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葬经翼》望气篇原文及白话

合集下载

陈益峰:《葬书》杂篇

陈益峰:《葬书》杂篇

陈益峰:《葬书》杂篇整编/陈益峰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言阔远,形言浅近。

然有大山大势,大寺大形,则当大作规模,高抬望眼,而后可以求之也。

势有隐显,或去山势,从东趋形,从西结势,由左来穴,自右出势。

又有佯诈穴,亦有花假,此所以为最难也。

其次莫如形。

有一二里为一形,此形之大者;也有只就局内结为蜂喋蛙蛤之类,此形之小者也。

鹅凤相肖,狮虎相类,形若不真,穴仍由似?故形亦为难也。

又其次莫如方。

方者方位之说,谓某山来合坐作某方向之类是也。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

此下言宾龙降势大略,可总括天下山成之行度,若欲逐一分类,则反包括不尽矣。

其葬王者,言其贵也,不得拘之。

势如巨浪花,重岭叠障,千乘之葬。

峰峦层踏,如洪波巨浪,奔涌而来,当出千乘之贵。

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

星岚撑汉,踏衔而下,如龙之降也。

及至歇处,山如云拥,水似带播,乌得不贵!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

真龙隆势,层层踏踏,如人家之重屋叠架,所以为贵也。

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亡家国。

横窜直播,行度畏缩而不条畅,死硬不委蛇,故葬者家亡国来灭。

势如矛戈,兵死形因。

尖利如矛叶,直硬如枪杆,故子孙多死于凶横非命。

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顺泻直流,会无禁止之情,此游温之龙也,葬之者主少亡客死。

形如负峙,有城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

几结穴之处,负阴抱阳,前亲后倚,此总相立穴之大情也。

负峙形如御屏,壁立崎急,不可扦穴,法当于平地,须龙贵朝真,而后可不谓负峙,便能如是之贵也。

形如燕察,法葬其曲,胙土分茅。

燕窠多于山腰,龙虎包裹,自成形局,入穴不见孤露,所以为贵。

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

穴形偃诈,如垒之侧,玄武来上,前朝后应,委曲周回,法当就垒口扦之,主三公九卿之贵。

形如覆釜,其岭可富。

覆釜如五星中所谓釜金也,唯挨金下水空。

今言形如覆金,则合葬麓,阴龙而阳穴也。

若葬于巅,乃是以阴挨阴,不几于独阴不成之义乎!近来世俗正坐此病,无不葬垅于巅也,固有照天蜡烛及贯顶法多葬山岭,亦须有天然成穴方可下。

葬书全文——精选推荐

葬书全文——精选推荐

葬书全⽂《葬书》晋·郭璞著⼀、⽣⽓篇葬者,藏也,乘⽣⽓也。

夫阴阳之⽓,噫⽽为风,升⽽为云,降⽽为⾬,⾏乎地中,谓之⽣⽓。

⼆、⽓感篇⽣⽓⾏乎地中,发⽽⽣乎万物。

⼈受体于⽗母,本骸得⽓,遗体受阴。

盖⽣者⽓之聚,凝结者成⾻,死⽽独留。

故葬者,反⽓纲⾻,以阴所⽣之道也。

经⽈:⽓感⽽应,⿁福及⼈。

三、风⽔篇是以铜⼭西崩,灵钟东应。

⽊华于春,粟芽于室,⽓⾏乎地中。

其⾏也,因地之势。

其聚也,因势之⽌。

古⼈聚之使不散,⾏之使有⽌,故谓之风⽔。

四、⽅法篇风⽔之法,得⽔为上,藏风次之。

⽓之盛⽽流⾏,⽽其馀者犹有⽌。

虽零散⽽其深者犹有聚。

经⽈:外⽓横⾏,内⽓⽌⽣,盖⾔此也。

经⽈:浅深得乘,风⽔⾃成。

五、⽣物篇⼟者,⽓之母,有⼟斯有⽓。

⽓者,⽔之母,有⽓斯有⽔。

故藏于涸燥者,宜深。

故于坦夷者,宜浅。

经⽈:⼟⾏⽓⾏,物因以⽣。

地势以原脉,⼭势以原⾻。

委蛇东西或为南北。

宛委⾃复,回环重复。

若踞⽽候也。

若揽⽽有也。

欲进⽽却,欲⽌⽽深来。

积⽌聚冲,阳和阴⼯,⼟厚⽔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

经⽈:形⽌⽓蓄,化⽣万物。

六、乘⽓篇为⼟地也,地贵平夷,⼟贵有⽀。

⽀之所起,⽓随⽽始,⽀之所终,⽓随⽽终。

观⽀之法,隐隐隆隆,微妙⽞通,吉在其中。

经⽈:地有吉⽓,⼟随⽽起,⽀有⽌⽓,⽔随⽽⽐。

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凶。

七、垅⽀篇夫重冈叠⾩,群垅众⽀,当择其特。

⼤则特⼩,⼩则特⼤。

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垅欲峙于地上,⽀欲伏于地中,⽀垅之⽌,平夷如掌。

故经⽈:⽀葬其巅,垅葬其麓,⼘⽀如⾸,⼘垅如脚。

形势不经,⽓脱如逐。

夫⼈之葬也,盖亦难矣,⽀垅之辨,眩⽬惑⼼,祸福之差,候处有间。

⼋、造化篇⼭者,势险⽽有也,法葬其所会。

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

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

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

乘⾦相⽔,⽳⼟印⽊,外藏⼋风,内秘五⾏,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四备。

是以君⼦夺神功改天命,⽬⼒之功,⼯⼒之具,趋全避缺,增⾼益下,微妙在智,触类⽽长,⽞通阴阳,功夺造化。

《葬经翼》穴病篇原文及白话

《葬经翼》穴病篇原文及白话

《《葬经翼》穴病篇原文及白话.doc》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翼有翅膀之意...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郭璞《葬书》原文及译文

