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央银行学(第四版) (10)
中央银行学十

3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和作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 行等存款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 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 比率上交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 额准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 所要达到的目标。”
7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及其世 界范围内的降低趋势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会削弱商业银行 的竞争力,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法定存款 准备金比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 甚至完全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 2、我国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金,中央银行应该按照低于市场存款利率的 水平支付给商业银行利息。
19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可对消费信用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 限额。 规定消费借贷的最长期限。 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 消费者信用控制可以在消费膨胀时有效 控制消费信用的膨胀,在经济衰退时,可 以通过放宽甚至取消这些限制措施而提高 消费者的信贷规模,刺激消费回升。
2、再贴现政策的内容
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贷款的主体和再 贴现的对象。 再贴现利率。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 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目标对再贴现利率进 行调整。再贴现利率可以高于,也可以 低于市场利率
10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
(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 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中央银行学-题库

中央银行学-题库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答案: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答案: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货币的经济发行答案: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4、国际货币体系答案:是指国际间的货币安排,也就是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
5、支付系统答案:又称清算系统,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有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6、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货币发行制度比较答案: 1、美国的货币发行制度。
2、英国的货币发行制度。
3、日本的货币发行制度。
4、加拿大的货币发行制度。
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发行制度。
7、简要说明主要国际性支付系统及相关中央银行答案:(一)欧洲支付体系及欧元清算系统(二)纽约清算所同业银行支付系统(CHIPS)(三)伦敦自动化清算所支付系统(CHAPS)(四)环球外汇交易清算所(ECHO)8、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答案:(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5) 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6)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7)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8) 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9、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利有哪些答案: 1、有权发行货币;2、有权利管理货币流通;3、有权发布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命令与规章制度;4、有权持有、管理、经营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5、有权经理国库;6、有权对金融业的活动进行统计和调查;7、有权保持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10、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答案: 1、存款原则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学第10章

调整前 16% 15.5% 15% 14.5% 13.5% 13% 12.5% 12% 11.5% 11% 10.5% 10% 9.5% 9% 8.5% 8% 7.5% 7% 6% 8% 13% 12% 10%
调整后 16.5% 16% 15.5% 15%
14.5% 13.5% 13% 12.5% 12% 11.5% 11% 10.5% 10% 9.5% 9% 8.5% 8% 7.5% 7% 6% 8% 13% 12%
10.98
10.62 9.36 7.92 5.67 5.13 3.78 3.24
10.17
10.17 9.09 7.02 5.58 5.04 3.69 3.15
10.08
9.72 8.82 6.84 5.49 4.86 3.51 2.97
9
9 8.55 6.39 5.22 4.59 3.24 2.70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的
★ 一是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又可称为保卫性目标。 ★ 二是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又可称为主动性目标。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1.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 。 2. 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 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 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4.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 5. 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许多优点,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 中央银行经常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参见表10-4)。
涵义: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
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 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 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 预等。
(一)利率控制
中央银行学(第四版)王广谦课后习题

第三章法定业务权力: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包括资产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经理国库业务和会计业务。
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中央银行资产:是指央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他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第四章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第一准备金:由现金和在其他银行存放的存款构成。
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很强的资产。
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
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货币。
财政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货币回笼:是指银行通过各种途径从市场货币流通中收回的一定量的现金。
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这些凭证必须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1. 问题:什么是中央银行?答案:中央银行是每个国家的主要货币发行机构,负责实施货币政策、管理金融市场,并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 问题:列举中央银行的一些主要职责。
答案: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a) 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货币,并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维护物价稳定。
b) 利率调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的信贷条件和经济活动水平。
c) 外汇管理:中央银行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并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d) 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负责监督和监管金融机构,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e) 支付清算:中央银行提供支付和清算服务,确保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
f) 宏观经济管理:中央银行参与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3. 问题:列举一些国际知名的中央银行。
答案:一些国际知名的中央银行包括:a)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美元的发行和货币政策实施。
b) 欧洲中央银行:欧元区的中央银行,负责欧元的发行和货币政策实施。
c)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人民币的发行和货币政策实施。
d) 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负责日元的发行和货币政策实施。
e) 英国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负责英镑的发行和货币政策实施。
4. 问题:什么是货币政策?答案: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稳定的一种政策工具。
5. 问题:列举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
答案: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 利率调整:通过调整短期利率、长期利率或政策利率来影响市场信贷条件和经济活动。
b) 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过购买或销售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c) 汇率干预:通过买卖外汇市场上的货币来影响汇率水平。
d) 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e) 直接信贷控制:通过设定信贷配额、限制银行放贷规模等手段来直接控制信贷活动。
中央银行学(主编杜朝运-厦门大学出版社)教案十

