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词式话题作文题型特点及审题

合集下载

高考独词式命题作文写作导引

高考独词式命题作文写作导引

高考独词式命题作文写作导引
学案博苑
2011-10-24 0602
5d56b7b40102dse9
高考独词式命题作文写作导引
所谓独词式命题,顾名思义就是题目是一个词,如“绿”、“路”、“灯”、“窗”、“桥”、“真情”、“榜样”、“考场”、“理想”、“追求”、“春风”、“镜子”等。

对这类题有两种审题技巧一种是化实为虚,一种是化大为小。

1.化实为虚。

比如对“路”这个题,我们不要拘泥于具体的路,而是要挖掘其比喻义、象征义及引申义。

你可以由路有好多岔道口联想到人生之路也有许多岔道口,从而告诫人们在关键时候要善于思考选择,以免误入歧途;你还可以从山路难以攀登,但却通向绝好的风景这个事实,联想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指出获取知识的路途也如这山路一样充满艰险,可它却引领人们走向知识的胜境。

还有比如就“春风”这个题目,我们要从自然界的春风进一步想到
生活中的春风人世间的爱是春风,国家开明进步的政策也是春风。

懂得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实到虚地去联想、想象,你就一定能写好这类作文。

2.化大为小。

比如就“温暖”这个题目,你可以采用“添加法”,化大为小。

你可以在内心给它前面添上“妈妈的”、“老师的”、“家庭的”、“社会的”等,也可以在其后面添上“的班集体”、“的家庭”等。

这样化笼统为具体,文章自然就好写了。

化大为小,还指善于从细小处选材,以“起点”为例,运动场上的起跑之点可以称起点,行人、船只、车辆的起程之点可以称起点,人生中的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一次受表扬、一次受批评、一次有意义的经历等都可以称起点。

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将宽题变窄,这会使文章选材方向更加具体明晰,写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好)独词型命题写作指导

(好)独词型命题写作指导

独词型命题写作指导独词型命题是指作文的题目或话题只有单独的一个词。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独词型的题目格外受命题者青睐。

例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脸”、重庆卷的“自嘲”、广东卷“纪念”;2006年辽宁题《肩膀》、天津题《愿景》、四川卷的“问”,2007年福建题《季节》,2008年上海题《他们》,2009年四川题《熟悉》,山东题《见证》,湖北题《源泉》,2010年湖南题“早”等。

北京高考卷先后考的“规则”“转折”“寻找”“包容”“安”等。

独词型题目的特点是词性多样,意义或虚或实,写作范围极宽,较诸其他命题形式有很强的开放性。

审题应遵循“化大为小”、“虚实转换”两大原则,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题目中限制性因素,审清词语内涵。

一个普遍被采用的简单的方法是用近义词比较的方法,关注两个词的细微差别,使题目的词语内涵得以显现,这样比较容易准确立意。

如《牵挂》与《思念》;“牵挂”一题,有的学生把它理解成一般意义的思念,“牵挂”是对对方令人担忧、挂虑之处放心不下的一种思念,这令人挂虑、担忧之处可以是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家庭收入、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等,很多学生简单地片面理解成对远方亲人、友人的思念。

又如《父辈》与《父亲》,《纪念》与《怀念》,都有细微区别。

审题的第二步是化大为小。

独词型题目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

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缩小范围,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化大为小”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增补词语,增加限制,将话题具体化。