郭璞《葬书》原文及译文

郭璞《葬书》原文及译文一、生气篇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译文:下葬就是掩藏,这是一种驾驭生气的方法。

世间存在着一种阴阳之气,它们相互吞吐就会成为风,这种风上升就会成为云,下降就会成为雨,并且穿行在大地之中,这样的风就叫做生气。

生气穿行在大地之中,繁育并滋生天地万物。

二、气感篇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译文:人的形体来自于父母,本体形骸继承了父母的生气,父母馈赠的身体就会得到父母生气的荫庇。

所以说世间生存着的人或物就是各种生气的聚集,凝结的生气就会成为骨骸,万物死后血肉化去,但骨骸会被单独保留下来。

所以说下葬就是回返死者的生气并汇聚到死者的骨骸之中,然后让这种生气荫庇子孙后代。

经书上说:死者与生者的生气相互感应就会让生者的命理发生改变,死者鬼魂的福运就会惠及到活着的人。

三、风水篇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

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译文:所以说铜山在西边崩溃,灵钟就会在东边响应(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

树木在春天开始繁华,米粟在温室中就会发芽,这就证明生气穿行在大地之中。

在大地中穿行的生气,会受到地脉的影响而形成气势,这就是生气的聚集。

处于聚集状态中的生气,又会受到其它处于聚集状态中的生气的影响并发生停止。

古人就用这条原理聚集死者的生气并让它不至于飘散,然后运行死者的生气并让它在合适的情况下达到稳定,这就是所说的风水。

四、方法篇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馀者犹有止。

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晋郭璞《葬书》白话注解

晋郭璞《葬书》白话注解

晋郭璞《葬书》白话注解晋郭璞《葬书》白话注解-01一、生气篇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注解:埋葬,就是收藏起来的意思,收纳生气,也就是阴阳之气。

噫,本来指噫[ài],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

噫,即吐气的意思。

噫、升、降、行,都指气的变化形势。

风、云、雨则指气存在的不同形态。

风、云、雨泛指外气。

行乎地中,则指内气。

二、气感篇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阴。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纲骨,以阴所生之道也。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注解:生气在大地中行走,发出来就会长生万物。

人由父母所生,与父母骨脉相连,二者气体相同。

葬得生气,则先人骨骸得气,遗体受荫。

人体的生命,是生气聚集,凝结结于骨。

人死后,血肉很快腐烂,而骨独留。

葬是使父母先人之骨,纳生气。

而先人得安,则反来荫护其所生的后人。

所以《狐首经》说: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三、风水篇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

其行也,因地之势。

其聚也,因势之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注解:西面的铜山崩裂,东面未央宫的铜钟突然自鸣。

春天一到,木感其气,自然枝繁叶茂。

粟虽藏于室内,但季节一到,自然发芽。

以铜钟、植物得气则相感而应,来说明葬乘生气,则子孙得福之理。

西汉时期,皇宫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天三夜不停止。

汉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是山的儿子,山是铜之母,钟响就是山崩的感应。

三天后,南郡(荆州)太守上书说山崩了二十多里。

生气在地中行走,人们难以直观地看到,但可以通过龙脉的形势来判断其行止。

龙脉自祖宗山发脉,一路跌宕起伏,如万马之奔腾,则知其气之行。

龙停止不走,则得水之界,水聚则势止,则生气开始聚集。

龙穴之气,要其聚。

散荡无收,则必不结穴。

龙之行,气未止,亦不结穴。

古人寻找生气聚集不飘散,龙脉停止结穴的地方,所以这门学问也叫为风水。

《葬经》原文及译文(三)杂篇

《葬经》原文及译文(三)杂篇

《葬经》原文及译文(三)杂篇《葬经》原文及译文(三)杂篇《葬经》,又称作《葬书》,是东晋时期一个名为郭璞的学者所着,葬经书中对风水知识及其重要性作了详细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中华术数其中的一部风水经典。

接下来且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葬经》的原文及译文(三)杂篇,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瞧瞧吧。

《藏经》原文及译文原文: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

译文: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言阔远,形言浅近。

然有大山大势,大地大形,则当大作规模,高抬望眼,而后可以求之也。

势有隐显,或去山势,从东趋形,从西结势,由左来穴,自右出势。

又有佯诈穴,亦有花假,此所以为最难也。

其次莫如形。

有一二里为一形,此形之大者。

也有只就局内结为蜂蝶蛙蛤之类,此形之小者也。

鹅凤相肖,狮虎相类,形若不真,穴何由拟?故形亦为难也。

又其次莫如方,方者方位之说,谓某山来合坐,作某方向之类是也。

原文: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

译文:此下言真龙降势大略,可总括天下山川之行度,若欲逐一分类,则反包括不尽矣。

其葬王者,言其贵也,不得拘之。

原文: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成之葬。

译文:峰峦层踏,如洪波巨浪,奔涌而来,当出千乘之贵。

原文: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

译文:星岚撑汉,踏衔而下,如龙之降也,及至歇处,山如云拥,水似带蟠,乌得不贵!原文: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

