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
数据库原理总结
数据库原理总结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是构建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组织中。
数据库原理涉及数据库的设计、建模、管理和优化等方面。
以下是数据库原理的详细总结。
1.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用于描述和组织数据的概念模型。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使用表格来组织和描述数据,可以根据关系模型构建复杂的数据库结构。
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目标,规划和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表格。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性能等因素。
在数据库设计中,可以使用实体关系模型(ERM)进行数据库的建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属性。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查询、修改和控制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索引管理,以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4.数据库查询语言(SQL):SQL是一种专门用于操作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的编程语言。
通过SQL,可以执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SQL语言具有简单易学、灵活和强大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数据操作需求。
5.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用于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通过在表格中创建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等。
选择适当的索引类型和建立正确的索引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6.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元,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
数据库事务具有ACID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通过使用事务,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7.数据库优化:数据库优化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关键步骤。
在数据库优化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索引和查询优化、表格设计和存储方案等手段,来提高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数据库期末个人总结
数据库期末个人总结一、引言数据库是指存储、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的电子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库几乎无处不在,从企业管理系统到个人电脑,从移动应用到云服务,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因此,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学期的数据库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设计、SQL语言、索引和查询优化、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我对数据库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和管理数据。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在数据库课程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二、理论知识在数据库课程中,我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了解了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和内部模式。
我学会了使用ER图进行数据建模,以及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过程。
我还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等。
此外,我了解了数据库的索引和查询优化技术。
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关键。
我学会了使用B树和B+树索引数据结构,并了解了索引的建立和维护过程。
在查询优化方面,我学会了使用查询优化器来选择最优的执行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查询效率。
另外,我还学习了事务管理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事务是指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的逻辑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
我了解了事务的隔离级别,包括未提交读、提交读、可重复读和串行化,并学会了使用事务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总之,通过学习数据库的理论知识,我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我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操作在数据库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包括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数据的插入和查询、索引的建立和查询优化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并学会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和管理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方面,我们使用了MySQL Workbench这样的工具来设计和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
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目标是提供可靠、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服务。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在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数据库的原理和技术进行总结与回顾,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展望。
二、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是一个可共享、可维护、可扩展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模型、数据模式、数据表、数据属性和数据关系等。
我们学习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两种基本的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的形式进行数据存储与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则将数据以对象的形式进行存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表之间存在着关系,通过关系操作实现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三、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和运作原理数据库的基本功能是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操作。
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技术进行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索引、数据的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等操作。
数据操作是通过SQL语言进行的,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修改和数据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的运作原理是基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理论,使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表达和处理关系数据库。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数据库操作方式,包括选择、投影、并、差、等值连接等操作。
关系演算是一种逻辑的数据库操作方式,有域变量演算和元组变量演算两种形式。
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可以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
四、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数据库的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目标,将数据进行组织和规划,设计出适合的数据结构和关系模式。
数据库设计涉及到实体、属性、关系和约束等概念,通过实体-属性关系图(Entity-Attribute-Relation图)和关系模式图可以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mysql期末学习报告总结
mysql期末学习报告总结一、前言MySQL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中。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们系统学习了MySQL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包括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SQL语句的编写和优化,以及数据库的性能调优等方面的知识。
