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

合集下载

关于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于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现状与思考
制定政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政策 的落实和监督。应建立健全的政策落 实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 执行。
03
建立政策协调机制
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存在差异,需要 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协调, 避免政策冲突和资源浪费。
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
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在装备保障领域,应推动各类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打破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 撑。应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军事又 懂民事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应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 ,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
01
维修保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用地方的维修保障资源,为军队提 供及时的维修保障服务。
05
03
技术研发
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开展装备保障 技术研发,提高军队的装备保障能力 。
04
生产制造
利用地方的生产制造能力,为军队提 供优质的装备和配件。
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工作重点
加强维修保障
利用地方的维修保障资源,加强及时的维 修保障服务,为军队提供更好的服务。
军民融合协同保障模式
在军民一体保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建立协同机 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主要工作内容
政策制度制定
制定促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政策 和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
02
需求对接
军队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进 行需求对接,明确军队的装备保障需 求和地方的优势资源。

美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发展新动向

美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发展新动向

992020年第2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发展新动向吕 彬 李晓松 李 洁摘 要:军民一体化是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提升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建设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推进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全面联动、创新突破、深度协同、弹性可塑、安全可控、持续优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美国强化战略引导和作战牵引、体制机制改革、军民信息交流、竞争性采办、国防工业弹性安全发展、新兴领域等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为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军民一体化;体制机制;国防工业弹性;竞争;快速采办中图分类号: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47(2020)02-0099-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咨询项目(7184105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8JDW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294);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ZDA091) 作者简介: 吕彬,男,陕西武功人,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政策、信息系统;李晓松,男,安徽宿松人,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管理政策、数据分析;李洁,女,安徽临泉人,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政策。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航天、运输飞机、飞机发动机、卫星、网络、通信、微电子、先进材料、大数据等领域军民通用性越来越强,军民界限越来越模糊、聚合点越来越多、融合度越来越高、融合面越来越宽。

同时,世界各国军事战略不断调整、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在这种新形势下,美国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纷纷采取军民一体化发展路径,通过发展战略、政策法规、规划计划、军民市场、军民资源、军民信息等方面的军民相互融合,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实现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在技术、工艺、人力、设备、材料和设施等方面深度协同发展,提高了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建设质量效益。

军民融合的例子

军民融合的例子

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是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深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相结合,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美国建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就是“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典型例子。

根据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每年为美国国防部节省300亿美元,相当于其总采购成本的20% 以上。

2015年,习首次提出,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发展应升级为国家战略。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处于“军民融合”阶段。

1958年,毛泽东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后,开始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揭开了国防科技工业由军转民的序幕。

这一时期,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虽然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国防工业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下的管理制度,但军队和政府的职能并不明确。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提出了“军民结合”、“兼顾双方、协调发展”、“增强军民相容性”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

同时,江泽民指出,中国应走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的国防现代化道路,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军民融合”阶段。

在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人民当家作主”的十六字方针后,国防科技工业开始实行军民结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于经济建设,以四个现代化带动国防现代化。

为了与国民经济相结合,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将航天、航空、武器、舰船等军工总公司改组为10家集团公司,实行承包制,实现了政企分开、供需分离,使中国国防工业走上了“军民兼容”、“军民融合”的道路。

国防科技工业真正融入国民经济,从单一的国防建设方向转变为服务工业、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大力发展民用产品生产和第三产业。

英国推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英国推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面 常设 的统 筹协 调 军 民融 合 发展 的决 策机 构 是 “ 国 防与 海外 政 策 委员 会 ” 。该 委员 会 下 属 的 “ 生产 委 员 会 ”是 国防科 研 、军工 生 产 与装 备 采购 的最 高决
策 机 构 ,负 责 制订 重 大方 针 政策 ,审批 重 大 发展 计
划 。在 “ 生 产 委员 会 ” 的具 体指 导 下 ,国 防部颁 布 了若 干重 大 战 略文 件 ,对 促 进英 国军 民融 合 发挥 着
2 O 1 4 0 5 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7
军 品研 制提 供指导 ,进 一步 推动 了 “ 民技 军 用 ”的实施 ;2 0 1 0 年发 布 的 《国防采 办
l军 民 融 合
来 源 采 购 进行 改 革 。预 计新 的改 革措 施 可 减少 单 一
二、 健 全组 织 机构 ,强化 军 民融合 的组 织 保证

