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 体现课标, 题量3-4大题, 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 探究性、实践性, 题量为3大题, 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精打细算基础性作业判断: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用竖式计算:32.4÷60.96÷35.75÷518.8÷4淘气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园, 已知一张成人票价是一张儿童票价的3倍, 买门票共用去31.5元, 一张成人票多少元?发展性作业用竖式计算:13.5÷521.7÷75.75÷518.8÷4小亮带了30元买东西, 买钢笔用去13.2元, 剩下的钱买了6个笔记本, 每个笔记本多少元?一根绳子长9.68米, 对折三次后, 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打扫卫生基础性作业判断: 2.5÷4的商是0.6, 余数是0.1。
()两个数相除, 商一定比1大。
()用竖式计算:7.56÷221÷47.14÷722.46÷424.12÷121÷12532÷545÷48.16÷8发展性作业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59.84×()=1214×()=16.854.4÷()=164×()=54.416×()=25.6小明家1月份共用电74.4度, 平均每天用了多少度电?打扫卫生基础性作业用竖式计算:4.12÷415.15÷524.12÷2414÷5发展性作业商店上午卖出48千克苹果, 一共收入220.8元, 下午又卖出78千克苹果, 商店这一天卖苹果一共收入多少元?小明去爬山, 从山脚到山顶, 全程有7.5千米, 他上山用了3小时, 下山用了2小时, 他上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基础性作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0.4÷3.6=16.9÷2.6=0.7÷0.28=1.44÷1.8=发展性作业9.12÷0.24商的最高位是()位, 0.048÷0.15商的最高位是()位。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一、单元内容概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小朋友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概念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就像是我们要去认识两个特殊的小伙伴,知道他们长啥样,还有绕着他们跑一圈有多远。
二、作业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小朋友能准确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就像能清楚地描述小伙伴的外貌特征一样。
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管是给边长算周长,还是给周长算边长,都不在话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小朋友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让他们用小棒拼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特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能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像发现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小秘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小朋友们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奥秘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就像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
培养他们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因为计算周长的时候一个小马虎就可能算错啦。
三、作业内容。
# (一)基础过关型作业。
1. “图形特征我知道”作业内容: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分别标注出它们的边和角,然后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就像是给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小伙伴画个像,然后介绍它们。
通过画图和描述特征,可以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巩固基础知识。
答案示例:长方形:画图(略,简单画出一个长方形,长的边标注为长,短的边标注为宽,四个角标注直角符号)特点: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画图(略,画出一个正方形,四条边都标注为边长,四个角标注直角符号)特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周长计算小能手”作业内容: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最基础的周长计算题目,让小朋友们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 + 宽)×2,正方形周长 = 边长×4。
完整版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完整版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完整版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一、单元名称小学数学(xx年级)——xx单元二、单元目标1、理解掌握xx概念及方法。
2、能够解决与xx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学习内容1、xx概念及定义。
2、xx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3、xx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4、xx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四、作业设计1、基础练习: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布置相关的基础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拓展练习:结合课堂讲解和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技能。
3、实践作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4、小组作业: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作业要求1、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
2、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3、学生应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4、学生应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
六、评价标准1、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正确率:根据学生的答题正确率,进行评价。
3、独立思考能力: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评价其独立思考能力。
4、合作精神:根据学生在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精神。
七、反思总结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2、对作业设计进行总结,评估作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便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有待提高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八、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教材(xx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参考书(xx出版社)。
3、小学数学学习资源网站(xx网址)。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设计目标:1.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内容:本次作业涉及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面积等内容。
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四则运算(300字)1.计算下列算式:①12+32-18=②74×5=③63÷9=2.用算式表示下列问题:①小明有10本书,他又买了6本,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②妈妈给小红买了5个苹果,小红自己摘了3个,她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第二部分:小数(300字)1.用小数表示下列分数:①1/2=②1/4=③3/5=2.计算下列问题:①0.5×3=②2.4+1.8=③5.6÷2=第三部分:分数(300字)1.计算下列算式:①3/4+1/4=②2/3-1/6=2.将下列分数转化为小数:①1/10=②3/5=第四部分:面积(300字)1.填空: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②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2.计算下列面积:① 长方形长为8cm,宽为5cm,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 正方形边长为6cm,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设计说明: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巩固和练习四则运算的能力,涉及到加、减、乘、除的运算;2.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数和小数运算能力;3.作业设计注重多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作业中的题目设计要简洁明了,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困扰,以确保他们的学习进程。