4、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1)公开市场的操作计划。
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室来完成的。
为实现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目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必须首先确定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量并制定具体的操作计划,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量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和存款货币银行的储备状况来确定的。
(2)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式有两种:一是,长期性储备调节:即为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储备水平而使用;二是,临时性储备调节:即为抵消其它因素的影响,维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储备水平而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与政府债劵一级交易商进行的。
在政府债劵市场上,有众多的证劵交易商,但中央银行只在其中选择部分一级交易商作为交易对象。
如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约有46家一级交易商,其中13家为外国公司。
美联储选择交易对象的标准主要有:该金融机构的资本与其掌握的头寸相比,是否充足;该金融市场的业务量是否具有一定的规模;是否一直是市场比较活跃的报价行;该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
(4)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
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通常有有价证券的买卖、回购和发行等方式。
我国目前由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缺乏作为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工具的证券资产,因此交易方式只采用回购一种方式。
(5)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
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室每天的操作过程一般为:(二)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含义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额和超额储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种类(1)一种是长期的再贴现政策:这一政策又包括两种,一是抑制性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用再贴现利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从而紧缩银根,减少时常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性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学

内设部门: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条法司;货币政策司;货币政策二司;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调查统计司;会计财务司;支付结算司;科技司;货币金银局;国库局;国际司(港澳台办公室);内审司;人事司(党委组织部);研究局;征信管理局;反洗钱局(保卫局);党委宣传部(党委群工程);机关党委;纪委、派驻监察局;离退休干部局;参事室;工会;团委中国人民银行设13个职能司(厅):(一)办公厅组织协调总行机关日常工作,承担有关文件的起草、重要会议的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信息综合、新闻发布、档案、信访、保密等工作。
(二)条法司起草金融法律法规草案;依法承办金融法律法规的有关解释工作,承担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开展金融法律咨询服务,组织金融法制教育和宣传。
(三)货币政策司研究、拟定与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提出关于选择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实施;研究、拟定和实施信贷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负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四)银行监管一司承办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工作。
依法审核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拟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监测资产负债比例、信贷资产质量、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等经营管理情况;审查负责人任职资格。
(五)银行监管二司承办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
依法审核有关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拟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监测资产负债比例、信贷资产质量、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等经营管理情况;审查负责人任职资格。
(六)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承办对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保险除外)的监管工作。
依法审核有关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拟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监测资产负债比例、资产质量、财务状况、业务活动等经营管理情况;审查负责人任职资格。
(七)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承办对农村和城市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
中央银行学教程(第四版 刘肖原 李中山)课后习题1-13章答案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概述一、术语解释1.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接受国家政府的授权,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集中它们的准备金,为它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3.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根据国家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金融政策,通过办理业务为政府服务,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向政府提供信用、代理政府债券、满足政府的需求。
4.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中央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5.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和地区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家或几家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二、填空题1.1694年,历史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苏格兰银行诞生。
2.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机构集中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3.英格兰银行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一般都认为它是中央银行的鼻祖。
4.垄断货币发行权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5.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三、不定项选择题1.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BCD)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制度D.跨国中央银行制度2.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ABC)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政府的银行D.调控监管职能3.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包括(BCD)A.发行的银行B.调控职能C.服务职能D.管理职能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有(ABCDE)A.国有B.私有C.公私合股D.无资本金E.多国共有5.下列国家中(A)的中央银行是无资本金的特殊法人A.韩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意大利四、简答题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背景是什么?答:(1)关于信用货币发行问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中央银行学》复习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中央银行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始祖。
A瑞典银行B英格兰银行C法兰西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2.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A 江西瑞金B 陕西延安C 河北石家庄D 北京3.在12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中,最特殊的是。
A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B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C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D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4. 世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的中央银行体制。
A 复合B 单一C 跨国D 类(准)5.__ ___是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A享有货币发行权B分权制衡C减少政府干预D加强对金融业监管6.下列中央银行中无资本金的是。
A日本银行B韩国银行C英格兰银行D荷兰银行7.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进展,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创新。
在此方面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国中央银行是:。
A 西非货币联盟B 中非货币联盟C 东加勒比货币区D 欧洲中央银行8.中央银行对财政部门关系中,不属于...被禁止的行为是。
A对财政透支B直接认购国债C包销国债D二级市场购买国债9.以下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小的国家是。
A 日本B 英国C 德国D 美国10.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针对国债实施的,这是因为这些证券最具有。
A 流动性B 收益性C 稳定性D 货币性1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A具有法律强制性B规定法定存款缴存比率C目的是便于清算D中央银行直接影响其存款数量1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
A非盈利性B流动性C公开性D安全性13.______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性发行,但弹性较低。
A 现金准备发行制B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C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D比例准备制14.财政性货币发行。
A有经济增长作基础B为了弥补财政赤字C有利于市场供求平衡D有利于物价稳定15.美国的货币发行制度属于。
A 现金准备发行制B 证券准备发行制C 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D 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16.在货币发行制度中,采用“发行抵押”制度的国家是。
《中央银行学》教学课件(封文丽)-61页文档资料