在此报告中,我将总结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就MySQL数据库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二、学习内容回顾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主要学习了以下方面的知识:1.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是学习MySQL数据库的基础,包括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对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MySQL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学习数据库之前,首先需要将MySQL数据库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
我按照教程学习了MySQL数据库的安装方法,并完成了数据库的配置。
3. SQL语句的基本操作SQL是用于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通过学习SQL语句的基本操作,我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常用操作。
学习了SQL语句之后,我可以通过编写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4. 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是数据库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学习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包括通过设计良好的表结构提高查询效率,通过索引提高检索效率等。
5.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的关键操作。
通过学习备份和恢复方法,我可以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及时进行数据的恢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MySQL的性能调优MySQL的性能调优是数据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性能调优的方法和技巧,我可以通过优化数据库的配置和查询语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三、学习心得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学习了MySQL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还学习到了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技巧。
mysql数据库期末总结
mysql数据库期末总结一、前言MySQL是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被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企业级应用等领域。
作为一名学习数据库的学生,我们在本学期的课程中对MySQL数据库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使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MySQL数据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MySQL使用技巧。
本文旨在总结本学期学习MySQL数据库的经验与教训,提供给其他学习数据库的同学作为参考。
二、MySQL概述MySQL是一款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Mac OS)和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PHP)的接口。
MySQL 以其高性能、可靠性和用户友好性而备受推崇。
1. 数据库系统MySQL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体系架构的数据库系统。
它由一个客户端程序和一个服务器程序组成。
客户端程序通过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表)的形式。
每个表由一组行(记录)组成,每行由一组列(字段)组成。
表格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3. SQL语言MySQL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作为其标准查询语言。
SQL是一种用于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它包含了一系列命令和语法规则。
通过使用SQL语言,我们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
三、MySQL安装与配置在学习MySQL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
以下是一些关于MySQL 安装和配置的经验总结:1. 安装MySQLMySQL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安装程序,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系统的版本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示完成基本设置,如指定安装目录、设置管理员密码等。
2. 配置MySQL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对MySQL进行配置。
首先,我们可以编辑f文件来修改MySQL的配置。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信息、信息特征及作用(1)信息的内容是关于客观事物或思想方面的知识。
(2)信息是有用的。
(3)信息能够在空间可时间上传递。
(4)信息需要一定的形式表示。
2.数据、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及数据的特征(1)数据哟“型”与“值”之分。
(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4)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3.手工管理数据库阶段(1)手工管理阶段不保存大量的数据。
(2)手工管理数据库阶段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刻库进行管理。
(3)手工管理阶段基本上没有“文件”概念。
(4)手工管理阶段是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4.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1)出现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技术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3)关系方法的理论研究和软件系统的研制取得了很大成果。
5.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的组成(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语言编译系统。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软件。
(4)数据库应用系统及数据库。
第二章数据库模型与概念模型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数据约束条件2.常见的数据模型当前,数据库领域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主要有3种,它们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3.层次模型1)层次模型的定义a.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节点成为根结点。
b.出去根节点之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2)层次模型的存储结构a.邻接存储法。
邻接存储法是按照层次书前序穿越的顺序,把所有纪录值依次邻接存放,即通过物理空间的位置相邻来安排层次顺粗,实现存储。
b.链接存储法。
链接存储法是指用引元来反映数据之间的层次联系,它主要有子女-兄弟链接法和层次序列链接法两种方法。
4.网状模型1)网状模型的基本特征a.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
b.结点可以有多余一个的双亲。
5.关系模型1)关系模型的存储结构在关系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关系以文件形式存储。
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
1有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有一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健身场馆拥有若干个健身房。
(2)健身场馆拥有几十种健身器材几百个,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健身房中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房中。
(3)每个健身房的训练项目是固定的,但是教练是不固定的,大多数是是外聘的短期教练。
(4)每个健身房的收费不同。
(5)每个健身房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清洁健身房并收取门票。
为健身场馆管理者设计一个管理系统,如何设计概念模型。
2.试给出“迷你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E-R 图。
1有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第一章1.有一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健身场馆拥有若干个健身房。
(2)健身场馆拥有几十种健身器材几百个,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健身房中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房中。
(3)每个健身房的训练项目是固定的,但是教练是不固定的,大多数是是外聘的短期教练。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模型(4)每个健身房的收费不同。
(5)每个健身房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清洁健身房并收取数据库系统结构门票。
为健身场馆管理者设计一个管理系统,如何设计概念模型。