译文:真龙隆势,层层踏踏,如人家之重屋叠架,所以为贵也。

原文: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忘家国。

译文:横窜直播,行度畏缩而不条畅,死硬不委蛇,故葬者家亡国来灭。

译文:尖利如矛叶,直硬如枪杆,故子孙多死于凶横非命。

原文: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译文:顺泻直流,会无禁止之情,此游漫之龙也,葬之者主少亡客死。

原文:形如负扆,有垄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

译文:几结穴之处,负阴抱阳,前亲后倚,此总相立穴之大情也。

负扆形如御屏,壁立崎急,不可扦穴,法当于平地,须龙贵朝真,而后可不谓负峙,便能如是之贵也。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下)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下)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下)文/陈益峰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

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頫(fǔ,同俯)。

注解:《狐首经》说:地有前后左右四势,生气从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汇聚,所以穴场周围的砂峰,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玄武之山应该低头俯伏,山势渐向穴场下垂,朝山应拜伏,端正秀丽,耸拨活动,如凤之翔舞。

龙虎须抱穴有情,不能反窜,高低相当,不能欺主。

形势反此,法当破死。

故虎蹲谓之衔(xián)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注解:形势相反,走窜、尖射、欺主等,则应当家破人亡。

白虎方起高山,势蹲昂头视穴,如衔尸之状为凶。

青龙方高大雄踞,为嫉主亦凶。

衔指用嘴叼,踞、蹲一个意思,都指蹲坐,龙蹲虎踞,形容地势的险要。

这里指欺穴、无情。

青龙方起星峰,向穴有情,则为大吉。

而白虎则不宜起峰。

龙主男,虎主女。

凡龙穴,应龙稍高,虎稍低则吉,应龙抱虎,而不宜虎包龙。

主山高昂,山势不下垂,不肯受人之葬,为拒尸。

朝案反背无情,顺水而窜,倚斜不正,为腾去。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

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

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注解:因为生气吐出而外溢是扩散生气的,所以需要龙虎来保卫区穴。

来龙虽叠叠起伏,但是结穴之岗阜,左空右缺,前面空旷,后龙受风。

龙虎不护,界水不明,则生气被风所吹散,是为腾陋之穴。

《狐首经》说:腾漏之穴,是腐烂棺木的藏地。

土圭(gu)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

注解:用土圭测定其方位,用玉尺度量其远近。

土圭,先秦时期的计时、定方位的仪器,其原理是:直立的地上的杆子用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以表为圆心画出一个圆圈,并将日出和日落时表影与四周相交的两点记录下来,便可以通过连接两点的直线得到正东西的方向;线的中点,作垂线,就是正南和正北。

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葬经》全文及翻译--风水师珍藏版!

《葬经》全文及翻译--风水师珍藏版!

《葬经》全文及翻译--风水师珍藏版!新用户:点击图片上【璞玄居士】一键关注《葬经》[晋]郭璞原著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

其行也,因地之势。

其聚也,因势之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

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行,盖言此也。

经云: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

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

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

势凶形吉,百福希一。

势吉形凶,祸不旋日。

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

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

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

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

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若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

若进而却,若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

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

支之所起,气随而始。

支之所终,气随以钟。

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元)通,吉在其中。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

支有止气,水随而比。

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夫重冈叠阜,当择其特。

大则特小,小则特大。

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

支垅之止,平夷如掌。

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

《葬经翼》明堂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明堂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明堂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葬经翼》明堂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

全书一共十二篇,本篇为《葬经翼》第八篇——明堂篇。

夫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

其名有三:大约有窝、钳、乳、突四体,则自然有蟹眼、金鱼、虾须三法之小水皆自球檐分下,微茫界合处,可容一人侧卧,名小明堂。

白话注解:明堂,就是穴前有水聚交流的地方。

它的名称有三种:第一种,凡是有窝、钳、乳、突四种穴形的,就自然会有蟹眼、金鱼、虾须三种绕穴的干流水(指穴场附近略低段,下雨时有水淋流,雨停则水止)这些干流水都从球檐处分下来,至微茫水的交合处,可容一人侧卧,这就叫小明堂两边必有蝉翼砂,似有似无,包裹于外。

占山正法必有此堂,入穴方真。

白话注解:它的两边一定有蝉翼砂,看上去像是有,又像无,包裹在小明堂外。

按正宗的占山求穴法则,一定要有小明堂,入穴才算是真穴。

其二,龙虎内二水合处,名中明堂,专以窝、平、圆、扁为常体,然亦有真地无此者,或穴结高山,龙虎夹紧,直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成一线,从中流出者,势使然也。

白话注解:第二种,穴场前青龙、白虎二山内的俩支水流聚合处,叫中明堂。

一般以窝、平、圆、扁为常见形体。

但也有些真地没有几种形体,有的是在高山上结穴,龙虎二山夹护得很紧密,直接垂向穴下,穴中小水汇聚成一条线,从中间流出来,这是地势造成的。

或穴结临江临溪,洋朝当面,直至山脚,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至水边,则水冲堂则气散,且兼有洗脚之患,便不成地。

此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所能为者。

白话注解:有的靠近江河小溪结穴,水面朝穴,直到山脚。

如果不是龙虎山夹护紧密,直走到水边,则水就会冲击明堂而导致生气消散,而且兼有洗脚穴的弊端,这不能成为真地了。

这些都是山川本身的情势,大自然的力量所造成的,不是靠人力所能够做到的。

总之,落穴处开睁,则小明堂已真,外虽夹紧无害。

《葬经翼》余气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余气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余气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
《葬经翼》余气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罗城者,祖山分障,包罗于外,以成大局者,即龙之余气也。

