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创作(茅以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说明
对象
事物说明文 状态、性质、功能等内容的,就是
。
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地位、科学含量等,
主要列举了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
事理说明文 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就是
。
如《花儿为什么红》,光看题目,就知道是说明“花儿为什么红”
的道理的。本文说明了花卉颜色形成的科学道理。
特点
1
约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 桥
2
赵州桥 约605年
1189-
3
1192年
4
江东桥
5
1961年
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 桥
6
双曲拱桥 解放后
名称 建造时间
特点
1
旅人桥 约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
2
赵州桥
约605年
历史悠久,精妙绝伦,只一个大 拱
3
卢沟桥
11891192年
坚固美妙,是联拱石桥
5.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表示估计,说明这座桥大致 的修建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 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 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 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扬了我国劳 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
文章结构
久
作比较
坚
摹状貌
美
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这 就是作者为什么不只选其中一个或多选几个例子,而是 就选两个来介绍的缘故:
这两座桥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前者是“独拱”石桥, 后者是“联拱”石桥。
选这两者来介绍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 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 、多彩多姿的特点。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3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几种说明顺序可综合运用。
合作探究(三)
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 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 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1.观察你所熟悉的一座桥,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 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说明文。语言力求准确周密。 2.完成《补充习题》课内外阅读。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石 拱 桥
中 赵州桥
国
(先概括后具体)
石
拱
取 得 辉 煌 成 就
桥 卢沟桥
的 原
(从整体到局部)
因
解 放 后 兴 建 的 各 种 拱 桥
一般
异
⑴制造奇特 ⑵历史意义
赵州桥
卢沟桥
一个大拱,拱上加拱 联拱石桥 世界著名,使用到 反帝斗争纪念意义 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合作探究(二)
课文的主体部分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另外, 课文还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1.阅读读1、2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 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 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 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 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 序。
2.结构坚固:
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3.历史悠久: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出具体的桥拱个数,说明卢沟桥是联拱
石桥,结构独特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具有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各具特色,
两者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突出中国石拱桥形
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字斟句酌,品味语言特点
1.有人说茅以昇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显得很啰唆。比如介绍旅
运用了引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引用的话张 ,将赵州桥比作新月、
长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形状,突出强调了赵州桥形式优美的
特点,使说明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
卢沟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
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
万状,惟妙惟肖。
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千态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出两座桥修建的时间,具体而准
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抓住事物特征,学习说明方法
赵州桥: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
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拱圈比作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的
2.文章主体部分在说明特点时,列举了众多桥梁,请补充完
整他们的名称和修建时间,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名称
修建时间
旅人桥
约282年
赵州桥
约605年
卢沟桥
1189-1192年
江东大桥
700多年前
长虹大桥
1961年
双曲拱桥
《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中国石拱桥》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设计和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桥话》《中国石拱桥》等科普读物,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于1989年因病逝世。
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作者茅以升1962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说明文。
赵州桥之所以闻名于天下,并不完全因为它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每当洪水来时,正定、宁晋间数以百计的桥梁,差不多全被洪水冲垮,甚至连个影子也没有了,只有赵州桥岿然不动。
赵州桥的造桥方法是与现代建筑的力学原理完全吻合的。
西方的建筑师们,直到六七十年前,才晓得运用这种方法来造桥,显然比我们落后了一千三百年。
永定河旧称卢沟,桥就以“卢沟”命名,即卢沟桥。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正统九年重修。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
知识积累1.洨.(xiáo)河: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2.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
3.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4.惟妙惟肖.(xiào):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5.雄跨.(kuà):气魄雄伟地跨越。
6.雄姿.(zī):勇武壮盛的意气或姿态。
7.残损..(cán sǔn):残缺的。
8.推崇.(chóng):十分推重。
崇,重视;尊敬。
9.巧妙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10.胜景:优美的景物、境界。
11.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奇,罕见的、特殊的。
12.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13.和谐.(xié) :配合得恰当匀称。
14.鷟.(zhuó)15.佥.(qiān)16.弧.(hú)形17.合拢.(lǒng)18.墩.(dūn)19.支撑(chēng)20.饮涧(jiàn)21.涨(zhǎng)22.河堤(dī)23.石拱.(gǒng)考题例析1.(2015·广西梧州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30张PPT)

学习重点:
1.形式优美
一、特点突出 2.结构坚固
3.历史悠久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 年甚至几百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二、语言准确
三、顺序合理
第4段描写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内容?
