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

合集下载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

《农业昆虫学》课程论文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学校:河南农业大学学院:植物保护班级:12级植物保护四班学号:120711102154姓名:XXX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XXX(2012届植物保护专业4班)摘要:本文主要是就东亚飞蝗的发生、危害、预测预报、治理的有关情况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做论述性的总结分析。

关键词:东亚飞蝗;发生;预测预报;治理东亚飞蝗英文名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拉丁学名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害虫。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

国外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

东亚飞蝗国内的分布区域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带,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区。

在地理位置上,东亚飞蝗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区北界在北纬42°左右,西界可沿渭河河谷延伸至东经106°58′的宝鸡,往东可达东经122°的山东胶东半岛,分布的南界至北纬18°10′的海南岛[1,2]。

分布区域海拔高度一般在200 m以下,发生基地多在海拔50 m以下的沿河、沿海、沿湖及内涝洼地。

此外,在云贵高原及黄土高原一些海拔400 m以上的河谷地带也偶有散居性东亚飞蝗分布[3]。

1形态特征1.1成虫成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以及中间型三种类型。

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

1.1.1群居型体色为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常有黑色纵纹,体色较固定。

前胸背板中隆线较平直或微凹,雌成虫体长47.5~58mm,雄成虫为42~47mm。

前足与后足腿节长比值雌性为2.0~2.17,雄性为1.78 ~2.22,通常大于2。

前胸背板的形状较短,沟前区明显收缩,中隆线较低或中部微凹,前翅近圆形,后翅钝圆。

兴城地区东亚飞蝗的发生及防治

兴城地区东亚飞蝗的发生及防治
的研 究 。 1 发生 情况
性很 小。 兴城 市连 续 几 年 出现 高 温 干 旱 , 春旱 秋 吊 。 年降 水
量 在 40 0 mm 左右 。 2 0 以 0 1年 、 0 2年 气 象 资 料 为例 ,0 1 20 2 0 年 4月份 降雨量 为 1 . 2O mm, 比历年 平均值 少 1.mm; 8 6 5月份
东 亚 飞蝗 是 一 种毁 灭 性 的农 业 害 虫 , 史上 蝗 灾 与 水 历
4 o5 , O 3 属于 东 亚 飞蝗 自然 分 布 区 。 备 了 东 亚 飞蝗 迁 入 后 具 能成 功 定居 的生 存繁 殖 条件 。
32 气 候 条 件 的 影 响 .
灾 、 灾 并称 为三 大 自然 灾 害 。 我 国主要 分 布在 东 部平 原 旱 在
《 代 农业 科技 ) 0 9年 第 7期 现 20
植 物保 护
兴城地 区东亚飞蝗 的发生及 防治
宋 国华 吴微 微 智冬梅
(辽 宁 省 兴 城 市 植 物 保 护 站 。 宁 兴 城 1 5 0 ; 绥 中县 植 保 站 ) 辽 2 1 0
摘 要 阐述 了兴城 地 区 东亚 飞蝗 的发 生情况及 其危 害特 点 , 分析 了其发 生 的原 因 , 出 了防治对 策 , 提 以期 为 防治 东亚飞蝗 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东亚飞蝗 ; 生情 况 ; 害特 点 ; 生原 因 ; 治对 策 ; 宁兴 城 发 危 发 防 辽 中图分 类号 ¥ 3 . 4 3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5 3 ( O 9 0 — 1 9 0 O — 7 9 2¨ ) 7 0 0 - 1 0 0
东 亚飞 蝗 大 发 生除 与 虫源 关 系密 切 外 , 东 亚 飞蝗 的 大 发 生 多半 出现 在 前 2年 干 黄

东营市东亚飞蝗孳生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

东营市东亚飞蝗孳生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

农业科学NONGYEKEXUE 东营市东亚飞蝗孳生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孙亚峰1 基本情况东营市是全国的重点东亚飞蝗孳生地区,蝗区沿黄河向入海口方向呈扇形展开分布,属沿海蝗区,总面积为550多万亩,常年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自2000年以来,东亚飞蝗连续几年大发生,给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建设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全市治蝗人员积极开展蝗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将生态防控技术引入到现代飞蝗防治中来,采取多种生态、生物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重点突出蝗区植被改造和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重视蝗虫孳生环境的改造,优先使用生物农药,辅以化学药剂调控,实现了标本兼治和中长期持续控制蝗灾的目的。

2 实施工程改造,减少蝗虫适生面积破坏和改变飞蝗的孳生环境,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蝗灾害。