即在词语或短语前后添加修饰语或设置一定的语境,使之更具体、更明确,求得小、巧、具体的写作角度。

如:忙——忙学习,忙工作,忙生活,忙游戏,忙娱乐,忙交际,忙应酬。

忙而不乱,忙里偷闲,忙得不亦乐乎,你忙我忙人人都忙。

守望——守望生命,守望家园,守望精神,守望理想与希望。

独词式作文的审题立意

独词式作文的审题立意

• • • •
乐府诗《江南》 江南可采莲 , 莲叴何田田 , 鱼戏莲叴间。
• • • •
鱼戏莲叴东 , 鱼戏莲叴西 , 鱼戏莲叴南 , 鱼戏莲叴北。
练习
• 2011年广东深圳二模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丌吃饭的时候 ,母亲 常 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丌吃小心中国人都来 抢光了!”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丌少人的行 动原则,就是抢先得一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 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丌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 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 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 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 看到试图戒已经“加塞儿”的人…… •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感受,围绕“抢”这一社 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丌少 亍800字。
• “诚信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
“诚信”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 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 都重要”
“生活” •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丌会喝的说 它苦; •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 仄; •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 乐。
名词:明内涵和外延
• 例1:(2009年广东卷)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不我们 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面出 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不“常识”有关的经 历戒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丌少亍 800字。
• 例2:2011年茂名一中作文训练题 曾获得过我国首届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等16项国内国际大奖的“世界杂交水稻乊 父”、79岁的袁隆平,最近对社会上关亍“袁隆平身价为 1000亿元”的说法发表意见:“用财富来衡量科学家的价 值太低级、太庸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生活中不 “价值”有关的经历戒你对“价值”的看法,自拟标题, 自定文体,丌少亍800字。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自用)(1)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自用)(1)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 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 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 文章。 这则命题,前面材料仅是为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 望”提供了一个事例,作文的要求在提示语中说的十 分明确:—— 这是写文章的切入点,也是立意的切 入点,应联系社会现实,回想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 事,我们就可将意确定为: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正 确认识和处理与别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别人 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要求、批评和约束。
2005年广东卷作文题:请以“纪念”为话题(1)怎样: 真正的纪念不是形式,而是用心灵纪念,将“纪念”化 作具体的行动,创造新的生活。 (2)结果:通过纪念,不忘历史,不忘先辈。
(3)事件:郭沫若纪念鲁迅先生,是为了光大其精神; 新中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缅怀先烈,继承其 遗志;河南省登封县公安局局长任长霞逝世时,十几万 群众自发为其立碑纪念,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连战和宋 楚瑜结束台海两岸的冰封时代,第一次来大陆访问是一 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等。 (4)评价:肯定。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 它的目的在于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二、话题作文立意
立意的高下,往往决定着文章的优 劣成败。立意好,就是在正确的前提下 确立一个深刻、新颖的思想。古人说 “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就是 告诉我们落笔之前首先要考虑立意问题, 先考虑别人写什么,我准备写什么,这 样自己顺着选定的旨意写出一篇有鲜明 主题的文章来。
方法一、从所给的材料中确定主题。
方略二、从材料上把握隐含的信息点
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在写作前先弄 清楚写什么,隐含什么信息。如果所给的是几则 材料,则需要将几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 异,异中求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信息点。 如(“位置与价值”的材料)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各异的绣铁锭不甘寂寞地 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高一炼字题 文段作用题 含义分析题 独词类话题作文等做题方法

高一炼字题 文段作用题 含义分析题 独词类话题作文等做题方法

《长沙过贾谊宅》参考答案:1、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出其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难掩的孤独落寞。

空,空无,空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两字共同创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氛围。

“炼字题”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理解炼字艺术,要关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动静转换结合,追求画面的动态美。

如苏轼《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第二、运用想象、联想,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最为精警,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第三、语意双关,追求表达的含蓄与丰富之美。

苏轼《西江月》中“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指出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同时借写气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指出了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第四、表达诗人独特的个体感受,常常收到妙趣横生之效。

王驾《雨晴》中“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的“疑”字,可谓“神来之笔”,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一“疑”字让小园、蜂蝶、春色焕发异彩,新鲜生动。

“炼字题”解题方法:把握字与文句内容的关系,把握表达技巧或特殊用法及效果、情感、意境(氛围)。

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语境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表达技巧,如词类活用、拟人、对比、想象、动静结合等。

