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艺术-谢谦-习题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戎昱去年长至①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②。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夏至。

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②獬(xiè)豸(zhì)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作此诗之时,已被贬谪到辰州,正是寒冷的冬至日,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让他难忍悲凉,感慨万千。

B.去年夏至,诗人还在京城为官,头戴华冠,手持法杖,踌躇满志,为朝廷效命。

C.由颈联可知,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仕进,迫切地想荣归京都,面见天子;不愿寄身荒野,功业无成。

D.尾联中,诗人一直未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心忧家国,却无可奈何,只能独立江边,涕泗横流。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这里借指离乡宦游的才子。

②窣地,拂地,拖地。

春袍,指初入仕途官员穿的青色官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

B.“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采用拟人,借春草之“怨”委婉地表达自己倦宦思归。

C.“落尽梨花春又了”既写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又暗示自己的仕途将上新台阶。

D.“接长亭,迷远道”照应“露堤平”,写出春草更加的茂盛,连接起了堤上的长亭。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八 诗歌鉴赏(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练习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八 诗歌鉴赏(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练习解析版)

第02讲诗歌形象类鉴赏(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

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

②乾道:孝宗年号。

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

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 2.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

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

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

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游赏心亭①(宋)王珪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

“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类似境界。

B.第二句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到海门”写江水一泻千里。

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暗示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弥深。

“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

D.“黄旗”“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

(2)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如何表达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2.塞下曲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是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画面苍凉,气势恢宏。

C.七八两句以深刻的议论收笔,在生动的场景中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D.此诗构思上用侧面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2)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1.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5讲 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 练习(原卷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5讲 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 练习(原卷版)

第05讲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谢寺①双桧②刘禹锡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③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即法云寺,原是东晋大都督谢安的住宅,后其姑母削发为尼,遂改住宅为寺,故世称“谢寺”。

时诗人30岁,因回忆曾在杜佑军中任职所作。

②桧:一种常绿乔木。

③龙象界:佛界。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安石父王益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

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

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酬和类 专题练习合集 (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酬和类 专题练习合集 (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酬和类专题练习合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①苏辙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尉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诗中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2.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王令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注】满子权:为王令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下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从而为全诗奠定基调。

B.颔联诗人触景生叹,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暗含了诗人对人世的感喟。

C.颈联诗人向友人倾诉自己境况,表达了即便怀才不遇,志向也定会实现的信心。

D.本诗中所选的意象如“暮蔼”“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

4.“楼上人愁意思深”一句中“意思深”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2021年整理)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

(2021年整理)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

(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班级姓名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诗的中间两联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浅论诗歌意境的三个层次

浅论诗歌意境的三个层次

浅论诗歌意境的三个层次浅论诗歌意境的三个层次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意境可分为诗人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这三个不同的层次。

关键词:意境诗人诗歌读者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意象”是“表意的象”。

“意境”则是“意中之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

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姜斋诗话》),说的就是意境。

意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

这三种意境应当是统一的,但事实上并不统一。

诗人之意境在未拆诸语言之前,除了他本人之外,谁也不能体会。

而诗人一旦将自己头脑中浮现的意境诉诸语言以诗的形式凝固下来,就成为一个客观的存在,这诗歌之意境和诗人之意境就不一定完全相同,诗人头脑中浮现的意境未必能完美地诉诸语言符号。

而读者接受这些语言符号,在自己头脑中再现的意境又必定带着读者主观的成分。

因为读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想象、联想和类比,才能把凝固的语言符号还原为生动感人的画面,所以读者之意境也不一定能与诗人之意境相吻合。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1]所说的就是这种差异。

