教研工作。现将具体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点,积极探求新的教研理念。 首先,转变观点,作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思想观点的变革,只有教育理念彻底转变了,才能自觉指导教学行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地。

《实验实训指导书》#优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和技术 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培养科学思维。 实验内容:一、药理实验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动物: 1、动物的选择; 2、动物的标记与捉拿、固定方法; 3、动物的取血方法(尾尖、眼眶静脉丛、摘眼球、断头); 4、动物的给药方法(灌胃、腹腔、皮下、尾静脉); 5、动物的麻醉方法; 6、动物的处死方法。 三、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实验步骤: 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药理学实验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验证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加深理解与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也是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做到下列事项: 1.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时: (1)实验分小组进行,实验前分工明确,实验时密切配合; (2)确定实验仪器、药品、动物与实验指导相符时,将实验器材妥善安排,正确装置、保管; (3)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4)注意爱护动物、节约实验药品; (5)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肃静、清洁。 3.实验后: ⑴ 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 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 整理实验结果,经分析思考作出结论,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老师。 实验报告的书写 1.题目 2.目的 3.原理 4.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二、实验动物 1、动物的选择: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有青蛙、蟾蜍、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猫、狗、猴等。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具有种属差异性,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例如: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

信息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实验一 信号的产生、时域变换及卷积计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画图指令及基本函数的调用、编写方法。 2.掌握用MATLAB 实现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MATLAB 表示)(),(),(),(00n n n n n u n u --δδ。 2.三角波f(t)如图所示,试利用MATLAB 画出f(2t)和f(2-2t)的波形。已知该三角波在matlab 中表示为tripuls (t ,4,0.5)。 3. 用MATLAB 计算序列{-2 0 1 –1 3}和序列{1 2 0 -1}的离散卷积。 三、实验预备知识 1.stem 和plot 函数的用法 (1)用stem 画短的离散时间序列 (2)用plot 画连续时间信号已采样的近似图,或者画那些离散值个数难以控制增长的很长的离散时间信号。 (3)与stem 不同,plot 用直线将相邻的各元素连接起来,故当时间标号取得是够细的话,用直线所连接的结果是该原始连续时间信号图形的一个好的近似。 2.几种典型信号的表示方法 (1)单位脉冲序列 k=-50:50; delta=[zeros(1,50),1,zeros(1,50)]; stem(k,delta) (2)单位阶跃序列 方法1:k=-50:50; uk=[zeros(1,50),ones(1,50)]; stem(k,uk) 3.信号的尺度变换、翻转、平移 信号的翻转运算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它运算较简单。 (1)在信号翻转f(-t)和f[-k]运算中,函数的自变量乘以一个负号,在MATLAB 中可以直接写出。

(2)翻转运算在MATLAB中还可以利用fliplr(f)函数实现,而翻转后信号的坐标则可以由-fliplr(k)。 4.三角波的产生 tripuls() –该函数产生连续的、非周期的、幅度为1 的三角形脉冲信号,其调用格式如下:y=tripuls(t,w,s)其中,t 为时间向量,脉冲的时间中心为t=0,w 为脉冲的宽度,s 表示三角波的倾斜度,当s=0 时,产生对称的三角脉冲信号。 5.信号的卷积 conv(a,b) 四、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 2.调试程序。 3.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五、思考题 1.编写阶跃信号、冲激信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编程求任意两个数字序列的叠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美化输出波形界面。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3067-88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皖教秘〔20xx〕489号)和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人人会”的目标,根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的要求,结合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相关培训安排,经学校研究,并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xx 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安排如下:一:培训机构领导 二、培训对象和目的 (一)培训对象

大杨中心小学全体在职教师 (二)培训目的: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校已信息化校园网络、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而且班班通也安装完成。因此,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作为我校的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并且将这些技能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到教学中去,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供有利的条件。20xx年暑期培训就是要把我校的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技术的操作技术再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新的一年里再创新的佳绩。 三、培训基本原则和措施 1、提高认识、激发内需。首先是学校领导要提高对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认识,认识到其重要新、紧迫性、必要性;其次是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通过各种教育和宣传,充分激发教师的内趋力,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与不学真的不一样,从而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另外,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教师的优秀成果