【表达技巧或特殊用法】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作文审题方法不同类型新人教整理

作文审题方法不同类型新人教整理

二、偏正式短语话题作文的写作思路
偏正式短语题目的“题眼” 往往就是修饰语 偏正式短语题目的“题眼”,往往就是修饰语 题目的 部分。 部分。 心灵的选择”为例, 题眼”就是“ 以“心灵的选择”为例,“题眼”就是“心 心灵”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识、 灵”。“心灵”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识、 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等; 心灵的选择” 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等;“心灵的选择”就是 选择者在矛盾的境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 选择者在矛盾的境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品 情操等向真善美升华的选择。 德、情操等向真善美升华的选择。考生只要围绕 这方面选材,无论所写内容是自己亲历的, 这方面选材,无论所写内容是自己亲历的,还是 遇到、见到、听到的,都符合作文要求。 遇到、见到、听到的,都符合作文要求。忽视 心灵” 虽说写到了“选择” “心灵”,虽说写到了“选择”,也与话题作文 的限制有较大的距离,这是不符合作文要求的。 的限制有较大的距离,这是不符合作文要求的。
话题作文出题的形式
话题作文的话题主要有三种出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话题主要有三种出题形式: 一是命题式的话题 命题式的话题, 一是命题式的话题,命题者直接指定 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 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 二是提示性话题 提示性话题, 二是提示性话题,命题者往往要铺叙 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 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来;然后就提出话题。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来;然后就提出话题。 三是材料式话题,命题者提供一段 三是材料式话题, 材料式话题 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要求 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要求 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一)辨别词性 确定文体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中考作文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内容切合题意。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会正确审题。

重点说说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三种题型的审题方法。

常规法独词式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在所有题型中的审题难度最小。

请看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独词式话题作文,也是一道给材料话题作文。

首先要审材料。

这个材料是话题的提示语,是写作的由头、引子,提示学生“幸福”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体现。

命题者通过提示语,把幸福的内涵和写作范围确定在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法。

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作文样式。

作文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

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可有多个立意。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只有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请确立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这类题目除了上面所说的审材料、审要求外,还要明确材料的主旨。

要注意材料后面的“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这个“许多启示”就是材料的主旨、写作的主旨,写作时只要抓住一个启示就行了。

独词标题的审题立意

独词标题的审题立意

• 作文: • 以“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定,字数800字以上。
• 首先,要仔细推敲“悟”的含义(“悟”, 《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 醒。”),并在“解词”的基础上对题目作 整体把握和深层思考,进而在思维发散、 展开联想的同时,迅速捕捉自己感受较深、 材料较多的思想点,以形成正确、鲜明的 主旨。如由“悟”联想到相关的词语:感 悟、觉悟、体悟……其次,审题立意时不 妨运用“补充”或“设问”的方法使大题 变小,虚题变实,进而确立鲜明的“主 脑”。
独词标题的审题立意
• 独词题一般字义明白清楚,看起来简 单,但由于没有修饰和限制,题目本 身在文体、立意、选材以及其他方面 没有任何导向,所以在确定立意上难 度似乎比多字难度更大。 • 1.了解含义 • 一个可以作为题目的字,它的内涵往 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它本质特性方面
• 意义,又大都有它比喻、象征方面的 抽象意义。在审题时,不但要了解其 义,而且还应尽可能地搜索其比喻义 和象征义,以使自己有更广阔的选择 余地。 • 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 • 除了有“人的面部”“脸蛋”的 意思之外,还有“脸色”“面”“脸 皮”“颜面”“面子”甚至到“尊 严”“形象”等更重要的比喻义或者 象征。
• 比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 可以提出“读什么”“怎样 读”“谁读”等等问题。由“读 什么”我们可以明确到具体地读 某一本书,抽象地读人生,读社 会,读历史等。 • 比如, “品”,也同样可 以提问——“品什么”“为什么 品”“怎么品”。
• 三是采用联想法。把表示题目的这个 字与有关联的词联系起来分析比较, 然后确定立意。如“等”与盼望、渴 求、时间等相联系。 • 又如:以“手”为话题 • 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根据题 目,进行发散式联想,打开思路。可 以想想与“手”有关的某几个方面或 某一个方面:手的构造与功能;精巧 的手工艺品;一双灵巧的手,一双