近几年,东营市在东亚飞蝗防治过程中通过农业开发、上农下渔等工程措施大力改造蝗区,取得较好的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通过“上农下渔”工程措施改造蝗区5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6.4万亩,新增养殖水面18.4万亩,这种新型土地改良模式,不仅改变了蝗区的地形、地貌,破坏了蝗虫产卵和孳生环境,有效地减轻了蝗灾带来的损失。

而且通过开发,改良了荒碱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加大结构调整,建立生态控制示范区一是蝗区面貌改造与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

在示范区内,实施了土方工程,完善了沟、渠、路,配套了水利工程,同时,重点推广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棉花、香花槐、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等生态控制技术,通过开展蝗虫孳生地改造和种植结构调整,使昔日的蝗虫重发区变成了今日蝗害减轻、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区。

二是生物防治与天敌控制相结合。

生物防治是为了保护天敌和保持生态平衡,大量的天敌控制作用相当明显,经调查,生态示范区内天敌数量要比常规蝗区内的天敌数量多50%,使生态示范区对东亚飞蝗的控制效果较常规蝗区高出20个百分点。

东亚飞蝗的农业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的农业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的农业防治措施东亚飞蝗的农业防治措施近来,东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飞蝗袭击,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止蝗灾的扩散和危害。

下面,我们将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分别谈谈东亚飞蝗的农业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飞蝗的主要方式之一。

可以通过空中喷雾、地面喷洒、毒饵等方式迅速控制飞蝗数量。

最常用的防治药剂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它们能够杀死成虫和幼虫,极大地减轻农民的损失。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

例如,药剂的使用不能过量,否则可能影响河流、湖泊和水源的水质,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

此外,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也会导致飞蝗对药剂产生抗药性,从而失去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具有生态优势的防治方法。

它主要利用昆虫、蛇、鸟、鱼、蝗蝻病毒等天敌来控制飞蝗的繁殖和发生。

典型的例子是使用草履螨来控制飞蝗的繁殖。

草履螨只吃飞蝗的卵,而不会嗜食农作物,因此可以减轻对农业生产的损害。

此外,草履螨还能够为作物防治其他害虫,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的可持续性。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防治方法。

例如,在农田中种植夏休作物能够创造低效生态环境,让飞蝗难以寻找食物。

再比如,农田中设置垂钓鱼池,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能利用鱼儿捕食飞蝗。

此外,还可以在蝗灾高发期,使用补虚弱土壤的化肥等方式帮助作物强化自身免疫力,抵御飞蝗的侵害。

综上所述,面对飞蝗的侵袭,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性的措施来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飞蝗数量,但高剂量使用化学药剂也有不小的安全风险。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控制飞蝗数量。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一条多途径、多手段、生态友好的农业防治道路。

天津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天津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其发 生
收稿 日期 :0 2 0 — 0 2 1— 5 2
主要作者简介 : 张志武( 9 3 )男 , 17 一 , 高级农艺师 ,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
3 0
张志武等 : 天津东亚飞蝗发 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2 东 亚飞 蝗成 灾 史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前 ,天 津 市 蝗 灾 发 生 严 重 。 12 和 13 年蝗 虫特 大发 生 ,将禾 苗一 掠 而 9 8年 9 1 空, 迫使 人 民背井 离 乡 , 四处 逃散 。2 0世纪 4 0年 代 初蝗 虫 大发 生 ,西青 区禾 苗草 根 都被 食尽 , 又
( 天津市植保植检站, 天津 306) 001
… + 一 + … 一 … . … 一 … + .+ .+ 一 一 .. . +。
摘要 : 东亚飞蝗 是 危 害农作 物 的重要 有 害生物之 一 , 国 家常年 重点 防治 对 象。天津 市常年 严 重发 生 , 是
2 9
。;
? { 文章编号: 0— 6921) —090 1 205(020 02—3 0 4

: ;




天津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 题述 专综
|… .. 、 +一 +
.+ .+ .+ … 一 . + … + 一 + .+ .+
张武 志, 马楠
1.7万 h 常发 生 面积 66 O6 m。 . 7万 h , 湖库 蝗 月 中旬 一 0月 中旬 。 mz分 l
区、 河泛 蝗 区 和 内涝 洼淀 蝗 区 3个 蝗 区类 型 。东 1 发 生特 点 . 2
亚 飞蝗 常年 发 生 ,- 3 5a大发 生 一 次 , 大发 生 年 蝗

