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详解
永字八法 讲义
讲义一、永字八法:即“永”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的基本笔画,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点为侧。
2,横为勒。
3,竖为弩。
4,钩为趯。
5,提为策。
6,撇为掠。
7,短撇为啄。
8,捺为磔《笔阵图》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横如千里之阵云,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弩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二、点画的分类与详解1,点1.1点的分类:(1)方点,(2)圆点。
圆点又分为左向点、右向点、直点、提点、长点等。
1.2点的写法:(1)方点:左上逆锋,右上轻提,右下顿,左下行,左上回笔调锋,正下行,提锋收笔(2)右向点:左上逆锋(笔锋渐提)右下顿笔(有圆收之势),左上提锋收笔(3)左向点:与右向点相反(4)直点:露锋入笔,行笔铺毫,提锋正上收笔(5)提点:露锋入笔,铺毫右下行,提笔回锋,调整笔锋准备右上行笔,右上露锋出尖笔(6)长点:同反捺。
2,横画2.1横的分类:(1)长横,(2)短横2.2横的写法:(1)长横的写法:左逆锋,右下顿笔,右上提笔,调锋,右向行笔(渐提至中部,后渐按),右上轻提,右下顿(有圆转之势),左上回锋收笔(2)短横的写法:左逆锋,右下顿,右上行笔,提锋右下轻收笔。
3,竖画3.1竖的分类:(1)悬针竖,(2)垂露竖3.2竖的写法:(1)悬针竖的写法:起笔同右向点的写法,点收笔后,铺毫向下行笔,最后露锋出笔。
(2)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同右向点的写法,点收笔后,铺毫向下行笔,收笔时笔锋偏左行,转右下行,最后,右上回锋收笔4,撇画4.1撇的分类:(1)平撇,(2)竖撇,(3)斜撇,(4)柳叶撇4.2撇的写法:(1)平撇的写法:右上逆风,右下顿笔,左上收笔,调锋往左下,露锋平出尖(2)竖撇的写法:起笔以及行笔的前段与竖画相同,至中间,行笔方向渐往左下,渐渐变细,露锋出尖。
(注意线条的弧度与弹性,不能出现弧度过大或者线条疲软)(3)斜撇,起笔同右向点,行笔直接往左下,稍有弧度,不能过大,露锋出尖(斜撇的特点是较为劲挺、凌厉)(4)柳叶撇:露锋入笔,渐行渐铺毫,中断最粗,过中断后渐渐提笔,最后露锋出尖(注意行笔过程中的弧度与线条的挺拔,线条不能太平)5,捺画5.1捺的分类:(1)斜捺、(2)平捺、(3)反捺5.2捺的写法:(1)斜捺:左上轻逆锋,右下行笔,铺毫,越铺越厚,至最厚处,停驻,慢慢提笔右行,渐行渐提,露锋出尖。
“永字八法”毛笔字书写法则,欧体基本笔画特点与应用,初学必看
“永字八法”毛笔字书写法则,欧体基本笔画特点与应用,初学必看“永字八法”是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个笔画: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分别代表了楷书中的: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
古人选择‘永’字作为范字,虽然并不十分科学,但,除了‘永’字,就没有更合适的字了。
(一)点点在“永字八法”中称为(侧)。
因书写时须侧其笔而得名。
‘点’在字中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形态,常用的有:右点/在所有‘点’中难度最大,因为需要一笔写出‘三角一肚’,不能回笔和复措,还要把握好角度和位置。
左点/左点难度相对较小,虽然也要有(三角一肚),但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回笔,还可以在收笔时出锋,多用在字的左边。
上竖点/是把右点写成了一短竖,目的是增加右点的份量,使字更加稳固和端庄。
凡是右点在字的正上方,都可以写成上竖点。
下竖点/与上竖点有所区别,上竖点入笔藏锋,上粗下细;下竖点入笔露锋,上细下粗,收笔均不露锋。
横点/是把右点写成一短横,使字更加稳重有味道,但不是所有的右点都能写成横点,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不用。
横撇点/也是右点的一种变写,为了使笔画之间有呼应,产生流动感,避免呆板。
(二)横横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
其意是指马缰末端衔于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又因写横画须勒住其笔。
常用的横画有:长横/凡是长横,都要左底右高中间稍细,即为抗肩。
书写时要注意起笔、收笔、运行角度和粗细变化。
中横/在字中往往起到支架和衔接作用,所以要写的相对粗壮结实,在字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抗肩角度。
短横/入笔要轻,收笔要重,但收笔不刻意强调顿笔,显得轻盈秀气。
(三)竖竖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努)。
因书写时笔管与笔尖都是逆偃向上,而后用力下行,有如引弩发矢。
常用的竖画有:垂露竖/要直但不一定都是正的,在左侧时往往向左斜,在右侧时向右斜,只有在中间时才是垂直的。
有时垂露竖可以代替悬针竖。
悬针竖/凡是悬针竖,不分长短大小,都是垂直的,多用在字的中间,与垂露不同在于收笔要露出尖锋。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中国古代以墨宝文字系统为基础,在绘制图案文字时,都是以“八字”的原理进行构筑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永字八法的传播。
永字八法,以一个完整的八字调和而成,在构筑字形时,能够较快地建立出一个完整的构筑字体,更加统一文字风格,也使字体更加易于书写,以及更加精致美观。
永字八法分为横法和竖法。
横法又分为四类:平横、中横、小横、立横;竖法又分为四类:大竖、小竖、撇、点。
其中,横以一横两竖为构筑原则,竖以两横一竖为绘制原则。
永字八法的横法1、平横:横两端对齐,外形为一条竖直的长线,中间均匀弯曲,使字体看起来挺拔、精致、大气。
