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合集下载

挖掘潜力,助力薄弱校发展

挖掘潜力,助力薄弱校发展

挖掘潜力,助力薄弱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社会资源大幅增加,但是在教育领域,却出现了许多薄弱学校,这些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够培养出人才,急需一种方式来挖掘其潜力,助力其发展。

本文将探讨怎样挖掘潜力,助力薄弱校发展。

一、概述薄弱校是指那些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落后,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师生素质不高的学校。

它们通常位于社会经济条件较落后或资源分配较不均的地区,课堂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困境。

二、挖掘潜力1.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无疑是决定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对于薄弱校而言,其内部师资力量可能较弱,师生沟通不畅,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理论的教育,更要注重实践,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引导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等。

2.有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革命,教育资源无限拓展,教学手段也得以大大提高。

对于薄弱校而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解决学科、师资、课程及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

除了在师生学习方面的实际应用外,它还可以建立线上课堂评估和师生沟通互动渠道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会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有益、快乐的校园生活,也是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对于薄弱校而言,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和体验,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提升学校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机会享受到社会资源和文化氛围,提高文化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助力薄弱校发展1.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实现薄弱校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可以借助宏观政策调控、资金及资源投入、评价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步强化薄弱校的教育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促进薄弱校服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一、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在我国教育体制中,薄弱学校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设施简陋、教学管理混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成绩普遍偏低,学校整体竞争力不足。

1. 教师素质不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往往面临着教育水平不高、专业素养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导致了学生在学术和综合素质上的发展受限。

2. 教学设施简陋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差。

教学器材、教室设施、实验室条件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 教学管理混乱一些薄弱学校教学管理混乱,教师教学秩序不佳,学生纪律松懈现象较为严重,学校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差。

薄弱学校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亟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二、提质增效策略针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提质增效。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水平高、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的投入支持力度,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提升教学环境和条件。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规范,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秩序和纪律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努力和支持。

从政府部门到学校管理者,再到教师和家长,每个人都应该为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和条件,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学校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步骤一览

学校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步骤一览

学校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步骤一览挑战一:学生研究质量下降学校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学生研究质量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合适、学生缺乏研究动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研究风格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激发学生研究动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有趣且实用的研究内容,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此外,可以通过奖励机制、竞赛活动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

3.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研究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包括一对一辅导、补班等,帮助学生克服研究障碍,提高研究质量。

挑战二:师资力量不足学校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师资力量不足。

这可能是由于师资队伍的数量不够或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招聘优秀教师:学校应该积极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 提供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学校可以与其他优秀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挑战三:学校管理效率低下学校管理效率低下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

管理效率低下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决策滞后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优化组织结构:学校可以重新评估组织结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减少冗余岗位,提高管理效率。

2.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共享。

3.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学校应该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决策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和执行。

挑战四: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是学校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

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策略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而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存在着一些薄弱学校,其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质增效策略,以期为薄弱学校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1. 师资力量不足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数量稀少,且专业素质不高,教学经验不足。

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师资匮乏”的现象,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 教学设施条件落后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较差,缺乏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地等,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也是薄弱学校教学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3. 教学管理不规范一些薄弱学校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对于学生的评价、考试考核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4. 教学教育质量不高薄弱学校的教学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涨,学习动力不足,成绩面临着下滑的压力。

这也使得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

三、提质增效策略应加大招聘力度,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并对现有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应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完善教学设施条件,提高教学条件的先进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应该强化教学管理,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督,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四、总结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为建设一流的教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薄弱学校的帮扶方案有哪些

薄弱学校的帮扶方案有哪些

薄弱学校的帮扶方案有哪些什么是薄弱学校?薄弱学校是指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师生人数相对较少、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学校。

在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薄弱学校往往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招生难、招聘难等困境,因此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薄弱学校的困境1.教学条件差: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陈旧,教材不足、过时。

2.师资力量弱: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教育水平较低、教学经验不足3.学生成长环境不佳:薄弱学校缺乏各种优秀的基础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资源的支持,学生的生活环境也较为艰苦,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相对较低水平。