2.试给出“迷你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E-R 图。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有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有一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健身场馆拥有若干个健身房。
(2)健身场馆拥有几十种健身器材几百个,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健身房中房中。
(3)每个健身房的训练项目是固定的,但是教练是不固定的,大多数是是外聘的短期教练。
(4)每个健身房的收费不同。
(5)每个健身房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清洁健身房并收取门票。
为健身场馆管理者设计一个管理系统,如何设计概念模型。
2.试给出“迷你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E-R 图。
第一章绪论讨论一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1有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有一个健身场馆,有如下信息:(1)健身场馆拥有若干个健身房。
(2)健身场馆拥有几十种健身器材几百个,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健身房中房中。
(3)每个健身房的训练项目是固定的,但是教练是不固定的,大多数是是外聘的短期教练。
数据库课程学习总结(通用8篇)
数据库课程学习总结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
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数据库课程学习总结,感谢您的阅读!数据库课程学习总结篇1转眼间在从大一踏进学校的校门到现在刚刚好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数据库也如影随形。
在这一年中我主要学习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在学习的时候过程中,我们首先是从基础开始,比如数据类型、运算符号、关键字等等,然后上升到一些增删改查,还有触发、存储过程等的使用等等。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从起初对数据库的认识模糊到后来清晰,深入,我认为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当然,在学习中,薛立柱会给我们在网上下很多的学习资料,同时他也会建议我们多读读网上的学习资料。
除了这个以外,我在学习数据库课程过程中,接触到的软件工程思想,网上学习经验,以及利用网络的学习资源都很好的改善了我的学习。
后来,在学习的深入中,虽然学习有时是十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但我庆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在最后的考试复习中,薛立柱老师虽然劝诫我学习不要因为考试而停止。
是啊!要想学好一门功课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数据库编程,这个是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基本功,绝大多数软件开发公司数据库编程都是由程序员自己完成的,因为他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复杂。
所以作为一个综合的程序员,学习数据库编程,像数据库四大操作,增删改查,还有触发、存储过程等的使用,这些都是基础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数据库没什么作用,学习的时候吊儿郎当,到今年做项目时,还不会连接查询,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打好基础,扎实的掌握每个知识点。
只要你从事计算机行业,就需要学习好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不论以后选择哪个方向,数据库的学习都不能放松。
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学多了不会成为累赘,慢慢的积累,总有用到的时候。
数据库期末知识总结
数据库期末知识总结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按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可以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和管理。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和查询等功能,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4.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种使用表(关系)来表示和管理数据的数据模型,由具有相同结构的元组(行)组成。
5.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和内部模式。
外部模式是用户对数据的逻辑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内部模式是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
6. 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完整性约束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7. ACID特性ACID是数据库事务的四个基本特性,包括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二、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是明确用户需求,概念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概念模型,逻辑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
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QL是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查询语言(DQ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3.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是消除冗余和依赖的过程,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4. 数据库的索引数据库的索引是提高查询性能的关键,常见的索引有B树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等。
5. 数据库的视图数据库的视图是基于表或查询结果构建的虚拟表,可以简化数据的访问和操作。
数据库技术期末总结
数据库技术期末总结引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存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原则、SQL语言以及一些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对数据库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总结。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在本学期的数据库技术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组织数据,以便于使用和维护。
数据库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内容。
数据库的设计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数据的组织和关系的建立。
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可用性。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
二、数据库设计原则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数据库设计原则。
首先是数据的分解和组合原则。
数据可以通过合理的分解和组合,使得数据库的结构更加清晰和高效。
其次是数据的冗余和一致性原则。
冗余数据会浪费存储空间,并且容易引发数据一致性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数据的冗余,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最后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原则。
通过设置约束和权限,我们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数据库技术中最常用的语言之一。
在本学期的数据库技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
SQL语言可以用于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格,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等。
通过SQL语言,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操作。
SQL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数据库技术的掌握至关重要。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数据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导论期末总结
数据库导论期末总结一、引言数据库导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们对数据库的概念、架构、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对我在本学期学习的数据库导论课程进行总结。
二、学习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数据库是大量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
数据库的特点有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冗余度低等。
通过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我对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把数据保存在表格中,并通过表格之间的关联来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习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SQL语言的使用,我掌握了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和查询。