2、中横:横两端平行,长度有些短,并且弯曲角度比平横略小,使字体看起来更加精致、活泼、大气。
3、小横:横两端平行,长度比中横要更短,多用于构筑词素中的横字;4、立横:横两端对齐,短而细,多用于词素中的横字,以及构筑拓印专用字体。
永字八法的竖法1、大竖:竖两端垂挂,粗而短,多用于构筑元音字和多音字;2、小竖:竖两端垂挂,细而短,多用于构筑辅音字;3、撇:斜线,两端均为斜向下,或者下斜右斜,多用于构筑拼音字;4、点:横短竖长,一般用于构筑元音字、多音字和辅音字的末端。
永字八法通过调节横竖的结构、角度、长度等,来获得各类字形,从而构筑完整的文字结构。
在古代,永字八法在构筑字节形式上效果明显,被称为最完美的字形构筑原则,并且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绘制中国文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记载,永字八法是由尧时期的大书法家骑士卿发明的。
他通过观察汉字的字形结构,提出了基于横竖结构、轮廓线、曲线以及圆角等基本原则,以一个完整的八字调和而成,用以构筑完整的字形,形成了永字八法的雏形。
随后,永字八法在不断的演变历史中,书法家再次提出了新的构筑原则,更新改变永字八法的本质,并且不断调整构筑元素来更好的适合新的书法文化。
今天,永字八法仍然是文字书写的重要原则,且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字中的细节,也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是一种有益的基础知识。
硬笔书法-永字八法ppt
04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名家作品欣赏
名家作品一览
展示了一些著名硬笔书法家的作品,如田英章、卢中 南等,强调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特点分析
分析了这些名家的作品特点,如结构严谨、线条流畅 、气韵生动等,并指出其在硬笔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了一些优秀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这些 作品在结构和线条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表现 力。
02
永字八法详解
点法
总结词
点是字的起始,需饱满浑厚,力 透纸背。
详细描述
点分为侧点、垂点、挑点和圆点 ,书写时需注意笔锋入纸的角度 和深度,以及笔画的粗细变化。
横法
总结词
横如千里阵云,要平实稳定。
详细描述
横分为长横和短横,长横要略带弧度,短横则需平直有力。书写时需注意起笔 和收笔的细节。
直法
钩法
总结词
钩如鹰,要挺拔有神,刚中带柔。
详细描述
钩分为竖钩、弯钩和斜钩,书写时需注意钩的形状和角度, 以及与笔画连接处的处理。
提法
总结词
提如刀,要锐利有神,干净利落。
详细描述
提分为直提和斜提,书写时需注意笔 画的方向和角度,以及笔锋的运用。
折法
总结词
折如环,要圆润有力,转折自然。
VS
详细描述
折分为横折、竖折和撇折,书写时需注意 折的角度和方向,以及笔画之间的衔接。
总结词
直如矢,劲如铁,直中求曲。
详细描述
直分为竖直和直横,书写时需注意笔画的垂直度和挺拔感,同时要在直中展现一定的曲度变化。
撇法
总结词
撇如剑,要挺拔有力,势如破竹。
详细描述
撇分为平撇、斜撇和竖撇,书写时需注意笔画的方向和角度,以及笔锋的运用。
【永字八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这就是最全的小楷书法史
【永字⼋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这就是最全的⼩楷书法史【永字⼋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书法界流传⼀个说法,即把“永”字写好,就可以达到书法⼊门⽔平。
永字⼋法,是中国书法⽤笔法则。
以“永”字⼋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法。
在永字⼋法中,点称作侧,横称作勒,竖称作弩,钩称作趯(tì),挑称作策,长撇称作掠,短撇称作啄,捺称作磔(zhé)。
永字⼋法,借⽤“永”字的各个笔画来说明书写汉字笔势的⽅法,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
1、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笔,势⾜收锋。
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应取倾斜之势,如巨⽯侧⽴。
如果点成平卧或正⽴,则呆痴失势。
2、横为勒,逆锋落纸,中锋⾏笔,回锋收笔。
保持“逆⼊平收,有往必收”之势,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横为勒,如⽤缰勒马。
如果横直或下斜则疲沓⽆⼒。
3、直笔为努,中锋落笔,不宜过直,太挺直则⽊僵⽆⼒,⽽须直中见曲势。
竖为努,⽤⼒也。
竖画,如⼸弩直⽴。
过直如枯⽊⽴地,虽挺直⽽⽆⼒。
4、钩为趯,驻锋提笔,使⼒集于笔尖。
钩为趯,跳跃,仿佛⼀跃⽽起,与接下来的挑画相呼应。
5、挑为策,发笔舒展,结笔有⼒。
仰横为策,如⽤鞭策马。
6、长撇为掠,起笔有⼒,出锋稍肥,⼒要送到。
撇为掠,如⽤篦掠发。
7、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峻利。
短撇为啄,如鸟啄物。
8、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收锋重在含蓄。
捺为磔,表⽰笔锋要开张。
“永”字的⼋个笔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其他笔画横钩、竖钩、横折撇等,则是其演变。
“永”字从第⼀笔的起笔到最后⼀笔的收笔,笔画与笔画之间关联呼应,隐含着笔断意不断的意境,脉络畅通,全字点画的迎让、开合都彼此关联,凝神于⼀处。
初学书法,可学习使楷书基本笔画写法具体化的永字⼋法。
永字⼋法的⼋种正楷笔势和⽅圆兼施的结字⽅法,是中国书法的经典模式。