四、补充说明:1.作业设计量适当,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进度,题目可以有一定的难易度分布。
五、作业要求:1.写清楚问题的编号,并把答案写在横线上;2.数字运算要写清楚过程;3.每题答案要标明单位。
六、评价方式:1.作业按时提交;2.答案正确,计算过程清晰,得高分;3.答案错误,计算过程不清晰,扣分。
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基础知识巩固。
1. 读数写数练习。
- 作业内容:- 写出下列数字:三千零五万零八百、一亿零八百二十万三千。
- 读出下列数字:50800030、900050000。
- 目的:巩固大数的读写方法,明确数位顺序表中每个数位的读写规则。
2. 数的大小比较。
- 作业内容:- 比较大小:4500000()4050000;100000000()99999999。
- 将下列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005000、3050000、3500000、3000500。
- 目的:掌握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即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3. 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 作业内容:- 将下列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500000、8050000。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1280000000、995000000。
- 目的:理解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区别,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拓展提升。
1. 组数问题。
- 作业内容:- 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 所有的0都不读的数:- 只读一个0的数:- 读两个0的数:- 目的:加深对大数读法中0的读法规则的理解,灵活运用数字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2. 解决实际问题。
- 作业内容:- 一个数的百万位、万位和百位上都是6,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多少?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约是5亿,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目的:将大数的认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挑战。
1. 规律探索。
- 作业内容:- 观察下面一组数:123456789、234567891、345678912……根据规律写出下一个数。
-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数字规律、逻辑推理的能力。
2. 数字谜题。
- 作业内容:-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 18000(写出至少两种填法)- 目的:综合运用大数的知识,通过分析因数与积的关系解决数字谜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小熊购物基础性作业比较大小:2×6+2○2+6×25+4×2○5+4+22+2×2○2×2+23+2×6是把()和()两个算式合起来的。
填空:7×()+5=54乘加、乘减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是因为在具体情境中,只有先算乘法才有实际意义。
发展性作业乘加、乘减运算的读法练习,为突破列式计算做准备。
2×6+2可读作:2乘以6的积加2,和是多少?仿写:。
5+4×2可读作:5加4乘以2的积,和是多少?仿写:。
2×6-2可读作:2乘以6的积减2,差是多少?仿写:。
5-4×2可读作:5减4乘以2的积,差是多少?仿写:。
小熊购物基础性作业计算:12-3×2把6×7+5=47分成两个算式是:。
把3×8=24,30-24=6合成一个算式是:。
5×6-13可以表示为形式:,请填空后仿写。
25-3×8可以表示为形式:。
6+5×3可以表示为形式:。
6×5-3可以表示为形式:。
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几岁?发展性作业乘加、加乘运算可以解决买两种东西,一种东西买几个,另一种东西买一个的问题。
也可以表示方阵排列后还多出几个人,求总人数的问题等等。
5+4×2可编出数学题:。
5×4+2可编出数学题:。
乘减运算可以解决有两种东西,其中一种东西买几个,另一种东西只买一个的价格差、重量差等相差多少的问题。
也可以解决买几个某种商品,还缺多少钱的问题。
数学作业设计模板

数学作业设计模板
中小学学生书面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
教材模块、单元、章节课时:
作业类型: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课前预/课中练/课后复
作业功能: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
作业目标:
题型:
题量:
时长:总时长()分钟,其中基础性作业()分钟,拓展性作业()分钟
联系学科:
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
题号:1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科素养: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能力维度:计算、理解、分类讨论、分析综合题目来源:
题号:2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改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科素养:数学抽象、数据分析
能力维度:计算、理解、分类讨论、分析综合题目来源:
题号:3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创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能力学科素养:直观想象、数学建模
能力维度:计算、理解、分类讨论、分析综合题目来源:
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
题号:1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科素养: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能力维度:计算、理解、分类讨论、分析综合题目来源:
题号:2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改版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科素养:数学抽象、数据分析
能力维度:计算、理解、分类讨论、分析综合
题目来源:
作业评价与改进:。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本单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
-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
2.学时安排:-第一课时:数的认识与运算,学时:40分钟。
-第二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学时:40分钟。
-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学时:40分钟。
-第四课时: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学时:40分钟。
四、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情景教学法:通过场景营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3.游戏教学法:设置数学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1.第一课时:数的认识与运算-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讲解数的认识和各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第二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讲解分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方法。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分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概念。
数学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单元作业第一单元

数学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课题:第一单元《10以内的数》单元作业设计评价要点和标准:课题 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作业一班级 姓名评价等第:☆☆☆☆☆一. 分一分,圈一圈按颜色分 按形状分 按大小分二. 数一数有( )个△ 有( )个 有( )个○三. 数一数,圈一圈,连一连,填一填:5 6 1 7 9学生自评:我会分一分 ☆ ☆ ☆ 我会数一数 ☆ ☆ ☆ 我会想一想 ☆ ☆ ☆课题 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作业二班级 姓名评价等第:☆☆☆☆☆1、 数一数,写一写:( ) ( )( ) ( )( ) ( )2. 数一数,填一填:图中共有( )个 。