3. 关系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是数据库系统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数据库的结构和性能。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项目,我了解了如何进行数据库的实际设计和建模。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接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DBMS的基本架构、功能和原理。
通过实验和作业,我熟悉了几种常见的DBMS的使用方法和查询语言。
5. 数据库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查询语句进行优化和重写,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和减少资源消耗。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查询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我了解了如何进行查询优化和性能调优。
三、课程收获通过学习数据库导论课程,我收获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我学会了使用关系数据库进行数据建模、设计和操作,掌握了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查询技巧。
数据库原理期末总结
第一章绪论:1.信息: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的综合,是一种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有意义和价值。
2.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3.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
4.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可共享。
5.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数据定义、组织、存储、操纵,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建立和维护。
6.数据库系统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的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7.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和传播等。
8.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9.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10.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结构化。
11.在数据库中,不仅文件部数据彼此相关,而且文件之间在结构上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2.数据的独立性包括:a.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b.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13.数据的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象功能来保证的。
14.DBMS必须提供的控制功能:安全性保护、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15.模型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16.两个不同层次的模型:a.概念模型(数据库设计)b.逻辑模型(DBMS的实现)和物理模型(系统部的表示和存取方法)17.抽象过程: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18.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9.数据结构: 组成数据库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0.数据操作:检索(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数据库期末总结
数据库期末总结一、引言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和应用。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繁琐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本文将对本学期学习的数据库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包括数据库设计原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应用等内容。
二、数据库设计原理1.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我们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即建立满足用户需求、高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应符合实际需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库设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库的数据规模会逐渐增大,设计人员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以便在未来的扩展中不至于因为容量不足而导致系统停滞。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性能优化:性能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能够优化查询速度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数据安全性:对于一些敏感数据,设计人员应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2. 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是一种规范化的方式,用于评估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和性能。
常见的数据库设计范式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
-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 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与主键直接相关,即数据项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是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 第三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与主键直接相关,而不是与其他非主键列直接相关。
数据库设计范式的遵循有助于数据的规范化和优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各项功能。
1. 数据库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底层框架,用于描述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总结期末
数据库总结期末数据库是现代计算机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就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以及常见操作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是指存放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有组织的、可持久化的数据集合。
它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2)数据独立性:数据库将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提供了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3)数据一致性: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当数据被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时,仍然能够保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4)高效性:数据库具备高效的存储和检索能力,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的数据。
2. 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数据:即存放在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了数据的管理、检索和操作等功能;(3)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运维和管理工作;(4)用户:包括数据库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用于操作和访问数据库。
3. 数据库的分类数据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数据模型分类: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层次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2)按照数据范围分类:全局数据库、局部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3)按照使用方式分类:主内存数据库、磁盘数据库等。
