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麻花秦艽不同部位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秦艽不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秦艽不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秦艽不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比较目的考察秦艽不同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福氏志贺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测定以无水乙醇、65%乙醇和水为溶剂的秦艽提取物对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3种秦艽醇提物中,6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粪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分别为7.83 g/L 和15.63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0 g/L。

结论秦艽65%乙醇提取物对粪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ethanol extracts from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Shigella flexneri.Methods Oxford cup method and two fold dilution test tube combined with agar plate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of different extracts with ethanol,65% ethanol and water as solvent of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 on four kinds of bacteria.Results Three kinds of ethanol extracts of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 had certain antibacterial effects on bacteria,and the 65% ethanol extract was the best one,which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to Enterococcus faecium and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were stronger and MIC was 7.83 g/L and 15.63g/L separately.MIC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62.50 g/L.Conclusion 65% extracts of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 have a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Enterococcus faecium,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which provide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this kind of medicinal herbs.[Key words]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Antibacterial activity;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Comparison秦艽(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临床常用中药[1],《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其来源为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和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2]。

麻花艽的研究进展

麻花艽的研究进展

麻花艽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笠许亮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5年第03期[摘要] 龙胆科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是中药材秦艽的基原植物之一,习称“麻花艽”,具有清热利胆,舒筋止痛的功效。

笔者对近年来麻花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其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麻花艽;生药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17-03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ill.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

麻花艽作为药用秦艽的一种,已有2000年的历史,具有祛风湿、清湿热、退虚热、止痹痛的功效[1],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低热盗汗、黄疸型肝炎、二便不通、麻风、毒热、各种出血,外敷消肿,藏医称“解吉嘎保”,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中藏药材之一[2]。

1 生物学[3-4]多年生草本,高10~35cm,全株光滑,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

须根多数,扭结成1个圆锥形根。

花枝多数,斜升,黄绿色,稀带紫红色,近圆形。

莲座丛叶宽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两端渐狭,叶脉3~5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叶柄宽,膜质;茎生叶小,线状披针形至线形。

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排列成疏松的花序;花梗斜伸,不等长;花萼膜质,一侧开裂,萼齿2~5,钻形;花冠黄绿色,喉部具绿色斑点,漏斗形,裂片卵形,褶偏斜,三角形;雄蕊整齐。

蒴果内藏,种子褐色,表面有细网纹。

花果期7~10月。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生于山坡草地、河滩、灌丛、林缘、高山草甸,位于海拔2000~4950m。

秦艽醇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秦艽醇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L / NQ i n g , G A0X i  ̄u a n , L A X i a o j i n , S U NN o , J l A NG C h u n h u  ̄Y A0R o n g m e i , L I UH u i j u a n T C M C o l l e g e o fHe b e i U n i t e d U n w e  ̄i t y ,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0  ̄C h i n a
l C a s t r a e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a n t i — i n l f a m ma t o r y a n d a n a l g e s i c e f e c t s o f e t h a n o h c e x t r a c t o f Q i n J i o o( r a d i x
g e n t i a n a e ma c r o p h y l l a e ) . Me t h o d : A n t i — i n l f a mm ̄i o n a n d a n a l g e s i c e f f e c t s o f e t h a n o l i c e x t r a c t o f Q i n J i  ̄ o we r e
w i r t h i n g r e s p o n s e o f mi c e i n d u c e d b y a c e t i c a c i d . R e s u l t : E t h a n o l i c e x r t a c t o f Q i n J i a o c o u l d r e l i e v e a u i r c u l a r e d e ma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出其独特的医疗价值和潜力。

本文旨在对秦艽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首先介绍秦艽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内容奠定基础。

随后,重点综述秦艽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

在药理作用方面,文章将系统总结秦艽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成果,以期为秦艽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还将关注秦艽在现代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包括新药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推动秦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文章将展望秦艽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秦艽的化学成分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赋予了秦艽独特的药理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酮类成分:秦艽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秦艽素、异秦艽素等。

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苯丙素类成分:苯丙素类是秦艽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香豆素、木脂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环烯醚萜类成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秦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车前草苷、马钱子苷等。