3、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编号学生自评:我会写一写 ☆ ☆ ☆ 我会数一数 ☆ ☆ ☆ 我会想一想 ☆ ☆ ☆课题 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作业三班级 姓名评价等第:☆☆☆☆☆1、 (1) 上面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从左往右数,第( )个数是3,第8个数是( )。
从右往左数,9是第( )个。
(2)把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画图① △比○少2个 ② ☆与□同样多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比□少1个 ○比△多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里填“﹥,﹤或=”,在□里填数7﹥□ 4﹤□ 3﹤□﹤□ □﹥6﹥□4、有一个数比6大,又比10小,这个数可能是( ),( ),( )。
5、小兔和小鸭子排队,小兔左边有6只鸭子,小兔右边有4只鸭子,这一排共有( )只鸭子。
小朋友排队,从左往右数小胖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胖也是第6个,这排小朋友共( )人课题 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作业四班级 姓名评价等第:☆☆☆☆☆1、想一想,填一填:有( )个,有( )个,有( )个。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3.已知底面直径为8cm,高为5cm。
改写:圆柱是一个常见的立体图形,它由两个相同的圆面和一个连接两个圆面的侧面组成。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研究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作业:基础性练:1.填空题:1) 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矩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2厘米,侧面展开图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
3)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半径是3分米,圆柱的高是6分米。
2.判断题:1) 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错误)2)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正确)3) 圆柱的侧面展开只能是一个长方形。
(正确)4) 圆柱的两个底面直径相等。
(错误)5) 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连线叫做圆柱的高。
(正确)6) 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正确)实践性练:1.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的长和高有关系。
2.可以用一张正方形纸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正方形纸的边长有关系。
第二课时作业: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1.已知半径为3cm,高为10cm的圆柱的表面积为94.2平方厘米。
2.已知直径为6cm,高为10cm的圆柱的表面积为150.8平方厘米。
3.已知底面直径为8cm,高为5cm的圆柱的表面积为150.8平方厘米。
方形纸片剪下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锥,圆锥的高为10厘米,剩下的纸片可以剪成一个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锥,圆锥的高为多少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一个圆柱形的水桶,高为8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装满水后,把水分别倒入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锥和一个底面半径为15厘米的圆锥中,问哪个圆锥的高更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8厘米,高为12厘米,把它削成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锥和一个圆柱,圆柱的高为多少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0厘米,把它削成一个底面半径为3厘米的圆锥和一个圆柱,圆柱的高为多少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XXX () centimeters and a height of () centimeters.XXX: A cylindrical water pipe with a length of 12 meters and a nal diameter of 1 meter is made up of 20 ns。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二、单元目标:1.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3.四则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加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二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积木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减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三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乘法接龙”,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四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除法挑战”,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五课时:1.复习:通过数学游戏“四则运算大挑战”,复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2.错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解答。
3.拓展:通过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总结四则运算的应用和要点,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手抄题板法:利用手抄题板和算式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练习。
2.导入情境法:通过数学游戏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实例和练习题;2.数学游戏材料:找规律、积木计算、乘法接龙、除法挑战、四则运算大挑战;3.手抄题板和算式卡片。
四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主题:四则运算。
二、单元学习目标。
1. 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知识要点整理。
1.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各部分关系: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例如:3+5 = 8,8是和,3和5是加数。
如果知道和是8,一个加数是3,那么另一个加数就是8 - 3 = 5。
2.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各部分关系:差=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差 + 减数。
- 例如:8 - 3 = 5,8是被减数,3是减数,5是差。
如果知道被减数是8,差是5,那么减数就是8 - 5 = 3。
3.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各部分关系: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 例如:3×5 = 15,15是积,3和5是因数。
如果知道积是15,一个因数是3,那么另一个因数就是15÷3 = 5。
4.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各部分关系: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
- 例如:15÷3 = 5,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
如果知道被除数是15,商是5,那么除数就是15÷5 = 3。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一、单元主题: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作业目标。
1.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 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内容与形式。
1. “算式小火车”计算练习。
作业内容:制作一列小火车的图片,每个车厢上有一道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如23 + 12、45 20等,一共10节车厢。
让学生从车头开始,按顺序计算每个车厢上的算式,并把答案写在车厢下方。
设计意图:这个形式就像开小火车一样有趣,比起普通的竖式计算练习更能吸引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
而且按照顺序计算,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习惯,就像小火车不能脱节一样,每一道算式都要准确计算。
2. “购物小能手”实际应用。
作业内容:给出一份简单的超市商品价格表,例如苹果5元一斤,香蕉3元一斤,铅笔2元一支,笔记本8元一本等。
然后设置一些购物场景的问题,如“小明有20元钱,买了3斤苹果和2支铅笔,还剩多少钱?”或者“小红带了30元,她想买4本笔记本,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设计意图:小朋友们对购物都很熟悉,这样把数学知识融入到购物场景中,他们会觉得特别亲切。
