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体作用, 促进主动发展
变通生物教学 活跃学生思维
变通生物教学活跃学生思维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便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以课堂教学为模式,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
从事生物课堂教学几年来,我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课程标准,我探索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变通生物教学,尽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设计情景,抓住好奇心理生物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对学生的启发最大。
尤其是问题情境,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二开始学习血液循环时,讲到了血量,讲到了血管,人的血量大约是自身体重的百分之八,人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百分之十,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补充。
如果出现意外,有失血现象,要学会止血,因为如果某人失血量超过4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
比如我们附近的一次事故中,当事人的大腿根部血流不止,情况危及,此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怎样的做法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有的说,赶快止血,有的说,快叫救护车。
等等。
那么这个人如果头脑清醒的话,应该先做什么?如何做?有的学生急着说:“先止血。
”对,同学们,救护车到来需要时间,止血是首要。
然后我告诉他们,这个人很聪明,因为他观察自己的体征,发现血流速度比较快,而且颜色也是非常红,情急之下,他想到了那些被遗忘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及时的用自己的手指按压和衣服捆绑出血上段的血管,使血流缓慢,为自己赢得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他活下来了,是什么救了他?学生振奋!二、利用实验,体现生物魅力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是培养学生整体发展的核心,也是未来人才最基本的特征。
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在具有主动选择、能动适应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有积极创新的精神等方面。
然而,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始终在教育的时空范畴内运转,导致了人格塑造的畸形化和心智发展的偏狭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却难以发挥。
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几条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对策。
1以学生主体观念冲击教师中心众所周知,本世纪40年代以后,作为极端的教师中心说与极端的儿童中心说已经不多见了,但两派学说中的合理内核并没有被掩埋,在新的理论背景下,二者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这种趋势表现在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属于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教师心目中要有学生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对学生的素质与蕴藏的潜能有清醒的认识。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也决定着不同行为模式,并对师生问的人际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是教师热爱学生,其次是教师关注在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当然教师也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的潜能与发展。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要求。
2以学生主体活动冲击课堂中心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组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呢?一、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其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因此,教师应刻意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教学氛围,通过师生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由此可见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
这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产生学生个体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实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思路,逐步积累成功、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主动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1.指导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波利亚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教给他们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深入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师要正确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会方法。
学生有了兴趣,掌握了方法,就不会把学习看成负担,就会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那么,如何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呢?一、诱发兴趣,使学生想参与“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的确,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探求知识的欲望,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教师要创设一种“绿色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在小组活动中主动交流,自我表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知快乐,学知不足,调动主体参与性。
二、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参与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和创设动手、动脑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1、加强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来参与加强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而,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灵活组织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如知识竞赛、即兴表演、说相声、自编自演、采集制作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站”起来,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来参与小组合作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普遍参与提供条件,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而,教师应把学习的重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提出有利于自主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合作中相互带动,相互激励,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参与会学是爱学的基础,爱学是会学的动力。
因而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只有各感官密切配合,才有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掌握。
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体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是当然的主体。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的后进生,需要的是耐心与指导;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同时更重要的,不能把主体性发展仅仅看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要把主体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直接目的。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现代阅读历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和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
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一谈笔者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阅读;学生;主体作用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18-01一、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学习将陪伴学生的一生,学会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
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教师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已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在语文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发展
在语文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新课程理念,让新的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使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此,我认为在课改实验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在课改实验中,我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现笔者谈谈具体做法:一、转变观念——试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励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年,我市教育局在我市全面推广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我也积极地参加到了这次课改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心得。