这类成分具有抗炎、抗风湿和保肝等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上述三类主要成分外,秦艽还含有多种其他活性成分,如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秦艽复杂的化学成分体系,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秦艽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标签:秦艽;中药;研究进展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Iae)为常用中药,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

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现市场上需求量较大。

由于秦艽原植物分布广、种类多,有很多同组植物都充作秦艽入药,像黄秦艽、黑人艽等,这样造成入药混乱,为了更好地利用秦艽,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取得了成果,笔者查阅了近些年的秦艽研究资料,现将其概述如下:1本草学考证秦艽作为传统的中药,自古以来就有记载。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味苦平。

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生山谷”。

《名医别录》[1]记载:“生飞鸟山谷。

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以根作罗文相交,长大黄白色者为佳。

”《唐本草》记载“今出泾州、鄜州、岐州者良。

”《图经本草》云:“……其根上黄色而相交纠,长一尺以来,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每于春秋采根阴干。

”《本草纲目》[2]曰:“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

故名秦艽、秦纠。

”经考证,飞鸟山、泾州、岐州、秦中等地位于今四川、甘肃、陕西境内,这与目前秦艽分布情况一致。

2化学成分陈千良[3] 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陕西产秦艽(主流商品为大叶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2),栎瘿酸(roburic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4)。

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6),獐牙菜苷(sweroside,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8)。

粗茎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粗茎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粗茎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秦艽为“风湿之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要用于风痹寒湿、肢节痛、筋骨拘挛、骨蒸劳热、黄疸等。

历年《中国药典》将秦艽(Gentiana.macrophyll.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Maxin.)、小秦艽(G.dahuric.Fisch.)和粗茎秦艽(G.crassicauli.Duthi.e.Burk)4种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收载作为“秦艽”的基源植物。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在商品中,将秦艽和粗茎秦艽统称为大秦艽,根据药材性状,又分别叫鸡腿艽、萝卜艽、牛尾艽等。

将麻花秦艽又叫麻花艽或辫子艽。

甘肃、陕西、四川、山西等省是秦艽的主要产区。

甘肃产秦艽量大质优,为地道产区。

目前,秦艽的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加之种源混乱,影响药材的质量。

个别品种虽有少量栽培,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中药和秦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是重要课题之一。

本论文对药典收载的“秦艽”基源植物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开展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应用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手段,从粗茎秦艽的根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个新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1D和2D核磁共振谱,以及多种光谱和化学手段得到鉴定。

化合物类型涉及环烯醚萜苷、裂环环烯醚萜苷、木质素和小酚性化合物等。

并对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许类化合物(1-3.5.9、10-11)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这些化合物在浓度为15μLM时对NO的产生都显示出抑制活性,同时化合物2和9对TNF-α的产生有很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06和0.05μM。

构效关系结果讨论表明,C-8和C-10末端双键是影响抗炎活性强弱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糖链长短也是影响抗炎活性强弱的另一关键因素。

本论文研究结果也为中药秦艽常用于治疗炎症提供了科学基础。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麻花秦艽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温肾固精、益肝明目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目前,对麻花秦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而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麻花秦艽的化学成分及其营养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其药用价值,推动麻花秦艽的保健产品和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对中药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1)研究麻花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皂甙等。

通过分离纯化、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确定其成分,研究其结构和重要作用;(2)研究麻花秦艽的营养价值,比较麻花秦艽和其他药材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等,对其营养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

三、研究方法:(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提取麻花秦艽的多种成分,并对其纯化,分别进行实验研究;(2)质谱分析:利用质谱技术(如HPLC-MS)对纯化的麻花秦艽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其物质结构;(3)核磁共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如1H-NMR,13C-NMR)分析麻花秦艽成分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4)化学实验:采用化学试剂和反应条件对麻花秦艽成分进行合成、转化和结构修饰,探索其生物活性和主要作用机制;(5)营养成分分析:通过化学试剂法、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麻花秦艽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四、预期成果:(1)通过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并鉴定出麻花秦艽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明确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2)对麻花秦艽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质量良好,营养价值较高;(3)探讨麻花秦艽的保健和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前景,为进一步开发麻花秦艽的保健和药物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秦艽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秦艽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秦艽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摘要:本研究以秦艽不同炮制品(秦艽、炒秦艽、酒秦艽)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秦艽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

