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可持续发展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一、对国际种业发展的认识
二、对中国种业发展的认识
三、对中国种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对国际种业发展的认识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爆发之后,粮食安全受到全球重视,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实施农业产业化、全球化的战略,并以种子产业的发展和种子产品的输出作为重点。这项战略的实施,使美国成为全球种业科技进步的主导者,并巩固了在全球农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美国又率先推动农作物种子的转基因工程研究,如今美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种业生物技术的绝对领先者。
四十年来,国际种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国际种业完成了由分散向集中的大规模整合
0%
20%40%60%80%100%
玉米
大豆
棉花
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拜尔陶氏化学其他
kws, 12%
vilmorin 14%
美国种子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27
132927
2442
39
欧洲种子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欧美以大型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完成整合,种业实现产业化、全球化、流程化、标准化、品牌化,区域特性、自然属性和产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被打通具备强大化工、农化背景的工业资本进入种业,从而使种业按照现代工业模式和市场营销管理机制运营成为现实,大量中小企业被重组整合,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玉米种子市场份额:
国际种业由区域化向全球化演变
•国际种业巨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其在本国的优势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获取和整合种业资源,包括种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等等,从而占据了国际领先的控制地位
美国种业全球战略版图
在欧美国家的农业政治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种业已经超越其自然的区域属性和国家的分隔界限,演变为全球化产业
国际种业研发主体由研究机构转变为企业
演变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优化和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发达国家不断优化社会分工,大型种业公司已经嬗变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研发巨头,替代公立科研机构成为作物育种、应用研发的组织者、主导者
美国种业研发和科技创新的转变历程
六十年代以前企业
九十年代中后期
公立科研机构的
作物育种投入变化甚微
企业等非公立机构的作物育种投入增长13倍
侧重于种子科学的公益性、基础性研究
承担品种革新、技术改良、产业化、技术输出等应用型品种开发功能
企业等非公立机构
公立科研机构
公立科研机构
以公立研究机构为主
在种子产业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
企业大量承担作物育种功能
国际种业在技术上向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转变
未来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已经集中到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向生物技术要产量”;科学家的研究已从基因测序发展到了转基因应用研究
•欧美种子企业实施面向未来的领先战略,占据生物技术育种的优势地位,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购买专利、申请保护等方式控制全球前沿科技成果,搜集种质资源、分离克隆基因并申请专利
•国际种业组织和国际品种保护组织联合推广《国际新品种保护公约》,保护了跨国企业在全球种子市场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持续垄断地位
•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种子产业的国际并购和全球资源整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种业的集中
国际种业市场基本形成产业巨头垄断
传统种子
140
亿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为365亿美元,中国居于第二;在农业投入品产业链中,种子对农药等植保产品消费有拉动作用,
因而战略意义重大
08年全球前十中,3家美国公司、5家欧洲公司、2家日本公司,前四大种子公司仅在种子业务上的总收入已达到143.8亿美元,占有39%的全球种子市场份额
全球种业集中度高,基本形成产业巨头垄断,以农化和生物技术为背景的跨国企业,以种业为载体实现在农化、生物技术高端领域的产业化
世界各国07年种子市场价值(百万美元)
8,5004,000
2,150
2,0001,5001,5001,5001,00095055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美国
中国法国巴西印度日本德国意大利阿根廷加拿大世界巨头08年种子销售额(百万美元)
杜邦
$6,632
$3,992
$2,442
$1,321
$923
$662
$470
$442
$365
$318
先正达
利马格兰
孟山都
KWS
拜耳
陶氏
益农
DLF
泷井
坂田
目录
一、对国际种业发展的认识
二、对中国种业发展的认识
三、对中国种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对国内种业发展的认识
对我国种业发展的总体认识:
–我国种业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在国内逐步作为一个产业受到重视,其在农业产业链上事关粮食安全、农业安全
–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以行政体系为基础的供种体系,适应了当时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0年种子法颁布,我国种业正式步入市场化改革阶段,这晚于国内其他产业,更晚于国际种业。
–市场化改革至今十年,新的安全供种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面向未来,龙头企业终将是新供种体系的核心平台和主导载体,将引
领我国种子产业在市场化形势下发展壮大,完成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