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PPT1 (共17张PPT)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PPT1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9fee23f78a6529647d5389.png)
反对浮夸的作风 4、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 样的历史。
5、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 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刺,敢于冒风险, 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 己的道路,留下自己前进的脚印。
请以“生命”为话 题构思一篇文章
话题作文特点
1、写作范围更宽广 2、立意、取材都更自由
3、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审题构思要诀
1、善于化大为小 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 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 深说透。 2、善于以小见大 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阐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 义。 3、扬长避短,定好文体 4、独辟蹊径、表现个性
•欢迎光临指导
作文专题训练(2)
平沙一中初三语文备课小组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形式特点 立意要诀 构思练习 总结巩固
走进考场,打开试卷,一道道 提示材料 考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 思考,去解答,去攻克……但考题 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出现在试卷 上呢?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在我 们的心理历程中,同样会出现各种 各样的考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就 在解决一道道考题的过程中,我们 不断地前进着。 明确话题 请以“考题”为话题作文,标 题、内容、文体自定,字数在600 字左右。(2001年江苏省盐城中 作文要求 考试题)
• 醒你一招
就是用“话题”造一个句 子,再以这个句子为中心句写 一篇文章
话题作文“脚印”立意示例
1、由脚印想到鲁迅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的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2、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 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3、常言说:“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4316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1.png)
理解偏差
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或概念 理解不准确,导致文章立 意出现偏差。
过于主观
部分考生过于主观臆断, 未能从题目实际出发,导 致文章立意与题目要求不 符。
准确把握题意,提升写作水平
01
02
03
04
认真审题
花时间仔细研读题目,确保准 确理解题目意图。
抓住关键词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或概念, 确保文章立意紧扣主题。
类型
话题作文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观点型、关系型、材料型等。观点型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 见解;关系型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分析话题中涉及的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材料型话题作文则提供一段材料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写作。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区别
命题方式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主题或话 题,而命题作文则提供具体的题 目,考生需要紧扣题目进行写作
多角度思考
从多个角度思考题目,拓展写 作思路,提升文章深度和广度
。
反复修改
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润色, 确保文章立意明确、内容紧凑
、表达流畅。
03
审题技巧与方法探讨
仔细阅读并理解材料内容
认真阅读材料,把握 整体意思。
分析材料的结构,理 清思路。
注意材料的细节和重 点,理解其深层含义 。
抓住关键词句,明确写作方向
确立中心论点,明确文章主旨
仔细审题,理解话题内涵
对话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把握其核心意义和涉及的范围。
确立中心论点
根据对话题的理解,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
明确文章主旨
确保文章内容紧扣中心论点,不偏离主题,使整篇文章有明确的主 旨。
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层次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38e93af524ccbff12184b8.png)
实战演练
• 《心中的美丽》
可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历史中的情感美;歌坛 上一展歌喉的婉转动人之美,舞台上千姿百态之美, 赛场上叱咤风云之美,还可以写人物的一种品质等 等。 《良师》
1、可写“教学上认真”“生活上关心”的“良师”这类“第一构思”,选 择“医治心灵创伤”等内容为题材,在读者面前凸现一个“良医”式的“良 师”形象。 2、跳出一篇写一人的常规思维,从印象深刻的众多“良师”形象中选出若 干最具美丽的场面,构成“良师”群体,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
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在街上所见 所闻。
《放学路上》 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
必须发生在放学路上。
3. 弄清数量限制
• 《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 《记一件铭刻心间的事》 • 《奶奶二三事》
• 《初中生活剪影》意味着写不只一件的 事。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4. 弄 Nhomakorabea人称限制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作业
• 以《一件使我 的事》为题,写一篇 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1. 民 族 资 产 阶级 在中国 现代化 进程和 革命史 上都有 重要贡 献 2. 民 族 企 业 在 近代中 国的命 运表明 ,只有 实现民 族独立 、国家 统一和 政治民 主后, 它才能 健康发 展 3、 每 逢 春 节 ,无 论城市 还是农 村,家 家户户 都要精 选一副 大红春 联贴于 门上, 为春节 增加喜 庆气氛 。春联 以工整 、对偶 、简洁 、精巧 的文字 描绘时 代背景 ,抒发 美好愿 望
13、《我终于懂得了 》14、《 的眼神》
• 《心中的美丽》
可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历史中的情感美;歌坛 上一展歌喉的婉转动人之美,舞台上千姿百态之美, 赛场上叱咤风云之美,还可以写人物的一种品质等 等。 《良师》
1、可写“教学上认真”“生活上关心”的“良师”这类“第一构思”,选 择“医治心灵创伤”等内容为题材,在读者面前凸现一个“良医”式的“良 师”形象。 2、跳出一篇写一人的常规思维,从印象深刻的众多“良师”形象中选出若 干最具美丽的场面,构成“良师”群体,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
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在街上所见 所闻。
《放学路上》 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
必须发生在放学路上。
3. 弄清数量限制
• 《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 《记一件铭刻心间的事》 • 《奶奶二三事》
• 《初中生活剪影》意味着写不只一件的 事。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4. 弄 Nhomakorabea人称限制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作业
• 以《一件使我 的事》为题,写一篇 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初中作文指导:审题的技巧PPT【精品 课件】
1. 民 族 资 产 阶级 在中国 现代化 进程和 革命史 上都有 重要贡 献 2. 民 族 企 业 在 近代中 国的命 运表明 ,只有 实现民 族独立 、国家 统一和 政治民 主后, 它才能 健康发 展 3、 每 逢 春 节 ,无 论城市 还是农 村,家 家户户 都要精 选一副 大红春 联贴于 门上, 为春节 增加喜 庆气氛 。春联 以工整 、对偶 、简洁 、精巧 的文字 描绘时 代背景 ,抒发 美好愿 望
13、《我终于懂得了 》14、《 的眼神》
作文-初中作文指导:话题作文审题ppt优秀PPT
![作文-初中作文指导:话题作文审题ppt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2b03d5bed5b9f3f80f1c02.png)
