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合集下载

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优质ppt]

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优质ppt]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 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 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标 中,“初二学生”是“对象”, “能标记出来”是“行为” ,“在 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 “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 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1)对象
教学目标制定中, 教学对象或者说 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 以不要把教学目标写成“教会学 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 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确,也 可以从目标阐述中省略。
(3)条件
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 素下产生的 。如“通过观察,准确描 述…”,“通过具体实例,说明….”。 具体的,比如,一位体育教师在制订 “提高平衡能力和空中定向能力”这一 目标时,行为条件是“通过尝试动作组 合,改善身体姿态”。
(4)标准
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也可以用 定性的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表示。例如,“至少能正确默写 80%的词语”。标准一般从行为的 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谢谢大家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行为
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 能做什么,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 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 分。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 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说明 学习的类型,如“操作”、 “说出”、“列举”、“比 较”、“背诵”、“说明”、 “使用”都是行为动词。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 容。如,“学生能找出文章 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 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 名称”,“对照比较植物细 胞和动物细胞”。
以上四个要素,简单说就是谁(对象) 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了什么 (行为),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标准)。 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 也不可能完全机械 地按上述要求编写学 习目标。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表述 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 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一般可 以不将条件和标准一一列出。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讲授方针的方法 --- ”ABCD“法之袁州冬雪创作如何制定讲授方针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尺度(Degree).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采取ABCD发设计讲授方针可使方针的表述做到详细、明白、便于操纵,利于指导和评价讲授.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识表记标帜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方针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识表记标帜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尺度“.下面临这四个要素停止分析(1)对象:即说明讲授对象讲授方针制定中,讲授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员,所以不要把讲授方针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白,也可以从方针阐述中省略.(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更),获得怎样的学习成果.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布局的短语.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讲明学习的类型,如“操纵“、”说出“、”罗列“、”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懂得“、掌握”、“欣赏”等动词.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次和单元方针,但表述课时方针则不明白,给以后的讲授评价带来坚苦.②宾语则用来讲明学习的内容.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称号”,“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这样的动宾布局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员都能很好地掌控.(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发生的它既说了然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了然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如”通过观察,准确描绘…“,”通过详细实例,说明….“比方,一位体育教员在制订”提高平衡和空中定向才能“这一方针的行为条件是”通过测验测验动作组合,改善身体姿态“.一般而言,条件主要包含如下因素(4)尺度: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尺度(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是做为学习成果的行为可承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尺度“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暗示,也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定性定量相连系的方法暗示.例如,”至少能正确默写80%的词语“.尺度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学习方针中,有些条件和尺度较难区别,如“能在5分钟以内“即可懂得为时间的条件,也可以看做行为速度尺度.对这一情况不必过多争论,只要能清楚说明讲授方针便可以,对条件和尺度的区别其实不重要.以上四个要素,简单说就是谁(对象)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了什么(行为),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尺度).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也不成能完全机械地按上述要求编写学习方针.在一个学习方针中,行为表述是基本部分,不克不及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尺度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一般可以不将条件和尺度一一列出.。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参考模板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参考模板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ABCD“法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

采用ABCD发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标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记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1)对象:即阐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学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不要把教学目标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

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确,也可以从目标阐述中省略。

(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

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说明学习的类型,如“操作“、”说出“、”列举“、”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动词。

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录和单元目标,但表述课时目标则不明确,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容。

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名称”,“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在这样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

(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产生的它既说明了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

abcd模型课程设计

abcd模型课程设计

abcd模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abcd模型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运用abcd模型分析具体案例,识别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了解abcd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abcd模型进行问题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型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模型思维意识。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abcd模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abcd模型基本概念:介绍abcd模型的发展背景、定义及构成要素,使学生理解模型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型概述2. abcd模型的应用场景:分析不同场景下abcd模型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模型应用3. 问题分析与解决:教授如何运用abcd模型进行问题分析,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问题分析与解决4.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5. 实践操作与总结: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abcd式算法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abcd式算法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abcd式算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abcd式算法,理解其原理和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abcd式算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abcd式算法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3.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4.能够运用abcd式算法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5.能够分析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6.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bcd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基础工程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abcd式算法的基本原理–介绍abcd式算法的概念和起源。

–讲解abcd式算法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2.第二章:abcd式算法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介绍abcd式算法在基础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讲解abcd式算法在基础工程设计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第三章:基础工程的设计流程–介绍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讲解各个环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第四章:基础工程的计算方法–讲解基础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方法。

–介绍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abcd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基础工程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abcd式算法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上课讲义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上课讲义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⑴教学对象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

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⑵行为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

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

例如: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怎样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知识讲解

怎样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知识讲解

怎样用A B C D法编写教学目标怎样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ABCD目标陈述法是由阿姆斯特朗和塞维吉(Armstrong Savage,1983)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目标陈述技术。

