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正文
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摘要: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概述1.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定义2.新闻学的定义3.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历程1.国外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2.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3.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趋势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新闻报道2.新闻评论3.新闻节目制作4.新闻传播规律四、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2.理论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方法五、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的关系1.广播电视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2.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相互促进3.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共同发展六、广播电视新闻学在我国的重要性1.提高新闻传播质量2.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3.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正文: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息息相关,但又有所区别。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为基础,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的采集、编辑、制作、播出等环节的一门学科。
而新闻学则是研究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规律以及新闻传播手段的一门学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二者在研究领域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互补。
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国外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而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体系。
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节目制作以及新闻传播规律等方面。
新闻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核心领域,要求新闻工作者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
新闻评论则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评价和引导,以提高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新闻节目制作则是将新闻内容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加工,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而新闻传播规律则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以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新闻报道2024年培训资料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构或歪曲事实, 不得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倾向和片面性 ,尊重不同观点和声音。
社会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 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传播正能量。
提高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新闻工作者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确保自己 的报道行为合法合规。
加强与用户的互 动
通过评论、点赞、私信等方 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可以增 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同时,及时回应用户的反馈 和建议,提升用户体验和满 意度。
利用数据分析优 化推广策略
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分 析和挖掘,可以了解用户的 兴趣和行为特点,进而优化 推广策略和提高推广效果。 例如,根据用户画像精准投 放广告、根据用户行为调整 发布时间和内容等。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运用
选择合适的素材
根据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以增强新闻
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注明来源
在使用多媒体素材时,应注明来 源,尊重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配合正文
多媒体素材应与正文内容相互配 合,共同呈现完整的新闻报道。
新闻发布渠道选择
04
与推广策略
传统媒体发布渠道介绍
报纸
作为历史悠久的新闻传播媒介,报纸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 和较高的公信力。通过报纸发布新闻,可以覆盖不同年龄 、职业和地域的读者。
电视
电视新闻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 事件。通过电视发布新闻,可以快速触达广大观众,提高 新闻的知晓度。
广播
广播新闻以声音为传播手段,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 优势。在特定场合和时间段,广播可以成为有效的新闻传 播工具。
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怎么写范文
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怎么写范文在当今社会,专业的选择对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变化和进步。
因此,了解专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对于学生和职场人士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专业的现状以及如何写一篇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范文。
第一部分:专业的现状首先,关于专业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专业的历史和起源:介绍专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它所在的学科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
2.专业的特点和科学性:讨论该专业的特点、特殊要求,以及它在学术研究或实践中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3.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专业的发展趋势,如技术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等对该专业的影响。
4.专业人才的需求:讨论当前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如就业市场的需求、各类招聘信息等。
第二部分:专业的发展前景一篇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范文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就业前景:分析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的前景,重点关注目前就业环境的竞争情况、专业人才的供需状况、就业薪酬待遇等。
2.行业发展趋势:评估该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当前科技的进步对行业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3.学术研究和创新空间:探讨该专业在学术研究和发展创新方面的前景,包括当前学术界对该专业的关注度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等。
4.发展潜力:分析专业的发展潜力,包括未来几年内该专业是否有望持续发展、是否会受到其他新兴专业的挤压等。
第三部分:如何写一篇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范文在撰写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范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文章的框架和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2.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该专业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3.正文部分应该以有条理的方式展示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包括相关数据、趋势分析和案例分析等。
4.结论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强调该专业的发展潜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5.在撰写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行业报告、学术论文和报道等权威来源,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是传统的媒体行业之一,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媒体融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越来越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媒体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广播电视企业通过开展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业务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
2. 视频流媒体服务: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和视频压缩技术的成熟,视频流媒体服务逐渐崭露头角。
像Netflix、Hulu和腾讯视频等视频流媒体平台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传统电视节目的观看时间逐渐减少。