东亚飞蝗连年大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东亚飞蝗连年大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q e ty a sh v e na ay e u n e r a eb e n lz d.Th y i cu et ed tro a ino c lg c l n i n e t f h u t c re c e n ld h e eir t f oo ia v r m n el s u rn e o e e o o t c o c o
o o u ti l、 h i r e fr camig o b n o i g ln n h a a i f cl iso n p ci ro e li n ra a d nn a d a d t ewe k b sc a i t fi s e t n o — c e s o ie n
东 亚 飞 蝗 连 年 大 发 生 的 原 因分 析 及 治 理 对 策
任 宝 珍 王 同伟 曲仁 国2郑 成 民 , , ,
( .山东 省植物 保护 总站 , 1 山东 济南 2 0 0 5 1 0;2 .山东 省土肥 总 站 )
摘 要 : 析 了近年 来东 亚 飞蝗 连年 大发 生 的 主要原 因是蝗 区生 态环 境恶 化 、 候 条件 灾变 、 分 气 蝗虫 自身 繁殖 能力 高且
The R e s n a o Ana y i f Lo usa m i at ra m anie i e e e e e Oc u r nc l s so c t gr o i lnss M y n S v r c r e e
i S v r lCons que e r d I s Co r lS r t g e n e e a e ntY a s an t nt o t a e i s
d s rc s t e d s s r u h n e o l t n i o t e h g r d n o e t n to g r ss a c o a v r iy i t t 、 h i to s c a g fc i i a ma e c d t n、 h i h b e i g p t n i a d s r n e it n e t d e st o i l a

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
分类学
中文学名东亚飞蝗
拉丁学名Locusta migratoria
别 称蚂蚱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目直翅目Orthoptera
亚 目短角亚目
科蝗总科Acridoidea
亚 科斑翅蝗科Oedipodidae
属飞蝗属Locusta Linnaeus
东亚飞蝗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蝗虫是直翅目短角亚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中国有600多种,为害性大的有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学名 manilensis(Meyen)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小麦、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也可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蝗虫体内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它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甲壳素能使人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之功效,被女性朋友所欢迎,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蝗虫营养结构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
在泰国“油炸飞虾”(油炸蚂蚱)的大名无人不知,浪漫的法国人把蝗虫作为消闲食品,天津,北京两地也有着吃蝗虫的悠久历史,被民间称为“旱虾” “飞虾” “蝗米”营养价值及高。
80年代以来,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兴建不当以及农业生态与环境突变的影响,东亚飞蝗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频繁发生,每年发生面积约100~150万hm2,设计9省(市)的100多个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居型东亚飞蝗第一次跨省迁飞。

海南省东方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海南省东方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摘 要 东亚飞蝗属直翅目飞蝗科飞蝗属昆虫,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性极大的害虫。本文 概述了海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情况,阐述了东方市蝗区的分布,总结了 2012~2018 年蝗虫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 东亚飞蝗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亚飞蝗的综合防控体系,包括成立防蝗指挥部,加强监 测预警,开展技术培训,分类指导防治,为海南东亚飞蝗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东亚飞蝗 ;东方市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9.09.007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in Dongfang, Hainan Province
ZHOU Yang1,2) SHE Xiaoman2,3) JIN Baohong1) HE Zifu2,3) (1 Hainan Dongfang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Dongfang, Hainan 572600; 2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2019 年 9 月 Sept. 2019
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 39 卷第 9 期 Vol.39, No.9
海南省东方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①
周 洋 1,2)② 佘小漫 2,3) 金宝红 1)③ 何自福 2,3)③
(1 海南省东方市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东方 572600;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0; 3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止飞蝗的侵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农田合理布局:农田应该合理安排,保持杂草、残留物和杂物的清理和清除,以免成为飞蝗繁殖的温床。

2.精细化农业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细节,勤奋耕作,养护土壤,聚焦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化农业手段的优势。

保持土地湿润是控制飞蝗侵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3.间作多样化种植:间作多样化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自然生态的复杂程度,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综合抗性,从而减少飞蝗的侵害。

4.物理防治:可以采用喷雾、灭虫灯等物理方法对飞蝗进行控制。

5.生物防治:可以采用昆虫、植物和微生物等天敌来对飞蝗进行生物控制,控制飞蝗的数量和繁殖能力。

6.化学防治:可以采用农药对飞蝗进行化学防治,但由于农药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在使用时谨慎。

