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笔记-细胞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期染色体形态特征

是区别真核与原核的重要标志, 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 光镜下清晰可见。

细胞核

DNA ,转录RNA 的重要结构。

核在形态上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中枢,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控制台。 细胞核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差别就在于有无完整的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枢纽;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与发育

组成

染色质/染色体

遗传物质的载体,主由 DNA 和Pr 构成,

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核基质

又称核骨架,

即细胞核中除去染色质、核膜与核仁以外部分。 主要指核内纤维网架

核 仁

裸露在核内的一团稀疏的中间

有DNA 分子袢环通过的海绵状结构

核被膜

位于间期胞核与胞质间的一层界膜 化学成分:内质网相似,双层生物膜

核纤层

外核膜

核周间隙 核孔 内核膜 与内质网相连,有核糖体,与中间丝相连 与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构成 内外核膜融合 与核纤层 核骨架相连 位于核内膜内缘

:与核仁的形成有关,称核仁形成区或核仁组织者 着丝粒 端粒 次缢痕 随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有一球状结构

主缢痕

动粒结构域 中心结构域 配对结构域

姐妹染色单体

短臂(P )

长臂(q ) 依然是自己填空喽

功能

遗传信息的 贮存 遗传信息的 复制 遗传信息的 转录

主要参与rRNA 的合成和累积,

rRNA 是核蛋白体的组成份, 因此核仁和Pr 的合成机能有密

切关系,核仁越大,说明合成

的rRNA 越多,核糖体就越多,由此合成的Pr 就越多。

是裸露在核内的一团稀疏中间有DNA 分子袢环通过的海绵状结构 RNA 占干重5-10%,Pr 占80%,DNA 占8%或更少。

纤维中心

rDNA 存在的部位

核仁组织者

致密纤维区

正在转录的rRNA 颗粒成分区 RNA+蛋白质

结构

★合成rRNA : (核仁组织者)

★加工rRNA : 如:人类合成的为45SrRNA (13000个核苷酸),

经加工、修饰切成28S(5000个)、18S(2000个)、5.8S(160个)三段,

另有部分丢失,成熟的部分丢失。

★装配核糖体: 当45SrRNA 从rRNA 基因上被转录后,

很快与进入核仁的Pr 结合形成40S 、60S 的核糖蛋白体大、小亚基:

18SrRNA+Pr →40S 小亚基

(5.8S+5S+28S )+Pr →60S 大亚基

40S+60S →80S 核糖蛋白体

功能

核 仁

请自行完成本表

酸碱性 电 性 合成时期 分 类(及特性)

组蛋白 碱性 正电 只在S 期 核心组蛋白与连接组蛋白

核被膜组成及功能

区域化作用

将核质与细胞质分开

将转录与翻译过程分开

合成生物大分子 核糖体

物质流动和信息交流

核孔复合体(核孔):

在周边,上下两圈各有8个对称分布的蛋白颗粒即孔环颗粒; 在两层孔环颗粒之间,有8个颗粒排列于内外核膜交界处即边围颗粒; 核孔复合体中央存在一粒状或棒状颗粒,即中央颗粒;

各颗粒之间有Pr 细丝相连,形成网状结构,维持核孔复合体的稳定;

核孔复合体模型

核纤层磷酸化

核纤层去磷酸化

功能:核膜的重建及染色质凝集

lamin 磷酸化→lamin 解聚→核膜崩解 染色体形成

lamin 去磷酸化→核纤层、核膜形成 染色体解旋—染色质

构成:由lamina A 、 lamina B 、 lamina C

三种多肽组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属中间纤维蛋白; A 与C 是同一编码基因的不同加工产物,故为同一类蛋白(即A 型),而A 型仅见于分化细胞,所以

所有的体细胞均为核纤层蛋白B 。 核纤层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

染色质 染色体

(分裂间期) (分裂期)

螺旋化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染色体 组蛋白(H1、H2A 、H2B 、H3、H4) 蛋白质