独字、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独字、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独字、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审题作者:鲍亚民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2年第38期近几年,全国高考和各省市模拟考试作文题常常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而纵观这一类题型又大多是独字、独词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就这类命题作文审题的方法,笔者作简要说明。

一、探究寓意法寓意通常是指作文题中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比喻说法和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对于寓意性的独字、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

即便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挖掘。

2.这类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

如作文题“肩膀”。

这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担当、承受等;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

只有这样审题,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再比如作文题“酿”。

“酿”原指利用发酵作用酿制酒、醋等,后引申为奋斗的过程,进取中的磨难等。

审题时可以侧重分析自身的奋斗与努力,如条件与结果,量变与质变,奋斗与收获,“苦寒”与“梅香”;也可以从“酿”的实质出发,鼓励自我奋斗、自我成功、自我实现;同时,“酿”有具体与抽象之分,有物质与精神之别,有个体与群体的差异。

二、增补信息法独字、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审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

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的目的。

如作文题“回望”。

如何突破中考“独词类”话题作文

如何突破中考“独词类”话题作文

如何突破中考“独词类”话题作文所谓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20xx年全国卷诚信,20xx年北京卷规则,20xx年上海卷杂、北京卷转折,20xx年上海卷忙、北京卷包容,20xx年江西卷脸、广东卷纪念,20xx年辽宁卷肩膀、天津卷愿景、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

首先我们从审题的角度来谈。

独词式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必须经过一个审题第一关。

有的同学指出既然就是独词,已经限量的文学创作范围,就没审题的必要了。

这种见解就是极端错误的。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xx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20xx年全国卷诚信,20xx年北京卷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20xx年上海卷杂,20xx年上海卷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xx年广东卷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xx年江西卷脸,20xx年辽宁卷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xx年辽宁卷肩膀等。

审阅这些词语,就是名词的,我们必须明晰晓得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见《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搞呢?首先必须确认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就是所指在长时期逐渐培养的,一时难于发生改变的犯罪行为、女性主义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甚广了,可以就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就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就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就是习惯的促进作用和弊端。

就是动词的,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动词所则表示的这个动作犯罪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嵌入几近,并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晰。

如20xx年安徽卷的读,我们晓得念这个动词的含义就是主要就是指写作,那么写作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之适度的宾语,例如具体内容的念某一本书,抽象化的还可以念人生,念社会,读人等。

独词式作文审题立意指引

独词式作文审题立意指引

独词式作文审题立意指引这里的“独词”限定的是单个词,不是短语,更不是句子。

独词式作文题主要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这些独词构成。

从构成来看,分如下四类:名词作文题,如2011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旧书”,2010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难题”;动词作文题,如2007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传递”,2011年德阳一诊作文题“跋涉”;形容词作文题,如2010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早”。

还有由代词构成的代词作文题,如2008年上海作文题“他们”。

独词式作文的优点是所受限制少,写作范围宽广,弱点是内涵与切入点不易把握。

不同的独词式作文题,审题立意有所不同,下面例说如下:一、名词性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名词作文题指向事物,所要注意的是名词作文题往往具有多重意义,如前面所例的“旧书”,可以是与“新”相对的书,也可以是与“今”相对的古代文化。

“难题”,可以是不容易解答的题目,也可以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

名词性性作文题往往是有开放,同时也有限制,如“旧”书的“旧”,“难题”中的“难”。

审题时,前者需加载与“旧”相关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书后故事、情感态度等,后者需加载与“难”相关的内容,如知识与经验不足而难,方法与能力不足而难,问题、事情严重而难等。

名词作文的立意,要先想宽,再作选择,最后想透。

所谓“想宽”就是根据对名词性作文题意义的基本把握,采用以下方法,把立意空间打开。

一是完型法。

所谓完型,就是用添加法,使得题目内容变得丰富。

如“旧书”,可作如下添加:1、××阶段的旧书(加载时代与生活内容)2、××(人)的旧书(加载人的故事或书的历史)3、××(地点)的旧书(加载空间元素及内容)4、××的旧书(态度、倾向)(加载人的主观情感)5、旧书(的传承)6、旧书(的创新)7、旧书的(的扬弃)等如“难题”,可作如下添加:1、知识难题2、生活难题3、心灵难题4、精神难题等,这是一种添加。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独字类话题(命题)作文,是指所给话题是一个字,围绕这个字展开思路的作文。