花卉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实验实训指导书 花 卉 学 授课人: 蒋要卫 班级: 06 级园林 学期: 07~08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实训须知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有关花卉识别、繁殖、栽培的结构以及花卉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及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验实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结合课堂讲授的有关部分,认真预习指定的实验内容,并将实验内容步骤事先记入笔记本内,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2.实验时除用心听取指导教师讲解外,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多动脑筋,并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 3.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不得随地吐痰或乱扔废物。实验结束后必须将所有仪器用品,洗净并安放整齐,以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值日生应负责扫地,抹桌、倒污物等清洁工作; 4.爱护公物,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按定量取用,公用器材不得任意移动,如有损环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失单; 5.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不得任意走动或高声谈笑; 6.要求每位同学在实习中能严格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开展相关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发挥工作主动性和良好团队精神。 7.实验结果须写成报告,实验报告务必实事求事,根据自己实验的得结果,简单、扼要、明确、整洁的书写。

实验一花卉的分类与识别 一、实训目的 1.进一步掌握花卉分类的基本知识; 2.掌握花卉识别的方法,能够准确对常见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进行识别和分类。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 花卉图片(多媒体形式)、实地种植花卉 三、课时安排 4学时 四、实训步骤及要求 1、花卉图片识别 通过观看各类花卉的图片,对其基本形态特征、园林用途等有初步的印象,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科。 2、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的识别 到附近广场游园、公园、花卉市场等实地识别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在条件许可时,可将比较陌生的花卉种类剪取枝叶花等拿到室内再作判断和进一步的识别,以加深印象。 常见各类花卉种类如下: (1)一年生花卉:鸡冠花、一串红、万寿菊、凤仙花、百日草、半支莲;彩叶草、黑心菊、孔雀草、红花酢浆草等。 (2)二年生花卉:三色堇、金盏菊、羽衣甘蓝、虞美人、瓜叶菊等。 (3)宿根花卉:菊花、芍药、鸢尾、石竹属、蜀葵;非洲菊、四季秋海棠、香石竹、葱兰、等。 (4)球根花卉:大丽花、美人蕉、水仙、郁金、香百合、君子兰;仙客来、朱顶红、等。

曝气充氧实验指导书

曝气充氧实验 曝气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向池充氧,保证微生物生化作用所需之氧,同时保持池微生物、有机物、溶解氧,即泥、水、气三者的充分混合,为微生物降解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了解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不同污水充氧修正系数α、β值及其测定方法,不仅对工程设计人员、而且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人员也至关重要。此外,二级生物处理厂中,曝气充氧电耗占全厂动力消耗的60-70%,因此高效省能型曝气设备的研制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实验是水处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列为必开实验。 一、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3、测定几种不同形式的曝气设备氧的总转移系数K Las ,氧利用率η %,动力效率 E 等,并进行比较 二、原理 曝气是人为的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加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是哪种曝气设备,其充氧传递过程均属传质过程,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先用Na2SO3(或N2)进行脱氧,然后在溶解氧等于或接近零的条件下再曝气,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假定整个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下式表示

dc K La (C s C t ) dt

式中——氧转移速率,dt K La——氧的总传递系数, C s——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 C t——相应某一时刻的溶解氧浓度, 将上式积分,得ln C S C t K La t 常数 测得C s 和相应于每一t 时刻的C t后绘制ln(C s –C t)与t 的关系曲线, 的关系曲线便可得到K La ,C=C s –C t.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一)实验装置 1、曝气充氧装置技术参数: (1)、穿孔曝气柱:φ 150×1200 ㎜,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的观察,增加感性认识。 (2)、平板叶轮曝气池:φ 600mm,有机玻璃制成。配有钢制叶轮、轴。 (3)、串激电机及减速器:功率为90W,减速比为1:5。 (4)、空气压缩机,功率为105W、最大压力:0.04Mpa、最大排气量: (5)、输送泵:1WZB-35A 型自吸泵,额定流量1m3/h、额定扬程 1 率370W。 (6)、液体流量计:LZB-10 型,流量:16-160L/h 。 (7)、气体流量计:LZB-4型,流量:60-600L/h 。 (8)、外形尺寸:1500×750×1800mm。 2 、溶解氧测定仪 3 、电磁搅拌器d d c t与C 对曝气 85L/min 、额定功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情况对我校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训师资队伍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要让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改变一支粉笔教一代的局面,关键的因素是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首先重视教师的培训。必须把建设一支具有强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作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灵活地在教学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在上网搜索、查找并下载资源,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上课;能够自制简单的课件和对常用课件进行简单的处理。 三、培训内容 培训分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两大板块进行。 1、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