二、常见数据库类型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RDBMS)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类型之一,它采用表格(relation)来组织数据,通过SQL语言进行操作。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负载的读写场景,它不采用传统的关系模型,而是使用键值对(Key-Value)、文档型(Document)、列族型(Column-Family)等数据结构。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有MongoDB、Redis、HBase等。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数据库原理复习总结第一章:1一个数据库应该有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整体性,数据的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经历了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3数据库(DB)是一个按照数据结构来储存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提供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5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病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6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系统已数据模型为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度高,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通过DBMS进行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控制,数据库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数据项。
7: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8数据库系统的人员组成及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①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参与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②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参与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数据库管理员要负责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条件,④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监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负责系统的维护和数据恢复,⑤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
9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模式。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技术是指内模式和模式,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像。
10内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射定义保证了数据的逻辑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储存结构发生改变时,DBA可以通过修改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射使数据模式不发生变化,拥有与程序和用户是按照数据的逻辑模式使用数据的,所以不变,还提供了内模式变化而程序不变的方法,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1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射定义保证了外模式与数据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像通常保存在外模式中,当模式变化时,DBA可以通过修改映像的方法使得外模式不变还使得用户能够按子模式进行程序设计,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原理总结范文
数据库原理总结范文数据库原理是指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理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数据库原理的研究和理解对于设计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数据库查询优化等方面对数据库原理进行总结。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指存储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纵和查询。
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表(table)的形式组织,表由一系列的行(record)和列(column)组成。
行表示一个实体或记录,列表示记录的属性或字段。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和查询数据。
2.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操作方式进行抽象和描述的模型。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关系模型是现代数据库系统最常用的模型,它使用表的形式组织数据,并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对数据进行操作和查询。
3.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需求和逻辑关系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易用性,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包括尽量减少数据冗余、满足数据一致性要求、定义适当的数据类型和主键外键关系、考虑数据访问的效率,以及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等。
4.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数据库事务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逻辑和功能单元。
数据库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性,可以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并发控制是指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进行控制,以避免并发访问引起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常见的并发控制方法包括锁机制、多版本并发控制和时间戳等。
5.数据库查询优化数据库查询优化是指在执行查询操作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查询计划和优化技术来提高查询的效率。
数据库期末总结2024年
数据库期末总结2024年一、引言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2024年我在大学学习数据库课程的这段时间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对数据库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我对这段学习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二、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阶段,我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我学习了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如实体、属性、关系、主键和外键等,并学会了用关系代数和SQL语言进行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
我也研究了一些高级主题,如多表查询、索引、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明白了数据库的核心思想是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而这种组织方式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查询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也了解到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性能。
三、实践项目在数据库课程的实践项目中,我们使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和实现,完成了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在这个项目中,我担任团队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角色。
首先,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设计了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识别实体、属性和关系,并通过ER图形工具将它们可视化。
同时,我也学会了根据需求设计关系模式,确定主键和外键的选择。
其次,我们实现了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的插入。
通过SQL语言,我们创建了数据库和表,并将初始数据用INSERT语句插入到表中。
在此过程中,我学习了SQL语言的语法和常用命令,如CREATE TABLE、INSERT INTO、SELECT等。
最后,我们实现了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
通过SQL语言的SELECT和UPDATE语句,我们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更新操作。
同时,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我学习了如何创建索引,并使用EXPLAIN命令来分析查询的执行计划。
数据库学习总结(精选5篇)
数据库学习总结(精选5篇)数据库学习总结(精选5篇)数据库学习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数据库学习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数据库学习总结(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数据库学习总结篇1数据库学习之旅:我的探索与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数据库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从初识数据库理论,到熟悉SQL语言,再到实践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我逐步明确了数据库专业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我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也学习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如关系模型的规范化、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