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 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例举中涉及的 “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 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把“发现”的内
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 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 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
这些可以说是较“新”的构思。
5、反向式构思:
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如 “以 ‘关心”为题。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 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 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 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 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 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 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 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 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 的内容。
3、利用提示语展开思路
话题作文题的提示引导语:“每个人都常常遇 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 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 该如何选择呢?” 根据提示,写出一段故事情节,情节中需要我
们作出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导致我们产生了道德 情感上的激烈斗争, 然后写出“怎样选择”即可, 这是记叙文;或者概括写出一系列这样触动心灵需 要作出选择的事,论述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讲 述理由,加以论证,即成议论文。
分析: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 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 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 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 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 “战胜”二字上。
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 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 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
这些可以说是较“新”的构思。
5、反向式构思:
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如 “以 ‘关心”为题。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 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 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 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 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 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 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 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 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 的内容。
3、利用提示语展开思路
话题作文题的提示引导语:“每个人都常常遇 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 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 该如何选择呢?” 根据提示,写出一段故事情节,情节中需要我
们作出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导致我们产生了道德 情感上的激烈斗争, 然后写出“怎样选择”即可, 这是记叙文;或者概括写出一系列这样触动心灵需 要作出选择的事,论述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讲 述理由,加以论证,即成议论文。
分析: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 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 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 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 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 “战胜”二字上。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PPT (共16张PPT)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PPT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19be004b73f242336c5f89.png)
这就是一道话题作文的典型例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 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 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在上述 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 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 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 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 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 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 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 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 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 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 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话题作文审题指导
什么是话题作文
先看一个话题作文题目: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 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 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 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 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二: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 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 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 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料 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 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 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 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 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 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 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七年级语文话题作文的审题PPT优秀课件
![七年级语文话题作文的审题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ef10f04b35eefdc9d33316.png)
方法点拨
1、认真阅读,静心审题 。 2、找准找全 “关键信息”。 3、圈划摘录 “关键信息”。
解读指点
话题作文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提示语+ 要求语 + 常规语
解读提示语:“提示语”一般对话题作出了具体的诠 释,暗示了话题的含义或选材的范围。
