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
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新加坡和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个比较,寻找双方的差异和共同点,以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1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简述新加坡高职教育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1961年新加坡工艺学院改组为技术专科学院以及1963年新加坡义安工艺学院建立,标志着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步。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将职业技术教育正式纳入到正规教育范围,这一改革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新加坡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来,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比60年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进入以高科技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配合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了新发展。
经过40年的改革与发展,新加坡发展形成了由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高中)、中学(初中)、小学等六大板块组成的教育体系,其中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制3-4年,目前共5所,分别是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及共和理工学院。
这六大板块组成了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高职与普高相衔接的上下沟通衔接“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呈现由低到高、不断向上的特点。
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到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继续深造,而其中优秀者,又可以升到更高一级的大学深造。
中国的高职教育是1999年配合经济建设而大规模兴建起来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999-2002年,中国高等职业学校从161所激增成为548所,每年的招生数量也从398万人提高到781万人。
截至2004年,2004年普通离等学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等职业较育毕业生147万人,占总数的52.5%。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Ae r o n a u t i c P o l y t e c h n i c
2 0 1 3年 0 9月 第 3 期( 总第 9 6期 ) V o 1 . 2 9 N o . 3 ( S e n l a N o . 9 6 ) 2 0 1 3
职 业技 术院 校 有 四种 层 次 的设 计 , 决 定 职 业教
展历 程证 明 , 要 实 现高 职 院 校 的社 会 功 能 和 高效 管 理, 人 才 培养 中制度 层 面的顶层 设计 尤为 重要 。
一
育 的成 效与 质量 。一 是顶 层 设 计 , 即从 学 校 的理念
出发 , 针对 培养 特定规 格 的人才 , 在 制度 和路 径层 面 制定 方 案 。二是 人才 培养模 式设 计 , 或称 专业 设计 ,
f o r he t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y nd a s o c i e t y, S i n g a p o r e Na ny ng a Po l y t e c h n i c ma k e s a s c i e n t i f i c s y s t e ma t i c d e s i g n, a n d e n s u r e s t h a t
顶层设 计就 是一 个 总 体 规 划 的具 体 化 , 是 一个 框 架
性 的设计 。学 校“ 顶 层设 计 ” 的逻辑起 点在 于学校 的
体 的一 堂课如 何 针 对学 生 特 点 和 教 学 内 容 , 选择 适
合 的教 学方 法和 教学进 程完 成单 元教 学 目标 。不 同
国外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为例

作者简介 : 崔丹 ( 1 9 7 6 一) , 女, 辽宁沈 阳人 , 讲师, 经济学博士 , 从事金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
一
6 5—
国内高职 院校金融专业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定位 是适应 地 区经济发展需要 , 德、 智、 体、 美全 面发 展 , 具有 良好职业道 德
体相统一” 的教学规律 ,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 的师生互动方式 , 不仅可 以提高学生 的学 习质量 , 而 且对于 培养具有 良好 素质 和竞争力 的金融服务人才有着 重要 意义 。 另外 , 根据金融机构的 日常工作情境 问题 , 课堂讨论 可以发
关键 词 : 金 融人 才; 培养模式 ; 教 学工厂( T E P )
中图分类号 : G 7 1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0 2— 0 0 6 5- 0 2
一
、
国 内高职 院校 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合, 注重学生技 能培养 , 通过参 与企 业项 目而获得今后工 作 能力的一种 职业 教育理念 。教学工 厂理念将实 际的企业 环 境引入到教学环境 之 中, 并将两 者融合在 一起 , 以企 业项 目 和研发项 目为教学工 厂的重要 载体 , 使学生能将所学到 的知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同时也有 助于培养 学生的沟通 、 团 队
修养 和创新精神 , 掌握金融产 品分析 、 投资的基 本理论 , 具 备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0 2 . 0 2 7
国外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及启示

1 0
2 0. 01 2
Junl f i i gV ct n l T c nc o ee o ra o u a oai a & eh i C lg Jjn o l a l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办 学 特 色 及 启 示
谭安 萍
( 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九江 九 3 20 ) 3 0 7
摘
要 :新加坡 南洋理 工学院的办学特 色值得 总结、分析 ,对我们 高职 院校带来有益启示。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新加坡 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 4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 5 2 (00 2 0 1 — 2 6 20 0 9 9 2 2 1 )0 — 0 0 0