这些学习经历使我对数据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掌握SQL语言是学习数据库的必经之路。
我深入学习了SQL语言,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语句,以及数据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的基本操作。
同时,我也学习了如何使用SQL进行数据统计和聚合,以及如何使用子查询和连接等高级功能。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SQL语言的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接触了各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PostgreSQL等。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管理、存储、备份和恢复。
此外,我还学习了数据库的优化技术,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和事务管理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熟悉了数据库的运行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每一次解决都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在学习数据库设计时,我遇到了数据规范化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我深入了解了数据规范化的概念和原则,并成功应用到了实际项目中。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数据库工具,如数据库设计工具和性能分析工具。
总的来说,数据库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数据库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和领域。
而作为数据库专业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查询语言等方面进行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数据库是以特定方式组织的、存储数据的集合。
在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组织,每个表包含多行多列的数据,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种属性。
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包括: 1.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定义数据如何在数据库中组织和存储的方案。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使用表格和关系的方式组织数据。
2.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中,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同时还具备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特性。
第二部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模式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1. 数据库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数据库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可以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进行。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抽象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关系模式。
在概念设计中,需要确定实体、属性、关系等概念,并使用ER图进行可视化表示。
3.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关系模型的过程。
在逻辑设计中,需要使用关系模式表示实体和关系,确定关系的主键和外键关系。
4.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设计转化为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方案。
数据库学习总结(原创5篇)
数据库学习总结(原创5篇)数据库学习总结(原创5篇)数据库学习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数据库学习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数据库学习总结(原创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数据库学习总结篇1数据库学习之旅:我的探索与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据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里,我想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对数据库的兴趣和热情。
我首先接触到了关系型数据库,它通过定义数据表和关系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在此基础上,我又学习了非关系型数据库,如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和图形数据库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了解了如何使用SQL语言来操作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如何使用NoSQL数据库。
学习数据库让我认识到了数据库安全性的重要性。
我了解到如何设置数据库访问权限,以及如何保护数据库免受攻击。
此外,我也学习了一些性能优化技巧,如索引的创建和维护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学习关系型数据库时,我曾混淆了数据表和数据列的概念。
在学习NoSQL数据库时,我遇到了schema-less的概念,并对其产生了困惑。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如数据规范化、表关联等。
总的来说,数据库学习使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数据库。
我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将更好地应用数据库,为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方法。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库内核,如事务处理、数据复制和集群管理等。
同时,我也希望能探索数据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如数据仓库、数据湖和机器学习等。
数据库学习总结篇2数据库学习总结:理解理论,掌握技术,实践应用背景介绍: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依赖数据库来支撑业务运营。
因此,学习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概览:数据库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信息: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的综合,是一种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有意义和价值。
2.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3.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
4.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可共享。
5.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数据定义、组织、存储、操纵,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建立和维护。
6.数据库系统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的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7.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和传播等。
8.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9.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10.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结构化。
11.在数据库中,不仅文件内部数据彼此相关,而且文件之间在结构上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2.数据的独立性包括:a.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b.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13.数据的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象功能来保证的。
14.DBMS必须提供的控制功能:安全性保护、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15.模型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16.两个不同层次的模型:a.概念模型(数据库设计)b.逻辑模型(DBMS的实现)和物理模型(系统内部的表示和存取方法)17.抽象过程: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18.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9.数据结构: 组成数据库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0.数据操作:检索(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21.完整性约束:数据及其联系所满足的制约和依存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22.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23.E-R图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型——矩形;联系——菱形;属性——椭圆。