3. 内容个性化和定制化: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4. 直播和互动互动性:直播内容逐渐占据了广播电视行业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提供直播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弹幕实时与主持人或其他观众进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 4K/8K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4K和8K技术使观众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画面,提供更加逼真的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刻,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定义与特点
全新闻频率频道定义为
一种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信息的电视频 道。其特点在于
实时更新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随时更新新闻信息,保 持时效性。
全面覆盖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涵盖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
深入报道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 全面的报道和分析。
跨平台融合
将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内容整合到多个平台上,如电视、网站、社交媒体等,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内容共享
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相互提供内容支持,全新闻频率频道可以提供实时、全面的新 闻报道,为深度报道提供素材;深度报道则可以为全新闻频率频道提供深入、详尽的新闻 解析。
互动性增强
通过观众参与、在线评论等方式,增强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互动性,提高观众参 与度和黏性。
道方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02
社会信息传播的变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社会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
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高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质量。
03
研究意义
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研究,可以深入了
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研究目的与方法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优秀案例介绍
总结词
快速反应、实时更新、多维度呈现、互动性强
详细描述
全新闻频率频道优秀案例通常具备快速反应和实时更新的特点,能够紧跟时事热点,为观众提供最新 的新闻资讯。同时,通过多维度呈现手法,将新闻事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给观众。此外,互动性 强的特点也使得全新闻频率频道能够更好地吸引和满足观众的需求。
广电 调研报告
广电调研报告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广电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广电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和在线调查等。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客观的结论。
现状分析市场规模广电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广播电视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
尽管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广电行业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
内容创新广电行业的内容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更新,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电视剧、音乐节目等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网剧、综艺节目以及一些新型节目形态如VR节目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广电行业也在探索和尝试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如电影、动漫等,以提升内容质量。
技术创新广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传统广播电视采用的模拟技术正在逐渐被数字技术所取代,数字电视、高清、超高清等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着广电行业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广电行业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节目,实现节目的多平台传播和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管理体制改革广电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开始进行改革,在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监管机制、频道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广电行业的效率、规范行业秩序,并打破垄断现象,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广电行业向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互联网与广电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
互联网与广电的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广电行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拓展传统的媒体边界,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3新闻评论100字
2023新闻评论100字
摘要:
1.2023 年的新闻评论概述
2.2023 年的重要新闻事件
3.2023 年新闻评论的亮点与特点
4.2023 年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正文:
2023 年新闻评论概述:
在2023 年,新闻评论领域呈现出了高度活跃的态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类新闻评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一年的新闻评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3 年的重要新闻事件:
2023 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世界级大型活动,如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各类新闻评论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解读,让国人和世界更加了解我国的发展成果。
同时,国际局势的波诡云谲,如美中贸易摩擦等,也成为了新闻评论关注的焦点。
2023 年新闻评论的亮点与特点:
2023 年的新闻评论呈现出了许多亮点和特点。
首先,评论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其次,评论视角更加独特,许多独立评论人以其独特的见解吸引了大量读者。
最后,评论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让新闻评论更加接地气。
2023 年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2023 年的新闻评论将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评论内容将更加深入,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将更加全面;二是评论形式将更加多样,各类新媒体平台将成为新闻评论的重要战场;三是评论素质将不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的评论人队伍将逐步形成。
总之,2023 年的新闻评论展现了我国人民对于新闻事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成为了反映社会舆论和民意的重要窗口。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本文将浅谈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的兴起,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与朋友、家人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信息。
1.2 挪移互联网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从而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
挪移应用程序的浮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2.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2.1 视频内容的流行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视频技术的发展,视频内容在新媒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人们更愿意通过观看视频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视频平台如YouTube和抖音等也因此崛起。
2.2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沉浸式地体验内容。
这种技术在游戏、教育和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3 数据驱动的内容创作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和行为,更加精准地创作和推送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和内容吸引力。
总结:综上所述,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也展现出了明显的特点。
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挪移互联网的普及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视频内容的流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以及数据驱动的内容创作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媒体的发展将持续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略论广播电视媒体的分众化趋势——以湖南广电为例