地理位置
历史悠久
建造的时间 整修情况
这些描写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卢 沟 桥
联 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惟
拱 石 桥
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妙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惟 肖
• 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 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 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 说明的例子?
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 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着中国 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 征的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 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的认识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历史久 坚固 美观
这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那么赵 州桥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赵州桥
独 拱 石 桥
四一二三、、、、结只拱28构有肩道匀一上拱称个各圈弓有环拼型两境成大 小和大拱拱谐拱(((古最省独朴长料立美、、承观无防重(坡洪)初)、月美出观云),长虹饮涧)巧妙绝 伦
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 永定河(是比洨河更宽的大河) 时间 比赵州桥晚,但距今也有八百多年 外形 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
马可.波罗说:“独一无二。”
作引用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作比较
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 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就叫联拱石桥。 作诠释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十八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课件(共53张PPT)(优质版推荐)

③坚固耐用
④形式优美
4.“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 “几乎”一词能删除吗?为什么?
不可以删去,“几乎”是对“与河面 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 平行”,强调路面平坦的程度。
5.文中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通过 排比、拟人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 特点有具体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⑴历史悠久。 ⑵结构坚固。 ⑶形式优美。 总之,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特征。
小结
文章第1~5段,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 再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由一般到个 别,由中国石拱桥的惊人杰作,引出赵 州桥,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 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主要特征。
一、(1——2)总说石拱桥的特点。
总
1(3)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3——9) 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状况。
分
2.(4——5)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
3.(6——8)闻名世界的 卢沟桥。
4.(9)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 的原因。
三、(10)我国石拱桥在当代的发展。
总
从课文第1、2段看,石拱桥具有什 么样的特征?
姿)√。
⑶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 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推举、推
崇√、推重)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 √ 无二的”,并且特别____(欣赏、赞赏、
称赞)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
√ 构成美丽的____(景色、景致、奇观)。”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 1194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 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 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 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 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没出过事,足见它 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 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基本概念、历史地位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石拱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古代桥梁建筑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石拱桥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引导学生充分预习,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以便在讨论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石拱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但同时也暴露出他们在联系实际时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石拱桥的价值。
在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对石拱桥的知识点掌握得相对较好,但仍有一些疑问。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我对教学难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将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石拱桥的拱券结构和历史地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拱券的力学原理,我会通过图片和模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石拱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石拱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字音 弧hú形 洨xiáo河 和谐xié 桥墩dūn 张鷟zhuó 活灵活现xiào 河堤dī 碑bēi文
拱gǒng桥 陡dǒu坡 饮涧jiàn 郦lì道元 匀称yún chèn 合拢lóng 漳zhāng州 石砌qì
②列数字 ④作比较 ⑥引资料 ⑧下定义 ⑩摹状貌
7、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周密性。表示时间、空间、 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周密。
8、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①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情势: A.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 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B.总—分—总《中国石拱桥》 C.分—总。
4、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说明对象的特征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不同于其 他事物或事理的根本属性和标志。说明对象的本质是 说明文的主要写作意图和目的。
5、说明顺序
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
①空间顺序; ②时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6、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 ③打比方 ⑤分类别 ⑦作图表 ⑨作诠释
通过描摹,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情势优美”的特点 ⑥,引给用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风景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 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 作像用‘:初通月过出引云用,唐长朝虹的饮张涧鷟’的”话,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结构 匀称,和四周风景配合得十分和谐”(或情势优美)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Contents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一、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桥梁专家、教育家。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著有《钱塘江桥》《中国古桥与新桥》《茅以升文集》。
二、故事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叫嚣“红色中国不攻自倒”的反华论调极为猖獗的时代。
在经济贫困,自然灾害连续而至,以及反华势力猖狂叫嚣的情况下,有些人产生了前途渺茫的心理。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进步作家和知识分子写出了大量反映我国人民聪明智慧、坚强不屈精神的科普性文章,大大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些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茅以升以其对桥梁专业的深厚造诣,结合我国桥梁发展的悠久历史,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雄跨:气势雄伟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和谐:配合得适当。
推崇:十分推重。
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③-⑧):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第三部分(⑨):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⑩):介绍了我国解放后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五、问题归纳1. 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作者为什么先说外观,再说性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形式优美”是介绍桥给人的直观印象。
“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介绍。
作者先介绍桥的外观,再按逻辑顺序进一步介绍了桥的性能。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用“出现的比较早”、“雄跨”说明石 拱桥的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朗读第3、9段)
(1)有悠久的历史。
(2)几乎到处都有。
(3)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文章举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是惊人的 杰作?