飞蝗发生原因分析

飞蝗发生原因分析

年份
26
四、蝗虫的习性与 人为的活动
27
蝗虫迁移扩散示意图
28
三、蝗灾治理的 几点思考
29
我省蝗情的基本形势
基础条件 虫源条件 环境条件
稳 定 的 苇 洼 不断提高的残 不断增加的夹荒 地、适宜的气 蝗面积和密度 地面积和田地的 候条件 减少
30
蝗灾治理的思考
(一)树立长期治蝗的思想 (二)提高蝗情监控的科技含量 (三)建立蝗灾控制的有效机制。
17
降水与涝灾
干旱导致水库、洼淀 脱水,蝗虫发生面积 增加,短期积水无不 利影响。
18
蝗卵致死所需的积水条件 温度 15℃ 30 ℃ >30 ℃ 浸水日数 210天以上 60天以上 40天以上
19
我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春季干旱, 春季干旱,夏秋 干旱 局部涝灾 涝灾, 局部涝灾,冬季 气候偏暖 偏暖。 气候偏暖。
13
原因分析
气候条件:包 括温度与降水
14
温度
暖冬利于其越冬存活 气候变暖利于其发育 与繁殖
15
蝗虫发育的温度指标
蝗卵发育起点15℃。 蝗蝻发育起点18℃,适温2535℃。 蝗蝻发育有效积温460℃。 聚集温度20-40℃。 聚集适温28-37℃。
16
不能安全越冬的温度
平均温度-10℃以下持续20 天。 平均温度-15℃以下持续5 天以上。
8
大发生年份高密度面积统计表
群居型面积(万 涉 及 县 发生环境 亩) (场) 80 年代 0.5-6 1995 1998 2000 2001 10 35 40 50 4 6 8 7 11 滩地、苇洼 苇洼、夹荒地 滩地、苇洼、夹荒地 滩地、苇洼、夹荒地 农田、苇洼、荒地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治理策略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治理策略
飞蝗 夏 蝗 、 蝗 累计 发 生 面 积 达 2 . 秋 3 1万 ( 表
高 , 害之重 实 为罕 见 , 葫 芦 岛市农 业生 产构 成 了 危 对 严重 的 威胁 , 且大 有逐 渐 向辽宁 省 东北 推散 之势 。 而 为 了有效 的控 制 东 亚 飞 蝗 的 发 生 危 害 , 清 发 生 规 摸 律 , 出有效 的防 治措 施 , 过 笼 内饲 养 与农 田、 找 通 荒

连 山 区
连 山 区 南 票 区
88 .
88 .
大 发生
南票区
20 02 3. 2 17 . 0. 3 3 0~ 5 0 1 0 1 0 5
建昌区 南票区
连 山 区
建昌区
南 票 区 连 山区 58 . 28 , 大 发 生
建昌区
20 03 2. 6 2. 0 0. 2 2 0— 3 0 5 0— 6 0 4
维普资讯
河 南农 业科 学
东 亚 飞 蝗 发 生 规 律 及 治 理 策 略
王 宏, 张士 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金 伟
( 辽宁省葫芦 岛市植 物保 护站 , 辽宁 葫芦岛 150 ) 2 0 0
摘要 : 0 1 5月, 20 年 葫芦岛市暴发新 中国成立以来首次 东亚飞蝗 虫灾, 虫口密度达 12 0 6 ~1 8头/ 1 m, 2发生面积超过 3 万 。通过笼 内饲养与农田、 荒地定期调查相结合 的办法, 葫芦岛市的东 对 亚飞蝗进行 了较 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暴发 与地理位置、 气候 条件 、 环境条件及人 为因 素有 关 。经过 几年 探 索, 因地 制 宜地制 定 了化 学 、 生物 及 生 态控 制 相 结合 的 治蝗 措施 。 防治 效果 达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历史与可持续治理措施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历史与可持续治理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圆园19年第2期植物保护学摘要东亚飞蝗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的历史经验,综述了飞蝗防治的5个历史阶段,提出了当代飞蝗防治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更好地防治东亚飞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亚飞蝗;防治历史;防治措施;河南省中图分类号S4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2-0082-02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历史与可持续治理措施王江蓉吕国强(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历史上是东亚飞蝗危害十分严重的地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科学治理,蝗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蝗虫不起飞、不成灾”的目标,确保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1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历史变迁河南是我国历史上蝗灾发生最为频繁的省份之一,据史料记载统计,从公元前624年至1949年的2573年中,河南省蝗灾发生达557年,平均发生频率为每4.62年发生1次,是除山东、河北两省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蝗灾发生省份。

每次蝗灾过后,均会对农业造成深重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河南省蝗虫分布于13个地(市)的68个县(区),宜蝗面积102.22万hm 2。

其中,内涝蝗区涉及12个地(市)的56个县(区),宜蝗面积76.94万hm 2,占75.3%;河泛蝗区涉及黄河流经的21个县(区),宜蝗面积21.17万hm 2,占20.7%;沙碱蝗区主要分布在豫东沙碱地的民权、兰考、宁陵、商丘等4个县境内,宜蝗面积4.11万hm 2,占4.0%。