ABCD法包括在以下四个因素:A—听众(Audience):指目标所指向的对象B—行为(Behavior):指表明学习的具体行为C—条件(Conditions):指行为出现的条件D—水平(Degree):指可接受的行为水平例如,这样陈述的一个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都将能够对在单元测验的阅读材料中给出的10个项目中的8个下定义。

”在这个目标中,A(听众)指“每一个学生”,B(行为)指“能够下定义”,C(条件)指“在单元测验的阅读材料中”,D(水平)指“10个项目中的8个或80%”。

用ABCD法陈述教学目标时,这四个因素的前后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教学目标中这四个因素要同时具备。

ABCD法的后三个因素与马杰的行为目标三要素是一致的,不过它增加并强调了行为者(听众)这一因素,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陈述更加完整。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1)、教学对象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

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2)行为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

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⑴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⑵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⑶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⑷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⑸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⑹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教学目标的abcd法则

教学目标的abcd法则

教学目标的abcd法则
教学目标的ABCD法则是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按照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考虑:
1. Attitude(态度):指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所需要具备的态度,例如学习的积极性、认真性、批判性等。

2. Behavior(行为):指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后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Content(内容):指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关技能的应用等。

4. Discipline(学科):指教学内容所属的学科范畴,例如数学、语文、物理等。

按照ABCD法则,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需要具备的态度、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具体的学科内容和要求。

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编写学习目标的A B C D法及案例(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美国学者马杰在他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在职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接下来要说明这些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能力,这种关于行为的表述是一定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为目标,因此在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避免使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教案中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参考动词可参照表4-8:表4-8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按照布卢姆的分类)学习目标层次特征可参考选用的动词识记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行为目标的优点是它的清晰性,它清楚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因此,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

在一个好的行为目标中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有学者建议在马杰的教学目标三要素基础上再增加“教学对象”这一要素,这样可以从“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u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四个要素来说明教学目标,这一方法也被称为ABCD法。

(完整word版)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完整word版)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美国学者马杰在他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在职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接下来要说明这些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能力,这种关于行为的表述是一定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为目标,因此在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避免使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教案中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参考动词可参照表4-8:表4-8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按照布卢姆的分类)学习目标层次特征可参考选用的动词识记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进行判断价值行为目标的优点是它的清晰性,它清楚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因此,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

在一个好的行为目标中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有学者建议在马杰的教学目标三要素基础上再增加“教学对象”这一要素,这样可以从“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u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四个要素来说明教学目标,这一方法也被称为ABCD法。

请大家用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一条教学目标。

请大家用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一条教学目标。

请大家用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一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指具体能力和知识的设立。

在进行教学之前,许多教师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来制定教学目标。

ABCD教学目标指的是:A - 行为:明确需要学生表现出何种行为或表现形式。

B - 条件:阐述完成该行为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C - 度量:制定判断是否完成了该行为的量化标准。

D - 目的:阐述这种行为的意义和功效,为什么需要这种行为。

下面,我将以教学一个汉字为例,用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一条教学目标。

A - 行为:学生将会书写“爱”字。

B - 条件:学生需要有一支笔和一张纸。

C - 度量:学生必须写出规范的、符合书写规则的“爱”字。

D - 目的:教授汉字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增强学生对“爱”字的认知。

在这条教学目标中,A部分是关于学生应该学会的内容。

学生应该写出一个规范的、符合书写规则的“爱”字。

这个目标非常明确,不会出现教学目标欠缺明确性的情况。

B部分很少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这个部分阐明了学生所依赖的条件和环境,毕竟没有打印机和屏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C部分是度量学生成功标准的部分。

这个标准他们是否有书写一个规范的、符合书写规则的“爱”字。

这一部分确保了教学的高质量和学生的高水平。

D部分是关于目标的意义和功效的。

学生学写一个规范的、符合书写规则的“爱”字,不仅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汉字书写技能,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和加深对“爱”字的认识。

总之,ABCD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明确、具体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个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马杰abcd教学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马杰abcd教学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马杰abcd教学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马杰abcd教学目标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马杰abcd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本文将逐步展开,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马杰abcd教学目标是指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出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学活动的目标。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进行教学规划、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A是指马杰abcd教学中的一个特定目标,其具体内容将在2.1 教学目标A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本文将重点探讨目标A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实施方法。

教学目标B是马杰abcd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目标,在2.2 教学目标B 部分将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我们将深入探讨目标B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及其实现策略。

本文的结论部分将对教学目标A和教学目标B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探讨马杰abcd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进一步了解马杰abcd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方面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明为什么选择马杰(abcd)作为教学目标的研究对象,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马杰(abcd)的教学目标。

可以按照不同的目标进行分段说明,每个教学目标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 目标设定和描述:具体说明该目标的内容、范围和目标群体。

可以引用相关的理论或研究为目标设定提供支持。

b. 实施方法和策略:介绍实现该目标的方法、教学策略或教学设计。

可以结合马杰(abcd)的特点和要求,说明实施目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ABCD“法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

采用ABCD发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标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记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1)对象:即阐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学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不要把教学目标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

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确,也可以从目标阐述中省略。

(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

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说明学习的类型,如“操作“、”说出“、”列举“、”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动词。