结果表明,实验得出秦艽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耳肿胀度可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

关键词:秦艽;抗炎;镇痛秦艽(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

秦艽最先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为祛风湿清热之首药,风药中之润剂。

中医使用秦艽根入药,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等[1-2]。

秦艽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病毒、抗肿瘤、免疫抑制、降压等作用。

由于其化学成分种类多样且药理活性广泛[3],可作为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

秦艽的炮制方法始见于《雷公炮炙论》,秦艽的炮制方法历代较简单,在古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炒制和酒炙,炒制可缓和苦味和寒性,酒炙可缓和寒性。

然而不同的炮制方法,其饮片作用各有差异[4-7]。

因此本研究以秦艽不同炮制品(秦艽、炒秦艽、酒秦艽)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致耳廓肿胀法分别对秦艽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实验比较,以期为秦艽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资源利用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和理论依据。

1实验材料1.1实验仪器智能热板仪(ZH-6C,安徽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动耳肿打孔器(YLS-25A,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药材粉碎机(WK-40,山东通正生物医药装备设计制造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安徽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分析天平(BSA224S-CW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二甲苯(山东振有限公司)。

秦艽在关节炎抗炎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秦艽在关节炎抗炎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秦艽在关节炎抗炎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李跟旺;王磊【摘要】The studies abou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QinJiao (large-leaved gentian)were reviewed,it was pointed out that QinJiao was the commonly-used herb in clinic,and possessed the actions of elimi-nating wind-damp,stopping arthralgia and abating deficiency-heat,which mainly used to treat rheumatic arthralgia, joint pain,tendon and pain spasm,afternoon tidal fever,infantile malnutrition,jaundice with damp-heat pathogen, stroke,hemiplegia,osteopyrexia and fever andothers;QinJiao mainly included alkaloid,secoiridoid glycoside,stero-line,volatile oil,glucide,trace elements and other ingredients,and it owne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antibio-sis, antivirus, regulating immunity, antioxidation, protecting liver, improving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ti-tumor,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especially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effects of treating arthritis is the most promi-nent.%对秦艽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秦艽是临床最常用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筋骨拘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湿热黄疸,中风半身不遂,骨蒸潮热等的治疗;秦艽主要含生物碱、裂环烯醚萜苷、甾醇苷、挥发油、糖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抗氧化、保肝、改善胃肠功能、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其抗炎镇痛治疗关节炎的作用尤为显著.【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秦艽;药理作用;抗炎;镇痛;综述【作者】李跟旺;王磊【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秦艽是临床常用祛风湿要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

对秦艽的研究综述

对秦艽的研究综述

1 秦艽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布
2.1 提取方法。一般利用乙醇或甲醇作为溶剂 在最常用的检测龙胆苦苷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
秦艽的主要成分是以龙胆苦苷为代表的裂 提取。为了提高提取率,林鹏程等在使用甲醇作为 是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并且快捷、准确、可控。
环烯醚萜苷类,存在于水溶性部分,极性较大。马 溶剂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了热回流和超声波的方
一样社会利用者较多,现就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有需求的校外用户群体,包括历届毕业生、外调
高校档案较之国家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有
高校档案利用现象。
人员、兄弟院校等等。用户范围的扩展打破了以 其自己独特的地方,首先高校档案种类较多,有
1 现阶段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特点
往高校档案基本上只为校内用户服务的局面, 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出版、设备、外事、财会、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档案利用虽然也开始尝试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但目前仍以纸质档案利用为主。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实现 高校档案的社会价值,高校要尽可能采取措施,尽快实现档案利用的现代化,从而逐步增加利用群体。
关 键 词 :高校档案;利用;特点;趋势;改善措施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亦称档案利用服务, 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虽然各高校基本上都有自 为高校档案利用的社会化发展及利用技术的更
甲基褐煤酸酯、α-香树素、β-谷甾醇、栎瘿酸、褐煤 树脂重复使用 8 次,其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渗透性明显降低。秦艽碱甲还对麻醉狗及兔有明
酸和 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呼延玲等发现秦 仍达到 80%左右。HPD-100 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 显及短时的降压作用,并使心跳频率减慢。此外,
艽龙胆苦苷主要集中在根心材部分。
菜苷。近藤嘉和对甘肃秦艽进行成分分析,得到秦 附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的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 减轻大白鼠因注射甲醛或蛋清而产生的关节肿,