在从诗人到读者的这个链条中,诗歌虽然是一个中间环节,对它的解释难免带有解释者的主观性,但它毕竟无须依赖读者而存在。

读者不一定都能进入意境。

读者不能进入意境,不等于诗就没有意境。

读者之意境对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并没有规定作用。

后者可以不同于前二者,但不能界定和改变前二者。

因此,若论意境就应该首先确定所论是哪一个层次上的意境。

如果是论诗人之意境,那么也就是意境之形式。

如果是论诗歌之意境,那么也就是论意境之表现。

如果是论读者之意境,那么也就是论意境之感受。

这是互相联系着的各不相同的问题。

既然读者之意境是一种感受,那么就应该分析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中国诗歌艺术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诗歌艺术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诗歌艺术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木”指参考答案:树叶2.以下诗句中写洞庭湖的是参考答案: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_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_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作者是参考答案:张祜4.“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的作者是参考答案:孟郊5.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所写景色是以下哪一地区的?参考答案:成都6.语感是对词语音调、色彩、修辞及联想效果等的高度敏感。

参考答案:正确7.以下各种艺术手法与诗歌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效果类似的有参考答案:中国画的“枯笔技法”_书法“飞白”艺术_京剧虚拟场景8.朱庆馀“画眉深浅入时无”问的是参考答案:文字合不合时风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作者是参考答案:秦观10.“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出自杜甫的参考答案:《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11.“宣室求贤访逐臣”的皇帝是参考答案:汉文帝12.提出“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的是参考答案:严羽13.以下哪些诗句出自李商隐?参考答案: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_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4.以下哪些句子出自苏轼?参考答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_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_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5.“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忘言”应理解为参考答案:领悟了自然的“真意”,“得意而忘言”。

16.“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将视觉和以下哪一种感觉沟通?参考答案:听觉1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说杜甫早在青年时代就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

参考答案:错误18.《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鼓瑟的是参考答案:曾皙19.以下诗体中,属于近体格律诗的是参考答案:七言绝句20.汉字的每个字都具备如下要素:参考答案:形_义_音21.以下词汇中,描写夕阳的是参考答案:夕曛_残照_晚照22.中国古典诗歌语序的变化灵活多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手法

诗歌专题训练-------手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岁晚①幽兴陆游万里风波行路难,君恩尚许缀祠官。

中庭郁郁药苗长,绝壁飕飕松吹寒。

泥巷有人寻杜甫,雪庐无吏问袁安②。

清晨对镜增幽致,龟屋③新裁二寸冠。

【注】①岁晚:诗人致仕后闲居山阴,时年79岁。

②袁安:东汉末年名士。

③龟屋:指玳瑁类饰品。

1.本诗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芹圃【清】敦敏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酶白眼斜。

【注】【注】芹圃:即曹雪芹。

酕酶(máotáo):大醉的样子。

2.首联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武夷山中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诸将(其二)①杜甫韩公②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③,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④。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注]①《诸将五首》是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组诗,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戏作诗(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戏作诗(含答案)

诗歌专题训练--------戏作诗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陆游其二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其四群胡束手仗天亡①,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注】①仗天亡:金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连老天也要消灭它。

仗,凭借、依靠的意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二前两句写在刺骨寒风中,全副武装的骑兵横渡黄河,借助云梯攻破了敌人的堡垒。

B.其二第三句,将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敌人比作四散的鸟兽,形象生动地说明敌人已不足为惧。

C.其四前两句实写了金军丢盔弃甲的溃败场景,笔力雄健,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战斗情怀。

D.其四后两句中,大获全胜的将士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夜半时分又攻入了敌人的辽阳城。

2.“雪”在这两首诗中有多重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①辛弃疾鼓子花②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

今朝拄杖过西乡。

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

白头陪奉少年场。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六十二岁,时词人赋闲于瓢泉。

②鼓子花,即旋花,形似鼓。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子花在春天开得非常繁盛,这一充满生机的景象引发了词人许多的思绪。

B.词人想要去观赏牡丹花,“急呼”与“忙”表现了他前往赏花的急切心理。

C.“红紫成行”此处用颜色代指牡丹,写出牡丹虽经受狂风暴雨却依旧艳丽。

D.词人深受百姓尊重且性格随和,到西乡之后,许多少年陪伴词人共赏牡丹。

4.有评论认为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妙,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陆游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①破旗枪②。