来源采 购 的比例 ,每年 可节约经 费2 亿英 镑 。
是发挥 高层部 门的决策指导作 用。英 国国家层
二 是 高度重视承 包商保 障。2 0 0 1 年 ,英 国国防部
成立 精 明 采办 局 ,并 积 极 推行 “ 私 营财 政 计划 ” , 利用 私 营部 门的力 量 为 国防部 提 供保 障服 务 。2 0 0 7 年 国 防装 备 与保 障 总署 成立 后 ,在其 下 设 立 了 “ 部
三是推动预研项 目的竞争 。国防部要求 ,除核 、 化 、生 等 核心 国防研 究 项 目仍 采 用政 府 基 金拨 款 的
二是发挥 职能机构 的组织协调作 用。为加 强对军 民合 作 的组 织 领导 ,英 国 国防部 设 立 了 国 防工业 委 员 会 ,由国防采 购 国务 大 臣领导 ,下设 4 个 联合 工作 组 ,成员 包 括 高级 采 办 官员 和 著名 企 业 ,负 责 制定 军 民联合 工 作 指导 方 针 ,处 理 国 防部 与工 业 界共 同 关 心 的事 务 等 。多 年 来 ,该 委员 会 组 织开 展 了一 系 列 军 民合 作 活 动 ,对 促进 英 国军 民融合 发 挥 着重 要 的组 织协 调作用 。

外军军民融合综述

外军军民融合综述

外军军民融合综述摘要当今世界,各外军都十分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军民融合;外军当今世界,外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研究分析外军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外军军民融合注重顶层设计,确保军民融合发展顺畅高效一方面,建立高效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

美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国会、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及总统科技政策局。

为实现国防工业机构的高效协同运行,自1990年以后,美国先后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国防技术转轨委员会”[1]。

前者牵头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后者则专门指导与协调军民一体化改革的推行。

同时,国防部负责科学和技术的副部长、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负责先进系统与概念的副局长等军地高级官员,专职负责军民融合科技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监督,保障了军民一体化的实施效果。

俄罗斯促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既能承担武器研制计划、生产科技含量高的军品任务,又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开展两用技术产品的竞争,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终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双向互惠互利的军民联合集团。

联合集团为俄罗斯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融合发展的领导机构,负责计划、协调等有关军民融合的各项事务。

俄政府十分重视该联合集团的全面建设,先后在组织机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军民融合发展实施计划。

外军认为,合理的实施计划是军民融合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

美国在《国防转轨战略》《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等战略规划中,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目标、具体配套的战略部署,以及相关实施计划等都做了详细的明确。

这些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技术转移计划、技术再投资计划、军民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利用民用技术节省使用与保障费用倡议、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技术转化倡议、国防生产法案计划等。

外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启示

外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启示

外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启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大工程,包括具体武器装备建设、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理论和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军事强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已开始转变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智力和结构力的新阶段,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研究外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对我军加快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完成打得赢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外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思路1.1以理论和需求为牵引,确立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外军着眼于信息化战争特点与规律,加强以理论牵引武器装备信息建设的方向。

在战略理论方面,一系列新的战略构想相继出现,促使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完成了冷战结束后的战略调整,由机械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事战略向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事战略转变。

在战役理论方面,信息作战、太空战、超视距远程打击、精确打击等作战理论相继提出并得到验证和实践,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

作战需求是武器装备发展的起始点,也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原始牵引。

美国防部认为美军面临的未来战争是“网络中心战”,并决定以此牵引武器装备的发展。

确定军事能力需求,要对未来对手的当前发展和未来的军事能力做岀正确的判断和评估,并根据这些能力确定自己要拥有的作战力量。

例如:美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需求牵引”武器装备采办机制,采办决策机构主要有3个:国防采办委员会、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和国防规划与资源委员会。

在这些委员会中都有作战指挥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1. 2军民联手,最大限度提升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美、俄、英等国军队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突出军民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吸取和利用民用资源,主要做法包括:在信息设施建设上,突岀军民兼容的发展思路;在信息技术开发上,加强与工业部门的交流合作,及时吸收社会上的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尽可能地吸收和利用民间信息技术人才。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及对河北省的启示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及对河北省的启示