2 5 3 4 4 4 5 5 5 5 3 3 3 51课时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与组织结构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银行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 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总之,从中央 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 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 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 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 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 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 行的宏观管理部门。这可以看作为 对中央银行性质的基本概括。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如英国及我 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如美国和德 国。
(二)复合式中央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 立专司央行职能的机构,而由一家 集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 银行兼行央行职能。如前苏联。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中央 银行,而设立类似央行的金融管理机 构执行部分央行职能,并授权若干商 业银行也执行部分央行职能的央行制 度。如我国的香港和新加坡等。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 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其在成员 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央行职能的 央行制度。如欧洲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如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 合所行 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第二章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 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现代经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地位 • 第二节 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与职责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各方面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相伴相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是金融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收益与风险并存。可 能加深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加速世界经济的不 平衡格局,最终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学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不断修订,将推动国际银行 业经营与监管方面的变革,它对于实现银行业的有效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该原则将风险监管扩展到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银行运行的全过程。
第二,该原则强调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 第三,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提高 银行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和监控能力。
中央银行学
4. 充当各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管理者 5. 进行外汇交易 6. 调节与监督国际金融活动 7. 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及各国际金融机构
的对外金融关系
中央银行学
(二)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
1.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2. 与世界银行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3. 参与国际清算银行活动 4. 参与区域性、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活动 5. 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活动
中央银行学
中国人民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及规则制定的现状及进展
• 第一,积极利用二十国集团(G20)等平台参与和推动全 球经济金融治理。
• 第二,全面参与国际金融政策协调,推动IMF份额改革和 人民币加入SDR。
• 第三,加强区域性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和金融稳定。
• 第四,务实开展重大机制性对话,深化双边金融政策协调 与合作。
★第二,跨国银行的发展和资本国际化使国 际统一金融监管成为必要。
中央银行学
★第三,传统的各自为战的中央银行监管 机制在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和国际游资的 冲击下必须做出调整。
★总之,为了控制世界金融体系风险,在 金融领域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中央银行学
二、国际清算银行与金融监管 的国际协作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5月17日在瑞士 巴塞尔正式运营。
中央银行学
第十七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 与业务往来
中央银行学
本章知识要点
• 金融全球化的内涵与进程 • 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的主要任务 •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中央银行的作为
中央银行学
本章知识点
1.现阶段,金融全球化逐步加深,收益与风险并存。
2.在新形势下,中央银行既要明确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和
中央银行学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趋势与中央银 行的对外金融关系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经济效应 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中央银行在国家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 位
中央银行学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经济效应
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lobalization)是指随着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地区)在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等 方面相互渗透,使得全球金融体系形成一个联系密切、 不可分割的整体。
巴塞尔委员会对协议有过多次修订与补充,2010年9月巴 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
中央银行学
(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该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继1988年公布的巴塞尔 协议之后推出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它顺应了新的经 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自1997年发布第一版《有 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 员会(BCBS)对该核心原则进行了两次修订, 2012年9月发布的第三版原则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监 管权力、责任和职能以及审慎监管法规和要求两大 类,共29条。此外,还增加了39条评估标准,包括 34条必要标准和5条附加标准。
中央银行学
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张和竞争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中央银行学
三、中央银行在国家对外金融关系 中的地位
(一)各国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 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1. 充当政府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 代表
2. 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
3. 进行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 债的全面监测
• 第五,积极参与全球多边开发体系,为金融支持“走出去” 搭建平台。
中央银行学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 国际协作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二、国际清算银行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三、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内容
中央银行学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第一,金融国际化趋势使各国金融体系之 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它们的连锁效应也使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国际清算银行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对外发 行股本。
中央银行学
★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四 部分: 1. 商讨国际金融合作问题。 2. 从事货币和金融问题研究。 3. 为各国中央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4. 作为协助执行和各种国际金融协定的 代理和受托机构,为执行协定提供便利。
中央银行学
三、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内容
中央银行学
3. 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
(1)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 手段;
(2)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产管理范围, 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 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3)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基本任务,又要积极主动地与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加强合作。
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巴塞尔 协议》突出地强调了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要求,而《有效银 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则针对近年的新形势,从不同的方面对 银行业的监管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4.在新形势下,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协调非常 重要。
国际金融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 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一)巴塞尔协议
1.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的 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 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