非组蛋白

组蛋白

◆是真核细胞中特有成分,属碱性蛋白,含有较多碱性氨基酸,

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且含量恒定;

◆组蛋白的合成与DNA 复制同步进行,只在S 期合成; ◆带有大量的正电荷;

◆可与带有负电荷的DNA 分子紧密结合; ◆可分为核心组蛋白与连接组蛋白;

◆核心组蛋白:也称核小体组蛋白,H2A ,H2B ,H3,H4;特性:高度保守; ◆连接组蛋白:如H1;特性:进化上不保守,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构建有关;

非组蛋白:

◆酸性蛋白,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 ◆与组蛋白相比,数量少但种类多; ◆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可以合成; ◆带负电荷;

◆从功能上可分为结构蛋白(维持染色质结构)

和调控蛋白(少量作为组织特异性调节蛋白); ◆能识别特异性的DNA 序列;

结构异染色质(或称专性)

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是高度重复DNA序列,没有转录活性,处于凝缩状态,主要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区、次溢痕,以及Y 染色体长臂远端2/3处。兼性异染色质(亦称功能性)这类染色质在特定的细胞或一定发育阶段由常染色质凝缩转变而成,当浓缩时基因失去活性,无转录功能;当处于松散时又能变为常染色质,恢复其转录活性,如X-染色质。

染色质:

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伸展开的DNA—Pr纤维根据其螺旋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的不同,分常和异两类。

常染色质:间期螺旋化程度低,呈松散状、染色浅、均匀,有转录活性,位于核中央。异染色质:间期核中螺旋化程度高,呈凝集状态、染色深、位于核模内缘,DNA复制较晚,含重复DNA,很少或无转录活性,有三个特点①间期处于凝缩状态②只含不表达基因,是遗传惰性区③复制晚

性染色质:

指X染和Y染在间期核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构,包括X、Y染色质。

X-染色质:雌猫N元中发现浓缩小体。

即在正常女性间期C核中紧贴核模内缘有一个染色较深、大小直径约1um的椭圆小体,称“X染色质”。LYON假说:

◆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是失活的,

无转录活性,呈异常固缩状态。

◆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人类在晚期囊胚期)。

◆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异固缩X染色体

可来自父方,也可来自母方。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繁殖:即一旦某X染色体失活,则由此增殖的所有子细胞也总是这个X染色体失活,X染色质的繁殖是克隆式的。

Y-染色质:正常男性的间期C用荧光染料染色后,在细胞内可出现一强荧

光小体,直径为0.3um左右,称“Y染色质”,实验中Y染色体长臂远端部

分为异染色质,可被荧光染料染色后发出荧光,这是男性C中所特有。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染色体(染色质)由无数个重复的核小体构成,

核小体结构模型:

1、核小体:

1)、核心部分(八聚体):由H2A、H2B、H3、H4各2分子组成,它们

先由4分子组成四聚体,两个四聚体合并成八聚体,DNA围绕在八聚体的

外围1.75圈,约140bp。

2)、连接部:H1、60bp

2、由核小体→螺线管:H1在核小体组装成螺线管中起重要作用,它附着

连接在两个相邻核小体的DNA双链表面,将相邻两个核小体核心部交联在

一起。通常螺线管的外围有6个核小体围成一个螺线管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

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每一物种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数目:人类染色体数(体细胞)为46条23对。正常人的生殖细胞(配子)含有23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上面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称“单倍体”,用“n”表示,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称“二倍体”,用2n表示。

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

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互称“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两条单体之间由着丝粒相连,着丝粒凹陷部位称初级缢痕,也称主缢痕。着丝粒表面称“动粒”是纺锤丝附着的地方,与细胞分裂有关,失去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主缢痕又分为

动粒结构域:位表面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捕获纺锤体伸出的微管,形成侧位连接。端粒:在短、长臂末端分别有一特化部位称“端粒”,对维持染色体形态结构稳定和完整有很重要作用。次缢痕:某些染色体,尤其是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短、长臂上可见凹陷部位,称次级缢痕,次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称核仁形成区或核仁组织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