外出学习回来之后,我也把学生按照六人一组的形式,让学生对面而坐,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的组合考虑如下因素:男女比例、学习成绩的差异、个性爱好的差异、性格特征、走读生和住校生的比例等因素,让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基本平衡,以保持竞争的公平性。
课前把每一课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打印成自学作业,发放给学生。
利用自习课,让学生小组共同完成。
结合自学作业,我再各课。
课堂上,以学生展示自学作业为主,我主要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每个环节串起来,形成连贯的一节语文课。
同时,我还留意,哪些问题学生说得好,哪些问题学生说得不透彻,然后我适当地点拨。
为了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成为课堂的主人,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我根据小组内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分为三个梯次。
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得分不一样,扣分也不一样。
程度好的学生答对了得分少,答错了扣分多;程度差的学生答对问题了得分多,答错问题了扣分少。
由于学习小组的每个人的得分和小组得分都要和班级量化考核挂钩,所以学生们上课时都积极主动地发言,以赢得荣誉。
试行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以前上课无精打采的学生,或者走神的学生减少了很多,比如我班的孔晓、邵校、徐强、卢阳等同学,以前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试行这种学习方式以来,他们也活跃起来了,“因为他们得分多。
细致阅读、缜密思考、有效交流
细致阅读、缜密思考、有效交流作者:王昆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7期摘要: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关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数学课堂新模式的探索,主要阐述一些成功的体验。
详述了以“阅读、思考、交流”为课堂学习主要途径的新课堂模式,强调阅读、思考、交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
关键词:阅读;思考;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互动双方。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几年来,我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而且,为达到有效阅读,教师应提前明确阅读的任务和目的。
比如:要弄懂什么,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等等。
具体途径可以利用导学案呈现,也可由老师口述。
此外,由于数学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也有一些具体要求。
1.数学阅读要深入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
2.数学阅读要认真细致,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地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对于一些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解析,不要只看大概思路,要动脑、动笔,细致到每一步过程。
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的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调动“五官”热情,促进主动发展
调动“五官”热情,促进主动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践行这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掌握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为此,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热情,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调动“听觉”热情,发展倾听能力耳朵的倾听是数学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介环节,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一定是先“听”到,然后才有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创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喜欢的,有时代气息的,能承载数学知识的。
教学《可能性》时,利用故事“古代有一个将军,他和他的手下被敌军追到悬崖边,走投无路的时候,将军拿出一枚铜钱说:‘如果抛出去是正面,那么我们就必定胜利,如果抛出去是反面,你们就跟着我跳崖自尽吧!’”让学生弄清当情况还不能明确时,事情的发生只能是“可能”。
结果,铜币抛出来的是正面,士气大振,他们把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最后,将军拿出铜钱给大家看,两面都是正面。
这时,又让学生理解当情况已经明确时,事情的正面发生是“一定”,事情的反面发生是“不可能”。
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习《可能性》,每位学生的耳朵都竖得像兔子耳朵一样,认真极了。
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分析,一边听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调动“视觉”热情,发展观察能力都说百闻不如一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空间表征,即视觉表象,是认知主体在头脑中所创建的心理图画。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障碍 和阻 力 ,去实 现确 定 的 目标
第二 。教 师解 放 学生 。学 生 勇于 实践 。要让 学 生 成
为 主体 ,就 要真 正地 解放 学 生 , 不 要 用考 试 、作业 压
学 生 .逼 得 学 生 在 教 师 定 下 的 框 椎 里 不 敢 出 来 。 课 堂 内 活 而 不 乱 , 活 而 有 序 有 时 看 起 束 很 乱 ,但 那 是 在 讨 论 问 题 , 而 不 是 打 闹 。 有 时 很 安 静 ,那 是 在 听 讲 , 是 在 做 题 。 教 师 管 理 井 井 有 条 ,既 有 民 主 又 有 集 中 ,该 活 的 时
。
强谤薅蓦 肇警 咖 何 挥誊警 蔫簪 霹
。。 ¨ 。 童蔓
●张 雨
怎样 发 挥学 生 的 主体作 用 .可 以说是 当前 周 内外 教
育界 瞩 目的热 门 课题 。素质 教 育要 求教 师把 学 生从 传统 的 被 动 的 受 教 育 地 位 转 变 到 主 动 的 求 知 地 位 上 来 , 在 教
可 以 最 大 限 度 地 减 少 竞 争 所 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 。 再 次 , 妙
用 情感 因 素 ,同样 能使 课 堂 “ ”起 来 。我 们 应该 建 立 活 互 尊互 爱 、民主平 等 的师 生关 系 ,学校 是 满足 学生 需要
的 最 主 要 场 所 .学 生 到 学 校 里 学 习 和 生 活 . 主 要 的 需 要
授 知 识 ,更 要 引 导 学 生 养 成 自觉 地 寻 求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形成 和智 力 的发 展有 着非 常 重要 的意 义 。因 此 .促 进 学
生 主 动 发 展 的 教 学 策 略 把 激 发 学 生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即 更 好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做到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便会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促进主动发展正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做到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便会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我来结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因为兴趣是少年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兴趣。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老师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有什么兴趣学。
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构思了寓言《自相矛盾》寓意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抓住“夸口”这个关键词思考:什么叫夸口?卖矛又卖盾的人怎样夸口?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透过字里行间,自己读懂故事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到,教师从课文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引出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
学生们若都能做到精心准备,全身心的投入,主体性参与就会极高。
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的学转为主动的学。
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鼓励质疑,提高思维能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质疑的重要价值。
在“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质疑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和方法的一个重要标志。
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中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仍是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为主体。
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如下:(1)班级人数偏多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及效果。
(2)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难消除。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很多老师只是充当“控制者(controller)”、“评估者(assessor)”和“组织者(organizer)”,学生只是被动的在进行学习。
(3)因部分教师素质较低,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