人才 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 国立理工学院之一。 学校素来以学风严谨 而受 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是一所 被公认 的、具有创新 能力 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地处新加坡中
部 ,占地 4 0亩 ,总建筑面积 2 5 4万平方米 ,19 年学 院投 98
资 5 亿元新 币 ( 6 约合 20亿元人 民币)建设新校 区 ,学 院 8 内环境优美 ,集艺术 与科技 于一身 ,为广大学子提供了 良好
( )四年制业余专业文凭班。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毕业后 4 可获得专业文凭。如精密工程 、工程信息、监管行政等专业。
收 稿 日期 :2 1 0 0—0 3—1 0
作者 简介 :谭安 萍 ,九 江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2 1 . 0 O2
九坡政府为了满 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 长的经济和对
2 、办学策略与理 念特色。该院提 出了 “ 市场 导 向、柔
性系统、能力开发 、国际合作 、重应 用重开发 、面向世界 ” 的办学策略。具体地 ,就是依据国家和企业之需求 以及学生 的抱负 ,开发相关的专业与课程 ,为他们 的未来做准备 ;以 灵活及适应 性强 的办学 系统 ,应 付市场 之脉 动及科 技之 转 变 ;通过大力的教师培训和科研项 目开 发提升教师团队的综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与启示

摘要 : 新加坡职业教 育有着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丰 富的 办学经验 , 本 文从 实地考 察学习出发 , 探讨 了新加坡 南洋理工
学院的人才培养特 色, 旨在借鉴其职业教育经验 , 对我国职业教 育提 出建设性 的思考和建议 。
关键词: 新加 坡 职 业教 育 ; 特 色; 启 示 中图 分 类号 : G7 1 8 . 5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0 6 — 0 2 5 0 — 0 2
- — + 一- — — + 一 - — - + 一- — + 一 一 — + 一 一 - - 十 _ 一 - - + - - — - - — ・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 ,关于人类知识和信息 的获取有8 3 %来 自视觉, 1 1 %来 自听觉 , 还有 1 . 5 %来 自触觉 。多媒体教学手 段正是这种全方位感官接触的学习方法的最好体现 ,多媒 体技术 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可 以 构造和谐的互动课堂。 例如《 人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标本 片的 制作和观察》 实验 中可以增加成果展示环节 , 把做的较好的
2 0 1 2 年6 月1 日至1 2 日,笔者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 院参 加“ 经管类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 的研修活动 , 对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概况与特色、 “ 无界化” 的项 目开发 、 “ 源于企业 、 用于企业” 教学工厂模式等都有较
深入 的 了解 , 其 先进 的 办学理 念 、 鲜 明 的教育 特 色和 实用 的 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很大 的借鉴意义。 南 洋理 工 学院 的人 才培 养特 色
多, 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 , 也就是巴甫洛夫 所说的“ 观察 、 观察 、 再观察” , 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 性和科学性 。 在《 显微镜 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课中, 可以将一 些病理玻片借来给学生观察 , 一人一张玻片, 看完后相互之 间交换玻片进行多次观察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 自己的头发 丝等 , 既增加实验 的趣味性又增加观察次数 。如《 人口腔粘 膜上皮细胞标本片的制作和观察》 实验 中, 我的设计是让每 位 同学先观察 自己的细胞 ,之后安排临近的同学位置互换 观察别人的细胞 , 然后两两组之间同学互换再看一次 , 经过 这样多次的观察看到不同的细胞 ,让她们对 比分析不 同的 原因, 例如细胞有的稀疏有的很密, 有的有气泡等。 再如《 细 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 中, 可供观察的标本有洋葱根尖细胞和 马蛔虫受精卵细胞 , 每位 同学拿到其 中的一种 , 那么观察之 后可以进行互换 ,多次观察锻炼显微镜的熟悉程度和加深 对不 同细胞时期的认识。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机制、特色与启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机制、特色与启示梁少伶;逯长春
【期刊名称】《河北职业教育》
【年(卷),期】2022(6)2
【摘要】“教学工厂”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种办学模式。
为促进该模式的有效运行,南洋理工学院构建了“内外联动”保障机制、“无界化”管理机制、“轮换式”师资培育机制和“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育人为本,秉持能“做”的精神理念、学院本位,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本位,构建“无界化”教师共同体。
这对我国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提升职业教育行业适应性;发展教师专能,培养团结合作的“双师型”教师;以生为本,采取轮换式项目教学模式提供了经验启示。
【总页数】8页(P20-27)
【作者】梁少伶;逯长春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浅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
2.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及其启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4.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优势及其对我校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5.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打造校企合作特色——“四级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理工学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赴新加坡研修报告

青名 技术净 学报 取甚
J u n l fQi g a c n c l l g o r a n d o Te h ia l e o Co e
Vo. 3No 6 12 .