解读要求语:“要求语”一般提出本次习作所要写 的具体内容,如话题、写什么等。
同时应注意立意:因真而善,或因真而坚
具体解读
要求语部分 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
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解读:
要求语部分中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所 要写的具体内容,即所写内容一定要与 “真”有关,一定要“真”;其次明确 了所写人物“你”即写自己;再次明确 了选材的范围“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 思、所感”。
具体解读
提示语部分教 教育 教家人陶求行真知,先千生学曾万这学样 学说 做过 真: 人“ 。千 ”教 一万 个
“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 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
解读:
提示语部分中明确的阐释了“真”的含义: 真实而充满本色的生活、纯真而朴实的情感、 真切的体验或感受等,因此在写作时要紧紧 扣住这一含义。
具体分析
A、提示语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
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 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 坚……
B、要求语为: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 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 来。
C、常规语为: 注意: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优秀PPT课件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eaff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9.png)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
2024/1/30
26
分析数据,揭示规律
2024/1/30
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0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特征和趋势,
如增长、减少、波动等。
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02
数据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意义,需要进
一步挖掘和思考。
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02
中考作文审题基本概念
Chapter
2024/1/30
6
审题定义及重要性
审题定义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指对作文题目 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明确写作要求 和方向。
重要性
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它决定了文 章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深度、是否 有创意。只有准确审题,才能避免偏 题、离题,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注意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确 保文章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2024/1/30
23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将材料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寻 找共鸣点和切入点。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材料进行拓展 注意想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确保文章
和延伸。
内容与材料紧密相连。
2024/1/30
24
06
图表作文审题技巧
Chapter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优秀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引言 • 中考作文审题基本概念 •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 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 图表作文审题技巧 • 审题实战演练与点评
2
01
引言
Chapter
2024/1/30
3
2024/1/30
26
分析数据,揭示规律
2024/1/30
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0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特征和趋势,
如增长、减少、波动等。
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02
数据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意义,需要进
一步挖掘和思考。
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02
中考作文审题基本概念
Chapter
2024/1/30
6
审题定义及重要性
审题定义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指对作文题目 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明确写作要求 和方向。
重要性
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它决定了文 章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深度、是否 有创意。只有准确审题,才能避免偏 题、离题,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注意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确 保文章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2024/1/30
23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将材料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寻 找共鸣点和切入点。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材料进行拓展 注意想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确保文章
和延伸。
内容与材料紧密相连。
2024/1/30
24
06
图表作文审题技巧
Chapter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优秀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引言 • 中考作文审题基本概念 •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 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 图表作文审题技巧 • 审题实战演练与点评
2
01
引言
Chapter
2024/1/30
3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课件(共29张PPT)
![中考作文审题指导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2436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8.png)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解析】
中国人向来注重“仪式感”,从个人家庭方面来说,有婚礼、丧礼、生日、祭典等;从国家、民族层面来说, 有国庆、新年及各种庆祝日与纪念日。既然仪式是为了表达一种内心的特别的情感,那么,“内心”的状况如何 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仪式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心的情感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我们说: 我们需要仪式,但更需要与仪式匹配的心情。
日常观察、读书、思考,务必看懂、想通读、悟透;书不在多而在精,经历不在奇, 而在于审问、明辨、体验。
4.“经历”与“读书”联系牵强: 黛玉/福贵——阳光??? 找到“书”与“经历”的契合点,融通、自然、 合理!
“……复行数十步……”? 审题宜向宽处行,千万别往牛角钻!
【再试试身手】
请用3分钟时间,思考下面两个题目,尽可能多地列出你认
审题不是在咬文嚼字,它的目的是让你的文章能以独特 的创意、品位呈现在老师面前,能从千百万试卷中脱颖而 出!
审题——选材——立意 这样才构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审题过程!
【再试试身手】 请从“审题、选材、立意”几方面思考以下几个题目,任 选两篇,尝试审题,寻求自己最有创意的构思吧。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我的努力,家庭会更温馨;因为有我的付出, 集体会更加和谐;因为有我的风险,社区会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的参与, 城市会更添活力……因为有我,世界会更加精彩。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走在鱼儿的思想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1)永远不变的情思?