我国由于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某些地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较低导致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良好的利用。
而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做成功的控制者,评估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是要做成功的“参与者(participant)”、“导师(tutor)”、“帮助者(helper)”、“促进者(prompter)”。
因为从社会需求来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是言语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方法。
二、学生主体作用的含义及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应作为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以学生为活动中心的同时老师还要扮演好参与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中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摘要:语文教学只有立足自主发展,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语文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这就要转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主体性;自学能力;创新意识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only based o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actice,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learning method guidance,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 of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optimize the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language ability,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how to learn,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dapt automatically to provide unlimited the possibility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this will change the “teaching centered” to “learning-centered “, return the study initiative for childre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key words: subjectiv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中图分类号:g623.2引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
新的课程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设置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政治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思维发展和个性人格发展。
因此我把新课改的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上课时如果教师的情绪始终是愉快的、热烈的,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肯定好。
相反,如果上课时教师摆出一副说教的姿态,要求学生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稍不服从就加以训斥,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会笼罩着一层阴影,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学生的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教与学之间相互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斗志也被学生低落的情绪给磨耗尽,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教起点较低的班级时我的做法是,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教好他们,一次教不会,教二次、三次……一节课的内容可两节上,用时间去磨,却不让自己有个坏心情,学生学会的东西越多,学习积极性也就越高,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就越高。
二、设置的教学问题与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相接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认为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做起,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知识解决自己的困惑与困难,如在讲授《未来道路我选择》时,我设置的问题:(1)(教学案例: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在人生岔路口)你有与本案主人翁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你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如果没有,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可有好的建议)(2)初三学生即将毕业,在填报志愿时,你的想法与父母不一致,你会:与父母协商?离家出走?与朋友商量?如此贴近学生的事例,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很乐意参与进你设置的情境里去,分享情境主人的喜与忧,并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要求数学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重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原则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
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往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
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究活动,从而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
而不是教学时只要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或者作反复的练习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折圆纸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在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这样的教学,不但看到了知识的“静态”存在,更用“动态”的观点引导学生考察了知识,即知识不但是认识的“结果”,更包括认识的“过程”。
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但可以更巩固,也便于灵活运用。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正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赋予了语文教师新的责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083-01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的特点是:课堂是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变成一群完全的接受者,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破除传统观念,多给时间让学生去安排,多给机会让学生去把握,多给权利让学生去选择,多给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多给是非让学生去明辨,多给疑难让学生去探讨……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多种策略可以选择使用。
其中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热情,并成为课堂学习中目标展示的一种形式,它往往是课堂观察后自然产生的认识矛盾在学生大脑中的反映,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定向。
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先让学生默读全文,并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凡卡的现实生活如何?他对乡下爷爷是怎样说的?学生必须在自已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理解到:凡卡的现实生活是悲惨的,痛苦到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的程度。
这时,我以设计以下问题糸列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凡卡况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他的生活是怎能样的?(2)凡卡对生活还有没有指望?如果有,指望的是什么?(3)凡卡指望的生活幸福吗?凡卡为什么指望过上那种生活?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可以理解到:凡卡的现实生活是帮老爷看小孩,收拾鱼,因此经赏常挨打,没得吃,没得睡,连双鞋也没有。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
先 进 的 教 育 思 想 是 教 育 改革 的先 导 。它要 求 我 们 应 着 眼 于 为学 生 奠 定 终 身 学 习 的 基 础 。 由 于 社会 的 发 展 。科技 的进 步 , 识 的增 长 , 生 在 学 校 无 论 怎 样 努 力 , 掌握 的 知 识 只 知 学 所 不 过是 海 洋 里 的 一 滴水 ,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须在 以后 要 必 的工 作 实 践 中 不 断 学 习新 知 识 来 充 实 自己 ,未 来 社 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不 仅 仅 是 掌 握更 多 的 文化 知识 的人 , 而是 具 有 学 习能 力 的人 。 斌 同志 提 出 了素 质 教 育 三 要 素 。 : 向全 体 , 面 柳 即 面 全 发 展 , 动地 发 展 。 主 动 发 展 , 必 须 尊重 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 主 要 就 教 师 应 是 教 学 活 动 中 的 “ 演 ” 教 师 要 由传 统 的设 计 自我 向 导 . 设计学生转变, 设各种情景和条件 。 创 引发 学 生 的主 动 性 和创 造 性 。为 此 , 师 要 树立 为学 生 服 务 的 观 念 。 教 二 、 向全 体 。 面 园材 施 教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 充 1科 学 合 理 地 制 定 教 学 目标 。生 物 教 学 目标 应 从 学 生 将 .