中国历届政府对治蝗工作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贯彻“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对蝗区开展了大规模改造和综合治理,应急防治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使大灾变小灾、小灾变无灾,治蝗减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河南省飞蝗适生地主要被压缩在黄河沿岸20余个县(市、区)的黄河滩区,面积18.67万hm 2。

黄骅市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黄骅市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LI Ha —h n . L of U o s e g 1Ya .a
( . u nh nPa t rtcin a dQ aa t eSain,H a g u 0 1 0 1 H a g a ln oet n u rni t o P o n t u n h a 6 0,C ia .nt ueo ln rtcin o e e 1 hn ;2 Is tt fPa tPoet fH b i i o Acd myo r utr n oe t ce c s P C nr f b i rvn e adn 0 1 0 ,C ia a e f i l ea d F rs yS in e .I M e t o e o ic ,B o ig 7 0 0 Ag c u r e He P hn )
Ab ta t T e c aa trsis tn e c n e s n o h u b e k o o u t g a oi nln i n Hu n h a wee sr c : h h rce tc , e d n y a d r ao fte o tr a fL c sa mir tra ma ie ssi a g u r i a ay e n lz d, a d s mec re p n ig c u tr a u e r u o wad n o ors o d n o ne me s r swe ep tfr r .
河 北 农 业 科学 ,2 1 00,1 ( ) 9—9 4 8 :8 2 Ju a o Hee A n u ua S i cs or l f bi g c lrl ce e n t n
编辑
索相 敏
黄 骅 市 东 亚 飞 蝗 大 发 生 原 因 分 析 与 治 理 对 策
刘浩 升 ,李耀 发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 13级植物保护三班 李岩 1307101074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    13级植物保护三班 李岩 1307101074


遇有干旱年份,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 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 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
蝗虫的食料选择
• 选择顺序 • 杂草:芦苇、稗草、其他 • 作物:玉米、高粱、谷子、其他
蝗 灾 历 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521万hm2, 经过贯彻“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 蝗害”的治蝗方针,1951~1997年间,全国已累计 净改造蝗区面积367.8万hm2,使蝗区面积比新中国 成立初期减少70.6%。 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 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 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 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 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 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 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
群居型与散居型成虫特征比较越 Nhomakorabea卵夏蛹
产卵
发生规律
夏蝗 秋蝗 秋蛹 产卵
• • • • •
1、范围广 2、面积大 3、发生程度重 4、发生期不整齐 5、爆发频率高
发 生 特 点

影响爆发的条件:
1、虫源基数 2、环境条件 3、气候条件 4、天敌数量 5、防治力度
• 暖冬利于其越冬存活,气候变暖利于其发育与繁殖
• • •
(3)防治方法 a.喷雾或者喷粉 b.毒饵诱杀

c.人工灭蝗,挖掘卵块。蝗蝻密度大的 时候,进行人工捕杀也是常用的措施。
• 不能安全越冬的温度: • 平均温度-10℃以下持续20天 • 平均温度-15℃以下持续5天以上
• 干旱导致水库、洼淀脱水,蝗虫发生面积增加,短期积水 无不利影响。 • 蝗卵致死所需积水条件: • 温度 浸水日数 • 15℃ 210天以上 • 30℃ 60天以上 • >30℃ 40天以上

辽宁省东亚飞蝗暴发情况及治理对策

辽宁省东亚飞蝗暴发情况及治理对策
持 续 干旱 , 成 水 库 长 期 脱 水 、 道 干 涸 , 蝗 造 河 飞 孳 生 的有 利 环境 条 件 增 加 。
2 发 生 特 点
1 )加 强 治 蝗 工 作 组 织 领 导 。 蝗 灾 发 生 后 ,
省长薄熙来 、 副省长郭 廷标 、 新华等对 防治东 杨 亚飞蝗均做 了重要批示 。薄熙来省长还 亲 自打 电话 给 葫 芦 岛市 市 长 , 求 市 政 府全 力 以赴 , 要 把 东 亚 飞 蝗 控 制 在 葫 芦 岛 境 内 ,不 准 有 1只成 虫
收 稿 日 期 :0 2—0 20 9—1 3
组织 , 强化对治蝗人力 、 物资 和财力 的指挥和协 调作用 。建立领导责任制 , 实岗位责任 制 , 落 做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1 4 植保技 术 与推 广 Pat rt t nT cn l ya dE t s n 20 , o.2N .1 ln o c o eh o g n x ni ,0 2V 12, o 1 P ei o e o
辽宁省寐重飞蝗暴发情况骏治理对策
随后 向田里迁移 。喜食玉米 、 谷子 、 高梁 、 马唐 、 狗 尾 草 等 。啃食 植 物 茎 、 , 具 破 坏 性 。 叶 极
3 治 理 对 策
属于东亚 飞蝗 的 自然 分布 区 ( 东亚 飞蝗 的分 布 北 界 是 北 纬 4 左 右 ) 三 是 1 9 2o 。 9 9年 以来 本 省
地 、 儿河 、 女 大凌河 两侧 、 苇塘 以及荒坡草地和 傍 山农 田 。 由于水 库 供 应 城 市 饮 用 水 , 防治 带 给 来 很 大 困难 。
4 )为 害 较 严 重 。 蝗 蝻 在 刚孵 化 后 1~5d,
群 集 于地 块 间空 地 、 片 啃食 , 成 寸 草 全 无 ,化为成虫 ; 6 月 第二代秋