【没错,这就是最全的⼩楷书法史】在中国古代,⼩楷是⽂⼈⼠⼤夫科举从政、治学为⽂的基本⼿段,也是⼀种最为常⽤和实⽤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多能写⼩楷,尤善⼩楷的⼤家也不少。
“永字八法”,原来是这么回事
“永字八法”,原来是这么回事永字八法是古人根据《兰亭序》中的“永”字而归纳出来的八种用笔法则,其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
“永字八法”的渊源上可以追溯到钟繇,后到唐张旭又有所发展(更广泛地被熟知与接受)。
“永字八法”包括“侧、勒、努、趯(tì)、策、掠、啄、磔(zhé)”八种笔画:1、点为侧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有倾斜的意思。
点应该像侧立的巨石一样,不能平卧或者太过方正,平卧方正的点容易显得呆板。
点如一个字的头,要昂首。
侧立的点画如高山坠石,险峻雄踞,气势尽显。
2、横为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画常常向右上方倾斜,即“抗肩”。
像骑兵勒住马的缰绳一样,缓去急回。
横画不能够下斜,除非是字的结构需要,否则也不能太过平直。
书写时不能浓墨重描,显得骨力全无;也不能顺势拖行,而是要推行,缓缓中锋行进,显示出力量感。
3、竖为努竖为弩,用力也。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应该像弓弩直立一样,富有力道。
竖画内直外曲(可以通过笔画中部线条细一些来实现),就像站稳军姿的军人一样,挺直腰背,挺拔有力,虽然是站立静止的状态,却让人感觉有一种刚强的内劲在骨子里。
竖画常常会作为一个字的主笔,所以一定要挺拔有力,自信昂扬。
4、钩为趯(tì)钩为趯。
写钩时,常常先蹲锋,然后踆锋取势,蓄足力后,顺势出锋,力达锋尖。
就像跳远时,需要先下蹲蓄力,然后借势腾跃而出。
5、提(挑))为策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这里的“策”是策应的意思。
提笔自下而上,往往与下一笔画相互策应。
如三点水中第三点的提,常常与下一笔相互呼应,虽笔断而意连。
提的起笔下按,然后向右上提出,力达锋尖。
6、撇为掠长撇为掠,状似燕掠檐下。
写长撇,行笔时如燕子掠过,虽然轻盈,但是不失矫健。
撇画上部的线条基本是呈直线掠下的,微微见弧。
出锋潇洒爽利,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轻浮无力。
7、短撇为啄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短撇应该像鸟啄食一样,快速有力,峻利而劲健。
永字八法基本笔画规律
啄 右上为啄 如鸟之啄 物
磔 右下为磔 裂牲谓之 磔笔锋开 张也
PART ONE
一、横的写法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逆锋起笔 提笔右上行 稍向上提笔
向下顿笔 中锋行笔 顿笔向右下回锋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一.向左逆锋起笔 二.向右下顿笔 三.提笔折锋向右 四.蓄势后向右行笔 五.提笔向右下顿笔 六.提笔回锋收笔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1. 主笔宜长
一字之中,笔画因 其位置以及在整个 字中所起的作用不 同而有主次之分。 对字的结构形态有 重大影响的笔画为 主笔。如“”重、 “年”的主笔为长 横、中竖。
“或”字的主笔是斜钩
“丈”字的主笔是撇、捺
2、同画求变
一字之中,连续出现 同一笔画时,其笔画 应该有长短、轻重、 正斜、曲斜、方圆等 的不同变化。“事” 字六横,“而”字四 竖则各不相同。
5、内轻外重
一字之中,处于字的 中间部分的笔画,因 其多而密集,宜轻。 处于字的四周,特别 是上下两端的笔画, 因其空疏,则宜重。 如“尊”、“尘”。
6、多轻少重
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 笔画少的部分,笔画宜重。如“且”、“殿”。
PART EIGHT
二、主次分明
五、捺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柳公权的笔法
欧阳询的 笔法
1、直捺
1.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 折锋向右顿笔 3. 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
边按 4. 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
右出锋
பைடு நூலகம்
2、弧捺
1.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 折锋后向右顿笔 3. 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
硬笔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硬笔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硬笔永字八法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基本书写技法。
其练习方法和字形特点都与永字有关,故得名为硬笔永字八法。
以下为详细讲解:1. 开头式:先从上方开始用笔来回画一直线,然后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将笔的方向转到右下方,画出一个右上斜线,再顺着这个方向画出一个阴性弯曲的弧线,最后回到起点将其闭合。
2. 摆脱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再从竖线右侧的上方开始,往左下画出一个右上斜线,然后再往下画一个左上斜线,最后再跟上竖线闭合即可。
3. 缠丝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再从竖线右侧顶端开始,往下画出一个左上斜线,再从这个斜线的最低端竖着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往上画一个左下斜线,最后从斜线右侧顶端连上竖线。