De. 2 0 c 01
新 加 坡 理 工 学 院 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特 色 及 其借 鉴 意 义
立 的 。在 “ 教学 工 厂” 的模式 下 , 生 犹 如处 在 一 学
当规模的培训中心 , 以完成高质量的技能培训 难 工作 。根据 这一 国情特 点 ,O世 纪 8 2 0年代 初 , 新
收稿 日期 :0 0 1—8 2 1— 11
个大 企业 的各个 部 门 , 时 与老 师 在 一起 动 手 参 时
作 者简 介 : 陈修 焕 ( 9 5) 男 , 南万 宁人 , 16~, 海 副教授 。
7 9
21年第 6 00 期
寿鸟 技术晕 学报 取硅
与共享 ” 为学 生提供 了丰富 的项 目设计 资料 , 帮助 学 生 以项 目为基 础进 行 学 习 、 计 、 造 , 设 制 缩短 了
与厂家 提供 的试 验计划 或产 品开发 。不仅 学生 获 得 了责任感 、 团队精神 、 创新 能力 、 应变能力 、 沟通 能力 、 独立 思考 与学 习能力 、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分 的能力 的锻 炼机 会 , 师也 从 中获悉 了工 业 界科 老 技 发展现状 及需 求动 向 。“ 学工 厂” 教 不仅 为教师 培训 与专 能开发 提 供重 要 途 径 , 还提 高 了学 院与
型人 才培养 方 面的特色 具体 如下 : ( ) 一 主导 实践技 能训 练的“ 学工厂 ” 教
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作者:党杰张琳来源:《职业·中旬》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剖析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4C办学模式,并总结其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满足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笔者结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 Yang Polytechnic)完成的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专能培训情况,总结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相应的建设思路,对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4C办学优势1.组织文化(culture)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积极倡导“组织无界化、处处创新、超前意识、先驱精神、终身学习、精益求精”的组织文化。
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全校师生思想高度认同、行动高度统一,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在南洋理工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创新理念(concept)“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享誉职教领域的最具特色的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位,在现有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而设立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将企业项目、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零距离对接。
“教学工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专业项目,由学校统一受理,负责项目开发的专业教师以个人名义与合作单位签约,责任到人,项目收益由校方分配。
学院规定:在每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都必须有学生介入,师生共同完成。
这并不强调学生参加从接受项目到验收项目的整个项目过程,而注重的是让学生亲历实际工作项目,承接力所能及的任务,体验真实的工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从 早上 9点 到下 午 6点 , 没 有 国 内 的寒暑 假 , 但 是 有年 休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一 天
第 二天
第 三 天
下 午 上 午 下 午 上 午 下 午 假 。教 师的 主要 工 作 是 : ① 讲课 : 包括 理 论课和 实验课 , 教 融冰 活 动 l S 0 9 0 0 1 财务 系统 N Y P卓越 组织之旅 l S O 1 4 0 0 1 师讲课课 时多 少根 据 系里 教学 和工作 情 况 由系 主任决 定。 人 事 政 策 行 政 政策 电脑 信 息 系 参 观 信 息 技 术 系 国 际 发 展 ② 教 学行 政 工作 : 如排课、 行 政秘 书 、 项 目联 络人 工作 等。 统 与 政 策 YP发展 汇 ⑧ 学 生辅 导 与管理 : 每 个 教 师带 2 0 — 2 4个 学 生 , 进行 小组 学 生 辅 导 服 务 参 观 工 程 系 参 观 工商 管 参 观 互 动 与 数 码 N
N Y P之 职 场 保 健 活 动 , 如学校 探 险 活 动
这个职 前 引 导计划 很像 企业 的职 前 培训 , 让 新聘 任 教 只 有 接 受 这 些 条 件 的企 业 人 士 才 能 进 入 到 N Y P工 师能在最 短 的时 间 内了解和 熟 悉学 院 的环境 ,学 系设 置 , 作 。 可 能我们 会觉 得在 南洋 理 工学 院做 老 师太辛 苦 , 工作 教 学环 境 : 认 知 学 院 的相 关规 章 制 度 、 办 事流 程 以及 学 院 太 多, 还 没 有 寒暑 假 。那 么 , 南洋理 工学 院 是如 何 吸 引人 的未来发展 规 划。 才, 开发人 才 , 留住人 才 , 把 职业 教育做 得有 声有 色呢? 特 别值 得 推 荐 的是 N Y P对来 自企 业 新教 师 的培 训 。 1 . 1 严把招 聘关 , 吸 引认 同 N YP价值观 的人 才 当某个 在 国 内 , 我们 高职 院校 一般 也 都有 来 自企业 的教 师或是 兼 学 系有人 才招聘 要 求时 , 报告人 事部 门 , 人 事部 门发 招聘广 职 教 师 , 这 些教 师有 丰 富 的企 业经 验 , 但 是 没 有经 过 教 学 告, 并告知 所 有教 师 , 学 院教 师都 有推荐 应聘 人选 的 义务。 能力 的 培训 , 所 以教 学效 果 差 强人 意 , 这 在 某种 程 度 上 影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创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中职教育 快速 发 展 ,中职 以培养 学生技 能 为 主 ,高职 教育 色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 “ 学 工 厂 ” 理 念 ,既 不 同 于 德 国 的 教
以培 养设 计人 才 、操作 技能 和维 修人 才 为主 ,而 目前 的 高 双元 制 、美 国 的 C BE教 育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 国的 NV Q,又 不 同 于
j || | j 尹