略论广播电视媒体的分众化趋势——以湖南广电为例李勇谨【摘要】随着受众群的不断分化,媒体的专业化传播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必由之路.受众本位是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的内因,传播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是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的外因.【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3)001【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湖南广电【作者】李勇谨【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传媒系,湖南长沙4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20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的专业化传播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必由之路,每个广播频率、每个电视频道都必须办出特色,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
办出特色就必然会丢失一部分受众,但同时能固定已有受众,加强忠诚度,这就是分众化理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践行。
受众不再是毫无抵抗能力的、中弹即倒的靶子,而是具有主动性和选择能力的传播主体。
受众群的不断分化,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既是巨大的冲击,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受众本位是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的内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媒介的传播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
所谓“媒介本位”,就是一切以媒介所有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传播的信息要符合媒介所有者利益,受众不过是其宣传教育的对象,这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教你通”式的宣传,不顾及受众的知晓权、表达权、舆论监督权;所谓“受众本位”,就是媒介的传播活动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知晓权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受众本位的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广播电视媒体的第一驱动力是受众需求。
这是广播电视媒体由单纯的“信息发布者”向“受众需求的制造者”转变的动因。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施拉姆有个比喻: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个人的口味及当天的食欲来挑选某些品种、某些数量的食物,而自助餐厅供应的大量的、五花八门的饭菜就相当于媒介提供的琳琅满目的讯息。
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卢晓春;王翠萍;董惠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3(000)036
【摘要】有人说民生新闻具有母鸡效应-关注的都是鸡飞狗跳、鸡鸣狗盗、鸡毛蒜皮、一地鸡毛的事。
这个观点虽然极端,但也反映出民生新闻过于狭窄、琐碎的现实。
选题的单一和关注点的雷同,让民生新闻在红火之后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总页数】2页(P68-68,69)
【作者】卢晓春;王翠萍;董惠
【作者单位】青岛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张东国
2.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J], 刘秀清
3.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J], 张乐
4.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J], 秦阳
5.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J], 张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
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广播电视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成为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对比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主要通过电波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则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广泛覆盖面、信息传播稳定等。
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方便和个性化。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这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1. 广播电视内容创新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多为娱乐性质,而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
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可以研究如何创新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广播电视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可以研究新的技术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探索其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前景。
这不仅可以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还可以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新的商机。
3.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也可以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可以研究如何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相结合,开发出新的媒体形式和业务模式。
例如,通过将广播电视节目与社交媒体相结合,实现互动式观看,提升用户参与度。
三、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这有助于研究者对广播电视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并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基础。
2. 实地调研广播电视专业毕业论文可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具体运作情况。
研究者可以参观广播电视台、采访相关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模式。
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定位研究正文
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定位研究一、电视新闻栏目定位的含义及重要意义(一)电视栏目定位电视栏目定位,是电视栏目策划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策划人在栏目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一个栏目在目标、内容、形式、功能、受众、播出特点、风格等方面的规定性做出的最终选择。
[1]电视栏目定位的内容,应包括目标定位、受众定位、功能定位、题材定位、节目形态定位、传播地域定位、风格定位、包装定位等。
电视栏目定位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可以归纳为把握栏目的功能,分析外部环境,确定时段和受众,寻找自身需求,明确栏目定位。
电视栏目的定位原则是创新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众所周知,电视栏目可以说是与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相生相伴,对于我国而言,应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地方电视台成立后所办的一系列节目,当时的电视栏目采取的是直播的形式,后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逐步采用录播的形式进行栏目的制作和播出。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了在创办每个栏目时都要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制作每期节目时都能围绕栏目宗旨进行制作。
正如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的副总监童宁曾经说过的:“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史表明,凡是加强了电视栏目的定位策划,导向就有了保证,艺术水准就有了保证,节目质量就有了保证……”。
[2]总的说来,不论什么样的栏目播出形式,都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使自己制作的栏目有人看;如果栏目的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每期节目的后期流程,栏目的收视率自然也会不太高。
在整个栏目的节目质量考核中,一个栏目的定位通常占有很高的比例,同时也是各类奖项评比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电视栏目的定位对于电视节目的生产和电视栏目的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栏目生产走向规范化和工业化。
第二,有利于栏目运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三,有利于培养观众对特定栏目的忠诚度,保证栏目的竞争力。
(二)电视新闻栏目的定位及时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是现代传媒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新闻采编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及发展
新闻采编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及发展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新兴的互联网媒体所颠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全新的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而是需要跨越多种平台进行内容传播,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需求,都是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不仅在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和升级,更在于如何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新闻生产模式,以及如何与新兴的科技共同发展,实现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和全方位覆盖。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是每位新闻采编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1.2 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需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需求。
