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新学的研究对象
概念: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现象+规律
·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以人为主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交叉、边缘)科学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过程(共性)------认知过程(感知记想思)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克服困难)注意是一种心理伴随状态,不属于过程,注意是全程都存在的
·个性心理(个性)------个性心理倾向(理信趣爱,需动三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⑴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元是基本单位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大脑是高级中枢
额叶----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动)顶叶-------触、温、动感觉(感)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
左脑:抽象罗辑思维和言语右脑: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
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
⑵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①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刺激---反应)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反射----无条件反射(先天):无意识的本能行为(见风流泪)
反射----条件反射(后天)1、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2、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符号,人特有的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基本规律:①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②行为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同时、同继)
正诱导:抑制→兴奋过程(由睡眠到醒来)
负诱导:兴奋→抑制过程(晚上学习,白天昏昏欲睡---相继负诱导)
(认真学习时,视而不见,因为兴奋引起的抑制---同时负诱导)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单选)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里----客观性----孟母三迁,说明人的心理有客观性
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源泉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主观性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应----能动性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之父”或“科学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
冯特、铁钦纳
主张研究意识结构,认为人的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向、激情
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
詹姆士、安吉尔、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意识功能
意识流----意识是永远变化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来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第一势力)
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环境决定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轮
主张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采用实验法,反对内省法
S-R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
威特海默、考夫卡、柯勒-----顿悟说、关系理论研究意识整体
研究意识整体
反对把意识分为元素,主张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Gestalt)
5、精神分析(第二势力)
异常行为、无意识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冰山理论、泛性:性本能---------意识、前意识层----潜意识层荣格-----内外向埃里克森-------人格发展8阶段
6、人本主义(第三势力)---------------以......为中心,强调人的潜能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马人)
罗杰斯----非知道行教学模式
正常人的人格
以人为本、人性本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人是有潜能的
7、现代认知心理学
奈赛尔----1967年《认知心理学》
加涅----对学习进行了分类
皮亚杰-------“三个四”皮亚杰既是认知心理学,又是建构主义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信息加工系统
记忆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保持和再现)
第二章、认知过程(记忆言语和思维注意是一级考点)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
一、感知觉概述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依赖过去经验
多重属性+经验=知觉
2、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人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持久的知觉活动,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的等方面的直觉能力
3、感觉的种类
①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
②内部感觉:机体觉(对内脏的感觉)平衡觉(对身体姿势的感觉)运动觉(对关节肌肉的感觉)
4、物体知觉
①空间②时间③运动(真动、似动)④运动后效:先盯着运动的看,再看静止的,会认为静止的动
似动的形式:
动景运动:两个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如动画片、霓虹灯)
诱导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如月动云静
自主运动:烟头、光点
二、社会知觉
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忽略个体差异)晕轮效应(光环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三、错觉
必然产生,不能克服每个人都会产生(生理、心理)是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四、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值呈反比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无----有
差别阈限: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A1-----A2 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
3、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1、统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对比、后效
①感觉适应:刺激对感受器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了变化
暗适应:明---暗,感受性上升,感受阈限下降
明适应:暗---明,感受性下降,感觉阈限上升
③感觉后象:
听觉后像:余音绕梁
视觉后象:正后像-----前后一样负后像:前后不一样(一般彩色视觉都是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影响、补偿、联觉
①影响:感冒了食欲也不好②补偿:盲人听觉很灵敏
三、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自动把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
影响因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强度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差异率)
对象的活动性(活动律)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新奇率)
2、知觉的理解性:以人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同知识经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3、知觉的整体性:1、整体优先2、整体影响部分3、重要部分影响整体
4、知觉的恒常性: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人的知觉映像相对不变
感知觉规律教学的应用:1、遵循感知规律,直观教学2、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观察的品质:1、目的(不受干扰)2、精确性(差别)3、全面性4、深刻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目精面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