| 寝
■墨翟翟
王 : 坡洋工院 教的点 示 素 新 南 学 新育 与 艳加 理 创 特启
|
第1 2卷 第 2期
V 1 2 o. 。 1 N . o2
以培养 学生 的基 础 能力为 主 ,中 国的学 生基 础扎 实 ,学 习 世 界级 的创 新大 赛 中获胜 的少之 又 少 ;中 国的大 学教 育 以 理 论学 习 、基 础科 学 知 识 学 习为 主 。近 十 年 ,中 国高 职 、
略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政 府 对 职 业 教 育 给 予 了 非 常 优 惠 的 政 算 机 技 术 、 信 息 技 术 、 电 气 技 术 、 医 疗 技 术 、管 理 、机 械 策 。 一 个 新 的 专 业 申 报 成 功 后 , 政 府 会 给 大 量 的 资 金 扶 等 多 学 科 交 叉 的 ,一 个 项 目往 往 需 要 多 方 合 作 才 能 完 成 。 持 , 这 些 经 费 足 够 让 这 个 新 专 业 进 行 设 备 购 置 、 师 资 培 所 以 ,对 师 资 的 管 理 上 也 强 调 无 界 化 ,它 能 够 强 化 部 门 与 养 、 人 才 引 进 等 。 新 加 坡 政 府 在 教 育 上 的 投 资 ,在 G DP 中所 占 的 比重 与 政 府 支 出 的 比例 是 非 常 高 的 。 2 超 前 规 划 是 培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重 要 环 节 、
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及对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的调整 , 使双方的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 。招生规模 的变化 导致项 目教学的困难 , 如规模过小 , 教育资源收支无法持 平, 项 目无法继续运作 ; 规模过大 , 澳方 的师资供给容易出 现困难 , 造成教学计划 临时调整 , 影响教学运行。 建筑行业
和两 所 学校 的调 整 也会 对项 目的运 行带 来不 利 影响 。
澳合作办学项 目的学生成为人力部 门看好的资源 。目前 , 我们 已有 1 2 名学 生 正在 海外 建设 项 目中工作 。 但是 , N M I T
对项 目学生 就业 的关 怀 还不 足 , 主 要依 赖 中方 院校 。
毕业文凭发挥更大 的作用。 4 . 在合作 内涵上进一步挖掘 。加强师生在项 目内的交 流, 在教学改革 、 科研合作 、 活动开展等方面扩展 。 5 . 在合作外延上进一步延伸。与政府和上级相关主管 部门积极沟通 , 争取更好的外 围合作环境 ; 与同类项 目学 校加强联系, 共同维护 中方相关利益 , 紧密沟通信息 , 实现
I 特别关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洋理 工学 院办学特色 及对高职院校 建设 与发展 的启示
贾 春 霞
( 天津 城市职 业学 院 , 天津 3 0 0 2 5 0 )
摘要 : 新 加坡 南洋理 工 学 院( NY P ) 在 组 织 文化 、 创 新 理念 、 能 力 开发 与校 企 合 作 四 个 方面 呈 现 出 办学优 势 与特 色 , 文
理 工学 院 是新 加坡 教 育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笔 者 通
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N Y P ) 的学习和培训 , 认识到南 洋理工学 院先进的办学理念 、 富有特色的教学实践经验给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与启示

个角落 , 体现在师生 的很多行为之 中, 成为一种重要的
校 园文化 。具 体体 现在 :
( 一) 无界 化 的校 园环境
一
活、 运动等功能部分一体化 , 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和 融 合 。教 学 区与实 训 区难 以区分 开 来 ; 课 室之 间用 有
机玻璃墙隔开 , 有 利 于相 互 学 习 、 相 互 交 流 和相 互 监 督; 整 个 校 园用 连 廊 连结 起来 , 形成 环形 结 构 , 功 能互 补, 相互 连结 , 小 巧而 实用 。
式 和 管理 等 , 比较 全 面真 实地 了解 了 N Y P教学 工 厂 理
念、 无界化校园模式等内容。时间虽然短暂 , 但学习内
容 丰富 , 时 间 安排 紧凑 , 让 人 印象 深 刻 , 收 获 良多 。给 人 留下 最深 印象 的是 南 洋 理工 学 院 的 “ 四个 化 ” : 无 界
技合 作 无 界 化 、 资源 共 享 无界 化 、 教 育 指导 无 界 化 、 知 识分 享 无 界 化 、 校 园环 境 无界 化 等 特 色鲜 明的无 界 化 校 园 文 化 。N Y P无 界 化 校 园 理 念 体 现 在 校 园 的每 一
计上 , 为促进科技合作 、 资源共享和知识分享 , N Y P 在
无 疑 是 大势 所趋 。职 业教 育 是 面 向人人 的教育 , 也 是 跨 界 的教 育 , 地 方 高 职 院校 同样 需 要在 地 方文 化 和公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理念、特色及启示

口 王志 刚
( 宜宾职 业技 术 学院 , 四川 宜宾 6 4 4 0 0 3 )
摘 要: 新加坡 南洋X _ r - 学院以其 先进 的职 业教 育办学理念和卓越的 办学实践享誉全世界 ,
其在 办学实践 中形成 的“ 教 学工厂” 、 “ 教 师无货 架寿命 ” 、 “ 组织无界化” 、 “ 经验积 累与分享” 等先 进教 育教 学理念 , 对 于我 国高职 院校在推进 无界化管理 、 师资 队伍 建设 、 校 企深度合作等方 面有
着 重要 的 启 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借 鉴 意 义 。
关键词 : 南洋理工学院 ; 办学理念 ; 特 色 中图分类 号: G7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1 5 4 ( 2 0 1 4】 0 3 —0 1 1 O 一0 3
新 加坡 的职业 教 育素来 全球 知名 。笔者 有 幸赴新 加坡南洋 理工学 院 ( N a n Y a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 简称 N Y P ) 接受 了短期 培训 和研 修 。南 洋理 工 学 院 的办 学理 念 、 特色 与经验 对 国内职业 教育 创新 发展 和可持 续发 展具 有重要 的启 示和借 鉴 意义 。
和综合素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 对学生来讲 , 使其
能 更 直观 、 更高效 、 更 系统 地 学 习知识 和技 能 , 提 升其
前培训 ; 二是利用 自身资源 、 专才 、 创意及创新能力满 足企业之发展需求 , 配合新加坡发展之努力 , 积极参与 社会建设及推动国家发展 , 即在职培训。
体化。
。
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院、 本科 二级学院 、 高专 、 人高职 、 成 民办高职 、+ 3 2五年 一贯 制等形 式 , 互分割 、 相 互不联 系 , 且没有更 高层 次 的教育 。 而
此外 .我 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之 间也是各 自为政 。 没 有沟通 . 高职教育与大学教育之 间也缺乏沟通与联 系。