随着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新兴媒体的崛起,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全新的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不断适应并更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以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需求在于要求工作者更加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多为文字和图片,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视频、音频、互动性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
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内容制作能力,同时也需要善于与受众互动,增强粉丝黏性。
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具备更强的技术功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快捷化。
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如社交媒体、数据可视化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报道质量。
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需求主要体现在内容多样性、互动性和技术化方面。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摘要:一、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三、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与监管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广播电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宣传载体,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应运而生。
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广播节目:涵盖新闻、时事、资讯、文化、教育、科技、娱乐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群体的需求。
2.电视节目:包括新闻、综艺、教育、科技、体育、影视剧等丰富多样的节目,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公共服务项目: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公共道德、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素质。
4.应急广播: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救援措施等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与监管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负责监管。
实施过程中,要确保节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同时,加强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的监测和评估,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发展,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将呈现出以下趋势:1.多元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2.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服务。
3.融合化:加强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覆盖面。
4.互动性:增强观众参与度,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的实时互动。
广播剧的现状及创新性研究
广播剧的现状及创新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播剧是一种通过声音、音效和演员表演来传达故事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无线电广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广播剧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广播剧不仅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还承载着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
在数字化时代,广播剧的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不仅可以通过广播电台传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进行传播。
这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观众基础。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广播剧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例如,广播剧可以与动画、影视作品结合,形成跨媒体创作,进一步拓展了广播剧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
总之,广播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广播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方向。
1.2 研究意义研究广播剧的创新性不仅可以促进广播剧产业的发展和推广,还可以提升广播剧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力。
探讨广播剧的创新方向和技术应用,有助于拓展广播剧的表现形式和受众群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广播剧,促进广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
研究广播剧的创新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推动广播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广播剧的发展现状广播剧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播剧在广播电台、互联网平台等多个渠道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受众认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广播剧的制作水平和内容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广播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首先,受众群体逐渐转向视听效果更加直观和立体的影视作品,对于只有声音作为媒介的广播剧产生了一定的冷漠态度。
其次,广播剧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不明显,导致很多广播电台和制作公司对广播剧的投入不足,制作质量参差不齐。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钟洁
【期刊名称】《采写编》
【年(卷),期】2024()5
【摘要】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是当前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具有重要的群众观念引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传统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生产流程、传播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加强节目优化、整合传播渠道和数字化转型等策略带领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钟洁
【作者单位】怀化市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为例
2.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编辑业务创新研究——以古田县广播电视台为例
3.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专题片创作研究——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片《淬炼》《复兴路上——柳州正青春》为例
4.基于蚌埠广播电视台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现状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你对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简述你对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摘要:一、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定义与特点二、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发展历程三、我国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现状与挑战四、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五、如何应对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变化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以其丰富的传播手段、广泛的覆盖面以及高度的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与分享方式。
一、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定义与特点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指的是通过各种载体、渠道和平台,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快速、精准、全方位传播的体系。
其主要特点如下:1.传播手段丰富: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涵盖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和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形成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2.互动性强: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双向互动,使受众更加积极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
3.覆盖面广: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通过网络、卫星、无线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覆盖,使新闻传播无地域、无时差。
二、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发展历程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主要传播手段,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覆盖面有限。