华北部分地区进入东亚飞蝗发生盛期

华北部分地区进入东亚飞蝗发生盛期
其他地区
发生地及其地理分布
时间
东亚飞蝗通常在夏季发生,特别是在6月至9月之间。
频率
东亚飞蝗在华北地区通常每年都会发生,但发生的强度和范围会有所不同。
发生的时间和频率
密度
东亚飞蝗在发生时,其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米数百只甚至上千只。
规模
东亚飞蝗的发生规模较大,可以覆盖数十至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
发生的密度和规模
若虫期
成虫羽化后可进行繁殖。
成虫期
生命周期
交配
成虫交配前雌蝗需补充营养,交配后产卵。
产卵
雌蝗在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产卵,每次产卵数量可达500粒左右。
繁殖方式
华北地区东亚飞蝗的发生情况
03
主要包括中国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其中以黄河和海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最为集中。
华北地区
东亚飞蝗还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北部,包括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东亚飞蝗是东亚地区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迁徙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探索其生态学机制和有效控制方法,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华北部分地区东亚飞蝗的监测和调查,深入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为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监测和预警
开展宣传活动
利用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东亚飞蝗的危害和防控知识。
开展培训活动
针对东亚飞蝗防控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控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蝗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减少蝗虫繁殖的适宜条件。
生态治理
生物防治
科学防治
利用天敌如鸟类、昆虫等防治蝗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冀州市近年来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与治理对策

冀州市近年来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与治理对策
了 全 面 改 造 . 区 面 积 由原 来 的 1 3万 ~ 蝗 _ 3 2万 h : 缩 减 到 了 m. 8 0 0h :蝗 虫 大 发 生 频 率 大 大 减 小 , 生 程 度 降 低 , 进入 0 m , 发 但
草 、 草 为 主 , 有 几 十 种 植 物 。芦 苇 在 夏 蝗 、 蝗 发 生期 生 莎 兼 秋 长 茂 盛 . 草 丛 生 , 壤 略 偏 碱 ,. k 人 烟 稀 少 , 东 亚 飞 杂 土 75 m: 是
蝗 发 生 的理 想 环 境 。 22 气 象 因 素 -
9 0年 代 以 来 的 1 6年 中 , 于各 种 原 因 , 东 亚 飞 蝗 出 现 了 连 由 使
续 大 暴 发 。据 统 计 , 州 市 1 9 — 0 5年 1 冀 9020 6年 中 , 发 生 年 大 份 有 6年 ( 9 3 1 9 ,9 8 1 9 ,0 0 2 0 1 9 , 9 7 1 9 ,9 9 2 0 ,0 2年 ) 发 生 程 度 , 中度 偏 重 年 份有 3年 ( 9 5 2 0 ,0 3年 ) 蝗 虫 的连 续 大 发 1 9 ,0 1 2 0 。 生 , 重威胁着冀州市的农业生产 , 严 针对 这 一 情 况 , 市 上 下 全 齐心协力 , 服重重困难 . 克 较好 地控 制 了 蝗 情 . 到 了蝗 虫 不 达 起 飞、 不转 移 、 成 灾 的 目标 。 不
冀 州 市 原 属 海 河 流 域 子 牙 河 系 . 为 滏 东 地 区黑 龙港 流 现 域 南 排河 水 系 。地 形 地 貌 受 古 黄河 、 河 、 沱河 等 河 道 历 代 漳 滹
迁 徙 的 影 响 . 势平 坦 . 微 地 貌 较 复 杂 , 势 东 南 部 和 西 北 地 但 地
蝗 区 水位 变 化 是 影 响 蝗 虫 发 生 轻 重 的 主 要 因 素 , 于 湖 由 区 面 积 较 小 , 位 较 浅 , 自然 降雨 、 气 蒸 发 和 人 为 用 水 的 水 受 大 多 重 影 响 . 区脱 水 面 积 很 大 。据冀 州市 1 湖 0年 来蝗 虫发 生 情 况 与 有 关 条 件 综 合 分 析 . 水 湖 区 夏 蝗 发 生 需 要 以 下 几 方 面 衡