发 挥 学 生 主 体 作 用 , 进 学 生 主 动 发 展 促
杨 林
( 冈 县蜂 岩 中学 , 凤 贵州 凤 冈 5 4 1 ) 6 2 5 生 物 学 科 如 何 落 实 素质 教 育 ? 目前 来 看 , 出学 生 的 能 就 突 力 培养 。 仅 是 主要 内容 和 目标 , 且 是 突 破 口。 不 而 因此 , 养 学 培 生 的学 习能 力 . 成 为 学 科 教 学 的 主 要 目的 , 也是 素 质 教育 便 这 的 具体 表 现 。 生 学 习 能 力 的 培养 渠 道 多 种 多样 , 中 的 主 渠 学 其 道是学校教育 , 以课 堂 教 学 为 模 式 , 以知 识 内 容 为 载 体 , 以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主动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到与所要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迫切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开动思维的“机器”,去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探索过程.
如在教学初一代数“一元一次方程”的新课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创设以下情境:请同学们想一个数(不要说出来),先把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3,最后把运算结果告诉我,我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几.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并讲出他们所想的数除以2再减出3的结果,我一一作出回答.学生感到非常惊讶,迫切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出来的.这样从教学的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引导主动参与,提高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这种观点与素质教育思想是相符合的.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还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思想能否正确体现,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倾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
1.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教学模式,对促进知识内化、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课前布置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模型.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ab=bc,作顶角∠a的平分线交bc于d点,观察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再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硬纸板模型,要求学生沿底边上的高折叠,并用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度量工具做图形测量、折叠等工作,然后让学生分组(四人或两人一组)讨论,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①两底角∠b和∠c的关系怎样?
②ad是∠bac的角平分线,bd和cd的关系怎样?
③由顶点a作bc的垂线,是否也是ad?
④作bc边上的中线,是否也是ad?
⑤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是同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在学生的模型验证、观察分析、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两底角相等,②“三线合一”.由于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因而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显示思维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虽然学生要学习的数学都是前人已建造好了的,但是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未知的,需要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完成,即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建构起到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传递的现成结论.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或思想活动的思维过程.而希望能成为探险者、发明者和创新者,是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把探索知识的权利、发明创造的机会留给学生.”
三、创设演练情境,促进主动发展
课堂演练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
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具有促进思维多种形式的系统演练,不但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在新授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后,我创设了四个层次的演练情境.
第一层次:巩固性基本训练.例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①2x+5x-6=0;②2x+3x=0;③3x-4=0.
第二层次: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例2:设x、x是方程2x+4x-3=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①x+x;②+;③(x-x);④+.
前两个层次演练,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参与中,弄清根与系数关系,明确特征,知晓算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第三层次:变换角色,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3:已知x,x是关于x的方程x+2x+m=0的两个实根,且x-x=2,求m的值.
[思路点拨]将x,x,m都看作未知数,由根与系数关系及已知x-x=2,可得三个关系式,由此可以确定m的值.
第四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例4:①设α、β为关于x的方程(x-a)(x-b)-cx=0的两根,试证明关于x的方程(x-a)(x-b)+cx=0的根是a,b.
[思路点拨]根据第一方程,α,β可以分别表示为a、b、c的
关系式.再将这两个关系式代入第二个方程,则第二个方程的系数中只含a、b、c.解第二个方程,就可以证明它的根是a、b,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可以使这种代入过程简化.
②方程ax+bx+c=0(a,b,c均不为0),且=,求证:两根之比为m∶n或n∶m.
[思路点拨]显然,两根都不是零,设一根是另一根的k倍,求出k即可.为了列出关于k的方程,可利用根与系数关系.
这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快速思维,直截了当地触及问题的实质.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去大胆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开辟各种解题思路,得出了多种解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演练情境中,每探索发现一种新的解法都能深深地体验到创造发现的成功与快乐,增强了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以及创新精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若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及时引导、点拨,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数学素质就会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