2.互联网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兴起,使新闻传播速度大大提升,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传播范围扩大。
3.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新闻传播更加便捷,互动性增强,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格局。
4.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逐渐形成,多种媒介形式有机结合,实现快速、精准、全方位的信息传播。
三、我国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现状与挑战我国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1.信息泛滥:全媒体时代,信息量巨大,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一大难题。
2024年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是当代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市场以提供各类通信服务和媒体传输服务为主要业务,包括电信服务商、广播电视公司和卫星传输运营商等多个行业。
本文通过对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的分析,旨在了解该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电信市场电信市场是指提供各种通信服务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集聚地。
该市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和数据通信等领域。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电信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之间争夺用户资源和市场份额,提供更快、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5G通信已经成为电信市场的重要竞争焦点。
3. 广播电视市场广播电视市场是指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和服务的行业。
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广播电视公司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传统模拟电视逐渐转向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提供更清晰、更多样化的节目。
此外,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形式也逐渐受到用户的关注。
4. 卫星传输服务市场卫星传输服务市场是指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提供数据传输和广播服务的市场。
卫星传输服务可以覆盖全球范围,无受地域限制,因此在偏远地区和海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卫星传输服务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气象监测等领域。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卫星传输服务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5. 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电信市场:全球范围内电信市场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不断增长,5G通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广播电视市场: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使得传统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转变,同时新兴媒体形式也崭露头角。
•卫星传输服务市场: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推动了卫星传输服务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市场有望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技术革新:如5G通信、高清电视、卫星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到了“穷途末路”的新闻媒体,还值得选择吗
到了“穷途末路”的新闻媒体,还值得选择吗1. 引言1.1 为什么会有媒体走向“穷途末路”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日益丰富,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为什么会有媒体走向“穷途末路”呢?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广告主纷纷将广告投放重心转向新媒体平台,导致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大幅下降。
传统媒体的读者群体逐渐老龄化,年轻一代更愿意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使得传统媒体的读者群体逐渐流失。
传统媒体在内容创新上相对滞后,缺乏吸引年轻读者的创新内容,导致读者流失加剧。
传统媒体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主要包括受到新媒体冲击、读者流失和内容创新不足等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亟须转型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1.2 “穷途末路”媒体的特点1. 资金紧张:这类媒体由于经营不善或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经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员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无法购买新的设备和技术等。
2. 缺乏创新:因为长期处于困境之中,这类媒体往往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及时调整内容策略和经营模式,导致读者流失和市场竞争力下降。
3. 缺乏人才:由于资金问题,这类媒体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人员流动性高,编辑记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4. 缺乏品牌影响力:“穷途末路”媒体往往在市场上没有明显的品牌优势,读者对其信任度和忠诚度较低,广告主也不愿意投放广告,导致收入持续下滑。
5. 缺乏发展前景:这类媒体面临倒闭的风险较大,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不确定性较高,难以获得投资和合作机会。
2. 正文2.1 媒体行业现状媒体行业在当今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信息传递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持续下降,造成了财政困难和人员裁员。
许多报纸和杂志面临着停刊和倒闭的危机,而电视台和广播台也面临着观众流失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1.1 广播电视新闻的简介广播电视新闻,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部分。
其中广播新闻是指利用广播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而同样的,电视新闻则是利用电视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
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只是传播新闻的媒介不同而已。
1.2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与功能1.2.1 广播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特性广播是一种电声结合的传播方式,包括三个要素:声音、无线电波或导线、发射和接收装置,声音是表现内容的符号,而内容又是以广播节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线电波和导线是广播节目的载体,起运载作用;发射和接收装置是转换器,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
[13] 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的传播方式具有自己的特殊性:(1)信息符号不同报纸、杂志是印刷媒介,其信息符号是文字和图片;电视是电子媒介,其信息符号除了声音还有图像符号;而广播的信息符号仅仅是声音,这其中包括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等。
(2)运载手段不同报纸、杂志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纸张,广播和电视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无线电波或导线。
(3)传输方式不同报纸、杂志的传输方式是通过发行系统,主要依靠邮政部门或其它发行系统投送,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是通过电子发射和接收装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广播的传播特点,导致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包括: (1)时效性强;(2)传播范围广,不受空间限制;(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4)受众面广,渗透力强;(5)非独占性;(6)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缺点包括:(1)稍纵即逝,不留痕迹,信息的保存性较差;(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3)广播受众较难做确切的统计。
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包括: (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中的排它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1.2.2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特性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
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
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
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6]电视新闻具有报道性、纪录性、即兴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时间上分割为连续性的片断,还有“室内性”等交流特点。
电视新闻的优缺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方面:(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这是电视一产生就注定的遗憾。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多元符号,多元符号在电视节目的播放中间转瞬即逝,很难保留,所以这样和报纸相比,和网络相比,保留新闻资料要困难和复杂。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新闻节目的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它是由媒介主动、受众被动,同时在整个传播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所以电视也应该特别注意做好新闻的预告、重复以及观众群体调查。