总数的 5 . 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 , 25 稿 %。 迅速发展 , 短短 5 年 几乎 占据了 中国高教的“ 半壁江 山” 。高职教育 的迅速 发展 。
教育范 围. 这一改革使得高等职业教 育取得 了与普通高等教 育 同等 的地位 . 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 的发展 。这一 时
期. 新加坡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 来 , 高职 院校 的招生人数 、 在 校生人数 比 6 O年代都有了长足的进 步。2 O世纪 9 0年代 , 新
为 中国高等 教育从精英 阶段 迅速跃 升至大众 化 阶段 提供 了
巨大的支持 。 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从我 国现有 的高职教育 结构体 系来看 ,有职 业技术学
加坡进入 以高科技 为特 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配合新 经济发 展战略的实施 .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又有 了新发展 。
e ttan n d s i ih rv c t n le u ai n b t e h n n ig p r o a o s e h i e e c n o n i i g mo e n h g e o ai a d c l ewe n C i a a d S n a o e s st e k t e d f r n e a d c mmo r u d o r o t o n go n f
个 比较 , 寻找双方的差异和共 同点 , 以资参考和借鉴 。
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分析及启迪

工作 方式和 原则 是我们 做好 工作的 规范性 依 据 。笔者 认 为 , 学校 的 学风 建设 工 作原 则可 以概括为如 下六个方面 : 1用 制度规范 学生 。 () 法律和 制度是 现代 公民 社会 的治理 依据 和公 民生 活 的基本准 则 。大 学生都 是具 有完全 民 事行 为能力的 公民 , 自己有能 力也有责任 对 自 己的行 为负责 , 必须养成遵守 法律和制度 的习 惯 。 同时 , 年大 学生 是 祖 国和 民族 的未 来 青 和希望 , 国家的发 展进步也需要 青年大学 生成 为遵 纪 守法 的模 范 , 为 社会 公 民的 中流 砥 成 柱 。2) 爱心关 心学 生 。虽然 在校大学 生 是 ( 用 都是 成 年人 , 但是 , 由于 他们 长 期 生活 在 学 校 、家长 的 护佑 之下 , 尤其 是 独生 子 女 比较 普遍 , 们的身 心还并 不成熟 , 他 需要 学校 老师 用爱心 去呵护 他们 , 用真情去 关心 他们 , 希望 他们健 康快 乐地 成长 。 3 用责 任 帮助 学生 。 ( ) 教书 育 人 是每 个老 师 应 尽 的 义 务 和 职 业职 责。学 生在 成长 过程 会 遇到 许 多问题 , 至 甚 是困惑 。也 会 有对学 校 教 育的抵 触 , 对教 师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摘要:本文通过亲身体会,简单介绍了南洋理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给人很多启示,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今年8月我参加了我院组织的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在两周的学习中,通过上课,参观,研讨,吃在南洋,住在南洋,感受南洋的先进职教理念,收获颇丰。
国内的高职院校都在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的先进职教理念和办学经验,每年都有几十批次,上千人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参加“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通过这次研修班课程的学习,对“教学工厂”理念、无界化团队、项目教学、经验积累与分享、质量管理框架等等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我感触最深的是南洋理工学院教职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他们身为南洋人对南洋理工学院的热爱。
我感悟南洋理工学院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不仅仅是因为NYP有“教学工厂”等这样先进的职教理念,最重要的是,NYP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贡献,因为人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没有爱岗、敬业、创新的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职员工,就没有今天南洋理工学院的辉煌。
1NYP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在南洋理工学院,教师是要求坐班的,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没有国内的寒暑假,但是有年休假。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①讲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师讲课课时多少根据系里教学和工作情况由系主任决定。
②教学行政工作:如排课、行政秘书、项目联络人工作等。
③学生辅导与管理:每个教师带20-24个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④校企联系:如在职培训、项目合作、学生实习等;和企业保持联系,把企业项目带到学校里来。
⑤项目与科研:每年教师要有20%的时间花在项目开发上。
⑥项目导师:带领学生做项目。
⑦学院宣传:参与学院招生宣传,如学校开放日工作等。
⑧其他工作:如学生竞赛等。
只有接受这些条件的企业人士才能进入到NYP工作。
可能我们会觉得在南洋理工学院做老师太辛苦,工作太多,还没有寒暑假。
浅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

一
—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
何 洪 亮
( 州 工 业 园 区服 务 外 包职 业 学 院 , 江 苏 苏 州 2 1; 苏 1 3 52 )
摘
要 : 新加坡 南洋理 工 学 院 ( aYn o t hi N nag Pl e n )成立 于 1 9 年 ,是新 加坡 政府 所 属 的以理 工科 为主 的 高等教 育 学 yc c 2 9
l 少教 多学
传 统 的 “ 压 式 教 学 ” : 以理 论 讲 授 为 主 , 实 践 和 讨 填
论等环 节所 占比例偏小 ;知识点讲授 的很全面 、很详 细, 甚 至多 次 重复 讲解 加 强记 忆 ;一 般 靠背 诵进 行 死 板 的记
忆 ,缺 乏 灵 活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
另外 , 即 使 是 一 般 课 程 ( 项 目教 学课 程 ) , 南 洋 理 非
有 ”而不是 “ 掌握没有 ”或 “ 否会灵活 运用 ”;容 易造 是
成 “ 耳 朵 进 , 右 耳 朵 出 ”或 “ 完 之 后 就 全 忘 了 ” ,知 左 考
识 掌握不牢 固 ,容 易遗 忘 ;所 以 “ 填压 式教学 ”的效果是 比较差 的。而且 ,这种 教学模 式下 ,学生对老师 的依赖性
