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对光的反应》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及过程,掌握光合作用公式的书写和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公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能够生长?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2. 新课导入: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
6. 知识拓展:介绍光合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绿色能源、环保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植物的光合作用2. 板书内容: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
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论述光合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绿色能源、环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如研究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条件和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需要光能、水和叶绿素,产生氧气和ATP。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能,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还原成有机物。
3.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水分、二氧化碳和适宜的温度。
4. 光合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为生物圈提供了丰富的有机物和氧气;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条件和意义,能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条件和意义。
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绿叶、酒精、碘液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户外观察绿色植物,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询问学生为什么植物是绿色的。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含义。
3. 过程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步骤。
4. 条件讲解:阐述光合作用的条件,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照、水分、二氧化碳和适宜的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 意义讲解: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植物的光合作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植物的光合作用》详细介绍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以及与植物发展发育的干系,对学生理解植物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介绍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详细介绍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包括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能、光合酶的作用、ATP和NADPH的产生等。
3. 光合作用的原理:诠释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4. 光合作用与植物发展发育的干系:说明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发育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对植物的发展、吐花、结果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内容涵盖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观点、过程和原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和作用。
二、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展示等,以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光合作用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法:设置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过程,加深他们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光合作用的意义、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4. 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帮助他们形象化地理解光合作用。
以上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三、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材的深入进修和教学实践,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1. 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进修。
初中生物对光的反应教案
初中生物对光的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相关概念,如光的来源、传播、反射、折射等;2. 能够描述生物对光的反应,如光合作用、光感和视觉等;3. 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光的基本概念1. 介绍光的概念和特性,包括光的来源、传播、反射、折射等;2. 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光现象,如阳光下的影子、光的颜色等;3. 提出问题:光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物的生长发育的?第二节:生物对光的反应1. 介绍生物对光的反应,包括光合作用、光感和视觉等;2. 进行一个生物对光反应的实验,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生物对光的适应性和重要性;4. 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长?第三节:光对生物的重要性1. 介绍光对生物的重要性,如提供能量、影响生物的生理作用等;2. 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3. 班级讨论,总结光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实践活动:1.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光现象,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2. 组织生物对光反应实验,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3. 设计一个光影展示,展示生物对光的不同反应和适应性;4. 组织生物对光的辩论赛,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观点进行辩论。
评价方式:1. 参与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2. 观察记录:学生对光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质量;3. 团队合作:学生是否积极合作,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拓展活动:1. 到植物园、博物馆等科学馆观察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感反应;2. 设计一个关于生物对光反应的视频,展示生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内容和步骤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对光的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课程设计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程设计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它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课程设计,并通过观察来揭示其中的奥秘。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课程设计过程以及观察到的结果和结论。
一、实验介绍我们的课程设计采用了一种简单而又直观的方法,即使用绿叶植物进行观察。
我们选择了一盆绿叶植物,并将其置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观察。
为了控制光照条件,我们使用了两种灯具:一种是白炽灯,另一种是草绿色的荧光灯。
二、实验步骤1. 将植物放置在室内,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2. 使用白炽灯照射植物,并记录下照射时间和光照强度。