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 桥是惊人的杰作。 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 讲究用语的分寸。特别是表示时间、 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程 序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请看 课后练习第二题,朗读题中的语句, 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 “比较”表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不是“最早” 也不是“很迟”,准确地说明出现的时间。
(2)“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因为这是文献上的记录, 作者不可能亲自看见“旅人桥”的建成,只能根据记录,但 文献上的记录是否属实,作者不得而知,因此,只能用“大 约”表示估计,这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现。
这段文字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各说明 了什么?
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 州桥构造的奇特,引用张鷟的赞语是 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
这段文字的末尾介绍桥的主要设计者说 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
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历史悠久。 (2)结构坚固。 (3)形式优美。
赵州桥的主要特征也体现了中国石 拱桥的总特征。
弧形 拱桥 洨河
dŏu
陡坡
xié
和谐
jiàn
饮涧
dūn lì
zhuó
桥墩 郦道元 张鷟
yún chèn
匀称
xiào
惟妙惟肖
悠久:年代久远。悠:长久 杰作:出色的、超过一般水平的作品。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协调。 推崇:十分重视,并给以很高的评价。崇:尊重。 奇观:雄伟美丽而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有的事情。 就地取材:在当地找所需要的材料。 千态万状:指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姿态。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国土木工程学家
桥梁专家 工程教育家
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 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 了武汉长江大桥。
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晚年,他编写了: 《中国桥梁史》 《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感悟说明文语言:品语言之精美
对照课文第5段, 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谈谈你的发现。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 (赞叹自豪之情) ②赵州桥全长50.82米。(语言准确) ③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生动形象) ④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生动形象)
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
,重的章
实篇,是
承要智,
、文大一
续的慧我
精章到种
那是和们
益,造态
一,杰感
求都一度
份走出受
精需座,
匠进的到
的要桥也
心那创了
品这,是
。一造前
质种小一
茅以升
1896年1月9日 —
1989年11月12日)
⑶记载
⑽惟妙惟肖
⑷巧妙绝伦 ⑾推崇
⑸匀称
⑿就地取材
⑹长虹饮涧 ⒀钢筋混凝土
⑺石砌
hú gǒng zǎi chèn jiàn qì chóng xiào
预习检测 ◆字词释义
长虹卧波 巧妙绝伦
古朴 惟妙惟肖
推崇 独一无二 就地取材
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水面上。
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比喻(打比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8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8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4805cb680203d8ce2f24f4.png)
能给读者留下具体清晰的印象。
4、举例子 如:
(我国的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 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 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 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么安装上去的,至今还 不完全知道。
作用: 通过举例,具体而清楚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
我国石拱桥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表现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敬佩 之情,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充分自 信。
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1、精读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片段,赵 州桥和卢沟桥的各是怎样的? 它们 怎样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它 们的异同是什么,放在一起写有什 么好处? 2、全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
赵州桥、卢沟桥有什么不同?放在一 起写有什么好处?
区别 赵州桥:单拱、拱上加拱 、28道拱圈拼成
卢沟桥:联拱、 石狮百态
两例并举,起相互对照和补充的作用。
2、说明文注重说明方法 的运用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用?