白话注解:罗城,是由祖山分脉衍生出来的众山,它们在穴山前水流出口处,从外面保罗布列着,以形成大局势,这就是为余气。

穴已结而前出者为官,穴后拖抱不见者为鬼,此即穴之余气也。

曜气者,龙虎外飞扬反张者,即砂之余气也。

白话注解:龙脉结穴后余气从前面出来结成的山,叫做官,气脉结穴后从后面出来拖抱的小山叫做鬼,这都是穴的余气。

曜气,是龙虎山外面尖利巨石,即砂的余气。

顺骑者,余气前去,倒骑者,余气后拖,二者虽抛假穴,毕竟虚花,若不以乘气之法及开睁与否、石纹转否证之,鲜不误者。

白话注解:如果是顺骑龙,余气就往前面走,如果是倒骑龙,余气就向后拖。

这两种都是抛假结穴,毕竟是虚花,如果不用乘气之法以及开睁与否,石纹转否来验证的话,很少不错的。

昔贤谓:余气不去数十里,决然不是王候地。

正指此类,非专为穴前余气一端而设也。

白话注解:过去的大师们说:余气如果不行走数十里之远,必定不是王侯之地。

就是指这类情形,不是专为穴前余气一类情形而定的。

作者:陈益峰(风水五行学传人),丁酉(2017)年正月二十五北京。

《葬经翼》怪穴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怪穴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

《葬经翼》怪穴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葬经翼》怪穴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

全书一共十二篇,本篇为《葬经翼》第三篇——怪穴篇。

3、怪穴篇原文及其白话注解如下:亦做察形篇,竟形穴大意较然可知。

唯是奇形怪穴非常法所可尽书,谨再春概,列之于后,学者以意求之可也。

白话注解:仔细研读察形篇,风水形穴大意就可以知道了,但是奇怪的穴位,一般的书籍没有讲解,笔者将之大概列出来,放在后面,读者可以自己揣摩其中要害。

穴有摇拳者,穴星蝇正,中间却空,或结于左,或结于右。

结穴一边必然细嫩,或捻颈,或伏断再昂,到头必有动气,动气前必有小明堂而皇之,仅容一人侧卧,则微茫之水方住房。

若摇拳又兼没骨,则看石纹两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方是真穴。

沙水必尽拱这边,那边只为应案相向而已。

白话注解:有一种叫摇拳的穴,穴星虽然端正,但中间却是空的,穴只能或结于左边,或结于右边,结穴的一边。

必须细嫩柔和,或者扭转龙脉之颈脖,或者龙脉跌伏似断,然后再昴起,其头部一定有气发动,气动的前面一定有小明堂,只容得下一人侧卧,这样微茫水才在此处停住,如果摇拳穴又兼有“没骨”的特征、就看石纹两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才是真穴。