4.缺乏发展经费:因为缺乏学校实力和知名度,很难得到赞助和政府支持,缺乏发展经费。

如何帮助薄弱学校一、建设先进教学设施,提升师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1.提供现代化教育设施:组织赞助人、慈善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帮助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计算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质量都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配备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帮助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注重教师团队间的协同合作,让师资力量能够相互融合,无后顾之忧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引进名师支持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1.为学校引进名师为教师团队带来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经验,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精准互动和帮助。

2.制定推进名校支援计划。

先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等省份通过名校支援计划,为薄弱地区学校提供一系列资源协作、见面交流和优化建议。

三、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1.政府可以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促进全国教育资源共享,涵盖授课视频、教学案例、教学资料等,带动申请资源共享的基层学校共同发展。

2.慈善机构可以资助学校建设网站、平台等,让学校和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切实帮助他们弥补教育资讯学习的空缺,提升教育品质。

四、加强社会关爱,提升心理辅导服务1.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孙治杭薄弱学校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与大多数学校相比,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较差、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高、教师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的学校。

今年我们计划改造的碗山小宁就是典型的薄弱学校,作为薄弱学校如何使薄弱校走向优质、走出困境?结合我校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优质资源配置、重视办学硬件改善两校舍破旧、设施短缺,环境差已经成为我镇村校的一种标志。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投入不到位,尤其是在一些边远的小学,由于资金缺使该改造的教学设施得不到改造,该添置的设施得不到添置,该治理的校园环境得不到治理,必然影响学校的发展。

二是政府投入不均衡,表现在资金分配上,重视中心校和大校,忽略一般学校,在评价政策上,倾斜城区、乡镇所在地学校,难顾及边远学校,在教育现代化推进上,先优质学校后薄弱学校,久而久之,就造成今天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硬件悬殊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办学的信誉度降低,优生吸引力减弱。

因此,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一定要强调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让每所学校都能达到最低办学标准,让每所学校都能享受到政府的恩惠,真正达到教育的公平,实现社会的公平。

二、借助强校,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资源良性流动两校共有正式教师4名,平均年龄50岁,教师均是民办代教转正,可见,师资力量何等薄弱。

如今现代远教进入课堂,教师难以应用,加之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更谈不上育人特色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文化底蕴薄浅。

优秀青年教师留不住,稍有一点能耐的都去了较优质的学校,学校缺编严重,新老不能相接,师资队伍日趋老化,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二是由于学校薄弱,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就学,学生流动与日俱增,学校轨制压缩,同科教师少,教学教研氛围不浓,师资素质得不到大的提高;三是长期以来管理层人员不注重学习,仍采取老一套教学管理模式,没有使教师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也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也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也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一是外部支持力度弱。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关心和支持较少,在资源投入方面缺乏应有的公平和扶持;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指导不到位,缺乏针对性、指导性;社会各界帮助不到位;学生家庭支持不到位。

薄弱学校多处于农村,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意识淡薄,难以形成与学校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

二是学校内部条件差。

硬件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存在着校园狭窄、校合破旧、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差、图书资料缺乏等问题;软件差。

其一是教育观念落后。

办学思想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始终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工作重心始终集中在应付考试和提高升学率。

其二学校管理水平低下。

其三师资水平差。

表现为教师群体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缺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教师学历偏低。

其四学生素质差。

文化基础差,问题学生较集中,学生厌学逃学现象严重,流失率较高。

其五学校起点低、历史短、问题多,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三是办学成效低。

学校规模偏小、师生比例不协调,造成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

因为学校质量低、管理差、校风不正、社会形象不佳,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产生了“马太效应”,加重了对薄弱学校的不良印象。

家长对薄弱学校避之惟恐不及,学生转学现象非常严重。

一、用立法的手段改造薄弱学校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注意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并开始通过颁布教育法案来扶持和改造办学条件、水平较差的薄弱学校。