24.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之上的,它的数据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25.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
元组:一行。
属性:一列。
主码:可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也称为关系的键。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如: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专业,年级)。
26.数据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
2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8.两层映象: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29.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模式的映像要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外模式保持不变。
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30.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模式/内模式的映像也必须作相应的修改,使得模式保持不变。
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31.模式: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只是对记录型的描述,而与具体的值无关;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定义数据间的联系,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32.外模式: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注: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3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注: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内模式。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关系的三种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2.域: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域中值的个数成为基数。
3.域表示属性的取值范围。
4.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 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D1,D2,…,D n的笛卡尔积为:D1×D2×…×D n={(d1,d2,…,d n)| d i∈D i ,i=1,2,…,n},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 n)叫做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 i叫做一个分量(Component)。
例如:给出三个域:i.D1=导师集合SUPERVISOR={张,刘易}ii.D2=专业集合SPECIALITY={计算机,信息}iii.D3=研究生集合POSTGRADUATE={李勇,刘晨,王敏}则D1×D2×D3= {(张,计算机,李勇),(张,计算机,刘晨),(张,计算机,王敏),(张,信息,李勇),(张,信息,刘晨),(张,信息,王敏),(刘易,计算机,李勇),(刘易,计算机,刘晨),(刘易,计算机,王敏),(刘易,信息,李勇),(刘易,信息,刘晨),(刘易,信息,王敏)}5.关系:D1×D2×…×D 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 n上的关系。
n是关系的目或度。
6.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7.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该属性组就是候选码。
8.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主码的属性称为主属性9.关系的三种类型:基本关系、查询表、视图。
注:基本表是实际存在的表;查询表式查询结果对应的表;视图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10.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11.并:R∪S={t|t∈R∨t∈S} 差:R-S={t|t∈R∧tÏS} 交:R∩S={t|t∈R∧t∈S}广义笛卡尔积:R×S={t r⌒t s|t r∈R∧t s∈S}例如:给定两个关系R和S则有:12.选择:在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诸元组。
s F(R)={t|t∈R∧F(t)=‘真’}例:查询信息系(IS)全体学生:s Sdept=‘IS’(Student)查询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s Sage<20(Student)13.投影:关系R上的投影,是从R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构成新的关系。
p A(R)={t[A]|t∈R}例:查询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的系:p Sname,Sdept(Student)查询学生关系中有哪些系:p Sdept(Student)14.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
R⋈S={t r⌒t s|t r∈R∧t s∈S∧t r[A]q t s[B]}A q B15.等值连接:q为“=”的连接为等值连接16.自然连接: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去掉结果中重复的属性列。
例5 对于下面的两个关系R和S,考虑三个连接17.除运算:给定关系R(X,Y)和S(Y,Z),其中X,Y,Z为属性组。
R中的Y与S中的Y可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必须出自相同的域集。
R与S的除运算得到一个新的关系P(X),P是R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在X属性列上的投影的集合。
R÷S={t r[X]| t r∈R∧ p Y(S)ÍY x}例6 对于下面的关系R和S,计算R÷S。
对于关系R,A可以取四个值:{a1,a2,a3,a4},其中:a1的象集(B,C)a1 ={(b1,c2),(b2,c3),(b2,c1)}a2的象集(B,C)a2 ={(b3,c7),(b2,c3)}a3的象集(B,C)a3 ={(b4,c6)}a4的象集(B,C)a4 ={(b6,c6 )}S在(B,C)上的投影为:{(b1,c2),(b2,c1),(b2,c3)}R÷S的结果为:➢几个例子关系:例7查询选修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p( s Cno=‘2’(SC))Sno例9 查询至少选修了一门其直接先行课为5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p(s Cpno=‘5’(Course)⋈SC⋈p Sno,Sname(Student))Sname例10 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p(SC)÷ p Cno(Course)⋈ p Sno,Sname(Student)Sno,Cno18.元组关系演算以元组变量作为为此变元的基本对象。
典型的关系演算语言:ALPHA。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2.SQL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视图和部分基本表、模式——基本表、内模式——存储文件。
3.定义模式:CREATE SCHEMA <模式名> AUTHORIZATION <用户名>CREATE SCHEMA “S-T” AUTHORIZATION WANG;为用户wang定义了一个模式S-T。
4.删除模式:DROP SCHEMA <模式名> <CASCADE|RESTRICT>注:CASCADE和RESTRICT两者必选其一。
CASCADE—级联删除:把该模式中所有的数据库对象全部一起删除。
RESTRICT—限制删除:如果该模式中已经定义了下属的数据库对象,则拒绝该删除语句的执行。
没有下属对象时才能执行。
例:DROP SCHEMA ZHANG CASCADE;删除模式zhang,同时已经定义的表也被删除。
5.模式实际上定义了一个命名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进一步定义该模式包含的数据库对象:基本表、视图、索引等。
6.创建了一个模式,就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的命名空间,一个框架,这个空间中首先应定义的是该模式包含的基本表。
7.非空值约束:不知道、不确定或无法填入的值。
唯一性约束:指明基本表上的某个列或某些列的组合在不同的元组中的取值不能相同。
主键约束:用于定义基本表的主键。
外键约束:是指一个表(称从表)的一个列或列组合,它的值需要引用另一个表(称引用表)的主键或唯一性键的值。
8.ON DELETE选项是设置当引用表中具有外键约束的行被删除时,系统所做的处理。
有三种可能的处理办法:RESTRICT:缺省选项,引用表中凡是被从表所引用的行都不准删除;CASCADE:从表中所有引用了引用表中被删除行的行也随之被删除;SET NULL:外键的值被设置为NULL。
9.定义基本表:CREATE TABLE <表名>;注:“< >”中的内容是必选项“[ ]”中的内容是可选项;DEFAULT选项是列指定缺省值。
例1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选课表sc。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5)PRIMARY KEY,Sname CHAR(20)UNIQUE,Ssex CHAR(1),Sage INT DEFAULT 18,Sdept CHAR(15));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2)PRIMARY KEY,Cname CHAR(30)NOT NULL,Cpno CHAR(2),Ccredit SMALLINT));CREATE TABLE SC (Sno CHAR(5),Cno CHAR(2),Grade SMALLINT,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CASCADE));10.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表名>+[ADD [<新列名> <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DROP<完整性约束名>][MODIFY <列名> <数据类型>];例2向Student表增加“入学时间(Scome)”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