砂水一定是全都趋向拱护这结穴的一边,那一边只是为了朝应(即朝山,在穴前较远而高与龙穴遥相对应之山)案山相对向南已。

穴有入水者,杨公云:也有穴在深潭里。

是也,此必石脉边根透下,聚水湖海平洼处,仍复昂起,星辰不拘大小,必有上好土色石纹相交,证佐分明,窝钳、乳突、鸡心、鱼胞等动气天然,方是真穴。

白话注解:有的穴是落入水中去的。

杨公筠松说:也有穴在深潭里。

就是这种情形。

这种穴,一定是石脉连根透水而下,水聚积在湖海平洼处。

龙脉还会再昂起,周围诸山不论大小,一定有上等好的土色和石绞相交错,证佐分明,窝钳穴、乳穴、突穴、鸡心、鱼胞等穴定形勃发生气十分自然,这才是真穴。

陈益峰:《地理望坟断》全文

陈益峰:《地理望坟断》全文

整编/陈益峰何知人家代代富,下砂重重来包顾。

何知人家代代贫,下关空缺不包坟。

何知人家代代贵,文笔尖峰当面对。

何知人家富有名,山高一层又一层。

何知人家不发财,只少源头活水来。

何知人家眼不明,望见明堂石上堆。

何知妇人骂老公,白虎头上起尖峰。

何知兄弟不和谐,山恶水返砂破碎。

何知人家犯桃花,坟前野花满地栽。

何知人家久年病,墓碑之上青苔生。

杂草青苔来掩盖,或是碑上绕青藤。

墓碑一望色暗淡,子孙运程不顺善。

填墓之中水满棺,风湿酸痛关节炎。

墓碑倒陷土中埋,子孙家庭杂乱来。

一门上下不和谐,又出癫狂疯人才。

墓碑之上鸟粪生,必须马上洗理清。

忽视不理粪犹在,应到子孙害头痛。

墓碑通体转暗黑,子孙作事不顺遂。

事业运程遭阻碍,奔波劳尽又劳累。

墓碑断为三两块,子孙大有血光灾。

上裂应头中胸腹,下为腿脚后应背。

哪处破裂哪处病,不病也有伤残来。

若是碑内有凹陷,应在子孙有背疾。

或是内部有伤痕,也应子孙残废人。

或看碑上有大斑,必应子孙病长远。

或看碑有大瑕疵,子孙得病长久事。

碑顶凹陷有破损,子孙头部有伤痕。

或伤或痛或有病,或是精神异常人。

看人墓碑上下断,竖短横长形如匾。

应在子孙劳心力,奔波不得享清闲。

或看墓碑太细长,应在子孙命不长。

上下太高横细瘦,子孙性命难长寿。

或看墓碑未裁整,自然一块做碑形。

子孙容易香烟断,残废重病送于人。

墓碑上断或破损,一四七房有病人。

头部受伤应有验,或是精神分裂人。

中段破裂应胸腹,二五八房病脏腹。

五脏六腑易有病,开膛破肚又剖腹。

下段破裂应腿脚,三六九房出踮跛。

墓碑下段色暗淡,子孙肾病要住院。

若是下暗上明亮,发达需要离故乡。

若在祖居事不利,发展机运在远方。

填墓墓碑有凹陷,家中女人受伤害。

若是墓后有裂伤,长者阴人不沾光。

若是损伤墓扶手,应在家中伤小口。

墓碑破裂有损伤,损财车祸有血光。

坟墓上面人常走,子孙为人常低头。

受人欺负受鄙视,人生事业无成就。

幕地环境太阴暗,子孙常年病不断。

经年难被阳光照,经年卧床不见好。

墓中常年水浸棺,应在子孙有风寒。

陈益峰:地理风水有望气一说

陈益峰:地理风水有望气一说

陈益峰:地理风水有望气一说文/陈益峰望气是一门古老的学说,望源自于中医中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气相宅相地法是风水地理学中的核心,是地理先生的最高法宝,也常被列为最高秘诀之中。

相地、相宅、相人学说中,均有气色之说。

在相人术中,相术大师也常常会说气色好或者气色不好,又说满面紫气或满面黑气。

比如说有的人面带青滞之色,滞色就是晦色,比青色稍微深,比灰色稍微浅。

面相呈青滞之色的人,就是快要得大病了。

印堂和眉宇之间有青滞之色,常常预兆人快要死了。

目前绝大多数普通风水师傅,寻龙点穴所看到的的都是外在形峦,而看不到脉气和地气上的精微。

形是死的,气才是活的,没有气的龙脉地穴就是死鳝死鳅。

大地上每个位置气色不一样,吉凶不一样1、望气可辨别地理吉凶山川形势最重畜气藏风得水,阳宅和阴地的气色辨别,是人类力争有最大助益而不是耗损人类元气的大自然之气,畜气就是集积这种对人类生产、生活可得最大助益之气。

人们对阳宅的建筑,包括选址、立向以及外部造型、内部的设置都力求达到这种基本目的,力求建造一个好气场。

地理学的吉凶祸福、寿夭休咎之别,除了通过形峦、理气学说辨别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望气。

大概方法就是利用早晨、傍晚日出日落时期,观察宅舍屋顶(瓦片)的气色和坟地穴位上的气色。

金陵(南京)自古就有王气一说,秦始皇在世时很厌恶,专门派人破坏了很多。

后代曾经为六朝古都,但是时间多不长久2、望气术的历史望气术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先秦的许多典籍中均有望气活动的记载。

(1)、秦始皇与金陵《史记》上说秦始皇时,有精通望气术的人说: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于是秦始皇东游,以厌镇之法制之。

把把原本连绵的山脉挖断,所有冒王气的山都挖坏了。

在山冈断处,又开了一条沟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秦淮河。

同时改名叫秣陵。

,秣是草料的意思,秦始皇是向天下人说,金陵不配叫金陵,只配给老人家,作放马饲料的场所,所以叫秣陵,这秣陵一叫,就叫了好几百年时间,到孙权时,才改名建业。

陈益峰:《葬经翼》四兽砂水篇原文及白话

陈益峰:《葬经翼》四兽砂水篇原文及白话

陈益峰:《葬经翼》四兽砂水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夫四兽者,言后有真龙来住,有情作穴,开面降势方名元武垂头,反是者为拒尸。

白话释意:四兽说的是:穴场后有真龙来往,后山山势渐向穴场垂近,象接受人之安葬,极有情态,这就叫元(玄)武垂头,如果与此相反,穴场后山山势高昂,不向穴场垂近,状如不肯受人之葬,这就叫拒尸。

穴内及内堂水与外水相辏,潆洄留恋于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反是者腾去。

白话释意:穴内和中明堂水流与外水相聚汇,在穴前萦回留连,这才叫朱雀翔舞,如果相反,明堂水流不萦回归聚,就叫朱雀腾去。

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服,反是者为衔尸,为嫉主,大要有情于穴,于主不欺,斯尽拱卫之道矣。

白话释意:穴前贴近的左右二山,把它们叫做青龙、白虎是因为用它们来护卫穴场,不让风吹,二山对穴场环抱有情,高低相称,不是逼迫欺压和凹折逃窜之状,这就叫做青龙蜿蜓,白虎驯服,和这相反的就叫衔尸,叫嫉主。

关键是对穴现出驯顺之情,对主山没有欺压的势态,这就尽到拱抱护卫的作用了。

至于砂之插回收水者,必须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

远朝及前后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无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证佐。