战略运营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及对河北省的启示路文杰刘鑫刘鹏威甄然摘要:军民融合是我国新时期为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提出的重要发展举措,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剖析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以色列所推行的四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并结合河北省军民融合的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在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综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军民融合思想认识、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军民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等推进河北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经验借鉴;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课题"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HB20JMRH030)遥作者单位:路文杰、刘鑫,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鹏威,河北科技大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院;甄然,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一、弓I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依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个全面”的战略架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岀要稳步有序推动军民融合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和更深程度上有序发展,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从意识形态到战略、从战略到任务的完备机制,为军民融合事业在新起点上深入发展提供了基本准则和目标。

把发展军民融合事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在战争形态信息化、经济形态市场化、军民技术形态普及化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重大决议。

近些年来,各省市的军民融合发展形势愈发向好,军民融合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其发展势头也在逐日增强,在军民融合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下,全国领域内的军民融合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试点地区,聚焦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持续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从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规划建立河北省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外军军事能源供给军民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外军军事能源供给军民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一是建立军民一体化能源保障 组织体制。美俄均建立了战略层级 的军事能源管理机构,如美国防部 下属的国防后勤局能源局、俄国防
部下属的资源保障署等,对保证决 管理手册》及各军种制定的采购条
策权威、运行顺畅、集中高效地推 例等。两类法规共同规范了美军和
进能源战略落实和组织实施各军种 地方机构、企业的采购行为,为美
源 作 为 主 要 手 段, 以 实 现《2020 军后勤保障基本思路是:在确定总
年联合展望》提出的美军战略转型 需求大框架,将军队保障中的非军
的目标。一方面,美国国家性法规 事部分剥离,如军事能源、通用物
有《联邦采购法》《军工生产法》《政 资等尽量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保障,
府合同法》等;军队性法规有国防 并坚持以军队需求为主导。美军实
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政策制度研
三是要多元化保障。对于我军 究。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沟通
来说,如何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协调机制,出台《建立工作对口协
扩大能源来源,同样是未来需重点 调机制的意见》,明确公文抄告、
考虑的方向。一方面,加强新能源 信息通报、会议协商等程序办法,
. All Rights Reserved.
他强力部门在军事能源保障方面协 “EnergyExcelerator 基金会。
调行动。
三是借助地方力量加大科研应
二 是 注 重 完 善 能 源 法 规 和 政 用与研究。外军主要采用以下三个
策。目前,美国国防部把降低燃油 措施:一是直接购买地方研究机构
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寻找替代能 或公司成熟的能源技术或产品。美
(三)军事能源科研合作方面。
中国军转民 52
军方视角 VISUAL ANGLE
一是要拓展创新内容。适应军事斗 争准备基点转变要求,重点开展新 质作战力量和骨干装备能源高效 利用、民用能源设备改装、军用能 源输送、补给装备等项目研究,提 高联合作战能源保障能力。适应能 源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开展氢能、 高效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二是 要营造创新环境。采取走出去请进 来的方式,选送优秀科研人员到地 方学习培训,聘请权威专家指导参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二)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二)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二)作者:金一南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4年第5期三、区域整合:英、法、德的一体化尝试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军工生产不乏强劲动力,冷战时期很多国家不惜以政府接管方式加快军工发展。

到20 世纪80 年代初,西欧武器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严重,英、法、德、意、西班牙等开始出售国营军工企业,想通过此举实现扭亏为盈。

英国是西方阵营的第二军事强国。

其国防工业体系一大特点,就是直到20 世纪60 - 70 年代,多数军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技术、财政风险全部由国防部承担,存在资金浪费、科研低效等一系列弊病。

80 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力推行私有化运动,军工企业首当其冲。

到90 年代初,大部分军工企业实行了私有化,仅留下少部分国防科研单位。

2001年英国政府又将主要国防科研单位“国防评估与研究局”的多数研究部门出售给私营企业,从而连科研带生产几乎将所有国防军工单位都推向了市场,力图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民间企业对尖端技术领域的早期介入,以确保英国国防军工的优势。

目前除核武器工业之外,英国国防工业已融入航空航天、电子、机器制造、造船等产业之中,有一万多家企业为国防合同工作,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军民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

与此同时,英国也积极推进欧洲国家之间国防科技合作。

1985 年,英国参加法国提出的“尤里卡”(欧洲研究协调机构,EuropeanResearch Coordination Agency 英文缩写EURECA)计划,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跨国联合研究与技术开发,开始尝试国防军工的“跨国军民融合”。