3. 使用荧光灯照射植物,并记录下同样的参数。
4. 观察植物在两种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的颜色、形状和茂盛程度等。
三、观察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观察比较,我们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1. 叶片颜色的变化:在白炽灯照射下,植物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而在荧光灯照射下,叶片呈现出较浅的绿色。
这说明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叶片颜色有一定的影响。
2. 叶片形状的变化:观察结果显示,在白炽灯照射下,植物的叶片形状较为正常,呈现出丰满的形态。
而在荧光灯照射下,叶片的形状则呈现出稍微扁平的倾向。
这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叶片形态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 叶片茂盛程度的变化:与照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相似,我们观察到在白炽灯照射下,植物的叶片更加茂盛,而在荧光灯照射下,叶片的茂盛程度稍有降低。
这暗示着植物对于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四、讨论与结论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照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波长和光照强度的光线会引起植物叶片颜色、形状和茂盛程度的变化。
2. 白炽灯和荧光灯在光照效果上存在差异,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白炽灯提供的光线更为接近自然光,可能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实验教案
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实验教案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实验探索植物的奥秘,可以引发学生们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植物实验教案,通过四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们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种子发芽和植物组织构成的兴趣。
实验一:探究植物对光的反应目标:了解植物对光的反应,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 一株绿色植物(例如豆苗)- 两个盆- 黑色纸板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盆中,并用黑色纸板将其完全遮光。
将另一个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作为对照组。
2. 每天观察两个盆中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下生长的差异。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被完全遮光的植物生长较慢或无法生长,而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生长健康。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中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实验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目标: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实验材料:- 多个相同的种子(例如豌豆种子)- 一些湿润的棉花球- 透明塑料袋实验步骤:1. 把湿润的棉花球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 将几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棉花球上,并将塑料袋封口。
3. 把袋子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几天观察后,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开始发芽,从种子内部长出幼小的根和茎。
这是因为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以及充足的阳光照射下才能发芽。
种子发芽后,根会向下生长,茎会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初步建立自己的生长机构。
实验三:观察不同植物组织构成目标:了解植物的组织构成,区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特点实验材料:- 一株绿色植物- 显微镜- 刀片- 盖玻片- 注射器实验步骤:1. 从植物的叶片、根部、茎部分别取一小块组织,并用刀片切成薄片。
2. 将薄片放在盖玻片上,加几滴水使其保持湿润。
3. 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组织薄片,观察不同组织的形态和特征。
《植物的光合作用》 说课稿
《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通过对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打下了基础。
而光合作用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节课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意义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示意图、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和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植物的细胞结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较为抽象,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较为复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形象的示意图和生动的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此外,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场所。
(3)解释光合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相关概念。
3. 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进行实验观察,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植物标本和显微镜。
3. 实验材料:水果、碘酒、试管、酒精灯、绿色叶子、蓝色光源、透明塑料袋等。
4. 学生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幻灯片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植物是如何制造食物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知识讲解:1. 通过幻灯片演示,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3. 介绍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氧气的释放和食物链的能量转换。
实验观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实验项目1:使用碘酒测试叶子中淀粉的存在。
将一片绿叶浸泡在碘酒中,观察叶子变化。
3. 实验项目2: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将一株植物放置于透明塑料袋中,分别暴露在阳光和暗处,比较两者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1. 学生讨论和比较不同实验项目的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叶子会变黑色?为什么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知识总结:1. 通过幻灯片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关键点。
2. 强调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思考它们的光合作用过程。
教学反思:1.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其他生物的能量来源。
2.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反应式、影响因素、生态环境意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书写光合作用反应式。
2. 了解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反应式。