唯曜气飞扬,穴中不见者不忌,大地多有此类。

白话释意:至于砂(穴前后左右诸山)之中,那些插回收水的,必须开面向里,不论远近,都叫作有情。

远朝和穴前后左右的山,都以真面相向,没有破碎、尖射,凶顽的形态作为融结气脉的证明。

欲知砂之背面,当分厚薄顽秀。

背厚面薄,背顽面秀,背挺面湾。

面来必有情而长,背则无情而短。

白话释意:想要知道砂的反背和正面,应该分清厚薄顽秀。

如果背厚,面就薄,如果背粗顽,而就秀丽;如果背挺直,面就弯环,正面朝向一定有随意而且深长,背面反向则无情而且短浅。

故砂之湾者水必湾,砂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窜者水必不收,砂水之形实相比附者也,吉凶征应,可不方而喻矣!白话释意:所以山弯水必弯,山秀水必秀,如山势走窜,水流就一定不归聚。

《葬书》原文及其白话注释陈益峰

《葬书》原文及其白话注释陈益峰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详解】所谓葬,就是藏。

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

这里所说的藏,是与葬互联系的,专指人的藏。

原意还是专指人死后的藏,即是指坟墓,即阴宅。

所谓生气,就是阴阳气。

也就是《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

这种阴阳气内外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或受到外在的伤害而扩散就噫而成风。

相互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

在上空的生气遇到了外来的冷生气,就降而为雨。

所以风、云、雨都是生气。

总的说来,在土中发生发展变化运动的阴阳气都称为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详解】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变化而产生万物。

反过来说,世界的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

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是父母的生气生人子的生气。

父母和人子是同类的生气,好像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在宇宙中是相互感应的。

也就是父母生气和人子生气之间同样会相互感应。

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所谓遗体,有两个含义,即父母本人身体死后尸体的遗体,以及父母生气遗传给人子身体的遗体。

即本身尸体的遗体和遗留人子活体的遗体。

所谓本骸得气,是说父母为生气所生,死后的骸骨亦为父母生气所生,如果得到了本骸即同类的生气感应,尸体或尸体的骸骨将受到庇荫。

即尸体保留得长久,或骸骨能长期存在。

同样,如果这种同类生气,感应到活的遗体,即人子身体,也将得到福利。

就称之为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

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经云:气盛而应,鬼福及人。

【详解】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为生气的聚合所致。

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

这种为生气所凝结的骨骼,直到人死了,皮肉腐烂了,而独留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

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骨骼,以资荫骨骼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

陈益峰:《葬经翼》望气篇原文及白话

陈益峰:《葬经翼》望气篇原文及白话

陈益峰:《葬经翼》望气篇原文及白话文/陈益峰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

全书一共十二篇,本篇为《葬经翼》第十一篇——望气篇。

原文及其白话如下:山岗,体魄也,气色,神理也。

故知山川为两仪之巨迹,气质之根蒂,世界依之而建立,万物所出入者也。

白话注解:山冈,是体魄,气色,是神理。

因此可知,山川是天地阴阳的最大的形迹,是气质的根本所在,世界要依照于它而建立,它是万物生长和消亡的处所。

然则气,其形之本乎?知形势而不知神气,臂之贵人已死,不如贱生,壮夫病困,未若弱强。

白话注解:虽然如此,但气不正是形的根本吗?懂得山川形势,但不懂得神气,就像是:死去的贵人,还不如活着的贫贱百姓;强壮的大汉一旦隐于病困还比不上健康的弱小者。

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死者不可以复生,枯则有时而润。

白话注解:凡是山的形势崩败伤损,它的气就散绝,叫做死;形势虽然具备,但生气不能舒通,叫做枯,死的不能够复生,枯萎的,则还有滋润的时候。

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新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也者,北陇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

白话注解:关中,是天下的脊柱,中原的龙头;冀州是太行山的正脉,是中条干龙;洛阳,是天龙的正中,中原的精粹所在;燕都,是北陇的尽头,鸭绿江在它的最后边,黄河在前牵着它的头,朝向迎接千山万水,被拥护环抱,重叠往复,成为北方一大都会。

之数者自三代以来,靡不帝王之宅,然兴衰迭异者,以共气有去来之不齐也。

白话注解:上面这几个地方,自从商周三代以来,无不成为帝王之都,但是兴衰变迭各有不同,是因为气的来去不一样。

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上)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上)

陈益峰:郭璞之《葬书》的白话注解(上)文/陈益峰《葬书》亦称《葬经》,是风水鼻祖郭璞编撰的最为权威的风水经典,全书首次提出风水的概念,为历代研究风水者必读之书,被历代地理人子奉为正宗宝典。

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丛书之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巨著之一。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葬书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注解:埋葬,就是收藏起来的意思,收纳生气,也就是阴阳之气。

夫阳阳之气,噫(ài)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注解:天地阴阳之气,吐出来为风,升到天上为云,下降下来为雨,在地中行走,为生气。

噫,本来指噫[ài],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

噫,即吐气的意思。

噫、升、降、行,都指气的变化形势。

风、云、雨则指气存在的不同形态。

风、云、雨泛指外气。

行乎地中,则指内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注解:生气在大地中行走,发出来就会长生万物。

人由父母所生,与父母骨脉相连,二者气体相同。

葬得生气,则先人之骨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注解:人体的生命,是生气聚集,凝结结于骨。

人死后,血肉很快腐烂,而骨独留。

葬是使父母先人之骨,纳生气。

而先人得安,则反来荫护其所生的后人。

所以《狐首经》说: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穴星下开钳口,中有微突,红点处为坟地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

注解:西面的铜山崩裂,东面未央宫的铜钟突然自鸣。

春天一到,木感其气,自然枝繁叶茂。

粟虽藏于室内,但季节一到,自然发芽。

以铜钟、植物得气则相感而应,来说明葬乘生气,则子孙得福之理。

西汉时期,皇宫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天三夜不停止。

汉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是山的儿子,山是铜之母,钟响就是山崩的感应。

《葬经翼》解读(四)