作 用 ( 针 对 性 的 选 项 E, 无 针 对 性 的 项 目会 让 学 生 为 了 有 t
赶项 目而经常 逃课 ,对 本学期其它 理论课 的教 学促进作用 小或 没有 促进 作用 ); ( )所有学 生都要参 与,而不 只是 3
少数 几个 精 英 ; ( )课 程 体 系 、教 学模 式 需 要 做 出相 应 调 4 整 ( 体 制 上 支 持 )。 从 “ 目教 学 ”可 以 让 学 生 有 更 强 的 驱 动 力 , 把 被 动 的 项 学 习 变 成 主 动 的 学 习 , 这 样 的 教 学 效 果 比传 统 的 “ 压 式 填 教 学 ”效 果 好 的 多 。 “ 目教 学 ” 重 实 践 、 重应 用 、重 开 项 发 , 为 学 生提 供 一 个 实 际 有 效 的学 习 环 境 和 实 践 环 境 ;培 养 学 生 严 格 编 码 规 范 的 意 识 、 团 队 开 发 的意 识 和 知 识 、 文 档编 写方 法 、规 范 的软 件 工 程 流程 意识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南 洋 理 J 院在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中 的做 法 和 成 学 就, 曾获 得 罔家 “ 人才 卓越奖 ” 这 正是其 办学特 色和 , 生命 力的基 础 。“ 山之石 , 以攻 玉” 对南洋 理工 它 可 ,
收 稿 日期 :0 9— 9— 3 20 0 0
学 院 帅资队伍 建设 经验 和创新思 想 的借鉴会 对我 国 高 职院校 师资 队伍建设 大有裨 益 。
目前 ,高职层 次的计算 机专业 毕业 生就业 情况 不十分 理想 ,这 与能 拿到计 算机 行业权威 认证 的毕 业生不 多有 着重 要 的关 系 ,单靠 高职 院校 的毕业 证 书 已经 很难 让用人 单位 认 同毕业生 的能力 ,这 也客 观上导 致 了学 生学 习兴 趣不 高。 如果高职 院校将 认 证 考试 纳入 到 日常教学 中 ,鼓 励学 生根据 自身情 况 参 加 国家水平 考试 ( Mi oot 证 、Cso 如 c sf认 r i 认证 、 c A oe认证 等 ) db ,则可 使得 高职 院校的计算 机教学具 有 目的性 和吸 引力 ,也可 提高企 业对 高职 院校计算 机教 育的认 同度 , 提高 毕业 生就 业率 。 综 上 ,分析 了 目前 高职 教育计 算机 专业课 程设 置和 教学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首先 需要 以市场 为导 向 , 准确定 位高职 教育计算 机教 学的 目标 , 据 根 社 会需 求变迁 和计 算发 展调整 计算 机专业 课程设 置 和教学 内容 、 教学模 式 , 加强 实验教 学 , 寓教于实 验 “ 中” 以及在 高职教 育{‘ 专业 教学 中推行认证 考 , 1 算机 试 的思路 ,对 于解决 目前 高职 教育计 算机专 业教学 存在 的 问题 起到借 鉴作 用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

、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师 资 培 养 模 式 的特 色
学 院 招 聘 程 序 非 常 严 格 , 上 述 规 定 的 基 本 条 除
件 外 , 将 通 过 面 试 考 察 其 工 作 态 度 。 应 聘 者 需 经 还 过 三 次 面 试 , 过 系 主 任 和 项 目经 理 、 事 部 和 相 关 通 人 部 门、 长层层筛选 之后 , 能得 以录用 。 院 才
摘 要 : 养 高素 质 高 水平 的 教 师 队 伍 是 我 国 高 职教 育 的 重 要 任 务 。新 加 坡 南 洋理 工 学 院 的 师 资 培 养 模 式 , 管 理 理 念 、 培 在 用人
标 准、 培养 途 径 、 价机 制 等 方 面 , 成 了独有 特 色 、 评 形 内涵 丰 富 的 宝 贵 经 验 。我 国 高 职 院 校 可借 鉴 其 经 验 , 营造 人 性 化 工 作 氛
3 培 养 途 径 — — 参 与 项 目研 发 、 府 深 造 、 业 . 学 企
培 训 、 业 素 质 教 育 等 多 管 齐 下 职 “ 人创新—— 领导创新 , 师创 新 , 生创 新” 人 教 学 是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 信 条 , 过 硬 的 专 业 能 力 、 活 的 而 灵 应 变 能 力 、 前 的 技 术 水 平 , 推 动 教 师 不 断 创 新 的 超 是 根 本 动 力 。 因 此 , 院 非 常 注 重 教 师 的 实 践 能 力 提 学 高 、 识技术 更新 , 立 了多渠道 、 活 的培训 机制 , 知 建 灵
方 面 , 定 教 师 知 识 更 新 周 期 以 5年 为 限 , 行 业 工 规 与
程 师保持水平相 当 ; 极 参加学 校定期 开展 的培训 , 积 制 订 个 人 近 期 和 远 期 的 培 训 计 划 , 制 度 来 约 束 教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摘要]文章围绕培养目标、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六个方面,对南洋理工学院与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比较2007年11月11日至23日,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高职院校管理干部第二期新加坡高级研修班,通过两周的学习、参观、考察,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也有了比较深的理解。
本文就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一些分析比较,试图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培养目标方面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分两个层次,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由各工艺教育学院承担,学制两年;二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制三年,南洋理工学院属于这一层次的院校。
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定位适应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通过引进外资办工业。
60年代主要是劳动密集工业,70年代进入技能密集型工业阶段,80年代进入科技密集型工业阶段,90年代后进入创新及科研工业阶段。
南洋理工学院前身为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所属的培训中心,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新加坡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能密集型工业的转变,通过培训中心开始培训技能型人才,到80年代为适应科技密集工业的需要成立科技学院,培养技能型及技术应用型人才,1992年成立南洋理工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上,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各工艺教育学院承担。