4. 翘舌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从竖线的左下方开始往右上画一个右上斜线,接下来画一条下面的左下斜线,并在最后一段反弯处加上弯曲的线条。
5. 人字形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从上方左侧开始画一条右斜线,再从下方左侧开始画一条左斜线,最后从竖线右侧连上两条线条。
6. 披肝式:先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上方左侧开始往右上画一个右上斜线,再往下画一个左上斜线,接下来是一个字形的弯曲线条,最后从竖线右侧连上弯曲线条。
7. 削肩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的左侧开始往右上画一个斜线,在斜线位置高处往左画出一条短线,再顺着下方的左斜线以阴性曲线连接即可。
8. 长勾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右侧的上方开始往左下画出一条右上斜线,接下来是一个小弯曲,最后从竖线右侧顶端连上小弯曲即可。
上述八种硬笔永字八法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笔画轻重,以及遵循正确的笔顺和书写规范。
通过反复练习和熟练掌握这八种书写技法,便可以更好地掌握书法的基本美感和技法要素。
永字书法赏析
永字书法赏析
永字,作为中国书法中极具代表性的单字,因其结构复杂、笔画齐全而常被用作初学者入门练习的范例,这就是著名的“永字八法”,它概括了楷书书写中的基本笔画:点(侧)、横(勒)、竖(努)、钩(趯)、提(策)、撇(掠)、短撇(啄)、捺(磔)。
**永字八法具体解析如下:**
1. **点(侧)**:“点”在永字中位于顶部,形如鸟头昂起,下笔有力,收笔要迅速,形态饱满且有力度。
2. **横(勒)**:“横”在永字中较平缓,起笔藏锋,行笔稳健,收笔回锋,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和节奏感。
3. **竖(努)**:“竖”直立挺拔,犹如一竿竹,上端细尖,下端厚重,力透纸背,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4. **钩(趯)**:“竖弯钩”的钩部弯曲有力,似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钩的出锋需灵动迅捷。
5. **提(策)**:“横折竖”的转折处,通过提笔形成短促的转折,如同马鞭策马,果断有力。
6. **撇(掠)**:“撇”在永字左侧,由重到轻,像鸟翼展开,动作流畅自然,既有飘逸之感又有控制之美。
7. **短撇(啄)**:“横折撇”的短撇部分,形态小巧紧凑,如鸟啄食,快速有力,干净利落。
8. **捺(磔)**:“捺”又称波磔,如同大河奔流至海,先抑后扬,最后以开放之势结束,富有张力和韵律美。
通过对永字这八个笔画的精研和反复练习,书法家可以逐步掌握运笔的技巧与规律,并应用于其他汉字的书写之中。
永字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元素。
《砚渍堂画语》——永字八法解析
《砚渍堂画语》——永字八法解析永字八法,是书法的结晶。
中国书法,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永字八法(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孥(如张弓之力)(4)钩为趯(如跳跃之状)(5)提为策(如策马之策起之状)(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笔锋铺张)。
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收笔需要勒住笔锋。
像牵着马缰绳的感觉,要有向回的力量。
竖,也就是“弩”。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的感觉,略有弧度,要有弹性。
钩,笔画形状像古代的戈。
与竖画衔接自然,有力度。
有突然跳跃之势。
提,斜横,书写时,像马鞭策在马身的感觉,要快,干净利落,策于马身弹起之势。
撇,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
书写时像梳蓖在头上掠过,自然舒展。
啄,短撇。
笔画像鸟啄物的感觉,清脆。
锐而快速之势。
捺。
古代祭祀时裂牲称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笔毫尽力铺散永字八法,不是简单的永字的书写方法。
是对书法用笔的阐释。
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中国画的用笔;使中国画更具欣赏性;也让中国画有了自己特殊的印记。
用笔的书写性,把我们带入了一多彩的国画世界。
刘金保(又名刘金宝),别署砚渍堂主,民族:汉,1968年12月生于天津。
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社员。
师从张牧石,曹福泉,韩文来,刘新华,贾广健诸先生。
著有《画蝶图谱》,《荷花画稿》,《蝴蝶花卉画法》等书。
作品[多梦时节]参加1997年文化部举办[中国工笔画展]并获三等奖。
作品[暖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秋烟]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香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霜月]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秋雨]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6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作品[初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8年[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