2)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2、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1)网络基础知识; 2)常用的上网软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解决培训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二)健全培训机制 1、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为主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干部队伍。 2、做好各项工作的定期自检、总结和汇报工作,提高教师学习、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将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与教师职务评聘挂钩,作为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必备条件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具体由教务处、信息中心和教研组共同实施。教务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考核;信息中心负责指导业务培训。 (三)保障培训经费

《Photoshop》实验指导书

Photoshop实验指导书 编制系部:实验实训中心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二0一三年编制

目录 实验一图层的使用练习 (12) 实验二选区的创建和编辑练习 (16) 实验三图像的绘制练习 (21) 实验四图像的编辑练习 (25) 实验五图像色彩的调整练习 (28) 实验六路径的使用练习 (31) 实验七文本的应用综合练习 (35) 实验八图层的高级使用练习 (39) 实验九通道和蒙板的使用练习 (43) 实验十滤镜的使用练习 (47)

Photoshop 基本操作 1、认识Photoshop基本界面 【操作提示】 对照教材,熟悉“文件选单”、“编辑选单”、“图像选单”、“滤镜选单”、“图层选单”、“视图选单”、“帮助选单”和“工具箱”的有关功能。 一、工作区域包括以下组件: 1. 菜单栏: 菜单栏包含执行任务的菜单。这些菜单是按主题进行组织的。例如,“图层”菜单中包含的是用于处理图层的命令。 2. 选项栏: 选项栏提供使用工具的选项。大部分工具的选项显示在工具选项栏内,选项栏与上下文相关,并且会随所选工具的不同而变化。选项栏内的一些设置(例如,绘画模式和不透明度)对于许多工具都是通用的,但是有些设置则专门用于某个工具(例如,用于铅笔工具的“自动抹掉”设置)。您可以将选项栏移动到工作区域中的任何地方,并将它停放在屏幕的顶部或底部。 3. 工具箱: 工具箱中存放着用于创建和编辑图像的工具。第一次启动应用程序时,工具箱会出现在屏幕左侧。工具箱中有些工具的选项会显示在上下文相关的工具选项栏中。通过这些工具,您可以使用文字、选择、绘画、绘制、取样、编辑、移动、注释和查看图像。通过工具箱中的其它工具,您还可以更改前景色/背景色、转到 Adobe Online、在不同的模式下工作以及在 Photoshop 和 ImageReady 应用程序之间跳转。 4. 调板窗 (也叫控制面板): 调板窗可以帮助您在工作区域中组织调板。Photoshop 选项栏包括一个调板窗,它可以帮助您组织和管理调板。只有在您使用的屏幕分辨率大于 800 x 600 像素(建议至少设置为 1024 x 768)时,才能够使用调板窗。点按存储在窗内的调板的标题可显示调板,直到在调板外点按。 5. 调板: 调板可帮助您监视和修改图像。默认情况下,调板以组的方式堆叠在一起。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形态学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 的形态、结构,并据此判别污泥的形态; 2、掌握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以及用原生动物来间接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 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混合体——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变化。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通过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有无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实验步骤 1、调试显微镜。 2、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 待其沉淀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3、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 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标本放在圆孔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 进行观察。 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必立即生 长情况,并加以记录和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活动状况。进一步观察微型动物的结构特征。如纤毛虫的运动情况、菌胶团细菌的胶原薄厚及色泽、丝状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态草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原生动物的情况。 2、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四篇】现代教 育技术心得体会 篇一: 9月下旬我参加了省电教馆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使得我平时教学积累的经验碎片,得到系统化、理论的升华,现就联系平时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所得,谈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仅与同仁共勉: 人类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逐渐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整合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运用整合资源上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格格不入。无可非议,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致批评。但是,课堂教学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