难点: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绿色植物能生长得如此茂盛?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反应式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随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5.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6.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并汇报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原理反应式影响因素生态环境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写出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举例说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2.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是否熟练,讨论环节是否积极参与。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2. 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讲解。
2. 实验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附:课件讲解内容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述1.1 光合作用的概念1.2 光合作用的意义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1 光反应2.2 暗反应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理3.1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3.2 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第四章: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五章: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5.1 光合作用实验的基本方法5.2 光合作用实验的操作步骤六、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6.2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互动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交流。
七、教学评价7.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回答、实验操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第六章《生物的呼吸与代谢》第三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影响因素、重要意义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试管、滴管、光合作用实验盒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光合作用的概念: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光合作用的意义: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光合作用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植物的光合作用2. 板书内容:(1)光合作用概念(2)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3)光合作用意义:能量来源、碳氧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有: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2)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植物向光生长探究教学设计
植物向光生长探究教学设计植物的性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光线。
植物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植物向阳生长就是一种光敏反应。
为了深入探究植物向光生长,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光敏特性和向光生长机制;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向光生长实验;发挥观察能力,提高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环节:1. 植物生长基础知识复习(20分钟)首先,对于学生来说,了解植物生长基本过程和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必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向光生长机制,我会在课前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
比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线、水分、二氧化碳、营养物质等因素,同时植物也具有相应的响应机制。
2. 植物向光生长的原理介绍(20分钟)接下来,我会向学生介绍植物向光生长的原理,包括对称生长定律和阴阳性生长定律等。
我会从植物光敏性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定律的作用,让学生对植物向光生长有更深入的理解。
3. 植物向光生长实验(40分钟)在介绍完植物向光生长的机制后,我会安排一个实验环节来让学生亲手进行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准备好需要实验的材料——图纸、竹签、毛线、半个木瓜、照明设备等。
第二步,将竹签插入木瓜半个果肉中,使其能够保持平衡。
第三步,将一段毛线系在木瓜果肉和竹签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
第四步,用图纸做一个立体的四面体形,将木瓜放置在四面体底部的中央。
最后,将照明设备放在四面体的一侧,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下木瓜的生长和方向。
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记录植物向光生长的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并模拟出植物向光生长的真实过程。
4. 总结讨论(20分钟)在完成实验后,我会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指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验结果,从植物生长的角度给学生们突出植物生长的原理,如植物对灯光强度的感知和响应。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3.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4.能够简单地描述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概念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膜上,需要光能的参与,产生氧气和ATP(三磷酸腺苷)等能量物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能的参与,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酰化物)等能量物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3.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还能够产生氧气,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4.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2.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3.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4.水分: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式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和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3.讨论法:通过讨论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让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讲授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式1.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讲解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和反应过程;3.强调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2.将水蕨叶片置于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中,放置在光照下;3.观察叶片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生物学实验:绿叶对光的反应及有机物的制造教案
本文将探讨一项生物学实验: 绿叶对光的反应及有机物的制造。
这项实验旨在研究绿色植物如何利用阳光,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探讨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绿色植物对光的反应,并识别其使用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实验材料:一些绿叶植物、万年青植物和几把割刀。
实验过程:第一步:选择适当的植物,并在阳光的直射下观察绿叶植物和万年青植物的区别。