名词解释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从“永”字解读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一、引言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通过解析“永”字的各种笔画形态,来揭示书法用笔的基本法则。
这一理论最早见于唐代书法家张旭的《笔法诀》,后经由孙过庭、米芾等书法家的进一步阐释,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不仅适用于楷书,同样也适用于行、草、隶、篆等各种书体,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
二、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在永字八法中,“点”被形容为“如鸟之翻然侧下”,形象地表达了点画的一种动态美。
在中国书法中,点并不仅仅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富有动态、具有生命力的笔画。
其书写时需借助腕部之力,迅速而自然地完成,呈现出一种既稳定又灵动的态势。
三、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横”被形容为“如勒马之用缰”,意味着在书写横画时,需要像控制烈马一般,掌握好力度与节奏。
横画讲究平直与力度的均衡,其起笔与收笔需沉着有力,中间运笔则需轻盈流畅,如勒马缰绳,既紧又活。
四、竖为弩(用力也)“竖”被形容为“如弩之用力”,强调了竖画所需的力量感。
在书写竖画时,需借助腕力,自上而下,贯注笔端,犹如拉弓射箭一般,凝神聚气,一气呵成。
这种力量的表达,不仅体现在笔画的外形上,更在于笔画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五、钩为趯(跳貌,与跃同)“钩”的笔画形态被形容为“如趯若跃”,象征着一种动态的美感。
趯是跳跃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钩画的起笔动作。
在书写钩画时,需借助腕力,迅速翻转笔锋,形成锐利的钩状。
同时要注意力量内敛,避免出现过于张扬的外形。
六、提为策(言如策之提物也)“提”的笔画被比喻为“如策之提物”,强调了在书写过程中对轻重的控制。
在书写提画时,应将力量自下而上逐渐减轻,如策马扬鞭,轻盈而不失力度。
这种轻重的调节,能够使笔画显得更加自然流畅。
七、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撇”的笔画形态被形容为“如用篦之掠发”,形象地表达了撇画的流畅与优美。
在书写撇画时,需借助腕力,顺势而下,一掠而过,如梳子梳理头发一般。
“永字八法”解读
“永字八法”解读作者:潘飞翔“永”字共有八画,画画不同,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字楷书的点画形式。
一、侧(点)“点”是最短的笔画,天生走势不足,运动感薄弱,写得不好,容易成为向心的、内倾的一个圆,以封闭的形式与周围笔画隔绝,显得萎靡黯然。
具体写法: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古人说,点如果锋芒不露,“则失之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
”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需要补救,方法有二。
第一,强调笔势。
起笔露锋以承接上一笔画,收笔出锋以连贯下一笔画,通过露锋、出锋与上下笔画建立起顾盼映带的呼应关系。
同时,打破圆点的内倾特征,增加笔画向外的张力。
第二,强调体势。
让它的形态不要太平或者太直,因为“平”和“直”都是静止状态,要让它左右倾斜,产生动势,非得其它笔画的配合才能保持平衡,由此与其他笔画发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强化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永字八法”中称点为倾侧的“侧”。
姜白石《续书谱》云:“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顾盼指的是笔势,向背指的是体势。
汉字的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点也是如此。
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由于点的运动过程很短,要完成这三个动作就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是顺势按下,一揿即收,起笔、行笔、收笔不分,笔画单薄简陋,空洞无物。
二是不敢用力按顿,因为点的书写兔起鹞落,势如“高峰坠石”,大起大落,在所有笔画中是最情绪化的,如果不强调提按顿挫的动作,会使作品缺少激情。
二、勒(横)“横”的笔画较长,具体写法为,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如果行笔太快,太流畅,笔画会显得单薄空洞。
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能信马由缰,一掠而过,必须勒住缰绳,步步踏实,以求稳重。
“永字八法”称之为“勒”,十分形象。
永字八法的笔法原理
永字八法的笔法原理
永字八法是一种常见的笔法原理,用于书写汉字中的“永”字。
它是由八个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其特定的顺序和方向,确保书写的字形美观、规范。
1. 橫撇(一横一撇):从左到右横画一笔,再从上到下的方向撇画一笔。
这个笔画是“永”字的首笔,也是最长的一笔。
2. 橫钩(一横一撇一钩):在橫撇的基础上,从左往右略微下倾,再向上勾画一笔。
这个笔画与横撇相连,形成一个钩形。
3. 竖弯(一竖一折):从上到下画一条竖线,再向左上方弯曲画一笔。
这个笔画是“永”字的第三笔,连接橫钩与下方部分。
4. 竖钩(一竖一折一钩):在竖弯的基础上,向右延伸一点并稍微向上勾画一笔。
这个笔画与竖弯相连,形成一个钩形。
5. 横折(一横一竖一折一钩):从左到右画一条横线,然后向下延伸一点,最后往左上方画一笔,形成一个折状。
6. 横斜钩(一横一竖一竖一折一钩):在横折的基础上,从左到右稍微向上倾斜,然后画一笔向上勾的钩。
7. 撇(一撇):从上到下向右画一笔,连接横斜钩。