法国与英国最大的不同,即其一度与美国的竞争关系,而英美一直是伙伴关系。

法国从戴高乐时期开始,就着手建立独立于美国的较为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

因为要与美国竞争,所以法国的军工企业门类在欧洲国家中最为齐全,军工企业的国有比重也较高,一度占到40%。

到70 年代末期,法国的国防工业产值和出口在西方国家仅次于美国,居欧洲第一位。

美国军工的军民一体化转轨_汪琳

美国军工的军民一体化转轨_汪琳

一、转轨的政策措施
为推动军事工业朝着军民一体化方向转轨, 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 !" 确立转轨的内容与策略 为了促进军事工业由军民分离状态向军民一 体化方向转轨,美国国会和政府相关机构确立了 具体的转轨内容和策略。他们认为军事工业的军 民一体化转轨,就是将军事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 基础融为一体。军事工业军民一体化主要是指易 于军民一体化的技术项目、工业部门和厂商等。 对于不易于军民一体化的技术项目、工业部门和 厂商等,将继续保持军民分离状态。军事工业的 军民一体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和工业 基础军民一体化;二是购买民用产品和劳务;三 是产品和劳务采办过程的一体化。 为了有计划和有步骤地推行军事工业军民一 体化,美国政府拟订了调整、改革和重组三步发 展策略。调整策略是进行一系列逐渐的变革,通 过扩大对民用产品和劳务的使用,促进产业部门 ・!"・ 航天工业管理 !""#$ !
二、转轨的益处
军事工业军民一体化转轨,是在现代科学技 术发展条件下,根据军品科研生产发展规律所作 出的必然选择。转轨政策和措施若能在实践中得 以成功实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不少好处。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在转轨过程中,通过加强采办方法或过程的 军民一体化,可以充分和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通过减少军用规格与标准 的使用,可以扩大对民用技术的利用和对民用产 品的采购,从而使产品生产成本和采办费用大幅 度降低,提高政府的军费使用效益。在使用新规 定的军用规格和标准后,由于取消了特殊的试验 要求,合并了一些设施,精简了工业界所需的工 作队伍,采办一体化的一些经济效益可以很快表 现出来。根据可利用的资料估计,增强军民一体 化带来的整个费用的节省幅度,可能占国防基础 基准开支的 ’() * &") 。 %" 建设更具活力的军事工业基础 军事工业的转轨,不仅不会削弱军事工业基 础,而且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军事工业广 泛采用两用生产技术装备和试验、检测仪器和设 备等,可在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维持和 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因为两用生产技术装备和试 !""#$ ! 航天工业管理 ・!"・

美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主要措施_石奇义

美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主要措施_石奇义

38美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主要措施 美国推进军民一体化 的主要措施 摘 要:美国强调要“利用民用经济中发生的高新技术爆炸来实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美国国会、政府和国防部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进程。

由于军民一体化问题复杂、涉及面广,所以美国通过制定法规、实施高科技计划,设立开发机构、消除技术壁垒、培育创新主体等五个方面的措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快速形成,以确保美国在21世纪的绝对军事优势。

 关键词:美国 军民一体化石奇义 李景浩(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美国在政府文件和研究报告中多次提出,技术和生产力在军与民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有出发点和产品的具体要求不同,完全可以一体化发展。

为推进军民一体化的快速形成,美国通过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以及军政部门间和企业间的合作,开启军、民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美国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如下:一、制定法规体系推进军民一体化军民一体化是涉及军民双方和许多重要环节的系统工程,是事关国家和军队的大事,波及面广、程序复杂,必须有一整套法律法规作保障。

为此,美国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法规体系和相应的发展战略。

在法律层面,美国国会于1994年出台了《联邦采办简化法》,还有每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国防拨款法》和《联邦采办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法案和政策,鼓励军方采办民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

美国防部根据国会的法案和政策,先后出台了《采办改革:变革的命令》、《两用技术:一种为获得经济上能承受得起的前沿技术的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采办政策和文件,推进军民一体化。

在规章层面,美联邦勤务总署、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制定了《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又在此基础上颁发了《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

这两个条例详细规定了民用产品和技术的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计划制定程序和合同签订方法。