1965年颁布的《初等与中等教育法》规定:联邦政府必须为低收入的社区学校提供资助和支持。

此后,美国国会曾七次对该法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促进美国学校的均衡发展。

90年代美国提出全国教育目标后,薄弱学校问题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公众更加广泛的关注。

199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的《学校改进法》提出要通过特殊拨款和专项资助等形式来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

布什上台后,于2002年1月颁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

该法案规定了中小学所有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的成绩标准以及与此相应的评估、奖惩机制。

作业

作业

1、基础力量薄弱校走出困境的关键是什么?基础力量薄弱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就拿我所在的鸦屿小学来说,我师范毕业的时候就来到这个学校,说实话,在当时我们学校在安富还是很有名气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排在镇的前面,比很多完小的生源都好(当时只有5个教学班和一个学前班,全校学生有200多)。

因为学校的交通便利,方便很多家长骑摩托车接送;学校周围有好几个企业和煤矿,很多外来打工的都带着孩子来也就读于我们学校(也造成学校学生的流动性很大),还有村里对学校的重视,为学校修建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这在当时的村小中是很少见的,属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学校都建起了班班通,建好六大功能室,配备了多才多艺的任课老师,反观我们学校呢,没有任何变化,原来的好条件现在成了危楼,楼顶漏雨,地板凹凸不平,课桌,凳子是旧的,学校没有活动场地,道路坑坑洼洼,特别是下雨了,小班的孩子经常摔倒,一身泥泞,看着都让人心酸。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环境舒适,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读,受到良好的教育本就无可厚非。

要想薄弱学校走出困境,我有以下几点拙见:一、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如果政府对薄弱学校都加强了基础建设,把学校建设得漂漂亮亮的,各种功能室齐全,配备班班通,开通网络,学校也可以开设信息科了,还根据课程的开设配备教师。

学校条件变好了,优秀的老师也有了,试想还有哪个家长愿意起早贪黑地把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学校去读书。

二、要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

薄弱学校条件艰苦,教师的工作量大,我们每天都上4、5节课,一周20几节课,课时多,而且很多老师还包班,要不就是跨年级上课;由于没有专职老师,所以村小老师成了万能老师,什么课都上,无形当中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要想留住好老师,要想吸引好老师愿意来村小任教,要想提高村小教师的社会地位,只有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让老师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心甘情愿地教书育人,心甘情愿地付出,既减少了由于老师的流动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也加强了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

学校薄弱工作总结

学校薄弱工作总结

学校薄弱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在教学、管理、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学校整
体的发展和提升。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学校薄弱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学校整体的水平。

首先,在教学方面,我们发现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氛围不活跃等问题。

这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在管理方面,学校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流程不清晰、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导致了学校内部的协作不畅、资源利用不充分。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另外,学校的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实验室设备陈旧、图书馆藏
书不足、体育设施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我们需要加大对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设备、增加图书馆藏书、改善体育设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学校的薄弱工作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大家齐
心协力,才能够使学校各项工作更加完善,提升学校整体的水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薄弱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改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及策略

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及策略

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及策略摘要] 当前,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但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比,农村薄弱学校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进程,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因此,分析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和策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 薄弱学校困惑策略薄弱学校是相对于好学校而言的,指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较差,师生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低下的后进学校。

我在薄弱学校多年的管理中个人觉得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是巩固“普九”成果,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以及消除“择校热”、“高收费”、“乱收费”等教育热难点问题的关键。

现就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及策略作一些讨探。

一、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1、领导对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不重视。

薄弱学校的领导对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这就在思想导向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广大教师开展业务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不够重视,平时忙于劳作,普遍很少关心过问子女在校的教育学习状况,加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自身素质不高,即使想关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大多失于偏颇;有的学生其父母长期外出谋生,家校联系困难,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有时反而干扰了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科研工作盲目导致新课程理念难以落实。