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作为辅导教或辅导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情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合并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二、明确整合的目的。 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中,应密切注意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为中心,盲目运用丰富的媒体资源来博得学生一笑,而忽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整合是没有意义的。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听、评课活动,所听的课全都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其基本模式大都是:课前授课教师搜集整理了大量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并拷贝到多媒体电脑里(称作“资料库”),也做了课件保存在教师机中,可谓是运用了不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准备这节课。然而45分钟时间大部分仍然是老师在控制,其教学过程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这些课有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丰富的媒体资源,也有轰轰烈烈的小组讨论,更有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这

实验实训项目指导书-供应链实训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实验实训项目指导书 ---供应链组织与过程实训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姓名:常秋琴 学号:120217035 班级:商务125 指导老师:徐芃 商务管理系

2014年3月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完成后,必须进行实验实训。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专业课程在知识教学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实验实训,并撰写实验实训报告。在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按照“思考—→设计—→实施—→总结”的学习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训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特制定本指导书。 一、实验实训的目的 我院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基本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巩固学生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是: 1.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理论与知识; 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锻炼和提高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实训的要求 1.学生纪律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实训。

(2)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实训纪律。 (3)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将实训成果交由实训指导教师评阅。 2.带队教师纪律要求 (1)实训老师必须每天对学生实训进行考勤,同时进行业务指导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训纪律,认真投入实践当中。 (2)实训老师必须及时掌握实践情况,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教研室汇报。(3)实训老师必须认真评定学生成绩,并进行学期汇总与审定。 (4)学生必须服从实训老师指导。 (5)严格考勤制度,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实践,学生迟到,早退,请假等按学院制度办理。 三、实验实训组织形式 1、课程实训可以分为校内实训环节与校外实训环节。 2、校内实验实训环节:所有实训项目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践练习→教师辅导→教师点评→学生再练习→学生自评→教师或企业专家测评的步骤进行。 3、校外实验实训环节: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现场参观校外实习基地,并请相关主管或者技术人员讲解,了解企业对该课程的要求及相关流程等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4、专业课实验实训采用分班分组集中实习的方法。实训指导老师按大纲和指导书具体管理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实训指导书或实训手册,并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示范和背景材料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对资料进行整

摄影测量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 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4相对航高 5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6外方位元素 7核面 8绝对定向元素 二、问答题 1.写出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2.指出采用“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和“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两种方法计算地面点坐标的基本步骤。 3.简述利用光束法(一步定向法)求解物点坐标的基本思想。 4.简述解析绝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5.简述相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6.试述航带网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步骤。 二、填空 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3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两种常用的相对定向元素系统的特点及相对定向元素。 2倾斜位移的特性。 3单航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怎样进行? 4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5何谓正形变换?有何特点? 四、论述题 1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步骤。 2有三条航线,每条航线六张像片组成一个区域,