《葬经翼》解读(四)

《葬经翼》解读(四)《葬经翼》解读4.mp3来自赖布衣风水研究院00:0028:31穴虽怪不出乎动气,小明堂及应案鬼乐以求之。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相法以证之。

砂水聚散有情无情以别之,众为我用,则我为主,身为人卫,则我为奴,气精力强故为主者,个细而数断,粗雄偏侧,故为从者,拥护而趋随。

穴星之山形,宜大入手处落穴,动气宜小,大抵所喜者润嫩小巧,所忌者粗大老拙,斯求穴之大法也。

悟之者,自能成其变化,达其元微,书不尽言,图不尽意,往圣尚欲自得,况后贤乎?乃若诸家穴法,则三宝、宝照、杨、曾、刘、胡、廖、谢、司马辈,咸究极其变,不可不参之以开廓知见,然而一领百会,非心通神解者,孰能与于此法外一句?唯有情则姤,可以暗会,难以形求。

噫,大匠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昔人谓:有人识得明堂法,五百年中一间生!诚叹此尔!葬经翼篇四:穴病【原文】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

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骸,神气伤于败缺,则中无所存。

如是者,法不可葬,葬之则三害臻。

故穴有贯顶者,脉边脑抽,星峰不现,上既无分,下何所合也?穴有折臂者,龙虎夹辅,当穴凹折,外风不蔽,生气内散也。

穴有破面者,星体虽端,面则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气无傅也。

穴有坠足者,脉从足出,星峰上压,生气不舒也。

穴有绷面者,星面绷紧,脉痕横生,条数虽多,横而无直,气无所聚也。

穴有饱肚者,粗如覆箕,圆如榧子,扁如瓜体,上下浑沦,分上弗具,虽有尖圆,法无所施也。

穴有割脚者,形势虽正,水洗洇褥,扫割无余,生气已荡也。

穴有漏腮者,贴身蝉翼,裹不过穴,小水既漏内,龙虎折边,水不会于小明堂也。

虎蹲者,形反而凶僭且逼也。

龙踞者,势凌而压强且窜也。

元武拒尸者,星峰无降势也。

朱雀腾去者,水倾反而朝斜背也。

前花者,余气为官,二水虽交,尖露无睁,沙脚逼迫也。

后假者,穴背鬼托,龙虎虽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众不归随也。

左右诡落者,其堂必倾,过宫回视,水却趋会于真穴也。

故凡山形高大,穴出贴身,纵见窝、钳、乳、突,百稀一实也。

陈益峰:《葬书问对》原文及其白话注解

陈益峰:《葬书问对》原文及其白话注解

陈益峰:《葬书问对》原文及其白话注解整编/陈益峰原著/赵汸【元】原文:或问葬地之说,理有是乎?对曰:有之。

然则其说孰胜。

对曰:葬书至矣。

白话释意:问:葬地好坏能够主人吉凶的说法,有这样的道理吗?答:有的。

问:那本书对这个问题说得比较透彻呢?答:《葬书》说得最透彻。

原文:问曰:葬书真郭氏之言乎,抑古有其传也?对曰:不可考。

周官冢人掌公墓,墓大夫掌凡邦墓,皆辨其尊卑度数而葬,以其族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次,二曰族坟墓则葬不择地,明矣。

岂有无事而著其法者哉。

汉书艺文志,叙形法家。

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而宫宅地形与相人之书并列,葬地之法其肇派于斯乎。

予尝读张平子冢赋。

见其自述上下冈陇之状,大略如今葬书寻龙捉脉之为者,岂东汉之末其说,已行于士大夫间。

至景纯最好方伎,世见其葬母暨阳,卒远水患,符其所徵,而遂以葬书传诸郭氏,然无所考矣。

白话释意:问:《葬书》真是郭璞写的吗?抑或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答:这事已不可考究了。

根据《周宫》的记载,当时已专设冢人一官掌管公墓,设墓大夫一职掌凡邦墓,都是区别尊卑度数才埋葬死者。

再由其族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次,二曰族坟墓则下葬不择地方。

可见古时已讲究下葬择地的做法。

不然,岂会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制定这样的法规呢?《汉书。

艺文志》曾记叙形法家根据九州的地理形势以指导政府建立城郭室舍,根据人的形状和六畜骨法的度数、器物的形状来推断其声气贵贱吉凶等情况,并将关于宫宅地形和相人的书籍并列一起,可见葬地之法是从汉代创始的。

我曾读过张平子撰写的《冢赋》一书,看见其中谈到上下冈陇的形状,和《葬书》提到的寻龙捉脉的做法相似,是不是在东汉末年《葬书》已流行于士大夫之间呢?郭景纯这个人最好方伎,人们都知道他葬母在离河边不远的地方,最后却能避免水患浸墓,这种做法符合《葬书》内容,因而就认为《葬书》是他写的。

事实究竟如何,已无法考究了。

原文:问曰:葬书世所有,然自齐梁至唐,君子不道,至宋司马温公乃欲焚其书,禁绝其术,何也。

【陈益峰:《葬经翼》原文及注解】4

【陈益峰:《葬经翼》原文及注解】4

【陈益峰:《葬经翼》原文及注解】4《葬经翼》原文及注解1、原势篇夫山者,宣也,其气刚。

川者,流也,其气柔。

白话注解:山有疏导的特性,它的气势刚劲。

江河有流动的特性,它的气势柔弱。

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

昔者庖羲氏之府察其在乎!白话注解:刚劲的气和柔溺的气掀发碰撞,就形成了大地的变化过程和规则。

由此可知,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这五岳,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渎,是用它们来节制和疏导天地之气的。