东亚飞蝗暴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东亚飞蝗暴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夏敬 源 , 黄 辉
( 国农 业 技 术 推 广服 务 中心 , 京 1 0 2 ) 全 北 0 0 6
摘 要 : 述 了 近 年 来 东 亚 飞 蝗 发 生 范 围 广 、 积 大 、 度 重 、 生 期 不 整 齐 、 发 频 率 高 的特 点 ; 析 了 暴 发 概 面 程 发 暴 分 的 原 因 主 要 是 虫 源基 数 较 高 、 生 场 所 扩 大 、 象 条 件 有 利 、 孳 气 自然 控 害 作 用 下 降 、 金 投 入 不 足 及 防 治 能 力 资 不 够 等 ; 从 治 理 方 针 、 略 、 术 、 术 上 , 出 了东 亚 飞 蝗 的 治 理 对 策 。 并 策 战 技 提 关 键词 : 亚 飞蝗 ; 发 原 因; 东 暴 治理 对 策
受 气 候 异 常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等 因 素 影 响 ,
19 9 8年 以来 ,我 国蝗 区范 围扩 大 ,发 生 面 积 增
1 发 生特 点
1 )范 围 广 。近 年 来 , 亚 飞 蝗 发 生 有 北 上 东 西 进 的趋 势 。新 发 生 区增 加 , 0 1年 在 辽 宁 的 20 葫 芦 岛 、 州 , 北 的 承德 、 山 , 安 市 的 灞 桥 锦 河 唐 西
i hi a rt att e o t e fti e twe e ma ny b s d o h n ta a g p a i n i h prn , e e i n n t s p pe h h u brak o h s p s r i l a e n t e i ii l r e po ulto n t e s i g xtnso l o e d n l c , op o t e we t r we ne s o t r on r la ho tg ff nd npu r m o e nme r fbr e i g p a e p run ahe , ak s fna u a c to nd s ra e o u s i l tfo g v r ntf o t e c to . The sr tg e fis man g m e twer r po e n c n i e a i n o o iy, t c i n e hn l g . h on r 1 tae i s o t a e n e p o s d i o s d r to fp lc a tc a d t c o o y K e o ds L u t m i a o a y w r : oc sa gr t f manie ss c u e fo br a i l n i; a s s o ut e k; co to ta e i s n r lsr tg e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

东亚飞蝗防治措施东亚地区是飞蝗的重要季节性栖息地之一,每年都会受到飞蝗的侵袭。

飞蝗是一种昆虫,对农作物和草地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东亚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以减轻飞蝗对农业的损害。

首先,农业部门在东亚各国广泛开展了飞蝗监测工作。

通过定期巡视农田和草地,了解飞蝗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进行大范围的监测和数据收集,提前预警飞蝗的迁飞和繁殖。

其次,东亚各国建立了飞蝗防治机构,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这些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飞蝗防治工作,包括防治规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

他们利用昆虫生态学和化学防治的原理,研发和推广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三,东亚国家注重飞蝗的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如蝗虎、蝗猎蜂等,来控制飞蝗的数量。

这些天敌会捕食飞蝗的卵、若虫和成虫,从而减少飞蝗的繁殖和发展。

同时,东亚国家还研究和利用飞蝗的致病菌,对飞蝗进行生物防治。

第四,东亚国家还采取化学防治的措施。

通过喷洒农药来杀灭飞蝗。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飞蝗的数量,但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实施化学防治时,东亚国家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合格的农药,并加强监管和培训,确保化学防治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第五,东亚国家还采取了物理防治的方法。

通过搭建防蝗网、挖沟等措施,阻止飞蝗的迁飞性及扩大,有效减少飞蝗对农作物和草地的破坏。

同时,东亚国家还加强土地管理和农田保护,保持土壤的健康和生态平衡,提高农田对飞蝗的抵抗能力。

最后,东亚国家还注重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片、手册、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和公众普及飞蝗防治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同时,东亚国家也与国际组织、邻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飞蝗的威胁,交流经验和技术。