在规范性文件层面,美国防部制定了5000系列文件,最新版的5000-1号指令和5000-2号指示规定了民用技术产品采购的具体原则和管理程序。

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浅论

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浅论

研要积极探索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不仅要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而且要逐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浅论■ 马润翔由于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增加,分工越来越细,装备保障任务日益繁重,对保障人员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只靠军队建制内的保障力量难以完成大量繁重的保障任务。

因此,建立军民结合的保障机制成为外军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积极探索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不仅要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而且要逐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模式,主要是建立形成以军内维修保障为主,军外维修保障为辅,系统化、开放式、多样性的装备维修保障新格局,这对于提高装备的保障效能,保证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整体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民一体化保障建设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军深化通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集训精神,落实“四合四统”建设思想,以总部新型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机构建设要求为依据,着眼满足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维修保障需求,立足现行装备维修保障体制,遵循装备维修保障特点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增强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效益为目标,以明确军地保障任务、健全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调整职能、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结合近年来新装备维修保障经验做法,按照“设施预建、设备预配、人员预编”的思路,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整体切稠、运行顺畅、高效低耗的军民一体化区域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二、军民一体化保障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机构要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突出科学统筹,注重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以军队保障力量为主体、以国防军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

(一)坚持需求牵引以战斗力标准衡量工作成效,把提高保障力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部队任务和对装备保障的需求,建立和调整装备保障组织,筹划装备保障,使装备保障与作战保障相适应,重点解决高新技术装备维修保障问题,着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一图带你看懂国外军民融合的产业发展

一图带你看懂国外军民融合的产业发展

一图带你看懂国外军民融合的产业发展提纲:一、全世界军民融合产业现状的概述①世界各国的国防科技体系②各国军民融合国防创新机制③各国对于军民融合提供的基础条件建设军民融合的发展历史二、世界各国现阶段军民融合的深入分析①美国美国的政策、美国的管理、美国的技术、美国的资金支持、采办、②日本③俄罗斯④欧洲各国三、对于我国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启发①我国最早期、远期、近期的军民融合状况(解放战争时期或者抗日战争时期)②我国现阶段军民融合的发展势头③我国军民融合的瓶颈和前景。

带大家看看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史。

森克虏伯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

早在19世纪中叶,中国便已大量购买了蒂森克虏伯的军工和民用产品。

蒂森克虏伯在中国已成立了不锈钢、塑料、机械、电梯等方面的合资或独资企业。

德国国防部系统不设兵工厂,也基本不设兵器科研机构,兵器科研与生产任务均由民间企业和一部分民间科研机构承担。

一般从事兵器研制与生产工作的民间企业也都从事民品生产。

德国的做法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典型。

这样有利于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相互转换与促进,也有利于开展广泛的协作。

同时,军内不设兵工厂可使国防部摆脱管理兵工厂的繁重任务,减轻国防部装备部门的负担。

斯奈克玛公司,全称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究制造公司,是一个国际航空航天集团,世界500强之一,主要为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导弹、卫星和运载火箭提供广泛的航空发动机。

公司有两大子公司,主要从事发动机、飞机机械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以及发动机维修活动。

公司业务按推进和设备两个核心业务领域管理:前者包括民用、军用、火箭发动机以及相关业务,后者涉及起落架、刹车系统、动力传输系统等业务。

运载火箭推进系统是斯奈克玛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20世纪60年代,斯奈克玛公司就开始采用低温推进技术,当时是用在“钻石号”和“欧洲3号”运载火箭项目上。

后来,该公司又设计和研制了“阿里安”1~4火箭系列所用的HM7低温发动机。

随着“阿里安”5计划的实施,斯奈克玛公司又研制了“火神”发动机。

美国军民融合装备的历史发展初探

美国军民融合装备的历史发展初探

美国军民融合装备的历史发展初探军队规模的不断缩小、保障任务的日趋繁重和保障难度持续增大的矛盾日益凸显,像以往那样单独依靠军队来进行装备保障在军队小型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已经不可能。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军民融合的历史发展着重阐述了军民融合、军民一体装备保障的必要性。

标签:军民融合;装备保障;发展;意义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已成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主席强调,在军队建设发展战略指导上要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改革军队封闭的装备保障体系,建立开放的、与社会化专业分工相适应的、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发挥社会军事装备保障功能的市场化装备保障体系。

1 美国军民融合装备保障的历史发展最早的军民融合装备保障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典》中设置了有关使用合同商进行军队保障的条款。