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知识老化,观念陈旧。

师资群体以老教师为主,且民师转正和招工的人员居多。

一些学校领导班子也软弱无力,人心涣散。

教科研工作盲目,新课程理念难以落实。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要抓好几支团队建设:一是管理团队,二是教师团队。教师数量、质量与结构。发展潜力,可塑性。既要个人独立驾驭能力,独挡一面。又要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三是服务团队。
5.如何管理和调动好学生?薄弱学校的学生一般表现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好学的学风是关键,让学生痴迷于学习而不能自拔。因为学习要学生发生,否则学习就成形式了。而学风差不爱学习几乎都是薄弱学校的通病,所以养成教育就很有必要了。
又如加强培养仅是辅助手段,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时,这些都不起作用。如“利益观”也是多方面的,物质的、精神的、专业的,荣誉有直接的间接的,来自组织的、社会的、学生的、学校的、家长的等。只要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正“马太效应”,何愁走不出困境呢?
8.做好统筹协调,减少内耗,降低管理成本。
一是消除管理中的陈疴冗余,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化、形式化或机械式要求,管理过程中一定不要产生管理与教学的冲突、业务与非业务事务的冲突等,使人力物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或最大的效能,使业务受到大的影响。如校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黑帮配合、班子与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等。
当然,薄弱学校走出困境,也不必急功近利,只要潜下心来,紧盯制高点,抓牢着力点,全体师生充满信心,始终如一的不断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冲出薄弱困境,实现华丽转身。
3.如何抓执行力建设,严格兑现规章制度管理。只有执行,而且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制度才有意义。执行是落实学校制度的保证。决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因人而废。既要“严格”,就如“刺猬效应”,制度是火,触碰了烫,太远了冷,只有保持适当距离才温暖。
4.如何抓团队建设,确立团队奋斗目标,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把集体目标和集体利益与个人目标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变劣势为优势

变劣势为优势

变劣势为优势,走出薄弱学校的困境08至09学年度,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名。

在全市地生会考中获得全县第一名,在全县七八年级学生‚广博杯‛竞赛中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名(全县第七名),在全县艺术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数理化奥赛、计算机奥赛和英语能力竞赛中也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年级中考成绩更是喜人,考生总数182人,近60人上重点高中录取线,上线率近30%,居同类学校第一名;总平均分402分,位居全县第5名。

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县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的结果。

下面,谈谈我校变劣势为优势,走出薄弱学校困境的措施、经验。

一、变劣势为优势的措施劣势一:学校原有制度操作性不强,容易流于形式,执行力度不够;造成教师按规章办事意识不强,教学常规略显松散。

整改措施: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成立制度修订小组,由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利用晚上的时间,分批组织教师就每项制度进行讨论分析,充分听取每位教师的意见,再集中审核,并反复听取教师的意见,最终才出台新的制度。

大约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修订好了学校原有的制度。

学校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来修订,是因为教育教学的制度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制度,它的执行程度与教师的认同程度是分不开的,教育教学制度的执行更多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

学校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充分尊重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充分尊重制度。

所以制度制定出来,教师能比较自觉地遵守。

当然,我们还注重学校班子成员的以身作则。

班子成员每天坚持坐班,不管公事、私事,都认真履行请假制度。

班子成员违反常规,也同样处理,校长绝不包庇任何人。

还有,我们也做到了教师违反常规及时按制度处罚。

人的活力是要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出来,学校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管理,得到了教师的认同,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劣势二:学校原来学生常规管理不够到位,学生遵守纪律意识不强。

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普遍是因为师资水平低

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普遍是因为师资水平低

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普遍是因为师资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完善、资金紧张等问题。

因为师资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完善、资金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研,乃至教学的正常开展,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了。

那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薄弱学校应该如何自谋出路,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校际联合教研,互助合作,资源共享,是薄弱学校改变窘境,谋求发展,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出路。

我认为校际教研活动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 跨校联合备课。

农村学校一般规模比较小,学生数少,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年段单人任教情况也比较普遍。

这样,有些学科往往因为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或没有教研伙伴,而致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教研和集体备课。

因此,与邻近学校跨校联合备课,不失为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这时,参与人多,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人数多,意见多,思维广,见解也更深,这样,对老师而言,才能集思广益,深得启发。