第二步:使用割刀轻轻地切下绿叶植物和万年青植物的几片叶子,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室温下。
第三步:观察割下叶子在光照和不光照下的变化。
第四步:将局部割切的绿叶植物和万年青植物叶子分别置于光照和不光照条件下的无水酒精中。
第五步:在一个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将被割切也被泡在酒精中的植物叶片放在水中。
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绿叶植物在阳光下会呈现绿色,而在无光照射下则呈现灰色或灰绿色。
2.在光照下,割下的绿叶植物叶子会逐渐变干,变脆,并最终卷曲。
3.在无光照射下,割下的绿叶植物叶子不仅不变干,反而变得柔软,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也更长。
4.在水中浸泡的万年青植物叶子难以剥离,但在酒精中,它变得干燥且易于剥离。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采取阳光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能力,被称为光合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在阳光下的绿叶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更高,这证明叶绿素是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的光能捕获分子。
而在无光照射下的绿叶植物中,由于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它们将无法制造足够的有机物质,并变得干燥而脆弱。
在这项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万年青植物叶子与绿叶植物叶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反应。
万年青植物叶子通常为深绿色,这也意味着它们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但是,在酒精中置入万年青植物叶片能够帮助我们剖析其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
结论:通过这项实验,我们现在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了解了绿叶植物对光的反应。
绿叶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转化为能量,并使用该能量合成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质。
植物与阳光教案
植物与阳光教案教案标题:植物与阳光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对阳光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阳光是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
2. 能够描述植物如何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3. 掌握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变化,并理解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植物模型或图片。
3. 太阳模型或图片。
4.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小组海报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提到阳光作为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知识讲解:2. 使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植物如何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能量和氧气)。
3. 讲解不同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变化,例如在充足阳光下植物会生长得更高大、叶片更绿,而在阴暗环境下植物会变得苍白、长势不佳。
实践活动: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5. 每个小组将种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例如有充足阳光的窗台和较为阴暗的角落。
6. 学生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颜色等变化。
7. 小组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巩固练习:8. 学生将在小组活动中的观察和总结整理成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9. 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其他小组的海报,进一步加深对植物与阳光关系的理解。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记录光照条件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评估方式:-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 学生制作的海报内容和准确性。
- 学生对植物与阳光关系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 将植物与阳光的关系与其他因素(如水、土壤等)进行比较,探究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组织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生长情况,进一步了解光照对植物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避免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或过度阴暗的环境中。
初中生物植物光照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光照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4盆相同大小的植物(例如小型仙人掌)
2. 4个灯泡(可以是LED灯或白炽灯)
3. 室内温度计
4. 计时器
5. 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 将4盆植物放置在相同的室内环境中,确保室温适宜。
2. 将两盆植物放置在光线充足的位置,作为实验组。
3. 将另外两盆植物放置在光线不充足的位置,遮光或靠近窗户外的位置,作为对照组。
4. 将两个实验组中的植物分别放置在两个灯泡下,保持光照均匀。
5. 设置计时器,每天固定时间开启光源,保持光照时间相同。
6. 每天记录植物生长的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叶片数量、叶片大小等。
7. 每周测量植物的高度和周围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8. 持续进行实验1-2个月,每周进行一次数据统计和观察。
实验结论:
1. 植物在充足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更快,叶片颜色更鲜艳,叶片数量更多。
2. 植物在光照不足条件下,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暗,叶片数量较少。
3. 光照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充足的光照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拓展实验:
可以尝试改变光照时间、光源强度等条件,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植物每日浇水和养护,确保水分充足。
2. 实验结束后要将所有实验物品归位,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实验后要整理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包括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和条件。
(2)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阶段及相互关系。
(3)学生能够解释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阶段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使学生对光合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的产物,如氧气的产生和淀粉的生成,增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直观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相关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绿色植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植物为什么是绿色的?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从哪里来?(2)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光合作用的主题。
2、新课讲授(1)光合作用的概念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强调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反应的过程,讲解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条件是光能。