4种秦艽属植物不同器官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4种秦艽属植物不同器官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曹晓燕, 王政军, 王枯之①
( 陕西师范大学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濒危药材 资源 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0 6 ) 10 2
摘要 : 利用 H L P C法测定 了秦艽 ( et n c p yl Pl) 粗 茎秦 艽 ( .cas al uhee uk) 麻花 秦艽 Gni amar h l a .、 a o a 1 G rscui D ti xB r.、 i s ( .sa ie x ) G t m naMai 和小秦艽 ( .d h r aFsh) 、 、 r m. G a ui i .根 茎 叶和花 中 4种 环烯醚 萜苷 成分 ( c c 包括 马钱苷 酸 、 牙菜 獐
a i n r o . se , la n fo ro f u p ce r ma s r t f5. 6% 一1 8 9% , 0. 0% 一 c d i o t tm e fa d l we f o rs e i sa e s a i o o 99 0. 6 31 4. 6 0 5% . 0. 3 2 5% -4. 38 1 % a d 0. 4 n 5 5% 一5. 591 %, r s e tv l . An o tn so s rima i n e p cie y d c n e t f we ta rn a d
G s a n a Ma i a d G . t mie xm. n .d h r a F s h r a u i i .w r ee mi e y HP C meh d c c e e d t r n d b L to .An o e i i e e t d t s n d f r n h f
G nin . C O X a—a ,WA G Z e gjn e t aL a A i yn o N h n - ,WA G Z ezi ( e a oaoy o dcnl u N h . ① K y L b rt fMeiia h r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Ⅵ 和 Ⅶ 为该 植物 中分 离 得 到 的化 合 物 。
关键词 : 麻花秦艽 ; 乌苏醇 ; ( 间 一二羟苯 甲酰 ) 2一邻, 獐牙菜苷 ;一 一 萄糖 乙苷 ; 一 口D 葡 N 正二十五烷一一 2羧基苯 甲酰胺
中 图分 类 号 : 2 4 2 R 8 .
引 言
秦 艽是 我 国重要 的传 统 中药 , 主治寒 热 邪气 、 其
20 08
麻花 秦 艽 化 学 成 分 的研 究
武云 霞 陈 光 喻 长远
10 2 ) 0 0 9 ( 京 化 工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北 京 北

要 : 过 硅 胶 柱 层 析 及 薄 层 层 析 方 法 对 甘 肃 产 麻 花 秦 艽 ( et n t mie xm) 醇 提 物 进 行 分 离 , 到 通 G ni as a na Mai 根 a r 得
收稿 日期 :20 —93 0 70 —0
厂 ;F 5 G 2 4型 薄 层 层 析 硅 胶 , 岛海 洋化 工 有 限 公 青
司。
秦艽 是 2 0 0 6年购 自东北 沈 阳, 经鉴 定确 定为麻 花 秦艽 的干燥 根 。化合 物鉴 定所 用对照 品均 来 自中
国药 品生物制 品检 定所 。
仪 器有 限 公 司 ;A 0 V6 0型 超导 液 体核 磁 共 振仪 , 德
Fsh , 花秦 艽 ( a.s a na Ma i 。几 十 i )麻 c G. t mie xm) r 年来 , 对大 叶秦艽 的化 学 成分 、 药理 作 用 、 生物 学 特 性 研究 较多 , 现 其 化学 成 分 主 要 为 环烯 醚 萜 类 化 发
合物_ , 主 要 存 在 于 水 溶 性 部 位 和 脂 溶 性 部 1 且 ]