(3)社会负面影响更为直接电视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介,它的社会影响超过了其它的任何媒介。
世界传播大师麦克卢汉著名的传播理论“媒介即信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电视具有直观化、形象化和直接传播的特点,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比其它地媒介来得更为直接和深刻。
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1.2.3 广播电视新闻的功能一般来说,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功能:环境监视的功能、社会整合的功能、文化传承的功能、娱乐的功能。
下面具体介绍广播电视的功能与影响:(1)新闻功能:新闻信息的传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办好新闻节目是各国主流媒体创办节目的重中之重,“新闻立台”是我国建电台、电视台的原则。
新闻节目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电台、电视台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媒体竞争的焦点。
(2)宣传功能:广播电视是执政党和政府用以宣传路线、方针、政策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等的重要工具,具有迅速性、直观性、普及率高的特点;(3)舆论功能: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看法,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可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
广播电视新闻可以促成社会是非的正确标准的形成;或通过暴露和批评违反公众意愿、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或现象,引起社会公众的警觉和一致谴责;给行为或现象的制造者以舆论压力,迫使其自律或纠正。
(4)教育功能:广播电视是高效的教育工具,既可以直接通过宣传、评论,也可以间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介绍科技文化知识和系统讲授学科知识。
(5)服务功能:广播电视可以提供直接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服务,实用性较强。
[4]2广播电视的发展2.1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自1884年德国人尼普柯夫发明了可以将影像分解为单个象点的转盘以后,人类就开始了对电子媒体的征途,世界各国相继在广播电视事业上开启自己的篇章。
1920年,全球的第一家无线电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的匹兹堡,并命名为KDKA电台,KDKA电台的第一次广播是在1920年11月2日,这是一次惊人的成功。
它播出的沃伦·哈丁击败詹姆·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
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人们都收听到了这一广播。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科学家们就不断地在研究如何改善广播音质、提高广播的服务品质。
80年代开始,由于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无线电广播技术进入了革命性的数字广播技术时代。
1920年和1936年开始,世界传媒分别进入广播事业和电视事业。
从此大众传播活动由1000多年的印刷媒介时代进入电子媒介时代。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播出节目,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中国广播事业紧跟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在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帮与《大陆报》馆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即上海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于1月23日首次播音。
伴随着中国历史的长河的起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可谓一路坎坷,兴衰数次。
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调整为中央广播事业局。
到1952年,全国共建立广播收音站23721个。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当时北京仅有50台黑白电视机。
“文革”结束后,1980年10月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广播事业重新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并确定了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1982年5月成立中国广播电视部。
中国广播电视对中国历史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见证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1]2.2 国外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在产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称为公认的第四次革命,而广播电视媒体是这次革命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载体。
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和前苏联相继建成世界上第一批电视台。
随着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广播电视进入成型阶段,开始成为大众媒体重要的传播媒介。
到70年代,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开办电视台,电视机总数超过2.5亿台。
80年代发展到140个国家,彩色电视普及75%,卫星电视蓬勃发展,超过100个国家使用。
90年代以后,电视技术迅猛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电缆电视、家用录像机、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文字广播、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多伴音电视、声像立体化电视等等。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以塑料玻璃为载体的电视机,未来电视机将发展成如纸一样轻薄,只要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
[5]2.3 国内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无声到有声、从台式到液晶,还是现在的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由单领域涉及多领域,每一步都凝聚着广播事业工作者智慧的结晶。
我国大陆的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它在1978年的5月1日被正式改名,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央电视台。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传媒之路。
80年代开始,推出了录播方式为直播方式,使我国广播电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980年5月开播标志性节目——至今大家熟知的《新闻联播》,已有28年的历史。
90年代,尤其后期,中国广播电视进行了重要的转型时期,观念上、思想上、节目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
适时的应对了广大群众的需求。
更务实、更纪实、更艺术、高度参与的节目陆续出台。
《东方时空》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品牌意识进入电视节目。
之后各种纪实栏目相应而出。
1996年的《实话实说》节目,突破了电视单方“诉说”,观众被动接受的方式,开启了人机对话的先河,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崛起。
人们开始有参与意识。
结束了电视只有说教的模式。
98年末,湖南卫视发起的娱乐游戏节目走红之后,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并且普通大众开始走出家门,走上荧屏上。
电视节目开始向高参与性发展。
跨世纪后,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强化,法律纪实节目蜂拥而至,体现了观众务实和纪实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人们更加渴望财富和成功,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
加上国外传来的成功学、励志学等等,人们想知道富人是怎么富起来的?他们在想什么?在吃什么?用什么?如何思考问题?自央视出台了《对话》节目之后,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励志节目,如上海的《波士堂》《头脑风暴》等。
甚至人才招聘也搬上了银幕,节目从发起、制作到参与和收视率都非常成功。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对艺术世界的追求,做明星也不再是垄断和高不可攀的事情。
湖南卫视再创传奇,《超级女生》红遍全国。
随后《超级男声》《星光大道》《我行我秀》记录了一个个从平凡走向星空的奇迹。
不仅挖掘了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才,还使电视节目真正的走到了一起,登上了人机互动的高速列车,使观众的参与性发挥至极。
[3]2.4 我国在广播电视事业中出现的问题关于推进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的问题。
这个是广播电视行业非常关心的重大的问题,也是决定广电事业今后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推进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路途上,主要出现一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观念问题。
观念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问题、市场观念问题、消费观念问题。
传统观念由于我们这个系统一直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里走过来的,过去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喉舌意识是非常强的。
所缺乏的恰恰是现在所需要的,而现在所需要的又是我们恰恰长期以来所不具备的。
比如说在发展产业的问题上,我们很多观念跟不上。
还是用一种计划经济思维,政府行为的一种思路。
所以这种传统观念,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对广电的经济属性长期以来是不认识的,所以要在市场经济下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显然是不行的。
市场观念,我们现在国家的大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是要涉及到所有的领域,广电系统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个问题是市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