2. 跨校兼课。

跨校兼课,也是适合解决当前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部分学科师资缺乏的困惑。

在后林中学任教时,我们学校初三年有两个班,化学老师有2名。

而杏陈中学初三年有四个班,化学教师只有1名,不仅集体备课没办法开展,就连正常的课都没法保证。

这样,经过两校协商,由后林中学的一名教师到杏陈中学兼课,从而实现了师资共享和合理分配。

3.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形式。

但上课要有人听,有人评,才会使上课者以及参与者得到提高。

校际联合,就有利于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教研水平。

首先,校际联合开展这样的活动,听课的人就多了起来,会给上课的老师一种自豪感。

根据笔者的经验,听课的人越多,上课的人信心指数也会越高。

而人多了,教师会乐于参加,积极性得到提高。

不是本单位的教师,彼此之间不会顾虑太多,评课时往往可以直言。

同时,学校不一样,教学思想也不一样,评价的内容、方式都不一样,就容易形成争论。

争论越多,思想的火花越亮,听课老师所得到的东西越多。

薄弱学校有没有第五条出路

薄弱学校有没有第五条出路

薄弱学校有没有第五条出路引言我国薄弱学校数量众多,这些学校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学生数量不足、教师质量下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广受关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探讨薄弱学校是否有第五条出路。

什么是薄弱学校?薄弱学校,是指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包含以下情况:•教学资源匮乏,如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学生数量不足,学校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教师队伍缺乏高水平的教师;•学校办学思路和模式陈旧等。

薄弱学校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地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重要性的下降。

相反地,薄弱学校的存在也给广大的学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当前薄弱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薄弱学校在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知名学者的教学支持的情况下,往往陷入两难困境。

薄弱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学习资源缺乏薄弱学校一般资源匮乏,学生常常没能享有优质的学习资源。

师资力量薄弱薄弱学校里除了一小部分教师,其余人员缺少教育教学的相关背景和经验。

轻则不懂如何授课,重则大量伪高手。

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全班的学生都无法得到真正的良师益友。

课程设置不合理薄弱学校往往会针对某些教师而不是学生的需求设置课程,而且课程会时常被改动。

薄弱学校生存的第五种方式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存在于薄弱学校内的问题以及困境。

然而,每个困境都有一种解决方案。

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生存的方式,薄弱学校自然也应该有第五条出路。

那么,薄弱学校应该怎样生存呢?首先,校方和学校管理者应该确立教学重心。

教学才是一所学校的根本。

薄弱学校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得以打造出对学生碳素更好的教学体系。

其次,学校领导者要建议经常跟教职工进行交流。

日常的沟通不仅包括每日组织会议,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

与社会对接也是重要。

提高教师的辛福感和对学生的关注,使教学得到进展。

第三、薄弱学校必须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门挑选并训练最有才华的、最受欢迎的老师,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教师”。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薄弱学校整改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薄弱学校是指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对落后,学生成绩较低,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学校。

薄弱学校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荣誉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整个教育体系的水平。

因此,对薄弱学校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提升,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整改目标本次整改的目标是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推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整改措施(一)改善办学条件1. 加大投入,优化校舍设施,完善基础设施。

2. 提高教学设备配备水平,配齐、配足教学用品,满足教学需要。

(二)提高师资素质1. 培训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制定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程序,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完善教学管理1.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教育品质和品行。

(四)加强学科建设1.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2. 打造特色学科,创新学科建设方式。

四、实施计划(一)整改过程1. 制定改革方案(耗时3天)。

2. 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整改方案,并征得师生、家长的意见(耗时7天)。

3. 确定整改重点和目标,设立整改小组,实施整改方案(耗时1年)。

4. 完成整改工作并进行评估(耗时2个月)。

(二)整改阶段1. 第一阶段:为期半年,主要是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小组和消化整改方案。

2. 第二阶段:为期半年,重点是实施整改方案,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

(三)整改效果评估1. 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并由专家进行整改效果的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整改方案,达到整改效果的最佳状态。