提示语: ◎灵魂深处、血液之中:非浮浅的小情调,思考应有深度; ◎情感、品质、传统、文化:内容应有的高度; ◎题眼:“情思”? 情(显):情感、思绪;喜怒哀乐…… 思(隐): 内容:重心应当是情的深化和升华; 形式表达:不是短时间的动作、表情的表述,而应该是对一 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的叙述、刻画、描写。
中国人向来注重“仪式感”,从个人家庭方面来说,有婚礼、丧礼、生日、祭典等;从国家、民族层面来说, 有国庆、新年及各种庆祝日与纪念日。既然仪式是为了表达一种内心的特别的情感,那么,“内心”的状况如何 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仪式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心的情感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我们说: 我们需要仪式,但更需要与仪式匹配的心情。
日常观察、读书、思考,务必看懂、想通读、悟透;书不在多而在精,经历不在奇, 而在于审问、明辨、体验。
4.“经历”与“读书”联系牵强: 黛玉/福贵——阳光??? 找到“书”与“经历”的契合点,融通、自然、 合理!
“……复行数十步……”? 审题宜向宽处行,千万别往牛角钻!
【再试试身手】
请用3分钟时间,思考下面两个题目,尽可能多地列出你认
审题不是在咬文嚼字,它的目的是让你的文章能以独特 的创意、品位呈现在老师面前,能从千百万试卷中脱颖而 出!
审题——选材——立意 这样才构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审题过程!
【再试试身手】 请从“审题、选材、立意”几方面思考以下几个题目,任 选两篇,尝试审题,寻求自己最有创意的构思吧。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我的努力,家庭会更温馨;因为有我的付出, 集体会更加和谐;因为有我的风险,社区会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的参与, 城市会更添活力……因为有我,世界会更加精彩。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走在鱼儿的思想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1)永远不变的情思?
提示语: ◎灵魂深处、血液之中:非浮浅的小情调,思考应有深度; ◎情感、品质、传统、文化:内容应有的高度; ◎题眼:“情思”? 情(显):情感、思绪;喜怒哀乐…… 思(隐): 内容:重心应当是情的深化和升华; 形式表达:不是短时间的动作、表情的表述,而应该是对一 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的叙述、刻画、描写。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PPT课件1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3e05424ba1aa8114431d95b.png)
母亲病了,是多年的关节炎,憔悴的脸毫无生 气,偶尔的疼痛总牵伴着嘴角来回抽搐。我却仍不 以为然地“稳坐泰山”,怡然自得地看着动画片, 巨大的声响使我将母亲的病痛抛置脑后。 “××!”广告阶段,我终于模糊地听到了母 亲有气无力地呼喊。我不厌烦地走到母亲跟前,嘟 着嘴,老大不高兴。“帮我倒杯水来。”我不情不 愿地随手拿了个杯子给母亲,又快速溜到了电视前。 正当我看得痴迷时,母亲又在叫唤了,我火冒三丈 地走进卧室,劈头就对着生病的母亲叫道:“又怎 么了,你烦不烦?”这一叫,母亲当即怔了,我看 到她硕大的泪珠滚滚而下,苍白的脸色愈加难看。 我的喉咙就像着了火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我迟 疑地拿过杯子。一看,这哪是水,是满满一杯子的
灌得满满的,难道是——她?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大大咧咧,毫不客气的用了两瓶。谁让她这么 多管闲事的呢,反正我也会,只不过有人“抢先” 罢了,我把剩下的第三个热水瓶“哐当”一声放 在了她的床边…… 接连下来的几天,我都以逸待劳,毫不客气 的享受着她辛勤换来的成果,而且接受得更加心 安理得,她也一直是一脸天真的笑。 一天游戏时,她扭伤了脚,只能躺在宿舍的 床上,我悲叹自己中了“头等奖”,居然要去帮 她拿水。本小姐这么娇弱,哪能干那种事,于 是…我下定决心不去灌热水,看她怎么样。那知 第二天,三个热水瓶护卫兵似的整齐排列在我们
想想说说
话题的作用是什么?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借用到话题作文 中,话题的作用是指明文章的写作中心内 容。
话题作文中材料起什么作用?