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③汤。

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

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④香?[注]①磑:石磨。

②旗枪:茶叶。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技巧导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技巧导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技巧导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技巧导读阅读测试题及分析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诗歌创作时要遵循的原则?
A.形式自由
B.准确表达
C.意境独特
D.长篇叙事
2.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诗歌的特点?
A.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B.言简意赅,意象丰富
C.自由独特的形式
D.沉稳庄重的语言
3.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押韵和格律
B.形象和意象
C.比喻和修辞
D.对仗和排比
4.下列哪种手法在现代诗歌中常见?
A.抒情叙事
B.寓意隐喻
C.客观描写
D.夸张夜色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诗歌的主要创作特点,并举例说明。

2.请解释下列诗句中的意象:
“湖泊寒冷而纯净”
三、写作题
请根据以下素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素材:
红叶飘落,秋叶无痕
寂寞的季节,时光匆忙
雨声淅沥,夜色寂寥
岁月悠长,那些过往
注意:请注意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创作一首有现代诗歌特点的诗歌作品。

四、分析题
请分析以下诗句的形象和意象,并解释其所表达的情感。

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以上是《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技巧导读阅读测试题及分析》的内容。

希望能对你学习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有所帮助。

祝你成功!。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之视听结合试题汇编15题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之视听结合试题汇编15题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之视听结合试题汇编15题艺术手法之视听结合试题汇编15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月夜怀故人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首联通过写“清夜”“月”“藓庭”等,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

B.颈联在前两联写景的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进行点题抒怀。

C.尾联中诗人遥想故人,间接抒发了月下怀念故人而产生的孤独与忧伤之情。

D.本诗的语言简练朴实,用词精当,体现出了温柔敦厚、平正朴实的诗风。

(2)请简要分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1)C.“间接抒情”错,尾联“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直接写自己的感情“愁”,应为直接抒情。

故选C。

(2)颔联“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意思是说: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

这是写景的句子,本题考查写景的艺术。

首先运用的视听结合的手法,视觉“梧桐疏影”,听觉“蟋蟀乱声”;这句诗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老”“秋”在对景色的描写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1)C(2)①视听结合。

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

②以动衬静。

以蟋蟀声乱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心绪不宁。

③借景抒情。

作者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这凄清之景中,表达因思念而忧伤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渔家傲谢逸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

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

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9. 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6分)10. 请赏析词句“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表达效果。

(5分)答案:9. 先以小舟出钓穿鱼而归表现闲适之情;然后引用子牙直钩之典,表达怀才不遇的怅恨;最后描写食鱼饮酒,抒发自得之乐与孤独之苦。

诗歌风格测试题及答案

诗歌风格测试题及答案

诗歌风格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古典诗歌的特点?A. 韵律和谐B. 意象丰富C. 语言直白D. 情感深沉2. “床前明月光”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3.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比,更注重以下哪一点?A. 形式的固定性B. 语言的规范性C. 情感的直接表达D. 意象的传统性4.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明月几时有D. 举头望明月5.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诗歌是一种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它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7. 古典诗歌的韵律通常遵循_________,而现代诗歌则更注重_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渴望。

9. 诗歌中的“__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喻或象征来增强表达效果。

10. 诗歌的创作往往需要诗人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感受。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的主要区别。

12. 举例说明诗歌中的“意象”是如何帮助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3. 论述诗歌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一、1. C 2. A 3. C 4. A 5. A二、6. 语言,节奏,韵律 7. 韵律规则,自由表达 8. 《水调歌头》,亲人团聚 9. 拟人 10.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三、11. 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受古典诗歌的格律限制,语言更加口语化,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个性化。

12.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能力训练-按题材分类(参考答案)

诗歌能力训练-按题材分类(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客心”指游子的心意。

诗人“惊”的原因有:由落叶想到季节变化,时光流逝;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由落叶“惜故林”激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全诗借“落叶”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2、【参考答案】诗人先写梦见故园情景,用梦境寄寓思归之情。