比如2003年上海卷以“杂”为话题,2004年上海卷以“忙”为话题,2005江西卷以“脸”为话题。

2006年安徽卷以“读”为话题。

这样的题目通常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所给的话题开放性很强,限制很少;二是话题所涉及的内容多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不可否认,独字话题作文因其少修饰限制,为考生充分体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但又往往让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会产生无处下手的困惑。

所以相比较其他话题来说,独字型话题作文更注重我们在写作之前的审题。

独字话题作文的审题,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要辨明话题词性。

独字话题的词性,以名词和动词居多,形容词、代词和副词也有。

词性不同,话题的性质也就不同。

话题“忙”(2004年上海卷)是形容词,“脸”(2005年江西卷)是名词,而话题“读”(2006年安徽卷)是动词。

辨明词性是我们对独字型话题审题的前提。

只有辨明了词性,我们才能进一步认清话题的内涵。

而话题内涵既有字面的含义,又多有比喻、象征意味。

如常见的“门”“路”等,等都是如此。

如“杂”既能够指事物的杂乱,也能够指情感的复杂多变,还能够指形势矛盾的繁杂。

明确了话题的内涵,我们才能写出既切合题意,又有独特之处的文章。

那么还能够借助设问来明确对独字的理解。

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是名词,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即“是什么?”(本质含义)“有哪些类”(外延)。

如:“路”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畏”这个话题,我们能够侧重一个方面,则较容易深入展开,便于集中论述或表现一个主旨。

一般来说,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从“怎么办”“为什么”的角度来切入更好些。

一是外显的——“畏”什么、为什么要“畏”?我们不“畏”什么、为什么要不“畏”?这种思辩性一定要考虑清楚:对缺点、困难、挫折等我们不“畏”,畏缩退避只会成为“懦夫”,遭来唾弃,没有出息;对自然、生命、规律等我们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

独字作文审题指导

独字作文审题指导

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 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 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 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 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 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 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 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


提问法
什么是静,为什么要静,静有什么好 处, 如何能做到静,可以用分论点的形式, 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如:静能生 慧、静水深流、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人 生目标明确,才能静;人生追求专注,才 能静;人生淡泊名利,才能静。静心静悟, 智慧在静中孕育,思想在静中放飞,生命 在静中升华。
对比法
比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可以提 出“读什么”“怎样读”“谁读”等等问题。 由“读什么”我们可以明确到具体地读某一 本书,抽象地读人生,读社会,读历史等。 比如, “品”,也同样可以提问—— “品什么”“怎么品”。
三是采用联想法 把表示题目的这个字与有关联的词联系 起来分析比较,然后确定立意。如“等”与 盼望、渴求、时间等相联系。 又如:以“手”为话题 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根据题目,进 行发散式联想,打开思路。可以想想与“手” 有关的某几个方面或某一个方面:手的构造 与功能;精巧的手工艺品;一双灵巧的
请以“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命题作文有的直接给出题目,有的前面还有 一段提示性的话语。提示语的作用无非两个,一 是提示性,一是限制性。
这篇以“静”为题的命题作文,题目相当 宽 泛,给了我们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正因为题 目太大,我们反而感觉“拔笔四顾心茫然”。

独词类作文审题谈

独词类作文审题谈

独词类作文审题谈绵阳三诊是独词类材料作文题,具体内容如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现代汉语词典)。

大千世界,制约无所不在,如何认识制约?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按理讲,此道作文题目,考虑周全,指向明确,不应该有审题错误。

但笔者在阅卷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如下一些审题失误:1、缺乏对“制约”关系的分类“制约”,从来源来说,包括内在(自身)和外在(他人);从类型来说,包括自然条件制约(如“天时、地利”)和社会环境制约(如“人和”)。

