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容县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2023-2024学年广西自治区玉林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西自治区玉林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皇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
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仿佛B.扑朔迷离C.赋予D.神秘莫测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员们要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精神,不应该仅仅是空喊口号,还要做到研读、贯彻和体会。
(将“体会”与“贯彻”对调)B.每年春季,涉及到《歌手》播出的文章总是不计其数,因此,说《歌手》是音乐节目的翘楚是绝不为过的。
2024广西中考一模押题预测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广西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共21分)(一)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这种修辞手法的魅力,从雨果的文章可见一斑:“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è()。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1.阅读上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弦( )外之音(2)箱qiè( )2.文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3个。
(3分)(二)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
诗重在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
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借景抒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直抒胸臆。
3.解释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2分)(1)红装素裹 ________ (2)直抒胸臆________(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发奋识遍天下字,____________”是他小时候写的一副对联。
一道东坡肘子,蕴藏生活智慧;一曲水调歌头,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凝练幸福生活的秘诀。
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地被呈现、描绘和刻画。
广西玉林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广西玉林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7分)1. (10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清冽________ 唾沫________ 洋溢________ 溃烂________ 黑黢黢________xiān________动抽tì________duān________详抽yē________感kǎi________2.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 日本军国主义能不能复活,“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会不会被打破?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C .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D . 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按质地可分为18大类,主要有陶瓷、玉石、漆器、石刻砖雕……等。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B . 你尽管在家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C . 塞波加大公同仅有360名国民,却拥有自己的宪法、货币、国旗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 . 宜陵镇中张佩瑶同学在“金钥匙”竞赛中获得省一等奖,消息立刻被全校师生传得满城风雨。
4. (9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默写。
①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②________,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________。
③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________。
④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⑤________,并怡然自乐。
⑥书,犹药也,________。
5. (10分)亲爱的同学们,在你阅读过的课内外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广西省玉林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西省玉林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娴熟殚(dān)精竭虑眼花瞭乱B.作揖(jī)窈窕杳(yǎo)无音信强聒不舍C.慰藉(jiè)滞留深恶(wù)痛绝越俎代庖D.荣膺(yīng)濒临心无旁骛(wǜ)油光可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A.要塞(sài),眼花缭乱。
B.作揖(yī)。
D.心无旁骛(wù),油光可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兴起的射电天文学成了天文学中最有活力的新领域,60年代出现的四大发现就是在射电天文学观测中做出的。
B.生活中常补充益生菌不仅能提升有益菌的战斗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增进肠道蠕动,还能改正细菌所在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
C.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元旦小长假结束后,我市的天气大多以雾霾天为主,市民出行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
D.经历了多日连续少雨天气之后,莱芜能否迎来降水,似乎是对于连日雾霾的洗礼和对于猴年充满希望的企盼。
【答案】A【解析】【详解】B.搭配不当,将“改正”改为“改善”;C.句式杂糅,删去“大多”;D.语序不当,应为“连续多日”。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岳王庙对联)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4年广西玉林市容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广西玉林市容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
(21分)1.(11分)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探寻品诗之道,品悟诗词之美,叙写诗意故事。
请阅读以下语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诗•品赏】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濡养着中国人的品格、襟怀和修养。
诗人将事物观察、人生体验、生命思考凝聚在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
面对满池荷花,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两句,尽显荷花之婀娜多姿;王勃别出心裁,一反离别的忧戚.()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青年杜甫漫游齐鲁大地,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以其意蕴和智慧灌溉着历史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生机勃勃的现代文化奇pā()。
【诗•诵读】古诗蕴涵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精神和文化。
我们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感知生活,从容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我们诵读古诗表达内心情感的同时,也是一次文化寻根的旅程。
通过这样的诵读,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完善。
【诗•传承】叶嘉莹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古典文学人才,她辗转多国,但始终情牵华夏。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40年来,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
94岁高龄的她,通过文字将诗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古典诗词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阅读【诗•品赏】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忧戚.②奇pā(2)在【诗•品赏】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结合语境,解释【诗•诵读】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蕴涵:②根深蒂固:(4)根据【诗•传承】语段的内容介绍,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用来赞美叶嘉莹先生。
按上下联顺序把序号抄写到横线上。
a 莺歌燕舞千山秀b 鹤发银丝映典籍c 国泰民安万象新d 丹心热血育桃李①上联:②下联:(5)下列从以上三个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诗人将事物观察、人生体验、生命思考凝聚在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