接着写早晨哀怨的角声更引发了思归之情,于是愁肠欲断,而又无人知晓。

最后写起床独自徘徊,唯有残月相照,用寂寞冷清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思归之情。

3、【参考答案】“惊”字表明作者身在异乡,四处奔波因而对景物变化十分敏感。

“惊”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时才能回家乡”的感慨。

(2)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

4、(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

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参考答案】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5、(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参考答案】“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

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参考答案】“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6、【参考答案】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7、(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参考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第05讲 诗歌形象类题目(练)-《三步复习方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

第05讲  诗歌形象类题目(练)-《三步复习方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

第05讲诗歌形象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效孟郊体(其一)谢翱①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②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③,波涛在孤树。

[注]①谢翱。

南宋遗臣,景炎元年七月,文天祥在南剑州建都督府。

谢翱倾家募乡兵役效,任咨议参军,文天祥殉国后流浪浙江。

②牵牛:星名,俗称牛即星。

③南宋遗民惯用“秋风吹巢薄”喻指国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不着一字表现了秋夜月光的明亮、皎沽。

B.诗人心意烦乱,夜不成寐,步于空旷庭院,疑心有人,却又百寻不见。

C.“海白夜疑曙”,其实天并没有发亮,只是海色生白,令诗人有了错觉。

D.尾联的景物描写暗喻亡国之状,隐含着诗人对元兵扫荡南宋的痛恨之情。

2.诗的首联写到庭院、柏影、荇藻,对表达诗歌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杨果一杯聊为送征鞍。

落叶满长安。

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

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

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

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

4.“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故人寄茶李德裕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注]作者一说曹邺。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

0022《中国古代诗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2秋作业参考答案

0022《中国古代诗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2秋作业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高峰,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F.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歹.「木兰诗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春江花月夜》于.「《代悲白头翁》.「《长安古意》,「《在狱咏蝉》3、《登幽州台歌》是()的作品.「骆宾王.「陈子昂/.□李白.「杜审言4、“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周邦彦温庭筠.「杜甫曾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又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对其后期创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力, r庾信前期诗文的思想内容轻浅薄弱,多是奉和、应制之作,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并未超越萧纲及周围诗人。

守38、以下属于“江西诗派”的诗人有().F陈与义守・「贺铸.「黄庭坚H.「陈师道/判断题3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高适。

,「A N.「B.x V40、“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椁、揭傻斯四人,作为馆阁文臣,以长于写朝廷典册和碑版而享有盛名。

.「A.V 7.「B.x41、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也是“奇崛险怪”诗风的创立者。

r・J5.X42、“桐城三祖”是指姚鼐,方苞和刘大概。

B.x43、李白曾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誉王维的人格。

,A.d.「B.x V44、明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发物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

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年间, 他们以王世贞为核心,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王廷相等人,先后中进士,在京不时聚会,诗酒酬唱,倡导复古,意气风发。

.「A.q.「B.x U45、在晚明文学中,“公安派”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字伯修)、袁宏道(字中郎)、袁中道(字小修)兄弟,时称“三袁”,因是湖北公安人,故名“公安派”。

.R A N2.C B.x46、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R A W2.C B.x47、“初唐四杰”中没有杨炯,「A W.「B.x V48、《九章》共有九篇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2003-2004学年试题
请在以下参考试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1、论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2、古典诗词中的时空问题
3、古典诗歌用典艺术得失探
4、论古诗词的声色之美
5、说古典诗词的“以小见大”
6、说诗词的“虚”与“实”
7、试论古典诗词的“含蓄”
8、“无理”与“多情”
9、写形与写神
10、联想之妙
要求:
1、言之有物,不发空论。

2、以美文论美文,语言流畅,文笔优美。

第一讲:
1、唐代诗人李康成的《采莲曲》与现代诗人朱湘的《采莲曲》,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2、试比较分析李白《忆秦娥》与李清照《声声慢》的句式特点。