等等。

这样的分类,可以选择立意与选材方向。

谈他人或社会制约的多,就可选择谈个人条件对自身的制约,以做到立意新,且感受实而深。

2、缺乏对“制约”含义的准确理解“制约”说到底是一个动词,并非名词。

“规则”“法律”与“制约”有关联,社会通过“规则”“法律”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制约,形成一种社会作用于个人的关系,引导人们遵规守法。

尽管如此,却不能将“制约”等同于“规则”“法律”。

同样,“制约”与“道德”“自由”有关联,“道德”是“制约”的手段,“自由”是“制约”的对象,同样不能将‘制约’等同于‘道德”“自由”。

还有“制约”,也不等同于“自律”。

3、缺乏对“制约”作用的全面把握“制约”从作用上来讲,有好有坏。

如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则以及道德行为规范,引导人性不断完善,世风不断纯正,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好”;又如外国的恶意制约,带来的是国家发展受阻厄;还如个人心理疾病,带来了成长的障碍。

这一些,是不好的。

不能一味地为“制约”唱赞歌,如有同学拟题为“制约,黑暗中的黎明”,显然是不合适的;也不能一味地说突破。

最好是把好坏合在一起谈。

4、缺乏对“制约”的辩证思考“制约”涉及的关系不同,解决的办法就不一样。

对能促进我们健康发展的“制约”,要顺应、接受与遵从;对阻碍我们发展的“制约”,就要想办法克服、改变以至突破。

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对付“独词式”作文题

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对付“独词式”作文题

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对付“独词式”作文题所谓独词式作文,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如株洲中考已考过的独词式作文有:2001年:手; 2002年:美;2003年:变; 2006年:告别;2007年:惊喜; 2008年:温暖;2013年:新。

其他地方也考过了,如全国卷:“诚信”,“规则”,“杂”、转折”,“忙”、“包容”,“脸”、“纪念”,“肩膀”、“愿景”、“读”、“问”、”“窗”等。

首先我们从审题的角度来谈。

独词式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必须经过一个审题关。

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是独词,已经限定的写作范围,就没有审题的必要了。

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诚信”,“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杂”,“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脸”,“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肩膀”等。

审读这些词语,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濒于,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

命题作文审题1

命题作文审题1

命题作文审题1、独词式标题:《寻》《变》2、短语式标题:《“狠狠”爱》《我的“老师”》3、句子式标题:《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我记住了她的教诲》4、论题型标题:《我谈散文式的爱》《真正的潇洒》5、关系型标题:《瞬间与永恒》《放与收》6、寓意型标题:《水与火》审题步骤:(一)独词标题审题步骤: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语。

如:《季节》《他们》《尝试》《忙》《纪念》《好奇心》。

独词式标题,要注意到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

标题的含义一般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确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

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方法指导: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1、话题或题目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遵循原则 增补信息——独词类作文题目审题例说

遵循原则 增补信息——独词类作文题目审题例说
三、 深刻普遍
师” 幽默的老师” 狠心 的老师” 柿把儿 老师” “ “ “ 等等 。
又如“ 歌声 ” 这个题 目, 可以在名词“ 歌声 ” 面加上 前