8. 点:在“永”字的左下方画一个小圆点,表示该字的收尾。
这八个笔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连写,可以确保“永”字的结构和比例合理,字形整体美观流畅。
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掌握永字八法的笔画原理是提高字形书写质量的重要基础。
永字八法详解
永字八法详解书法口诀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田白回向)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五古直质)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会合金命)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天父文支)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主王生正)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丕互立并)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页自因固)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木米朱未)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染粟架桑)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乙已包乞)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
(卜了月土)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兼煎兴羔)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冷次洪海)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亦赤然点)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
(马鸟焉为)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伊侈使便)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川升卯邦)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
(审官富宫)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
(至皇孟盖)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
(斯部红即)左部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2、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
(读蝶塘)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
23、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
(册再用甫)全为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4、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
(三羊量书)重者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
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的典故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基本释义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永字八法(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
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横,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
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永字八法详解
永字八法详解庄子书画研究院单一洋基本释义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
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横,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
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竖,也就是“弩”。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撇,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6.捺法捺,也就是“磔”。
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
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
与“戈”末端相似。
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
笔画一侧cè(点)
笔锋着纸后向右下行,慢慢加重下压后慢慢上收
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勒lè(短横)
笔锋触纸向左上藏锋再向下压作横画,而慢慢收
起转笔。
笔画三努nǔ(竖)
以竖画之法作开头,慢慢向下写,末向左微偏作
一曲度备钩,竖画不宜绝对的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趯tì(钩)