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獐牙菜苦苷。
①獐牙菜苦苷易被皮肤吸收,经酸及酶分解后的产物,能使皮肤血流旺盛,从而促进毛发生长,故用于治疗脱毛症
[14]。②獐牙菜苦苷抑制离体回肠、子宫、胆囊平滑肌及胆管扩约肌的自主节律性活动,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大于氨基比林,相当于吗啡或左旋四氢巴马汀。这是临床使用藏茵陈制剂治疗急性腹痛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症的理论基础之一。③獐牙菜苦苷具有抑制中枢神经及抗炎、退热、抗惊厥作用。④獐牙菜苦苷制剂对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有显著解痉作用,总有效率达88.3%[15]。
4.其他药理作用。
①秦艽碱甲直接抑制心脏引起的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②秦艽碱甲对大鼠、小鼠均有升高血糖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引起的。③秦艽碱甲小鼠灌胃及腹腔给药的LD50分别为486和300mg/kg。
(2)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
1.落干酸。
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脚肿胀和十四烷佛波醇乙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抑制率达44.4%[13]。
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韩玲(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528000)
【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93-02
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1)、麻花艽( Gentiana st raminea Maxim1)藏医均称为“解吉嘎保”,可止血,消肿,清腹热、胆热脉热[1]。藏医用全草治关节炎、肺病发烧、黄疸及二便不通[2]。其主要化学成分有落干酸(loganic acid)、龙胆苦甙(gen2tiopicroside)等[3]。
3.龙胆苦苷。
①保肝作用。龙胆苦苷对CCl4和GAIN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②健胃。龙胆苦苷刺激胃液和胃酸分泌直接作用。③抗炎。日本学者报道,用龙胆碱对Bucche法造成甲醛性关节炎的大鼠进行治疗,并设水杨酸钠作对照,结果表明龙胆碱抗炎效果优于水杨酸钠。④升血糖。徐丽娜报道,给大鼠腹腔注射龙胆碱,30min后血糖升高,持续3h;且剂量越大,升血糖作用越强。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产生麻醉作用。此外,尚能增加巴比妥类麻醉作用。⑥利胆。龙胆苦苷能增加大鼠胆汁分泌,促进胆囊收缩。

3种秦艽药材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3种秦艽药材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3种秦艽药材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比较赵兵;赵婷;高昂;倪士峰;田怡涛;王卫卫;陈千良【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醇提物强于各自的水提物,同样以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g/mL和0.5 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提物作用较弱,其中麻花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nL.结论 3种秦艽药材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Aim To analyze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vitro of extracts from three rhizome of Gentiana. Methods The disc diffus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antibacterial circle diameter, and the tube dilution method to determinat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 Results Three kinds of Gentiana decoction have a certain antibacterial effects on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water extract was stronger than the ethanol extract respectively. The decoction of Gentiana macrophylla was the strongest and the MIC was 0. 25g/mL. The decoction and ethanol extract of three kinds of Gentiana have an inhibition effects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thanol extract is stronger than the decoction. The MIC of G. macrophylla were 0. 125 g/mL and 0. 5 g/ mL respectively. The ethanol extract all were inhibited on Bacillus subtilis, while the aqueous extract were weak. The ethanol extract of G. straminea was the strongest and theMIC wasO. 0625 g/mL. Conclusion Three kinds of Gentiana medicines have a certain antibacterial effect, providing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drugs.【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42)006【总页数】4页(P971-974)【关键词】抑菌作用;大叶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作者】赵兵;赵婷;高昂;倪士峰;田怡涛;王卫卫;陈千良【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700;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5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治痹痛之功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

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研究现状

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研究现状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7卷第5期2021年3月Vol.37 No.5Mar. 2021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研究现状康 燕格桑顿珠张喜萍2(1.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850000;2.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各大学者的研究,从种质资源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药材繁育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了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藏药;麻花秦艽;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Q949秦艽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麻花秦艽为多年草本植物[1],是传统中药“秦艽”药材之一,属于龙胆科(Gentianaceae )龙胆属(Gentiana (Tourn.)L )植物。