光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H;ATP 的合成。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案分享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案分享导语: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我设计了一份实验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奥妙。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情况,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材料:1. 水培植物(如豆芽或水培小白菜)2. 透明塑料袋3. 纸夹或其他固定植物的器材4. 盆栽土壤5. 放大镜6. 紫外线灯或其他光源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水培植物,分别放置在光照充足和光照不足的环境中。
光照充足的环境可以选择阳光下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光照不足的环境可以选择遮挡阳光或使用普通灯泡照射。
2. 将植物放置在透明塑料袋内,并用纸夹或其他器材固定植物,以保证光线的均匀照射。
3.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可以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等指标。
4.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叶片上的细胞结构变化,以及气孔的开闭情况。
5. 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两组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光合作用效率。
实验讨论:1.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植物叶片呈现出深绿色,生长迅速,叶片面积较大。
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植物叶片呈现出浅绿色或黄绿色,生长缓慢,叶片面积较小。
这是因为光照充足时,植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养分和能量,从而促进生长。
2. 在观察细胞结构时,可以发现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叶片细胞排列紧密,气孔开放,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
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叶片细胞排列松散,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受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3.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计算出两组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照充足的组别光合作用效率高,而光照不足的组别光合作用效率低。
这进一步验证了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点亮生物学科学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教案
点亮生物学科学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教案:生物学科学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其中有很多复杂的过程和作用机制,在教学时,我们需要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理解。
这里,我将为您介绍一种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教案,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该实验,让学生理解:1.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能量来源;2.二氧化碳和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3.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4.如何将光合作用的结果进行衡量。
二、实验材料1.高压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2.植物(例如:红薯);3.向空气中注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的注射器和针头或利用二氧化碳生成装置,以模拟二氧化碳的影响;4.一些试管和架子用于将植物叶子暴露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
5.石蕊试剂(可以在药店购买),以检测光合作用结果。
三、实验步骤1.将植物放置在试验箱中,确保有足够的光线和二氧化碳。
2.准备试管和架子,并将植物叶子放在试管中。
3.将针头或者二氧化碳生成装置直接注入试管中,使其达到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平。
4.让叶子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照射一定时间后进行采样。
5.采集的植物叶子,用无色透明胶带贴在一张透明衬垫的底部,以方便观察。
6.用石蕊试剂检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结果,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比较。
四、实验结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不同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会有所不同。
一些植物叶片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才能实现最高的光合作用,而其他的植物叶片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就完成光合作用。
五、教学意义在这个实验之后,学生将会学会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并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并了解到如何通过实验来检测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结果。
这种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并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检测光合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对光的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光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认识植物的向光性;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和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了解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会科学发现的历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图片、视频、实物观察重点难点重点:植物对光的反应,理解植物通过向光性等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难点:向光性产生的原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出示达尔文照片教师:同学们认识这位科学家吗?生:(根据英文名字拼读)达尔文教师:对。
1836年,达尔文在随“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小鸟,为了喂养着几只小鸟,他在船上钟了一种叫“草芦”的草。
穿上很暗,只有窗户的缝隙处能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芦幼苗有向窗户弯曲生长的现象。
植物的向光生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请同学们观察我桌上的这盆植物的生长情况,猜想它原本是放在怎样的环境中的?生:窗台边教师:普通人对这种现象常常是知其然而不问其所以然。
达尔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请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为什么植物会向着光生长呢?生: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为了进行光合作用……教师:我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知道,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性质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例如:落叶树的落叶是对冬季寒冷气候的反应。
这些感应性造成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了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
达尔文研究的植物向光源弯曲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今天,让我们沿着科学家达尔文的足迹一起来探寻植物向光性中的奥秘吧。
活动2【达尔文的实验1】植物的向光性教师:1880年,达尔文用一种草本植物的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
胚芽,大家知道吗?生:……教师:它是植物体重将来发育成茎叶的部分,是植物体中比较幼嫩的部位,因为植物体的幼嫩部位对光的刺激特别敏感。