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数次局部战争,美军的军民融合保障模式日趋成熟,与军民融合保障的相关立法也逐渐完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一个独立的国防工业基础。

由于美军实行的是“后装合一”的联勤体制,其后勤保障中包含了装备保障的各项内容,因此其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是伴随着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军从战争形态的转变中认识到,原有的装备保障方式已不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于是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军民融合保障立法的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军事装备保障各个方面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层次的社会化法规体系。

这一法规体系为美军的军民融合保障走向制度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是在岸、海、空、天、潜和电磁、网络、认知等全维一体的信息化战场环境下实施的。

信息化战争赋予装备保障的新特点,对装备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有限的国防预算和军队人力无法支撑耗资巨大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及其装备保障需求。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做法解析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做法解析

从世界范围内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矛盾的一面。

在国家的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用于国防建设方面的资源多了,那么用于经济发展上的资源势必相应会减少。

反过来,如果国家主要将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势必会影响国防投入,最终影响国家安全。

因此,在历史上就有所谓“大炮还是黄油”的二难选择问题。

而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是解决二者之间矛盾关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佳思路。

为此,世界发达国家在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指示,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提供有益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

为此,借鉴“他山之石”的军民融合经验很有益处。

而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是解决二者之间矛盾关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佳思路。

为此,世界发达国家在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指示,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提供有益的借鉴。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做法解析■ 赵军号 马润翔一、在机制上,对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体系方面都有顶层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涉及到国家战略全局,涵盖军地各个不同部门,因此各主要国家都有顶层架构即最高协调机构。

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国家做法有三种:一是以实体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最高协调机构。

该委员会为常设机构,有专职人员,除了决策功能外,还具有落实决策的能力。

这类做法的国家目前较为普遍。

根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授权建立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协调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方面,该委员会明确把工业和人力动员、保护基础设施、全民防御、政策连续性和自然灾害、处理恐怖主义国家进行的军事行动的后果等方面作为决策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并设立了主管上述行动的专职助理,其中位列第四的助理同时兼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席职务,负责国防经济和有关国家安全所需要预算及资源等综合计划问题。

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

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

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军民两用技术的概念是指,在军事领域使用的技术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或者反过来,在民用领域使用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军事领域。

随着军民两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认可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在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在军事领域,军事装备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军民两用技术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能源、交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民用领域,除了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外,军用技术还可以为民用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国际社会中,军民两用技术被认为是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未来前景广阔。

二、举例说明军民两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1、无人机无人机最初是在军事领域中应用,可以用于侦查、观察等任务。

而现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不仅可以在军事领域中应用,还可以在民用领域中应用。

无人机可以用于气象探测、农业生产、物流配送、交通管制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2、智能城市系统智能城市系统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结合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城市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交通、环保、能源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可以使用智能城市系统来实现对城市区域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而在民用领域中则可以实现交通管理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

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生成3D的物体、场景和环境,通过人机交互等手段创造出一种仿真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游戏、培训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评估士兵的训练情况,而在民用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游戏、医疗等领域。

4、生物医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是一种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传感器等。

俄罗斯的_军民结合_与_民技军用_

俄罗斯的_军民结合_与_民技军用_

克里姆林宫和莫斯科河俄罗斯的文 / 王保存在世界各大国特别是各军事强国中,俄罗斯在武器装备和其他军品开发与生产方面,实行“军民 结合”、“民技军用”战略起步较晚,进展较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 了一个庞大的、全部由国营军工企业组成的国防工业体系,船大难调头;二是它的国防科技人才 数量多、水平高,所掌握的军事技术先进,而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但尽管如此,在 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的推动下,俄罗斯仍然启动了“军民结合”与“民技军用”战略。

俄罗斯建国后从苏联手中接管了一个规模庞大、门类 齐全、结构完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国防工业体系。

这 一国防工业体系虽然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性能武器装 备,但耗费大,效益差,不适于市场经济和发展信息化武 器装备的需要。

为此,俄罗斯对其军工综合体进行了持续 不断地调整改革,以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民结合” 的国防工业体系。

加强武器装备采办管理“军民结合”、“民技军用”,是在新军事革命条件下建 设信息化军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战略举措。