2024届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憎.恶(zèng)遴.选(lín)田圃.(pǔ)叱咤.风云(chà)B.风靡.(mí)笨拙.(zhuō)分娩.(wǎn)芳草如茵.(yīn)C.解.数(xiè)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D.蕴.含(yùn)妖娆.(láo)袅娜.(nà)含辛茹.苦(rú)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惩.罚(chěng)绯.闻(fēi)埋.怨(mái)安步当.车(dàng)B.鸟瞰.(kàn)横亘.(gèng)笨拙.(zhuō)爱憎.分明(zèng)C.应和.(hè)梵.文(fàn)懵.懂(měng)噤.若寒蝉(jìn)D.豢.养(huàn)诘.责(jié)谥.号(yì)翘.首以待(qiáo)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兴起的射电天文学成了天文学中最有活力的新领域,60年代出现的四大发现就是在射电天文学观测中做出的。
B.生活中常补充益生菌不仅能提升有益菌的战斗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增进肠道蠕动,还能改正细菌所在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
C.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元旦小长假结束后,我市的天气大多以雾霾天为主,市民出行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
D.经历了多日连续少雨天气之后,莱芜能否迎来降水,似乎是对于连日雾霾的洗礼和对于猴年充满希望的企盼。
广西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广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3年5月31日,北京科技周圆满落幕。
在科技周期间,系列科普活动备受同学们关注。
为了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班级准备开展“致敬科技追梦者”主题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聆听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
面对千军重负,他们没有忧心忡忡,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呵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成长发展,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薪火相传。
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寻先辈足迹,抵力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1.有同学对加粗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忡”应读为“zhōng”B.“嘱”应读为“zhǔ”C.“千军重负”应写为“千钧重负”D.“抵力”应写为“砥砺”2.“薪火相传”原意是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
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薪火相传”在这里的意思是。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①____勇创科学奇迹下联:赴汤蹈火共谋民族②____A.①忠心耿耿②兴旺B.①呕心沥血②复兴C.①呕心沥血②兴旺D.①忠心耿耿②复兴[活动二: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甲]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
中国科技馆在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壮大,在安华桥畔萌芽成长,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服务大众、促进和谐”的理念,保持“至臻至谨、同创同心”的精神内核,形成了独特的科普魅力[乙]在这里,可以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领略前哲探究的历程,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4.[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
广西自治区玉林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西自治区玉林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辗转顶礼膜拜琐屑黯然失色B.笨拙鸭雀无声萦绕举止泰然C.婆娑纵横绝荡秀颀待价而沽D.袒露红妆素裹瞻仰恭而有礼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甲胄.(zhòu)戏谑.(xuè)洗涤.(tiáo)呱.呱坠地(gū)B.一抔.(póu)压轴.(zhóu)秀颀.(qí)鲜.为人知(xiǎn)C.锃.亮(zèng)拘泥.(nì)晕.车(yùn)风雪载.途(zài)D.伎俩.(liǎ)荤.菜(hūn)脊.梁(jǐ)伤痕累.累(lěi)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天气渐渐炎热,孩子们对于冰激凌的渴望与日俱增....。
B.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
C.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双水绕城”的景观。
D.此次见面本来是要进行贸易谈判的,可几个人空谈半天,无关宏旨....。
5.古诗文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溯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析,“劳”字同“劳”。
劳由“力、”、炊”三部分组成,“力”代表力气、用力,“”象征房屋,意指光明、温暖和希望。
“勞”字本义为向上用力,意涵用力做工方能有所获,引申为劳作可以创造美好愿景。
“动”字同“動”,“動”由“重、力”两部分组成,本义为发力起动,引申为很用力地负重劳作。
故“劳”“动”合义,意为下力气劳作,即能有所创获,象征人们通过勤劳工作,能够走向光明,收获希望。
华夏先民chóng()尚劳动、辛勤劳动的心路历程,成为激励后人筚路蓝缕.()、实现梦想的原动力。
【劳动创造】热爱劳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开物成务、命脉赓续、继往开来的“传家之宝”。
从“南泥湾” “天下粮仓” “黑土地”到“禾下乘凉”,中国奇迹是劳动创造的“制胜密码”;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东风导弹”到“神舟”与“天宫”遨游太空,中国天眼探索宇宙,中国高铁展现中国速度,一代代劳动者艰苦奋斗、卓绝探索,让“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享誉全球,让中国人民坚挺脊梁。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时代,我们用劳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劳模精神】樊锦诗守护敦煌,让莫高窟既“延年益寿”,又以数字化的方式得以“永生”;黄文秀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将30岁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张桂梅扎根边远地区,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真可谓“____,____”。
他们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忘我境界和“功成必定在我”的使命担当,广大劳模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1.阅读【劳动溯源】,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óng尚筚路蓝缕.2.【劳动创造】中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2024年广西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广西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19分)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
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
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
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
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
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 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古朴()(2)轻jié()2. 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2)丰功伟绩3. 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 巧妙绝伦B. 名副其实C. 多多益善D. 相得益彰4. “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5. 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
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
【资料夹】西汉铜镜▶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6. 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______,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______”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______”慨叹时间绵长,④______(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______,⑥______”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______,⑧______”的浓重乡愁……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2022-2023学年广西北流、陆川、容县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蓬槁绮丽可歌可泣人声鼎沸B.清冽进溅水波粼粼海枯石滥C.狂澜污秽穷困潦倒锐不可当D.藉贯荣膺粗制滥造一泄千里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乐府诗集》中的诗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人们津津乐道的“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分别出自《水浒》和《三国演义》。
C.句子的语气主要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在书面上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