1、打比方 如: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这两组句子之间是承接结构(技术上的发展 )
•第六句概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2到5
整由体现与象6构到成本一质个分总结构。
段落结构顺序合理安排的好处
•清晰严谨的内部结构,我们 读起来会感觉文章多而不乱 、行文非常顺畅。句间结构 清晰有序,反映了作者高超 的写作技巧和极强的逻辑思 维。
4、请在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 成的时间,说出说明顺序。
四个特点: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主到次。
第9段落内部结构顺序
第9段 总分 由主到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早”能去掉吗?)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 “有记载的”等词语能否去掉?)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估计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有可靠的根据。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 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 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 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 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 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 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情势 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赵州桥 卢沟桥
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 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补偿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 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 典故谚语等。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9、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0、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散布范围广,但并 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当时”和“可算” 去掉行吗?)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 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相联而成。 桥面用石板铺砌, 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 刻着不同姿态的 狮子。 “卢沟晓月”很 早就成为北京的 胜景之一。
18 中国石拱桥(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43张PPT)

文本探究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
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整修情况
整体:长、宽
赵
州 桥
结构特点
局 部
大拱:当时最长、没有陡坡
由
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主
拱圈:独立承重 外观: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配合和谐
当堂检测
解析:(1)句列举了相关数据;(2)句举出了 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3)句“就像虹”是 打比方;(4)句“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 极少出事”作比较。故选A。
当堂检测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该句是疑问语气 。) B.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该句主干是: 桥恢复青春。) C.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该句是陈述语气。 ) D.通过王老师对《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讲解,使同学们全面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 技巧。(这句话缺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
法及其作用。 ➢ 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增强民
族自豪感。
走进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年),江苏省镇江
市人,著名的桥梁专家。毕业于唐山工业专 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 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半个世 纪以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 著有《中国桥梁史》等。
石柱:石刻狮子,形态各异
艺术价值、历史意义
文本探究
结合赵州桥和卢沟桥,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31页)

卢 修建于1189年 沟 到1192年间。 桥 13世纪就闻名
于世界。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 而成。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 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 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 北京的胜景之一。
发水时两岸河堤常被 摧毁,这座桥却极少 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卢沟桥
二、阅读4~8自然段,分别找出说明赵州桥和卢沟
洨河(xiáo)
悠久:年代久远。悠:长久。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桥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赵州桥
卢沟桥
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列数字 宽9米。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 作引用
所以为”。
引用马可波罗的话。
打比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分类别 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分成了四点介绍 下定义 作比较
(3)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定义
作用
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一个说法,
下定义 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 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念。
分类别 举例子
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 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 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打比方运用比喻,增强被说来自事物的形象 性和生动性。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 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能吸引读 者。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散布广泛 情势多样 成绩惊人
3、(根据后文内容)阅读浏览全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 还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活动二: 跳读课文,填写表格
1.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文中找出 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
名称
1 2 赵州桥
建造时间
约282年 约605年
➢答: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的说明了赵州桥的造 型雄伟特点 。
5.引用:引用一些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文献资料,使说明的内
容更充实、具体。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了张嘉贞的话,充分说明了
赵州桥构造的奇特、施工技术奇妙绝伦的特点 ,更具权威性、 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 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立刻下。
➢答: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洞比作弓,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赵州桥特殊的造型特征。
4.列数字:用数据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标志性词语:数词基
数、百分数、比例、概数等)(年、月、日等时间词的不是列数字)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 窄,宽9米。
情势优美
1、默读1、2段,圈画关键词句,结合示例概括出石拱桥的特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 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 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 但情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 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创作
茅以升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
近几年来,有不少中学教师来信或来访,向我反映课堂讲授中的一些情况。
教育家叶苍岑教授也曾为本课备课的问题和我四次通信征询意见。
我所作的一些解答,有一部分转载于有关语文教学的刊物中。
现行语文课本,采集了各个方面的文章,知识面无比广阔。
从我接触到的中青年教师中,深深感到他们对讲授中的每一篇范文,是那样字斟句酌地认真研究,一丝不苟。
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最近,郑州《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同志打算出一本《作家谈中学语文课文》,要我谈谈创作经过。
作家这个称号,我不敢当,但由于上述情况,借此机会,回忆一下撰写此文时的构思活动,如果对广大语文教师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自是有益之举。
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
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
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经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
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
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
唐张嘉贞的《石桥铭序》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一评价,几乎和20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
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6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
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
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取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