些修饰性 词语 。如 “ 永远 的歌声” 嘹亮的歌声 ”悲切 “ “
同样 ,青春 ” “ 这个题 目, 可以拟出“ 觉醒的青春 ”收 “
的歌声”甜甜 的歌声 ”雄壮的歌声” 等。 “ “ 等 获青春” 打开青春 的天窗” 青春属于太 阳”青春多梦 ” “ “ “ “ 青春永驻 ”青春 的太 阳—— 自信” “ 生”这个题 目, “ ;人 可拟出“ 人生 的标点 ”人生也是一张答 卷”人生是一次 “ “
就是所增补信息能深刻反映社会现实 , 代表社会普
落俗套 , 就是要言人之未 言 , 发人之未发 , 想人之未想 。
换句话说 , 就要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 , 超凡脱俗 。 例如 以“ 脚步” 为题写一篇文章 。 从创新 的角度可以
写如下 的内容 :历史 的脚 步” 昭君 的脚 步” 回家 的脚 “ “ “
的老师” 妹妹 的老师 ” 总统 的老师 ” 哑 巴 的老 师” “ “ “ 等
等 , 可以在名词“ 也 老师 ” 面加上一些修饰性 词语 , 前 如 “ 神奇 的老师 ” 小 气的老 师” 浪漫 的老师 ” 野蛮 的老 “ “ “
步 ”青春 的脚 步 ”跋涉 者的脚 步 ”孤独 的脚 步” 春天 “ “ “ “ 的脚步”爱 的脚步 ” “ 等等 。 其实, 在我们 的生活 中, 新人物 、 新事物总是层 出不 穷的 , 留意 观察 , 只要 就一定能把握现实生活的新特点 , 新风貌 , 时找准有价值 的方 向, 出有特 色的好文章 。 及 写
【 写作透析 】
遵循 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词式话题作文题型特点及审题(不用印发)
一、独词式话题作文的题型特点
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2001年全国卷的“诚信”、2002年北京卷的“规则”、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2006年天津卷“愿景”是名词性话题;
2003年北京卷的“转折”、2004年北京卷“包容”、2005年广东卷“纪念”、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是动词性话题;
2003年上海卷的“杂”、2004年上海卷“忙”是形容词性话题。

这三大实词性概念话题,高考均考过。

名词性话题的优点是限制作文内容,对于矫正话题作文开放过度,防止宿构和套作有一定作用。

动词性话题是提供动作行为和心理状态,在“过程”上做文章,内容又有一定的选择性。

形容词性话题是提供事物的特点,既有包容性,又有开放性:人,事,物;情,理,法;正,对,反,等等,均可巧意为文。

二、独词式话题作文的审题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
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
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
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
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1、话题或题目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
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话题或题目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

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

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4、话题或题目是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

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

5、话题或题目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

如话题作文“新”。

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归纳起来,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
①审读词语含义
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
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

三、独词式话题作文“超越”的审题
(一)、作文题目:
有一种勇气,让人激情勃发;有一种自信,让人昂然奋起;有一种力量,让人一飞冲天。

这就是超越,它给人以勇气、自信和力量。

有时扣人心弦,有时惊心动魄,有时启迪心扉。

生命在超越中进化,人类在超越中进步。

超越朋友,超越对手,超越老师……你超越我,你就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得更深;我超越你,你就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请以“超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二)、写作提示
本题中的提示语阐明了“超越”的对象、结果及意义等。

写作时可选取某一方面,深入开掘,不必贪多求全。

写散文,要热情讴歌超越者的胆量、勇气、精神;
写议论文,宜用事例和道理来论证为什么超越、怎样超越;
写记叙文,可描述超越所经历的曲折坎坷的过程,表现超越的艰难,从而显示超越的弥足珍贵。

除了文题中所列举的,还可写超越金钱、超越感情(亲情、爱情、友情),超越自己,等等。

如写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很广泛,名人、伟人甚至凡人均可入文。

(三)、审题
A、动词性话题“超越”:
添枝加叶法:
1、超越自己、他人(前人、朋友、对手、老师……)
2、超越痛苦、失败、脆弱、耻辱、自卑……
3、超越历史(伟大的人物孔子、伟大的精神)、
超越空间(地区、国界)的爱……
4、超越金钱、超越感情(亲情、爱情、友情)
……
B、名词性话题“超越”:
1、前面加定语
生命的超越、历史的超越……
2、作主语
超越是一种勇气,让人激情勃发。

超越是一种自信,让人昂然奋起。

超越是一种力量,让人一飞冲天。

超越能给人以勇气、自信和力量。

超越能启迪心扉。

超越催人进步。

超越促人成功。

……
3、作宾语
生命在超越中进化。

人类在超越中进步。

诠释超越
解读超越
……
4、做定语
超越的意义……
(此类可归入动词类,不另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