麻花秦艽是一种很 有价值的藏药材,藏文译名解吉嘎保,属于解吉类药物。

解吉分为黑白两种,白的称“解吉嘎保”,黑的称“解吉那保”,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坡草地、河谷滩地和高寒草甸中,麻花秦艽花具有清热解毒的 功效[2-3],用于胃肠炎、肝炎、胆囊炎等叫其根作为常 用上品藏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皮疹及二便不通等症状叫近年来各大学者对产自四川、青海、云南和甘肃等地的麻花秦艽、特别是野生麻花秦艽的干燥根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甘12]。

1麻花秦艽的资源分布图1中灰色部分为我国麻花秦艽的种植资源图,麻花秦艽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 宁夏、湖北西部、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山沟河滩[13-151o图1麻花秦艽的种质资源图2麻花秦艽的生物学研究2.1麻花秦艽的植物学特征麻花秦艽为多年生草本,高10-35cm ,金株光 滑,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

须根多数,扭结 成1个圆柱形根。

花枝多数,斜升,黄绿色,稀带紫 红色,近圆形。

麻花秦艽化感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麻花秦艽化感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麻花秦艽化感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有清热利胆、舒筋止痛之功效,从麻花秦艽中提取的活性物质也有很大药用价值。

随着市场对麻花秦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促使麻花秦艽适宜栽培地重茬栽培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导致栽培地麻花秦艽的连作障碍严重。

从化学生态学角度来研究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已成为目前农业生态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对药用植物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证实多种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并且化感自毒作用是导致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

同时,多数药用植物中含有特殊的化学活性成分,是天然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

因此,本研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几种溶剂麻花秦艽叶和根浸提液对几种受试植物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旨在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轮作栽培制度的建立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溶剂麻花秦艽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的化感作用表明:麻花秦艽对受试植物的化感作用受浸提液浓度的影响,低浓度25mg/mL浸提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下却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低促高抑”效应。

其中对种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迟萌发或直接抑制萌发,幼苗生长中根和芽生长受到抑制,幼苗的形态结构发生畸形;相同溶剂不同器官相比,麻花秦艽叶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根浸提液;相同器官不同溶剂相比,麻花秦艽甲醇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它溶剂浸提液;浸提液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芽。

不同受试植物对麻花秦艽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随植物种类而异,受试植物中,油菜最为敏感,燕麦最不敏感。

2、麻花秦艽水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紫花苜蓿后,测定受试植物体内SOD、 POD、CAT的酶活性及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浸提液对受试植物体内SOD、POD、CAT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同时MDA含量明显增高,而根系活力明显降低。

及己根醇提物抗炎作用的研究

及己根醇提物抗炎作用的研究

及己根醇提物抗炎作用的研究
孙淑萍;李胜利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3(011)007
【摘要】目的考察及己根醇提物是否有抗炎效果.方法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以雷公藤多苷片为阳性对照,及己根醇提物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考察及己根醇提液对角叉菜胶足跖肿胀的影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结果及己根醇提液对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效果、能抑制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有抑制作用.结论及己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孙淑萍;李胜利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骨伤科,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簇花清风藤醇提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2.长春七醇提物镇痛与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3.藏药麻花秦艽不同部位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4.黄牛茶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5.不同产地金钗石斛醇提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药麻花秦艽不同部位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目的:观察藏药麻花秦艽不同部位醇提物的抗炎作用。

方法:72只雄性SPF 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醋酸泼尼松组(10 mg/kg)及麻花秦艽地上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10、30 g/kg)与麻花秦艽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10、30 g/kg),每组12只;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6次;末次给药40 min后于小鼠右耳廓正反两面均匀涂抹二甲苯(0.05 mL)以建立耳肿胀模型,考察各组小鼠的耳肿胀度,并计算耳肿胀抑制率。

分组同上;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5次;末次给药40 min后于小鼠右足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9%氯化钠溶液(0.05 mL)以建立足肿胀模型,考察各组小鼠的足肿胀度,并计算足肿胀抑制率。

无菌条件下将灭菌棉球植于小鼠鼠蹊部皮下以建立肉芽肿模型;分组同上,建模24 h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次;末次给药24 h后剥离棉球,考察各组小鼠的肉芽肿胀度,并计算肉芽肿胀抑制率。