五、预期成果通过多年的整改,薄弱学校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其将打造知名品牌校园并与周边高水平学校的教育优势实现了对接,吸引学生入校学习并提升整体学生实力;师资力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管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教育需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实现高效管理下的优质教育。

浅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浅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浅谈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考察学习杭州现代实验学校所获南山区西丽小学李进新一、前言受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安排,我到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考察学习三天。

这三天,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颇多。

我感受到了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全体行政的热情好客、自信开放的为人品质,更感受到了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因工作而美丽,因教育而崇高”的精神风貌。

进到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校园,彭音校长就给了我选择的权力:我想参加学校什么样的活动,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活动;我想看什么资料,学校就提供什么资料;我想和哪位教师聊,学校就安排这位老师和我聊;我想到学校分部参观,学校就派车接送,安排学校领导引领……我的整个学习内容都是由我选定的,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给了我全力的配合。

我参观了学校的三个分部,参加了一次完整的学校行政会,还走访了学校的主要中层干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彭音校长在百忙中抽出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

考察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也是一种研究式学习,既要我们实实在在地深入到活动之中、人群之中了解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现象,更要我们从现象中抽象其本质,并从中寻找与我校实际相一致的规律性知识,以求解决我们学校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疑难问题。

二、杭州现代实验学校概况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位于老城区的农村结合部,前身为一所半日制的艺校,现由一个总部、两个分部组成,即由原朝晖二区小学、原朝晖六区小学和现代城配套小学构成。

现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919名,教职工79名。

教育理念:开放、人文、民族。

校训:乐学、善思、博爱、健体。

特色:民乐、棋类、水墨画。

教师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型特点,其中省教坛新秀1人;市教坛新秀4人。

本科学历教师占总数的一半。

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以教学质量高而著称,区教育局机关干部的子弟大多选择在这所学校就读,也是市教育局授权接收外籍学生就读的学校。

三、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的发展状态杭州市现代实验学校,高扬现代意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的硬件、现代的师资、现代的教育质量打造“现代”的教育品牌。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的关键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的关键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的关键我认为基础力量薄弱学校要实现走出困境的局面,势必从以下两个步骤努力:一.分析“弱校”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一所“弱校”的形成肯定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

只有找出原因所在,方能对症下药,走出困境。

校长首先要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深入分析,仔细辨别到底是哪些原因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外部原因一般存在以下三种可能:一是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导向错位,教育资源投入缺乏公平;二是学校布局的不合理,使“弱校”的劣势日益突出;三是经济的发展及环境的影响。

内部原因一般存在这几种可能:一是领导班子方面的原因,教育观念、管理观念落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工作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需要。

班子组合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团结协作精神不强,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缺乏质量意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执行制度不到位,无长远目标;二是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往往对具体工作应付了事,业务能力不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研究如何去教所面对的学生,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滞后,只停留满堂灌和知识的传授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些教师在生活待遇等方面与“名校”教师攀比严重,不安心工作;三是学生方面的原因。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人,必须从以上两个大方面找出原因,针对原因,寻求根本的突破口。

二.找准切入点,有效整改,循序发展在分析原因后,校长应该找准切入点。

一所学校,“人”是关键,所以校长要带领学校走出关键,抓好“人”的因素是根本。

1.严格管理,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

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导向机制。

用正确的办学思想,教育观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制约机制: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来规范和约束教职工的工作取向。

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评价交流,社会参与机制,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校的监督评价。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农村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强校与弱校并存,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普遍现象。

大家可以看到,不论是在南方或北方、沿海或内地,在同一地区内是蒸蒸日上的强校也有、勉强维持的弱校也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公平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消除薄弱学校,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里我想就这一现象从一个教育工作管理者的角度作一简单分析以与各位共商。