续上,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出钩,慢出快收。
笔画五策cè(挑)
笔锋触纸向左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
笔画六掠lǖè(长撇)
续上,趁其势藏锋转笔向左下作一撇画,动作要
慢而稳出锋需慢慢送出。
笔画七啄zhuó(短撇)
笔锋着纸右上藏锋,随之转笔向左下运行,动作
上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磔zhé(捺)
笔锋着纸向左之藏锋,随之转笔向右下,慢慢铺毫,
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慢慢收起或碾(niǎn)管而成。
以上为永字八法,即笔画的根基,由此熟练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
永字八法精解
永字八法精解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
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
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
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
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同努)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
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
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
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
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
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
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
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
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
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
行笔快速,笔锋峻利。
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
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
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
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
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
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
“永”字八法精讲,硬笔和毛笔几乎一样!
“永”字八法精讲,硬笔和毛笔几乎一样!今天强哥给大家精讲一下“永”字八法,虽然“永”字不能把所有笔法都能讲到,但是这个字却包含了八种笔法,下面我一一的把这八个笔法给大家讲解一下。
第一法:侧法。
永字的第一点画,就是侧法。
这个点,不能写正,要偏侧斜势,下笔要快,行笔要慢一些。
如果把这个点写的很正,那么就失去了法则。
第二法:勒法。
就是第二笔“横”,写这个笔画的时候,就是悬崖勒马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横画不能写太长,要擒住这个笔画,不能越轨。
写这个横从起笔到收笔,要勒的住笔锋,要有力量,不要太随意!第三法:努(弩)法。
古人这两个字通用的,这个笔法就是这个竖笔,这个竖笔一定要努力的写,而且要有力量,要写的直,不要写歪了,一旦这个竖笔写歪那就失败了!另外,这个笔画不要写的太快,要循序渐进的写,如果速度快了,那就歪了。
第四法:趯(ti四声)法。
钩画,就是用翘起来的脚尖向后踢。
也就是说写这个钩的时候,不要写的太长,要写的短一些。
第五法:策法。
这个笔法也叫挑笔,就是横画下面这个笔画。
写这个笔画时,起笔要重,收笔要轻,重笔写完以后就轻轻一挑的感觉。
这里面的策是鞭策和鼓励的意思。
第六法:掠法。
就是左面的撇笔画,就好像小鸟点水一样,飞掠而过的感觉。
这个撇起笔要慢,行笔也要慢。
最后收笔速度要快。
而且这个撇的弧度要适中,不要太直也不要太大。
第七法:啄法。
右侧短撇。
这个啄字,就好像啄木鸟在树木里面啄虫子一样,慢慢的抬头,下嘴速度要快。
所以写这个笔画起笔要慢,行笔要快。
第八法:磔法。
最后这个捺笔。
这个磔字在古代是种酷刑,把腰截成三段。
这个捺笔一定要写出一波三折的感觉,行笔速度越来越慢就对了。
以上是强哥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字八法详解
庄子书画研究院单一洋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
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
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
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
竖,也就是“弩”。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
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
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
与“戈”末端相似。
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