例如,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
D.句子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互相独立,互不包含。
例如,“戏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就是一个单句。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蜇伏矫健狙击手坚如磐石矢志不渝B.暮霭松驰订书机仗义执言不可思议C.告罄坐落造假帐责无旁贷开诚布公D.描摹怂恿发祥地心浮气躁稍纵即逝4.根据句意,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回望五千年之历史,岁月悠悠,中华文化灿若星河。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亭台楼阁,中国古建筑之美,真是美得风情万种,美得妙趣横生。
(一)亭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匠心独运而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的一种建筑类型。
《园治》曰:“亭者,停也。
人所停集也。
”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景点建筑,而不仅仅是作为点zhuì()存在。
它多建于路旁或水旁,是停息凭眺之所。
在建筑形态上,亭的特征是“有顶无墙”,亭的平面形式有正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梅花、扇形等。
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
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的造型是最为绚丽多姿的。
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素有四大名亭之称的醉翁亭、沧浪亭、陶然亭和爱晚亭,无一不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凭眺.( )(2)点zhuì( )2.以上两段文字,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三个。
(二)台《尔雅》记载:“台,观四方而高者。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一般筑成方形。
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台的主要特点是建在高处,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
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仅供人们休息、观望、娱乐之用。
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北京的天坛,一座连接璀璨..繁星与空无一物的至圣之坛,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
天坛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光芒正在日益变大。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璀璨:(2)卓尔不群:4.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面的联句找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抄写对联到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玉林市容县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40分) (共7题;共150分)1. (16.0分) (2020七下·陇西期末) 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
(4)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诗句是: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5)《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________,壮士十年归。
(6)《陋室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往来无白丁。
(7)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
(8)《河中石兽》通过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是(课文原句):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2.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 ,而后文成。
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
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
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
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
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
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
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
②仕宦:指做官。
③朱梅崖:清代进士。
④辄:总是。
⑤脱稿:(著作)写完。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A .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 (12分)(2017·山西)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陶潜)(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 .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三则)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C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不因外物而高兴,不因自己而悲伤。
D .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 (18.0分) (2017七·邢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长处难处好处徐文秀①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②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
《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
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
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等等,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
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和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③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
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
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
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
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
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僻天远的贫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
常怀惦记之心,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④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
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妒忌、诬陷、诽谤过自己,等等。
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
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事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
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分。
⑤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三段中第一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第二处画线的句子。
(4)选文第二三四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5)文中说“‘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假如现实中真遇到跌倒的老人,你该怎么做?请谈谈你的想法。
5. (20.0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四季分明程丽则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
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我为什么喜欢四季分明的南京?(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3)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喻,结合有关句子说说其作用好处。
6. (12分) (2019七上·射阳月考) 名著阅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我”在三味书屋上学时,在课上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
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①选文写阿长“懂得许多规矩”,“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②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7. (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妈妈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