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等体积0.5% CMC-Na 溶液)、模型组(等体积0.5% CMC-Na溶液)、醋酸泼尼松组(7 mg/kg)及麻花秦艽地上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7、21 g/kg)与麻花秦艽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7、21 g/kg),每组12只;灌胃給药,每天1次,连续30次;灌胃给药4次后于大鼠右后足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 mL)以建立关节炎模型;建模18 h后,考察各组大鼠的足肿胀度,并计算足肿胀抑制率,建模20 d后进行大鼠全身关节病变评分,末次给药24 h后称定大鼠胸腺、脾、肾上腺质量和体质量并计算相应脏器指数。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麻花秦艽地上部位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麻花秦艽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67.12%、27.39%、19.86%、54.79%;麻花秦艽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小鼠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P<0.01),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4.63%、46.07%;醋酸泼尼松组、麻花秦艽地上、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小鼠肉芽肿胀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肉芽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2.52%、14.02%、23.36%、21.50%、35.58%;醋酸泼尼松组和麻花秦艽地上、地下部位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均显著降低,全身关节病变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脾脏、肾上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麻花素艽地上、地下部位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各脏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麻花秦艽地上、地下部位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ibetan medicine Gentiana straminea. METHODS:Totally 72 male SPF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group (constant volume of 0.5% CMC-Na solution);prednisone acetate group (10 mg/kg),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of G. straminea (10,30 g/kg),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10,30 g/kg),with 12 mice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relevant medicine intragastrically twice a day for consecutive 6 times. Fourty minites after last medication,ear-swelling model was induced by evenly smeared with xylene (0.05 mL)on both sides of the right auricle. Fourty minitesafter modeling,the ear swelling degree and inhibitory rate of ear swelling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calculated. Grouping was the same as above,and then they were given relevant medicine intragastrically twice a day for consecutive 5 times. Fourty minites after last medication,mice were given 1% carrageenan 0.9%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0.05 mL subcutaneously via right feet to establish feet swelling model;the feet swelling degree and inhibitory rate of feet swelling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calculated. Sterile cotton balls were planted in groin area of mice under the aseptic condition subcutaneously to establish granuloma model. Twenty hours after modeling,grouping was the same as above,and then they were given relevant medicine intragastrically once a day for consecutive 10 times. Twenty hours after last medication,the cotton balls were removed;the granulation swelling degree and inhibitory rate of feet swelling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calculated. Eighty-four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d group (constant volume of 0.5% CMC-Na solution),model group (constant volume of 0.5% CMC-Na solution),prednisone acetate group (7 mg/kg),aerial part ethanol extract of G. straminea 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7,21 g/kg),ethanol extract of G. straminea underground part 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7,21 g/kg),with 12 rat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relevant medicine intragastrically once a day for consecutive 30 times. After 4 times of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rats were injected with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0.1 mL)into the right hind foot to establish arthritis model. Eighteen hours after modeling,the feet swelling degree and inhibitory rate of feet swelling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calculated;20 d after modeling,systemic lesion scor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conducted;24 h after last medication,the weight of thymus,spleen,adrenal gland and body weight were weighed and relevant viscera index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the auricle swelling degree of mic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rednisone acetate group,high-dose group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of G. straminea,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P<0.05 or P<0.01);inhibitory rates of ear swelling were 67.12%,27.39%,19.86%,54.79%,respectively. Feet swelling degre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P<0.01);inhibitory rates of feet swelling were 34.63% and 46.07%. The granulation swelling degre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rednisone acetate group,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of G. straminea,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P<0.05 or P<0.01);inhibitory rates of granulation swelling were 42.52%,14.02%,23.36%,21.50%,35.58%,respectively. The joint swelling degree of rat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rednisone acetate group,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of G. straminea,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P<0.05 or P<0.01);while systemic lesion scor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thymus,spleen,adrenal indexes of rat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odel group (P<0.01);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viscera indexes of ratswere not statistical different in 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of G. straminea,low-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P>0.05). CONCLUSIONS:The ethanol extract from aerial part and underground part of G. straminea both hav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KEYWORDS Gentiana straminea;Aerial part;Underground part;Alcohol extract;Anti-inflammatory effects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1],是青海省道地药材[2],以全草或根和花入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