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1)写出整体平差的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2)将像片进行合理编号,并计算带宽,内存容量。 (3)请画出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结构简图。 参考答案: 一、 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 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 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 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2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的重叠。 3知道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三个地面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方程求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水处理方法与原理 包括废水处理方法分类、废水处理方法与原理简介、给水处理方法及原理等。 2. 水处理实验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搞清本次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以及本次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弄清实验装置的构造和尺寸,了解有关仪器的 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教师许可,才能动用。 (3)实验时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老师审 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做完实验后,应将所用玻璃器皿和设备等擦洗干净,如不 慎损坏实验室物品,应向教师报告并登记,酌情处理。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三、每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一)混凝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混凝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混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混凝搅拌机的操作,学会选择适当的混合搅拌转速,掌握光电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方法。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定时变速搅拌机,光电浊度仪,秒表,1000毫升烧杯,125毫升水样瓶,10毫升、1毫升移液管,0—50℃温度计,50毫升、100毫升量筒,浓度为1%和10%的硫酸铝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或浓度为0.5%聚合氯化铝溶液,浓度为10%的化学纯盐酸,浓度为10%的化学纯氢氧化钠 (二)絮凝沉淀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沉淀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絮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步骤与测试方法,学习绘制去除百分数等值线并计算沉淀后的总去除率。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静置沉淀筒(附搅拌器),光电浊度仪,秒表,125毫升水样瓶,混凝剂溶液,100毫升量筒2个、10毫升移液管。 (三)滤料筛分析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滤料筛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滤料筛分析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选择最佳滤料级配的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滤料筛分实验的方法,学会绘制滤料筛分曲线,并根据试验所得筛分曲线进行滤料级配的选用。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节电脑应用基础简介 一、记事本能做什么 二、有的文件为什么打不开 三、共享软件如何免费用 四、自制绿色软件 五、文件携带更方便 七、博客、播客、智客 八、网页浏览有学问 九、在线办公随时随地 第二节文字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一、复制网上的文字 二、如何获取图片上的文字 三、如何编辑扫描文字 四、获取转成FLASH格式的文字 五、从PDF文件获取文字 第三节图片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一、图片的批量下载 二、改变图片的大小。 三、给图片加入文字。 四、图片的拼接。 五、图片的裁切。

六、图片的截取。 七、让静态图片动起来 第四节音频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一、直接录制声音 二、由磁带转录 三、网上下载音乐 四、声音的裁切 五、格式的转换 六、消除噪音 七、配乐伴奏 第五节视频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一、从摄像机采集视频 二、从光盘获取视频 三、网上下载视频剪辑 四、视频片段DIY。 五、视频的合并和剪切 第六节FLASH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一、快速找到动画课件 二、动画课件的下载 三、动画的修改和素材还原 第七节动画文字的制作 一、 ULEAD GIF ANIMATOR的应用

二、用XARA3D制作动态文字 三、COOL 3D的应用 四、SWFTEXT的应用 五、用SWISHMAX制作动画文字 第八节EXCEL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据查询分析 二、交互试题制作 三. 即点即显示的课件 第九节WORD办公应用实例 一、查找功能的课堂应用 二、 WORD 也能做课件 三、书签帮你做电子教案 四、 WORD也能管理文档 五、 WORD视图用处多 六、WORD插件让办公更轻松 七、快速制作WORD演示课件 第十节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应用 一、电子教鞭 二、屏幕放大工具 三、备课、演示、标注三合一 第十一节理科常用工具简介 一、几何画板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

测量实习须知 一、测量实习规定 (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一)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 5.人不离仪器,必须有人看护,切勿将仪器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 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10.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11.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 实验课程水处理实验技术 开课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 学生姓名学号 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处理实验室制 2016年5月

目录 说明 1、每位同学自行打印指导书,指导书双面打印、装订。 2、每次实验每位同学均需携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学会求得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的表面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ξ电位,实现胶粒“脱稳”;②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要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首先要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脱稳。脱稳的颗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从胶体颗粒表层较大矾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划分为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混合阶段要求浑水和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一般来说,该阶段只能产生用用眼睛难以看见的微絮凝体;反应阶段要则要求将微絮凝体形成较密实的大粒径矾花。选择性能良好的药剂,创造适宜的化学和水力条件,是混凝的关键问题。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投加量不足不可能有很好的混凝效果。同样,如果投加的混凝剂过多也未必能得到好的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三、实验步骤 1.最佳投量确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1) 用6个1000mL的烧杯取原水,所取水样要均匀,以尽量减少取样浓度上的误差,放入搅拌机平台上。 (2) 测原水浊度、pH值。 (3) 确定能形成矾花的最小混凝剂用量。通过往6个原水水样可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混凝剂的实验确定。 (4)以最小剂量为基准,在1~6号烧杯中分别加入最小剂量1/4、1/2、2/2、3/2、4/2、5/2的混凝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