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录和单元目标,但表述课时目标则不明确,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容。

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名称”,“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在这样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

(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产生的它既说明了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

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

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

教学计划:ABCD模式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ABCD模式编写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ABCD模式的定义和作用•掌握ABCD模式的构成要素•能够独立编写符合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理解ABCD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二、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ABCD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1.讲授法:教师将向学生介绍ABCD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编写流程,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ABCD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实践法:学生将分组进行小组作业,通过实践编写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4.录像回放法:教师将展示一段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的录像,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评价方式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在讲授环节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以及小组作业的完成情况。

2.作业评价:学生将完成一份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作业,教师将对其进行评分,评估其对ABCD模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互评评价:学生将对其他小组的ABCD模式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教师将结合学生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分。

4.反思评价:学生将在课程结束后填写一份学习反思表,对自己在学习ABCD模式过程中的收获、困难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四、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共计5个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学时•主题:ABCD模式概述•教学内容:–ABCD模式的定义和作用–ABCD模式的构成要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第二学时•主题:ABCD模式编写流程•教学内容:–ABCD模式的编写流程–针对不同领域的ABCD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第三学时•主题:ABCD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小组作业:编写一份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评价方式:作业评价第四学时•主题:ABCD模式实施录像回放•教学内容:–展示一段ABCD模式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的录像–引导学生对录像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学方法:录像回放法•教学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第五学时•主题:学习反思和总结•教学内容:–学生填写学习反思表,对学习ABCD模式的收获、困难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总结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讲评法•教学评价方式:反思评价五、教学资源准备为了保证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PowerPoint课件:用于讲解ABCD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编写流程。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⑴教学对象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

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⑵行为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

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

例如: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

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

其中,①”、“列举”、“比 较”、“背诵”、“说明”、 “使用”都是行为动词。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
容。如,“学生能找出文章 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 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 名称”,“对照比较植物细 胞和动物细胞”。
(3)条件
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

以上四个要素,简单说就是谁(对象) 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了什么 (行为),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标准)。 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 也不可能完全机械 地按上述要求编写学 习目标。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表述 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 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一般可 以不将条件和标准一一列出。
ABCD教学 目标表述法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
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
象,行为,条件和标准。故通俗 地称为“ABCD”法则。采用ABCD 法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 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
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 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 标中,“初二学生”是“对象”, “能标记出来”是“行为” , “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 “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素下产生的 。如“通过观察,准确描 述…”,“通过具体实例,说明….”。 具体的,比如,一位体育教师在制订 “提高平衡能力和空中定向能力”这一 目标时,行为条件是“通过尝试动作组 合,改善身体姿态”。
(4)标准
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也可以用 定性的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表示。例如,“至少能正确默写 80%的词语”。标准一般从行为的 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ABCD“法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

采用ABCD 发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标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记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1)对象:即阐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学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不要把教学目标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

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确,也可以从目标阐述中省略。

(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

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说明学习的类型,如“操作“、”说出“、”列举“、”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动词。

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录和单元目标,但表述课时目标则不明确,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容。

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名称”,“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在这样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

(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产生的它既说明了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

最新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最新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

编写学习目标的A B C D法及案例------------------------------------------作者xxxx------------------------------------------日期xxxx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法及案例美国学者马杰在他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在职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接下来要说明这些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能力,这种关于行为的表述是一定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为目标,因此在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避免使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教案中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参考动词可参照表4-8:表4-8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按照布卢姆的分类)学习目标层次特征可参考选用的动词识记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行为目标的优点是它的清晰性,它清楚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因此,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

在一个好的行为目标中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有学者建议在马杰的教学目标三要素基础上再增加“教学对象”这一要素,这样可以从“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u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四个要素来说明教学目标,这一方法也被称为ABCD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制定A B C D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 ”ABCD“法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

采用ABCD发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

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目标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记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标准“。

下面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1)对象:即阐明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学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不要把教学目标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

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确,也可以从目标阐述中省略。

(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

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说明学习的类型,如“操作“、”说出“、”列举“、”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动词。

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录和单元目标,但表述课时目标则不明确,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②宾语则用来说明学习的内容。

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名
称”,“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在这样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

(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产生的
它既说明了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

如”通过观察,准确描述…“,”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比如,一位体育教师在制订”提高平衡和空中定向能力“这一目标的行为条件是”通过尝试动作组合,改善身体姿态“。

一般而言,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因素
(4)标准: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是做为学习结果的行为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标准“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也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表示。

例如,”至少能正确默写80%的词语“。

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学习目标中,有些条件和标准较难区别,如“能在5分钟以内“即可理解为时间的条件,也可以看作行为速度标准。

对这一情况不必过多争论,只要能清楚说明教学目标就可以,对条件和标准的区别并不重要。

以上四个要素,简单说就是谁(对象)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了什么(行为),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标准)。

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机械地按上述要求编写学习目标。

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

相对而言,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一般可以不将条件和标准一一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