综上所述,东亚国家在飞蝗防治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监测、防治机构建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宣传教育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飞蝗对农业的损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虫 头下方。
群居型和散居行成虫的特征比较
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 ,个体间相互接触 ,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 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
为害特征(附上图片)
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 ,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 的农 作 物吃成光秆 。
蝗蝻 孵化后 1~5 天 ,群集 于地 节 、草片 啃 食 ,造 成 寸 草 全 无 ,随 后 1~2 龄 向 田里迁移
(4)天敌(找具体实例)
捕食性天敌以捕食蝗虫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虫态为主,鸟类、两栖 动物和捕食性昆虫
寄生性天敌能够以蝗虫的不同虫态为寄主,从而育成一个或多个个体 或完成其生命史中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为特征。如一些真菌、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性昆虫都是蝗虫的寄生性天敌。
预测预报
加强东亚飞蝗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 关键性技术手段。
生活习性
2 取食
东亚飞蝗是植食性昆虫,属多食性。在自然情况下,其食料以禾本 科与莎草科植物为主。
喜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高梁等。
不喜食大豆、花生、甘薯、荞麦、芝麻、棉花、马铃薯、向日葵等 双子叶植物。
一至三龄蝗蝻食量较小,四龄后食量明显增加。
飞蝗自日出后半小时开始取食,16~17时是取食高峰期。阴雨天, 因空气湿度较大,蝗虫的取食量较少,甚至不取食。在17~36℃ 范围内,温度越高取食越盛,温度低于15℃或高于38℃时,取食 活动明显下降,甚至停止取食。
在25~40℃之间,最适温度为28~34℃。
2.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
温度
对蝗卵:极端低温可导致蝗卵自然死亡。而在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区, 这样的极端低温很少出现,一般年份蝗卵都可以正常越冬。
对蝗蝻和成虫:。在北方蝗区若春、夏季气温高,越冬蝗卵孵化期提 前,蝗蝻和成虫的发育速度也相对加快,夏蝗发生期将有所提前;相应的, 若秋季气温偏高,秋蝗完成时代的时间也有所缩短,从而可能导致部分地 区出现第三代低龄蝗蝻,但随着温度下降,第三代低龄蝗蝻不能完成世代, 翌年的虫源基数相应减少。
发生规律
1.发生时期
(1)发生世代(立足全国越讲冬)卵 因地区而异,一般可发生2—4代。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
东亚飞蝗常年产发卵生2代,在珠江流域地区夏,蛹东亚飞蝗常年发生 3代,在广西南部和海南大部地区,东亚飞蝗常年发生4代。
以2代区为例
秋蝗
夏蝗
秋蛹
产卵
பைடு நூலகம்2)发育温度
东亚飞蝗以卵在土内越冬 东亚飞蝗蝗蝻和成虫的发育温度范围为20~42℃,适宜发育温度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
12级植物保护三班 廖安琪 1207101059
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直翅目(Orthoptera) 蝗总科(Acridoidea)
别名蚂蚱 我国三大飞蝗之一 (东亚飞蝗、亚洲飞蝗、
西藏飞蝗)
世界性分布害虫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 北、江淮等平原地区
发生分布
形态特征
为害症状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

综合防治
发生分布
目前已知的蝗虫种类在1万种以上,在我国分布 的有900余种。
其中能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的约有60种, 为害较严重的约30种。
历史上蝗灾常与水灾、旱灾相间发生,并称为 人类的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 产、生活,甚至生存。
近年来 ,东亚飞蝗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 频繁暴发。
东亚飞蝗属不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经历一下三个阶段。
• 卵粒长 5—7mm,宽1.2—1.5mm , 浅
卵 黄色。一端略尖, 另端稍圆微弯曲
• 常称为蝗蝻或跳蝻。
若 虫 • 分为5个龄期,第五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 头顶圆,颜面平直,咀嚼式口器位于
湿度 主要影响土壤中蝗卵的发育。在干旱年份,蝗卵不能正常孵化。
(2)植被
东亚飞蝗具有明显的产卵选择性。一般情况下主要选择植被覆盖 率50%以下的场所产卵,20%~40%的场所产卵密度最高,50%~70 %的场所产卵密度低。(但也有例外)
(3)耕作
主要孳生于常年不耕作的荒地,精耕细作的土地上很少发生。 (原因?)
卫星遥感技术
综合防治
生态控制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生活习性
1 孵化
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自然环境下土温适宜时,夏蝗卵会一直发育到蝗 蝻孵化;秋蝗卵在土温适宜时会发育至冬季来临,随着土温下降胚胎发 育停滞,直到次年春季温度回升至发育起点温度时再继续发育。
成虫产卵时对地形、 土壤性状、 土面坚实度、 植被等有明显的选择性, 多产于干硬 河套、沟边、 河床边沿、田地埂、向阳坡面。(后面详细 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