一、薄弱学校的主要表现薄弱学校与规范学校相比几乎看不到什么明显优势,它就象一个多病的孩子,是那样的瘦弱和无力,在浅层次上它们突出的表现为如下四点。

第一、受教育的群体薄弱。

生源不好,招生数量少,所招学生且多为差生,既难教也难管。

第二、办学条件薄弱。

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好,办学条件差,经费短缺,投入不足。

第三、职工队伍薄弱。

教师教干总体素质不高,进取和创新精神不强,干劲不大,对前途缺少信心。

第四、学校管理薄弱、质量薄弱。

学校管理质量和效益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学校办学思路不明确,找不到发展方向和策略,只能停留在应付日常事务上,甚至连正常的工作都难以维持,教育质量无从谈起。

就当前看,在弱校各种表现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生源差、在校生少。

这既是目前导致弱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又是沦为弱校的后果。

因为不论是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学生数都决定着经费的多少。

经费少到一定程度,学校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薄弱学校形成的原因薄弱学校的形成是一定地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教育中弱校的产生就很自然了。

首先,从客观上看弱校的产生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地域位置不利。

偏远的位置,交通不便,容易形成弱校;学校处在县城周边,学生入城就读的多、生源差,也易形成弱校;处在强校附近,会受到强校压制,容易成为弱校。

在一定时期内,“强校”影响半径逐渐扩大,变的越来越强;弱校生源越来越差,变得越来越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东港市“十三五”中小学校长园长专家引领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假期有幸聆听了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张景浩校长的《基础力量薄弱校走出困境方法与策略浅谈》的培训讲座,见到了作为传奇式人物的张景浩校长,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成就卓越,言语幽默,报告生动,使我们忘记了疲惫、忘记了假期,全心地投入,时而聆听、时而记录、时而思考、时而感叹。

那么,作为基础力量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呢?张校长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增长点是基础薄弱学校发展,建设的前提;
学校首先要进行SWOT分析,S即学校发展优势或强势分析、W即学校发展劣势或弱势分析、O即学校发展机会或机遇分析、T即学校发展挑战与威胁分析;寻找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制订好发展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更新观念。

学校要召开全校家长会,以“饿死的梭鱼”的故事为例,说明当个体经过多次失败后,会失去再战的勇气,让家长们相信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强调学校教育要更新观念,注重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2、要锐意进取。

锐意进取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通过讲述“煮熟的青蛙”的故事,让老师们居安思危、危则思辨、危则思改。

张校长提出,跟老师们做思想工作时不能总讲大道理,要从老师的切身利益和自身发展出发,把老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3、要上挂横联。

上挂横联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领导的重视是学校的希望。

我们各个学校要多请示,勤汇报,让领导多指导,搞活动,才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保证;
要让全体老师更新观念,就要引来源头活水。

要对老师进行高水准的专业引领,帮助广大教师实现“高位思考”。

学校可以聘请专家组建科学顾问团,定期给老师开办讲座,提供最前沿的教学科研信息;并且要带领老师走出学校,多听高水平的课,开阔广大教师的眼界。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让教师享受研究的快乐,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关键;
科研兴校的载体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学校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学校管理中,积极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启动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要制定“达标教师”—“研究型教师”—“首席研究型教师”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四、明晰学校发展阶段,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发展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规范化——个性化(特色)——示范化;项目特色、学科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从“行政管理”(人治),再到“科学管理”(法治),才能最后实现“自主管理”(文化管理)。

四、“学习——实践——反思——创新”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建设的不竭动力;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懂教育,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要有丰厚的实践积累、要有反思的习惯及能力、要有创新的胆略,要敢于天下先,要有思想,没有思想要有思路,要有明晰的教育基本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发展的飞越。

听了报告感慨很多,人需要有理想,逆境是一把双刃剑,张校长的一句话对我感触特深,他说:“当人背到了极点的时候,那么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在困境中他挽救了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这里除了能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还要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切实制订自己专业发展规划,将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成功。

张校长年近六旬,整个报告期间站着讲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特别是在报告中还一展歌喉,不断调动听众参与到报告中,使我们每个听众都深受感动,这次学习洗理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激发了我们进取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引用张校长的一句话,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