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第三单元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永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wèng),每瓮(wèng)皆数石。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guǒ)之,人谓为“铁门限”。
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zhǒng)”。
--选自张怀瓘《书断》
2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之后就有十几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那么重)。
前来求取墨迹、并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像吵闹的集市一样。
(他)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洞来,于是(就)用铁皮包裹住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
后来(智永)把笔头全部都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3注释
1永公:即智永;公,对人的敬称。
他是陈、隋间著名书法家。
2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
3积年:许多年。
4秃笔头:写坏的毛笔头。
5瓮:(wèng)口小腹大的容器。
6石(dàn):旧时重量的单位。
(一石相当于60kg)
7觅:寻求。
8书:墨迹(亦可作“书法”),字。
9题额:写匾额。
10户限为之穿穴: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
穴:窟窿。
11市:热闹的市场。
成语有门庭若市。
12铁叶:铁皮。
13以:用。
14瘗:(yì),埋。
15瓮:口小腹大的容器。
16号:被称为,名词作动词。
17冢(zhǒng):坟墓。
18户限:门槛。
19穴:洞,凹陷。
20反:通“返”,返回。
21号:称。
4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需要勤学苦练,才有机会成功。
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大的训练量,且能长久坚持,其精神可嘉。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汗水流的越多,收获就越大,才越好。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
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
”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
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3译文
古人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才知道老师曾经用过的(有多少)。
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
4注释
1、箧:竹箱子。
2、书:书法。
3、于:向。
4、辞:告别。
5、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6、去:离开。
7、付:托付。
8、置:放。
9、受:接受。
10、乃:于是。
11、启:开启,打开。
12、视:看
13、穴:穿洞,作为动词。
属于词类活用。
14、至:直到。
15、夙:从前。
16、反:通“返”,返回。
17、方:正。
18、付:给,交付。
19、之:的。
20、至:到。
21、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22、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5启发与借鉴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
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
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句意:
愿托置于某山下:想让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
至精其艺:直到他精通了技艺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因谓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求其书之。
羲之笑而不答。
译文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他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各写了五个字。
老妇人觉得字写得太潦草,所以起初有
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钱了。
”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看见王羲之,求王羲之再写一次,王羲之笑着却没有回答。
注释
(1)尝:曾经
(2)蕺[ji]山:古地名,今中国浙江绍兴市。
(3)姥:老妇人。
(4)之:代词,指代六角扇
(5)王右军:即王羲之,因其曾任东晋右军将军而得名。
(6)愠:恼怒,生气。
(7)色:脸色,表情。
(8)因:于是...就。
(9)但:只要。
(10)书:写。
(11)以:用,凭借
(12)竞:争着。
(13)羲之因谓姥曰:于是王羲之对老妇人说。
(14)求其书之:求王羲之写字。
(15)重:看重,推崇。
(16)为:是。
(17)言:说。
(18)求:索取。
(19)答:回答。
(20)他日:过了几天,另一天
(21)羲之因谓姥曰: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
(22)求其书之:求王羲之再写一次
(23)持:拿
品质
1、看见为生活所迫上街卖扇的老妇人便善良题字,预料到了会有较好的收益。
2、老妇人再次上前请求题字,虽然王羲之能够帮助她但并没有写。
总结:王羲之是一个善良但十分有原则的人。
其他
夫扇之在中国,历史之悠久,爱好之广泛,不待言矣。
据传说黄帝时代已有“五明扇”,如确凿,则扇之历史约有5000年矣。
目前所见最早实物扇为春秋战国扇,系1982年3月出土于湖北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之竹扇。
其扇形如古代之单边门扇,有如今之菜刀形。
该扇距今已逾2000年以上,制作之精良、工艺之完美,已令人叹服,可见所传黄帝时代即有扇制,并非空穴来风的呀!
红毛毡
红毛国⑴,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红毛人固⑵请⑶赐一毡地足矣。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⑷,许之⑼。
其人置毡岸上,但⑸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且拉且⑹登,顷刻毡大亩许⑽,已登百人矣。
短刃⑺并⑾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译文
英国和荷兰很久以前答应和中国(非中原地区)相互通商。
边境的主帅看到他们人数众多,不许他们上岸。
英国人和荷兰人坚持请求主帅赐给一张毛毡大小的地方就足够了。
主帅心想一块毛毡能容纳的面积没有多少,就允许了。
红毛人把毛毡放在岸上,只能站两个人,拉开它能容纳四五人。
他们边拉边登岸,一会儿毛毡就大约一亩大了,已经登上好几百人了。
他们一起拔出兵刃,由于没有意料,(中国)被掠夺了好几里地(英国人)才离开。
注释
⒈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
⒉固:坚持。
⒊请:请求。
⒋无几:没多少。
⒌但:只。
⒍且……且……:一边……一边……。
⒎登:登上
⒏刃:刀。
⒐足:足够。
10、毡大亩许:左右。
11、并:一起。
12、去:离开。
13、众:人多。
14、许之:允许。
15、容:容纳。
16、顷刻:片刻。
17、发:发射。
18、意:思想,意料。
19、掠:掠夺。
20、赐:赐予。
文言知识
许。
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为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
寓意
考虑问题要全面,不可以只看表面,暗寓当时的中国落后,当时中国民众的目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