材料是标明写作的范围和思考对象。作 文的内容不能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
按照这两点去审题就不会跑题。
方法点拨
1、认真阅读,静心审题 。
2、圈划 “关键信息”。 3、摘录 “关键信息”。 4、擦去圈画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中心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 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 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 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 己文章的观点。
例题: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 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 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 本,这位青年抛弃了不该抛弃的东西。尽管这个故事并没 有结论,但寓意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而这个道理, 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 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 抛”来写的。今年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写诚信可弃, 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唱反调,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 点。 返回
例三: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随着网络的出现,世界似 乎正变得越来越小;而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不过是人类居住的一个小小的村落。 于是,一个新名词“地球村”出现了。“地球村”,多么形象 的称呼。对此,你有什么联想、想象或见解呢?请以“地球村”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 这篇文章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重复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意思,地 球变小了,变成村落了。这是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意思,不宜 再多说。这个题目实际上是要求以“地球已经是个村”为前提, 来写你的联想、想象和见解。明白了这一点,思路就不难打开, 文章也不难写好。如,地球变小,经济一体化了,我们应该怎 么应对(可以联系我国加入wto来写,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必由之路,也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再如,在一个 村子里,和平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在的世界还不怎么安宁,呼 吁和平可以成为很好的立意。再如,地球变小,资源更应珍惜, 环境更需要保护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明白了这 一点,在文章的结构上也容易把握住。对地球怎么会变小就不 能花较多的篇幅去论说,三言两语开个头就行,主要篇幅要用
话题作文审题指导
什么是话题作文
先看一个话题作文题目: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 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 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 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 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二: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 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 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 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料 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 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 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 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 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 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 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1、小切入: 话题外延宽泛,既给了考生选材的充分自由,可 能同时也带来了甄别的疑惑,所以一旦确定作文题是话题作 文时,就应从话题所蕴涵的多、而杂的内容中选取一点,而 这一点肯定也是考生本人感觉有的写、写得出、写得好的一 点,这一点肯定也是动全身、知全貌的一点,这一点最好也 是有新意的、别人想不到的一点。这样宽泛的大话题一经小 切入,就可以化大为小,然后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作 文就容易写,容易写细,容易写透。 2、以小见大: 小切入并不是写小家子气之作,而是要以小见 大,一叶知秋,透过一扇小窗尽窥独特之风景。换句话说, 小切入是把大话题变小,大主题是要立意深远。小切入是寻
话题作文的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
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以前的命
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考生在题目、 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 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题目自由 (2) 选材自由 (3) 文体自由 (4) 想象自由
这就是一道话题作文的典型例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 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 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在上述 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 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 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 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 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 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 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 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 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 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 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 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 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 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例一: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说的是一次鼓励创 新的报告会。会上一位学者以4个图形的实例说明答案是 丰富多彩的,而这个被说明的道理就被用作话题。这个 话题,也就是我们构思文章的前提。面对丰富多彩的世 界,有什么思想感受,想到些什么,想怎么办,是写好 这篇作文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去思考立意, 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深度。如果停留在为话题“答案是丰 富多彩的”补充例证,虽然并不偏题,但文章立意容易 偏浅(因话题材料已说明此意)。如果对这些问题根本 没注意,而去改写、扩写这个会议故事,就完全偏离命 题要求了。
找一个恰当独特的支点、视角,表达大主题是要具体阐述一 个富有现实意义、有一定厚重感的、能给读者带来震撼力的 核心。
审清话题作文限制
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题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组 成。审题,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 规定)自然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 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 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他们以为只要围绕 话题写就可以了,话题材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多余的, 没有必要用心去读、去理解。其实,果真如此的话,命 题中也就只要出示话题而不必再提供话题材料了,如同 数学一样没有必要提供多余的已知条件。既然提供了话 题材料,就自有命题者的用意。这用意一方面是提示, 另一方面就是限制。不用心看话题材料,不了解命题的 限制何在,匆匆下笔为文,也就难免出问题了。 限制一 限制二 限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