建 立“军民结合”的国防工业体系,是实行“民技军用”的69t u-95 轰炸机NTERNATIONAL基础;而军方与军工企业建立新型关系、 改进与加强武器装备采办管理则是实施 “民技军用”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方面,俄 罗斯已开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采 取措施,强化武器装备的采办管理。

建立完备的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

经过10多年的调整改革,俄罗斯已经 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武器装备采办管理 体制。

国防部是武器装备采办的最高管理 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安全会议和政 府确定的国家武器装备发展方针,制定武 器装备的科研与发展计划,保障武装力量 实行统一的技术与装备政策;统一分配武 器装备采购资金,统一协调各军兵种和其 他强力部门的武器装备订货工作,统一组 织武器装备的鉴定与验收;为武装力量各 军兵种和其他强力部门,直接管理通用装 备的采购。

国外推进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国外推进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s ome s u gg e s t i o n s on p r o mo t i n g ou r c o un t r y t o bu i l d c i vi l — mi l i t a r y i nt e gr a t i o n e q ui pme n t r e s e a r c h a n d pr o du c t i o n s ys t e m.
Ab s t r ac t I n o r de r t o me e t t h e d e ma nd of ou r c o u nt r y t o a c c e l e r a t e t he t r a ns f or ma t i o n of f i g ht i ng p o we r ’ S g e n e r a t i o n mod e a nd bui l d c i v i l — mi l i t a r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e q u i pme nt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r od u c t i on s y s — t e m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e d e v e l o pe d c ou nt r y’ S p r a c t i c e i n bu i l d i ng c i v i l — mi l i t a r y i nt e g r a t i on e qu i p —
Z ENG Ha o , Z HA O Ch a o y a n g , J I P e n g o n g
( 1 .C h i n a De f e n s e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C e n t e r ,B e i j i n g 1 0 0 1 4 2 ,C h i n a ; 2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i v i l — mi l i t a r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C C I D,B e i j i n g 1 0 0 0 4 8 ,C h i n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摘要: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作为装备保障发展的重要方向,已被一些国家广泛采用。

对世界上几个典型国家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于我军实施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建设思想的转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对军队装备保障工作做出新的调整,开始把装备保障推向社会,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对世界上几个典型国家(特别是美国)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于丰富我军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理论,进而实施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主要做法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作为装备保障发展的重要方向,已被一些国家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美、英等国在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方面积累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俄罗斯的装备保障也已经开始向军民一体化方向发展。

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该领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美国纵观美军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军事行动,不难看出军民一体化保障已成其作战能力的倍增器。

依靠地方力量提供保障,使得美军能够根据作战需要,迅速及时地扩大或压缩可用的保障资源,持续地获得作战所必要的保障,同时能够降低保障费用。

①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立战略地位。

如美国防部近年出台了《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和《两用技术:旨在获取经济可承受性前沿技术的国防战略》,文件指出,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既是美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建立经济可承受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的关键。

②建立专门机构,完善运行机制。

美国负责或涉及“军民一体化”的相关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防部所属的一些部门;另一类是民间的一些相关协会。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一套相关机制,确保军民一体化保障的顺利运行。

③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制定相关计划,明确了国防部重点支持的关键项目,对促进两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成立相关机构,负责计划的执行和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管理。

三是投入巨额资金。

美国防部仅1994-1997年就投入203亿美元,用于资助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④利用现成民品和技术,消除行业壁垒。

在技术投入方面坚持不重复民间已有项目的原则,军队主要负责地方没有替代品和民间物资的项目。

⑤利用民间力量,完成装备的维修和供应保障。

美军在确保军内核心维修能力的前提下,鼓励通过竞争,利用民间力量提供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以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美国国防部50%以上的空运和85%以上的海运都由民间力量完成,大量的物资供应由民营公司负责。

⑥运用民间先进的信息手段,提高军民一体化保障的效益。

美军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建立了连接各种作战平台、各个作战部队乃至单兵的一体化、网络化作战体系,武器装备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基本实现了无缝隙链接。

2.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费减少及其他原因,英军在装备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由地方企业负责部分保障工作。

随着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英军越来越重视依靠地方力量来进行装备保障,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①充分竞争。

在军品采办管理中,采用竞争和招标方式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增加合同商数量,允许国外承包商参与竞争,提高竞争水平。

②政策扶植。

英国政府一直给予承担装备保障任务的合同商各方面的政策扶植。

以海军为例,在过去30年中,英国政府对船厂一直以船价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持。