3、选取几首诗、词、曲细读,领会其不同的情调特征。

4、朗读闻一多的《洗衣歌》,领会其节奏感是如何形成的,它与古典诗词的节奏有何不同?
第二讲:
1、举例说明“移情”的双向作用。

2、杜甫《赠卫八处士》这一类诗歌抒情有什么特点?
3、以《再别康桥》或其它现代诗歌为例,说说现代诗歌的情感因素及表达方式。

4、有人认为,诗歌中的唯情主义走向极端就会成为滥情(正象唯理主义走向极端变成枯燥的说教),你如何看此问题?应如何把握“抒情”与“滥情”之间的分寸?
第三讲:
1、《上山采蘼芜》中的女主人公性格与《诗·卫风·氓》的女主人公相比有什么不同?
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被休离开焦家前“严妆”的一段描写对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有何作用?
3、《圆圆曲》的叙事顺序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长恨歌》有什么不同?这样叙事有什么好处?
4、《蚕马》的叙事方式和传统叙事诗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第四讲:
1、广义的哲理诗与狭义的哲理诗有些什么不同?
2、诗中言理与抒情有无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什么样的?
3、你认为诗应如何言理?请在中外诗歌中找一、二首为例说明你的观点。

4、宋人所提倡的“理趣”应如何理解?
第五讲:
1、戏曲唱词与古典诗词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2、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有一长段独白,也被称为“雷电颂”,可否当作诗歌来读?为什么?
第六讲:
1、为什么唐代以后,“歌诗”这种音乐形式就逐渐消失了?
2、是什么导致了诗、词等艺术形式一点点远离民间而成为文人的案头创作?
3、词的兴盛与宋人的心态有什么关系?
4、两汉乐府、六朝民歌、唐宋词、元散曲等与今天的流行歌曲有何异同?
5、选一首你认为有诗意的流行歌曲进行分析。

第七讲:
1、结合诗作思考题画诗与画的“神合”。

2、嵇康《送秀才入军》(十四)有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画家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为什么?
3、试选取几首王维诗作,细细品鉴,以体味“诗中有画”之趣。

第八讲:
1、《蒹葭》中“秋水伊人”意象,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2、《暗香》词中的意象,大多是隐喻,它们暗示什么?
3、试分析《爱情》中的意象。

4、《雨巷》弥漫着的迷离凄婉,是通过怎样的意象营造的?
第九讲:
1、“意境”和“意象”有什么联系?
2、前人论诗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应当如何理解?
3、你是否赞同“境由心造”之说?为什么?
4、说说王昌龄《闺怨》和无名氏《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意境是如何形成的。

5、选取一两首你喜爱的诗歌,尝试参与“意境的再创造”。

第十讲:
1、想象和联想有何重要作用?试举出你所熟悉的诗歌加以对比分析。

2、想象与联想有何区别与联系,诗歌中这二者是否可以截然分开?请在中外诗歌中找出一、二首说明你的观点。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如何体现“辞断而意属”的?
第十一讲:
1、试分析李商隐《雨夜寄北》一诗的时间安排方式,请在【阅读】中找一首时间安排较独特的诗,与李诗比较、赏析。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一死生,齐万物,认为自然、人生可以一种变化的观点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逍遥游》);“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

苏轼《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是中国式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哲学观念,试分析这些观念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时空观有何联系。

3、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无尽的时空,没有西方传统的那种忧虑精神(如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上下纵横的苦苦探索),相反是一种亲近的态度,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杜甫);“目送飞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水光山色与人亲”(李清照)…….这种精神也明显都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如西方的透视法与中国山水画布局之显然差异),试分析这种现象,并思考其潜在的哲学背景。

第十二讲:
1、试分析《关雎》的比兴。

2、张衡《四愁诗》运用了一系列象征与隐喻,试分析它们的意义。

3、李白《长相思》和《远别离》表现怎样的情感?
4、试分析北岛诗?lt;P align=left>4、有人认为,诗歌中的唯情主义走向极端就会成为滥情(正象唯理主义走向极端变成枯燥的说教),你如何看此问题?应如何把握“抒情”与“滥情”之间的分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