目前新加坡中学毕业生(初中四年)中,25%进入初级学院(相当于我国高中)学习,40%进入与南洋理工学院同类型的学院(共5所)学习,25%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调整与发展,目前分为两个层次,即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在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中提出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字面理解,培养规格有所下调。
通过与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有如下思考:中国和新加坡相比,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制造业为例,东部发达地区已跨过劳动密集型工业阶段,进入技能密集型工业阶段,科技密集型企业也大量涌现,可以预计几年内发达地区将进入科技密集型工业阶段。
从新加坡经验来看,科技密集型工业阶段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承担这种规格人才的培养并及早做好人才储备。
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只提总体要求,各学校可根据地区、行业、企业及学校自身的情况确定培养规格,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开发方面南洋理工学院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的依据来自四个方面,即国家的需求、企业的需求、特殊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的需求。
新加坡政府将需要发展的领域及这些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列入发展计划,学院根据国家需要设置专业并开发课程。
以信息科技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确定了IT发展蓝图,先后制定了国家电脑化计划、IT2000智能岛计划等多个发展计划,信息科技系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开设了信息科技、工程信息、资讯通信、数码媒体等相关专业,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2006年,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认为精密制造业是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决定在南洋理工学院投资7000万新币建设精密制造专业。
南洋理工学院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重视企业的需求,成立了企业界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课程开发小组设计出一套知识、能力需求表格,征求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汇总分析比较后,形成相关科目课程及要求,最后形成课程方案。
我国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比较重视企业需求,但对国家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研究得较少,因而,在专业设置时对有些领域关注不够,有些领域重复设置,根据江苏省2007年高职招生计划统计,全省76所高职院校中,有60所学院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3所学院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50所学院设置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47所学院设置了数控技术专业,41所学院设置了软件技术专业。
目前,我国对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比较多,试图摒弃学科模式,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职教课程开发的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模式(CBE),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课程开发模式(BAG)。
由于两种模式实践起来比较烦琐,各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并没有完全按照模式流程来操作。
与南洋理工学院相比,南洋理工学院课程开发方式相对简单。
在考虑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能力培养形成教学内容,同时又吸取学科课程在认知过程中的优点,值得我们思考。
三、课程设置方面南洋理工学院各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一致,一二年级为工程基础课,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每一学年把课程按内容分成两个模块,学生也分成两组,一学期学一个模块,第二学期再交换学另一个模块。
第三学年一学期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另一学期到企业实习12周,院内做毕业项目12周,同样分两组交叉进行。
南洋理工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是:第一,工程基础课知识面宽。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课程体系包括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电气控制课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程内容理论性不强,基本上不进行公式推导,只给出结论;突出基本概念,原理性分析描述较少。
第三,没有统编教材,教材全部由本校教师自己编写,专业课中教师增加了很多自己做过的工程项目中的实例。
南洋理工学院课程结构与我国职教课程模式中的宽基础、活模块集群式模块课程类似。
这种课程的优点在于:第一,课程体系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又符合认知规律;第二,专业知识面宽,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迁移;第三,多模块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
四、课程教学方面南洋理工学院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课加辅导课加实验课模式,比例为1∶0.5∶1。
以电工原理电路为例,该门课程授课学时为75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30学时,辅导课学时为15学时,实验课学时为30学时。
理论课为大班课,80~120人。
辅导课和实验课为小班课,24人,在教学工厂上课。
南洋理工学院课程教学的特色在辅导课,辅导课主要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作业,由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