Ppt展示教师:他用了两组相同的胚芽鞘,1号组作为对照组,2号组作为实验组,只对2号组进行单侧光照射。
这两组的变量是什么?生:单侧光教师:展示实验结果。
问:从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单侧光( 外因)照射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教师:得出这个结论后,达尔文又想了,是胚芽鞘的什么部位在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呢?他又做了下面这组实验。
活动3【达尔文的实验2】植物的向光性教师:他把胚芽鞘的尖端切掉了,然后用单侧光照射。
你想:达尔文做了什么猜想?可能是胚芽鞘的什么部位在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呢?生:尖端教师:没有了尖端,胚芽鞘不但不弯曲,连生长也不生长了。
如果你是达尔文,你会怎么想?生: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活动4【达尔文的实验3】植物的向光性教师:为此,达尔文又设计了很多实验,他用不透明的锡箔给胚芽鞘做了一顶小帽戴在胚芽鞘的尖端,用单侧光照射,结果发现……(师生共同回答:胚芽鞘直立生长)。
然后,他又给胚芽鞘做了一个围脖,仍旧用单侧光照射,结果是……(师生共同回答: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教师:这时,达尔文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只有尖端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教师:达尔文反复对以上三组实验进行多次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你想,为什么要反复多次实验呢?生:避免实验偶然性教师:是呀,科学探究是非常严谨的。
(汇总达尔文的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达尔文得到以下结论:1.单侧光( 外因)照射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2.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3.尖端是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只有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他又进一步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
活动5【温特的实验】植物的向光性过渡: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达尔文没有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在植物向光性这个问题的研究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他是领导和开创研究植物向光性的第一位科学家。
在他之后,有很多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詹森、拜尔等人。
其中,温特的实验最有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温特的实验。
教师:(介绍温特的实验)1880年,温特找了一些长势差不多的胚芽鞘,分成了两组,他把第一组的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上。
你知道琼脂是什么吗?生:摇头教师:琼脂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我们吃的果冻里也有琼脂的成分。
如果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就会渗透到琼脂里。
一段时间后,拿到胚芽鞘尖端,把琼脂切成小块,把其中一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一侧。
现在不用单侧光照射了,因为温特已经知道胚芽鞘的生长不需要光照,所以,他没有设置单侧光的照射。
结果,他看到了这样的现象ppt——它不是向光生长,而是向不放琼脂块的一侧弯曲。
下面这组是温特设置的第二组,这组是没有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组是用来做什么的?生:排除琼脂对实验的干扰,确保实验变量的唯一教师: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ppt不生长,不弯曲。
你能从温特的实验中得到什么结论呢?生: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有影响物质。
教师: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顶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
植物体内含量极少,直到1946年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认其为吲哚乙酸。
教师:(介绍生长素)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生长素使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喷洒生长素的茄子就长得比较大,在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在没有授粉的情况下结出无籽番茄。
有些枝条本来不易扦插,因为它们不易生根,沾上一些生长素,它们很快就生根了。
教师:为什么温特的实验中胚芽鞘向着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解释得最好。
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渗透到琼脂块中,于是,放琼脂块的一侧由于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快;琼脂块的对侧胚芽鞘生长素少,细胞生长慢,于是便出现了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的现象。
教师:现在,你能用这一结论来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吗?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至此,生长素就被彻底发现了,生长素的发现是从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多国、几代科学家60度年的努力完成的。
最终揭示植物向光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感悟: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的过程!教师:科学家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现在还有其它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的生长是生长抑制剂朝背光部分的运输比朝向光部分的运输要少。
于是,背光部分就比向光部分生长伸长快,植物也就发生向光生长了。
感悟:科学往往就是在争议中不断发展!过渡:植物的向光性能使整个植物体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得更多的能量来源。
比如:生长旺盛的向日葵、棉花等植物的茎端还能随太阳而转动,使叶子尽量处于吸收光能的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
活动6开花与光照教师: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花的呢?生:油菜花、菊花、荷花、腊梅教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为什么油菜花在春季开花,而菊花则在秋季开放?生:教师:地球上每年每日光照的长短变化是有规律的。
例如:北半球每年的冬至日肇最短,夏至日照最长,春分和秋分每日日照均是12小时,年年如此。
长日照植物花芽的形成需要长日照,否则不能形成花芽,无法开花。
短日照植物,不受日光照射的时间越长,开花就越早。
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
教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在生长季节里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
也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在高纬地带,夏季几乎24小时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长发育,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的这个特性来栽培反季节鲜花了。
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短日照的菊花,在自然条件下是秋季开花的,现在要使它在“五一”节提前开花,该怎么做?要使菊花延迟到春节期间开花,又该怎么做呢?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每日日照长短不仅关系到花芽的形成,也关系到落叶树的落叶。
你注意过落叶树上其他的叶片已经脱落,但路灯周围的叶片最晚脱落吗?生:回答教师:(小结)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光不仅能驱动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且它能作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信号,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作业布置:调查反季节水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教师:最后,让我们的课程在美妙的音乐声和美丽的植物世界中结束!生:观看视频板书设计植物的向光性——获得更多的能量单侧光尖端生长素日照长短冬至——夏至变长长日照植物夏至——冬至变短短日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