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真正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数学可不是只在书本上的东西,而是和他们的零花钱、买东西息息相关的。
这就像让他们在超市里当小会计一样,可有趣啦。
3. “数字拼图”加减法创意作业。
作业内容:把1 9这9个数字分成三组,每组三个数字,例如(1、2、3),(4、5、6),(7、8、9)。
然后给学生出一些规则,比如用第一组数字中的任意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再用第三组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如12 + 7或者31 9。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这样的算式,并且计算出结果。
还可以鼓励他们把算式写得好看一些,像在做数字拼图一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
3个例题都以“台风中心的行进”为素材,创设情境背景,把课程内容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学趣。
本单元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及航海、军事等领城中有着广泛运用。
例题、习题都选择了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学习感受坐标法思想,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基础。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
会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想象物体的方位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的位置,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在生活中用数学。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位置与方向(二)基础性作业下图是某市旅游1号车行驶的线路图,请根据线路图填空。
(1)旅游1号车从起点站出发,向()行驶到达青水公园,再向()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
(2)由绿博园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购物中心,再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人民公园。
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
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在平面图上标出小红和小刚家的位置。
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800米。
学校在小刚家的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1000米。
发展性作业如图,一辆汽车向正北方向行驶,你能说出商场和书店分别在汽车的什么方向吗?N商场北45º60º书店0 3 6 9千米汽车海面上有一座灯塔,灯塔北偏西30º方向30千米处是小岛。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一、单元主题。
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作业目标。
1. 让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包括边的长度关系和角的特点。
2. 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3. 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与图形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三、作业内容。
# (一)基础过关。
1. “我来当小侦探”题目:小明说他画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小红说那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小红说得对吗?为什么?答案:小红说得不对。
因为这个四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对边相等,而正方形不仅四个角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类似侦探推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考查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区分能力。
2. 周长面积小计算。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长方形周长=(8 + 5)×2 = 26(厘米),面积=8×5 = 40(平方厘米);正方形周长=6×4 = 24(厘米),面积=6×6 = 36(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是最基础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旨在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 (二)能力提升。
1. “变身魔术师”题目: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
如果把它的长减少2厘米,宽增加2厘米,它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答案:原来长方形面积=10×6 = 60(平方厘米)。
变化后的长是10 2 = 8(厘米),宽是6+2 = 8(厘米),此时变成了正方形,面积=8×8 = 64(平方厘米),面积增加了64 60 = 4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先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算出变化后的图形面积,然后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对长方形边长变化与面积变化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计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
课后作业一、夯实基础
1.
d=6cm r=2.5cm
2.甲圆的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倍
A.3
B.6
C.9
3.时针长6厘米,如果走1圈,它的尖端走过的距离是()厘米
A.37.68
B.18.84
C.28.26
二、能力提升
1.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
弧敞肩石拱桥,它的设计示意图如右图:请你计算出阴影部分的周长。
2.两只蜗牛在比赛爬行,(如下图所示,单位:cm),甲爬外面花了
6分钟,乙爬里面花了5分钟,甲、乙蜗牛爬行的路程比是():(),
甲蜗牛的速度是乙蜗牛的()
三、创新拓展
装卸工人把4根圆柱形钢管用铁丝捆扎在一起
(如右图)。
钢管的横截面直径是10厘米,如果
铁丝接头处的长度忽略不计,捆扎2圈,需要多
长的铁丝。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单元作业设计者XXXXXX教材名称人教版六年单元内容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一、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课本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长方体、正方体等有关常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几何常识研究的最后一局部内容,是当前进一步研究几何常识(平面几何、三视图)的基础。
圆柱和圆锥(课本中的圆柱体指的是直圆柱,简称圆柱;圆锥指的也是直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本单元的研究会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熟悉更深切,更全面,有益于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作业内容第一课时作业一、基础性练1、我会填。
(1)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它们是完整不异的两个(),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它的长即是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2厘米,侧面展开图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半径是3分米,圆柱的高是()分米、我是小法官。
2.(1)圆柱的高只有l条。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只能是一个长方形。
()(4)圆柱的两个底面直径相称。
()(5)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连线叫做圆柱的高。
()(6)高低两个底面相称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与圆锥》单元作业设计
者竜小学李应辉
三、作业设计理由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让学生想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在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和潜能的天空。
四、作业实施与反思
学生的作业环节在减负有有效的要求下,我们对课堂优化的同时,在课后作业也做了深入的探讨,奔着对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学生不再仅仅是在为做题而做题,提出了“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来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它重在培养所有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体验智力活动的欢乐,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