③形式多样。

英国民营公司与英军的合同形式多样,一是私营公司以自己的资产承担英军保障任务,二是私营公司管理并经营国有资产来承担保障任务,三是几大公司联合成立独立运作的管理集团公司,共同承担保障任务。

④行会协调。

在英国政府与私营公司的合作中,行业协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英国船舶协会”和“英国海军装备协会”在私营公司与海军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支持作用。

通过协会的活动,使各项相关政策得以讨论和明辩。

3.俄罗斯俄罗斯一直是国家掌管着庞大军工企业的国家。

近些年,在进行军队改革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军工企业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制。

在21世纪新战略的牵引下,俄军开始并着手进行一系列工作,推进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就是其中之一。

①在供应保障方面,俄军正在逐步建立起一套国家供应与市场采购相结合的物资筹措体系,即:重要物资、紧缺物资由国家订货予以保障,通用物资逐步由国家供应转向市场直接采购,军工企业供应部分军用物资。

同时,改进供应保障方法,变集中统配为逐步适当分散搞活,加大财权、物权下放额度。

使各级装备部门在物资采购、经费使用、装备维修方面有更大的独立自主权,以便与地方企业建立供货和相互有偿服务关系,独立自主地改善保障条件。

②在维修保障方面,俄罗斯充分利用大多数军工企业拥有良好的设施、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大批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的有利条件,尝试由武器装备的供应方与维修组织成立小型专业化企业,以附属企业的形式承担武器装备中复杂系统的技术维护工作。

③在理论研究方面,俄军1994年组建了军事科学院,下设“军事经济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保障工作的理论原则和保障方法,总结国内外军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备保障工作的经验,并制定军队装备保障工作的原则,提出建议和规划等。

二、启示综合对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强顶层设计,引领体系建设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涉及军队和地方两个体系、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战时和平时多个方面,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国外的成功经验说明,推进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建设,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发展路线图,以长远规划牵引阶段性目标落实,以总体设计规范局部建设,有序有力地推进体系建设。

当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必须顺势而为、应时而动,积极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接轨,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和建设规划,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占据先机;并充分发挥军队装备建设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调节反馈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2.注重法制建设,保障科学发展推进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涉及军地多方面、多层次关系的互动与调整,大量的工作和复杂的关系仅靠行政命令和工作协调很难落实到位。

需要逐步完善国家、军队和地方的各项政策法规,使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完善相应政策规定,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应补充完善军队和地方的相关配套政策规定,实现与国家、地方以及军队内部政策法规的相互配套。

3.搞好体制对接,破解发展难题从国外经验来看,构建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军地体制机制对接融合这一关节点,大力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逐步完善运行机制,牵引解决各种建设难题。

首先,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对现行装备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明确、关系顺畅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组织体制。

其次,应在建立健全竞争、监督、评价、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消除民营企业进入军队装备保障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军地资源更深层次的互补增效。

另外,应以各类军事演习、演练和等重大任务为契机,积极探索完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对接协同机制,并逐步使其固化、内化和常态化,为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

4.创新技术手段,提升保障效能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战争的力量构成、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代装备保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传统的保障技术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数字化战场环境的要求。

因此,必须紧贴信息化战争的需求,研究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创新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的技术和手段,提升装备保障效能。

在装备指挥管理方面,要积极研究和发展装备指挥自动化技术、武器装备持续采办与全寿命周期保障(cals)等;在装备供应保障方面,要加快研究保障资源可视化技术,并引入地方商业领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武器装备供应链保障体系;在装备维修保障方面,要积极发展远程维修支援技术、虚拟维修技术(vmt)、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等,并充分利用地方先进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维修体系。

5.强调信息融合,构建交流平台信息化是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的关键。

推进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应充分发挥地方信息资源优势,依托社会力量带动和促进军队信息集成建设,努力实现军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是要搞好军地信息化建设整体设计。

按照“系统化、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标准,建立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信息系统。

二是要加快与社会信息网络的对接。

应从地方在建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开辟军用单元、预留保障接口,在确保军事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适应战时保障需求。

三是要加强军地通用装备保障数据库建设。

通过分类建立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统筹抓好软件研发,努力在兼容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上取得新突破,以提高军地通用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1]李环林.军民融合装备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2]徐起.军民兼容保障体系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3]王保存.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4]于川信.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