学生一般都要进行课前学习,加上长期养成的自学习惯,辅导课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较好。
相比较而言,国内上课基本上还是满堂灌,自主式学习、讨论式学习较少。
五、教学资源方面南洋理工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建设包括两个层面:课程和工程项目。
学院规定每门课程电子学习辅导内容不少于授课课时量的25%。
内容包括理论教学辅导,实验课教学辅导,能够进行自我测验与评估、并能得到反馈的习题库。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论坛、电子博客、MSN信使与学生进行讨论。
项目层面,学院要求教师把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发的工程项目,学生毕业设计项目,完整地做成三维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形成工程项目知识库。
目前,该知识库已达到2500个项目。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共享,所有的电子学习资料、课件全部挂在网上,除了供学生自主学习外,也为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使用。
教师可以任意下载教师的教学资料、成果,并在网上相互进行讨论。
工程项目知识库也挂在网上,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进行项目实习时参考。
学院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滚动建设,规定每年电子学习的内容要有10%的更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增加与工程相关的例子,专业课增加与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
教师把每年工程项目整理成电子学习资料,充实工程项目知识库。
学院有很好的电子学习基础设施,建成了课程管理系统(CMS),能够完成电子学习内容的输送和报告,并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IMS)相连,督查学生学习情况。
我国高职教育也正在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库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相比起来,电子学习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实验教学、工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资源共享方面还比较落后,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实践教学方面南洋理工学院课程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在教学工厂里进行。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按照工厂产品研制、开发、生产过程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实践教学环境。
教学工厂将工厂式活动带入教学环境之中,把工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通过辅导课、实验课、项目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是学期课程项目,在第一、二学年每学期的最后两周,根据学期教学内容综合出一个与工程实际相关联、又能体现学期主要教学内容的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学工厂中完成。
学期课程项目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到企业实习三个月,熟悉企业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一般要进行两到三个岗位的轮岗。
四是毕业项目实习,时间三个月,相当于我国的毕业设计。
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定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需求接到的真实项目。
南洋理工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的教师全部都有五年以上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实践经历。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到工厂去实践,因此有很强的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能力。
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把项目分成不同部分安排学生来做。
学生做毕业设计一般都要经过资料查阅、增值知识学习、方案选择、过程设计、实物制作、报告撰写等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大大增强了知识综合与项目实践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也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但有些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关于企业实习,我国现在推行工学交替,有的院校采用“1.5+0.5+0.5+0.5+0.5”模式。
笔者认为到企业实习是必要的,但实习时间与实习内容需要统筹考虑,如果实习内容比较多,可以时间长一些,如果仅有一两个工种,最多三个月就够了,否则学生就变成打工者而不是学习打工了。
其次,关于毕业设计,我国院校一般都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这时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由于学生往往从事单一工作任务的实习,学校教师到企业指导毕业设计不容易到位,企业参与指导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很难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与南洋理工学院相比,我国学生入学时的水平高于他们(他们是初中毕业生,我们是高中毕业生),但毕业时,整体水平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好。
因此,可以探讨将第五学期的部分课程前移,在第五学期开设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最后,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方式,我国高职教育目前提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生产性的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