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2.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只能。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决策决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强,控制的定量化程度越高。
7.管理的计划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8.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大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9.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12.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3.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和提炼而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14.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
15.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概念性技能。
16.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17.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8.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长远全局性决策。
19.管理的评价体系中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是指有具体数据要求或定额,可操作性强。软指标只是一定的范围或幅度,可操作性弱。
20.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1.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具体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过程。
22.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一般包括:调查与预测,制定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
23.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过程。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24.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进行有效沟通等。
25.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纠正出现的偏差等一些列工作过程。
26.简述管理的必然性。P16
27.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P16
28.如何理解管理系统的概念?P16
29.为什么说管理即使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P16
30.管理系统的构成。(拓展题)P16
第二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1.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管理道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
2.管理道德是一种内在于管理者的规范和制约力量,管理者是管理道德的主体,管理道德是对管理者行为的规范和制约,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
3.道德的本质是规则和原则。
4.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5.决定管理秩序和管理效益的根本因素是管理者的活动。
6.管理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管理者的管理人格。
7.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简历道德准则是发生在原则层次。
8.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职能的实现过程,总是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展开和有序化。
9.在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的特点应该是企业的主要资产不是土地、设备和厂房,而是知识、信息、创新,学习和价值观。
10.培养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关键一环是将企业经营者推向市场。
11.在企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最重要的经营要素是现金流高于一切。
12.商业道德包括道德的权利观、道德的功利观、公平理论道德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13.影响个人行为的个性变量包括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自我强度是衡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越高越遵守信念,控制中心衡量人们多大程度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14.高层管理人员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通过奖惩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15.在员工道德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收到斥责的情况下自主做事,这些正式的保护机制有任命道德顾问、建立举报制度。
16.道德问题越重要,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行为发生并造成世纪伤害的可能性较大和受害的人数较多的问题对管理者而言道德问题强度较大。
17.在社会责任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古典观和社会经济观,古典观:企业只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是股东的利益得到满足,就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表现,至于其他人的利益,则不是企业所要管的和所能管的;社会经济观: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员工、所在地区乃至政府等)负责。
18.满足公众期望、增加长期利润、承担道德义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属于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19.违反利润最大化、冲淡目标、权力过大属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20.道德: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21.管理道德: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22.管理人格:管理者的人格,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23.管理道德规范:作为促进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对人类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活动所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
24.管理道德评价: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呵护道德性嗦所进行的价值评定。
25.社会责任:企业在法律和经济上的义务之上,追求对企业有利的长期目标义务。
26.简述道德的发展阶段。
前惯例层次:遵守规则以避免收到物质惩罚;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惯例层次: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通过履行你的允诺的义务来维持正常秩序。
原则层次:尊重他人的权力,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价值观和利益、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27.简述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道德的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28.简述功利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