古时候,始祖疱牺(伏羲)氏仰观天象,仰察地理,其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庖牺氏[páo xī shì]即伏羲。

气有升降,变化莫测,拟之以龙者,潜渊飞跃,不可得而知也。

白话注解:气可以上升下降,变化莫侧,它化成龙有时隐伏,有时显露,有时飞腾扬起,很难预知它的变化。

然其始发也,必有势焉,是故《经》曰:“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

曰:“ 势来形止” 。

曰:“ 若马之驰,若水之波” 。

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也。

白话注解:但在龙脉开始发源时,一定有一种气势。

所以《葬经》说:“ 龙气逶迤起伏千尺之远。

就是势;龙气在百尺之内聚结既是形。

” 又说:“ 势,是奔弛而来的;形则是聚结藏蓄的。

” 又说:“ 势象马那样奔弛,像水那样波动。

” 还说:形是近的龙气,势是绵远的龙气,形的格局气度小,势的格局气度大。

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

白话注解:观察和判断势的方法是:想要它来而不要使它离开,想要它大而不要它小,要它强劲而不要柔弱,想要它奇异而不要平常,要它集中场不要分过,要它朝迎场来而不顾向而去。

气之积成体也,厥其状有五:火言其锐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圆也,土言其方也,五体皆备,气之至盛者也白话注解:气聚积成形体,它的状态有五种:火形,是说它形态尖锐,水形,是说它形态波曲,木形,是说它形态耸直;金形,是说它形态圆满;土形,是说它形态方正,这五种形体都具备的话,气就最旺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益峰:《葬经翼》望气篇原文及白话
文/陈益峰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

全书一共十二篇,本篇为《葬经翼》第十一篇——望气篇。

原文及其白话如下:山岗,体魄也,气色,神理也。

故知山川为两仪之巨迹,气质之根蒂,世界依之而建立,万物所出入者也。

白话注解:山冈,是体魄,气色,是神理。

因此可知,山川是天地阴阳的最大的形迹,是气质的根本所在,世界要依照于它而建立,它是万物生长和消亡的处所。

然则气,其形之本乎?知形势而不知神气,臂之贵人已死,不如贱生,壮夫病困,未若弱强。

白话注解:虽然如此,但气不正是形的根本吗?懂得山川形势,但不懂得神气,就像是:死去的贵人,还不如活着的贫贱百姓;强壮的大汉一旦隐于病困还比不上健康的弱小者。

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死者不可以复生,枯则有时而润。

白话注解:凡是山的形势崩败伤损,它的气就散绝,叫做死;形势虽然具备,但生气不能舒通,叫做枯,死的不能够复生,枯萎的,则还有滋润的时候。

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新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条
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也者,北陇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

白话注解:关中,是天下的脊柱,中原的龙头;冀州是太行山的正脉,是中条干龙;洛阳,是天龙的正中,中原的精粹所在;燕都,是北陇的尽头,鸭绿江在它的最后边,黄河在前牵着它的头,朝向迎接千山万水,被拥护环抱,重叠往复,成为北方一大都会。

之数者自三代以来,靡不帝王之宅,然兴衰迭异者,以共气有去来之不齐也。

白话注解:上面这几个地方,自从商周三代以来,无不成为帝王之都,但是兴衰变迭各有不同,是因为气的来去不一样。

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

白话注解:凡是山,看到紫色的云气象车盖,苍烟有如漂浮在空中,美丽的云气,四季常在,山的表层没有崩陷损蚀,色泽光亮如油,草木繁茂,泉水清凉甘甜,泥土散发出香气而肥沃,石壁润滑而明亮,象这样的山,气才能集中凝聚而没有消散。

云气不腾,色泽黯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地方,有一于此,法不可葬,误葬卜之者立跻乎沦丧。

白话注解:如果是云气不升腾,色泽暗淡。

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泉水干涸,
象这样,山冈不是因为挖掘开凿而断绝,就是生气行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只要有一种这样的情况,按葬法是不能葬的。

错误地选到这样的穴地,马上就会导致跻身沦丧的境地。

此气机之变未始易窥,然而山川虽大,气则有微,盛衰虽微,来非无自,审择形势,参以鉴气辨色,微乎微乎,精义之至者乎脱不具,夫天纵之朗鉴,济之以神明,无累鲜克举此。

白话注解:气的内在变化是不容易观测得到的,但是山川虽大,气还是有表征,盛衰的原因虽然深微,但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观察选择形势,再以鉴气辨色来参照,即命名十分深微的精义也是可以领悟到的。

不管是天赋你具有明镜一般分辨是非的心,还是明察秋毫般的智慧,却很少能不为此牵挂。

故知庸人睹而弗见,听而罔闻,几微旁烛,亦何自而臻耶?与时消息,以乘生气,此形势之要,占山之秘,故终之以望气焉。

白话注解:这些庸人们有眼睛而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怎么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呢?能够对细小的征兆得以明察,根据时令盛衰消长的规律而乘得生气,这是观察形势的关键,推断选择穴山的奥秘,所以最终还需要通过望气才能达到目的。

作者:陈益峰(风水五行学传人),丁酉(2017)年正月三十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